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

新医学杂志

New Medicine 신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02
  • 国内刊号: 44-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新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作者:李子英;夏忠胜;巫翟;卢锡基;陈其奎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9例初次入院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组(n =61)和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组(n =418),比较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癌胚抗原阳性率、凝血功能及5年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组较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组年龄大,肿瘤 T4比例更高,癌胚抗原阳性率更高,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5年生存率更低(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更年长,容易并发血栓性疾病,肿瘤浸润程度更深,预后更差。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吴海飞;檀卫平;黄花荣;吴葆菁;韩明珊;欧榕琼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7例2个月~14岁(中位数36个月)的重症或难治性 MP 肺炎患儿按照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5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常规予以口服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均给予吸氧、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甲泼尼龙(每日2~3 mg/kg)静脉滴注3~5 d,后改泼尼松(每日1~2 mg/kg)口服并逐渐减量,维持7~10 d。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所有患儿均对治疗显效,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治疗组住院时间[(8.45±3.14)d]较对照组[(11.07±2.74)d]短,总发热时间[(4.52±2.77)d]较对照组[(6.80±3.76)d]短,咳嗽好转时间[(3.48±1.37)d]亦较对照组[(4.53±1.49)d]短(P 均<0.05)。结论适量、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缩短儿童重症或难治性 MP 肺炎的治疗时间。

  •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的组合对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漆映辉;曲晓璐;唐咏华;张善宝;岑洁;倪兆慧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的组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按采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3组,A 组为常规血液透析组,B 组为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C 组为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比较3组内及组间治疗6个月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密度及其 T 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组间血钙、血磷、iPTH、骨密度、T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A 组治疗后的血磷较治疗前升高(P <0.05),其余2组无变化;C 组治疗后的 iPTH 较治疗前下降(P <0.05)。3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 T 值均无明显变化(P 均>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可能有助于稳定血磷水平;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可能有利于降低血 iPTH 水平;短期内透析方法的不同组合对患者的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预后的意义

    作者:吕远军;梁春娜;刘健培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判断急性胰腺炎(AP)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63例 AP 患者被设为轻症 AP 组(35例)及重症 AP 组(28例),30名健康者被设为对照组。抽取患者就诊时和发病后72 h 及对照组的血液检测 RDW,对比轻症及重症 AP 患者以及 AP 患者与对照组 RDW 的差异,分析 RDW 与 AP 的病死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患者就诊时的 RDW 较低[(14.1±2.1)% vs.(16.8±2.3)%,P <0.001];与轻症 AP 组相比,重症 AP 组就诊时的 RDW 更高[(14.9±1.9)% vs.(19.2±2.4)%,P <0.001)]。死亡重症 AP 患者就诊时的 RDW 比存活者高[(24.2±4.1)% vs.(18.6±2.3)%,P <0.001)];发生局部并发症的轻型 AP 患者就诊时的 RDW 比无局部并发症者高[(23.9±3.2)% vs.(18.2±2.3)%,P <0.001)]。结论RDW 可能是判断 AP 病情的潜在指标,与 AP 局部并发症和病死率可能相关。

  •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动态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影响

    作者:江汉清;凌聪;梁朝峰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血浆、脑脊液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和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自发性SAH 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 维持14 d,38例)。在发病后不同时点动态观察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一氧化氮和 NOS 含量,同时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自发性 SAH 后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和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和NOS 均出现先下降后升高,但尼莫地平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早出现一氧化氮和 NOS 含量的升高(P <0.05),且尼莫地平组的颅内压在治疗后7~14日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一氧化氮在NOS 催化下生成并参与了自发性 SAH 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尼莫地平能抑制一氧化氮的病理性减少,更早地降低颅内压,可能对减轻病情有积极作用。

  • 胃异位胰腺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汝桦;吕瑛;王雷;李运红;张晓琦;邹晓平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内镜下特点及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胃镜或超声内镜拟诊的30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胃异位胰腺21例,其余9例分别为胃黏膜慢性炎(3例)、脂肪瘤(2例)、印戒细胞癌(1例)、间质瘤(1例)、腺肌症(1例)、布氏腺增生(1例)。30例患者中有19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13例术后确诊为异位胰腺,另6例病理为其他病变,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符合率为68.4%(13/19)。21例异位胰腺患者经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异位胰腺有一定的价值,但仍易与其他超声内镜下表现相似的病变混淆,胃镜及超声内镜下拟诊胃异位胰腺的,建议行内镜下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免漏诊其他恶性病变。

  • Cervista 高危型 HPV 分型在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新妹;王楚华;刘露晖;王栾玲;肖杏葵;郭晓琴

