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중약신약여림상약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783
  • 国内刊号: 44-130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10
  • 曾用名: 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通讯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宁生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活络效灵丹对乳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赵妍;韩向东;王春丽

    目的 探讨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血清对照组、模型组(H/R组)、活络效灵丹(HXP)血清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血清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以及胞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浆SOD活性,减少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并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1).结论 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丹田降脂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吴庆光;张玲玲;李耿;刘明平;赵冉;赖小平

    目的 探讨丹田降脂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以辛伐他汀作为阳性药,采用PeriFlux system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丹田降脂丸分别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在正常状态和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状态下的血流灌注量(PU)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田降脂丸高、中、低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正常状态下的小鼠耳廓血流灌注量(P<0.01),并可明显减轻肾上腺素所致的微血管收缩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P<0.01).结论 丹田降脂丸可有效改善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致所致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循环.

  • 枳朴方中空栓对术后肠麻痹大鼠两种胃肠肽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方昆;温向娟;武玉鹏;张恒

    目的 探讨枳朴方中空栓在预防和治疗术后肠麻痹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雌性大鼠,切除子宫建立术后肠麻痹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观察枳朴方中空栓对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MTL、Gas含量略低,NO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MTL、Gas含量明显降低,NO明显增高(P<0.01);西沙必利中空栓组与枳朴方中空栓高剂量组较模型组MTL、Gas含量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P<0.01);枳朴方中空栓低剂量组较模型组MTL、Gas含量增高,NO降低(P<0.05).结论 枳朴方中空栓能够提高术后肠麻痹大鼠血清中的MTL和Gas含量,降低NO含量,以达到调控胃肠运动的目的,可预防和治疗术后肠麻痹.

  • 断藤益母汤含药血清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昌松;梁江;刘清平;徐强;林云斌

    目的 探讨断藤益母汤(DYD)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ibro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殖以及TLR4(Toll like receptor 4)mRNA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FLS,取第3~5代细胞,分别加入来氟米特和DYD高、中、低剂量家兔含药血清,空白组加入正常家兔血清,MTT法检测24 h、48 h、72 h后各组含药血清对RA-FLS的影响.取RA -FLS,空白组不加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加LPS20 μg·mL-1,实验组在加入LPS后分两组,分别加入来氟米特和细胞抑制率高的DYD含药血清.Realtime-PCR法检测以上4组细胞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来氟米特和DYD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二者均能显著抑制RA-FLS增殖(P<0.05);对LPS诱导的TLR4的mRNA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来氟米特和DYD药效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藤益母汤高、中剂量含药血清作用48 h、72 h后能显著抑制RA-FLS增殖,且高剂量血清可下调LPS诱导的TLR4mRNA表达,这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机制之一.

  • 丹参酮IIA对肾癌786-O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肖建勇;谭宇蕙;张广献

    目的 研究丹参酮IIA对肾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丹参酮IIA对肾癌细胞活力影响;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丹参酮IIA对肾癌细胞周期阻滞;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相关靶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观察核仁蛋白Nucleophosmin (NPM)/B23定位的变化.结果 丹参酮能够呈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生长活力(P<0.05);细胞周期分析表明丹参酮IIA处理的肾癌细胞阻滞在S期;免疫印迹结果证明丹参酮IIA处理肾癌细胞,cyclin A,p53及其下游基因p21显著上调;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在丹参酮IIA作用下,NPM蛋白定位从核仁移位到核浆.结论 丹参酮IIA作用786-O细胞导致细胞周期S阻滞,其机制可能与NPM移位促使其相互作用靶蛋白p53和p21蛋白水平上调有关.

  • 双黄连粉针剂与盐酸头孢吡肟联合用药的肾毒性研究

    作者:陈浩;宓穗卿;王宁生;赵威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与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联合用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双黄连组,头孢吡肟高、中、低剂量组,双黄连合用头孢吡肟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给药7d,收集末次给药后24 h尿液,腹主动脉取血处死、摘除双肾检测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以及尿β-D-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蛋白等生化指标变化,并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合并用药各剂量组尿NAG、尿蛋白、肾组织MDA、组织T-SOD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合并用药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管蛋白管型及小血管壁增厚或增生.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与注射用头孢吡肟联合应用会增加头孢吡肟的肾毒性.

