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MRI及MRCP在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合并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芳;黄穗乔;胡涛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PCP)对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MRI及MRCP影像表现.结果 29例先天性胆管囊肿,10例Ib型,7例Ic型表现为仅限于胆总管局限性扩张,MRCP示扩张胆总管与胆管树相通.10例Ⅳ型,2例Ⅴ型表现为肝外和/或肝内及仅限于肝内多发胆管扩张,MRCP示胆管树呈多发大小不等囊柱状.合并结石7例.Ib型4例,Ⅳ型3例,表现为胆管内单发和/或多发边界清楚无强化灶.合并肿瘤3例,Ⅳ型及Ⅴ型合并胆管癌各1例,表现为扩张胆管壁内强化结节;1例Ib型合并胆囊癌伴肝内多发转移.1例Ⅴ型合并闭锁表现为扩张胆总管远端中断.1例Ⅵ型合并胰腺炎.MRI及MRCP能准确地做出胆管囊肿的诊断并能进行准确的分型,定位,定位准确率达100%,并能清楚显示胆管囊肿的合并症.结论 MRI及MRCP检查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显示其合并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急性胰腺炎累及胃裸区与CT严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育鑫;彭晓容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时胃裸区受累(Gastric bare area Involvement,GBAI)分级与AP影像分级(CTS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连续性AP患者的螺旋CT资料及临床资料.使用GBAI分级标准对GBA受累进行分级,使用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CTSI)对AP进行影像分级,然后使用等级相关检验对AP时GBAI分级与CTSI分级进行统计学检验,计算二者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P时GBM分级与CTSI分级的相关性系数-0.729,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有正相关性.结论 AP时GBAI分级与影像学分级(CTSI)有正相关性.在全面评价AP的严重程度时,GBA受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

  •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作者:诸强;刘志富;朱来军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良性10例,恶性5例,交界性1例.位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2例;肿瘤位于腔内5例,腔外11例,均为单发肿瘤.CT表现:良性GIST(含交界性1例)肿瘤大径均小于4cm;恶性GIST肿瘤大径均大于5cm.(1)平扫:良性GIST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恶性GIST呈分叶状,部分边缘不清,瘤内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1列回肠恶性GIST显示肿瘤细蒂与肠管壁相连,2例见点状及小斑片钙化.(2)增强:良性GIST多呈均匀性强化;恶性GIST呈不均匀性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瘤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坏死区,瘤内可见不规则扭曲异常强化血管影.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及肿瘤良恶性的判断.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陈颖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经导管注入聚乙烯醇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观察6-18个月,了解症状改善及子宫和肌瘤大小变化.结果 UAE术后2~6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6~18个月B超显示肌瘤体积缩小30%~85%,平均缩小60%;子宫体积缩小25%~70%,平均缩小50%.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UAE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小儿正常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作者:蒋伟红;孙燕;程正才;俞波;高枫

    目的 认识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方法 随机选择138例1~12岁正常小儿按年龄分成三组,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肠系膜淋巴结扫描,记录大小、形态、数量、内部回声、血供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部分小儿可探到肠系膜淋巴结,人均3.6个.淋巴结大小男、女组无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淋巴结大小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减少.结论 确立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特征,为临床诊断小儿淋巴结疾病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作者:夏俊;葛湛;林民辉;何学军;黄斌

    目的 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 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CT增强扫描对肺隔离症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谢红波;杨有优;王思云;王霁朏;彭振鹏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肺隔离症患者CT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主动脉造影证实.结果 19例肺隔离症中有17例为肺叶内型,2例为肺叶外型,19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呈囊性病灶6例,实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8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11例.其中18例CT显示供血动脉.结论 CT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结节或肿块内部的囊实性成分及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是无创性评价肺隔离症的首先检查方法.

