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

新医学杂志

New Medicine 신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02
  • 国内刊号: 44-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新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表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宇;李栋方;吴若豪;罗向阳

    目的:分析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的诊治要点。方法报道1例表现为 RPLS 的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并以“膀胱副神经节瘤”、“儿童”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中以头痛或呕吐等为表现的患儿的资料。结果该例患儿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头颅 CT 及 MRI 提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影,病程中发现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诊断为 RPLS。肾上腺及盆腔 MRI 提示膀胱副神经节瘤可能。其后行腹腔镜下膀胱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后患儿再无头痛、呕吐等不适,血压降至正常。检索文献后收集到5例以头痛、呕吐等为表现的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其中2例行头颅 MRI 检查、1例行头颅 CT 检查,均未见异常,3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表现为 RPLS 的儿童膀胱副神经节瘤病例较罕见,易误诊而导致延误病情。早期积极的降压治疗以及进一步切除局部病灶后,患儿一般预后良好。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侯成成;金欧;张曦;黄红月;李秋霞;魏秋静;古洁若

    目的:探讨SLE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73例次 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7例次)和无感染组(86例次)。归纳总结87例次 SLE 合并感染的 SLE 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所感染病原体的种类、治疗方案、时长及结局,比较使用不同种类免疫抑制剂的 SLE 患者感染发生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SLE 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SLE 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50.7%,53例次(60.9%)的感染发生在病程1年内的初发 SLE 患者中。87例次 SLE 合并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上呼吸道和尿路为主,病原体以细菌、真菌居多,使用环磷酰胺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吗替麦考酚酯者(P <0.01)。84例次行抗感染治疗,58.6%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时间在2周以内,经抗感染治疗后,80例次(92.0%)的感染得以控制,2例(2.3%)死亡,2例转院,3例患者放弃治疗。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住院时间过长、SLE 疾病活动指数高、使用较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补体(C)3、C4降低、发热、ESR 升高、CRP 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异常以及血清白蛋白过低是 SLE 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 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CRP 升高、C4降低以及住院时间过长是SLE 患者出现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结论对于 SLE 患者尤其是病程1年以内的初发SLE 患者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可能,白细胞计数异常、CRP 升高、C4降低及住院时间过长均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应密切留意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有感染症状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 远距离注射 Onyx 胶介入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张龙;刘保国;李伟光;冯文峰;李平安;冯金福;肖罡;何黎明

    目的:探讨采用远距离注射Onyx胶介入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远距离注射 Onyx 胶介入栓塞13例脑 AVM,残留畸形血管团行伽玛刀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出院情况,使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13例脑 AVM患者共计实施16次栓塞手术,栓塞结束后即刻复查脑血管造影,畸形血管团体积缩小25%~85%,平均缩小(50.3±17.9)%。均未出现与栓塞相关的并发症,1例伽玛刀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出院时,GOS 达5分11例(85%)。随访6~18个月,其中11例脑 AVM完全不显影,2例脑 AVM较出院时明显缩小,mRS 小于3分12例。结论采用远距离注射 Onyx 胶介入栓塞治疗脑AVM安全可行,可减少术者射线暴露风险,联合伽玛刀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 心理干预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及T细胞亚群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彩峰;崔速南;刘静雯;刘志荣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心身症状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 CHB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及常规药物保肝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8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身症状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 T 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64例患者 SCL-90因子中除偏执因子外的8项因子分值与常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该8项因子分值明显下降、CD4+T 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下降、CD4+/CD8+T 细胞比值上升(P 均<0.05);对照组9项因子分值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且 T 细胞亚群亦无明显变化(P 均>0.05)。治疗后,干预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干预组 CD4+T 细胞比例、CD4+/CD8+T 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 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 均<0.01)。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 CHB患者的心身症状,提高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功能。

  • 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多支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

    作者:戴丽萍

    目的:探究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及其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ASTEMI 患者230例,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心电图的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STEMI 患者的 aVL 导联、V6导联 ST 段压低并伴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多支血管病变(MVD)相关(P 均<0.01);当对所有 ASTEMI 患者进行分析时,若患者 aVL 导联、V4导联、V5导联、V6导联的ST 段出现压低,则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 MVD 相关(P 均<0.01)。结论对于 ASTEMI 并伴有下壁导联镜像性改变的患者,其前侧壁导联 ST 的压低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为 MVD 密切相关。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曾健英;李虹;罗正茂;张虹;黄远航;何凤;童俊容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 RDW 正常值范围的界值(15.5%)分成2组,主要终点事件是死亡。2组间累计的全因死亡风险采用 Kaplan-Meier 曲线和 Cox 回归分析。结果共6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随访时间为32.8(3.0,95.1)个月,RDW 为14.3%(9.2%,26.1%)。与 RDW <15.5%组的441例患者相比,RDW≥15.5%组的172例患者1、3、5年的累积心血管生存率明显下降,分别为88%、77%、70%,且心血管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 RDW <15.5%组患者(P <0.001)。多因素 Cox 回归校正多项混杂因素后,发现 RDW≥15.5%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63,95% CI:1.09~2.49,P =0.011)。结论高 RDW 可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增加死亡风险。

