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坏死性液体积聚和包裹性坏死并感染的影像评价

    作者:肖波;蒋志琼;蹇顺海

    目的:基于新亚特兰大标准,对急性坏死性液体积聚(ANC)和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合并感染进行CT/MRI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因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ANC或WON合并感染)行外科处理后将脓液标本培养证实有细菌或真菌生长者,且患者发病后3~10天首次CT或MRI检查,在感染性胰腺坏死外科治疗前后有CT或MRI复查者。综合观察感染性胰腺坏死灶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病灶密度及信号、增强特征,并计算首次CT或MR严重指数(CT/MR severity index,CTSI/MRSI);随访患者术后演变及临床预后。结果纳入ANC或WON合并感染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0.9±12.2岁),包括ANC合并感染3例和WON合并感染37例,从患者发病至发现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时间为38.4±20.9 d。所有患者首次积分CTSI/MRSI为7.8±1.7分(6~10分)。37例WON合并感染者共44个胰腺WON病灶,大小为8.7±3.6 cm;所有WON病灶内含“非液性物质影”;56.8%的WON合并感染者见“气泡”征、“气-液平”;13.5%的WON合并感染者见胰尾部WON侵犯脾脏、脾内呈脓腔样病灶伴花环样强化及内部分隔样强化。所有患者外科引流引出褐色脓性液体后送细菌培养:67.5%的患者出现多重感染。结论 ANC或WON合并感染在CT/MRI上有较为特异的一些征象可提示诊断,能为外科治疗前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第一届全国肿瘤影像诊断学习班招生简章

    作者:[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磁共振成像》杂志社

  • 基于临床病例的骨肿瘤骨病临床-影像-病理多学科诊治学习班(第一期)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国内首个《基于临床病例的骨肿瘤骨病临床-影像-病理多学科诊治学习班》将于2016年10月29日~10月31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行。骨肿瘤骨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发病率低、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疾病鉴别诊断谱广泛、影像学表现多样、病理学表现千变万化、治疗困难。骨肿瘤骨病的诊断通常需要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等多学科联合讨论。

  • 原创科普专著:《透过影像看健康》出版发行

    作者:

  • IVIM-DWI和定量DCE-MRI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灌注系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冷晓明;韩晓蕊;徐嬿;赵曼;刘宇;曾道辉;刘斯润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二者灌注系数的相关性,并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IVIM-DWI和DCE-MRI检查,其中IVIM-DWI采用10个b值(b=10、20、30、50、80、100、200、400、1000、1500 s/mm2),将所得图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计算出病变组织的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同时将DCE-MRI扫描所得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出病灶组织的参数值,即容积转运参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值。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计算各参数在前列腺癌组和增生组间的差异;利用Person相关分析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中的灌注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行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的D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的f值及Ktrans、Kep、Ve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值与Kep值呈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为0.368。对D、f值及Ktrans、Kep、Ve值分别行ROC曲线得出:Kep的曲线下面积(AUC)大(0.991,P<0.01),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100%。结论 IVIM-DWI和DCE-MRI定量分析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价值,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灌注系数呈正相关。 DCE-MRI的诊断效能优于IVIM-DWI。

  • 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MRI表现(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浩杰;梁丽丽;李安琴;胡瑶;胡道予;李震

    目的:分析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MRI表现,以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术前接受MRI平扫及DWI检查,其中1例患者进行PWI检查,由两位医师对肿瘤位置、大小、有无出血、坏死囊变,信号强度,强化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20~65岁),MRI平扫上呈混杂T1WI、混杂T2WI信号,肿瘤实质DWI呈高信号。1例患者行PWI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2例患者伴有静脉癌栓形成,4例患者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伴有肾上腺转移,1例伴双肺及多发骨转移。结论 XP11.2异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MRI上有一定特点,该病侵袭性高,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

  • 原发性脑脊膜黑色素瘤病一例

    作者:左鹏;邓欣莲;江鹏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双下肢麻木酸软无力近4年,无疼痛。于院外治疗,病情无减轻,近期渐加重,不能行走,大小便失控,伴头晕、头痛。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黑痣,双侧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颈1~胸1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纵向生长软组织肿块,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边界较清,相应水平颈髓明显受压变细;增强扫描病灶明显较均匀性强化(图1)。诊断:椎管内肿瘤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颅脑MRI:脑室系统扩张,小脑延髓池扩大,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术前超声及CT内脏未发现肿瘤性病变。行椎管内占位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组织呈黑色,硬度中等,肿瘤组织侵及硬脊膜内外及软脊膜下,硬脊膜粘连,脊髓被肿瘤推移,局部包饶。肿瘤组织主要源于软脊膜,血供丰富。由于粘连明显,椎管内肿瘤次全切除。

