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영상진단여개입방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001
  • 国内刊号: 44-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2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孟悛非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诊断

    作者:胡加旺;俞云文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特殊CT表现及病理机制.方法分析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图像资料.结果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①头部受加速性或减速性旋转性损伤;②伤后即刻昏迷;③生命体征紊乱;④四肢肌张力改变;⑤无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CT诊断标准: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或)大脑中轴区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②弥漫性脑肿胀;③脑室、脑池普遍受压变小/消失;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5 mm);⑤合并其他颅脑损伤.结论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可明确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外伤导致原发性下丘脑和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属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殊类型.

  • 低场永磁型MRI弥散成像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伟坚;冯少兰;周志娟;林燕

    目的评价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24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DWI对急性期、超急性期脑梗塞高度敏感(达100%),急性期及超急性期脑梗塞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6例超急性期脑梗塞常规MRI阴性.结论DWI能诊断常规MR序列不能显示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DWI对急性期脑梗塞,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塞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连颅双胎畸形影像表现与手术对照(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智云;罗柏宁;吴新建

    目的报道1例连颅双胎罕见畸形并复习文献,提高对连颅双胎畸形的认识.方法一对女性连颅双胎婴儿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对照.结果影像学表现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现代影像发展可发现复杂畸形,对其矫形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对室间隔缺损定性和定位诊断的评价

    作者:周英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测室缺,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48例经手术证实室缺病人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以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平面为顺序进行探查,在两个平面以上观测到室间隔连续中断及彩色多普勒显示异常穿隔血流信号为诊断依据.室间隔缺损分为嵴下部、嵴部、嵴上部及隔瓣后型.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诊断的特异性为97.9,敏感性为97.9.超声与手术相关性好(γ=0.93,P<0.01).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是诊断心内分流较理想的无创伤技术之一,能较准确地诊断室间隔缺损,并确定其具体位置和大小,为心脏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技术

    作者:李建明;刘立炜;徐文彪;罗源利;李燕萍

    目的探讨新生儿HIE CT检查技术.方法对120例新生儿HIE病例运用混合层厚扫描、CT值实时监控和非固定窗宽窗位等检查技术,分析综合技术措施对新生儿HIE诊断的意义.结果120例侧脑室体部脑脊液CT值为4~9.5 HU,5 mm比10 mm层厚扫描有效地减少颞叶伪影40例(33%)、颞角容积效应31例(25.8%)、侧脑室容积效应31例(26%).结论综合技术措施既能提高新生儿HIE的CT检出率和准确率.

  • 肺脂肪栓塞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惠英;焦鑫明;李玉龙

    目的提高对肺脂肪栓塞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分析临床诊断为脂肪栓塞的2例病人的CT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本病诊断要点:①有下肢长骨尤其合并多发骨折的创伤史.②血气分析有呼吸性碱中毒.③出现突然烦躁、昏迷、有高烧、脉快、呼吸急促、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及皮肤出血点.④X线和CT表现:24~48 h出现散在或大片非感染性浸润灶呈广泛性、弥漫性分布,严重者呈暴风雪样改变并有右心充血征象.结论影像学对肺脂肪栓塞的溶栓及手术治疗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价值,也是治疗后随访的可靠方法.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良;罗志坤;林小惠;刘淑仪;陈旭;刘成辉

    目的总结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凹陷性骨折进行CT扫描及螺旋CT三维重建,指导临床治疗.结果23例经CT-3D均能清楚显示凹陷骨折部位及深度,诊断明确,保守及手术的病例恢复效果均良好.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治中具有较高价值.

  • 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戚婉;郑章和

    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外伤性肾损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延时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28例肾轮廓不规则,11例肾包膜下血肿,9例肾周血肿,5例肾挫伤,2例肾撕裂伤.CT增强扫描和延时扫描证实了平扫所见,同时还显示了泌尿系统损伤致尿外渗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肾损伤诊断中速度快,通过平扫、增强扫描、延时扫描能够明确泌尿系损伤的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 比较CT与超声在导引腹部囊肿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鹤平;黄玉莲;杨建勇;陈伟;庄文权;陈建业

    目的比较CT与超声在腹部囊肿经皮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中的导引作用.方法CT导引下穿刺腹部囊肿抽液硬化治疗38例,超声导引下45例.结果CT导引下共穿刺46个囊肿,穿刺次数83次,硬化治疗失败6例;超声导引下共穿刺71个囊肿,穿刺次数87次,硬化治疗失败1例.超声导引下行经皮穿刺腹部囊肿抽液并硬化治疗每个囊肿平均穿刺次数及硬化治疗失败例数均显著少于CT导引.结论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腹部囊肿术中,超声导引较CT导引具有更多的优势.

