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腹股沟斜疝少见和特殊征象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贺永斌;严超贵;王佳;沈冰奇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少见和特殊征象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收集19例经手术证实的少见腹股沟斜疝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4例,增强扫描15例,均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影像特点及特殊征像。结果19例中单侧疝12例,双侧7例。巨大疝6例,1例同时见膀胱、肠管、脂肪及腹膜等疝入,另5例疝内容物为肠管、网膜等;少见疝内容物6例,包括膀胱疝入5例,1例为大部分膀胱疝入,表现为肠管及腹膜伴随膀胱一起疝入阴囊;其余为部分膀胱疝入,见膀胱呈“哑铃”状改变;输尿管疝入阴囊1例,表现为迂曲扩张的巨输尿管疝入阴囊,并伴双肾积水。嵌顿疝合并肠梗阻5例,表现为近端肠管扩张积气并出现液-气平面;绞窄性疝2例,增强扫描肠管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正确判断少见腹股沟斜疝的类型,明确疝内容物的种类、大小及周围解剖关系,为少见和特殊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积累影像经验。

  • 原发性肝淋巴瘤螺旋CT三期增强表现及分析

    作者:陈颖瑜;潘爱珍

    目的: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三期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14例肝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男10例,女4例,患者中位年龄55岁;术前均行肝脏三期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结果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2个)3例;术前均误诊,12例有HBV指标阳性;LDH不同程度增高,与患者恶性度相关。8例行手术切除,另6例行活检。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14例肿瘤术前均行CT三期扫描,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轻度强化的乏血供肿瘤,出现血管漂浮征3例,出现条状坏死4例。结论肝脏原发性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螺旋CT增强三期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可提示诊断。

  • 双能量碘图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慧;武志峰;鄂林宁;吴山;王荣华

    目的:探讨双能量碘图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既往有TACE治疗史的原发性肝癌患者CT影像及DSA资料,采用双能量扫描,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 A法采用常规方法观察图像,B法将数据调入Liver VNC后处理软件,对所获得碘图进行分析;运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法对病灶的阳性检出率。结果50例TACE术后患者中共经DSA证实51个病灶,两种方法的对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43%和94.12%,(χ2=4.9,P值<0.05)。结论双能量碘图不仅可避免碘油伪影的影响而且可较准确发现TACE术后肝内的异常强化灶,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有着一定的作用。

  • 胎儿窦汇区硬脑膜窦畸形并血栓形成三例

    作者:程广;朱铭;覃文华;韦树长

    硬脑膜窦畸形(dural sinus malformation, DSM)较为罕见,胎儿病例更少见,易误诊[1]。本文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例)及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1例)确诊的3例胎儿窦汇区硬脑膜窦畸形的病例资料,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 表现马尾综合征的原发性周围神经淋巴瘤一例

    作者:肖伏龙;高培毅;林燕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3岁。以“腰痛5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无力、疼痛3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呈持续性,伴双侧小腿疼痛不适。3个月前出现左下肢无力,表现为爬楼梯、蹲起费力,行走尚可。1个半月前出现左股后外侧疼痛,并伴有左下肢膝关节以上变细。20余天前左下肢无力加重,同时伴右股后外侧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3℃,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3/87 mmHg。神经系统查体:神情,语利,颅神经(-),左下肢远端肌力Ⅳ级,近端肌力Ⅱ级。左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Ⅱ级。左膝关节、左小腿外侧、左内踝关节远端浅感觉减退,左掌趾关节深、浅感觉减退。肛门反射、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未引出,直腿抬高试验、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诊断为“马尾综合征,性质待查”。

  • 纳米金复合物系统的设计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方壮念;姜梦洁(综述);李子平;冯仕庭(审校)

    纳米金复合物是由直径为1~100 nm的金粒子[1]经过修饰及功能化后制备而成。纳米级的金粒子(简称纳米金)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被成功提炼制备,称为金溶胶[2]。在中世纪,口服金溶胶开始应用于治疗精神病、梅毒、麻风、溃疡、癫痫和疟疾等[2]。1971年Faulk和Taylor [3]制备出链接特异性抗体的金溶胶,金在生物医学的应用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后,纳米金材料逐渐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传感、基因组学、免疫分析、创伤修复以及肿瘤诊断和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4]。