  • 决明子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黄晓丹;郑荣波;谭蕊蓉;和海龙;李维熙;李怡芳;何蓉蓉;栗原博

    目的 研究决明子提取物对溴酸钾( KBrO3)/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诱发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2 mg·kg-1 LPS,同时腹腔注射200 mg·kg-1 KBrO3制备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模型.50,150和450 mg·kg-1决明子提取物在LPS/KBrO3给药同时及3h前分别灌胃2次,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水溶液.LPS/KBrO3给药6h后,乙醚麻醉条件下采取小鼠晶状体测定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 单独腹腔注射200 mg·kg-1 KBrO3或尾静脉注射2 mg· kg-1 LPS 6 h后,小鼠晶状体组织内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有所降低,而当KBrO3并用LPS时则显著诱发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50,150及450 mg· kg-1决明子提取物灌胃给药能够有效的改善因KBrO3/LPS诱导小鼠晶状体组织内GSH含量的减少、提高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和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决明子提取物可以改善小鼠晶状体内的过氧化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M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信号PI-3K的影响

    作者:胡旭光;郭姣;贝伟剑;何伟;王槾;刘沙沙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信号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影响,探讨FTZ治疗MS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热量饲料喂养复制MS大鼠模型,经FTZ治疗8周,测量体重、腹围、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RT-PCR检测脂肪组织PI-3Kp85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FTZ可降低MS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血清HDL-C水平、减轻体重和肥胖,上调大鼠脂肪组织PI-3Kp85 mRNA的表达.结论 FTZ可调节MS大鼠糖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对MS具有防治作用.FTZ上调胰岛素信号PI-3K,可能是其治疗MS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之一.

  • 前列清颗粒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作者:陈志强;何羿婷;陈更新;徐琳本;桂泽红;董倩倩;张琼

    目的 评价前列清颗粒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消痔灵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设前列清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前列泰胶囊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共45 d.给药后检测全血和前列腺液中自细胞数、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对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清三个剂量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 0.05,P<0.01);前列清中、高剂量组全血中白细胞数明显降低,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升高,前列腺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 0.05,P<0.01).结论 前列清颗粒对模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 石菖蒲活性成分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俊和;陈云波;魏刚;聂慧;周莹;程淑意;王奇;陈东风

    目的 观察石菖蒲两种活性成分单体β-细辛醚、丁香酚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对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成绩及体重相近的小鼠99只,随机区组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安理申阳性药对照组、β-细辛醚组、丁香酚组、β-细辛醚与丁香酚的配伍比例为1∶1,3∶1,5∶1,7∶1的配伍组,每组11只.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灌服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灌服相应的治疗药液;行为学测试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每次测试前30 min予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3 mg· kg-1)制备学习记忆障碍痴呆模型.灌胃第8天开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逃避潜伏期(s)和游泳路程(cm)作为观测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逃避潜伏期16.55±12.99,游泳路程250.6±199.0)相比,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38.73±35.45)和游泳路程(555.7±474.9)均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组(潜伏期18.63±9.18,路程290.5±145.8)、丁香酚组(潜伏期22.78±12.01,路程351.2±182.0)、3∶1配伍组(潜伏期19.25±14.43,路程312.2±246.7)及5∶1配伍组(潜伏期18.27±15.87,路程295.7±269.8)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均明显缩短(P<0.01,P<0.05).结论 石菖蒲中两种主要活性成分β-细辛醚与丁香酚的较优配伍比例可能在3∶1和5∶1之间.

  •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旭;章永红

    目的 研究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MDA-MB-23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期;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将癌细胞阻止于G0/G1期相关.

