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反转录PCR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林;张繁友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RT-PCR)快速检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条件致病性真菌18srR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通用引物,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42例标本进行RT-PCR检测,并与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在400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26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1.9%,而经RT-PCR扩增阳性率为73.8%,PCR扩增准确性为83.8%,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33.3%.结论: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速度快、阳性率高,有助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快速诊断.

  • 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英楠;陈晓隆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不同类型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91例96眼不同类型眼底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4例59眼,合并高血压病患者21例;单纯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8眼;单纯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眼;其他原因如外伤、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患者12例12眼,总结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原因.结果:术后随访1~6mo,术后71眼(71/96)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由术前光感、手动及数指提高到术后0.1以上者18眼 (18/96),提高到术后0.02~<0.1者9眼 (9/96),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20眼 (20/96),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5眼(5/96).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不同类型眼底病疗效明显,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功能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 两种LASIK角膜刀在低中度近视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映芳;刘玉君

    目的:观察90刀头超薄角膜瓣和110刀头常规角膜瓣在低中度近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诸多指标的对比研究,探讨超薄瓣LASIK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知情原则及患者自愿选择分为两组:组1(使用常规Moria 110μm刀头组) 81例159眼;组2(使用Moria 90μm一次性刀头组) 73例145眼.术中测量实际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组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术后反应、并发症,检测两组角膜厚度、角膜瓣厚度、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及术后预测视力、眼压等指标.结果:组1实际角膜瓣厚度为134.0±2.5μm,组2为93.5±5.9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术后反应和术后预期视力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超薄瓣组并发症更少,保留的角膜基质床更厚(P<0.05).结论:90超薄角膜瓣LASIK与110常规角膜瓣LASIK相比,能取得同样良好的矫治效果,而超薄角膜瓣LASIK可矫治的屈光度更大,保留的角膜基质床更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更宽的适应范围,将成为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首选术式.

  • 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的治疗

    作者:郑丽梅;洪荣照;吴美聪;王永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09/2011-11行LASIK术2 666例5 212眼,其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0例16眼,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2 666例5 212眼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的10例16眼,发生率为0.31%,按照发生的原因、时间、范围的大小及位置,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其中4例5眼给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消失;6例11眼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掀瓣刮除层间上皮,并常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1~2d,术后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所有患者随访6mo~4a无1例复发,视力恢复好.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是术后所特有的并发症.术前要严格排除手术禁忌证,术中行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并给予积极治疗是对LASIK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 原发性眼睑肿瘤29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于力;刘勇;秦伟

    目的:了解原发性眼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发病率.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眼科医院2003-01/2009-12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91例原发性眼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眼睑肿瘤172例(59.1%),其构成位于前10位的依次为:乳头状瘤、色素痣、炎性肉芽肿、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淀粉样变性、疣、血管瘤、黄色瘤、浆细胞肉芽肿、毛发上皮瘤.恶性眼睑肿瘤119例(40.9%),其构成位于前5位的肿瘤依次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含梭形细胞癌)、皮脂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对眼睑三大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讨论了眼睑肿瘤切除术后的眼睑修复方法.结论:眼睑肿瘤临床病理分类繁多,对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 不同术式对白内障合并NPDR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

    作者:王树林;王新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MSICS)和超声乳化(Phaco)白内障摘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核硬度达到III级(Emery法)的白内障合并NPDR患者45例60眼,分为MSICS组和Phaco组,每组30眼.白内障手术前后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给予患眼散瞳,测量散瞳后瞳孔直径,两组术前及术后3mo的散瞳后的瞳孔直径进行比较.结果:MSICS组散瞳后瞳孔直径术前为6.23±0.83mm,Phaco组散瞳后瞳孔直径术前为6.26±0.85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CS组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为0.11±0.09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aco组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为0.17±0.1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ICS组和Phaco组之间术前术后散瞳后瞳孔直径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核硬度达到III级合并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MSICS和Phaco均可使散瞳后瞳孔直径变小,Phaco术可能对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影响更明显.

  • LASEK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鹤;邹月兰

    目的:评价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07/2010-01在我院行LASEK手术的271例493眼患者,按术前等值屈光度分为高度近视组(6.00~10.00D)与超高度近视组(≥10.00D),其中高度组311眼,超高度组182眼.随访1a,比较术后两组的裸眼视力、haze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随访结束,裸眼视力≥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眼数为,高度组255眼(82.0%),超高度组110眼(60.4%),两者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haze均在2级之内;无明显的角膜刺激症状及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对超高度近视的治疗效果不佳.

