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

新医学杂志

New Medicine 신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802
  • 国内刊号: 44-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6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新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乙状结肠注水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吴本华;周应生;蔡金伟;张娟;刘习红

    目的 对比乙状结肠注水肠镜与全结肠注水肠镜及注气式结肠镜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探讨乙状结肠注水肠镜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乙状结肠注水组、全结肠注水组和空气组(注气式结肠镜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腹痛程度和检查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盲肠插管成功率、息肉检出率.结果 共入组肠镜检查者591例,其中乙状结肠注水组197 例,全结肠注水组197例,空气组197 例,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状结肠注水组、全结肠注水组的腹痛评分均小于空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乙状结肠注水组与全结肠注水组腹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总检查时间乙状结肠注水组<空气组<全结肠注水组,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3 组间Boston评分、插管成功率和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状结肠注水组注水量为(80.5±5.9)ml,低于全结肠注水组注水量的(606.3±13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状结肠注水法可在不影响插管成功率与息肉检出率的同时,既可减少腹痛,又可缩短检查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腹直肌鞘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梁;周红梅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CIA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剖腹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分为RSB联合PCIA组(R组)与TAPB联合PCIA组(T组)各40例.麻醉诱导后,R组行超声引导下RSB,T组行TAPB,术后均予舒芬太尼PCIA.比较2组七氟醚用量及舒芬太尼用量、PCIA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2组术中七氟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内各个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在术后2、6 h的舒芬太尼用量较T组少(P均<0.05),2组术后12、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2、6 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下床时间、住院日数、追加镇痛药物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R组首次排气时间较T组早、镇痛不全比例较T组少(P均<0.05).结论 RSB联合PCIA与TAPB联合PCIA相比,前者更能为结肠癌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降低术后镇痛不全的发生率.

  • 妊娠期高血压及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变化及妊娠结局观察

    作者:黄志超;侯晓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及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心脏储备功能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180例孕妇,根据血压及尿蛋白分为正常孕妇60例(Ⅰ组)、妊娠期高血压50例(Ⅱ组)、轻度子痫前期40例(Ⅲ组)、重度子痫前期30例(Ⅳ组),测定上述4组孕妇的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包括心率、第一心音幅值/第二心音幅值(S1/S2)、心脏舒张期时限/收缩期时限(D/S),同时观察4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Ⅱ、Ⅲ、Ⅳ组孕妇的心率均高于Ⅰ组(P均<0.008),但Ⅱ、Ⅲ、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Ⅰ、Ⅱ、Ⅲ、Ⅳ组孕妇的S1/S2呈递增趋势、D/S呈递减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Ⅲ、Ⅳ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阿普加评分≤7分者比例均高于Ⅰ、Ⅱ组(P均<0.008).Ⅳ组的新生儿病死率及新生儿转入ICU比例均高于其他3组(P均<0.008).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及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均存在一定的心脏储备功能异常,病情越严重则心脏储备功能异常越明显,新生儿结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有关.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雪姣;高慧娟;刘颖琳

    目的 分析各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筛选出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POP)和盆底肌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产后2个月内的1 018例产妇进行产后尿失禁问卷调查及盆底POP-Q评分、肌力评分,复习住院分娩病历,记录各项产科指标.分别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阴道分娩巨大儿、经产妇、高龄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第一产程偏长、产钳助产、会阴切开缝合术、会阴裂伤、双胎妊娠、BMI偏大对尿失禁、POP发生率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结果 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和临产后剖宫产的OR值分别为0.271和0.167,P均<0.01)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关.既往阴道分娩史(OR=2.390,P<0.01)、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产妇和临产后剖宫产OR值分别为0.339和0.179,P均<0.01)、孕期增重过多(OR=1.643,P<0.05)、阴道分娩巨大儿(OR=4.223,P<0.05)与产后POP的发生有关.既往阴道分娩史(OR=0.510,P<0.05)、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产妇和临产后剖宫产OR值分别为2.191和1.920,P均<0.05)与盆底Ⅰ类肌肌力有关;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OR值分别为1.863和1.931,P均<0.05)与Ⅱ类肌肌力有关.结论 阴道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阴道分娩及其分娩次数的增加会减弱盆底肌肌力,进而导致尿失禁及POP的发生,且孕期增重过多、阴道分娩巨大儿也会增加POP的发生率.