  • 基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德茂;段高雄(综述)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学精华治疗手段之一,其疗效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可[1,2],但其治疗机制尚有待更深入研究。狭义上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BOLD)的原理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无创、实时监测与针刺相关脑区的信息响应情况,并精准定位功能脑区,为针刺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fMRI技术对针刺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存有争议性问题待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及总结,拟从优化针刺实验设计、针刺技术研究、针刺镇痛机制以及临床疾病的针刺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重新审视目前针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CT及MRI表现

    作者:赵旭;蔡坚坚;周志强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D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密度/信号特点、有无强化等进行分析。结果7例DNET均位于幕上,其中额叶皮层及皮层下3例,颞叶深部海马区2例,侧脑室1例,边缘叶隔区1例。病灶边界清晰,无明显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CT为低密度;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病灶中有细线样分隔2例,“倒三角征”3例,“环形征”5例,轻度强化3例,DWI低信号3例。结论位于幕上皮层或皮层下、边界清晰、呈长T1长T2信号、呈“倒三角征”或“环形征”、DWI低信号、强化少见、无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等特点有助于DNET的诊断,但亦需注意其不典型表现,以免误诊、漏诊。

  • 左心房黏液瘤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建玲;迪娅;石魏;刘孟辉;邢妩;王小宜;廖伟华

    目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为左房黏液瘤的首发症状,探讨左心房黏液瘤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3月119例病理证实为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9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13例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其中8例患者神经影像学出现异常改变。脑梗死5例(62.5%)和动脉瘤3例(37.5%)。脑梗死均为多发(100.0%),累及2支或2支以上血管区域4例,累及1支血管区域1例,急性脑梗死2例,急性与亚急性病变共存3例。动脉瘤呈梭形、多发且位于大脑前中脑动脉(100.0%)和大脑后动脉(66.7%)的远端,2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动脉瘤周围在CT上呈高密度影(66.7%),T2WI呈低信号,动脉瘤周围呈均匀强化(66.7%)。8例(6.72%)患者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7例(87.5%)为初始症状,1例(12.5%)出现在左房黏液瘤术后。结论左心房黏液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脑梗死)和迟发并发症(动脉瘤),其神经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提高对左心房黏液瘤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将有助于降低左房黏液瘤的漏诊、误诊率。

  •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在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泽春;汪文胜;成丽娜;谢甜甜;李松涛;欧阳兵;颜刘清;陈楷哲

    目的:利用3T磁共振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3D ASL)方法,通过观察全脑脑血流灌注情况,评价3D ASL在诊断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作用,并了解原发脑组织病变与CCD的关系。方法收集幕上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病变合并对侧小脑半球低灌注患者58例,利用3D ASL可定量测量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方法,测量双侧小脑半球脑组织的CBF的灌注情况,计算小脑不对称指数(AI),依据AI大于10%时诊断为CCD,并分析幕上病变与C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8例幕上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病变导致幕下对侧小脑半球低灌注区,以小脑半球下部明显;幕上单侧脑组织病变中55例均为脑梗死,脑外伤3例,脑梗死病变占绝大部分。幕上病灶均累及皮质-桥脑-小脑束的放射冠及以上的白质纤维走行通道;其中幕上脑组织的CBF值越低、其对侧小脑半球CBF测值越低,呈明显正相关性;幕上脑组织低灌注面积与CC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4例患者做了2次ASL检查,2例患者做了3次3D ASL检查,其CCD病变区小脑半球的血流量变化不明显。发出CCD的病程短为1d,长为1年2个月CCD小脑半球低灌注区以小脑下部明显,其CCD产生与幕上脑组织病变发生部位呈明显相关,与发病时间及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3D ASL作为一种新的灌注方法,能够无创的评价CCD的发生,其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及能定量评估小脑半球低灌注程度,3D ASL为进一步研究CCD的发生机制提供广泛发展空间。

  • 颅内Rosai-Dorfman病MRI表现并文献复习

    作者:袁菁;高培毅

    目的:总结颅内Rosai-Dorfman病(RDD)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确诊的颅内RDD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中文文献。结果4例颅内RDD中,2例表现为累及硬脑膜的单发或多发肿块,MRI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伴有硬膜尾征。1例表现为同时累及硬脑膜和柔脑膜的肿块,增强扫描可见柔脑膜强化。1例表现为累及颅底、海绵窦、鼻窦、颞下窝的弥漫性病变。结论颅内RDD可分为硬脑膜型、硬脑膜+柔脑膜型、脑实质型、鞍区型、脑室型五种类型,硬脑膜型常见。病变多表现为T2WI等-低信号,病变中心为T2WI更低信号,可能是本病的特征性信号表现。