  • 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玮;陈晖;郭桦;付丽娟

    目的 明确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减少其影响因素,大限度地降低畸形儿的出生.方法 采用四腔心切面加声束平面头侧偏斜法,对3821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筛查结果以引产后尸检或生后超声心动图对照.结果 经引产和生后证实的心脏畸形23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心脏畸形21例,检出率为91.30 %(21/23).其中复杂性心脏畸形19例,占82.61%(19/23),一般畸形4例,占17.39%(4/23).复杂性心脏畸形19例,产前初检诊断17例,复检诊断2例,检出率为100%(19/19).结论 超声是目前临床唯一能诊断胎儿心脏畸形而又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能使绝大部分心脏畸形,特别是复杂畸形在胎儿期获得明确诊断.但在筛查时要充认识到胎儿心脏畸形存在一定局限性与时效性等影响因素,对早期初筛"正常"的胎儿要重视复查.

  • 应用多排螺旋CT三联合扫描检查急性胸痛的探讨

    作者:于浩

    目的 探讨40排螺旋CT胸部"三联合"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西门子40排螺旋CT进行胸部"三联合"增强扫描,38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24例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CT三联合扫描一次检查均获成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8例,闭塞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 40排螺旋CT胸部一次扫描获得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重建图像,对于诊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导致急性胸病的常见疾病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运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右心室Tei指数测量点选择的探讨

    作者:罗银丽;吴棘;郭盛兰;张棣;李智贤

    目的 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肺动脉高压(PH)患者在多个取样位点进行右心室Tei指数的测量和计算.寻求测算肺动脉高压患者有心室Tei指数的更合理的测量点.方法 对95例PH患者,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和32例正常人进行右心室Tei指数测定.运用TDI技术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三尖瓣环前瓣附着处、隔瓣附着处及胸骨旁右心两腔切面三尖瓣后瓣附着处,三个测定点测箅右室Tei指数.结果 (1)TDI三个观测点测量PH患者有室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尖四腔切面前瓣附着处取样点所测Tei指数在PH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隔瓣及后瓣附着处取样点所测Tei指数在轻、中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组较轻、中度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Tei指数升高,心尖四腔切面三尖瓣环前瓣附着处较隔瓣附着处及胸骨旁右心两腔切面三尖瓣后瓣附着处测量Tei指数评估右心室功能更为敏感,是一个较理想的测量点.

  • 鼻咽癌99mTc-MDP 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的探讨

    作者:姚红霞;刘生;张金山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患者头颅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NPC患者44例(初诊患者30例,复诊14例,低分化鳞癌38例,未分化癌6例,其中患头痛14例),同期行头颅99mTc-MDP(锝标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与鼻咽MR显像对比,正常对照组10例行头颅SPECT/CT.于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异常浓集高计数区域(L)与高位颈椎体(S)处各画相同大小的感兴热区(ROI).计算L/S值.L/S>1考虑颅底骨侵犯.结果 ①SPECT/CT示颅底骨侵犯组(SBBI)24例与未侵犯组(none-SBBI)20例.L/S值分别为1.83±0.69和0.68±0.13,差异显著(P<0.01);MRI示24例SBBI和20例none-SBBI,但病例与SPECT/CT不全一致,且SPECT/CT与MRI有一定的相关性②伴头痛患者,SPECT/CT颅底阳性检出率较高(P<0.01);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颅底骨受累部位的多少未见明显影响阳性检出率(P>0.05).③对照组L/S<1.结论 NPC患者头颅99mTc-MDP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为颅底骨侵犯可能性大,与MRI有较好的相关性.伴头痛患者应高度怀疑颅底骨受肿瘤侵犯,其它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

    作者:韦寅;李瑞雄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评价CT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结结核25例,其中女17例,男8例,全部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25例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100%),以中下颈部及颈后三角区受累常见,Ⅳ区+锁骨上区占84%,Ⅴ区占60%.CT增强扫描分4型:1型:均匀强化;2型:薄环状强化;3型:花环状强化;4型:不均匀强化.各种增强类型可同时存在,二种及二种以上增强类型同时存在占80%,淋巴结融合占84%.结论 CT增强检查能清楚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的数目、部位、形态及周围结构关系,多种增强类型同时存在反映不同时期病理改变同时存在.

