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중약신약여림상약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783
  • 国内刊号: 44-130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10
  • 曾用名: 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通讯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宁生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黄葵和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比较及机理探讨

    作者:张伟兵;刘晓刚;张慧;王志鹏

    目的 观察黄葵和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可能机理.方法 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EGB761组、模型+黄葵组;正常组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制成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模型;两治疗组于造模2周后开始用药,各组每2周测定24 h尿蛋白,实验8周末测定血清TP、Alb、总SOD、MDA含量;肾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1)两治疗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2)实验8周末,两治疗组血清TP、Alb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和P《0.05).(3)两治疗组总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DA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黄葵和EGB761能显著降低MCNS模型大鼠的蛋白尿;其减轻尿蛋白的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丹田软肝颗粒抗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奇;许晓峰;谭永恒

    目的 探讨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和血清中肝纤指标的变化以及丹田软肝颗粒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丹田软肝颗粒进行干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肝纤指标.结果 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HA、LN、Ⅳ-C和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丹田软肝颗粒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升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结论 丹田软肝颗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同时能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 应激对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及益肾方的防治作用

    作者:廖群;肖兵华;陈奇;连晓媛;毕明

    目的 观察应激对成年雄性小鼠行为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刺激对雄性小鼠进行应激.观察应激对小鼠睡眠时间、自主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SOD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应激可致雄性小鼠睡眠及交配能力发生障碍;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睾丸中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升高.益肾方可对抗因应激造成的成年雄性小鼠行为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SOD及MDA含量的变化.结论 应激能使雄性小鼠的睡眠及性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益肾方具有防治作用.

  •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糖尿病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晓霞;苏佩清;刘智

    目的 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预防和治疗性给药对小鼠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预防性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可明显抑制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对已形成糖尿病的小鼠,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则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治疗性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均能显著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 白花蛇舌草诱导HSP70表达对H22肝癌细胞移植瘤的干预作用

    作者:胡玲;王洪琦;崔娜娟;胡晨霞;李建国;叶丽萍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诱导HSP70表达对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病理改变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中药处理后的H22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采用HSP70单抗封闭技术分为白花蛇舌草未封闭、封闭,党参未封闭、封闭及RPMI-1640空白对照共5组,观察各组移植瘤小鼠瘤组织、胸腺及脾脏的病理改变及外周血CD4+、CD8+表达情况.结果 白花蛇舌草未封闭组肿瘤组织坏死较为明显,胸腺皮质及脾脏白髓增厚,可见大量巨噬细胞;白花蛇舌草封闭组,党参未封闭及封闭组肿瘤组织的坏死、胸腺及脾脏的病理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脾脏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外,未见其他明显不同.白花蛇舌草未封闭、封闭和党参未封闭、封闭组CD3+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花蛇舌草未封闭组CD8+、封闭组CD4+表达明显上调.党参未封闭及封闭组CD4+、CD8+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有所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经白花蛇舌草处理的H22肝癌细胞能一定程度提高小鼠对同种移植瘤的主动免疫抗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诱导肝癌细胞HSP70表达,增强其免疫原性有关.

  • 抑郁康制剂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作者:赵威;黄国钧

    目的 研究抑郁康制剂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通过应用小鼠抑郁症游泳绝望模型、悬尾绝望模型及刻板等模型证明其药效作用并探讨其机理.结果 高、中二个剂量可使抑郁症动物游泳绝望不动的时间显著缩短,分别缩短21.65%和24.84%(P均《0.01);高剂量能使悬尾抑郁症模型小鼠不动时间显著缩短,缩短率为29.58%(P《0.01);能显著增强5-羟色胺酸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并协同阿朴吗啡致小鼠刻板运动的程度.结论 该药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强脑内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关键词: 抑郁康 抑郁 抗抑郁
  • 复方黄芪有效部位对冠脉结扎致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素红;吕圭源;王丽霞;李立文;张涵;楼招欢;张晓东;吴晶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芪有效部位(HQSM)对冠脉结扎致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黄芪生脉饮组、HQSM高、低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2 h,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描记心电图,连续观察6 h.取心肌组织,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光镜下心肌组织形态学:HQSM能改善冠脉结扎致缺血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肌纤维排列较整齐,横纹较清晰.透射电镜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HQSM能减轻冠脉结扎所致缺血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心肌细胞明暗带清晰,肌丝排列基本有序,线粒体轻度肿大.结论 HQSM对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细胞变化具有改善作用.

  • 黄芪生脉多糖两种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圭源;李立文;陈素红;刘赛月;郭森良;王超儿;郭菁菁

    目的 观察黄芪生脉多糖两种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ICR小鼠、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采用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给药途径,进行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速率、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抗体形成细胞测定试验.结果 黄芪生脉多糖(0.41 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升高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血清溶血素HC50、抗体形成细胞数、脾脏指数(P《0.05~0.01);而黄芪生脉多糖(0.82 g/kg)灌胃给药对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形成细胞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黄芪生脉多糖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而灌胃给药对免疫功能基本无影响.

