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经阴道超声下子宫腔注液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本研究通过经阴道超声下子宫腔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造影检查宫腔疑有异常病变的不孕症患者,旨在评价该项技术在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膀胱外翻合并脐疝及骨盆畸形1例
患者女,40岁.出生后发现下腹部皮肤缺损,黏膜组织外露,于当地诊断为“先天性膀胱外翻畸形”.33年前行“回肠膀胱术”,右下腹留置造瘘口.1年半前发现脐部肿物,肿物随时间逐渐增大.体格检查:见下腹部皮肤缺损,大小约10 cm×7 cm,黏膜组织外露,小阴唇明显右偏,未触及耻骨联合.脐部肿物质软,活动度差,平卧可缩小.
-
肺母细胞瘤1例
患者男,20岁.“右肺肿物”半年,多次行CT扫描检查大小无明显变化.X线片示右肺下叶背段球形高密度影,直径约5 cm,密度均匀,边缘清晰,规整.侧位病变位于心影后方)图1,2).CT示肿物位于右下叶背段,边界清.中等密度,欠均匀,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手术病理诊断:低度恶性肺母细胞瘤)上皮型).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双腔右心室的评估
我们对18例经手术确定为双腔右心室(double-chamber right ventricle,DCRV)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术前超声未能检出的原因.
-
跟骨窦1例报告
患儿女,3.5岁.因左足扭伤并左踝关节肿胀就诊.X线片见左跟骨体部 1.7 cm×1.0 cm近似椭圆形骨质稀疏区,其内骨小粱结构显示较正常跟骨骨松质内骨小梁结构明显稀少)图1,2).行左跟骨高分辨CT扫描见左跟骨内骨质稀疏区,无膨胀,其内见少量骨小梁结构且按正常力线排列,周围有一圈硬化缘但不连续,其平均CT值低于正常跟骨骨松质CT值,但骨小梁存在)图3,4).影像诊断:跟骨窦.
关键词: 跟骨窦 -
骨硬纤维瘤1例
患儿男,10岁,因左大腿下段疼痛,功能受限9天入院.体检:左股骨内上髁处压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受限,伸屈范围为0~90°.X线检查:左股骨远侧干骺端偏后内有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周围可见一硬化缘,2.5 cm×3.0 cm大小,邻近骨皮质未见明显改变,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图1).MRI见左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后内有一大小1.0 cm×3.3 cm×3.5 cm半球状异常信号影,与长骨方向一致、略呈纵向生长,T1WI为近似肌肉的低信号影,周边可见更低信号影围绕,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稍不均匀中等强化,周边低信号影不强化)图2~4).术后病理诊断:硬纤维瘤.
-
B超检查宫颈妊娠1例
患者女,4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3天就诊.妇检:宫体饱满,宫颈外口扩张,见血性分泌物流出.尿HCG)+),临床诊断为不全性流产.超声所见:膀胱充盈好,宫体前位,宫体测值5.9 cm×5.8 cm×4.0 cm,宫壁规整,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颈体积增大,形态呈桶状,宫颈管内可探及范围约6.1 cm×3.4 cm的偏强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可见多个小透声区)图1).双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宫颈管内异常回声,考虑为残留胚胎组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妊娠,有破裂性出血)图2).患者女,4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3天就诊.妇检:宫体饱满,宫颈外口扩张,见血性分泌物流出.尿HCG)+),临床诊断为不全性流产.超声所见:膀胱充盈好,宫体前位,宫体测值5.9 cm×5.8 cm×4.0 cm,宫壁规整,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颈体积增大,形态呈桶状,宫颈管内可探及范围约6.1 cm×3.4 cm的偏强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可见多个小透声区)图1).双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宫颈管内异常回声,考虑为残留胚胎组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妊娠,有破裂性出血)图2).