  • 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肝肾毒性及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作者:韩亮;冯毅凡;江涛;王亮;赵建荣;石忠峰

    目的 以常规毒理学指标研究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的毒性,比较蛇床子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尿液代谢表型差异.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蛇床子组、四氯化碳组和空白组,给药后收集尿液和血液,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与肝脏、肾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测定大鼠的尿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蛇床子组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下降,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都略有上升.与四氯化碳组比,蛇床子组中GPT、GOT、ALP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代谢组学分析组间表型差异明显.结论 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使用时应予注意.

  • 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王庆庆;欧阳臻;赵明;韩邦兴;王文兵;吴燕;杨兵

    目的 探讨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625,1.25,2.55,10 mg·mL-1)茅苍术水提物处理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过程中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光镜下可见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茅苍术提取物处理,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 体外实验显示茅苍术提取物能抑制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调肠理气片优化方对FC气秘证大鼠肠运动及结肠组织内MOT、CGRP的影响

    作者:赵小青;黄媛;罗云坚;陈延;邓芳柏

    目的 观察调肠理气片优化方对功能性便秘(FC)气秘证大鼠排便时间、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观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优化方治疗FC气秘证模型大鼠,记录各鼠首粒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检测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CGRP浓度,并与泽马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治疗后,优化组、泽马可组、空白对照组大鼠排便时间较短且相近(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肠推进率方面,泽马可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方组结肠组织内MOT浓度仅次于空白组、CGRP浓度仅高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肠理气片优化组方对FC有一定的疗效,对相关胃肠激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作用部位可能以结肠为主.

  • 眼用制剂中清凉剂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作者:伍海涛;王宁生;宓穗卿;廖南英

    目的 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眼用制剂中各种清凉剂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OV-1701石英毛细管柱;选样口温度:220℃;炉温:105℃;FID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6.0 psi;氢气:45 mL/min;空气:450 mL/min;分流比:10∶1;以乙酸乙酯萃取样本,正十三烷为内标.结果 樟脑、异龙脑、薄荷醇、龙脑分离良好,在浓度2.0~250.0 μg·mL-1间与内标峰面积之比线性良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定量准确,可用于眼用制剂中清凉剂辅料的研究.

  • GC法测定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中油酸的含量

    作者:黄俊忠;陈新国;高美华

    目的 建立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中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GC)法,色谱柱为极性毛细管柱(DB-WAX 30 m×0.25 mm,0.25 μm);检测器:FID;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80℃,以每分钟10℃升至200℃,保持1 min,再以每分钟10℃升至220℃,保持10 min.结果 油酸在0.233~2.37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油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2.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鸦胆子油口服乳液的质量控制.

  • 南板蓝根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形态及组织结构鉴别

    作者:熊清平;张丹雁;刘家水;梁欣健;孙泽彬

    目的 完善南板蓝根的鉴别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药用部位、外观性状及横切面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生态环境对马蓝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长环境的南板蓝根药材形态及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建议《中国药典》增加栽培品的鉴别内容.

  • 含石菖蒲复方煎剂中β-细辛醚的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刘柳芳;魏刚;张琼丹;许日鑫;刘东辉

    目的 通过测定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含石菖蒲临床复方煎剂中β-细辛醚的含量范围,为石菖蒲的安全使用提供初步数据参考.方法 从文献中选用指迷汤、还少丹、黄连解毒汤3个复方,参照临床的实际煎法进行陶瓷保健壶、圆底烧瓶、陶瓷药煲3种煎煮工具进行煎煮,采用HPLC测定复方中β-细辛醚的含量.以Agilent ZORBAX ODS为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3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 在日服临床用量中,指迷汤中β-细辛醚含量为33.30~57.53 mg,还少丹中β-细辛醚的含量为26.61~64.84 mg,黄连解毒汤中β-细辛醚的含量为25.18~50.51 mg.结论 治疗老年性痴呆中含有石菖蒲的临床复方中β-细辛醚含量范围约为25~65 mg,远低于报道的大鼠口服β-细辛醚LD50 1010 mg·kg-1,为石菖蒲的安全使用提供初步数据参考.