  • 准分子手术不同制瓣方法瓣厚度的临床观察

    作者:楼永倞;刘珊;汪苗;陈美霖;林佳妮

    目的:通过测量术眼角膜瓣厚度,观察准分子手术制瓣方式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将手术眼按照制瓣方式分为四组:飞秒制瓣组(A组)、Moria-Ⅱ 90刀制瓣组(B组)、Moria-Ⅱ 110刀制瓣组(C组)、EK制瓣组(D组).用A超测量角膜及基质床厚度,计算得出实际瓣厚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瓣平均厚度A组90.95±10.82μm,B组133.61±11.97μm,C组147.70±16.16μm,D组66.35±11.95μm,各组瓣厚统计学差异明显.制瓣厚度影响因素中,A组与等效球镜低度相关.B组与等效球镜中度相关,与术中档位、术前眼压、平均曲率低度相关.D组与制瓣方法中度相关,与等效球镜低度相关.A组锥镜两次使用;B,C组旋转刀两次使用;D组左右眼制瓣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几组制瓣均很稳定,但在制瓣厚度上有明显差异.屈光度数可能是影响制瓣厚度的因素之一.飞秒激光制瓣比常规板层角膜刀在预测性和灵活性方面更有优势.EK手术因其制瓣薄而手术安全

  •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郝晓琳;戴维智;魏海霞;苏连荣;李琦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尚透明的晶状体后,行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44眼,45岁以上晶状体尚透明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患者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裸眼及佳矫正远近视力、角膜曲率、立体视觉等均较术前提高,术后脱镜率达95.5%,满意程度97.7%.术后除一过性眼压增高外,随访期内未出现后囊膜混浊,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方法是安全和有效的,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RetCamⅡ进行ROP筛查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锋;项道满;刘恬;毛娅妮;王建勋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与RetCamⅡ广域数字眼底照相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的结果.方法:2009-10-01/2010-10-31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Ⅱ对我院眼科门诊、新生儿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定期的眼底检查,眼底定期复查至早产儿的鼻、颞侧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为止.对确诊患儿建立图像和数据档案,及时追踪其病变发展与转归,当病情进展至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病变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其病变已完全消退或静止无进展.后对确诊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筛查时间内,对1 431例符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条件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7~35周;出生体质量0.8~2.5kg)进行眼底检查和定期复查,确诊ROP患儿111例(7.76%),其中单独使用RetCamⅡ检查发现ROP确诊者53例,对疑似病例同时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行检查后ROP确诊者58例.定期复查后病变消退者占67.57%,病变进展为ROPⅠ型阈值前期者19例和ROP阈值期及以上者15例,34例患儿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1例术后效果良好,2例ROP 4A期患者术后效果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孕周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ROP的发生率越高,其病变程度越重,需要及时筛查早期干预治疗.通过联合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Ⅱ进行早产儿眼底检查有助于提高ROP的诊断率,有利于资料客观保存和ROP筛查培训.

  • MM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宏刚;梁厚成;马挺;龙潭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合并有青光眼的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MMC组及对照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MMC组术中使用0.2g/L MMC 3min.比较两组在术后12mo内的并发症、手术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两组发生浅前房的几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mo时MMC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为对照组的2倍,且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2mo,MMC组手术失败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佳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且需行Nd:YAG后囊膜激光截开术的患者比例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随访期均未发生滤过泡渗漏、恶性青光眼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MMC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光眼滤过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的成功率,且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绍新;赵桂秋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再次显微手术的体会,比较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8/2010-06我院收治的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应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0例(对照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14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24眼手术顺利,未引发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追踪12mo.术后第1d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术后随访12mo时,观察组12眼(86%)眼压控制在6~21mmHg,对照组4眼(40%)眼压控制在6~21mmH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6%,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40%为多(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后的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手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和巩膜可调节缝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Becacizumab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CRVO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丽丽;李立婕;郑波;金丽英;张雯;霍敏;何斌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纳入标准筛选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CRVO引起黄斑水肿32例32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IVB)+格栅样光凝,B组:格栅样光凝.比较两组治疗后4,12,24wk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值、眼压,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疗效明显,视力提高快,视网膜厚度降低明显,在4,12,24wk观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1.81±57.68,320.44±58.94,296.50±52.15μm.视力及黄斑区厚度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视力略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厚度降低,在4,12,24wk观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526.56±88.92,441.06±94.06,374.31±106.07μm.两组眼内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应用激光的能量及点数均少于B组,减少治疗次数.结论:采用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疗效持久.