-
自制脂质类超声造影剂肾增强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制脂质类超声造影剂对正常兔肾的增强效果,以及不同显像方式、造影剂量对造影效果的影响与变化规律.方法 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自制脂质类超声造影剂,剂量分别为0.01、0.03、0.05、0.08、0.10、0.13、0.15 ml/kg,每只兔各剂量均注射2次.用基波显像(FI)和实时造影匹配成像(CnTi)两种显像方式观察肾实质造影效果.结果 7种剂量水平均可使肾实质回声增强.CnTi随造影剂量增加肾实质增强强度提高,且增强时间延长.FI在上述各剂量水平肾实质峰值视频强度及增强时间均显著低于CnTi(P<0.001).结论自制脂质类超声造影剂能够实现显著的肾实质增强效果,剂量-效应关系在CnTi造影中变化敏感,在FI造影中变化不敏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照射对中孕胎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照射对中孕期胎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孕14天 SD大鼠按彩超辐照时间不同随机等分为四组,Ⅰ组(对照组)、Ⅱ组(照射10 min组)、Ⅲ组(照射20 min组)、Ⅳ组(照射30 min组),仪器采用Acuson公司Sequoia-512型彩色电脑声像仪,照射条件:4V1探头,二维频率3.0 MHz,彩色频率 3.0 MHz,Tis =1.8,MI =1.6.照射后24 h 剖宫取胎鼠肾脏标本,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结构;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肾脏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Leica Q 500 MC型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Ⅰ~Ⅳ组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均未见异常;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胎鼠肾小管上皮内可见均匀散在的棕黄色淡染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统计结果显示:Ⅱ组及Ⅲ组胎鼠肾小管上皮bcl-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表达强度与Ⅰ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照射中孕期大鼠超过30 min可引起胎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少.
-
斜坡骨质破坏及异常钙化的影像诊断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经放射科诊为斜坡区占位病变而住院治疗或手术病例,认识该区的发病规律,提高对该区疾病的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因斜坡区占位病变而住院的病人95例,其中84例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诊断,11例经随访和有关临床结果证实.皆有较完整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将病理检查和临床结果与影像学资料逐一对照、研究.结果累及斜坡的骨质病变或异常钙化灶中,原发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51例;转移性肿瘤与骨髓瘤7例;颅后窝肿瘤累及斜坡32例;另外有炎性和陈旧血肿5例.原发骨肿瘤中,脊索瘤是主要病变.在累及颅底的颅内病灶中,脑膜瘤为主要病变.结论根据特定的影像技术表现,结合临床特征,能够对斜坡占位灶的不同病因作出基本分析.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分析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46例.所有病例均做了MRI检查,其中26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 46例54个肿瘤,囊腔型42个,典型表现为囊腔大、结节小及结节显著异常强化;实质型12个,肿瘤信号强度在T2WI明显升高,增强后显著强化,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 CT和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RI的多轴位成像及增强扫描可避免肿瘤及壁结节的漏检.
-
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附81例病例分析)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81例动脉瘤患者行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选择性DSA造影,男40例,女41例,年龄分布18~66岁,平均年龄56.5岁,评价动脉瘤的颈部、大小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检出颅内动脉瘤93个,其中69例单发动脉瘤,12例多发动脉瘤患者检出24个动脉瘤,大型动脉瘤11个.结论 DSA可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
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其在脑卒中的价值已经确立.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病理学基础,且与肿瘤的分级有密切关系,MR灌注成像能无创性检测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反映血管生成的情况,因此在脑胶质肿瘤中的应用也得到关注,其在胶质瘤分级、指导立体定向活检、检测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中有常规MRI无法取代的优势.本文从其在胶质瘤中的理论研究背景、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其研究现状.
