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

新医学杂志

New Medicine 신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02
  • 国内刊号: 44-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新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川崎病合并感染时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作者:汤昔康;陈泽楷;李汝霞;麦友刚;覃丽君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感染时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Ig 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9例合并感染的川崎病患儿为感染组,同期未合并感染的35例川崎病患儿为非感染组,21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冠状动脉损伤情况,比较3组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 Ig 水平。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近期冠状动脉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感染组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率高于非感染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2组川崎病患儿CD4+、CD4+/CD8+、CD19+T 细胞比例较高且 IgG、IgA、IgM水平升高(P 均<0.05),CD8+T 细胞水平下降(P <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感染并未影响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及近期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可能与感染并未进一步影响机体免疫水平有关,但合并感染可能增加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需注意随访。

  •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谢锡浩;林万里;陈颖;吴波猛;龚兰娟

    目的: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食管癌转移率、淋巴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肺部感染发生率、食管癌转移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2组患者胸部淋巴清扫数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够有效治疗食管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大头围与低年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研究

    作者:郑清文;陈凯云;邓红珠;李巧毅;岑超群;邹小兵

    目的:比较大头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与正常头围 ASD 患儿临床症状差异,分析头围与 ASD 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大头围作为 ASD 内表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6例大头围 ASD 患儿(大头围组)和103例正常头围 ASD 患儿(正常头围组)的孤独症诊断会谈问卷-修订版(ADI-R)结果,比较2组 ADI-R 各诊断项目分值的差异,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头围与 ADI-R评估分值的关联性。结果①大头围组“社会互动异常”分值高于正常头围组(P =0.002);“沟通异常”和“局限/重复/刻板行为模式”的分值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大头围组男性患儿“社会互动异常”分值高于正常头围组男性患儿(P =0.002),该差异不存在于2组女性患儿间(P >0.05);大头围组≤36个月患儿的“社会互动异常”分值比正常头围组同月龄段患儿高(P <0.001),而2组>36个月的患儿该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头围与患儿“社会互动异常”分值呈正相关(r =0.193,P =0.023),未发现头围与患儿“局限/重复/刻板行为模式”分值存在相关性(r =-0.128,P =0.134)。结论与正常头围 ASD 患儿比较,大头围 ASD患儿的社交障碍更突出;头围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儿的影响不同;大头围可能可作为 ASD 的内表型。

  • 体外冲击波与真空负压吸引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齐涛;王博;陈俊;张滨

    目的:比较真空负压吸引(VED)与体外冲击波(ESW)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 ED 患者,随机分为 ESW 组及 VED 组各30例。ESW 组患者在阴茎体近、中、远端以及双侧阴茎海绵体脚5个冲击区行频率2 Hz、强度为1 bar 共1500次冲击波治疗。VED组行 VED 治疗,治疗时真空压强设为16档、时间20 min。2组均每周治疗2次,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性活动日志、全球评估问卷及勃起硬度等级评分,比较2种物理方法治疗 ED 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 ED 患者的 IIEF-5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SW 与 VED 治疗 ED 的疗效相近,但 ESW 操作更为简单,适于临床推广。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感光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夏小平;叶辉;刘相富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视网膜感光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 RP 患者33例,在初诊时及初诊(10±1)年后用 Humphrey Ⅱ型自动视野计检测平均偏差(MD),计算33例患者初诊时 MD (初始 MD)值和10年后 MD (10年 MD)值的差值以表示视网膜感光能力下降的速度,同时用“MD 差值/初始 MD”表示视网膜感光能力变化的速率,并观察性别、初诊时年龄、家族史及初诊时视网膜上有无色素沉着4个因素对上述速度和速率的影响。结果RP 患者的10年 MD 值明显低于初始 MD 值(t =-16.25,P <0.01),初始 MD 与10年MD 差值的平均数为(-7.44±2.63)dB,平均每年下降(0.74±0.26)dB。性别、初诊时年龄及家族史对初始 MD 与10年 MD 的差值无明显影响。初诊时视网膜上有色素沉着的 RP 患者,其初始 MD与10年 MD 的差值明显大于无色素沉着患者(t =3.67,P <0.01)。初诊时年龄≤20岁的 RP 患者,其“MD 差值/初始 MD”值明显大于>20岁患者(t =2.57,P <0.05)。结论RP 患者的 MD 值(感光能力)平均每年下降(0.74±0.26)dB,≤20岁及视网膜上有色素沉着者下降更快。