  • 甲钴胺超声雾化对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

    作者:唐九丰;孙晓芙;刘志宇

    目的:评价甲钴胺超声雾化对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我院行LASIK术式患者72例,屈光度-1.50~ -4.50D,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行LASIK手术后进行治疗,A组空白对照组:手术后不进行抗干眼症处理.B组人工泪液点眼组:手术后点用人工泪液.C组超声雾化甲钴胺组:手术后超声雾化甲钴胺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时测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量和角膜前基质层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1mo开始BUT明显增加,C组术后1wk;1,3mo时BUT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和C组不同时期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术后1,3mo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与A,B两组相比,LASIK术后C组角膜中央区新生神经纤维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甲钴胺超声雾化可以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同时修复受损的角膜感觉神经.

  • 选择性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作者:刘彦章;杜建英;许淑云;关小荣;赵吉飞;黄立;秦玲利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差异,在不同部位选择性预设散光轴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6例112眼,随机分为三组: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34例39眼;B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26例31眼;C组角膜曲率引导下于角膜屈光力大轴向上行个体化高选择性透明角膜切口,36例42眼.结果:术前、术后1wk,3组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mo,C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A,B组(均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1,3mo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小于A,B组(P<0.05).结论:角膜曲率引导下行位于角膜屈光力大轴方向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影响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较快恢复,有效控制术后术源性角膜散光,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 玻璃体切割术前口服荧光素钠疗效观察

    作者:王雨晴;于永斌;赵珍珍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荧光素钠染色残余皮质的有效性.探讨口服荧光素钠在玻璃体切割手术(vitrectomy)中的标志作用及术后眼压、视力同对照组相比较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减少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并发症,及对视网膜和眼内其他组织是否产生毒副反应.方法:对2009-09/2010-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附属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中,选取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或视网膜脱离等病例,以往没有眼部后节手术史,且排除全身情况影响眼部疾病及不耐受手术的患者60例60眼.所有患者于玻璃体切割术前均行全身和眼局部的常规检查,术眼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B超,详细了解患眼术前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情况.将玻璃体切割术患者60例6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眼术前空腹口服荧光素钠,对照组30眼术前未口服荧光素钠.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B超,术后随诊1mo.通过随访,观察两组视力、眼压的变化,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荧光素钠分散在玻璃体皮质中,可以清楚地显示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和范围,易于剥除残留玻璃体的皮质,两组在视力、眼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荧光素钠可以清晰地标志残留玻璃体,具有手术安全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减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视功能,且对视网膜及眼内其他组织无毒性.

  •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红卫;苏稚辉;刘楠楠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前视力<0.1者32眼,0.1~0.3者13眼.术后视力<0.1者6眼(13%),0.1~0.5者22眼(49%),>0.5者17眼(38%).术前眼压26~60mmHg,术后42例眼压降至正常范围,3例经局部按摩、滴药后降至正常,平均眼压12.78±2.70mmHg.随访6~12mo,无1例眼压再升高.3例视力下降,经戴镜矫正视力提高.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虹膜炎症反应.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 玻璃体腔注射UK联合TA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玲利;杜建英;许淑云;王润生;赵吉飞;刘彦章;关小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urokinase,UK)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1-02就诊于我院眼科,确诊为玻璃体积血的患者52例52眼,年龄29~65(平均54.2)岁,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1万U(0.1mL)+TA 4mg(0.1mL),治疗前后检查视力、眼压和眼底改变.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mo,其中14例超过16mo.结果:治疗前患眼视力均为手动~0.02,治疗有效37例(71%),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出血28例,治疗有效2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出血20例,治疗有效9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出血4例,治疗有效2例.效果佳者视力由治疗前手动提高至1.0,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积血患者,15例治疗后视力无变化,无视力下降者.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联合TA治疗玻璃体积血,尤其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PDR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张良;赵云云;黄中宁;尹东明;孟倩丽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原因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11/2010-10因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眼压状况.结果:患者119眼中共有25眼(21.0%)于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眼压顽固性增高,经药物治疗后眼压维持正常者18眼(72.0%),7眼需要手术治疗;25眼中,19眼(76.0%)为术后1wk内出现眼压升高,6眼眼压升高发生在术后2~18mo.眼压升高原因:在术后3mo后出现眼压升高的5眼中,除1眼为瞳孔闭锁导致高眼压,其余4眼均出现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3眼在硅油取出时联合白内障摘除,1眼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119眼中,行硅油注入42眼(35.3%),C3F8注入12眼(10.1%),但在眼压升高的25眼中有11眼联合硅油注入(44%,P=0.41),有无硅油注入眼压升高差异无显著性.2眼C3F8注入(7.7%,P=0.83),有无C3F8注入眼压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多可通过药物将眼压控制正常,术中硅油注入不是眼压增高的主要因素,远期的眼压升高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关,术中或术后是否摘除白内障需要慎重考虑.

