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髓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31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髓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1例髓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手术入路的分析.结果 脑膜瘤多见,占54.8%(17/31),其中颅脊型多位于枕大孔前方和前外侧(9/11),脊颅型多位于枕大孔侧方和后方(4/6).3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全切除26例,大部切除5例,肿瘤位于枕大孔后方、后外侧者采用枕后正中人路(8/31),位于前方、前外侧者采用枕下外侧入路(13/31)或远外侧经髁入路(10/31),并依据术中肿瘤与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关系分为后组颅神经前型(Ⅰ型)、跨后组颅神经型(Ⅱ型)和后组颅神经后型(Ⅲ型).结论 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多属良性,手术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
-
中枢神经系统不典型的结核感染与视神经脊髓炎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视神经脊髓炎(NMO)的发病是否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抗结核治疗是否能够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方法 对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13例NMO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EDSS对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分,巢式PCR扩增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特异性的MPB-64靶基因.进行抗结核诊断性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结果 治疗前EDSS评分在4.5~9,10例患者脑脊液常规检查有异常,巢式PCR有3个患者有阳性结果.治疗后13例患者EDSS评分逐步下降,视力改善,脊髓内的异常信号在治疗后逐渐消退,患者对抗结核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结核感染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的主要病因,神经系统不典型的结核感染可能是该病造成脊髓和视神经损害的重要途径.鉴于该病预后差,以及抗结核治疗在本研究中的效果,作者认为在原因不明时,应为患者及早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
脐动脉血流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02例,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105名为对照组,常规进行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测定.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值,并随访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1)在GDM组中S/D值、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分别为2.55±0.52、1.03±0.23、0.59±0.68,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是2.11±0.22、0.81±0.13、0.52±0.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2)在GDM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2.7%(13/102)、7.8%(8/102)及17.7%(17/102)、12.7%(13/102),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9%(2/105)、1.9%(2/105)、6.7%(7/105)及1.9%(2/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GDM组S/D≥2.5孕妇(47例)中的早产、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围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分别为36.2%(17/47)、21.3%(10/47)、17.0%(8/47)、55.3%(26/47)及21.3%(10/47),S/D<2.5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7%(7/55)、3.6%(2/55)、1.8%(1/55)、7.3%(4/55)及3.6%(2/5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DM孕妇中进行脐动脉血流监测,是了解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一种敏感、有效的监护手段,当S/D≥2.5时,要警惕胎儿缺氧等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
-
老年人肺炎的尸检病理与临床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尸检病理确诊的老年肺炎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帮助.方法 收集1980至2000年北京医院的尸检资料,选择年龄≥65岁,尸检病理确诊为肺炎的病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尸检证实老年肺炎165例,其中男160例,女5例,年龄66-102岁,平均(84±8)岁.99.4%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113例(68.5%),神经系统疾病82例(49.7%),肿瘤75例(45.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0例,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39例.尸检病理显示,肺炎病理类型以支气管肺炎占绝对优势,大叶性肺炎仅有3例.165例肺炎中明确感染部位者127例,其中88例累及双肺,右肺病变22例,左肺病变17例.38例为多个肺叶累及.79例(47.9%)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吸人性肺炎33例(20%),伴小脓肿形成25例,伴机化性肺炎29例,真菌性肺炎10例,病毒性肺炎4例,伴活动性肺结核病7例.临床诊断肺炎111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7.3%.165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基础病加重或急性发作或合并症的临床表现,是临床误诊与漏诊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92例(55.7%),不伴有寒战,109例(66.0%)例有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肺部湿哕音81例(49.1%),血白细胞升高78例(47.2%).胸部X线诊断为肺炎53例(32.0%),伴有胸腔积液28例(16.0%).结论 老年人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是临床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小叶性肺炎、吸人性肺炎伴有肺脓肿为老年人肺炎常见病理表现;临床上以G-杆菌、真菌及混合菌感染多见.