  •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陶奕然;温星桥;李科;王喻;彭叔彬;黄文涛;胡成;韩飞;罗云;吴杰英;李骏;蔡邁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技术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实施125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上尿路手术109例(87.2%),肿瘤相关手术51例(40.8%);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3例(74.4%),经脐切口手术32例(25.6%)。其中11例术中增加1个3 mm 或5 mm 辅助操作通道,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可有效应用于泌尿外科部分术式,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有序开展。

  • 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郝曙光;侯夏宝;刘平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新辅助化学治疗加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29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4(3~51)个月,观察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1% vs.75.0%,P <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vs.4.5%,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淋巴结是否阳性及不同治疗方式与患者3年生存期有关,P 值分别为0.048、0.018、0.030及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长径、淋巴结阳性率及不同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论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12岁中低度近视青少年角膜不同区域Q值的研究

    作者:李娟;曾锦;崔颖;谢文娟;廖伟雄;欧碧群

    目的:利用 Pentacam HR 眼前节分析仪测量12岁中低度近视青少年的角膜不同区域Q 值并分析其非球面特征在不同屈光状态下的表现。方法选取近视患者48例83眼。按等效球镜度分成2组:低度近视组(22例37眼)、中度近视组(26例46眼)。利用 Pentacam HR 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各组患者角膜前表面鼻、颞、下、上4条半子午线在6、7、8及9 mm 直径下的 Q 值,角膜前表面水平及垂直子午线的 Q 值,8 mm 直径平均 Q 值,比较各组角膜不同区域的非球面性特征。结果2组近视青少年的角膜前表面8、9 mm 的颞侧 Q 值及鼻-颞侧 Q 值差值(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屈光度与角膜前表面8、9 mm 的颞侧 Q 值及鼻-颞侧 Q 值差值(9 mm)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s 分别为0.250、0.277、0.280,P <0.05)。结论12岁中低度近视青少年角膜 Q 值在颞侧8、9 mm 存在差异,且受屈光状态的影响。

  • 合并狼疮性肾炎的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痫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擘;冯敏;付莎;徐安平

    目的:分析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痫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5例 NPSLE 合并 LN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痫性发作者和非痫性发作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情况、器官受累情况、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15例 NPSLE 合并 LN 住院患者中,纳入痫性发作组53例,非痫性发作组62例。2组患者的 NPSLE 发病年龄、SLE 病程、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L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NPSLE 合并 LN 患者痫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未成年发病(OR =2.976,95%CI:1.044~8.475,P =0.041)、低白蛋白血症(OR =0.888,95% CI:0.824~0.958,P =0.002)、LDL-C 偏高(OR =1.393,95% CI:1.050~1.847,P =0.021)。结论未成年发病是合并 LN 的 NPSLE 患者痫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血 LDL-C 水平越高,痫性发作的危险性越高。

  • McGrath-5型视频喉镜与直接喉镜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的比较

    作者:沈荣荣;杨鑫;李樱青;王浩杰

    目的:探讨 McGrath-5型视频喉镜在双腔导管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McGrath-5型视频喉镜组(A 组,n =40)和 Macintosh 喉镜组(B 组,n =40)。常规诱导后分别用2种喉镜引导经口插管,对2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总时间、声门暴露级别、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 (T1)、置入喉镜显露声门时(T2)、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后1 min (T4)、插管后3 min (T5)各时间点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A 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暴露满意度均明显高于 B 组(P 均<0.05),插管总时间明显短于B 组(P <0.05);2组患者 T1、T4、T5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 T0时点均明显降低(P 均<0.05),A 组患者 T2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 B 组(P 均<0.05)。结论与 Macintosh喉镜相比,McGrath-5型视频喉镜引导经口双腔导管插管明显改善声门显露情况,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总时间,适合临床应用。

  • 托吡酯联用奥氮平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

    作者:左晓伟;梁光利;李遵清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用奥氮平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方法将6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奥氮平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托吡酯,起始量为25 mg,每3~7 d 增加25~50 mg,渐增至100~200 mg/d。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及4周对2组病情各评定1次,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 MOAS 和BPRS 总分分别为(21.4±2.5)分、(47.9±12.6)分,对照组分别为(21.5±2.3)分、(48.2±12.3)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后,2组 MOAS 及 BPRS 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 均<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 MOAS 和 BPRS 总分分别为(5.5±1.0)分、(23.7±5.4)分,对照组分别为(8.4±1.2)分、(30.7±6.3)分,2组 MOAS 和 BPRS 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托吡酯联用奥氮平可较好地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 危重型巨大脐膨出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作者:徐玲玲;陈华东;唐雯;梁玉坚;刘钧澄