  • 灯盏花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影响

    作者:周乐全;康亚丽;丁胜元;闫福曼;李小英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的影响.方法 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再灌注1.5 h、3.0 h、4.5 h和6.0 h,急性分离海马CA1区神经元,采用膜片钳技术细胞贴附式方法记录神经细胞膜上单通道Ca2+电流,分析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在此基础上观察灯盏花素对其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能降低海马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平均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且在缺血再灌注3.0 h内作用明显.结论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工艺优化前后乳癖消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徐国兵;王峥涛;侴桂新;潘涅;赵喆

    目的 探讨乳癖消片(RPX)工艺优化前后,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 长期外源性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4周后,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测定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全部治疗组大鼠乳头红肿、乳腺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较轻;血清中E2、P、T、LH不同程度降低,PRL不同程度升高.两种工艺的样品对大鼠乳腺增生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PX工艺优化后,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治疗作用,与原工艺相比,主要药效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 柔肝颗粒对改良CCl4法致大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萱萱;董筠;张忠华;邱召娟;王淑云

    目的 观察柔肝颗粒对CCl4加10%乙醇和高脂饲料致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CCl4(CCl4:色拉油=1:1)1 mL/kg灌胃,每周2次,连续2周.10%乙醇作饮用水,高脂饲料喂饲.造模当日分组给予柔肝颗粒3个剂量,秋水仙碱和生理盐水,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8 h,次日取血测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同时取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肝硬化模型组大鼠血中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增高,柔肝颗粒可明显降低血中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均见肝细胞中到重度脂变,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其中可见纤维间隔明显增宽,并形成假小叶.柔肝颗粒组肝脏总体病变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 柔肝颗》哂锌故笛樾源笫蟾斡不纬傻淖饔?

  • 蛇床子活性成分R2止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周然;张荣

    目的 观察蛇床子活性成分R2的止痒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的R2软膏对磷酸组织胺致痒,4-氨基吡啶(4-AP)致小鼠皮肤瘙痒,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鼠注射4-AP后皮肤与血中组胺的含量,并利用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探讨其止痒作用机制.结果 R2可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抑制由4-AP所引起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抑制由DNCB所诱发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研究表明R2具有抗组胺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结论 R2具有止痒、抗炎、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作用,其机制与抗组胺、稳定肥大细胞膜及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等有关.

  • 11种卷柏属药材薄层色谱的定性研究

    作者:崔国华;石瑛;高斌;叶放;周可祥

    目的 对卷柏属药材建立有效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卷柏属药材进行色谱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定性专属性强,可有效区别江南卷柏和其他10种粤北常见的卷柏类药材.结论 该方法有助于控制江南卷柏片的质量.

  • 波棱滴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谢欢;韩晋;张倩;袁海龙;肖小河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波棱滴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用Rp-HPLC法检测波棱素,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波棱素在0.084~1.00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2.15%,3批样品的平均累计溶出度为87.3%~90.8%.结论 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波棱滴丸的质量控制.

  • RP-HPLC法测定心可舒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尹华;袁强;董晓烨;项城帅

    目的 建立心可舒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RP-HPLC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23:77:0.5);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 葛根素在27.1~271.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664×103X(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8%(n=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心可舒片的质量控制.

  • HPLC法测定八正分散片中栀子苷的含量

    作者:古星妙;刘东辉;陈亚;周欣欣

    目的 建立八正分散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柱(250 mm×4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1:8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栀子苷在0.046~0.4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1.42%.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八正分散片定量控制,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HPLC法测定糖脂清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b1、Re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

    作者:黄鸣清;李湘力;李卓明;谢友良;赵学军;苏子仁

    目的 建立复方制剂糖脂清胶囊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富集纯化制剂中的人参皂苷Rg1、Rb1、Re及三七皂苷R1等有效成分,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b1、Re及三七皂苷R1等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Rg1、Rb1、Re和R1线性范围分别为1.88~11.28μg,1.76~10.56μg,0.294~1.764μg,0.752~2.256μg.该方法回收率Rg1为101.51%(RSD=0.75%),Rb1为100.58%(RSD=0.46%),Re为100.29%(RSD=1.01%),R1为98.64%(RSD=O.73%).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制剂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不同剂型结构对丹参提取物缓释剂释放度的影响

    作者:李苑新;袁旭江;朱盛山

    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结构对丹参提取物缓释剂中总丹酚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释放度试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丹酚酸B为对照,考察9种不同剂型结构丹参提取物缓释剂(R1~R9)中总丹酚酸的累积释放度,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R7总丹酚酸的累积释放度好,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Mt/M∞=0.363 4t1/2-0.165 6,r=0.996 2.结论 R7是丹参提取物缓释剂的首选剂型结构.

