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0721
- 国内刊号: 11-600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烧伤整容的20名患者通过分期实施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并实时观察患者的扩张器的扩张效果、有无并发症以及并发症情况和严重程度,并分析手术的效果。结果:20名患者治疗结束后有19名患者的扩张器有效扩张,有4名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表现为手术后的局部皮瓣转移和血运,而皮肤的色泽以及疤痕愈合的都比较好,与旁边的正常皮肤基本相近,差别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比较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于烧伤后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是修复面部创伤的良方。
-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而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33例复治,27例初治,均采取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评价其疗效与毒性。结果:复治病例有效率为58.33%(35/60),初治病例有效率为56.67%(34/6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腹泻、血小板降低以及疲乏等。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探析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应用创伤骨科的有效性
目的:重点探索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用于治疗创伤骨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创伤骨科患者,将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保守治疗应用于34例对照组,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手术应用于34例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有效性。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9.4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7.0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的复发率较高,达到17.64%。观察组没有出现复发的迹象。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用于治疗创伤骨科的疗效较高,修复范围广,并且没有复发的迹象,值得推荐。
-
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对外伤性房角退后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受外伤性房角后退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患者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的方法,对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眼压和眼角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眼压恢复到正常的概率为90.7%,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的概率为92.6%。结论:在对外伤性眼角后退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无效后应该及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有效率。
-
鼻腔扩容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鼻腔扩容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鼻腔扩容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鼻腔扩容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和资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U=2.1709,P=0.0299)。结论:采采用鼻腔扩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周期短,治疗效果显著,在根源上改善了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微创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30例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因颞骨外伤性面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微创面神经减压术进行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依据HB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标准,恢复到I-II级的患者有18例,III级患者有4例,IV级患者有3例,V级患者有5例。听力恢复情况具体表现为,术前听力下降的有13例,气鼓导致缩小10dB的患者有14例,气鼓导致差缩小到20dB的有16例,其中有2例患者重度感音性耳聋听力无明显改善。结论:针对颞骨外伤性面瘫患者,采取微创面神经减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早期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瘢痕大小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良性的乳腺肿物治疗的疗效,并和常规的切除手术进行对比。方法:收集30例乳腺肿物病患进行研究,按病患的手术适应症和病患的意愿分作参考组15例、研究组15例,参考组选择常规的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选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两组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瘢痕大小及手术出血量比参考组少(P<0.05);乳房变形及并发症等情况概率比参考组低(P<0.05);病患对治疗满意度研究组比参考组高(P<0.05)。结论:选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良性的乳腺肿物加以治疗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小瘢痕,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并且美容的效果比较好,可提高病患满意度,值得普及。
-
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修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皮肤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创面美容修复的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取自良性肿瘤组织表面皮肤的中厚皮片作为创面美容修复的治疗,实验组取自自供皮区切取并移植的中厚或者是全厚的皮片作为创面美容修复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肿瘤切除创面功能与外形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经过创面美容修复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功能与外形的修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要好,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取自肿瘤表面的中厚皮片相比较,取自患者自供区切取并移植的中厚或者是全厚的皮片成活率要高,创面修复的效果要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牵张成骨治疗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在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6例,应用牵张成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下颌骨体均得到不同程度延长,呼吸气道间隙变宽,患者睡眠呼吸阻塞症状消失。结论:牵张成骨治疗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
浅谈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治疗轻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治疗轻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45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术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的尿道口外形与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半个月1例阴茎体型患者出现尿道口部分回缩,手术成功率为97.78%;手术后20~30d左右2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道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结论:轻度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前尿道松解延长尿道口成形治疗,具有较高成功率,无需采用尿道代用物,且患者恢复快,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分析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面部轮廓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脂肪栓、感染、坏死、硬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38例移植脂肪与吸收标准吻合;术后3~6个月内,22例移植脂肪与吸收标准吻合;随访1年,60例患者均满意面部轮廓整形效果。结论: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面部轮廓整形效果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旋切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研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微创旋切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小腿皮肤软组织坏死患者22例(共27条患肢),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性给予皮肤护理。结果:2例皮瓣转移术后经再次清创,移植皮片成活;8例皮片成活良好。随访1年,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小腿外观美观性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针对下肢静脉曲张行旋切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患者,根据其坏死组织情况和特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采取合理、有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创面修复效果,改善其小腿外观美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肿瘤整形外科技术治疗乳腺肿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治疗乳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及保乳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客观满意为32例,满意度为96.9%,主观满意为30例,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客观满意为15例,满意度为45.4%,主观满意为14例,满意度为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治疗乳腺癌具有能够保住女性的形象,且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的影响效果。方法:皮下腔隙内注入脂肪颗粒后A组仅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组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组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记录四组大鼠术后15d、30d移植体残余质量及移植体周边血管密度值,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A组术后15d、30d移植体残余质量及移植体周边血管密度值均低,而D组则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自体脂肪移植过程中加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注射可显著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有利于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及预后。
-
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
目的:针对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烧伤整形术后感染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有残余创面、术后有瘢痕、200min及以上手术时间、2种及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等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因此,术后有残余创面、术后有瘢痕、200min及以上手术时间、2种及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因素都属于烧伤整形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残余创面、瘢痕、过长的手术时间以及过多的抗生素使用种类等都属于烧伤整形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因此预防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有效对策为消除残余创面、消除瘢痕、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在颌面部手术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颌面部手术中可能出现困难气道的患者共计244例,采用Olympus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插管进行引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对患者采用局麻或全麻,在此情况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并对其进行固定以达到避免或减少患者出现困难气道的现象。结果:经严密谨慎的操作,244例患者均成功将气管导管插入并固定。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插管进行引导能够极大地避免在进行颌面部手术中因全麻或局麻而造成的气道困难问题,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将其作为在进行颌面部手术中的一项常规操作进行推广与研究。
-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年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即闪罐治疗与红外线理疗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39例,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35例(87.5%)。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强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面肌功能评分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19例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结果:19例皮瓣中,15例皮瓣远端在跖趾关节以近者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小隐静脉与足背静脉吻合者完全成活。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一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式,修复足背的同时,还能修复足跟及小腿中下段的皮肤组织缺损,保留肢体趋于正常的皮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
浅谈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降低隆鼻术并发症的有效性
目的:浅谈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降低隆鼻术并发症的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行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术后拆线时,伤口愈合良好,98例患者无感染、鼻假体歪斜、假体外露、鼻部皮肤色泽改变、鼻部皮肤破溃、鼻外形不佳等并发症,鼻外形得到极大改善;2例患者术后2d鼻假体出现轻度歪斜,经外部加压固定后恢复正常形态。100例患者中57例对隆鼻效果非常满意,38例对隆鼻效果满意,总满意率为95%。结论:耳软骨是自体组织,是理想的隆鼻材料。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能够有效减少假体外露、鼻尖皮肤破溃、鼻部肤色色泽改变等隆鼻术并发症,且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五种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五种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五种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并观察疗效。结果:54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51例,2例部分坏死,1例完全坏死。完全坏死的为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结论:胸大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成活率高,短期修复效果良好。
-