-
影像学检查在蝶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蝶窦占位性病变是一类症状隐匿、临床相对罕见的疾病.复习相关文献,对各种蝶窦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解剖、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综述,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蝶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资料表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MRI对蝶窦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与确诊、治疗与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CT在显示骨性病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MRI则更适于软组织显像,均可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
-
声动力学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声动力学治疗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利用超声激活特定的物质后产生抗肿瘤效应.由于其优越性明显,备受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该项治疗方法的机制、声敏剂的选择、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相应的超声仪器的改进等均有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螺旋CT研究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术(RFA)后的CT表现,评价RFA对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21例共26个肝血管瘤病灶在RFA前后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征象.结果术后1个月病灶较术前增大,术后4个月病灶缩小至术前大小.术后病灶呈不规则形,边界较术前清晰,CT值进行性下降.12个病灶未见强化,6个病灶周围的肝组织在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可见均匀薄环状强化,8个病灶内部见结节样强化.结论 RFA是治疗血管瘤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RFA后肝血管瘤在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形态的变化上具有其特点.螺旋CT扫描,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判断RFA对肝血管瘤的疗效.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癌患者肝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静脉瘘(H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确诊原发性肝癌疑合并HAVF的患者进行CDFI检测,观察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血流,观察并记录肿瘤周围及瘤体内部血流走行、形态,确定HAVF形成情况,并与DSA结果进行盲法对照.结果 CDFI诊断HAVF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及卡帕值分别为81.25%、 94.29%、 90.20%、 5.71%、 18.75%、 86.67%、 91.67%、 14.23、 0.20、0.76及0.79.结论 CDFI诊断原发性肝癌HAVF的特异性及准确性较高,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HAVF早期筛选的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初步探讨
目的利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匹配成像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脏实质的灌注规律,探讨对肝硬化定量化诊断的意义.方法 26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为肝硬化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另8例无任何肝脏病史或肝病临床表现者作为正常肝对照组,采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以及Technos DU6 CnTi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注射方法分两种:其中11肝硬化患者及8例正常肝者采用慢注法,另1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团注法.结果慢注法肝硬化的门静脉显影时间与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较正常肝显著延长(39.36±11.89) s vs (30.00±6.76) s,(60.91±15.67) s vs (41.13±6.49) s,P<0.05;肝动脉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门静脉达峰值时间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团注法的肝动脉、门静脉平均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比慢注法提前,分别为(14.80±4.96) s,(26.67±6.92) s,(22.80±5.87) s, (33.87±6.06) s, (35.93±9.71) s;除肝动脉时相外,余各时相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时相均与患者的Child-Paugh分级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利用造影超声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但各时相显示时间界值,还应以不同的推注方法而定,尚有待临床进一步对照研究.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经临床、CT诊断肾上腺骨髓脂肪瘤9例,其中7例手术和病理确诊.结果 9例骨髓脂肪瘤中7例明确定位、定性诊断,1例误诊为腺瘤,1例误诊为腹膜后脂肪瘤;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内大多为脂肪密度,夹杂少量条状、片状软组织影.结论 CT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内成分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对29例肝肿瘤(原发性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的周边型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央型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P<0.01).CT示恶性肿瘤中94.4%(17/18) 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低密度;血管瘤中83.3%(5/6)呈结节状强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均明显强化.超声造影和CT鉴别肝肿瘤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和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
原发性肝癌肝脏灌注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MSCT肝血流灌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例正常和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右侧肘静脉以6 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40 ml,行肝血流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等.根据各参数图评价正常与原发性肝癌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3例肝肿瘤患者HAI、BF明显高于正常组[HAI值:0.19±0.06 vs 0.58±0.20,P=0.000;HBF值:(131.31±38.25) ml/(100 ml·min) vs (344.52±95.42) ml/(100 ml*min),P=0.002)];M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12±2)s vs (8±4)s,P=0.028];HBV[(27.49±11.48) ml/100 ml vs (28.67±16.81) ml/100 ml,P=0.913]与PS[(28.09±15.50) ml/(100 ml·min) vs (31.36±23.98) ml/(100ml·min),P=0.678]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肝血流灌注参数HAI、HBF和MTT在正常和肝癌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评价肝癌的血供状态.
