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青光眼滤过术中改良式可调节缝线缝合方法效果观察

    作者:张方顺;田岩;王璐;张妍;董凤霞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改良式可调节缝线缝合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1/2014-12我院病房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手术患者46例4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46例49眼均采用改良式可调节缝线的缝合方法,其滤过泡形成满意,眼压控制良好,缝线期间眼部无明显异物感,拆除缝线时简单、便捷。结论:此种可调节缝线缝合方法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可调节缝线缝合方法中非常适宜、有效、简便的方法之一。

  •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

    作者:朱海平;邓德勇;谢美娜

    目的:研究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03/2016-03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80例80眼,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组( n=40)和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组(n=4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散光度、眼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38/40)显著高于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显著高于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度、眼压均显著低于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5%(10/40)显著低于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组53%(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比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具有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 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作者:谢洪涛;刘钊臣

    目的:探讨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例102眼,均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联合冷凝手术,术中不放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84眼(82.4%),二次复位10眼(9.8%);35眼(34.3%)术后矫正视力<0.1,38眼(37.3%)0.1~0.3,29眼(28.4%)>0.3,明显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以角膜水肿(20.6%)和一过性高眼压(9.8%)为主,给予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小剂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

  • Bevacizumab球结膜下注射联合滴眼液治疗角膜新生血管

    作者:伊恩晖;王懿;王丽丽

    目的:观察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联合眼液滴眼治疗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观察 CNV 患者25例32眼,其中碱烧伤6例8眼,慢性角膜炎14例19眼,单纯角膜穿通伤5例5眼。采取患眼下方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 2.5mg,治疗后应用自配的5mg/mL bevacizumab眼液滴眼4次/d,连续滴眼15d。1mo后重复上述治疗,共3次。于治疗前、再次治疗前和3次治疗停止后1、3、6 mo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反应、CNV面积、角膜血管翳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探讨 bevacizumab 治疗CNV的效果、治疗次数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眼压及前房反应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角膜血管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平均CNV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574、6.221、6.221,P<0.05)。治疗停止后1mo,18眼(56%)视力提高两行以上;20眼(63%) CNV 面积减小;有效率为56%。3mo后23眼(72%)视力提高两行以上;25眼(78%) CNV面积减小;有效率为72%。6 mo后情况与3 mo基本相同。
      bevacizumab对不同病因引起的CNV均表现出治疗效果效果,碱烧伤、慢性角膜炎及单纯角膜穿通伤的改善率分别为62%、79%和60%。在32眼中,观察视力或CNV改善情况,第1次治疗后44%得到改善,第2次治疗后56%改善,第3次治疗后63%改善,3次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改善率,治疗2次和3次与治疗1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274、48.532,P<0.05)。结论: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联合眼液滴眼治疗CNV方法简便,短期观察效果明确,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Sirius测量LASEK术后前房形态的改变

    作者:程亚辉;文诗伟;岳钟;李世强

    目的: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前房形态的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015-01/08在我院眼科接受LASEK的近视患者53例106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3、6mo,1a应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前房容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EK术后1 a内,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前房角较术前无变化(P>0.05);LASEK术后1 a内各个时间点,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前房容积均无变化(P>0.05)。结论:LASEK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均较术前降低,而术后1a内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无变化,前房角度在LASEK手术前后无变化。因此,在随访期内LASEK术后前房形态无变化。

  • 眼肌运动障碍性双眼复视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陶丽惠;宋峰伟

    目的:评估眼肌运动障碍性双眼复视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采用25项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调查( NEI-VFQ-25)中文版对2013-10/2016-03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的112例眼肌运动障碍性双眼复视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眼肌运动障碍性双眼复视患者的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包括一般健康状态、总体视觉情况、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社交功能、精神健康状态、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驾驶和周边视野等方面评分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眼痛及色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肌运动障碍性双眼复视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应当重视双眼复视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价。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黄芳;宋彩萍;于淼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视网膜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1例23眼患者中屈光介质透明者行抗 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后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屈光介质混浊患者行白内障或玻璃体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mo,对治疗前后眼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1例1眼视力提高显著,其余患者视力稳定或略有提高,所有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治疗前后眼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清除虹膜新生血管后联合滤过手术可以较快、较好地控制眼压,可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子昂;谢祥勇

    目的:观察视功能训练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弱视眼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试验组23例23眼患儿在配镜及定量遮盖的基础上弱视眼进行脱抑制、单眼调节训练、双眼调节集合训练、双眼融像训练、双眼扫视训练、双眼运动融像训练等,对照组20例23眼患儿在配镜及定量遮盖的基础上只进行光刷、红闪、光栅、精目训练等弱视训练。结果:立体视、AMP、AF、NRA、PRA、NPC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治疗前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立体视、AMP、AF、PRA、NPC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对比分析有统计学差异( P<0.05);NRA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立体视、AMP、AF、NRA、PRA、NPC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 P>0.05);立体视、AMP、AF、NRA、PRA、NPC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试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与传统弱视治疗对比,加入视功能训练双眼立体视、AMP、AF、PRA、NPC等各项视功能数据明显优于传统弱视治疗, NRA与传统弱视治疗无差异。