  • 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及其相关异常研究

    作者:赖祝琴;杜柳;吴宏;杨振宇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与合并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的病例,根据超声检查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及心外异常,分为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和非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合并除外持续性左上腔静脉的其他心脏畸形及大血管变异和/或心外各系统脏器的结构畸形及超声软指标异常),分析其合并畸形的种类、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临床结局。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并经随访证实的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共138例,其中单纯型30例(21.7%),非单纯型108例(78.3%)。非单纯型病例中合并心内异常87例(63.0%,87/138),其中异构综合征10例(11.5%,10/138);合并心外异常67例(45.6%,67/138),其中同时合并心内、外异常46例(33.3%,46/138)。99例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临床表型确认,其中13例(13.1%,13/99)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18-三体征6例(46.2%,6/13)、21-三体征3例(23.1%,3/13)以及13-三体征、Turner综合征、47,XXY、46,XX,t(6;13)(q22;q23)各1例。其中单纯型1例(4.0%,1/25),染色体核型为46, XX,t(6;13)(q22;q23);非单纯型12例(16.2%,12/74),两者合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83.3%,25/30)单纯型病例出生均存活至今;16例(14.8%,16/108)非单纯型病例出生,2例死亡;存活率为95.1%(39/41)。结论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其他畸形,是胎儿结构异常的重要标志,且合并其他心内外异常时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而单纯型持续性左上腔静脉是一种血管变异,临床预后好。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

    作者:吴韵秋;金梅;何丽兰;黄安茜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通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4年9月216例在我院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268个乳腺肿块,获得乳腺肿块与同深度周围组织的应变率比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的佳诊断界点。结果恶性肿瘤的应变率比值(SR值)(4.9±2.94)显著大于良性肿瘤(1.80±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7,P=0.000)。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对乳腺病灶的佳诊断界点3.10,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2%、98.5%和97.7%。结论对比乳腺肿块与周围组织的硬度,可以更为准确、客观的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更有价值的量化指标。

  • 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黄淑卿;张新玲;吴静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后6周盆底肌力测试为Ⅰ级的80名妇女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其前盆腔的情况,记录Valsalva呼吸时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是否形成,其中50名妇女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为治疗组;30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均于产后12周复查盆底超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于产后12周治疗组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颈移动度:(28.28±4.45) mm 对(31.30±6.09) mm,P=0.013;膀胱尿道后角(145.02±13.88)°对(152.87±11.61)°,P=0.011;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28.0%,14/50)对(53.3%,16/30),P=0.023]。(2)治疗组妇女,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较治疗前也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颈移动度(28.28±4.45) mm比(36.18±8.73) mm,P=0,000;膀胱尿道后角(145.02±13.88)°比(164.10±15.59)°,P=0.000;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28.0%,14/50)比(56.0%,28/50),P=0.005]。结论盆底超声可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评估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应用

    作者:雷立存;任庆云;母建奎;祁宇轩;何丽;刘斋

    目的:探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评估绝经后女性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6例绝经后女性患者的腰椎1~4椎体(共计224个椎体),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和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得出每个椎体信号下降指数和骨密度值,按照骨密度T分数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三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的差异,探讨不同骨密度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56例患者224个椎体按照T分数进行分组,骨量正常组68个,骨量减少组72个,骨质疏松组84个,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椎体信号下降指数的中位数分别是60.57%(67.86%~45.34%),58.22%(69.29%~49.49%),56.80%(67.52%~36.00%),骨质疏松组同正常组、骨量减少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骨量减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通过测定椎体下降指数可以反映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对骨质疏松做出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2015年中国影像学界精英领导力培训班通知

    作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为提升中国影像学界的科室管理水平,促进中国影像学界的管理经验交流,推动中国影像学界的发展,2015年第一期“中国影像学界精英领导力培训班”将于4月25日在成都开班。