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整形美容手术后给予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对照组未给予A 型肉毒毒素注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应用于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可促进术后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了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手术修复的患者共53例,并以此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结果:所有患者的手部烧伤疤痕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修复,并且,未出现坏死或引发并发症的病例。其中,痊愈患者有41例,则痊愈率为77.36%;有效例数为11例,则有效率为20.75%;总有效率为98.11%。结论:对于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并且,患者的术后疤痕不明显,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单睑伴有内眦赘皮求美者,应用改良“Z”成形术矫治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同期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评价手术效果。结果:82例患者3例失访,其余病例术后内眦切口瘢痕不明显,泪阜显露适中,无一例复发及回缩,内眦形态良好,重睑线流畅,达到了预期面部美容效果。结论: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治疗单睑伴有内眦赘皮求美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术后效果满意,增强了重睑术后整体美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7例乳腺癌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对177例患者的乳腺不可触及肿块286个病灶(大径0.3~0.9cm)进行活检,病灶的超声BI-RADS分级为:0级47个,Ⅱ级39个,Ⅲ级124个,Ⅳ级74个;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灶的大小继续切割,直至完整切除。结果286个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50个,复合囊肿57个,纤维硬化性腺病36个,乳腺腺病58个,乳腺增生25个,纤维瘤样增生23个,不典型增生30个,浸润性导管癌7个(临床分期为T1N0M0)。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复查4~8个月。结果:显示存在9例占位性病变,8例给予超声下的活检切除,4例给予开放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5例结合临床考虑为瘢痕组织形成,8例为纤维硬化性腺病;其余154例局部肿块消失,未见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其操作高效,疗效明显,美容效果好,并且对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复杂骨折与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复杂骨折与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因外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颌面骨严重损伤而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3名患者的病例进行全面分析。结果:43名患者临床资料表示,通过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清晰的对颌面部复杂的骨损伤及骨折移位和组织损伤进行良好的判断,并且有助于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清晰明确的对颌面部骨损伤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有助于后期的治疗及患者面部各器官功能及外观的恢复,同时还可以借此改变患者受损的容貌以达到医疗美容的效果。
-
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在治疗贝尔面瘫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的方式对贝尔面瘫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把本院近期收治的64位贝尔面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加入面部运动疗法和穴位按压来进行辅助治疗,对比组患者只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在患者治疗的不同时期对于画着进行疗效和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病情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比常规治疗更有效。结论:面部神经疗法结合穴位按压对于面瘫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较大优势。
-
改良睑袋整形术在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中老年下睑袋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改良睑袋整形术针对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中老年下睑袋改善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子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中老年下睑袋整形个案作为分析对象。过患者泪点将其睑缘内侧切口延长到内眦部,提紧眶肌筋膜在眶外侧壁上或者外眦韧带上并固定。从上下缘两部分将眼轮匝肌切口加固缝合,将脂肪瓣缝合于眼眶下的缘骨膜下。结论:手术之后对120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有107人表示满意,13人表示基本满意。结论:针对伴有泪槽和睑颊沟的中老年下睑袋采取改良睑袋整形术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
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目的:探讨耳前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 皮瓣、部分拉拢缝合加Dufourmental 皮瓣、耳前耳后双叶皮瓣等方法修复耳前因瘢痕、基底细胞癌和鳞癌等病变切除后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结果:26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耳廓无变形。结论:采用改良的Dufourmental 皮瓣、耳前耳后双叶皮瓣等方法修复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具有美容效果的治疗方法。
-
改良三点式重睑与传统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与传统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重睑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改良三点式重睑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31.9±6.8)d,Ⅰ期愈合33例,愈合率97.06%,34例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77.2±11.6)d,Ⅰ期愈合28例,愈合率82.35%,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非常满意28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术后非常满意19例,满意8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为79.41%,治疗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睑皮肤松弛的治疗,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面中部提紧术中可吸收锥体线的运用探讨
目的:探讨面中部提紧术中可吸收锥体线的运用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对60例面部松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采用含8个可吸收锥体的聚丙烯线对患者面部中部进行收紧提升,治疗后随访1年的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随访观察,60例患者中,手术后的并发症均表现为轻微、暂时性,都是正常的现象。这些患者发现3例患者出现面部瘀斑,2例面部情况改善不明显,1例患者缝线可触及。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有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特别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面中部提紧术中运用可吸收锥体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无结扎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无结扎技术与传统手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分析,其中40例术中使用无结扎技术,40例使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方式中皮下积液、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皮缘坏死情况。结果:应用无结扎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皮下积液、术后皮缘坏死明显减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无结扎技术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眶隔紧缩修复在睑袋成形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需要进行睑袋成形术的就诊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3组各30例,即A组、B组、C组。A组采用脂肪摘除法,B组采用脂肪摘除术+眼轮匝肌悬吊法, C组采用眶隔紧缩修复法,对比三种手法方法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眶隔紧缩修复法的C组就诊者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状况,三组患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眶隔紧缩修复进行睑袋成形术,能够提升就诊者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降低就诊者的的术后复发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
3.0T MRI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3.0T MRI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鼻骨骨折患者102例,采用西门子3.0TVerio磁共振仪对就诊患者进行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结果:经诊断分析得,单侧骨折患者62例占全体患者的60.78%,其中横断位骨折38例占61.29%,冠状位骨折56例占90.32%,粉碎性骨折41例占66.31%;双侧骨折患者40例占全体患者的39.22%,其中横断位骨折34例占85.00%,冠状位骨折40例占100.00%,粉碎性骨折35例占87.50%;102例患者共检出80例鼻骨骨折并发症,其中发生率高的为上颌骨骨折占32.50%、其次为窦腔积血占28.75%,而泪骨骨折、眼眶骨折和鼻缝错位发生率较低依次为8.75%、13.75%和16.25%。受伤程度不同的患者具有的并发症数量各不相同,1例车祸伤情严重患者同时具备以上5种并发症,1例具有4种并发症,4例具有3种并发症,13例患者具有2种并发症,33例患者具有1种并发症。结论:3.0T MRI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具有成像速度快,定位精确,信噪比高和分辨率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到鼻骨骨折的诊断中,能够大大提高准确率,是一种可靠的诊断鼻骨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
目的: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于2005-2011年入我院并确诊为先天性小耳畸形,并运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与自体肋软骨雕刻外耳支架相结合,从而实施外耳再造术的142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这142例患者在术后皮肤情况包括感觉功能、色泽和柔软程度,再造外耳支架有无变形和软化,以及再造的外耳有无出现双侧不对称的情况等等。结果:再造的外耳皮肤感觉功能没有明显异常,色泽红润,触摸比较柔软;支架没有明显的变形、软化;再造的外耳左右大小、位置一致,双侧基本对称。结论:通过随访调查,说明了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与自体肋软骨雕刻外耳支架手术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比较长且稳定的疗效,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身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身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全身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危险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危险期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3.1%)显著高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身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中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都较常规护理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结膜瓣原位转移治疗翼状胬肉探讨
目的:观察球结膜瓣原位转移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58例(69只眼)患者应用球结膜瓣原位转移治疗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随访6~12个月58例(69只眼)中,54例(64只眼)翼状胬肉切除干净,角膜上皮光滑,无新生翼状胬肉,3例(4只眼)失访,1例(1只眼)复发,6个月后再次应用该术式联合曲安奈德结膜下注射,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球结膜瓣原位转移治疗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效果可靠、方式易行、可推广的手术方式。
-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手外伤患者74例,均有外伤造成的软组织缺损,给予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68例皮瓣移植显示成活,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理想,皮瓣血运正常,无感染及缺血坏死等并发症。4例皮瓣周边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2例皮瓣边缘出现水疱、瘀紫癍,给予对症处理血运恢复正常。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显著,皮瓣成活率较高。
-
筋膜皮瓣及筋膜瓣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筋膜皮瓣及筋膜瓣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应用筋膜皮瓣及筋膜瓣治疗的整形美容手术患者54例,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外形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将该治疗方法与其他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本次研究中的54例患者开展术后1到3年的随访观察,其中有2例患者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52例患者的功能恢复满意、延展性与柔韧性都比较好,并且患者的皮瓣色泽正常,外形美观。结论:在患者的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筋膜皮瓣及筋膜瓣治疗,具有抗感染力强、组织柔顺性好、血供丰富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性性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彩超检查在颌面部复杂缺损组织瓣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颌面部复杂缺损组织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颌面部复杂组织缺损患者病历资料,患者均在术前以CDFI评价受区、供区穿支情况,术后CDFI复查评价穿支管径、收缩期血流峰值变化情况。结果:2例患者均一期愈合,2周后皮瓣完成存活,外形轮廓较好,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皮肤存在一定差异,CDFI显示术后穿支动脉管径无明显变化,收缩期峰值流速显著增加。结论:CDFI不仅可作为术前探测供区血管条件技术,为皮瓣选择提供依据,还可作为术后复查技术,预测皮瓣移植成功率,评价移植、血管吻合质量。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在美容整形手术中使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其临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美容整形患者共计160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调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在美容整形手术中,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在美容整形手术中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美容整形手术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结论:在美容整形手术中,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深入研究。
-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急诊颌面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对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减少术后瘢痕畸形。方法: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处理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80例患者,观察半年及一年无瘢痕形成。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颌面部创伤后能有效避免瘢痕疙瘩形成。
-
局麻复合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在眼科整形手术中的观察
目的:在眼科整形手术中采用局麻复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阵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眼科整形手术的患者共计3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局麻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采用局麻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复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进行局麻时、进行手术、手术二十分钟后以及手术完毕时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结果:经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各自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后表明,采用局麻复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阵痛效果上要明显高于仅采用局麻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眼科整形手术中采用局麻复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的治疗方式对于临床镇痛有着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舒适程度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
-
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在美容整形手术后给予注射A型肉毒毒素并在拆线后采用免缝胶布减张压迫切口,对照组在美容整形手术后仅注射A型肉毒毒素,拆线后终止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0.00%。对照组满意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整形美容患者在美容手术后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能够降低切口瘢痕的发生率,对面部整形的效果起到了保障,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