-
直肠系膜全切除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TME)的解剖学基础,明确TME的切除平面.方法 对23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观察直肠系膜与周围筋膜、神经的关系.结果 直肠周围的层次是连续的,可以分为3个层次,由内向外依次为脏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壁筋膜.层次之间存在不同的神经结构.结论 TME的切除应包括脏筋膜在内,解剖层次应为脏、壁筋膜之间,正确的层次在直肠后方可用腹下神经、侧方可用盆丛来加以判断.
-
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在C1/2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寰枢椎脱位并由高位颈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其中12例前路下颌下松解,一期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24例84牧螺钉均成功置人,复位固定满意.术后22例获3~48个月的随访,平均18.9个月,患者在4~6个月骨性愈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寰枢椎再次脱位现象.其中有4牧螺钉穿人椎动脉孔内缘0.5~1.0 mm,但无椎动脉损伤临床表现.22位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融合率高特点,为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线粒体DNA全序列突变的筛查
目的 筛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线粒体DNA突变情况.方法 对5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38名正常对照线粒体DNA进行全序列测定,并对变异位点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患者组和对照组线粒体DNA之间共筛查到233个单碱基变异和一个重复序列变异.对于前者的233个单碱基变异,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的重复序列变异位于线粒体DNA第8281位,是由9个碱基CCCCCTCTA组成的重复序列单位片段,在患者组该位点含有这一片段的比例为93.8%,而在对照组则为71.4%,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粒体DNA第8281位重复序列CCCCCTCTA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
-
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生存期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11例接受术后化疗的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总体病例中位生存期3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50.6%和38.7%.Ⅰ、Ⅱ和Ⅲ期的5年生率分别为61.4%、40.2%和29.9%(P=0.001),男性和女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7%和56.5%(P=0.042),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5%和59.6%(P=0.001),有或无脉管瘤栓5年生存率分别为21%和46%(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性别、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和化疗周期数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 TNM分期仍是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重要预后因子,性别、脉管瘤栓、化疗周期数也是影响预后因子.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素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质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进行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对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70.2%和45.5%,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组织中TSP1多为弱阳性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30±9和20±8,P<0.05).VEGF阳性和TSP1阴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学分期晚、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TSP1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1).VEGF阳性和TSP1阴性均与患者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VEGF阳性而TSP1阴性组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VEGF阴性而TSP1阳性组(分别为24.0%和83.3%,P<0.01).结论 卵巢上皮癌组织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可帮助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提供预后信息.
-
非注意条件下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个体对情绪词加工的不同脑激活模式
目的 探讨在非注意状态下,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个体对情绪词的大脑加工模式,检验抑郁症与"对积极刺激加工的减弱和对消极刺激加工的增强"有关的理论假设.方法 8例抑郁症患者和8名健康个体参加了试验,刺激呈现时积极、消极和中性词被掩蔽,要求被试对掩蔽符号进行知觉判断.采用事件相关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用2.0 T GE Prestige全身MRI扫描仪进行脑功能活动的数据采集,应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积极词与中性词相比,抑郁症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脑区的激活,而健康个体则激活了右侧眶额、右侧前扣带回、右侧丘脑和双侧尾状核等多个与积极情绪加工有关的脑区;消极词与中性词相比,抑郁症患者激活了左侧壳核和左外侧苍白球两个皮下区域,健康个体则激活了脑岛.结论结果支持抑郁症患者对积极信息加工能力受损的假设.本研究从非注意加工的角度进一步揭示 了抑郁症患者消极认知偏向和社会功能失调的认知神经机制.