  • 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在大腿吸脂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荣;黄冬喜;刘思洋;余墨声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应用于大腿吸脂手术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大腿吸脂手术的患者50例,将同一患者左右大腿切口随机分配到Ⅰ或Ⅱ组(即将同一患者的双侧大腿分入不同组),Ⅰ组实施常规吸脂术、不使用固定器,Ⅱ组加用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拆线时间,以及术后切口红肿、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明显色素沉着等.结果 Ⅰ组术后切口红肿、感染百分率比Ⅱ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术后拆线时间较Ⅱ组长,不良切口愈合(Ⅱ期、Ⅲ期)以及切口明显色素沉着百分率较Ⅱ组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采用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进行大腿吸脂手术可降低该类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樊留博;韩文胜;田瑛;刘宝华;金欢欢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意义.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25例(观察组)及健康人25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 (FMA)进行下肢功能评定,同时以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硬度,记录组织弹性图,比较杨氏模量值,对2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及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高(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侧与正常对照组相应一侧下肢相关肌肉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治疗前 (P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下肢肌张力的变化.

  • 慢性肾病患者中营养水平对尿酸水平与实测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作者:王彩霞;刘迅;李少敏;叶玉球;娄探奇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营养水平对尿酸水平与实测肾小球滤过率(mGFR)之间关系的影响. 方法 对行核素肾动态显像(ECT)检查的患者进行筛查,收集符合CKD标准的成人患者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研究共纳入2 335例CKD患者.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mGFR呈负相关(模型1:β=-2.08,R2=0.186, P<0.001).经校正指标校正后,仍呈负相关[模型2:经性别、年龄校正,β=-2.19,R2=0.223,P<0.001;模型3: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校正,β=-1.98,R2=0.233,P<0.001;模型4: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KD指标校正,β=-1.52,R2=0.285,P<0.001;模型5: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KD及营养双向指标校正,β=-0.89,R2=0.343,P<0.001;模型6: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营养指标(双向及单向)校正,β=-0.81,R2=0.343, P<0.001;模型7:经上述所有指标校正,β=-0.77,R2=0.365,P<0.001].另外,尿酸水平与CKD分期呈正相关,且经营养指标校正后决定系数大幅度上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CKD分期的进展,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高,且营养指标对该风险影响较大. 结论 CKD患者中营养水平(双向及单向)对尿酸水平与GFR之间关系的影响较肾脏指标对该关系的影响更大,同时尿酸水平与CKD分期的关系以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与CKD分期的关系也更多地受营养水平的影响.

  • 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李泉;邵兵;秦廷英;梁秀生;付宝军;张耀之;李恒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40例择期手术患者,患者年龄18~76岁,术前评估咽部结构MallampattiⅠ~Ⅲ级,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后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其中A组取左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B组取右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C组取头去枕平卧中立位.分别记录3组在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 的血压、心率、SaO2,比较3组患者的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观察插管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口气管插管.3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压、心率、S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比较,3组患者的T1~T3 时点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P均<0.0125);手术期间,3组患者的SaO2无变化(P>0.05).A组和B组1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C组(P均<0.017).A组成功插管时间短,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 组和B组(P<0.017).结论 侧卧位使用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较快,且明显减少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不影响患者的呼吸.

  • 320排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覃杰;李德玲;项毅帆;陈彪;梁杰

    目的 探讨320排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及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行320排CT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1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内皮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320排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根据CT值将对斑块分为易损斑块及非易损斑块:易损斑块CT值<50 Hu,非易损斑块≥50 Hu.分析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320排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91.4%,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4.8%.易损斑块组和非易损斑块组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单/双/多支病变例数、MMP-9、IL-6、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性别、高血压病、吸烟、年龄、总胆固醇(TC)、LDL-C、HDL、TC/HDL、内皮素-1和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升高(P=0.0215,OR=2.33,95% CI 1.13~4.79)、hs-CRP升高(P=0.0008,OR=4.32,95% CI 1.84~10.15)和不稳定型心绞痛(P=0.0339,OR=4.33,95% CI 1.12~16.77)是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320排CT可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MMP-9、hs-CR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 SMART-COP评分在急诊科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