  • 复发性泪腺区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胡轶;何为民

    目的:探讨复发性泪腺区肿瘤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类型。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4-01/2014-02在我科确诊的25例复发性泪腺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复发情况、组织病理学分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选25例患者中21例为初次复发,1例为3次复发,3例为2次复发。后一次手术到近一次复发间隔1mo~28a(中位数1a)。复发后在我院手术时的年龄17.5~70(平均47.9)岁。组织病理检查:多形性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恶变2例,腺样囊性癌10例,上皮-肌上皮癌3例,恶性多形性腺瘤3例,腺癌1例,间叶组织肿瘤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结论:泪腺区复发性肿瘤种类繁多,以腺样囊性癌多,其次是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复发率高;多形性腺瘤初次手术完整的切除,对预防术后复发和恶变至关重要。同时早期及长期的随访,对发现肿瘤复发,也非常重要。

  •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位置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秀兰;蔡春艳;涂惠芳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位置治疗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06/2015-06收治的85例136眼眼睑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3例66眼)与B组(42例70眼)。两组患者均应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治疗,A组采取完全注射模式,B组采取豁免下睑内侧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wk的Jankovic评定量表( Jankovic Rating Scale,JRS)评分、眼睑痉挛残疾指数( Blepharospasm Disability Index,BSDI)指数、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BUT)、前段OC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90d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JRS 评分、BSDI 指数、BUT 与TMH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1 wk两组患者BUT与TMH均增大,治疗后3 wk两组患者JRS评分、BSDI指数均下降,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RS评分、BSDI指数、BUT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TMH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随访结果显示,A组和B组复发率分别为14.0%、11.9%,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和16.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采取完全注射模式及豁免下睑内侧注射模式治疗眼睑痉挛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减轻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随访90 d复发率接近,豁免下睑内侧注射模式可减轻对泪膜稳定及泪液引流的干扰,具有微小优势。

  • 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谌金金;章艳;栾国刚;严涛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01/2015-1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婴幼儿泪囊炎患者218例356眼,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泪囊区按摩组,泪道加压冲洗组,单纯泪道探通组,泪道探通联合激素冲洗组。观察不同分组患儿的治愈率。结果: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总的治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泪道探通组的疗效显著性高于泪道加压组及泪囊按摩组,泪道加压冲洗组的疗效显著性高于泪囊按摩组;联合激素冲洗组疗效显著优于不联合激素冲洗组。上泪小点探通术治愈率显著优于下泪小点探通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泪囊按摩组、泪道加压冲洗组和泪道探通组的治愈率不断降低(r=0.553、0.437、0.742,P<0.05)。结论:对于月龄较小,1岁以下的患儿首选泪囊区按摩法,而对于1岁~2岁的患儿泪囊按摩无效者推荐泪道探通,上泪小点探通疗效更优,而对于2岁以上患儿多推荐泪道探通联合激素冲洗治疗。

    关键词: 泪囊炎 婴幼儿 疗效
  • 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的恶性青光眼

    作者:张影影;张立贵;綦跃勤

    目的:探讨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白联合术后恶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5-06间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14例16眼,经保守治疗无效,采用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虹膜拉钩暴露6:00位人工晶状体复合体边缘,行前后囊膜部分切除联合相应部位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2 mo的随访观察,治疗后前房均重建成功,平均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LogMAR)由术前的0.2±0.17,提高到末次随访的0.5±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压由术前的42.6±4.23mmHg至末次随访的15.89±4.72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眼需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2眼需用两种抗青光眼药物,其完全成功率为75%,部分成功率25%,成功率100%,平均前房深度由术前的0.62±0.23mm至末次随访的3.49±0.57mm,2眼治疗后出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恢复。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人工晶状体偏位、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前段玻璃体切除可以有效治疗青白联合术后恶性青光眼,较后路法更简单安全、易掌握、并发症少。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秉仪;郑永征;林颖;林晨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症状及各项临床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糖尿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干眼症患者90例180眼,其中非糖尿病患者45例90眼,经内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干眼症患者45例90眼,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中文版( COSDI)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Ⅰ test)、角膜荧光素染色( FL)指标的测定,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眼症指标比较,糖尿病组干眼症OSDI指数(46.88±18.51)高于非糖尿病组(39.76±13.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57±1.33分)高于非糖尿病组(1.19±0.8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糖尿病组干眼症Schirmer Ⅰ试验(4.30±1.80mm/5min)低于非糖尿病组(4.80±1.52mm/5mi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泪膜破裂时间中,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组干眼症在症状、泪液的基础分泌及角膜上皮缺损方面均较非糖尿病组严重。对糖尿病患者的眼部筛查应包括干眼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查,以便对糖尿病干眼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建议和治疗,改善其干眼症状,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眼内窥镜下联合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作者:钟沐睿;江林;李明德;刘聪慧;刘少山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15眼伴光感以上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使用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 mo。15例15眼术后1 wk眼压12.53±3.73mmHg (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58.81±5.91 mmHg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mo患者平均眼压18.26±4.31mmHg,术后3mo患者平均眼压17.06±3.65mmHg,术后6mo患者平均眼压16.13±3.66mmHg,患者术后随访各时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提高2例2眼(13%),无变化者11例11眼(73%),视力下降者2例2眼(13%)。随访中有4例4眼眼压增高,使用1~2种降眼压眼药水及局部按摩眼球使得患者眼压<21 mmHg。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5例15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术后随访眼部B超检查未见眼球萎缩、脉络膜及视网膜脱离。结论: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挽救患者残存视力,解除疼痛,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玻璃体内注射酮咯酸治疗白内障术后慢性黄斑囊样水肿