    目的:观察 Cervista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技术及 HR-HPV 分型对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000名妇女同时行液基细胞学(TCT)及 Cervista 技术检测 HR-HPV,对细胞学检测大于或等于 ASC-US 的患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评价细胞学级别、病理学级别,记录不同 TCT 级别及不同病理学级别的 HR-HPV 分型(A9、A7、A5/A6),分析 HR-HPV 分型与 CINⅢ级或以上级别的关系。结果ASC-US 及以上级别者的 HR-HPV 阳性率均高于正常或炎症级别者,LSIL 及 HSIL 级别者的 HR-HPV 阳性率均高于 ASC-US 级别者,HSIL 级别者的 HR-HPV 阳性率高于 ASC-H 级别者,P 均<0.005。LSIL 及 HSIL 级别者 A9型阳性率高于正常或炎症级别者,HSIL 级别者 A9型阳性率高于 ASC-US 者,P 均<0.005。对细胞学结果为 ASC-US 及以上的246例患者进行活检,HR-HPV 的阳性率从炎症时的40.9%逐渐升高到 CINⅢ级别时的92.9%。CINⅡ、CINⅢ者 A9型 HR-HPV 感染阳性率均高于炎症及 CINⅠ者(P 均<0.005)。针对 CINⅢ或以上级别病变,HR-HPV 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48.8%,阳性预测值6.7%,阴性预测值99.0%,约登指数0.42。各 HR-HPV 分型中,HR-HPV A9的敏感度及约登指数较高。结论Cervista HR-HPV 对 CINⅢ或以上病变检测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较高,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当患者检出 A9型 HR-HPV 感染时,需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或加强随访。

  • 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丽娟;巴音吉力;卢淮武;李晶;林仲秋

    目的:探讨 CRP +1444C /T 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E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3例 EC 患者(EC 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3名(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 CRP +1444C /T 基因多态性,并结合血清超敏 CRP (hsCRP)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C 组的血清 hsCRP 高于对照组(P <0.05),2组的 CRP +1444C /T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子宫内膜癌 BMI <25 kg/m2(正常)者相比,BMI≥25 kg/m2(超重)者 CC 基因型及 C 等位基因频率较高(P <0.05);且超重者 CC基因型组的 hsCRP 水平高于 CT +TT 基因型组(P <0.05)。结论CRP +1444C /T 基因多态性可能和包括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因子在内的某些机制共同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晋;胡美燕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 OVCF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腰部疼痛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 JOA、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JOA 评分较高、ODI评分较低(P 均<0.01),且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通过运动疗法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缓解 OVCF 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 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改变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彩;游泽山;李理;李晓明

    目的:探讨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1(sFlt-1)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PCR 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例正常人工流产绒毛组织、40例正常妊娠晚期、40例轻度子痫前期及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VEGF 及 sFlt-1的表达及胎盘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子痫前期和正常妊娠孕妇绒毛或胎盘中均有VEGF、sFlt-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正常妊娠早期组、正常妊娠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 VEGF、sFlt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随着妊娠的进展,胎盘 MVD 逐渐增加,而在子痫前期孕妇中逐渐减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轻、中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 VEGF 与 sFlt-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5)。各组绒毛或胎盘组织中 MVD 与 VEGF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均<0.05),而与 sFlt-1 mRNA 和蛋白质表达呈负相关(P 均<0.05)。结论VEGF 和 sFlt-1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VEGF 和 sFlt-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相反的关系,也就是VEGF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而 sFlt-1则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 滤纸干血斑 DNA 自动化提取及其在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烁丹;占伟;邹婕;庄宇嫦;熊蓉;朱莎莎;张华能;栾国彦

    目的:研究滤纸干血斑(DBS)DNA 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及其在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76份经静脉血标本基因检测确诊为地贫的孕妇外周血标本按照研究需要分别制成240份合格、18份渗透不良和18份重复滴血滤纸干血斑标本,并模拟不同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使用 Lab-Aid 820核酸提取仪对滤纸干血斑进行 DNA 提取,考察不同的起始血斑用量检测的准确度,对提取的 DNA 进行浓度和纯度分析,并分别使用荧光 PCR 熔解曲线法和 PCR 联合膜杂交法对DNA 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276份滤纸干血斑标本提取的 DNA 浓度9.85~29.56 ng/μl,纯度1.63~1.95,均能满足试剂盒检测要求,其中2种基因型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100%符合,2种方法均检出地贫基因突变 IVS-Ⅱ-654(C >T)、-28(A >G)、CD17(A >T)、CD26(G >A)、CD41/42(-TTCT)、--αSEA、-α3.7、--α4.2、αCSα,所有结果均与使用静脉血提取 DNA 作为标本的检测结果100%符合,覆盖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基因型。结论DBS 标本对运输、保存要求较低,结合自动化核酸提取仪提取 DNA,操作简单、提取结果稳定,可用于临床筛查地贫基因。