    目的:探讨危重型巨大脐膨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收集7例危重型巨大脐膨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并报道1例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同时缓慢施压还纳内容物的保守方法治愈的危重型巨大脐膨出典型患儿的治疗经过。结果7例患儿缺损直径6~8 cm,突出器官包括肝、胆囊、胃、肠,合并畸形5例,合并感染6例。早期关腹6例,延迟关腹1例,关腹时间1~100 d,机械通气时间5~110 d。择期手术5例,急诊手术1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死亡4例,存活需二期手术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该例患儿的胎龄35+2周,出生体质量2.6 kg,缺损直径8 cm,采取经囊膜悬吊并缓慢加压还纳膨出物,每日勺刮皮肤与囊膜交界处皮缘,同时涂抹 rhEGF 促进皮肤生长,每日消毒、保湿囊膜,15周后囊膜逐渐被爬升的皮肤及肉芽组织替代,呼吸机使用时间仅18 d。结论危重型巨大脐膨出病情危重,多合并畸形,易发生感染,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可以尝试 rhEGF 促进皮肤生长联合缓慢施压还纳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 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 FOXP3基因蛋白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侯文汇;李银广;李珠玉;李婕;方利元;李小青;游泽山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叉头样转录因子 P3(FOXP3)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例URSA 患者(URSA 组)和20名正常妊娠主动要求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蜕膜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情况,利用结合重亚硫酸盐的测序法(BSP)检测2组 FOX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URSA 组蜕膜组织中 FOXP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BSP 显示 URSA 组 FOX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FOXP3蛋白表达水平与 FOX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 =-0.917,P <0.01)。结论FOX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后,FOXP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引起免疫耐受异常,可能导致 RSA 的发病。

  • 45,X/46,XY 性腺发育不全合并卵巢肿瘤2例

    作者:董红;欧榕琼;欧阳颖;梁立阳

    45,X/46,XY 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异常导致性腺发育不全的疾病。因含有发育不良的性腺组织,故发生性腺母细胞瘤的风险增加。该文报道了2例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 的性腺发育不全合并卵巢肿瘤患儿资料。2例患儿均表现为幼稚外阴,乳房不发育,阴毛无或稀少;实验室检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B 超示条索状子宫、双侧卵巢显示不清;病理活组织检查均发现性腺母细胞瘤。明确诊断后,2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行双侧性腺切除,随访至撰稿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该2例的诊治经过提示,性腺发育不全可合并性腺母细胞瘤,应引起临床重视。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一例

    作者:郭宜晨;段山;杨川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是由 MEN1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胰腺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等。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及综合检查结果。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基因诊断在提高MEN1型的诊断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MEN1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轻重各有其自身特点,基因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该文总结1例以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起病,经基因检测发现 MEN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新的杂合突变的 MEN1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随访情况,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各项检查结果、合理运用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有效的随访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 胸椎脊膜瘤合并糖尿病一例

    作者:王文娟;邓鑫;王界成

    脊膜瘤是常见的椎管内良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多发于40~70岁女性,主要见于胸段,颈段次之,腰段少见。脊膜瘤生长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脊髓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该文报道1例胸椎脊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有糖尿病史5年,因下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就诊,初诊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经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无好转。其后再行 MRI 检查发现其胸椎2~3椎体后方髓外硬膜下有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脊膜瘤,接受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治疗,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胸椎脊膜瘤。术后随访患者无再出现下腹部及肢体麻木,胸椎脊膜瘤无复发。由此可见,对于伴有肢体麻木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仅考虑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应注意排除脊膜瘤。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凌峰;任宇;杨新娜;王清莲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大量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研究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对目前采用 MSCs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 MSCs 改善高血糖,以及 MSCs 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 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健康管理

    作者:芮秋琴;施长春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S)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MS 患儿伴有各种代谢异常包括糖耐量异常、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等,使其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研究显示,儿童及青少年期的 MS 与成年后的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该文主要针对儿童及青少年 MS 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健康管理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儿童及青少年 MS 健康管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新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