  • 超声误诊女性尿道混合型腺癌一例

    作者:曹韵清;黄伟俊;陈杰林;甄朝炯

    女性尿道较短且贴近浅表,利用超声检查其病变(如尿道肿瘤等),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尿道肿瘤本不多见,部分病例可能会因为医生的诊断经验不足或超声图像特征不典型而造成误诊,本院一例女性尿道腺癌误诊为尿道炎症,现对该病例分析如下。

  •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一例

    作者:田蕾;谢道海

    心包恶性间皮瘤较为罕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冠心病等,近期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稿约

    作者:

  • 万东实现全影像链自主研发60年稳定保障

    作者:

    万东60年专业研创,以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成为国内少数实现X射线和磁共振全影像链自主研发的企业,以不断追求的精准影像为国人生命健康带来稳定保障。

  • 门静脉癌栓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近中期临床观察:初步经验

    作者:李洪璐;李常青;郭江;赵冬;魏建;蔡亮;段又佳;侯晓扑;陈正光

    目的:观察HabibTM VesOpen射频消融导管对门脉癌栓进行血管内治疗联合覆膜支架植入的临床效果,探索术中门脉癌栓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肝癌门脉癌栓患者13例,应用Habib消融导管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在造影了解癌栓的部位、范围后;采用5F活检钳在透视下对癌栓抓取活检共3例;然后自鞘内送5F HabibTM VesOpen射频消融导管至癌栓对癌栓行逐段消融,结束后对消融段植入覆膜支架。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状况,并实验室相关指标复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门静脉癌栓消融治疗后的状态3~18个月。结果所有13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Ⅱ型癌栓者成功活检送病理,2例增生型,1例坏死型。9例上腹胀满者术后明显缓解;4例合并腹腔积液者中2例明显缓解,2例完全消失;1例顽固性腹泻者术后第3天停止。随访3~18个月,6例Ⅱ型癌栓者病情稳定,消融通道血流通畅,1例Ⅱ型、5例Ⅲ型和1例Ⅳ型癌栓者先后出现癌栓进展,消融通道狭窄甚至闭塞。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者12例;超过6个月10例;超过12个月8例;超过18个月5例。结论 HabibTM VesOpen消融导管对门脉癌栓进行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可能获得比单纯血管内消融更好的疗效。在血管鞘的保护下,用活检钳对癌栓进行抓取活检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 婴幼儿颈胸部淋巴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

    作者:李炯;张欣贤;许锦;唐永;徐超

    目的:探讨婴幼儿颈胸部淋巴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共确诊治疗29例婴幼儿颈胸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9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3个月龄,治疗前行超声、CT或MRI诊断为淋巴管畸形,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淋巴管畸形予以分型,明确与周围血管及重要器官毗邻关系。术中抽取囊液为淡黄色或血色,注入平阳霉素(或博莱霉素),在DSA透视和/或超声引导下,使药物在瘤体内均匀的扩散,完成硬化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并根据硬化效果决定是否行多次硬化治疗。结果介入硬化治疗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的总体有效率为100%。本组29例患儿,其中11例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患儿行一次介入硬化治疗;13例患儿行两次介入硬化治疗;4例行三次介入硬化治疗,均达到治愈标准。1例行六次介入硬化治疗后瘤体缩小至30%,治疗有效。17例患儿术后局部肿胀,3例出现术后发热,分别给予对症处理。本组均未出现肺炎样病变和肺部纤维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颈胸部淋巴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有效、安全,注射药物存留在囊腔内,术后药物持续作用于病灶时间长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 4D CT成像辅助引导经动脉精准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苏天昊;金龙;贺文;陈广;肖国文;吕连弟