  • 泪然联合贝复舒眼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疗效观察

    作者:陆守权;曾志成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泪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光眼滤过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疗效观察

    作者:肖丽;吴彦超;王东;王鑫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效果.方法:采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132例140眼圆锥角膜,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术后随访6~48mo.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2~0.4者13例14眼,~0.8者92例96眼,>0.8者27例30眼,发生排斥反应5眼,植片透明131例139眼,半透明1例1眼,8眼出现后弹力层皱褶.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具有并发症少,能减少内皮型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视力好,且对供体材料要求较低等优点,为治疗圆锥角膜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选择.

  • LASIK术后干眼症122例

    作者:刘子彬;许丹丹;刘海俊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干眼症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2008-01/2011-01就诊于门诊的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122例244眼.通过检查视力、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干眼症问卷调查,并在15min后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FL)染色检查.结果:干眼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视疲劳,其占总人数的88.5%,干涩者75例(61.5%),视力波动者93例(76.2%),异物感者84例(68.9%),眼痒者83例 (68.0%).结论:LASIK术后干眼症病因有角膜完整性破坏、神经缺失,术后未能定期复查.

  • 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小平;邝国平;朱俊东

    目的:观察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眼随机分为avastin组和激光治疗组.Avastin组球结膜下注射avastin治疗,激光治疗组予以激光治疗.结果:术后6mo avastin组无效率为10%(3/31),激光组为2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astin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激光 Avastin
  • KTP激光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

    作者:郑大凤;樊玲;韩艳玲;汤咏梅

    目的:观察KTP激光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泪道阻塞.方法:用带针芯的泪道探针探察泪道阻塞处,拨出针芯,再插入KTP激光纤维,发射激光,消除阻塞,疏通泪道,冲洗通畅,用泪道引流管两端分别自上下泪点进入,疏通泪道至鼻腔,两端稍拉紧至鼻孔,至此处打死结,减除多余软管,管结弹回鼻腔.术后点抗生素眼液,3mo后取管.结果:各种原因所致泪道阻塞426例482眼,手术成功445眼(92.3%),失败37眼(7.7%).结论:KTP激光联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组织损伤小,术后无瘢痕,患者无痛苦,门诊即可手术,时间在5min左右即可完成.

  • 鼻泪管引流管及硅胶管联合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

    作者:曹业宏;徐丽

    目的:探讨泪点或泪小管狭窄合并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的泪道引流管治疗方法.方法:临床诊断为泪点或泪小管狭窄合并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的患者23例28眼,经泪道探通后,采用泪道引流管[1]和硅胶管联合置入治疗.结果:术后4mo拔管,随诊1a,患者23例28眼中,23眼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治愈率82%.2眼少许溢泪,泪道冲洗时另一泪点少许返流,探针可达骨壁,可以入咽,为好转,好转率为7%.2眼泪道冲洗原路返流,针头不能达骨壁为无效;1眼泪道冲洗时探针可达鼻骨,但再次出现脓性分泌物,为无效,无效率为11%.结论:鼻泪管引流管和硅胶管联合置入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玻璃体手术救治

    作者:周洋;具尔提·哈地尔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9例9眼严重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平均10)mo.结果:在9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4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5例仍无光感.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破损、脱离及脉络膜水肿.结论: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切割术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 复明手术中翼状胬肉两种术式术后疗效比较

    作者:裴育;黄赟;肖凡;程文武;杨炯

    目的:对翼状胬肉手术常用的两种术式术后疗效进行比较,探讨可否免除结膜缝线.方法:将65例76眼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采用无缝线法联合丝裂霉素C(MMC组,36眼)和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ALCT组,40眼),术后随访1a,比较创面修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MMC组与ALCT组的术后创面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缝线法较缝线法手术简洁,创伤小,速度快,适合大批量的复明手术,同时无需拆线,适合偏远山区,无法复诊拆线的老年、贫困、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