-
硬皮病的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目的探讨硬皮病的胸部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硬皮病病人行HRCT扫描,并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6例硬皮病病人中,11例(68.8%)可见两肺内磨玻璃密度影;14例(87.5%)显示弥漫性或散在、局灶小叶间隔增厚;6例(37.5%)出现胸膜下线影; 9例(56.3%)出现蜂窝影,以两肺下野外带常见;10例(62.5%)可见间隔旁或瘢痕旁肺气肿改变;7例(43.8%)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9例(56.3%)有食管扩张改变.结论 HRCT可以显示硬皮病的细微病变,在硬皮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肺癌CT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关系
目的探讨肺癌CT动态增强特性与微血管密度(MVD)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癌病例33例.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病灶强化起始时间(ST)、峰值时间(PT)、强化回落时间(DT)及强化峰值(PH).取手术切除标本20例作抗CD34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对20例支气管肺癌PH与MVD作相关分析,并分别对腺癌及鳞癌两组MVD及ST、PT、DT、PH作统计学检验.结果肺癌PH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腺癌组MVD明显高于鳞癌组(P<0.01),腺癌组PT小于鳞癌组(P<0.05),两组PH、ST、DT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CT动态增强特性与肺癌MVD具有相关性,并可反映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
-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肺结节性病变增强CT后行三维血管重建成像,分析结节处血管表现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36例肺结节中,26例三维血管重建后图像显示清晰.其中22例为恶性结节,18例出现结节处血管增粗,2例可见血管穿过结节,2例结节处血管未见明显异常;4例为良性结节,结节处血管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①三维血管重建示结节处血管增粗或血管穿过结节是恶性结节的可靠征象.②三维血管成像对位于中外带肺野的肺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
-
2004年首发SARS的胸部影像学分析(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SARS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首批确诊的3例散发SARS病例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SARS病例影像学表现均为磨玻璃状密度病变与肺实变影像并存,双肺多叶多段受累,病灶出现早进展迅速.结论 2004年首批SARS确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符合2003年SARS胸部影像学表现特征.
-
多层螺旋CT评价右膈下动脉起源的初步应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显示右膈下动脉(RIPA)起源的能力.方法 MS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26例,对比剂80~90 ml,流率 3 ml/s,重建层厚1.25 mm,重建间隔0.6 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MPR、MIP及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显示RIPA起源22例,4例无法显示.后处理方法中,MIP能佳显示RIPA的大体解剖学形态,MPR及VR显示能力不足.结论 MSCT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可以评价RIPA起源,MIP可以大体观察其解剖学形态,两者结合,能更好地为血管造影术前提供有价值的解剖学信息.
-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
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所见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关系,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方法 2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31~74岁)均行 MSCT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MSCT扫描采用心电门控触发成像,单次扫描时间为 0.32 s,层厚为2 mm×4 mm.将MSCT所见钙化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 58支发现钙化的血管中,78%有冠状动脉狭窄 (>50% ), 47支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 (>50% )的血管中,96%发现冠状动脉钙化.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简便易行,可广泛用于临床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
-
三维超声软件系统Ultra 3DTM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作为科研课题已经存在多年,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三维超声影像软件系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基于开发Ultra 3DTM三维超声软件的经验,对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特点,设计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临床应用的实例验证了Ultra 3DTM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多层螺旋CT颈动脉颅外段血管成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不同注射速率及不同剂量算法所获得的CTA成像,优化注射速率及对比剂的应用剂量.方法对106例行CT头颈部血管造影患者佳延迟时间的选择、佳速率的选择、佳对比剂剂量的应用及佳扫描方法的选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利用剂量计算公式:剂量=20 ml+注射速率×扫描时间+注射速率×扫描时间×(体重-45)/45,从16 s开始扫描且注射速率为3.5 ml/s的扫描方法为理想的方法.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颈动脉CTA成像,可以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1/2~1/3的对比剂.