  • CT检查对食管癌外侵的判断及意义

    作者:凌坚;孙海兴;邝健谊;邹齐慧;麦远锋;陈立勋;黄兆民

    目的研究食管癌外侵的CT特点.方法对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其CT表现及诊断意义.结果本文35例手术切除病例,术前CT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食管癌侵犯周围组织,术前CT诊断主动脉受侵20例,敏感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约登指数)分别为86.7%、65.0%、0.517;气管-支气管、心包受侵分别为13例、4例,正确率为60%及50%;淋巴结增大75枚,灵敏度为56.2%,特异度3.1%,阳性预测值17.3%,阴性预测值16.7%;术前CT分期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15例.结论CT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结构,便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HRCT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分型诊断的价值

    作者:唐勇;赵军;刘方颖;张雪林

    目的探讨CT在慢性中耳乳突炎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42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检查,分析影像表现特征.结果脂瘤型中耳乳突炎鼓窦、鼓室区可见块状软组织肿块影.鼓室壁破坏出现率为92%,骨质破坏多累及邻近组织.听小骨消失、病损、硬化出现率为94%.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鼓室壁破坏出现率为15%.听骨链破坏出现率为23%.肉芽肿型中耳乳突炎多出现听骨链肉芽包裹.单纯性中耳乳突炎鼓室壁及听骨链周围骨质破坏少见,无软组织肿块.结论HR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良好的定位、定量、和定性作用.

  • 纵隔巨淋巴结增生影像学表现

    作者:黄奕妆;刘林;曾少华;邓树芳;周世柱

    目的探讨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的胸片、CT、MRI等检查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中4例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1例误诊为支气管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胸腺瘤,1例确诊.2例位于左中下纵隔,半弧形;1例位于左后上纵隔,蚕豆形;2例位于右中上纵隔,为类圆形,分叶;边缘均光滑.3例肿块内有钙化影;CT增强扫描3例呈中等密度均匀强化,1例呈均匀明显强化.病理结果:4例属浆细胞型,1例属血管型.结论纵隔巨淋巴结增生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示该病可能,确诊常赖于手术和病理.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的体会

    作者:唐承富;潘长春;郭友;胡伟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转移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25例30个椎体CT下穿刺准确率100%.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1个月时疼痛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7例.治疗中出现1例骨水泥(PMMA)外溢至椎间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操作简便、准确、安全,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初步结果观察

    作者:陈晓明;周吉任;陆骊工;李勇;胡宝山;邵培坚;罗鹏飞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18例椎体转移患者共25个椎体受累,其中单个椎体转移11例,2个椎体转移7例;病变位于胸椎3例,腰椎8例,胸、腰椎同时受累7例.18例中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腰背部疼痛.PVP手术在大C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穿刺针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成形专用穿刺针,骨水泥采用英国Cofin公司生产的Cofiplast骨水泥.本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胸椎平均3ml,腰椎平均4ml.结果PVP后患者疼痛中度到完全缓解占93.3%(14/15),缓解时间发生于PVP后10~48 h,平均31 h.随访1~18个月,所有患者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移位、滑脱等改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VP能迅速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骨痛,预防受累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折,手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顺发;林珏慧;黄旭璇;周实;吴敏;陈素华;李彩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血管CTA 27例,颈部动脉CTA 8例,肺动脉CTA 10例,冠状动脉CTA 6例,主动脉CTA 11例,下肢动脉CTA 11例.采集的原始数据经主机上的重叠层厚基础重建后装载到后处理工作站,使用三维软件的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漫游技术(VRT)等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及评价.结果73例中有71例检查部位的血管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血管异常63例,其中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脑血管闭塞2例,脑胶质瘤2例,脑膜瘤3例,颈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放置术后1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癌侵及肺动脉5例,冠状动脉狭窄3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明显钙化狭窄5例,主动脉瘤2例,肝癌2例,肾动脉狭窄2例,Budd-Chiari综合症2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5例.结论结合CT轴位图像及各种重建成像,MSCTA能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 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

    作者:谈劲松;江魁明

    目的探讨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评价MRI显示早期脊结核病理特征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结合X线平片,对椎体、椎间盘、椎体周围软组织、椎管硬膜外腔的形态、结构、MR信号变化及Gd-DTPA增强后的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共26个病椎,其中5个"虫蚀状"骨质破坏,26个椎体骨炎;11例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并椎旁、椎前脓肿4例;T2WI病椎间盘邻近终板裂隙状高信号5个,Gd-DTPA增强表现为裂隙状强化;椎管硬膜外脓肿7例,Gd-DTPA增强后脓肿壁、后纵韧带线样强化.结论椎体骨炎、病椎虫蚀状骨质破坏、多个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T2WI椎间盘邻近终板裂隙状高信号、病椎后硬膜外脓肿、Gd-DTPA增强检查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后纵韧带强化等是早期脊椎结核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显示早期脊椎结核的病理变化.

  • 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

    作者:纪祥;邱国时;吕建广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对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3例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甲状旁腺腺瘤CT显示均位于甲状腺下方食道气管隐窝区,右侧2例,左侧1例.肿瘤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大小2~4 cm,平均2.3 cm,密度均匀,呈明显强化.3例均合并纤维囊性骨炎,1例合并肾结石.结论CT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并发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肝动脉期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介入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

    作者:谭理连;李扬彬;韩铭钧;李树欣;江金带;李志铭;梁彤杰;周少萍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32例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表现与其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肝癌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分为5种类型:均匀致密型(11例)、不均匀致密型(7例)、稀疏型(5例)、缺损型(3例)及混合型(3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明显强化、或多量强化肿瘤血管影,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多为均匀致密型或不均匀致密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无或轻度强化、或少量、稀散、僵硬强化肿瘤血管,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分多为稀疏型、缺损型或混合型.肝动脉期肿瘤内多血供明显强化区,碘油聚集量多.无或轻度强化少血供区,碘油聚集量多较少或无碘油聚集.结论螺旋CT肝动期原发性肝癌强化血管形态及血供对预测其碘油栓塞治疗术后聚集形态及聚集量有重要价值.