    目的:描述四维(4D)CT成像方法,并探究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应用四维CT成像引导肝癌的化学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利用容积螺旋动态穿梭技术,前瞻性完成拟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增强CT扫描。扫描范围覆盖全肝,从动脉前期至静脉期动态研究肿瘤病灶。针对目标病灶的4D CT重组图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图在肝动脉解剖、肿瘤供血血管、肿瘤血管显示以及肿瘤染色方面进行比较。栓塞效果经CT随访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了39位患者的46个孤立肝癌病灶。根据Michels分型,25位(64.1%)具备正常的肝动脉解剖,其余存在解剖变异。该信息为肝动脉插管造影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并经过DSA证实。4D CT成像无创性显示了病灶的肿瘤供血动脉(41/46),肿瘤血管(36/46),肿瘤染色(42/46)。因4D CT成像可以引导超选择性置入微导管,使得化学栓塞治疗成功完成。结论四维CT成像可以有效地评价肝动脉解剖,定位肿瘤供血动脉,为肝癌介入化学栓塞提供影像引导。

  •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对轻微型肝性脑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鹭;周治明(综述);郭大静(审校)

    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属于肝性脑病的前期阶段,常并发于肝硬化患者慢性肝衰竭及各种门体静脉的分流,临床上可仅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和轻微的认知缺陷,主要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能力[1,2],对患者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且如果这些患者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潜水等工作,极可能带来意外后果[3],目前通过心理智能测试及神经电生理等检查发现,其发病率已升至30%~84%[4],且无干预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易发展为临床型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及早发现有无存在MHE极重要,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应用

    作者:陈霞(综述);陈智毅(审校)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产生卵子的数目和质量的潜能,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据统计,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的10%[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卵巢的储备功能和反应性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关键。现阶段临床上通过一系列与颗粒细胞生理功能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或某些生化因子的特殊表达来间接评价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反应性。在众多监测指标中,超声以其简便、经济、实时、无创、准确、可重复性好而独具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领域。不孕患者在进行IVF-ET诊疗过程中,可通过超声检查获取生殖系统重要信息。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网址公告

    作者:《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脑膜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海清;高培毅

    目的:总结脑膜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放射科医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且经影像观察基于脑膜生长的5例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除颞部外,其他大脑镰及小脑幕存在部位均可发生,MRI显示T1WI及T2WI信号偏等,增强扫描示肿瘤明显均匀或欠均匀强化,CT表现稍高密度,未见出血、钙化。结论脑膜淋巴瘤病理亚型可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浆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瘤,极易被误诊为脑膜瘤、血管周细胞瘤等,颅骨破坏方式及强化特点等可能提示脑膜淋巴瘤,确诊需依赖于病理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结合型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作者:黄泽春;汪文胜;林欢;成丽娜;李松涛;吴静;颜刘清;陈楷哲

    目的:探讨结合型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CDⅢ型)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8例符合FCDⅢ型的MRI影像资料,总结FCDⅢ型的异常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58例FCDⅢ型病灶中,有147例位于颞叶(比例约为93.0%),120例FCDⅢa型的FCD病灶均为前颞叶脑组织。113例FCD Ⅲ型中FCD病灶影像异常,阳性率约71.5%,其中FCD Ⅲa、FCD Ⅲb型、FCD Ⅲc型、FCD Ⅲd型影像阳性率分别为81.7%、47.8%、50%、11.1%。 FCD病灶异常影像表现为病灶区灰白质分界稍模糊(83.2%),皮层T2 FLAIR序列信号轻度增高(69.9%),皮层轻度增厚(49.6%),皮层T2WI序列信号略有增高(20.4%),局部脑叶萎缩(14.2%)等影像特点。结论 FCDⅢ型中FCD病灶影像异常表现轻微,常为多个轻度异常影像相互存在,发生部位以颞叶为主,FCD Ⅲa型发病率高,故发生于颞叶的海马硬化、肿瘤、血管畸形等病变时,需要排除存在FCD Ⅲ型可能,尤其是在发现海马硬化时,要注意对前颞叶轻微异常影像表现提高警惕,对提高癫痫外科术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建江;杨新官;董骁;关玉宝;余德洪;赵永华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术前均做CT检查。结果6例肿瘤灶大径2.4~9.8 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1例伴有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见坏死区;3例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表现为病灶同侧胸膜广泛不均匀增厚、受侵犯,胸腔少-中量积液,胸廓不同程度塌陷;1例胸膜局限性牵拉、增厚、受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例CD34、CD31、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肺上皮样血管肉瘤在CT上呈恶性肿瘤表现,胸膜广泛性增厚和受侵犯/转移、伴有胸腔积液是其常见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评价下肢血管损伤