-
血精性精囊炎的MR诊断
目的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分别采用T1WI、T1WI加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结果血精性精囊炎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管状腺体管腔增宽,间隔模糊.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更加明显,T2WI信号表现不一,可呈稍低或稍高信号.所有病例除有精囊体积增大及信号改变外,仍然保持完整纡曲管状结构.结论 MRI是血精性精囊炎的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基于X线图像的股骨骨干基准线的建立
目的根据正位和侧位的X线图像建立股骨骨干的三维基准线.方法通过对X线图像处理,运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轮廓提取方法进行边缘检测,进而分别计算出骨干基准线在两个平面上的投影.为了得到三维坐标,使用特征点匹配的方法.结果获得符合要求的骨骼边缘,完成股骨骨干段基准线的三维空间显示.结论保证X线图像拍摄时空间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可以建立所需的骨干基准线.
-
一种新的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网格简化算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角形收缩的网格简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含有大量三角面片的医学图像三维模型的简化.由于进行了精确的误差控制,经过简化,在显示质量没有明显降低的前提下,显示刷新速率大大提高,并且使得简化后的三维模型更适合于进一步的处理.该算法保持了模型的拓扑结构,使得算法更加健壮.
-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方法对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10例,9例行腔内隔绝术,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及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9例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出现I型内漏3例,经球囊扩张后, 2例内漏消失, 1例仍有内漏.1例术后3天猝死.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及内支架置入术获得成功,远端脏器供血正常.结论综合性介入治疗对于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肉瘤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6例疑患前列腺癌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6例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表现为前列腺内低回声病灶,2例为弥漫性病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3例诊断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神经源性肉瘤,1例为梭形细胞肉瘤.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性好、准确性高,是诊断前列腺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作用.方法 2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了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1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PMMA注入量为3~8 ml,平均6 ml,完成26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22例中,20例疼痛改善,有效率90.91%,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天,平均2.7天.随访观察止痛效果持久.1个椎体术中出现骨水泥溢入椎旁静脉丛,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间盘,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颈动脉狭窄的DSA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颈动脉造影显示全部患者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26例,狭窄程度>50%而≤70%者66例,狭窄程度>70%者50例.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血管内支架者,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 (64%~100%)下降到约32.4% (0~58%).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功能
目的用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评价腮腺的分泌排泄功能.方法给予2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4例健康者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O4-,15 min后和口含VitC片0.2 g 5 min后分别摄取腮腺左侧位和右侧位相,将所得的图像通过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摄取计数处理,以15 min腮腺的总计数减去含VitC后的残余计数再除以15 min的总计数并得到其排泄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功能性分析.结果 24例干燥综合征组腮腺排泄率有不同程度减低.其中轻度减低2例,中度减低7例和明显减低15例,范围(4.15±3.55)%.对照组44例腮腺排泄率为(41.2±15.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1(t=14.6).表明病变组腮腺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腮腺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较准确地反映腮腺的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PET系统分辨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测定ECAT EXACT HR+ PET系统2D采集模式下,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两种重建条件(①:FBP,Hanning,截止频率0.4;②:OSEM,Gaussian,核2 mm后滤波)时的系统分辨力.结果系统分辨力不随视野中总活度而变化;但与空间位置相关,中心区好,距中心16mm处的径向分辨力下降近2 mm;由条件二重建的图像中心区分辨力为4.52 mm,高于条件一重建的图像(7.51 mm),空间各点处两种条件重建图像的分辨力相差约3 mm.结论 PET系统分辨力与活度无关,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受重建条件影响较大.
-
脑膜瘤99Tcm-MIBI与99Tcm-ECD SPECT脑显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脑膜瘤99Tcm-MIBI 和99Tcm-ECD SPECT 脑显像的影像特征,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对照者及18例脑膜瘤患者进行99Tcm-MIBI和99Tcm-ECD SPECT脑显像;分析病灶的影像特征.结果正常对照者99Tcm-MIBI显像脑实质内均无核素浓聚;99Tcm-ECD 显像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左右侧基本对称.18例脑膜瘤99Tcm-MIBI显像见肿瘤处均表现为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放射性核素浓聚,其阳性率为100%;而99Tcm-ECD显像18例中有17例示肿瘤处表现为形态规整、边缘整齐的圆形或卵圆形内凹缺损,其形态与99Tcm-MIBI显像所示的浓聚区相吻合,另1例为假阴性结果,其阳性率为94.4%.结论 99Tcm-MIBI结合99Tcm-ECD SPECT脑显像可用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
-
99Tcm-ECD SPECT非侵入性的定量测定平均CBFl和rCBF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应用99Tcm-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BPI),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常对照组20例,脑血管病组27例;并且将正常对照组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本方法重复性好.正常对照组和脑血管病组BPI值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而脑血流量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正常对照组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此种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临床上易于推广应用.