  • 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

    作者:张小燕;张旭;蔡宝昌;陈卓然;时弼

    目的 优选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麦冬多糖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 提取工艺以8倍量水,加热30 min,提取2次,醇沉溶度为80%时,麦冬多糖的含量较高.麦冬多糖在0.020 32~0.10008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2.41%,RSD为1.78%(n=5).结论 此优选条件麦冬多糖得率较高.

  • 洁肤净洗剂治疗外阴炎、阴道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阿黎;周忠明;姜惠中

    目的 评价洁肤净洗剂治疗外阴炎、阴道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洁尔阴洗液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症状体征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洁肤净洗剂治疗外阴炎、阴道炎(湿热下注证)安全、有效.

  • 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作者:庾慧;韩云;许坚;臧敏;温泽淮

    目的 在对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收集符合条件的文献,由两位接受培训的评价人员对随机对照文献进行信息采集和质量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Jadad评分表.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93篇.其中,Jadad评分为0分的有71篇,评分为1分的有14篇,仅有6篇文献达到2分,高质量文献只有2篇(3分).Jadad评分为2分以上的8篇研究中,因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各不相同,无法归类而未能进行数据合并的Meta分析.有4项研究临床疗效的相对获益指标RR(relativerisk)的95%可信区间不包括1.0,提示此4项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1项研究的治疗后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具有显著性差异."倒漏斗"图示分析,发现图形不对称.结论 虽然某些中药汤剂或制剂可能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各项研究的质量较低,且存在潜在的发表性偏倚,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仍有待高质量临床试验的进一步支持.

  • 石菖蒲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吴启端;吴清和

    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对石菖蒲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就其有效部位、毒性、存在问题等进行讨论.挥发油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部位,α-,β-细辛醚是石菖蒲挥发油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石菖蒲尤其是α-细辛醚,有显著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脂、平喘和抗癌等作用,但有致癌致畸的报道,有必要尽快对其毒性开展详细的研究,以指导临床使用.石菖蒲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有许多共同的生理和病理基础,至今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很多也很深入,但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 甘草、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质基础与作用环节研究进展

    作者:陈长勋;徐姗珺

    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作用.与附子共煎时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并无减少乌头碱溶出的作用.甘草解毒机理是其所含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可能与乌头类生物碱结合,延缓或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甘草酸在胃肠道转化为甘草次酸而被机体吸收,吸收后的甘草次酸在体内有较强的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甘草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在煎液中与乌头类生物碱发生结合沉淀,减少有毒生物碱的吸收;甘草黄酮在体内也可发挥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甘草酸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乌头碱结合,减少有毒生物碱吸收或在体内与乌头碱结合加速其排泄而发挥解毒作用的可能性存在,但此减毒作用并非主要作用.干姜降低附子毒性作用确切可靠.在与附子共煎环节,干姜的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能减少煎液中乌头碱含量,并减少其生物毒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并不减少煎液中乌头碱的溶出,但却能在体内发挥拮抗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水溶性组分能增加附子中乌头碱类的溶出,并增强附子的毒性.

  •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八味健骨片中杠柳毒苷血药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颖萍;田原;韩毅;韩波;宫莉;李国信;刘桂芳;周学文

    为了建立八味健骨片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组方成分、临床前药学研究结果,估算血药浓度,并经实验证明,地高辛免疫反应药物监测系统可以检出口服八味健骨片、香加皮提取物的动物血清中的强心苷响应值,与给予地高辛片的检出结果一致;在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受试者血清中也检出响应值,检测值大小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相关;临床阴性对照显示,该反应具有特异性.结果提示,可以用地高辛免疫反应临床药物监测系统对杠柳毒苷的交叉反应进行以毒性成分为目标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两面针药材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与质量评价

    作者:颜玉贞;谢培山;田润涛;林燕妹

    目的 建立两面针药材季铵类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鉴别和评价不同部位及商品药材饮片的质量.方法 色谱柱:ZORBAX XDB-C8(4.6×150mm,5μm);流动相:A.3%冰醋酸-二乙胺(1000:7.8),B.甲醇,C.乙腈(非线性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270nm.结果 两面针液相色谱主要由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等21个色谱峰以其相对稳定的峰与峰的积分比值所提供的以生物碱为主体的成分分布信息组成,可更有效地分析和评价药材的质量.结论 指纹图谱显示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皮部,故皮部脱落的商品老根饮片质量低劣;地上茎部生物碱分布很低,不宜与根部同等使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