    作者:温中炎;陈锦灿;刘永辉;邹光成;梁家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下肢血管损伤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下肢血管损伤的30例患者的血管重组图像,比较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下肢动脉损伤的显示效果,30例患者包括16例单纯动脉损伤,10例假性动脉瘤,4例动静脉瘘,其中8例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1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同时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检查及破口修复术,15例单纯动脉损伤经手术证实,其余5例病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和随访证实。比较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下肢动脉损伤的显示效果。结果30例患者CTA都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损伤,与原始轴位和MPR/CPR相比,MIP及VR诊断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分别为70.59%(12/17),58.82%(10/17)。 CTA对血管损伤的诊断与DSA、手术所见及MRA等相关检查随访完全相符,但CTA对下肢动脉损伤后血栓形成诊断的准确率为60.71%(17/28)。结论64层螺旋CTA可准确、直观显示下肢动脉损伤情况。各种下肢血管后处理成像技术中,MPR/CPR结合原始轴位对下肢血管损伤显示佳,VR对手术定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大的影像医生集团成立

    作者:

    2016年4月5日,中国大的医学影像医生集团成立了,总部位于南京的麒麟影像医生集团拥有500名以上的影像科医生,数量和专业水准为国内第一。其中三级医院医生占52%,高级职称医生占36%,中级职称医生占42%,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 3D-快速梯度回波水激发序列探讨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

    作者:于晓坤;刘圣源;马春忠;李磊;张乐

    目的:通过与健侧膝关节对照评价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软骨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0人(男15例和女15例)进行3D-快速梯度回波水激发序列扫描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膝关节软骨的体积。结果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软骨总体积减低,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男性组中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软骨体积与对照侧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女性组中后交叉韧带损伤侧膝关节软骨与对照侧总体积、股骨外侧髁、胫骨外侧平台软骨体积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在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软骨体积改变较男性显著,因此提示女性在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更敏感。

  • 应用磁共振全脑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疗效的评价

    作者:刘超;李松柏

    目的:应用磁共振全脑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评价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手术疗效。方法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包括狭窄率≥70%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或狭窄率≥60%有症状患者,其中单侧狭窄者11例(单侧病变组),双侧狭窄者10例(双侧病变组)。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于手术前后7天内行3D-ASL成像检查,比较手术前后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与对侧相应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rCBF变化率△rCBF的差异。结果单侧病变组CEA手术前后rCBF分别为0.93±0.06、1.05±0.05,双侧病变组CEA手术前后rCBF分别为1.00±0.13、1.06±0.09,P值均<0.05。术前术后△rCBF进行两组间比较,单侧病变组△rCBF为0.12±0.05,双侧病变组△rCBF为0.0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量。磁共振3D-ASL技术能有效的评估脑血流量的改变。

  • Subcute Combined Degenaration亚急性联合变性

    作者:

    关键词:
  • 双源CT双能扫描与常规扫描头颈部CTA的应用对比

    作者:赵明;肖艳

    病例资料随机纳入A、B两组一般情况无差异的患者,采用圆形ROI,放置于待测血管截面的中心区域,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MI段(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及同层面颈内静脉的CT值。计算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CT值的差值(D值),评价双能 CT两种扫描方案的强化效果及静脉污染程度。在同层面图像上测量同侧胸锁乳头肌、竖脊肌、颞肌的CT值作为背景信号(SI背景)。放置3.0 cm2以上ROI于身体同侧的空气内,测量CT值作为图像噪声。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利用公式(SNR=SI 血管/噪声)求得。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扫描方案的剂量,两组扫描增强期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总DLP(平扫期与增强期DLP之和),对比扫描剂量差异。

  • 椎管内占位的诊断思维:血管母细胞瘤

    作者:宋慧晔;彭秀华;毕海霞;梁宗辉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患者3个月余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左下肢为重,行走不稳,自觉感觉障碍。遂来我院就诊,胸椎MR提示:胸6~7椎水平髓内占位。查体四肢肌力Ⅳ度,双下肢肌张力增高,皮层感觉存在,左下肢感觉障碍。双下肢腱反射强阳性。

  • 本刊被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