    作者:马君择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酮咯酸治疗白内障术后慢性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6-02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后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患者38例,行玻璃体内注射酮咯酸治疗。治疗后,采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进行临床检查,观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2、4wk,3、6mo患者的矫正视力变化、眼压、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玻璃体内注射酮咯酸治疗后FFA显示患者渗漏显著地减低,患者黄斑区水肿消退,同时,矫正视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平均厚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酮咯酸治疗白内障术后慢性黄斑囊样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丽娟;龚建华;许卫平;陈春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术式治疗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探索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的佳术式。方法:选取2010-01/2016-01我院收治的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患者348例397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泪道激光组接受泪道激光成行术治疗130例152眼、鼻泪管组接受人工鼻内管支架植入术治疗113例127眼、鼻内镜组接受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105例118眼,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mo,3组患眼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泪道激光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泪管组、鼻内镜组(P<0.05),鼻泪管组与鼻内镜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mo,3组患眼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与术后1 mo完全一致,但是3组患者术后4 mo的治疗效果均显著变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激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鼻泪管组、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泪管组与鼻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眼复发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行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

  •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作者:秦书艳;沈磊;力强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2016-01/03间收治的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22例22眼,3 mo内给予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检查,眼底荧光造影( FFA)及眼底出血吸收情况。结果:所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1wk,1、2、3mo后平均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CT图像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mo检查FFA显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眼底出血明显吸收。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的黄斑水肿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及注射药物的频率尚需进一步观察与探讨。

  • 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作者:兰小川;石春和

    目的: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观察配戴前和配戴3 mo 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屈光参差度、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结果:配戴前平均UCVA为4.0±0.2,BCVA为4.96±0.2,屈光参差度-4.64±1.52D;配戴3mo后平均UCVA为4.97±0.07,BCVA为4.99±0.1,屈光参差度为0.23±0.12D;配戴3mo后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前拥有同时视者36例、融合功能21例、远立体视功能13例。配戴3 mo后分别为40例、36例、23例。配戴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配戴前增加,与配戴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框架眼镜矫正后近立体视正常者14例,近立体视异常者26例(13例黄斑立体视,7例周边立体视,6例立体盲)。配戴3 mo后近立体视正常者27例,近立体视异常者13例(7例黄斑立体视,3例周边立体视,3例立体盲)。配戴后3 mo的近立体视与配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3 mo后,不仅裸眼视力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改善立体视功能。

  • OCT血管成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研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血管成像技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31例31眼早期POAG患者视盘血流情况。以分光谱振幅去相关 OCT血管成像技术测量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及视盘大血管直径,分析与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平均缺损度的相关性。结果:视盘上方毛细血管平均密度为7.34±1.40根/mm,与上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呈正相关(P<0.05);视盘下方毛细血管平均密度为7.76±1.34根/mm与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呈正相关(P<0.05)。视盘大血管平均直径为94.71±11.20μm,与视野平均缺损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血管成像可以方便无创观察青光眼患者视盘血流情况,可以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三种方式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雯;廖志强

    目的:比较使用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计、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和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三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近视治疗中心就诊患者74例148眼,每位患者均使用A型超声角膜厚度测量计、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三种仪器测量其中央角膜厚度。数据统计方式为组间两两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组间测量方法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方法。结果:A型超声角膜测厚、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测厚、OCT角膜测厚的平均值分别为532.17±22.94、526.53±24.52、532.62±23.59μm。三种方式组间配对 t 检验。 A型超声角膜测厚组与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测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型超声角膜测厚组与OCT角膜测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测厚组与OCT角膜测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A型超声角膜测厚组、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测厚组、OCT 角膜测厚组两两呈正相关( r=0.972、0.964、0.973,P<0.05)。三种方式测量角膜厚度的一致性分析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A型超声角膜测厚、Allergro Oculyzer角膜地形图测厚、OCT角膜测厚三种测量方式对于CCT的测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较好的一致性,临床上三种测量方式可以互为补充,相互参考。