  • 下穹隆成形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外翻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影

    0引言老年性睑外翻仅限于下睑部,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并因下睑本身的重量使之下坠而引起下睑外翻,由于睑缘位置异常从而导致流泪,不断向下拭眼泪的动作使外翻加重[1].本文采用下穹隆成形术对15例20眼老年性下睑外翻进行治疗,手术后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改良缝线法矫正儿童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

    作者:熊师;陶利娟;杨慧玲;王平;王曦琅

    目的:评价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的效果.方法:应用改良缝线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结果:本组72例中治愈43例,好转2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94%.结论:缝线法对于儿童特发性下眼睑内翻倒睫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 眼部高温金属溶液热烧伤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远标;刘斐;刘国颖;黄艳君

    目的:探讨高温液态金属所致眼烧伤早期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患者52例56眼高温铝水或铁水烧伤患者立即予剔除眼部残存的金属异物,抽自血作球结膜下注射,取合适大小的明胶海绵涂上洛美沙星眼凝胶、贝复舒眼凝胶和阿托品眼膏覆盖于角膜表面及结膜囊中包眼.每3d更换一次.同时全身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伤后6d停用激素.对于重度眼球热烧伤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眼球仍有穿孔危险者,则行羊膜覆盖术.结果:患者56眼均保存了眼球.角膜云翳17眼,角膜斑翳9眼,角膜白斑7眼,假性胬肉18眼,睑内翻11眼,睑外翻1眼,睑球粘连2眼.结论:对高温金属溶液眼部烧伤的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伤眼的基础条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二期手术创造较好条件有积极意义.

  • 玻璃体手术后干眼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祺;冯劼;周山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后影响泪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90眼玻璃体切割术术前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眼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检查结果量化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间与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相关(P<0.05).性别、眼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方式等因素与之无关.结论:患者年龄的大小、手术时间的长短是玻璃体手术后干眼的危险因素.

  • 探讨小瞳孔超声乳化切除白内障的技巧

    作者:肖津安;任梅

    目的:探讨小瞳孔下超声乳化切除白内障的临床技巧.方法:临床确诊小瞳孔白内障98例116眼.术中应用黏弹剂及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或用虹膜恢复器和囊膜剪扩大瞳孔,撕除虹膜表面机化膜等方法将瞳孔扩大至4~5mm,并在囊袋内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术.结果:术中116眼(100%)将瞳孔扩大至4~5mm均顺利完成撕囊及超声乳化术,术后106眼(91.4%)瞳孔恢复.其中8眼(6.9%)后囊破裂,20眼(17.2%)角膜水肿,均于3~5d内消失,6眼(5.2%)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结论:利用黏弹剂及晶状体调位钩或囊膜剪扩大瞳孔等措施能简单有效的扩大瞳孔,不损伤瞳孔括约肌,术后维持瞳孔圆形,且存在瞳孔对光反射,因此在保留瞳孔功能的同时顺利的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雪芳;程鹭;丁延宁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对高度近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对20例39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3a.结果:患者术后眼轴无进行性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近视屈光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矫正视力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采用饼式后巩膜加固术并发症少,可稳定眼轴,稳定和改善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

  • 高眼压症患者的随访观察

    作者:朱鸿雁

    目的:探讨高眼压症的危险因素、随访指标.方法:对29例高眼压症患者进行3~4(平均3.5)a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眼压、视野、视盘及视神经纤维层等方面的检查.结果:随访过程中25例患者眼压无明显变化,2例眼压呈下降趋势,眼压增高2例.结论:高眼压症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应密切随访观察,出现可疑青光眼改变,积极行抗青光眼的治疗.

    关键词: 高眼压症 眼压 视野
  • 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环孢霉素A与5-氟尿嘧啶的对比观察

    作者:王艳平

    目的:通过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环胞霉素A(CsA)与5-氟尿嘧啶(5-FU)的对照研究,评价环胞霉素A(CsA)与5氟尿嘧啶(5-FU)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9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45眼,一组患者术中应用20g/L CsA溶液于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另一组用25mg/mL 5-FU溶液浸润巩膜瓣上及结膜瓣下,共4min.术后随访15mo.结果:术后第15mo末,CsA组和5-FU组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百分率分别为(81.25±10.13)%和(61.75±8.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sA组累计完全成功率与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1.25±10.13)%,(92.62±3.38)%与5-FU组的(61.75±8.12)%,(79.37±6.12)%,差异有显著性(P<0.05).CsA对眼部毒副作用比5-FU少,且无长期严重并发症.结论:CsA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比5-FU更加安全有效.