-
冠状动脉弹性参数测量的系统与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血管内超声技术测量血管弹性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得到冠状动脉的B型超声视频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血管壁轮廓,从而计算出截面积.获得一个心动周期以上的冠状动脉截面积曲线后,计算出相应的冠状动脉直径曲线,结合基于血管内压力测量技术检测到的血压曲线,计算出与冠状动脉弹性有关的参数.文中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建立的系统所测量的实例及其相应结果.
-
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肠壁、肠旁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及与病变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病变区域管壁增厚,平均管壁总厚度为(6.62±0.58) mm.管壁各层次增厚率分别为:M 77.4%(24/31)、SM 93.5%(29/31)、MP 64.5%(20/31)、S 71.0%(22/31),其中81.8% MP层增厚见于Baron' Ⅳ级,明显高于Ⅱ级(0%)及Ⅲ级(33.3%)组(P<0.05).②管壁层次结构大多清晰可辨.77.4%出现M层异常变化,其中22.6%显示3层、54.8%为4层管壁声像图,前者均见于Baron' Ⅳ级,后者72.7%分布于Ⅳ级组,明显高于Ⅱ、Ⅲ级组(P<0.05).③6.5%黏膜下层内可见直径大于2 mm的脉管样低回声结构,54.8%发现息肉.④于58.1%肠壁旁发现炎性肿大的淋巴结,其分布与Baron'分级无关;未见脓肿或窦道等病灶.结论 EUS能够显示炎症侵袭肠壁的深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有助于临床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
心腔内超声评价希氏束起搏心脏血流动力学和解剖结构重构
目的采用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和评价直接希氏束起搏诱导的心室激动顺序、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重构.方法六只急性闭胸直接希氏束起搏狗模型.采用美国Medtronic导向引导鞘管和主动螺旋电极,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下将起搏电极分别置放于希氏束(n=6)和右室心尖(n=6).所有部位的起搏频率均控制为120次/min.采用二维灰阶、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和计算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各房室和相连大血管解剖结构内径和容量、心肌的激动顺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不同起搏状态上述测量参数的配对统计比较.结果希氏束起搏状态下,左心室壁内心肌的激动顺序、心脏主要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窦性心律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右心室心尖起搏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有效地量化评价心脏起搏状态下的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希氏束起搏能够明显地改善心脏解剖和血流动力学重构.
-
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腔内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腔内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腹部超声可疑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39例患者,应用腔内超声(经直肠或经阴道)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盆段输尿管.结果 39例患者中,明确诊断38例,其中输尿管结石33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手术后瘢痕狭窄1例;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误诊为输尿管末端小囊肿.结论腔内超声结合CDFI为临床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提供了一个无创,费用低廉而较经腹部超声效果更好的方法.
-
腔内超声临床应用进展(述评)
近年来腔内超声)endosonography)在基础理论、仪器设备及临床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在国内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为了加强对我国腔内超声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的了解,本期特组织此专题报道.
-
胆总管下段癌的腔内超声与ERCP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内镜超声(EUS)、胆管腔内超声(IDUS)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上海长海医院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期间,同期施行EUS、IDUS和ERCP检查,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的42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EUS、IDUS和ERCP的诊断价值.结果 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9岁.EUS检出39例(92.9%),IDUS检出42例(100%),ERCP检出40例(95.2%),三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漏检的3例病灶均局限于胆管壁,但被IDUS确诊.结论 EUS与ERCP对胆总管下段癌具有相当的检出率, EUS和ERCP联合IDUS可提高早期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水平.