  • 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

    作者: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论坛组委会

    由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委员会(SCCT CHINA-IRC)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2015广州论坛、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CT增强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Aquilion Vision临床应用研讨会将于2015年6月5~6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我们衷心期待您的莅临,请您偕贵院同仁积极参与此次学术活动,结业时授予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技术学”专著编写向亚学科渗透

    作者:

    由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位居前10位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王骏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影像信息学”,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该科的“医学影像技术学”专著编写向亚学科渗透。

  • 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心血管磁共振学术会议及征文通知

    作者:

    为了推广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应用,规范心血管磁共振临床检查,促进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介绍心血管磁共振新技术、新进展,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SCMR)中国分会第一届全国心血管磁共振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8月7~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应用推广及规范化。会议包括如下内容: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心血管磁共振科研应用、心血管磁共振新技术、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心肌组织特征成像等。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临床及心脏影像学专家做专题讲座,并组织临床磁共振检查规范示范、优秀论文交流、疑难病例讨论、专家互动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海外华人磁共振2015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论坛湖北省2015年放射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年会征文通知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海外华人磁共振2015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论坛暨湖北省2015年放射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6月25日~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欧亚会展国际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肿瘤磁共振精准诊断”。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八届腹部影像学学术会议通知暨征文通知

    作者:[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3]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为加强全国放射学界同道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经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厦门市放射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18届腹部影像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5月14~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将有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 MRI对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凯;张岚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诊断为SNHL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MRI图像,结合内耳畸形的新分类标准进行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80例(160耳)发现中内耳畸形152耳,其中耳蜗畸形38耳,前庭畸形33耳,半规管畸形41耳,内耳道畸形40耳,前庭导水管扩大37耳,蜗神经畸形46耳。结论 MRI能对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提供丰富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并进行分类诊断,对指导手术、评估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各种CT征象联合应用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瞿佳丽;朱妙平;韩志江

    目的:探讨各种CT征象联合应用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直径0.5~1.0 cm的PTMC的CT资料,共189例206个,分析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模糊等征象,并与同期直径0.5~1.0 cm的156例218个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的CT征象相比较,计算各种CT征象及其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6个PTMC及9个TMNG因桥本甲状腺炎或锁骨伪影而排除,余190个PTMC及209个TMNG中,结节在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模糊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一CT征象中,形态不规则的敏感度高(92.0%),微钙化的特异度高(94%),咬饼征的准确度高(85%);两个CT征象联合中,咬饼征加微钙化的特异度高(100%),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模糊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分别81%和87%);3个CT征象联合中,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微钙化和咬饼征、增强后模糊、微钙化特异度高(均100%),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模糊的敏感度及准确度高(分别63%和81%);4个CT征象联合中,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00%、57%。结论尽管不同CT征象的单独应用在PTMC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但特异度较低,不同CT征象的联合可明显提高PTMC诊断的特异度。

  • 中外影像学期刊论文引文频次和研究主题差异比较

    作者:邓明;王良;李亮;李拔森;蔡杰;闵祥德;冯朝燕;王承缘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影像期刊论文引文频次和研究主题差异,以提高国内影像研究人员对国内外影像进展的认识。方法分别选择国内(《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实践》、《实用放射学杂志》)和国外(《Radiology》、《AJR》、《Investigative Radiology》、《European Radiology》)共8种期刊,并以各期刊引文分析排名的前400的文章作为分析目标;针对目标文献分析其高与低引文分析频次,文章所属类型已经研究的亚学科方向,年代分布和分阶段比例等,对比国内外参考文献总体差别时,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析8种国内外杂志共3200篇文献,其国外引文分析频次高为《AJR》(n=1085),国内为《中华放射学杂志》(n=305)。在综合引文分析排名前100名中,《Radiology》( n=83)和《中华放射学杂志》( n=89)所占比例高;文章类型中,国内外均集中在临床和基础研究(均为78%),其次为综述和方法学研究。国外研究方向集中在腹部消化系统(n=17)、胸部(n=12)和乳腺影像(n=15),而国内则集中在胸部( n=20)、介入影像( n=19)、神经系统( n=19);国外年代分布则主要集中在1999~2002( n=18)年,国内为2003~2006(n=27);国内外高(P<0.05)、低(P<0.05)和总引文分析(P<0.05)文献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外引文分析能提供丰富的国内外研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选题、确定研究方向及文章发表。

  • Superficial Siderosis脑表面铁沉积

    作者:

    关键词: 表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