  • 黄连生物碱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涂瑶生;江志强;孙冬梅;张建军;李绍林;付建武

    目的 研究黄连生物碱的佳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 以黄连总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黄连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黄连总生物碱纯化工艺.结果 黄连总生物碱的佳提取工艺为:黄连饮片加8倍量1.5%的硫酸溶液,煎煮3次,每次40 min;佳纯化工艺为:黄连提取液用Ca(OH)2调节pH5 ~6,抽滤,滤液加热浓缩至浓度为每mL含0.24 g生药,抽滤,滤液加盐酸调节pH1.5~2,加5%氯化钠溶液使溶解,冰箱中静置过夜,抽滤,滤渣真空干燥(50℃),收集纯化物.结论 所建立的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 首乌藤多糖脱色脱蛋白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于雷;王保奇;张华锋;杨云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首乌藤多糖纯化的佳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首乌藤多糖保留率、脱色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10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确定佳树脂,然后以多糖保留率、脱色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上样浓度、洗脱流速、上样量和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优选树脂脱色脱蛋白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佳树脂的工艺参数.结果 确定佳的工艺参数是选用树脂DA-201,上样浓度1086.6mg/L,大上样量2倍柱床体积,8倍柱床体积溶剂洗脱,流速1.0 mL/min,此时多糖保留率、脱色率和蛋白脱除率分别可达到85.42%,38.37%和31.84%.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对首乌藤多糖有较好的脱蛋白和脱色素效果,安全且操作简便,便于在首乌藤多糖的制备中推广使用.

  • 正交试验优选治带片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和海龙;郑荣波;彭绍忠;暴梅佳;苏子仁;黄晓丹

    目的 优化治带片处方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苦参碱的含量为考察目标,对治带片处方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苦参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2次,每次煎煮2.5 h.结论 该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 预知子中α-常春藤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侯雄军;刘岩庭;张武岗;李志峰;杨世林;冯育林

    目的 优选预知子中α-常春藤皂苷(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α-常春藤皂苷,以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逐一考察.结果 适合生产的预知子中α-常春藤皂苷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转移率高达98.40%.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确定预知子提取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魏强强;林桂涛

    目的 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效果.方法 以延胡索乙素和浸膏率为纯化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指纹图谱,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佳纯化工艺.结果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纯化延胡索水提液的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为0.25 g·mL-1,静置温度为5℃,不调pH值,加入药液体积20%的壳聚糖溶液.结论 壳聚糖澄清剂可用于延胡索水提液的纯化.

  • 桃儿七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黄坤;蒋伟;赵纪峰;刘翔;张植伟;王昌华;秦松云;钟国跃

    系统地综述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中存在的天然木脂素类化学成分、人工合成鬼臼毒素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桃儿七中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探讨、以鬼臼毒素为前体物质合成和发现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活性衍生物方面,并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由于目前作为前体物质的鬼臼毒素仍依赖于从桃儿七中提取,而桃儿七的资源已出现紧缺,寻找鬼臼毒素含量高的桃儿七野生资源,并开展人工种植基地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

  • 基于电子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的探讨

    作者:陆芳;翁维良;高蕊;李睿;李秋艳

    目的 探讨基于电子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方法 分析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针对临床研究中的不确定因素、安全风险,探讨通过电子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逻辑核查、源数据核查、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关键变量的质量检查与评估等.结果 电子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临床研究的质量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中存在数据录入滞后导致的质量控制手段无法及时实施、价格昂贵等问题.结论 有必要建立临床研究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利用采集的数据及其相关信息实现对临床研究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中药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问题的探讨

    作者:姜俊杰;王建农;魏戌;李建鹏;谢雁鸣

    针对中药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阐述了中药PPK的研究对象、测定指标的选择;认为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曲线的拟合、有效成分的检测是中药PPK研究的关键问题,并结合中药PPK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药群体药代动力学曲线拟合方法,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 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磊;刘怡;张宏桂;梁生旺

    目的 对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初步推测其体内代谢途径.方法 收集大鼠灌胃给予三叶豆紫檀苷后的尿液和粪便,采用HPLC-MSn分析代谢物的色谱行为、电喷雾多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和空白组大鼠对应代谢物比较.结果 三叶豆紫檀苷大鼠灌胃给药后尿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高丽槐素和高丽槐素-3-O-磺酸,粪便中检测到代谢产物高丽槐素.结论 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可广泛代谢,并推测了其体内代谢途径.