  • 63例颌骨囊性病变的X线分析

    作者:崔敏毅;古向生;温奕雄;陈琳

    目的分析颌骨囊性病变的X线表现,提高对颌骨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63例颌骨囊性病变,选择适当的X线片位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等发病高(占近70%).发生于下颌骨占74.6%,上颌骨25.4%.颌骨主要呈囊状单房或多房破坏.结论选择适当的片位,结合重要征象,明确诊断思路对颌骨囊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囊性病变 颌骨 X线
  • 217例急性胸部创伤的X线与CT表现分析

    作者:黄少英

    目的了解胸部X线及CT检查对急性胸部创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对其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肋骨、锁骨骨折X线阳性检出率高;胸壁血肿、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血气胸、肺实质损伤、创伤性肺不张等均以CT阳性检出率高.结论急性胸部创伤的影像学改变多种多样.多种诊断方法相结合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很有帮助.

  • 92例眼眶异物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林瑶敏;袁小平;顾建军;吴楚忠;林军;聂时淮

    目的比较X线平片、平扫CT及B超对眼眶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92例经过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眼眶异物病例,回顾分析异物在3种检查中的表现.结果异物在3种检查中均可显像的有57例,仅是CT和超声显像有6例,仅是CT显像2例,仅是超声显像15例,仅是平片显像6例,全部检查都没有显像的有6例.结论3种检查对异物诊断各有其优点缺点,临床医生应该综合应用.

  • 鼻咽癌颅底骨改变的CT诊断

    作者:吴礼友;沈君;许晓矛;孙颖;丁忠祥

    目的研究鼻咽癌颅骨改变的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并有颅底骨质改变的182例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常规轴位,层厚5 mm,层距5 mm.用骨窗显示:窗宽2500 HU,窗中心300 HU.结果颅底骨改变分为骨质硬化、溶骨性破坏和混合性改变.溶骨性破坏多,常见于斜坡.增强后,溶骨性破坏的颅底骨强化明显,混合性改变其次,骨质硬化的颅底骨无明显强化,三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F=5.73,P<0.01 ).结论颅底骨硬化可能是一种反性改变,无需大剂量放疗.CT对鼻咽癌颅底骨改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临床高度怀疑颅底骨质破坏,而CT检查显示颅底骨质正常时,进行MRI检查是必要的.

  • 螺旋CT在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清;郑可国

    胃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1],5年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肿瘤的分期[2].因此准确的术前分期,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估计预后等有重要意义.而胃癌的术前诊断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上消化道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上述影像检查只能观察胃黏膜和胃腔内的病变,对于胃腔外的病变则难以显示,不能满足临床术前分期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螺旋CT(S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的广泛应用,使胃癌的术前准确分期成为可能.

  • 非离子型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作者:王芃;张铁岩;黄山

    非离子型造剂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稳定性强,显影效果好,毒性小、不需要作过敏试验,机体各组织器官不吸收等优点,逐渐取代了含碘造影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碘海醇经过我院多年临床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近我科遇到1例非离子型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成功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 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误诊一例

    作者:韩新巍;丁鹏绪;刘子伦;吴刚

    患者,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无呼吸困难及紫绀.查体;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4/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正位片显示:两肺血增多,左心腰部突出,主动脉结偏小.彩超检查显示:左心稍大,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分叉处可见一管状结构,宽7 mm,长8 mm,CDFI显示,左向右分流,呈双期连续频谱,分流速度4.6 m/s;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胸外科拟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于左腋中线第三肋间开口进胸后,触及左肺动脉震颤但未发现左锁骨上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疑为右位主动脉弓而被迫关胸结束手术.术后复查彩超证实为右位主动脉弓,后行主动脉降部造影及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术中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向右弯曲走行,位于升主动脉的右侧,降主动脉位于脊柱的右侧为右降主动脉;对比剂经降主动脉,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右肺动脉,未闭的动脉导管起始部呈瘤样扩张.封堵后再次造影未见对比剂流入右肺动脉.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胡芳;刘建萍;先升萍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护理主要内容为: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治疗后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肌瘤和子宫明显缩小,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好的新方法,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的关键.

  • 脑膜瘤患者行选择性栓塞术护理的体会

    作者:朱丽玲

    目的总结脑膜瘤患者行血管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脑膜瘤患者进行栓塞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术前的准备;栓塞后病情观察、伤口局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栓塞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栓塞术后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恢复良好.结论做好患者栓塞后病情和肢体的观察、伤口局部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配合栓塞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脑膜瘤 栓塞 护理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