  •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脑静脉系统中应用的探讨

    作者:范宪森;郑晓林;张坤林;全海英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脑静脉系统的成像技术,评价磁共振脑静脉血管成像在脑静脉显示和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组35例受检者,行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 MRV)和二维相位对比法(2D-PC MRV)后,做3D增强MRV(3D_CE MRV)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大信号强度投影.对所显示的脑静脉系统的图像与病变进行分析,以评估三种MRV显示静脉结构与血栓的可靠性.结果 所有受检者的诊断结果经DSA和随访证实.25例正常,其中10例在2D-TOFMRV和2D-PC MRV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但3D-CEMRV均表现正常.1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在2D-TOF MRV、2D-PC MRV和3D-CE MRV图像上均表现为上矢状窦未见显影2例,变细1例,局部管腔变窄1例,右侧横窦未见显影2例、变细2例;右侧乙状窦未见显影1例.另有1例2D-TOF MRV表现为左侧横窦与正常血管相同的高信号,而在3D-CEMRV则出现对比剂充盈缺损.3D-CE MRV显示静脉窦结构和诊断静脉窦血栓的可靠性明显优于平扫MRV.结论 2D-TOF及2D-PC MRV结合3D-CE MRV静脉成像技术组成全脑静脉系统成像,为显示脑内静脉结构及诊断静脉窦血栓的可靠的和有价值的方法.

  • 64层CT平扫及CTA对烟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张素艳;姜文祥;桑雅荣;赵家博

    目的 探讨64层CT平扫及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行64层CT平扫和CTA检查,其中7例进行了DSA检查.结果 CT平扫大部分脑实质出现异常密度,其中有10例表现为脑梗死,6例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萎缩3例,合并脑软化4例,只有2例脑实质未见异常.CTA均能显示病变血管狭窄和闭塞,呈多支受累,也可见烟雾升腾的血管,与DSA所见相似.结论 64层CT平扫及ETA可作为此病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再做DSA检查.

  • MSCTA诊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探讨

    作者:孟宪平;朱建新;冯东侠;王林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其中10例进行了DS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R),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指向、大小、瘤颈宽度,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人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 手术证实32个动脉瘤,CTA检出31个,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8%.CTA测量瘤体大径及瘤颈宽度与手术中测量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瘤体=1.51,P=0.14;t瘤颈=1.32,P=0.20,取α=0.05).术前CTA清晰显爪瘤颈、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 MSCTA可作为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首选的筛检方法,并独立指导手术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曾秋华;黎景光;刘军

    目的 探讨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的CT及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外伤性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 11例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位于前纵裂5例,后纵裂4例,全纵裂2例,血肿量大的28ml,小的6ml.CT表现为大脑中线部位的带状高密度,一侧贴附于大脑镰,另一侧凸向大脑半球.2例行MRI检查,T1WI呈现为中线部位的带状高信号,T2WI血肿呈等信号.结论 CT及MRI检查能对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做出正确诊断.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MSCT评价

    作者:赵静;郑可国

    肝切除术是原发性肝癌首选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近期并发症的诊断、切除后肿瘤的残留、复发和转移病灶的检出是临床密切关心的问题.目前,肝脏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发展迅速,能够为肝脏病变的检出和诊断提供较多且准确的信息.但是,有关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MSCT表现的研究报道还较少,MSCT对术后不同时期机体正常反应和异常变化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需要进一步探讨.

  • 术后读片:肝脏病变一例

    作者:郭欢仪;李子平;冯仕庭;周健

    郭医生:患者为女性,32岁,以腹痛,排黑便1月入院,曾有大三阳病史.外院B超提示肝S7、8段混合性占位,肝癌待排.本院B超提示肝S7、8段原发性肝癌,胰周淋巴结肿大.查体:肝区无扣痛.实验室检查,AFP值4,1ng/ml.下面是患者的上腹部CT检查图像.

