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혈관외과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切割球囊扩张治疗膝下动脉狭窄
目的 研究应用切割球囊扩张治疗膝下动脉顽固性狭窄的成功率和早、中期疗效.方法 本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37例(39条患肢)经常规球囊扩张后仍有严重狭窄ASO患者进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分析技术成功率、并发症,评价其早、中期通畅率.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4.9%(37/39),切割球囊扩张后狭窄程度由治疗前的60%~80%降至20%~30%,术后治疗部位血流通畅,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仅有2例切割球囊扩张后发生轻度动脉夹层,应用长球囊低压扩张后夹层闭合.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59.0%(23/39),16条肢体(41.0%)出现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2条肢体再次行膝下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均获成功.随访时间2年,术后1年一期、二期通畅率分别为46.2%、51.3%;术后2年一期、二期通畅率分别为28.2%及30.8%.总救肢率92.3%(36/39).结论 切割球囊扩张治疗膝下动脉顽固性狭窄安全有效,并有较好的早、中期通畅率.
-
外科手术后联用超声清创机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经验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后联用超声清创机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经验.方法 97例(116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在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手段后,再联用超声清创机对静脉溃疡作进一步处理,溃疡创面坏死组织多者,冲洗1次/天,溃疡创面坏死组织少者,冲洗1次/2~3天.结果 116条患肢溃疡均愈合,愈合率为100%,111条患肢在术后10~65天愈合,其余5条患肢(深静脉功能不全2条,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条)术后3个月经植皮后溃疡愈合.门诊随访6~30个月,均未发现局部溃疡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后联用超声清创机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血管腔内治疗后脑卒中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血管腔内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8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血管腔内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例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例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例为胸腹主动脉瘤,1例为胸主动脉瘤,1例为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为腹主动脉瘤.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5例在植入主动脉支架的同时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术后(2.50±2.00)天,6例发生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死亡.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32.80±10.99) mmHg vs (110.09±23.18)mmHg,P<0.05;舒张压:(74.21±3.86) mmHgvs (60.17±12.93) mmHg,P<0.05].2例脑出血的患者术中均使用超过6000 U肝素.结论 术前、术后血压水平差异过大、对LSA盲目进行封堵、肝素用量过大、腔内操作不熟练等是导致主动脉疾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脑卒中的主要因素.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microRNA表达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microRNA芯片和real-time PCR芯片技术对正常人下肢动脉(3例)和ASO动脉(10例)中的microRNA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动脉和ASO动脉的microRNA表达谱之间存在显著差异.MiR-21等microRNA表达上调明显(P<0.05),miR-1298(P<0.01)、miR-125b (P<0.001)、miR-140-3p (P<0.001)表达水平下降明显.进一步通过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表达失调的microRNA主要定位于动脉壁中层平滑肌.结论 与正常动脉相比,ASO组织中的microRNA表达谱显著不同,其在ASO发病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探讨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9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胭静脉置管注入尿激酶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痊愈1 1例,显效8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溶栓后3~6天患肢肿胀开始消退,5~8天患肢肿胀基本消退.静脉造影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部分患者血管边缘见少许充盈缺损.尿激酶用量为370万~600万U.随访未再出现血栓复发情况.结论 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
-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MSCs)移植对SD大鼠缺血肢体治疗机制和规律,为MSCs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全骨髓培养法培养雄性SD大鼠MSCs至三代.60只SD大鼠经结扎腹主动脉及双侧腹壁阴部动脉造成双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移植组(n=30),造模后3天度过反应期后移植组右下肢腓肠肌及股二头肌内分5点注射移植含1×106个MSCs细胞悬液0.5ml,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0.5ml.按移植后1周、2周、4周、6周、8周时两组再随机分为5个亚组(n=6),分别取动物麻醉后穿刺双侧髂静脉血行血氧分压测定,处死动物取左前肢,左后、右后肢骨骼肌标本4%多聚甲醛固定,制切片.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RY)原位杂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原位杂交、HE染色,计数VEGF-mRNA阳性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对照组仅作右后肢的相关检测.结果 SRY:移植组右后肢、左后肢、骨骼肌间间隙内有阳性细胞构成血管样结构,有的在血管周围,未见到呈阳性的骨骼肌细胞.左前肢的骨骼肌周围筋膜内偶尔可见到阳性细胞.对照组无阳性细胞发现.VEGF-mRNA原位杂交:对照组和移植组右后肢、左后肢VEGF-mRNA呈进行性升高(P<0.001),而左前肢则无明显升高(P=0.694).在第1周时对照组与移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79),随后移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血氧分压:对照组及移植组髂静脉血氧分压呈进行性升高(P<0.001),移植组右后肢髂静脉氧分压较左后肢及对照组明显高(P<0.05).毛细血管计数:对照组及移植组右后肢、左后肢的毛细血管计数呈进行性增高(P<0.05),而左前肢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移植组中右后肢毛细血管计数明显高于左后肢及对照组(P<0.05).HE染色:未见明显组织细胞核异常分裂改变.结论 移植的MSCs可以在同种异体动物体内长期生存、分化,促进缺血肢体的VEGF-mRNA的表达和毛细血管的成长.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真腔闭塞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真腔闭塞的诊治体会,并探讨导丝进入真腔的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施行手术的15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主动脉造影发现8例真腔闭塞的病例,导丝进入真腔时采取了下列操作技巧:沿途造影法、导丝上下贯通法、左肱动脉穿刺向下探通法及破口多角度造影法等方法确保导丝进入真腔.结果 通过上述导丝进入真腔的方法及技巧,7例支架型人造血管成功隔绝夹层破口,被证实为“真腔假闭塞”;1例导丝无法进入真腔未能成功实施手术,被证实为真腔闭塞,放弃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术前、术中应仔细评估患者血管条件,利用多种血管腔内技术确保导丝顺利正确地进入真腔,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总动脉累及分叉处病变
目的 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15例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患者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7.2(68~84)岁.按Rutherford分级:重度间歇性跛行(3级)5例,静息痛(4级)7例,足踝部溃疡或足趾坏疽(5级)3例.所有病例先处理股总及股浅动脉病变段再同期处理股深动脉病变.结果 总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行单纯股总动脉+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术(PTA),4例行股总动脉支架成形术,5例行股浅动脉支架成形术,3例行单纯股总动脉+股浅动脉PTA术.术后所有患肢皮肤温度均明显升高,疼痛消失或减轻.6个月复查,踝肱指数平均上升0.52±0.16;一期通畅率为73.3%,未发生支架断裂.结论 对于累及股动脉分叉部位病变,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完全重建股总、股浅及股深动脉,有利于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及预后.