  • 人肌球蛋白轻链9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生化复发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增强;叶永康;黄亚强;吴永定;李牧;何慧婵

    目的:研究人肌球蛋白轻链9(MYL9)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生化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 MYL9的表达水平,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后使用 Taylor 的数据对 MYL9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不同年龄、血清 PSA 水平、Gleason 评分、病理分期、转移与否及生存与否的前列腺癌患者间MYL9水平的差异。结果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MYL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下调5.67倍(P <0.01);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也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 MYL9表达水平比癌旁良性前列腺组织明显下调(0.23±0.08 vs.0.73±0.06,P <0.001);前列腺癌患者中,年龄<66岁、Gleason 评分<8分、病理分期<T3A、肿瘤无转移、存活者的 MYL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年龄≥66岁、Gleason 评分≥8分、病理分期≥T3A、肿瘤发生转移、死亡者(P 均<0.001),血清 PSA水平是否<4μg/L 对 MYL9表达无影响(P >0.05)。MYL9低表达组前列腺癌患者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 MLY9高表达组(χ2=11.575,P <0.001)。结论MYL9在前列腺癌中比癌旁前列腺组织表达下调,且 MYL9表达水平较低者的临床预后较差。

  • 冠状动脉扭曲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作者:张志会;季祥武;周鹏;陈建海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扭曲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16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扭曲组79例,冠状动脉非扭曲组82例。所有受试者均行 UCG 检查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扭曲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究其存在的临床意义。结果冠状动脉扭曲在左回旋支中发生率为62.0%,单支冠状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7.6%。冠状动脉扭曲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E 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 /E′)水平均高于冠状动脉非扭曲组(P 均<0.05);而冠状动脉扭曲组患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 /A)水平均低于冠状动脉非扭曲组(P 均<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MAP、IVST、DT、E /E′的升高及 E /A 的降低可能为冠状动脉扭曲的危险因素(P 均<0.05)。结论冠状动脉扭曲主要发生在左回旋支,且单支血管扭曲发生率高;冠状动脉扭曲可能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指标之一,并与血压密切相关。

  • 染色体核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对 AML预后评估的临床分析

    作者:戴强生;陈志勇;张铂;龙健婷;李鹤平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尤其是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预后的异同。方法应用 G-显带技术和基于 SNP 的高分辨基因芯片(SNPa)对23例 AML 患者的骨髓进行检测,明确其染色体核型及 SNP 状况;观察患者的疾病转归,并分析患者疾病转归与其染色体信息变化的关系。结果在23例 AML 患者中,G-显带技术检测出11例伴有异常染色体核型,12例为正常染色体核型。SNPa 检测出19例患者伴有基因信息异常,其中12例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患者中有11例伴有 SNP;这11例患者中有4例基因信息异常,表现为基因杂合性缺失(LOH)。12例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的 AML 患者中,有7例初次诱导即达完全缓解,经后续治疗存活至今;另有2例经再次诱导化学治疗后达完全缓解;还有3例初次诱导未达完全缓解,再次诱导化学治疗后因出现严重感染或内脏出血而死亡。11例具有异常染色体核型的AML 患者中,有8例在初次诱导化学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经 SNPa 检测发现,23例 AML 患者中,5例具有 LOH 的患者有4例初次诱导不缓解可能与其合并有17或21号染色体长臂特定位点发生 SNP有关。结论SNPa 可作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补充手段,对 AML 患者,特别是具有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可提供更为准确的预后评估。

  •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 DCP、GP73和 PRDX3的影响

    作者:唐驰;陆飞;卢娇凤;黄彬彬;邓小钦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HBV-HC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γ-羧基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和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3(PRDX3)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 HBV-HCC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组(观察组,n =42)和单独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组(对照组,n =42),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血清 DCP、GP73和 PRDX3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4%(3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 =0.042);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 ALT、AST 和甲胎蛋白的水平显著下降(P 均<0.05);但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与术后1 d 比较,术后6 d、10 d 和30 d 2组患者的血清DCP、GP73和 PRDX3水平均明显降低(P 均<0.05);另外,在术后10 d 和30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DCP 和 GP7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DCP-术后10d =6.164,P <0.001;tDCP-术后30d =8.131,P <0.001;tGP73-术后10d =4.862,P =0.004;tGP73-术后30d =7.832,P <0.001);2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7个月和21.7个月;2组间经 Log-rank 检验无明显差别(χ2=2.169,P =0.141)。结论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对 HBV-HCC 具有明显的疗效,血清 DCP、GP73和 PRDX3均是反映其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