目的:在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疾病上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干部开放骨折患者共计40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我院对40例患者均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的方法对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我院进行治疗,4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治疗效果十分理想。结论:在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时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的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大力研究并推广。
-
西布曲明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治疗的8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应用西布曲明治疗。结果:经对比统计,观察组患者体重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西布曲明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体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减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肿胀麻醉下负压脂肪抽吸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肿胀麻醉下负压脂肪抽吸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接受肿胀麻醉下负压脂肪抽吸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本文50例患者脂肪抽吸量在120ml-3000ml之间,平均抽吸量为(1890±210)ml。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出现局部皮肤麻木、皮下血肿、局部凹凸不平和皮肤松驰各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均未见利多卡因或肾上腺素中毒、肺水肿、皮肤坏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到1年的随访,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0.0%。结论:肿胀麻醉下负压脂肪抽吸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脂肪堆积情况,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塑形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分析周围性面神经炎应用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封周围性面神经炎应用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面肌锻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面肌锻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内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切口瘢痕更小、治疗效果更好。
-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整形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乳腺癌的生存率也有了大幅提升。乳腺癌是能够对女性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统计显示,近些年乳腺癌已经呈现出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传统手术治疗之后对女性生理造成的破坏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也大幅下降。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整形的研究进展做初步探讨。
-
乳腺癌保乳术辅助放疗与改良根治术辅助放疗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保乳术辅助放疗、改良根治术辅助放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保乳术辅助放疗、改良式根治手术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美容效果、预后情况等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0.00%、33.3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预后情况等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显著,乳房美容效果更好。
-
双环法埋线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双环法埋线重睑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137例重睑患者采用双环法埋线重睑术,观察其效果。结果:改良式重睑成形术中135例术后疗效较好,2例术后3周一侧重睑消失,后再次手术成功。结论:双环法埋线重睑术的临床应用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着怎样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计124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局部浸润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组,每组各6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分钟、麻醉60分钟、麻醉90分钟时患者血清细胞亚群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浓度以及免疫蛋白的浓度,并由护理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对比数据表明,局部麻醉对于患者的三方面数据影响较小。结论:临床实践表明,在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局部浸润麻醉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于选择硬膜外麻醉,因此在进行临床手术治疗时,应选择局部浸润麻醉作为常规麻醉方法。
-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不同放疗模式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三种放疗模式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2月01日~2014年02月01日在我院接受乳腺癌保留乳房术的93例患者,根据放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适形组(瘤床电子线+全乳三维适形放疗, n=31),调强组(瘤床电子线+全乳调强放疗,n=31),同步整合推量组(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n=31),对比三种放疗模式的效果。结果:适形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0.64%。调强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7.10%。同步整合推量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3.87%。适形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74.19%。调强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7为74.19%。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实施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的有效性较高,值得推荐。
-
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手部创面的修复方面应用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年7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部创伤患者共计80例,经过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在对手部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的前臂给予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与观察,分析其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我院采用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80例手部创伤患者在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达到100%,其中有5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占总患者数量的62.5%,24例治疗效果为良,占总患者数量的30%,另外6例为中,占7.5%。在患者治疗完毕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月十五个月左右,经确认,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理想。结论:在对手部创面进行修复的治疗中,采用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术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创面修复,提高创面美观性等方面均值得对其大力推广应用并进一步研究。
-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不同放疗模式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模式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接受乳腺癌保留乳房术患者中选取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瘤床电子线联合全乳调强放疗,观察组行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同时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美容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存活率与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美容效果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采取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测量在颌面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科进行颌面部整形修复术前检查患者16例。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结果:①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颌面部情况,包括骨折部位移位情况;颌面部皮肤情况、两侧是否对称等;②术后随访本组16例患者经整形修复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技术,可以为颌面部整形修复提供全方位的图像信息,为整形修复提供良好的依据,取得良好的整形修复效果。
-
髋关节畸形矫治的手术护理
目的:研究髋关节畸形矫治手术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68例髋关节畸形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儿自身的特点,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分别对心理、饮食等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家长和患儿的满意度达到了9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只有67%,数据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恢复情况更好,患儿很少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结论:对髋关节畸形矫治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家长的满意度。
-
护理程序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护理程序,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糖尿病足患者经护理程序护理后,症状显著改善,且无一例患者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本次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防护能力。
-
36例眼睑裂伤缝合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眼睑裂伤患者缝合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36例眼睑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及护理体会。结果:以上36例眼睑裂伤患者,经科学的缝合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伤口恢复较好,无一例明显瘢痕,眼睑功能完好。结论:科学有效的缝合方法及护理措施能够很好修复眼睑裂伤患者的受损伤部位,规范的护理方法也能够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恢复原貌,减少瘢痕。
-
颜面部烧伤后早期疤痕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并分析颜面部烧伤后早期疤痕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5例颜面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创面换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面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患者颜面部均在1~14d愈合,11例患者因面部烧伤面积较大,出现少量疤痕,其他患者均无明显疤痕增生,新生皮肤组织经治疗后,色素沉着均有明显减轻。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均有积极的意义。
-
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护理
目的:在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治疗中采用B超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共计66例,在进行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心理护理等准备工作,在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主刀医生进行手术且时刻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在手术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手术后,66例患者的86处乳腺良性肿块消失,根据我院对患者进行的为期六个月左右的回访发现,66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B超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是患者能够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之一。
-
强化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诊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强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时间,结痂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护理干预应用到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患者的疼痛的减轻,结痂时间及疱疹愈合时间的缩短,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腔内球囊扩张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与分析在糖尿病足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活动中实施腔内球囊扩张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患有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例所选日期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均给予腔内球囊扩张治疗方案进行干预,与此同时,还给予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由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32例,分别给予实施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结果: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观察组,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6.9%,而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下的对照组,其临床总满意率为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腔内球囊扩张治疗方案的同时,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水胶体敷料治疗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幼儿湿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并给与一定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湿疹消退时间。结果:(1)经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2)观察组湿疹消退时间为(3.02±0.28)d,显著小于对照组(6.87±0.76)d(P<0.05)。结论: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相比,水胶体敷料治疗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更佳,湿疹消退时间显著减少,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湿润烧伤膏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湿润烧伤膏在非烧伤性的骨科创面中的恢复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从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41例患者,这些患者的骨折的创伤表面均没有脓腔、窦道的现象,只是有骨折以后的皮肤遭到损伤和破溃的现象,创伤面积均在2cm×2cm到39cm×39cm之间,在我们选取的这41例中,有31位男性,8位女性,平均年龄在29岁,治疗周期在快的为2小时,慢的有6年之久。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41例患者,在使用该湿润烧伤膏后,不但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而且恢复的也比较快,恢复时间短的为13天,慢的为40d,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结论:湿润烧伤膏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烧伤出现的皮肤损伤,对在骨折中出现的皮肤损伤和破溃的治疗同样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先天性小耳畸形整复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在小耳畸形整复术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9月~2013年9月收取的手术病患72例,在其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其效果。结果:72例病患手术均成功实施,满意度高达97.22%,未有1例病患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小耳畸形手术病患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极强的必要性,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提升病患对院方服务的满意度。