-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1例,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所有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冠脉未见直径狭窄>60%的病变.对靶血管(LAD 17例,RCA 3例,LCX 1例)行IVUS检查.结果 21例21处病变中14例(66.7%)为软斑块,2例(9.5%)为纤维斑块,4例(19.0%)为钙化斑块,1例(4.8%)为混合型斑块;共19例(90.5%)为偏心性斑块;13例(61.9%)正性重构,8例(38.1%)负性重构;重构指数为1.02±0.10( ̄x±s).21例患者中有5例发现有斑块破裂,占23.8%;2例发现血栓,占9.5%.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范围从43.0%至79.1%,平均为70.0%±8.8%.病变处小管腔直径(MLD)为(2.29±0.50) mm.IVUS测得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小管腔面积和参照血管直径均大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得的数值(P均<0.05).根据IVUS检查结果,15例进行了血运重建术(1例冠脉搭桥术,14例支架植入术).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血管内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程度、性质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病变的偏心性和正性重构可能是造成冠脉造影低估病变程度的主要原因.
-
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诊断绝经后妇女疾病的价值
目的根据内膜病理组织学结果评价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63例病人分为4组,第1组为无既往内膜病史及服用他莫昔芬和雌激素者;第2组为服用他莫昔芬组;第3组为服用雌激素组;第4组为既往有内膜疾病史者.对4组病人进行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内膜厚度>5 mm为临界值,跟踪其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在四组中以内膜厚度≤5 mm为指标是除外内膜疾病的良好指标;组1和组4中,内膜厚度>5 mm阳性预测值为90%和63%.在组2和组3中,内膜厚度>5 mm诊断疾病准确性差,阳性预测值均为17%.结论单纯超声子宫内膜厚度测量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疾病的敏感方法,但仅局限于无用药史的病例,随着患者用药复杂程度增加,尚需结合其它因素共同评价内膜病变.
-
微探头超声评估食管周围侧支血管在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微探头超声(UMP)研究食管周围侧支血管在套扎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中的作用,以及对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所需套扎点数及次数的影响.方法对20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前进行常规胃镜检查,记录食管曲张静脉分级;然后用UM-3R超声成像系统中的20 MHz微探头进行食管下段超声检查,记录食管周围静脉和旁静脉的曲张程度.行根治性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6个月进行内镜检查,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是否复发并判断曲张程度.结果 20例追踪观察,5例食管曲张静脉复发,1例在观察期间再出血;重度旁静脉和重度周围静脉共存时,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达75%,较其他组合类型的复发率高.周围静脉为轻度时需套扎2次左右,18~20个套扎点即可根治,而周围静脉和旁静脉均为重度时则需套扎3次左右,29~31个套扎点.结论食管周围侧支静脉对食管静脉曲张复发起作用,当UMP检测到重度旁静脉和重度周围静脉共存,则预示高复发率.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根治术所需套扎次数及套扎点数受旁静脉和周围静脉曲张程度影响.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鉴别纵隔良、恶性淋巴结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CDEUS)扫查CT检查已发现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将进行手术治疗或超声内镜引导下活检(EUS-FNA)的患者36例(手术21例,EUS-FNA 15例),记录CDEUS检查所见淋巴结的大小、部位、回声、边界及淋巴结内部有无彩色血流信号,术中或EUS-FNA时将对应部位的淋巴结逐一标记后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别CDEUS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CDEUS共发现纵隔肿大的淋巴结118枚,其中有彩色血流信号的淋巴结28枚,无血流信号的淋巴结90枚.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彩色血流信号的28枚淋巴结均为恶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中无一探及彩色血流信号,但仍有31枚恶性淋巴结内,未检出彩色血流信号.CDEUS对纵隔良、恶性淋巴结诊断的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5.5%,灵敏度47.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
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附6例报告)
目的分析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5例为多块相邻肌肉受累.CT平扫及MRI T1WI信号与周围正常肌肉相似,T2WI高于肌肉信号,且内部信号轻度不均匀;CT、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密度或信号高于正常肌肉.病变肌肉呈弥漫性增大,累及整块肌肉.结论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CT和MRI表现为肌肉弥漫性膨胀,密度或信号均匀,于CT和MRI TIWI上与肌肉呈等密度或信号,MRI 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均匀强化.