  • 小承气汤中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韩刚;赵媛;索炜;康欣;王彦雪;肖倩

    目的 研究小承气汤中大黄与厚朴、枳实配伍对大黄酸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别给予大黄及小承气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色谱柱为Diomansil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7∶22∶1);检测波长为428 nm;流速为1.0 mL/min.血药浓度数据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黄酸血药浓度在1.0~1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鼠给予大黄及小承气汤后,大黄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AUC、Cmax和CL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黄与厚朴、枳实配伍后,使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降低.

  •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家兔关节微透析液中的精氨酸和瓜氨酸

    作者:田瑶;邵继征;王利胜;张英丰;程龙;吴阳;张升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同时测定家兔关节微透析液中精氨酸和瓜氨酸的方法.方法 利用微透析技术从抗原诱导性关节炎家兔的关节腔中取样,荧光检测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衍生剂为邻苯二甲醛(OPA),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50mmol·L-1乙酸钠(用冰乙酸调pH=4.5),采用二元梯度洗脱,λEx=342 nm,λEm=446 nm,流速1 mL· min-1,柱温25℃.结果 两种氨基酸在40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精氨酸和瓜氨酸分别在0.054~6.480 μg· mL-1(r=0.9993),0.0525~6.3000 μg·mL-1 (r=0.999)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2.58 ng·mL-1和9.08 ng·mL-1,精密度RSD分别为0.86%和1.04%.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关节微透析液中精氨酸和瓜氨酸的同时测定.

  • 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卢海啸;张丽媛;倪林;卢锦熙;周晓宏;高幼衡

    目的 建立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HPLC法对19批三桠苦叶进行指纹图谱构建,运用指纹图谱参数共有峰和相似度进行分析,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了12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69~0.98,19批药材聚成3类.结论 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更全面地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方法.

  • 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舒顺利;应军;刘军民;周焘

    目的 研究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分析结构.结果 从鸡血藤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 epicatechin)、芒柄花苷( Ononin)、染料木苷(genistin)、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结论 染料木苷(genistin)为首次在鸡血藤中发现,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为首次在本科植物中发现.

  • 血塞通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例

    作者:钟皎

    患者因“脑梗塞”入院治疗,临床给予血塞通400 mg/d,丁咯地尔200 mg/d,乙酰谷酰胺0.5 g/d,纳洛酮2 mg/d,甲钴胺1 mg/d.10 d后患者出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怀疑由血塞通引起该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 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的CD200R表达

    作者:陈典;周联;王青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方法,并分析其活化后表面分子CD200R的表达.方法 分离BALB/c小鼠外周血,以抗-IgE-FITC和抗-CD4-PE/cy7与抗-CD45R B220-PE/cy7双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小鼠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以及卵清蛋白(OVA)致敏的BALB/c小鼠外周血,抗-IgE刺激后抗-IgE-FITC、抗-CD4-PE/cy7、抗-CD45R B220-PE/cy7和抗-CD200R-PE三色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R的表达.结果 小鼠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占白细胞总数为0.7%,抗-IgE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中CD200R+表达率由3.62%升至31.6 %(P< 0.01).OVA致敏小鼠外周血,经OVA体外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CD200R+表达率由13.43%升至23.5 %(P<0.05).结论 IgE+CD4-CD45R-双色荧光标记可以鉴定小鼠嗜碱性粒细胞;CD200R可以作为小鼠嗜碱性粒细胞重要的表面活化分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