-
减少ICU重度烧伤清醒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减少ICU重度烧伤清醒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36例ICU重度烧伤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ICU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音乐疗法,利用电话对讲机系统,加强护患之间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恐惧得到解除(P<0.05),焦虑、情绪低落得到控制(P<0.01、P<0.05)。结论:重视音乐疗法对患者的心理作用,充分利用电话及对讲机,增加家属的通话及探视时间,加强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以及利用手势、触摸等非语言沟通的方法。能使患者安心治疗,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
封闭式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封闭式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换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入红期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红期所需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1周愈合率及总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封闭式引流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创面恢复,提高愈合率,并且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
20例漏斗胸矫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采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的20例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20例漏斗胸患者均顺利完成矫形术,创伤处美观,患者满意度高,无一例患者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不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创伤美观,而且安全性高。而做好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漏斗胸矫形术的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得到佳的效果。
-
重症皮肌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皮肌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23例明显好转出院,8例合并肿瘤转肿瘤科治疗,4例并发呼吸衰竭转ICU治疗。结论:做好皮肌炎患者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
-
开放性外伤性的急诊病患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开放性外伤性的急诊病患护理对策及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46例开放性外伤性急诊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伤口进行清洁护理、心理护理,采取适当的皮肤缝合修补方式,或者选择胶粘合等方法,观察实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没有任何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患者的伤口创面等愈合良好。结论:对开放性外伤性的急诊病患及时进行伤口清理,防止伤口感染,选择佳的皮肤缝合修补方式,促进伤口的愈合,结合必要的心理护理等,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
-
人性化护理在医疗美容科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探讨在医疗美容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美容科收治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干预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8例。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5%,与对照组的80.88%,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美容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
青光眼的术后浅前房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青光眼的术后浅前房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观察其术后的浅前房情况,同时分析其护理后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达到95%,同时术前术后眼压和前房深度的情况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青光眼手术病患,采用合适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高效的达到提高病患预后情况,达到病患对于治疗与护理的更高满意度。
-
腹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护理总结
由于各种外力因素导致的手外伤所产生的皮肤缺损若不采用及时、准确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将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本院收治的患者以及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采用皮瓣移植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良好的恢复,与此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患者能够得到较快的恢复。
-
48例失禁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48例失禁性皮炎(IAD)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失禁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失禁性皮炎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先天性唇裂的围术期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86例唇裂手术,从术前、术后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术后所有患儿均病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6年,效果满意。结论:唇裂手术对患者做好病情观察和围术期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术后外观及功能的恢复。
-
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选取126例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有122例患者消除了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占所有患者的96.8%,仅有4例患者由于过度的恐惧,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进一步耐心解释、安慰后,也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预后良好。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局麻下乳腺肿物切除患者的手术耐受度和配合度,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自体牙移植术和常规技术在正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体牙移植术与常规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30例后牙缺失的正畸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体牙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治疗。随访2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磨牙缺失的正畸患者,使用自体牙移植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
观察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观察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30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鲁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复方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没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方阿替卡因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其麻醉效果好,在临床值得推广。
-
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临床和修复观察
目的:分析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临床和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实施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治疗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疗效明显,有利于改善牙龈质量及牙周袋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临床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应用口腔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四手操作组(n=36,47颗牙)与对照组(n=36,47颗牙),后者采用常规操作法,前者采用四手操作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牙体预备情况、操作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四手操作组无论是操作时间、模型牙准备率还是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工作之中,采用四手操作方式可以减轻医师压力,提升牙体修复质量、医师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该种操作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的。
-
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采用活动义齿种植修复,对照组32例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3例牙龈炎,1例固定物脱落,2例慢性疼痛,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选用活动义齿修复能够大大加大修复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根分叉病变的治疗及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超声洁治及牙龈翻瓣术对根分叉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根分叉病变患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03月至2014年0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颌II度根分叉病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超声洁治组和牙龈翻瓣术组(每组23例)进行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值方面,超声洁治组高于牙龈翻瓣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着水平值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洁治及牙龈翻瓣术对根分叉病变患者均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应用于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对比分析矫治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患者的ANB角、SNA角有明显提高,SNB角明显下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矫治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应用于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应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应用两种含氟窝沟封闭剂对儿童龋齿的防治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窝沟封闭剂对儿童龋齿的防治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14颗牙齿分别应用含氟树脂和含氟玻璃离子封闭剂完成窝沟封闭,术后3、6、12个月观察患龋率、防龋效果及脱落情况。结果:含氟树脂和含氟玻璃离子封闭剂防龋效果较好;树脂型封闭剂脱落率明显低于玻璃离子型封闭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型含氟封闭剂防龋效果好,脱落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
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患牙类型分为氟斑牙治疗组和牙体形态畸形、牙体缺损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氟斑牙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牙体形态畸形、牙体缺损治疗组患者(78.1%),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治疗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金属根管桩修复体和纤维桩修复体在桩核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体缺损拟行桩核冠治疗的患牙68颗,随机分别行金属螺纹桩核冠治疗,纤维桩核冠治疗,冠修复后随访,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金属螺纹桩核冠修复治疗病例成功29例,因不良反应去除冠修复体改用其他方式修复者5例(14.71%);纤维桩核冠治疗者全部成功。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核修复疗效确切,在桩核冠修复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成人牙周炎的正畸治疗及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对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固定正畸治疗并评价治疗后3~6年的远期效果。方法:22名牙周炎正畸治疗后观察的患者中按时复诊12名,偶尔复查7名,未复查3名。观察牙周支持组织健康状况和正畸治疗咬合关系稳定程度和复发程度。结果:按时复查的12名患者中,未复发8人,轻度复发4人,无明显复发;偶尔复查7名患者中,未复发5人,轻度复发1人,明显复发1人;3例患者不能按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结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后经固定保持和定期牙周维护可以达到稳定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例牙齿间具有间隙的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质的口腔修复,治疗组患者使用正畸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的满意度为55.00%,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对于口腔修复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应用半导体激光配合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单纯龈下刮治治疗组(对照组,n=15)与联合半导体激光组(观察组,n=1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检查及治疗均按时完成,期间无牙松动、牙龈坏死、急性牙周脓肿等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BOP阳性率均超过80%,治疗后观察组20%,对照组为36.7%,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CAL、PD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采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可使牙龈炎症改善,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服务于临床。
-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析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45例痊愈,15例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显微根管治疗术处理下颌切牙双根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根管治疗术对于下颌切牙双根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用的是于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66例下颌切牙双根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另一组患者则选用显微根管治疗术,手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分析显微根管治疗术对下颌切牙双根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显微根管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由于传统根管治疗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患者的头位以及操作视角;(2)口镜的放置;(3)手术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选择;(4)辅助器械的使用等。结论:显微根管治疗术对于下颌切牙双根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降低了遗漏根管的发生率,并提高了根管治疗成功率,因此显微根管治疗术值得广泛应用于下颌切牙双根管的临床治疗中。
-
口腔修复采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采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作用。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96例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3个月至12个月不等的随访,对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96例患者共158颗患牙,修复成功149颗,失败9颗,成功率为94.3%。修复失败的9颗牙均为前牙,其中8颗为可修复性,1颗为不可修复性。失败的原因:松动4例,牙龈炎1例,脱落2例,桩断裂1例,根折1例。结论:新型材料预成纤维桩的使用,提高了口腔修复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利用旧全口义齿制作新义齿的修复体会