-
创伤性腘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腘动脉损伤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28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动脉端端吻合5例,自体静脉移植21例,动脉裂口缝合1例,腔内治疗1例.结果 无1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随访时间1~3个月,6例因患肢严重缺血坏死及感染行截肢术.结论 早期诊断,及早重建血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创伤性腘动脉损伤截肢率的关键.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治疗
目的 评价导管溶栓联合球囊扩张或支架血管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再闭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对35例治疗后再闭塞的ASO患者先采用溶栓导管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再选择性联合血管形成术治疗.11例患者近膝关节处股浅动脉或胭动脉病变,应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观察溶栓效果和动脉再通情况.结果 本组溶栓总有效率达92.3%,治疗后皮肤温度回升,静息痛消失,无垃圾脚发生,但有1例轻度脑栓塞.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8±0.07升高至0.82±0.0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例患者使用VIABAHN覆膜支架,术后3个月复查均通畅,术后6个月1例再闭塞,予支架内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结论 动脉内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能够溶解大部分血栓,暴露真实病变,减少支架数目、缩短支架长度,结合新型覆膜支架VIABAHN动脉成形术,降低血管再狭窄风险,提高保肢率.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导管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目的 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6例(26条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在DSA导管引导下对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 患者均在DSA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6.5ml泡沫硬化剂.24例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可见反流消失.治疗2周及3个月后随诊下肢静脉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大隐静脉走形迂曲、扩张、畸形静脉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DSA导管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但其远期效果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闭塞的腔内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病变在下肢的重要表现,亦是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病理基础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进而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旁路血管移植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术后晚期并发症主要有再狭窄、再闭塞等[1].下肢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后以及腔内治疗术后再闭塞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但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腔内技术的日益成熟,当今治疗策略中腔内血管成形术已成为主要和首选的手段,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腔内治疗真正做到在解剖原位恢复血流供应,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
股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腔内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 angioplasty,PTSA)为代表的血管腔内技术日益成熟,在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面应用日趋广泛,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经肱动脉穿刺入路治疗髂-股-腘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中患病率高达20%[1].目前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已成为首选方案之一,其疗效已与开放性手术相当[2].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时常采用对侧或同侧股动脉穿刺人路,其优点是至病变距离近,便于提供支撑力以通过靶病变.但对于髂-股-腘动脉联合慢性闭塞性病变,经股动脉穿刺入路治疗比较困难.这种多平面、弥漫性病变可选择经肱动脉穿刺入路治疗.本文介绍经肱动脉穿刺入路治疗髂-股-腘动脉联合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一些相关经验.
-
马凡综合征合并腹主动脉瘤的诊疗现状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结缔组织,常见于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和眼球[1-3].该病早于1896年由法国儿科医师Antoine Marfan报道,并以其名字命名[4].100多年来,人们对该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没有明显变化.本文就近年来MFS合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aneurysm,AAA)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载药球囊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1974年,Gruentzig在苏黎世进行了第一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至今数十年间,球囊扩张已成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手术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球囊、导丝等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改善,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始终是这项微创术的一个主要缺陷.载药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DEB)是针对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手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新技术.2001年,德国学者Scheller完成了DEB的初步设计,德国BRAUN公司第一个推出了DEB,并首先运用于冠脉疾病的治疗.目前,DEB在冠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已经被证实,然而其在PAD中的应用尚未受到重视,本文综述DEB在PAD中的应用.
-
壳聚糖材料用于糖尿病溃疡创面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新一项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85亿,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高达4.39亿[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神经损害、微循环障碍、局部感染等[2],伤口的正常愈合机制遭受破坏,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数量迅速上升[3,4],截肢率居高不下.在日本,因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率为21.4%[5],在香港则高达30.3%[6].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对愈合过程极为关键,因此,敷料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合适的敷料除了具有良好的吸收伤口渗出液能力外,还需有保持伤口适宜的微环境、抗感染、促凝血等能力和促进伤口愈合[7].
-
右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性,62岁.因"右下肢皮肤蚯蚓状隆起30余年,右下肢肿胀6月余"于2013年1月28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静脉曲张".查体:双下肢等长,站立时右下肢小腿及足背可见明显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无溃疡,胫骨前区凹陷性水肿,右小腿中段周长较左侧长2厘米,皮温正常,无触痛,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可疑阳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Homans征阴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左下肢无异常.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其结果主要引起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早期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组织的缺损(溃疡和坏疽)等.轻度的间歇性跛行可通过药物治疗、积极的身体锻炼得到一定的缓解,而目前临床上需要外科干预的下肢慢性缺血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严重的间歇性跛行(正常步速下行走距离小于200米)、静息痛和组织缺损.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肢动脉血流的重建,只有在血流重建成功的基础上,足部的创面才能得到愈合,肢体才能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