  • 个体认识态度对合同护士职业压力影响的探讨

    作者:陈妙虹;徐朝艳;陈玉英;林静君;郭丽

    目的 探讨合同护士个体认知态度对其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 以护士职业压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及认知态度调查表随机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35名合同护士.结果 对所在科室不同认知态度、对护理工作不同的认知态度和对收入不同满意度的合同护士职业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因喜欢而选择所在科室、不想离开所在科室、喜欢护理工作、对工作非常满意、不想改行和对收入满意的合同护士的职业压力得分相对较低.结论 职业压力受个体不同认知态度的影响.

  •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作者:艾红娟

    回顾我院近3年来在新型的护理模式:社会-生理-心理的模式指导下完成的270余例CAG和/或PTCA+Stent病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病人全面护理的规范化程序.

  • 浅谈CTMR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作者:黄小玲;丁平英;王春菊;覃浩玲

    随着科学的发展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了解CT、MR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CT、MR成像特点及优势.选择佳检查手段,为疾病的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创造有利条件.

  • MRT2弛豫时间定量测定在研究关节软骨生物组织构成中的价值

    作者:钟镜联;宋玲玲;梁碧玲;叶瑞心;云文娟

    目的 探讨MRT2弛豫时间定量测定在研究关节软骨生物组织构成中的价值.方法 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和19名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行膝关节矢状位TSE序列8回波扫描,在获得的图像上进行关节软骨T2值的测量,分析志愿者软骨浅深层T2值、志愿者与OA患者的T2值之间差异.结果 志愿者胫骨面关节软骨浅层的平均T2值为(48.8±6.3)ms,深层的平均T2值为(44.3±5.7)ms;股骨面则为(52.1±5.7)ms和(47.7±5.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和t=-3.384,P<0.01),相应的T2图显示了T2值的这种空间分布趋势.OA患者胫骨关节软骨的平均T2值为(56.0±9.1)ms,较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胫骨关节软骨浅层的平均T2值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6,P<0.01).结论 应用MRT2弛豫时间定量测定可研究关节软骨生物组织构成及其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的探讨

    作者:张希全;凌宝存;朱伟;潘晓琳;董戈;郭锋;袁磊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周围动脉硬化性阻塞接受了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 全组治疗成功率98.14%(158/161),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人治疗后随访时间>21个月,无一例临床症状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和腘动脉阻塞,内支架置人治疗后随访时间>12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分别为91.11%(41/45)和79.31%(23/29);9例肱动脉阻塞,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 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首选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PTA和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儿童脊柱结核的CT表现

    作者:宋敏;李子平;刘文;方伟军;汪福康

    目的 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手术、病理活检或抗结核治疗痊愈后证实的儿童脊柱结核的28例CT资料,与同期159例成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对照,观察两者椎体和附件破坏的情况、椎体旁脓肿长度与椎体高度之比、椎旁脓肿以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分析儿童脊柱结核的特征性CT表现.结果 儿童脊柱后凸畸形率75%(21/28),明显大于成人发生率17.0%(27/159);椎体受累以胸椎多见53.7%(51/95).儿童颈椎受累率为10.5%(10/95),与成人3.3%(16/479)相比,P=0.002<0.05,而儿童腰椎受累率为31.6%(30/95),与成人44.5%(213/479)相比,P=0.02<0.05,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以中心型破坏为主的椎体破坏率57.1%(16/28)与成人组25.6%(41/159)相比,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以边缘型破坏为主的发生率7.1%(2/28)与成人组24.5%(39/159)相比,P=0.04<0.05,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在椎体旁脓肿长度与椎体高度之比、椎体旁脓肿大厚度、累及附件病例方面,两者均无明显统计学上差异.而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发生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达78.6%(22/28),与成人的发生率49.7%(79/159)相比,P=0.005<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脊柱结核在CT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脊柱后凸畸形常见,颈胸椎受累率高,中心型脊柱结核多见,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受压发生率高.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