目的:通过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法,探讨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的修复办法。方法:将40个患者常规取模后,分两组,一组用常规法制作全口义齿,二组利用旧义齿颌关系,将垂直距离适当加高2~5mm后确定颌位关系进行全口义齿的修复。结果:二组患者复诊次数明显低于一组患者。结论:二组利用旧义齿确定颌关系,修复牙列缺失患者的复诊次数优于一组用常规全口义齿方法修复。
-
关于心理因素对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青少年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辽宁省东港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60例13~17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由多年正畸工作经验的男性主治医师进行治疗,给予直丝弓技术治疗。其中研究组施以心理治疗,对照组仅用正畸治疗,并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律、自觉、主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矫治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因素对青少年正畸治疗有明显影响。
-
修复体创伤性溃疡的激光治疗
目的:考察Nd:YAG 脉冲激光和复方氯已定含漱液两种方法对修复体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修复体创伤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用Nd:YAG 脉冲激光和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和为84%;对照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和为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 脉冲激光对修复体创伤性溃疡的疗效显著优于复方氯已定含漱液。
-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情况,为今后全冠修复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全冠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探讨食物嵌塞的特点和防治方法。结果:97例口腔疾病患者经全冠修复后疗效显著,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14.7%。结论:设计合理的全冠修复可有效防止口腔疾病的进展,但修复方案的设计应大限度避免食物嵌塞的发生。
-
牙冠延长术对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牙冠延长术对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42颗牙体缺损至龈下的单根牙根据压根长度分为I组和II组,以根长1.5cm及以上的22颗患牙作为I组,以根长1.5cm以下的20颗患牙作为II组,对所有患牙均行牙冠延长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I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II组治疗有效率为80%,I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冠延长术是保留残冠、残根的有效方法,但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
牙周炎患者种植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义齿种植手术治疗牙周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义齿的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义齿的种植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牙周炎的治疗效果。结果:牙周炎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义齿种植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牙周炎治疗的有效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
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上颌磨牙拔除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术拔除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将微创拔牙术应用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畏惧程度及术后反应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具有统计意义,且研究组在牙窝的完整性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微创方式拔除上颌磨牙,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畏惧程度,减轻牙窝损伤,术后反应轻值得推广。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例患者均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的高度、前牙覆颌深度及牙周出血指数。1年后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牙周病恶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的高度、前牙覆颌深度及牙周出血指数改善显著,与治疗前相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成功率达100%。另外,1年后检查所有患者牙周病无恶化情况。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牙周不良体征,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在糖尿病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3年2月,共计20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在我院就诊,选取该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两组均行洁治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牙周炎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优化治疗效果。
-
隐形矫治器治疗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通过对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的2个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
烤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烤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的效果进行总结讨论。方法:选择30例来我院就诊的前牙间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30例患者的76个前牙间隙均采用烤瓷贴面进行前牙间隙修复。治疗后的2周、半年、一年、两年分别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贴面完全脱落1颗,贴面切端有缺损2颗,其他贴面正常;半年复查时出现牙龈炎的2颗,之后牙龈情况得以改善;贴面颜色相对于正常牙齿颜色有所差异1颗。结论:烤瓷贴面对前牙间隙修复安全性好,恢复时间短,美观大方,患者满意度高。
-
全瓷冠美容修复在成人前牙修复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全瓷冠美容修复在成人前牙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42例需要修复前牙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瓷冠美容修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修复治疗方案,并于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通过对牙龈色泽、牙龈指数以及边缘适合性等方面的对比,观察全瓷冠美容修复在成人前牙修复中的作用。结果: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牙龈色泽没有一例发生改变,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牙龈色泽变深的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2例牙龈指数为1级以上,对照组有6例牙龈指数在1级以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边缘适合性A级有20例,对照组A级有15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前牙修复中,全瓷冠美容修复比镍铬合金全烤瓷修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口腔状况、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病例,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结果:经完善治疗和修复,86例患者中有62例(72.1%)采取活动义齿修复,24例(27.9%)采取固定义齿修复。结论:采取活动义齿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是老年口腔修复的难点。
-
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择本院口腔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患者52例(67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合并根管上部及根管全部钙化的后牙牙髓炎患者,先通畅根管,后行根管治疗,无法通畅根管者于根管上方窝洞按照深龋充填;针对根管下部钙化的后牙牙髓炎患者,通畅的根管行根管治疗,无法通畅的根管行塑化治疗。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共有64颗患牙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5.52%,无效3例,无效4.48%。结论: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虽比较难治,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科学、合理、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依旧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干细胞移植手术医治糖尿病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糖尿病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为PTA(血管腔内成形术)组18例,APBSC移植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10例,联合采用APBSC移植和PTA组,简称联合组15例,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发现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APBSC移植组和PTA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联合应用PTA术和APBSC移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安全,较优于PTA治疗组和APBSC移植治疗组。
-
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皮肤性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在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分析基础上,对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与探讨,并对皮肤性药疹进行了重点探讨,总结出正确用药的方式与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结核病用药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的皮肤性不良反应,并探析造成药物性皮疹的几大原因。结果:通过对临床患者的不同用药及其不良反应分析,总结出引发皮肤性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及其发生情况。结论:对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先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药物过敏等特殊情况,并从心理上、饮食上、皮肤清洁、预防用药等几个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以预防和治疗皮肤性不良反应,以免给患者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持续压力治疗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持续压力治疗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就诊的情况。结果:治疗开始后第2、3个月的时实验组患者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个月的时实验组患者瘢痕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对持续压力治疗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探讨,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痛苦,减少疤痕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
复方氟米松软膏加美能治疗儿童湿疹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加美能治疗儿童湿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儿童湿疹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加美能治疗,对照1组患者仅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2组患者仅给予美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体征积分值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实验组患用药2周后体征积分为(0.11±0.0002)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三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加美能治疗儿童湿疹效果显著,联合用药疗效相比单独用药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外用激素治疗皮肤病优越性及注意事项
激素属临床常见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临床上,激素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激素属皮肤科常用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接触性皮炎及药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天疱疮及皮肤血管炎。然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将就外用激素治疗皮肤病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为皮肤科激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依匹斯汀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匹斯汀胶囊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依匹斯汀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依匹斯汀胶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依匹斯汀胶囊和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扁平疣患者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每晚于皮损处涂抹0.1%的阿达帕林凝胶,连续8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注射1ml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周3次,连续8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IL-2及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76%,显著低于观察组(94.59%)(P<0.05);(2)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及CD8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CD4及CD4/CD8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两组均出现局部红斑、干燥、鳞屑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观察组为1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部问隙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应用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间隙感染并分析疗效。方法:将240例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奥硝唑+克林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青霉素静脉滴注,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而显效和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结论: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时,奥硝唑+克林霉素的疗效优于甲硝唑+青霉素。
-
小儿药物过敏反应及其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小儿过敏的原因及临床诊治要点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过敏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总结患儿的过敏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通过对68例患儿的过敏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药物过敏是小儿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此外日光过敏、粉尘过敏也是导致小儿出现过敏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小儿过敏反应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与其年龄、药物给药方法及自身既往病史相关,医护人员需谨慎对过敏患者予以药物治疗时,需结合患儿的实际病因予以相应的处理,提高用药的警惕性。
-
维生素C治疗便秘及皮肤过敏的疗效观察
目的:在对便秘及皮肤过敏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C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便秘及皮肤过敏患者共计102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19.7%。结论:在治疗便秘及皮肤过敏疾病的临床中使用维生素C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有着较高的实际应用作用,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