  • 1g/L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

    作者:刘盛春;王利群

    目的:探讨1g/L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8眼。试验组:术前2 d和术后4 wk应用1 g/L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联合术后2 wk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照组:术后2 wk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分别在术前2d内,术后1d、1、4、12 wk测定黄斑中心亚区域平均厚度( CSMT ),并计算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前、术后1d,1、12wk 试验组与对照组 CSM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wk 试验组CSMT 为251.57±6.814μm,低于对照组的262.41±7.29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4、12wk试验组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0、0.9%、0.9%,对照组分别为0、0.9%、8.5%、1.7%,两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比较,仅术后4w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和术后应用1g/L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能有效预防术后黄斑中心亚区域增厚,减少黄斑水肿发生率。

  • 环境亮度及瞳孔直径对人眼神经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作者:赵冠华;曹瑞丹;张磊;严伟明;陈涛;王斌;丁一峰;王美艳;张作明

    目的:研究环境亮度及瞳孔直径对神经对比敏感度函数( NCSF)的影响,并与对比敏感度函数( CSF)相比较。方法:招募健康男性志愿者10名10眼作为受试者,以右眼为测试眼,利用视觉监视系统设置不同环境亮度并附加眩光,测量自然、3.0 mm和5.0 mm瞳孔时的CSF;利用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3.0mm和5.0mm瞳孔时的调制传递函数( MTF),根据CSF与MTF的比值求得NCSF。结果:NCSF和CSF随环境亮度降低曲线整体下移,波峰向低频区移动,CSF更偏向低频区。 CSF变化受NCSF和MTF共同作用,瞳孔开大,MTF下降,在明视觉环境和中间视觉环境中,NCSF和CSF上升,主要上升区为中低频区;当亮度较高或存在眩光源时,NCSF和CSF在中低频区上升不明显,在高频区有下降的趋势;在暗视觉环境中,小范围的瞳孔波动对NCSF和CSF没有显著影响。结论:NCSF能够反映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与MTF共同决定CSF。 CSF曲线形状与NCSF相近,波峰更偏向低频区。环境亮度降低会使NCSF下降, CSF随之下降;瞳孔
      开大会使NCSF在中低频区上升,CSF随之上升,而环境较亮或存在眩光源时,NCSF和CSF在高频区都有下降的趋势。

  • 不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效果

    作者:鲍晓艳

    目的:探究多焦点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对比术后患者视觉效果质量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白内障患者65例90眼,根据植入晶状体的不同划分,观察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32例43眼,对照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33例47眼。对比术后1、3 mo两组患者远近视力;分析术后3 mo两组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数值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术后3 mo 时观察组患者裸眼远视力( un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UDVA)、矫正远视力( 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CDVA)、裸眼近视力( 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及矫正近视力( 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 CNV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患者有无炫光检测在空间频率3、6、12及18 c/d时的敏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时发现,两组患者在夜间行动障碍及眩光头晕方面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中、近视无需配镜及读书看报不清方面,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术后远近视力效果更好,对比敏感度上升,整体满意度高,能够较好地满足患者术后的视觉生活需要。

  • 全视网膜光凝术对重度 NPDR与早期 PDR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RNFL厚度的影响

    作者:华绒利;陈辉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对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与早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患者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12门诊部确诊为糖尿病眼病患者56例,根据实际病情分为早期 PDR 组和重度NPDR组,两组均给予PRP。结果:重度NPDR组术前上方为114.26±18.26μm,明显高于术后的105.55±11.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5,P=0.042);术前下方为118.85±20.16μm,明显高于术后的107.37±16.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6,P=0.026);术前鼻侧、颞侧略高于术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平均厚度为90.16±14.81μm,明显低于术前(99.85±17.2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31);早期PDR组术后上方、下方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鼻侧、颞侧均略低于术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厚度为87.58±16.08μm,明显低于术前(97.17±1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7);重度NPDR组术后6 mo的上方、下方、颞侧与平均厚度与早期PDR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NPDR组术后6mo鼻侧为66.29±9.36μm,明显高于早期PDR 组(59.88±11.7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28)。结论:PRP对视网膜上下象限厚度及平均厚度影响较为显著,导致视网膜RNFL变薄,临床应注意PRP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

    作者:陆慧琴;武炳慧;吴惠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27例27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CRVO )8例8眼,分支静脉阻塞( BRVO )19例19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适时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 )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CRT)的转归情况。结果:患者27例27眼治疗前平均BCVA (小分辨角对数视力 LogMAR )和 CRT 为0.8822±0.5601和713.8±224.8μ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5963±0.4481和376.7±185.5μm。其中8例 CRVO 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4.75次,平均随访时间为13mo,治疗前平均 LogMAR 视力为0.9802±0.6663,接受3次注药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7082±0.4629和0.8517±0.5895,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835.1±289.3μm,3次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06.8±117.7、487.5±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BRVO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2.2,随访时间为9mo,治疗前平均LogMAR视力为0.8124±0.4529,在接受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4789 ± 0.2792、0.4888± 0.3163,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662.7±176.6μm,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3.8±129.3、330.6±16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够减轻RVO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水肿程度,提高患眼视力,对BRVO并黄斑水肿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单次注射疗效长可维持1a。