-
环孢素A调控人滋养细胞体外侵袭与迁移的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 解析环孢素A调控滋养细胞侵袭与迁移信号转导的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环孢素A作用于滋养细胞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Transwell分析滋养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细胞内共转染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的转录活性,并观察U0126对环孢素A刺激的滋养细胞体外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滋养细胞经不同浓度(0.0001~1.0 μmol/L)环孢素A作用48 h后,均可促进滋养细胞侵袭能力;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当环孢素A达10μm0l/L时,这种促进作用减弱.环孢素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滋养细胞MAPK激酶的活化,在1.0μmol/L环孢素A作用30 min达峰值.U0126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环孢素A诱导的滋养细胞侵袭与迁移.环孢素A可抑制钙离子载体(离子霉素)+佛波醇乙酯活化的JAR细胞NFAT转录活性并逆转离子霉素+PMA抑制的滋养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且环孢素A作用强于NFAT抑制剂,两者没有协同效应.环孢素A活化MAPK/ERK1/2信号与抑制Ca2+/钙调节神经磷酸酶/NFAT信号无交互影响.结论 环孢素A通过激活MAPK/ERK1/2及抑制Ca2+/钙调节神经磷酸酶/NFAT信号通路,促进人滋养细胞的体外侵袭与迁移,从而有助于胎盘形成与胚胎发育.
-
胰岛素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的嗜铬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
目的 观察胰岛素处理是否减轻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测定不同处理后PC12细胞的存活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胰岛素处理对细胞内信号蛋白激酶B(Akt)、糖元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胰岛素处理能保护细胞,增加撤除血清后细胞的活力(P<0.01);增强PC12细胞对100μmol/L MPP+毒性的耐受(P<0.05),这一作用可以被Akt抑制剂--LY294002阻断.Hoe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胰岛素干预减少细胞凋亡.100 nmol/L胰岛素处理细胞,Akt ser-473磷酸化程度升高(P<0.01);GSK3βser-9磷酸化增强(P<0.01).胰岛素干预,减少tau pS199过磷酸化,而不改变tan pT231的磷酸化.结论 胰岛素通过其细胞内信号通路,调节Akt/GSK3β的磷酸化,减轻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
间充质干细胞与肺损伤
近年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并非是骨髓中存在的惟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也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存在的另一类重要的干细胞.这类细胞可以分化为成骨、肌肉、脂肪、神经、肺等多种组织细胞,因此备受研究者关注.现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肺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以舞蹈首发的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患者男,33岁,间断发作肢体不自主运动2年.2004年9月出现头痛,自觉发热,数日后相继出现左侧膝、肘、腕关节疼痛及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以肢体远端为重,表现为腕部翻转样动作,精细运动不能完成(不能系扣子等),脚趾不自主动作;伴面部不自主动作,如挤眉、噘嘴等.症状逐渐加重.体检除左侧肢体肌张力低,余无异常.
-
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症一例
患儿女,系第3胎第3产,胎龄34+6周,产前彩超提示腹腔积液.因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行剖宫产.出生后Apgar评分:1 min为3分,5 min为7分.出生后患儿全身水肿,青紫,无自主呼吸,经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后呼吸机辅助呼吸转入新生儿科.患儿母亲35岁,体健,血型O型RH阳性;父亲37岁,体健,血型B型.该夫妻第1胎为一男婴,10岁时死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第2胎于孕6月时B超发现胎儿水肿而中止妊娠.
-
第144例骨质缺损-皮下结节溃疡-尿崩症-侏儒症-肾上腺危象
病历摘要患者女,14岁,文盲.因皮下结节溃疡10年、多饮多尿8年加重伴发热半月,于2006年8月28日入院.患儿4岁发现左颅顶肿块软化,外院按"头皮脓肿"手术.术后左颅骨巨大缺损,全身皮下结节、软化、溃疡、流脓、结疤此起彼伏伴间歇发热.先后按"皮肤结核,真菌、化脓菌感染"常规诊治无效.
-
减少空气污染可以延缓与年龄相关的肺功能下降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能够增加人群死亡率,降低肺功能.目前认为,肺功能是心肺健康和个体延长寿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停止吸烟能够有效地减缓肺功能的恶化,但对于减轻空气污染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
库克支气管阻塞器在患者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
胸腔手术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视频辅助的胸腔镜技术(VATS),这要求通过单肺通气对术侧视野进行充分暴露.以往一般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LT)、Univent导管[1-3]、Fogarty导管[4-5]或普通气管导管插入支气管等来实现单肺通气.以上几种技术各自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