浅谈小儿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荨麻疹应用开瑞坦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小儿荨麻疹患者共计100例,治疗组50例,应用开瑞坦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息斯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服药剂量相同,一共治疗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2.6%(P<0.05);治疗组中急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为84.4%,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89.6%(P>0.05);治疗组在120min内起效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P<0.01);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P>0.05)。结论:小儿荨麻疹应用开瑞坦进行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曲普利啶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普利啶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6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给予曲普利啶和氯雷他定药物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停药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2周后,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 VS 78.1%),且P<0.05;结论:曲普利啶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在广泛推广和使用。
-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96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润烧伤膏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外涂喜疗妥软膏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可知,实验组治疗后的SAS、VAS、QQ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喜辽妥软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
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荨麻疹的临床探讨
目的:针对五积散加味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小儿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五积散加味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皮疹、瘙痒以及渗出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积散加味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丹参酮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68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丹参酮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痤疮的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丹参酮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等皮损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皮损减少数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丹参酮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
-
蓝科肤宁生物脱敏止痒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滥用或误用激素制剂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其特征是对激素产生依赖。由于爱美的心理,在面部不当使用药物的随意性较大,故该病在面部的发病率较高,治疗棘手,给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我院皮肤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蓝科肤宁生物脱敏止痒膜(简称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96例,对照组采用尿素乳膏治疗相同病例8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治疗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优泌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餐后2h血糖(2hPBG)、踝肱指数(ABI)等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并对患者足部病变改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ABI显高于对照组,FBG、HbAIC、2hPBG等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足部病变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优泌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足部血管,促进足部病变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结合导模的面部美容疗效分析
推拿和导模都是面部美容中常见的两种美容疗法。推拿疗法基于传统中医药学中的循经取穴原理,对面部重点穴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按摩,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同时借助石膏的清热泻火功能,使经推拿之后的面部穴位充分舒张,促进面部微循环,达到面部美容和治疗皮肤疾患的目的。临床实践也表面推拿结合导模的面部美容方式不仅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而且受术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适反应,安全性极高,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的美容方式。
-
胰岛素联合依沙丫啶、庆大霉素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依沙丫啶、庆大霉素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运用碘伏纱布湿敷包扎,观察组运用胰岛素联合依沙丫啶、庆大霉素干预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结论:运用胰岛素联合依沙丫啶、庆大霉素干预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有效加快病灶恢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病患生活质量。
-
糖尿病病足4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临床医学实践,观察糖尿病病足患者在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方式方法,探讨适合糖尿病病足患者的诊治方法和日常护理,及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病足,减少由于糖尿病病足而导致的身体残疾。方法:选择45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糖尿病病足患者的发病原因,并针对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同时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及时掌握糖尿病病足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结果:通过对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再加上耐心细致的日常护理工作,糖尿病病足患者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观,痊愈状况良好。结论:糖尿病病足患者通过合理的用药治疗,同时对患者给予较好的日常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和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糖尿病病足患者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普遍提高。
-
依匹斯汀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亚急性和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亚急性与慢性手部湿疹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亚急性与慢性手部湿疹患者中选取110例病例,随机分成采用除湿止痒膏外用治疗的对照组(55例)与在采用依匹斯汀口服联合除湿止痒膏外用治疗的观察组(55例),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采用依匹斯汀与除湿止痒膏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好于仅采用除湿止痒软膏外用的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依匹斯汀口服联合除湿止痒膏外用对于亚急性及慢性手部湿疹的疗效优于仅采用除湿止痒软膏外用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
不同换药方式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分析不同换药方式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持续湿敷胰岛素混合液换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换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Ⅰ度溃疡愈合时间(4.51±1.37)d,Ⅱ度溃疡愈合时间(13.14±4.52)d,Ⅲ度溃疡愈合时间(21.62±1.73)d;对照组患者Ⅰ度溃疡愈合时间(7.26±1.82)d,Ⅱ度溃疡愈合时间(19.75±5.16)d,Ⅲ度溃疡愈合时间(30.71±3.56)d,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换药与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于常规换药方式,持续湿敷胰岛素混合液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糖尿病足溃疡的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克霉唑软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本文就克霉唑软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强力碘溶液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克霉唑软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克霉唑软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儿的疼痛,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小儿湿疹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小儿湿疹发病机制,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湿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56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长接受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长对湿疹的了解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家长对有关湿疹知识的了解明显更为全面、透彻,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皮肤发育尚未成熟,极易出现过敏反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加强家长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预防日后疾病复发,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析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荨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荨麻疹,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
异维A酸联合一清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短程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和一清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和一清软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罗红霉素和维生素B6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疗程均为6周。结果:经过6周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有效率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和一清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较采用口服罗红霉素和维生素B6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更好。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育龄期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育龄期妇女面部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的120例育龄期妇女面部黄褐斑患者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3天1次,4次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停止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结果情况。结果:120例育龄期妇女面部黄褐斑患者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基本治愈85例,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率8例,总有效率93.3%。停止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和90.8%。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消除和减轻育龄期妇女面部黄褐斑,见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肌肉注射斯奇康与干扰素在扁平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斯奇康与干扰素在扁平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扁平疣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采用斯奇康肌肉注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58例则采用干扰素肌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痊愈40例,显效14例,有效2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痊愈2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发生红斑2例(3.4%),水肿1例(1.7%),灼热2例(3.4%),总发生率为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肌肉注射斯奇康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较肌肉注射干扰素好,且具有安全性高,对免疫球蛋白和血清T淋巴细胞群的调节良好。
-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小儿水痘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水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的是西咪替丁结合阿昔洛韦的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后退热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语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水痘患者的治疗,临床上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的综合治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恢复时间短,值得应用和推广。
-
VitC治疗便秘及皮肤过敏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VitC治疗便秘及皮肤过敏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患有便秘的患者60例,患有皮肤过敏的患者80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结果:在便秘组中对照组1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1的临床有效率为9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皮肤过敏的治疗对比中,对照组2的临床有效率为70%,观察组2的临床有效率为90%,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C治疗便秘及皮肤过敏的临床疗效好,是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
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治疗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在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21例为观察组,行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21例为对照组,单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及足部病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足部病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发糖尿病病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运用二甲双胍联合优泌林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罗哌卡因复合抗病毒药物硬膜外封闭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维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及缓解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穿琥宁+维生素类营养药物硬膜外注射,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3个月VA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减轻神经痛,保护患者的患者免疫功能。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外阴、肛门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外阴、肛门湿疹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疗效。方法: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录雷他定10mg。一天一次,同时隔日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针0.5mg,18支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录雷他定10mg,一日一次。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上较对照组高,复发率低。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在治疗外阴、肛门湿疹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有效率,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