  • 雷珠单抗治疗不同疾病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寇豆;郝晓琳;张仲臣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因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06/2016-02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眼科因糖尿病继发黄斑水肿( DME )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RVO-ME)收治入院,并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35例38眼,其中DME 23眼,RVO-ME 15眼。患眼接受玻璃体腔雷珠单抗(0.5mg/0.05mL)注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3d,1wk、1mo定期门诊回访观察佳矫正视力( BCVA )、黄斑中心凹厚度( CRT )、眼压。比较雷珠单抗治疗DME及RVO-ME前后的疗效。结果:DME组及RVO-ME组治疗后1、3d,1wk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1 mo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ME组及RVO-ME组治疗后1、3d,1wk,1mo的CR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BCVA及CRT方面比较,雷珠单抗对于RVO-ME及 DME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DME及RVO-ME的治疗均安全有效。

  • Peters综合征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黄丽琴;卢国华;谢阳;毛平安;孙新成;孟永

    目的:分析国人Pet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发病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0例先天性角膜混浊的患者,并收集详细的相关临床资料。征得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同意后抽血制备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致病基因PITX2的编码区及其临接内含子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该基因。同时检测100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外周血标本进行对照验证。结果:患者1例的临床特点包括先天性角膜中央部混浊白斑,伴有相应区域的角膜后部基质变薄和后弹力层缺损,且患者伴有全身系统如心脏和听力损害等改变,符合Peter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该患者PITX2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发现了1种新突变,c.788G>A,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异常,而家属中表型正常者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该基因突变。结论:先天性角膜混浊患者10例中检测到1个新PITX2基因突变,符合Peter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这是中国首次报道Peters综合征的PITX2基因突变,结果丰富了PITX2基因突变频谱,并进一步明确了Peter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发病原因提供了依据。

  • 生化指标对中老年人群白内障发病的影响

    作者:周洋;任鹏晓;梁勇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对中老年人群白内障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6-01间我院诊治的132例244眼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56例312眼非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所有入选者年龄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其中40~59岁为A组,60~79岁为B组,80岁以上为C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周血白蛋白( ALB)、球蛋白( GLB)、总蛋白( TP)、葡萄糖( GLU)、尿素氮( BUN)、尿酸( UA)、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钙离子(Ca)、钠离子(Na)、钾离子( K)和磷离子( P)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LP、ALT、K、P、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ALB、GLB、TP、GLU、BUN、Cr、TC、Ca、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ALB、GLU、BUN、Cr、Ca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年龄组为单位分析结果显示:A组中观察组患者的ALB、GLU、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白内障患者的ALB、BUN、Cr、GLU、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中白内障患者的BUN、Cr、GLU、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外周血中ALB、TP、BUN、Cr、TC、Ca水平均显著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病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飞秒SMlLE与飞秒 LASlK 术后远期泪膜与角膜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敏;蔡劲峰;芮燕君;刘立森;石昌盛;董卫文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 )与飞秒(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1a在泪膜稳定性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等方面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06/2015-07在我院行SMILE (43例86眼)与飞秒LASIK (47例94眼)的手术顺利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6mo,1a均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aBUT)、泪液分泌功能( SchirmerⅠtest,SⅠt)及Pentacam眼前节分析诊断仪等检查,比较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在术后1a泪膜及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差异,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4±1.92mo。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mo时aBUT和SⅠt值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6 mo和1 a时的aBUT值在两组间有差异性(P<0.05);两组间SⅠt 值在术后6mo时有差异性,但到术后1a时两组间已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 a时SMILE组与飞秒激光组的角膜薄点高度分别为4.11±2.35、4.21±2.09μm;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33±0.94,1.23±0.93μm。角膜薄点与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值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MILE组术后远期在泪膜稳定性上优于飞秒Lasik组,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在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均相对稳定。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作者:李锐;袁慧敏;刘钊臣;李勇

    目的:研究术中前房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提高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术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68例71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35例37眼)及对照组(术中不注射曲安奈德,33例34眼)。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1mo矫正视力>0.5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0.043)。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0,P=0.001);术后1wk,观察组房水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a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35 vs 3%,11/33; Log-rank χ2=4.004,P=0.045)。结论: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可显著提高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的疗效。

  • 小梁切除术联合内巩膜切除治疗青光眼临床研究

    作者:晏兴云;彭镜;刘静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内巩膜切除治疗青光眼的远期效果及早期并发症。方法:对青光眼患者102例122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内巩膜切除,对术后早期前房深度、术后眼压及术后远期滤过泡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3、6d,分别发生浅前房50.8%、44.3%、4.1%;术后随访12mo,眼压控制正常率为89.3%,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86.9%。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内巩膜切除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虽然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偏高,但进行适当处理后对手术后远期效果并无影响。