-
脂质沉积性肌肉病的MRI和31PMRS表现
目的评价MRI和31PMRS对脂质代谢性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脂质沉积性肌肉病共8例.选择年龄相当的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评价其影像表现,并在31PMRS谱线上测量PCr、PP、ADP、Pi、PH的值,并计算Pi/PCr、Pi/ATP和PCr/ATP的比值.结果在MRI T1WI上的异常形态改变可分为二种类型:①皮下、肌肉间及肌束间脂肪增多,为6例;②皮下、肌肉间脂肪明显减少,为2例.T2WI及压脂T2WI上肌肉未见异常信号.1例患者治疗前、后MRI影像表现未见变化.31PMRS表现为患者的PCr、PCr/ATP和P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D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i、PH、Pi/PCr和Pi/AT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脂质沉积性肌肉病,MRI和31PMRS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I可显示肌肉的形态改变,31PMRS可无创性地显示肌肉的代谢改变.
-
四肢软组织占位病变的MRI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MRI对四肢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临床抗炎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四肢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重点分析了MRI信号特点和肿瘤的增强情况.结果 MRI能准确地显示四肢软组织病变的大小、形态、信号强度以及侵犯范围;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 MRI 对四肢软组织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
石骨症的临床及X线表现--着重分析7个家族22例
目的探讨家族性石骨症的遗传、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方法对59例石骨症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家族性病例中以恶性型(幼儿型)居多,多在Ⅰ、Ⅱ代发病,偶见连续三代发病者.散发型中则以良性型(成人型)为主.X线表现以骨质硬化,髓腔闭塞为基本特征,椎体"夹心征"及髂骨"同心圆征"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对石骨症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尤其对有遗传倾向者,有必要在胎儿期进行检测.
-
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放射性滑膜切除治疗后血管翳变化的能量多普勒研究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膝关节炎32P放射性滑膜切除治疗血管翳的高频能量多普勒改变并探讨其作为疗效判定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能量多普勒观察53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信号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前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信号显示43例(81.13%),其中Ⅰ级14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治疗后6~12个月,滑膜血流显示15例(28.30%),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且Ⅱ级和Ⅲ级血流信号消失. 结论高频超声能量多普勒能够敏感地显示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放射性滑膜切除后血管翳改变,对治疗效果的客观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评价正常舟月骨间宽度
目的提供舟月骨间宽度(SLSW)超声测量正常值,评价超声测量SLSW的准确性.方法选用5~12 MHz,8~13 MHz线阵探头高频超声对100人200只正常手腕进行测量,记录正中位及尺桡侧偏位SLSW值.结果男性正中位SLSW为(5.08±0.47) mm (4.2~6.1 mm);女性正中位SLSW为(4.80±0.46) mm (4.0~6.0 mm).男女比较,同一姿势下SLSW左右侧均有显著差异(P<0.05).左右差值比较:正中位时,男性右侧较左侧SLSW平均差值为0.026 mm(-1.1~1.1 mm).女性右侧较左侧SLSW平均差值为0.006 mm(-0.6~1.5 mm).结论超声能够准确地测量腕舟月骨间宽度,为诊断舟月骨分离等提供了一个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
数字人体数据质量标准
本文研究了数字人体数据质量含义、数字人体数据质量标准、数字人体数据质量内容、数字人体数据集质量分析和数字人体数据误差传递,包括数据质量概念、影响数字人体数据质量的因素、数据质量的数字化误差和数据质量模型等,并进行数字人体数据质量评价,为研究数字人体标准体系提出理论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