    作者:苏鸿;魏树全;赵子文;卢建华;赵祝香

    目的 探讨SMART-COP评分和CURB-65评分在急诊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方法 ,对住院急诊成年CAP患者进行SMART-COP评分、CURB-65评分,记录2种评分不同严重程度分层对应的需要机械通气的CAP患者数量及比例,绘制2种评分对预测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502例住院急诊CA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1.2%的患者需要机械通气.SMART-COP评分≥3分和CURB-65评分≥3分预测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灵敏度分别为98.2%和57.1%;2种量表预测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ROC-AUC分别为0.918、0.7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19, P<0.001).结论 与CURB-65评分相比,SMART-COP评分对急诊科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 骨髓造血岛EMP研究进展

    作者:梁康礼;凡慧;范萍;胡小倩;程喜平

    巨噬细胞红细胞连接蛋白(EMP)是一个分子量为33~36kD的跨膜蛋白,由有核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有2个亚型,分别被命名为EMP-33和EMP-36.EMP主要功能是介导有核红细胞与巨噬细胞黏附,在造血组织内形成造血岛,促进有核红细胞脱核成熟;同时EMP影响巨噬细胞成熟和分化,缺乏EMP可导致机体出现贫血,有核红细胞凋亡增加,近研究显示下调巨噬细胞内EMP表达,可使巨噬细胞活动受抑制,这表明EMP与巨噬细胞异常活动及伪足形成相关,涉及肿瘤和免疫等多项细胞重要功能.有研究显示SLE鼠EMP异常,提示EMP可能参与SLE抗核抗体产生机制.该文就EMP发展现况作一综述.

  •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冉;梁立华

    目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ACTA)被认为是诊断主动脉病变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但ACTA辐射剂量较大.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ACTA检查辐射剂量的问题受到患者和放射科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的情况下合理降低CT辐射剂量已成为重要的技术理论课题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多层螺旋ACTA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热休克蛋白90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唐小焰;陈晓娟;向小燕;龙彦岑;贺译贤

    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组织异常修复,由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大量胞外基质沉积而形成,因其复发率高而成为治疗难题.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中一类含量丰富的分子伴侣,其中HSP90在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来大量研究发现HSP90与纤维化病变及病理性瘢痕关系密切,HSP90可作为这类疾病的一个治疗靶点.该文旨在阐述HSP90对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影响.

  •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毛迪;伍玲;李萍;陈新娟;崔金晖;范建辉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产妇,分为GDM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比2组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的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DM组年龄较大、孕前BMI较高、孕期增长BMI较多、分娩时孕周较短、经产妇较多、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既往GDM者比例较高(P均<0.05).GDM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均能检测出PPAR-γ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为Pro/Pro、Pro/Ala.GDM组Pro/Ala基因型频率为8.0%,Ala等位基因频率为4.0%,与正常对照组中的Ala等位基因频率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35,95%CI 0.236~0.799,P<0.05).结论 PPAR-γ2基因的等位基因Ala对GDM发病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GSK3抑制剂CHIR99021调控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

    作者:易寰;谢冰冰;刘本;刘佳;李敏;徐莉;钟秀风;彭福华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糖原合酶激酶-3(GSK3)抑制剂CHIR99021对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诱导分化为运动神经元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分化的适浓度.方法 在分化早期加入不同浓度CHIR99021培养iPSC 6 d,并依此将其分为对照组(0 μmol/L)及1、2、3、4 μmol/L组.分别在诱导分化早期、中期、晚期对各组细胞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在分化早、中、晚各期,细胞计数显示CHIR99021浓度越高细胞数量越多.早期,0~3 μmol/L组神经干细胞标志物SOX1表达量无差异,4 μmol/L组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中期,0~3 μmol/L组运动神经元前体标志物Olig2的表达量随CHIR99021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而4μmol/L组则稍低于3μmol/L组(P<0.05);晚期,2~4μmol/L组的细胞成功表达成熟运动神经元标志物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而0~1μmol/L组未表达?结论 在神经分化的早期应用一定浓度的CHIR99021可以促进iPSC的细胞增殖,提高分化效率,并终诱导其成为成熟运动神经元,其中3μmol/L为诱导佳浓度.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一例

    作者:雷耀耀;陈叶青;周红宇;宁继余;周国华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C)是比较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该例PESCC患者以腹胀、纳差、乏力为首发表现,入院前无明显吞咽梗阻感或胸骨后不适等表现,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经胃镜、超声内镜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等结果 分析,确诊为PESCC.该例病灶位于食管中上段,患者未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临床上极为罕见,容易误诊.因此,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且临床医师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新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