真菌性皮肤病66例行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66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特比萘芬片口服,对照组接受伊曲康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做好两组患者疗效的记录。结果: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比萘芬是治疗皮肤真菌病的有效药物,能有效地提高真菌清除率,明显改善真菌性皮肤病临床症状,其远期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环孢素软胶囊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环孢素软胶囊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环孢素软胶囊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孢素软胶囊联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大疱性皮肤病,有效地缩短患者治疗起效的时间以及皮肤消退的时间,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保湿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保湿膏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保湿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保湿膏治疗特应性皮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不良反应小。
-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79例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同期选取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4%;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等指标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加以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71例
目的:探讨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7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症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针刺加中药面膜治疗面部色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面膜治疗面部色斑的疗效。方法:将就诊患者中的30例面部色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加中药祛斑面膜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治愈率治疗组为33.3%,好转率为66.6%,对照组治愈率为13.3%,好转率为33.3%。结论:应用针刺加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面部色斑,具有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针药并用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药并用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74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针药并用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5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5例患者均在药物与针灸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1个月的疗程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中治愈37例,显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对于面神经炎在药物与针灸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面肌功能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古方“八白散”对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美白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古方“八白散”对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美白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2名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中药组(n=21)与常规组(n=21),前者使用“八白散”,后者使用蜂蜜,对比两组美白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76.2%,显著优于常规组的42.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应用古方“八白散”敷面可以有着理想的美白效果,还能够增加患者的皮肤含水量与弹性,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自拟药方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月月舒冲剂+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87%,对照组有效率73.33%;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6.45%,对照组复发率40.91%。结论:自拟中药汤剂疗效好于月月舒冲剂组,有效降低复发率。
-
针灸减肥的临床研究进展
介绍近10年来国内针灸及针药并举等疗法减肥的方法、疗效。资料表明,针灸减肥有肯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5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一周治疗一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3个月;对照组29例,给予异维A酸胶丸5mg/(kg.d)口服,共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7,治疗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复发率为24.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安全,有效,复发率相对较低。
-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应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仪,采用752nm波长及2.4mm光斑对病患的皮损部位进行局部治疗。结果:120例褐青色痣患者在合适的能量密度、光斑、脉冲宽度下,经过1~4次治疗,治疗间隔时间段为2~3个月,有效率为82.5%,总体不良反应率为5.8%。结论:Q 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确切且无瘢痕,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门诊收治的10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均以2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复发率6%,与对照组80%、20%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Nd:YAG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点阵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随着激光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点阵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新型激光手段能够将皮肤显微热损伤区的深度、宽度、密度有效调控,集疗效确切、风险事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于一体,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
IPL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衰老68例
目的:研究观察IPL在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方面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入治疗的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症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进行分组,三组患者均采取IPL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面部色斑组、毛细血管扩张组、皮肤衰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L是治疗面部色斑、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衰老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确切,可在短期内促进患者皮损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90例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过窄谱中波紫外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病症的复发几率,且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日光性角化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择选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所收治的18例日光角化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且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有15例患者完全反应(83.3%),3例患者部分反应(16.7%),未出现无效病例;未发生再复发情况。结论:对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予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再次复发率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1~4次,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总治疗次数为191次。第1~4次治疗有效率依次为65%,75%,92.8%,97.0%,总有效率为79.6%。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33例出现色素沉淀,占比55%。随访1年后,仍有8例患者轻度色素沉淀。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次数越多、能量越高,凹坑平复效果越好,同时色素沉淀几率也越高。该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推广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柔肤镭射(黑脸娃娃)美白嫩肤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柔肤镭射(黑脸娃娃)美白嫩肤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面部柔肤镭射(黑脸娃娃)美白嫩肤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随访3~12个月,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针对不同情况的皮肤问题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82.60%。结论:柔肤镭射(黑脸娃娃)美白嫩肤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不同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2例雀斑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YAG激光治疗法,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YAG激光联合脉冲强光配合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共计90.2%,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效果更佳的理想。结论:对于雀斑患者,采用YAG激光联合脉冲强光配合的治疗措施可以起到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
横切口剖宫产不同皮肤缝合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横切口剖宫产不同皮肤缝合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3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快微乔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丝线间断褥式缝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缝合。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对照组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8.51%,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线反映率为2.99%,对照组发生缝线反应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皮肤缝合时采用快微乔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方式术切口皮肤对合较为整齐,切口处皮肤弹性较好,且瘢痕较为自然美观,在将来的剖宫产手术中可推广采用快微乔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方式。
-
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对100例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通过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技术进行实验及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间断缝合技术及常规的护理。实验后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愈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线隐性减张缝合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实验及护理对皮肤缺损患者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德莫林敷贴与普通敷料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德莫林敷贴与普通敷料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84例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对两组患者瘢痕形成状况和愈合状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62%、手术切口瘢痕形成Ⅰ级率为97.62%均同对照组患者的80.95%和76.19%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德莫林敷贴在剖宫产手术切口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改善患者切口愈合美观度。
-
探讨提高皮肤切口及伤口缝合效果的方法
目的:分析提高伤口及皮肤切口缝合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8例作为分析对象,皮肤切口缝合20例,伤口缝合98例,采用垂直褥式或间断缝合法。结果:甲级愈合122例,占比94.92%;乙级愈合5例,占比4.24%;丙级愈合1例,占比0.85%。结论:为了提高切口与伤口的缝合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垂直褥式或间断缝合方法。
-
4/0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开皮下美容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4/0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开皮下美容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切会阴切开的6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缝合,观察组产妇使用4/0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开皮下美容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疼痛、切口线结反应、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疼痛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切口线结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三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4/0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开皮下美容缝合术能够减轻产妇切口疼痛程度,减少线结反应,使切口愈合速度加快,同时还能保证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共计206例,将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的切口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106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切口处的愈合情况、肠蠕动的回复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切口愈合情况、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护理时应进行护理干预,如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对于加强患者切口处的愈合情况以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且患者满意程度极高,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深入研究。
-