  • 532 nm眼底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重度NPDR的疗效

    作者:陈祥雷;陶黎明;徐媛;周全

    目的:观察532 nm眼底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患有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经门诊确诊为重度NPDR患者120例22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口服和血明目片3mo,而对照组只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观察光凝术后的1、2、3 mo时两组患者视功能、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光凝术后3 mo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光凝治疗术后1、2 mo时,治疗组患者患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术后3mo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眼视功能指标之间却无显著性区别,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眼底渗出、视网膜出血以及水肿消退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NPDR患者采用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可有效地缩短患眼视功能指标恢复速度,并可以促进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的吸收速度,减少激光继发再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 泪道栓子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疗效

    作者:周籽秀;易省平

    目的:分析泪道栓子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3/2015-03在我院治疗的80例90眼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软件SAS9.2形成一组随即数字,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44眼,观察组40例46眼。对照组给予滴眼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泪道栓子治疗,一个疗程30d,总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和有效的眼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的眼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泪液分泌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升高,而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和症状总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栓子对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作者:黄德磊;刘英豪;傅宏;段惠静;林柏松

    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10/2016-05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150例15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5例75眼)和对照组(75例75眼)。试验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治疗,对照组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单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wk,1mo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 FL)情况、泪液分泌试验( 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指标(BUT、FL、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U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rhEGF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冬;王瑞卿;刘学政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在社区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抚顺市将军社区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78例400眼,男184例193眼,女194例207眼,年龄43~76(平均59.0±9.7)岁。根据DR分期标准,将伴有眼底改变的DR患者278例300眼分为DR1、DR2和DR3三组,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100例100眼做对照组,共4组。应用频域OCT快速扫描模式扫描4组患者视盘周围3.4mm直径范围,按照不同区域记录视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厚度。采用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RNFL厚度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对照组、DR1、DR2及DR3组的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09.52±7.13、108.51±7.09、99.37±8.92、98.48±8.57μm;与对照组比较,DR各分期组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区域RNFL厚度的比较发现:对照组和DR组(1~3期)的RNFL厚度分布具有相似性,即鼻侧和颞侧 RNFL 薄,颞上和颞下象限RNFL厚。薄与厚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DR1期患者视盘鼻侧、颞上、鼻下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R2期的鼻侧、颞上、鼻下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R3期各个象限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R1期与DR2期相比,各个象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DR1期与DR3期相比,除颞侧象限外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R2期与DR3期相比,除颞侧象限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盘旁RNFL厚度是早期诊断DR的敏感指标之一,将OCT应用于社区DR的筛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预测及病情进展评估。

  • 蓝莓花青素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佳宇;李志坚

    蓝莓又名越橘,它还有很多别名,如笃斯,都柿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浆果,在我国主要种植于山东半岛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它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归根结底是因为蓝莓中富含丰富的花青素。它还有许多优点,例如高效率、低毒和对人体的生物利用率为100%。蓝莓花青素可以降血压、降血脂,对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有治疗作用,抗炎症、抗癌、预防老年痴呆、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促进眼周微血管循环、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肺功能等功效。本文主要以蓝莓的提取物花青素为代表来综述花青素的性质、药理作用以及在主要眼病如缓解视疲劳、屈光不正、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应用的新研究进展。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如果能更加深入地研究出其药物作用机制,将会为眼科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既有效又经济的药物,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眼科实验室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作者:杨建军;陈奇;李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ti-VEGF )药物在眼科应用广泛,主要适应证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AMD )通
      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得出很多抗VEGF药物在眼科实验室及临床其他疾病的应用个案报道及研究进展,部分为超适应证应用研究,为我们拓展了思维,但到临床应用阶段仍有差距。抗VEGF药物应用前景广阔,需更多研究以进一步发掘和明确。

  •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疗效的全身因素

    作者:许淑霞;黄世威;苏冠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病因,也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本文将就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疗效的全身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维生素D缺乏和 DNA甲基化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博;白洁;董丽;刘平;郑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多病因多因素多机制介导的慢性退行性眼科疾病。AMD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众多研究发现年龄、遗传、营养失衡、表观遗传学、氧化应激、补体激活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维生素D水平和DNA甲基化与AMD发病有一定关系。以下将维生素D缺乏和DNA甲基化在AMD发病机制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干燥综合征眼表形态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刘瑞;李冰;盛敏杰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SS的眼部表现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与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了不少进展,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它使得人们在可以在细胞水平对角膜各层细胞、角膜神经、免疫及炎症细胞、结膜以及睑板腺结构进行观察。因此,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干燥性角结膜炎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从而协助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共焦显微镜检查在SS相关角结膜炎患者眼表形态观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白内障及屈光手术源性散光的计算方法汇总

    作者:赵海亮;张健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散光。术后散光是术前散光和手术源性散光( 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矢量和。手术源性散光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对手术源性散光进行计算分析,是进行白内障、屈光手术之前的必要步骤。本文就手术源性散光的计算方法进行综述。

  • 对比吲哚青绿和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黄斑裂孔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解传奇;张令令;李淑珍;贾亚丁