  • 早期监测血糖及血钙水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陆路;陈育全;刘薇薇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早期血糖及血钙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APP 患者预后与其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 APP 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将62例患者分为存活组32例、死亡组30例。分别采集患者入院第1、2、3日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血钙、血钠、血钾的检测,比较2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活组入院血糖明显低于死亡组(t =-2.15,P <0.05),而血钙则明显高于死亡组(t =2.00,P <0.05)。死亡组入院第3日血糖较入院第1日显著增高(t =2.36,P <0.05),而存活组不同时间点之间未见明显变化(F 分别为2.28和2.45,P 均>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测得的血钠及血钾值的变化均未见显著差异(P >0.05)。结论APP 患者早期血糖及血钙的指标变化可能与中毒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顸后的指标。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杨佩贤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3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以其中21例合并甲减孕妇为 A 组,TSH 水平正常的5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 B 组,所有孕妇均行肾功能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A 组孕妇的 TSH、血清尿酸、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 B 组(P 均<0.05),2组孕妇的 FT4、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A 组孕妇 FT3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P <0.05),B 组孕妇 TSH 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减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有关。

  • 正常产妇羊水、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的研究

    作者:朱斌;周坚;陈芳;黎丽红;叶志海;夏鲁全

    目的:比对羊水、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羊水特异性表达蛋白,为产科学的临床研究提供分子依据。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采用4种不同原理的蛋白芯片检测了12名正常足月产妇的羊水、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羊水和血浆标本分别测得蛋白信号(信噪比大于3)150个和250个。4种芯片检出羊水特异性蛋白30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1198、12705 Da 的蛋白是比较确定的羊水特异性蛋白。结论羊水中存在特异性表达蛋白,其在妊娠相关生理、病理学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左卡尼汀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HMGB1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立兵;李新钢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 SD 老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5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左卡尼汀干预组(LC 组)。LC 组及 IR 组通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LC 组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建模前连续每日注射左卡尼汀200 mg/kg 共1周。建模后24 h 留取大鼠血浆以及脑组织标本。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 法)检测各组大脑皮质区细胞凋亡情况。采用 ELISA 检测各组血浆 HMGB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 HMG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 SHAM组凋亡指数(0.4±0.1)%相比,IR 组凋亡指数(45.1±4.2)%更高(P <0.05),而 LC 组凋亡指数(26.5±3.8)%低于 IR 组(P <0.05)。IR 组及 LC 组的血浆 HMGB1水平均高于 SHAM组(P 均<0.05)。LC 组血浆 HMGB1、丙二醛水平低于 IR 组,SOD 水平高于 IR 组(P 均<0.05)。LC组脑组织 HMGB1水平低于 IR 组(P <0.05)。结论左卡尼汀可能通过减少 HMGB1的表达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的脑损伤。

  • 会阴及右侧腹股沟多发巨大尖锐湿疣伴外阴上皮内瘤变一例

    作者:王志强;蔡红兵;张帆

    尖锐湿疣表现为以疣状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拖延治疗则会发展为巨大尖锐湿疣。该文报道1例巨大尖锐湿疣女性患者,因会阴区巨大赘生物严重影响排尿排便半年就诊,给予赘生物病理活检,明确为巨大尖锐湿疣伴外阴上皮内瘤变,反复清理后,施行疣瘤广泛切除及外阴肛门重建术,术后患者愈合良好。该类疾病有复发和疣状癌转化风险,一旦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亦需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 恙虫病误诊为肺炎一例

    作者:谭荣任;刘红宇

    恙虫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且误诊率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文报道了1例以咳嗽和发热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在门诊按“支气管炎”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复查 X 线胸片提示右下肺感染,拟诊“社区获得性肺炎”收入呼吸科住院,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发热仍反复,查外-斐试验、肥达试验均阳性,追问患者有草地坐卧史,仔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左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有一处焦痂,终患者确诊为恙虫病。该例诊治经过提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在夏秋季节应提高对恙虫病的警惕,对经常规抗感染治疗仍无效的反复发热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追溯和认真的体格检查,避免误诊。

    关键词: 恙虫病 肺炎 误诊 分析
  • 围手术期肺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旭鹏;崔晓光

    围手术期的肺保护策略是麻醉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麻醉管理的优劣对患者的肺损伤有直接影响,不适当的麻醉管理会诱发或加重患者的肺损伤,采取适当的肺保护策略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水平,减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围手术期肺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以及特殊情况下(如单肺通气、体外循环等)所采取的肺保护策略。

  • COPD 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娟;周宇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成因复杂的、多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过程中有反复出现的急性加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影响较大。不仅如此,COPD 急性加重(AECOPD)后再入院现象也非常频繁,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导致住院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对 AECOPD患者再入院的评估、治疗及预防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此文对 AECOPD 患者再入院的临床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分析了 AECOPD 患者再入院的流行病学、减少AECOPD 患者再入院的措施以及评估 AECOPD 患者再入院风险的方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旨在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认识和管理。

新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