剖宫产术后美肤外科免缝拉链切口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应用美肤外科免缝拉链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剖宫产术采取美肤外科免缝拉链的孕妇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60例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60例采用美肤外科免缝拉链综合护理。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较,在美容效果、住院时间、麻醉药物应用和切口感染方面均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美肤外科免缝拉链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更好的美肤效果,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胃肠手术伤口对抗菌薇乔缝线行内减张缝合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抗菌薇乔缝线行内减张缝合在胃肠手术伤口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48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242例,手术伤口行内减张缝合;对比组241例,手术伤口行才传统减张缝合,比较实验组和对比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以及伤口裂开例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1±5.6)d,对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3±5.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口发生感染19例(7.9%),对比组伤口发生感染37例(1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口裂开1例(0.4%),对比组伤口裂开2例(0.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手术伤口中应用抗菌薇乔缝线行内减张缝合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伤口感染的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红外线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红外线防治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更换敷料方式,治疗组采用多源红外线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红外线防治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德莫林敷贴与普通敷料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德莫林敷贴与普通敷料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效果的临床对比,探求两种敷料间各自的临床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计300例,经产妇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德莫林敷贴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普通敷料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同时保证两组产妇其他外在护理条件一致,定期对产妇手术切口的瘢痕形成情况以及甲级愈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瘢痕形成情况以及甲级愈合率方面的治疗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护理,疗效明显,且伤口愈合后较为美观,瘢痕较少,实际应用性极强。
-
首次剖腹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
目的:首次剖腹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硬膜外麻醉,按照原切口切开。将由原切口导致的瘢痕切除,之后逐层切开,进入到腹腔,羊水流净,将胎儿娩出。使用吸收羊肠线,将子宫切口缝合。结果:A1组产妇在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指标均明显低于A2组产妇(P<0.05); A1组的53名产妇中,轻度粘连的有42名,中度粘连的有11名,重度粘连的有0名;A2组的57名产妇中,轻度粘连的有29名,中度粘连的有27名,重度粘连的有1名。A1组产妇出现腹腔粘连的程度明显较A2组产妇轻(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二次剖腹产的产妇来说,尽可能地采用纵切口的方式是比较推荐的,开腹时间短,产妇术中出血量少,胎儿娩出时间和手术时间都相对较短,也能够减轻产妇出现腹腔粘连的程度。
-
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口选择对乳房表面美观影响的探析
目的:探究在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施以手术治疗时,对于切口选择对乳房表面美观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为常规开放性手术切口肿瘤切除术的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该组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为环乳晕缘弧形切口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相关指标,并且对乳房表面美观进行评分(BSBs)对比。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后,对比复发以及新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以及新发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环乳晕缘弧形切口肿瘤切除术时,可以提高患者乳房表面的美观程度,并且没有明显的瘢痕,同时还可以彻底的切除肿瘤,复发率没有增加,而且满足患者的要求,推荐临床应用。
-
负压引流结合可吸收线在胃肠道手术切口缝合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负压引流结合可吸收线胃肠道手术切口缝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负压引流结合可吸收线胃肠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几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负压引流结合可吸收线胃肠道手术切口缝合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对剖腹产瘢痕及剖宫产切口疤痕美观问题的探讨
在产科领域,经常会进行剖腹产手术,剖腹产手术对于孕妇生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妇面临难产等紧急情况时是一种重要的救生手段。
-
浅议如何减轻剖腹产切口疤痕及疤痕的护理修复
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的愈合,因而,人性化的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剖腹产切口疤痕护理修复 -
新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200例应用观察
目的:对于开腹患者采用新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共计40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新的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两组患者除在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方面存在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无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采用新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伤口感染率、伤口伤痛程度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采用传统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开腹患者进行手术与术后护理时选择新的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且采用新备皮法与切口护理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伤口美观程度等方面也要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因此笔者认为,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深入研究。
-
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美容缝合及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剖宫产手术腹部横切口的缝合方法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50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可吸收扣线皮内美容缝合,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伤口感染的发生几率为2%,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产妇住院时间为5.0±1.1d,美容效果理想。结论:对剖宫产手术腹部横切口产妇采用可吸收扣线皮内美容缝合,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取得不错的美容缝合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不断应用和推广。
-
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的术后恢复及伤口影响,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2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实验组,产妇共有130例,该组剖腹产产妇采用缝合腹膜,不缝脂肪层,皮肤皮内缝合,且术后不用腹带的方式进行切口处理;另一组为对照组,产妇共有124例,该组剖腹产产妇采用不缝合腹膜,缝合脂肪层和皮肤皮内缝合,且术后加用腹带的方式进行切口处理。比较2组剖腹产产妇在术后的切口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的创口愈合程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手术中应采取缝合腹膜,不缝脂肪层,皮肤皮内缝合,且术后不用腹带的处理方式,它能够有助于产妇切口面的快速愈合,且具有能使术后的伤口面瘢痕变小、使之美观等优势特点,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与美容缝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与美容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52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并做美容缝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并行美容缝合,切口愈合效果更好,愈合后瘢痕更小,患者更满意。
-
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腹壁切口缝合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分娩后采用不同缝合方式进行腹壁切口缝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接治的共18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的腹壁切口新式缝合方法,而对照组9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采用的腹壁切口传统缝合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行腹壁切口缝合过程中,在甲级愈合率、切口缝合时间以及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反应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对剖宫产腹壁切口新式缝合方法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避免切口出现周围红肿反应等具有显著作用,且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以及安全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剖宫产术中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的临床护理
本文通过对138例剖宫产手术分成美容缝合组和丝线间断缝合组护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考察,发现丝线间断缝合的护理效果明显比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的效果在以下几方面都要逊色: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出血量、腹壁切口感染、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考察证实,美容缝合组的患者在上述几方面的护理效果良好,对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由此可见,该护理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作用非常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中常规缝合与美容缝合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究美容缝合与常规缝合两种缝合方法在肱骨干骨折内行固定术后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肱骨干骨折后行固定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美容缝合的方法。分别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后患者的疼痛指数、住院天数、甲级愈合率、不良反应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中疼痛指数4.2±0.8,住院天数20±3.1天,甲级愈合11例(44%),不良反应10例(40%),总满意率为60%。实验组中疼痛指数2.3±0.9,住院天数12±2.8d,甲级愈合24例(96%),不良反应1例(4%),总满意率为1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缝合,美容缝合易操作,实用性强;伤口小,美观性高;甲级愈合率高,效果显著,大大地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层改良缝合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改良缝合方法和效果,为剖宫产缝合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在2011年6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具有剖宫产指证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缝合皮下脂肪,观察组孕妇采取改良缝合法,不缝合皮下脂肪,比较两组孕妇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5,两组孕妇甲级愈合、切口缝线反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关腹时间、切口硬结以及脂肪液化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腹部切口改良缝合方法能够使腹部切口更好愈合,有效减少脂肪液化和炎症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整形外科门诊换药护士
目的:探讨做一名合格换药护士的要求。方法:总结整形外科门诊换药工作中的。结果:培养优秀换药护士的关键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换药护士具备基本护士素质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
-
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在中医美容专业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针对于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该为其建设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性知识之后,可以及时的将理论性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实现学生的良好就业。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在中医美容专业教育中的主要作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
PDCA循环系统在小儿矫形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系统在小儿矫形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带教计划,完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尽可能避免实习生护理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双赢。方法:在我院护士站整体实习生带教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我科特色的带教计划,并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整个带教过程中。结果: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与小儿矫形科护理带教中,提高了带教质量,有效控制了实习生护理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临床护理安全。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小儿矫形护理带教工作,具有显著效果。
-
多媒体课件在小儿矫形外科护理教学讲课中的应用
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正确面对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掌握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只有有效地将现代化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护理教学服务。
-
11级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进一步了解11级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分布、岗位分布、课程与岗位技术的衔接状态、未来发展规划。并为做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及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对55名医疗美容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级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工作地点大多分布在沿海或发达城市,岗位多样。9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很有用,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和岗位没联系。15%的学生打算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做两三年然后自己创业,85%的学生想一直做现在的工作。93%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实习前开展就业指导。结论:在校期间应加强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注重就业指导。注重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
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域视中医疗美容技术人才培养的馈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该专业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部分高校通过选择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进行该专业的企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就业效率。本文探讨当前应用科技型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阐述医疗美容专业的现状,分析该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意见,为我国更好地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
探究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监督管理策略
为了加强对大连市金州新区化妆品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金州新区食品化妆品监督所于2011、2012年对区内不同的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的化妆品进行监督抽检。其中,在2011年7共收到检测报告124份,合格产品75种,祛斑和美白产品的合格率较低。2012年收到检测报告104份,其中1批次不合格,为儿童护臀爽身粉,不合格项目为铅含量超标。本文根据2011、2012年大连金州新区的化妆品抽检行动结果,探究美白、祛斑类产品的监督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