    目的:对比术中应用吲哚青绿与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搜集世界范围内应用吲哚青绿和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计算机检索 PubMed, Ovid, ScineceDirect, NGC, EBSCO,EMBASE,CNKI,,CBM数据库。由两位系统评价员做独立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时经过讨论或请第三者裁决。使用统计软件Rev Man 5.3完成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7篇文献,均是以应用吲哚青绿对比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对照试验,包括受试患者598例,通过比较术后3个主要临床指标:佳矫正视力,裂孔闭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现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组的术后6 mo佳矫正视力高于吲哚青绿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OR=0.10,95% CI (0.01,0.19)];在术后裂孔闭合率和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亮蓝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短期内视力恢复快,优于吲哚青绿,是较理想的内界膜染色剂。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提供更佳
      的循证医学证据。

  • 严重PDR玻璃体切割术后雷珠单抗注射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博;张宪;杨华静;陈志祺;王帅帅;尹铁梅;孙旭芳

    目的: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行雷珠单抗注射的效果观察。方法:回归性分析。12例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眼)接受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同时给予硅油、惰性气体或者平衡液的玻璃体腔填充。在手术结束的同时给予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2.75 mo。这12眼中分别包括玻璃体积血(1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1眼);玻璃体积血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眼);纤维血管化增生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眼);玻璃体积血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积血伴牵拉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12眼中,8眼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2眼行惰性气体填充,2眼行平衡液填充。所有的患者之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率为10/10(100%)。1眼术后出现前房积血。9眼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眼无明显变化,1眼较术前下降。 OCT检查显示8眼术后未见黄斑水肿。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雷珠单抗注射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显著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生概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 全视网膜光凝术改善PDR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

    作者:Muhammad Imran Saleem Channar;Muhammad Farhan Saleem;Hafsa Malik

    目的:评估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30例(男13例,女17例)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国家眼科研究所发布的视觉功能量表( VFQ-25)用来评估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前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患者在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前和治疗后6 mo分别填写VFQ-25量表,比较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差异。运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VFQ-25评分对比。结果: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前平均VFQ-25综合评分为74.79±15.7,术后平均综合评分为74.08±19.1。术前与术后的平均VFQ-25综合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87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日常视觉功能无不利影响。

  • 取出角膜金属异物和锈环的改良方法

    作者:张舒;曹国凡;刘锦

    目的:比较用两种方法取出角膜金属异物和锈环的效果。方法:将40例门诊角膜金属异物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20例)采用注射针头配合镊子取出异物和锈环;第2组(20例)采用注射针头取出异物和锈环。将两组间操作时间长短、患者疼痛程度、角膜上皮损伤修复时间和取出锈环的完整性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患者的角膜锈环经过一至两次尝试后完整取出;而在第2组中,锈环往往破碎成数块之后才能全部取出。第1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较第2组短1.9 min (37.3%)(P<0.001)。第1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d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第2组。第1组患者80%的眼术后1 d角膜上皮细胞已修复,荧光染色呈阴性;而在第2组,同期只有55%的眼角膜荧光染色呈阴性。结论:第1组取出角膜金属异物和锈环所采用的方法较第2组的传统方法更容易操作且疗效更好。

  • 离子导入辅助角膜交联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

    作者:贾洪真;庞旭;李娜;李刚;樊郑军;彭秀军

    目的:评估离子导入辅助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搜集12例(年龄12~18岁,平均15.8±2.08岁)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共15眼,采用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离子导入(1 mA电流)辅助跨上皮给药5min,紫外线A(370 nm,3 mW/cm2)照射30min。记录术前、术后3mo和1a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K1、K2、大K值、平均K值、角膜散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内压、薄角膜厚度、角膜顶点厚度。角膜参数应用角膜地形图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应用非接触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角膜交联1a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K1、K2、大K值、平均K值、角膜散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眼内压均无显著变化。薄角膜厚度从468.08±33.40μm下降到447.46±40.20μm (t=4.37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顶点厚度从476.07±35.96μm下降到454.60±49.32μm(t=4.27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的离子导入辅助的角膜交联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是安全、有效的,1 a内能够阻止病情恶化,但是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作者:朱天夫;张润琦;刘青;林玉婷;杨燕燕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表状态的变化。方法:纳入2014-04/12于我院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 IOL )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74例100眼。按照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史分为两组, A组:有3 a以上糖尿病史患者,34例50眼;B组:无糖尿病史患者40例50眼。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第1d,1、2wk,1mo,观察比较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fluorescent, FL)、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s Ⅰ test,SⅠt)及角膜内皮细胞等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FL评分、BUT值、SⅠt值、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及内皮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干眼症状均明显重于术前(P<0.05)。 A组术后各时间点FL评分和SⅠt值均明显高于术前,BUT明显短于术前( P<0.05);B组术后1d,1、2wk时FL评分和SⅠt值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 d、1 wk时BUT明显短于术前(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均大于术前,A组术后2 wk开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 组术后1 wk开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内皮细胞数均显著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B组间比较,术后1mo时各指标变
      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大于单纯白内障患者,临床上需加以注意。