  • 经肛周三维超声对肛瘘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余俊丽;杨川;王晓学;郑小迪;艳玲;刘广健;曹飞;覃斯

    目的:探讨经肛周三维超声检查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9例肛瘘患者分别行经肛周高频联合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和经肛周三维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肛瘘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肛周高频联合经直肠双平面二维超声检查均能充分显示39例患者的病灶,进行有效评估;经肛周三维超声因受扫查深度和观察范围不足影响而未能对2例(2/9)高位肛瘘及5例(27.8%)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有效评估。经肛周三维超声检查对内口、瘘管、合并脓肿的探查情况及分型比经肛周高频联合经直肠双平面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稍低,分别为82.1% vs.87.2%、82.1% vs.92.3%、64.1% vs.76.9%及82.1% vs.92.3%,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2种方法对低位和高位肛瘘以及单纯性和复杂性肛瘘在内口、瘘管、合并脓肿及分型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经肛周三维超声检查可以形象地显示肛瘘整体观,可以得到二维图像难以得到的 C 平面。三维表面成像及断层超声成像模式多层面显像可以连续追踪观察瘘管的走行。结论经肛周三维超声检查能直观地评估肛瘘情况,尤其适用于低位及单纯性肛瘘,但因受扫查深度和范围等的影响使其对部分高位和复杂性肛瘘的评估受限。肛周三维超声检查可作为经肛周高频联合经直肠双平面超声的备用检查方式。

  • A 型核纤层蛋白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欧定强;吴承志;刘钰瑜;戎利民;徐义春;王其友

    目的:初步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Lamin A)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将7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组(32例)及腰椎管狭窄组(42例),另设腰椎正常组(1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Lamin A在3组腰椎间盘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 Lamin A 在3组的椎间盘细胞中均有表达,腰椎管狭窄组的 Lamin A 在椎间盘细胞中的表达较腰椎正常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组明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椎间盘的纤维环组织均有 Lamin A 的表达,腰椎管狭窄组 Lamin A 条带灰度值为3.55±0.16,腰椎间盘突出组为1.02±0.13,腰椎正常组为0.78±0.1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6,P <0.01),腰椎管狭窄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组及腰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腰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正常组比较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 =0.134)。结论随着腰椎退行性疾病病程的发展,Lamin A 的表达逐渐升高,其可能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

  • 误诊为脑卒中的老年曼陀罗中毒一例

    作者:卢士云;徐俊

    曼陀罗为草本茄科植物,全株有毒,其主要成分是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中毒后轻者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瞳孔散大、谵语幻觉、心率增快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该文报道1例曼陀罗中毒的老年患者,因突发意识不清入院,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行头颅 CT 显示右侧颞叶局部密度稍低,考虑到老年危重病患者的重点疾病多为脑血管和循环系统疾病,故初诊医师按脑卒中给予治疗,但疗效不明显,后经接班医师继续追问病史,明确患者发病前2 h 曾因关节痛而饮用曼陀罗籽浸泡的药酒,不排除曼陀罗中毒的可能而予以新斯的明0.5 mg 肌内注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明确诊断为曼陀罗中毒。因此,对于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而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曼陀罗中毒老年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以避免将其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

    关键词: 曼陀罗 中毒 误诊
  • 子宫肌壁间妊娠4例

    作者:张帆;胡燕

    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该文报告了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病例,4例患者既往均有人工流产史,其中病例1和病例4在收治入院时均首先考虑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能,病例2考虑宫角妊娠,此3例均在剖宫取胚术中明确诊断,予手术终止妊娠并保留子宫;病例3结合患者病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改变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考虑到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未行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成功终止妊娠。该4例的诊断过程提示,对于疑似妊娠滋养细胞疾病,B超提示子宫肌层异常回声,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应考虑肌壁间妊娠的可能性,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做出正确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 本刊常用医学名词的中、英文对照表

    作者:

    关键词: 医学名词 英文
  • 膀胱壁形态改变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

    作者:贾磊;段君程;赵云;杨小龙;张烨

    膀胱壁形态改变除了受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外,也受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在病理性因素方面,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腺性膀胱炎、膀胱肿瘤膀胱壁的形态表现各有特点。在生理性因素方面,膀胱充盈量、年龄等因素与膀胱壁形态改变存在相关性。该文对膀胱壁形态改变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引起同行们的重视,为早期规范化预防与治疗膀胱壁形态病理性改变提供参考。

  • PET-CT 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露平;程木华

    肺癌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困扰影像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能准确地将肺癌与肺内良性病灶鉴别开来将会使临床很大程度上受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 X 线体层扫描(PET-CT)自问世以来,就已经开始投入到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中。到底 PET-CT 对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如何以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研究应用中有哪些发展方向?该文就 PET-CT 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 PET-CT 在肺癌鉴别诊断的应用现状、新 PET 显像剂的研究、PET-CT 定量分析、PET-CT 延迟显像以及药物介入 PET-CT 显像。

新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