  • JAK2-STAT3基因多态性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彭璟;李爽乐;曾洪波;邓应平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 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s 2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JAK2/STAT3)基因多态性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3/2015-02间我院诊治的56例56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每位患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同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RFLP)分别进行JAK2/STAT3基因型分析。结果:将所有患者以中位标准化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分界值,分为高血药浓度组(35例,62%)和低血药浓度组(21例,38%);高、低血药浓度组患者在男性比例、身高、体质量、千克体质量日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高血药浓度组的中位谷浓度和中位标准化血药浓度都显著高于低血药浓度组(P<0.05);高血药浓度组患者伏立康唑的有效率也优于低血药浓度组( P<0.05);在JAK2-STAT3基因7个多态位点分型中,高血药浓度组患者 JAK2 rs10119004位点GG和GA等位基因、STAT3 rs12948909位点TT等位基
      因与低血药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STAT3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明显影响,提示药物遗传学研究对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玻璃体腔注射 VAS2870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艳芳;朱巧平;谢安明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VAS2870对C57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新生C57 BL/6 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VAS2870注射 OIR 组和无菌 PBS 缓冲液注射OIR组。将后两组小鼠在出生后第7 d ( P7)至P12置于体积分数为75%±2%的恒定高氧氧箱中以构建OIR模型,在 P12时给予幼鼠双眼玻璃体腔注射 VAS2870(0.5μL),另一组幼鼠双眼注射同等剂量的无菌PBS缓冲液。三组小鼠均在 P17时取右眼行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观察视网膜中央无血管区及病理性新生血管的情况;取右眼行视网膜组织定量检测 ROS/RNS 含量;取左眼应用RT-PCR检测Nox4 mRNA含量,并应用Western-blot测定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VAS2870注射OIR组小鼠视网膜中央无血管区面积较无菌PBS缓冲液注射OIR组明显减少( P<0.05),病理性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减少( P<0.05);VAS2870注射OIR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ox4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无菌PBS缓冲液注射组;VAS2870注射OIR组小鼠视网膜组织ROS含量较无菌PBS缓冲液注射组明显降低( P<0.05);VAS2870注射OIR组小鼠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菌PBS缓冲液注射组( P<0.05)。结论:在小鼠OIR模型中, VAS2870可抑制Nox4 mRNA的表达,减少ROS/RNS,下调VEGF的生成,在视网膜病变进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 右归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 Pl3 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欢;罗向霞;冯玉沛;王晗

    目的:探讨“阴中求阳”立法之右归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组,1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0 mg/kg )联合大鼠玻璃体腔注射VEGF(0.05μg)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终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相应右归丸浓缩液浓度进行灌胃,模型组、正常组每天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3 mo后,采取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PI3 K和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PI3 K和Akt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表达,在视网膜上均为棕黄色颗粒;正常组PI3 K和Akt表达部分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内核也有少量表达,呈弱阳性免疫反应;模型组、右归丸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及内外颗粒层都有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均减弱,右归丸低剂量组表达减弱不明显;与右归丸低剂量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减弱;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强弱比较无差异。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模型组、治疗组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右归丸低剂量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归丸低剂量组比较,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丸中、高剂量组PI3 K和Akt表达水平下降;右归丸中、高剂量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阴中求阳”立法之右归丸可以通过影响PI3 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I3 K/Akt 信号通路活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进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盲治疗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科学依据。

  • 葡萄膜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作者:王红;张新桥;沈琳;苗慧

    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对从事本专业人员的科研和临床要求高。其中葡萄膜炎专业更为复杂,葡萄膜炎发病率和致盲率高,与全身系统关系密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对葡萄膜炎专业研究生的
      培养需求,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导师探索符合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 Seminar 联合案例教学模式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者:陈前波;席晓婷;马嘉;李燕

    目的:在眼科学本科教学中应用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模式培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方法:选择2011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三、四大班为试验组(114人)采用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五、六大班为对照组(11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闭卷考试,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问卷调查两个组分别就对理解知识点的帮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以及帮助理论知识的记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 近视患者行SMlLE手术后满意度调查

    作者:任胜卫;庞辰久;孟志红;代丽娟;鲁传琴

    目的:调查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后的满意度以及满意度评分。方法:连续纳入2013-01/12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行SMILE手术的患者,依据患者等效球镜度( SE )分为低度近视组(-3.0030岁)。于术后18~30 mo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术后满意度。不同近视程度组之间应答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评分在术后有主观症状组与无主观症状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患者120例239眼进行调查,92例183眼患者应答,应答率为76.6%。患者平均年龄18~46(25.6±5.3)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4.87±1.37D。不同近视组中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5)。98.9%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并愿将此手术方式推荐给朋友或家人。中度近视组满意度评分高于低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高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术后眼干涩、夜视力差、眩光及眼部不适感的发生率依次为15.3%、9.8%、7.7%、7.1%。眼干涩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低于无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部不适感、眩光及夜视力差患者满意度评分与无症状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满意度很高。中度近视组和低年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而术后眼干涩患者满意度评分低。

  • 《国际眼科杂志· IES》约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