  • 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牛淑玲;周志云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有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视力、眼底、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眼底改善优于对照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

  • 三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王彦;杜进发

    目的:探讨3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对比.方法:对96例9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平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C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结果:A组、B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C组(P<0.05),B组眼压下降幅度高于A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好于C组(P<0.05).A组、B组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明显高于C组(P<0.05),B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高于A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能够显著地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功能,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前房穿刺放液术在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作者:安春燕;王克勤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性青光眼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膨胀期2例,白内障术后高眼压4例.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降低眼压者,采用在裂隙灯显微镜前行前房穿刺术放液术.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迅速降低,眼痛头痛缓解.并发症有前房出血5例,虹膜与穿刺口粘连2例,晶状体损伤1例.结论:前房穿刺术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的副作用,迅速缓解症状,减轻高眼压对视功能的损害.

  • 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

    作者:叶琳;张敬先;邓宏伟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01/2010-12来我院泪道专科门诊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40例,采取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所有患者中28例治愈,1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Nd:YAG激光在散大瞳孔后对IOL术后PCO治疗的体会

    作者:侯广平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在散大瞳孔后治疗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机对500例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后囊切开术.结果:切开术成功率为99.8%,视力增进者97.2%.结论:Nd:YAG激光于散大瞳孔后治疗后发性白内障IOL损伤小、视力提高显著.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取核方法的改进

    作者:彭立权;赵波;丁伯云;朱庆东;黄松松;孙茜

    目的:寻找一个方法简单,不要特殊器械,并发症少,且能快速取核的方法.方法:我院2010年手术治疗白内障746例,从中选出老年性单纯性Ⅱ~Ⅳ级核的白内障患者352例352眼,随机分成两组.2010-03-29/05-15用常规圈套器取核法176例;2010-06-01/10-22改进采用玻璃酸钠及针头取核176例.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改进组比常规组每例平均节省手术时间约2.55min,P<0.01,两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两组手术后1wk视力恢复情况,常规组脱残率为81.25%,改进组脱残率为92.61%,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1~3mo视力恢复情况,常规组≥0.5者139例(78.98%),改进组≥0.5者165例(93.75%),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术中术后并发症改进组也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改进组的取核方法简单、不要特殊器械,省时、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适合基层医院应用,更利于开展农村大规模防盲治盲工作.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早期患者的眼底改变

    作者:孙挥宇;勇志鹏;何宏宇;李丹;毛菲菲;柳月红;许雪静;马爱民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眼底改变.方法:对CD4≥200×106/L,不合并其他部位的机会感染和全身病,尚未曾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结果:患者120例中114例(95%)患者的221眼(92.1%)的佳矫正视力≥1.0;3例(2.5%)4眼(1.7%)视网膜后极部点片状出血者;1例(0.8%)患者1眼发现后极部棉绒斑.结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眼底改变,在CD4≥200×106/L时,病变发生机会较少,对视力无明显影响.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欧敏;张溪英;王江平;李开华;杜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斜视矫正术的住院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取七氟醚合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诱导;术中以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合用氯胺酮、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诱导,术中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插管前、插管时、术中及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A组插管时心率血压波动较B组大,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B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眼心反射A组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躁动A组更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血液动力学稳定,可以明显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苏醒快,但术后躁动发生比例较高.

  •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研究

    作者:罗俊;王平

    双眼在一条或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时,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呈现随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的形成原因很多,不单是眼轴长度差异所致.屈光参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融合困难,立体视下降,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通过磁共振来探讨其神经机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矫正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遮盖与药物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屈光手术等,框架眼镜结合遮盖与药物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框架眼镜无法避免光学欠缺,RGP则克服了这一困难,而屈光手术直接作用于角膜,避免了光学像差,较框架眼镜和RGP更能改善立体视.

  • 人工晶状体在先天性白内障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董开业;李才锐

    国际上对于小儿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的经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患者、家庭和医生都在期待着术后更好的结果,所以努力地改进手术技术和完善手术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IOL对患儿的预后视力非常重要.

  • 眼用原位凝胶的药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利;毕宏生;解孝锋;郭俊国

    眼用原位凝胶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使高分子聚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发生分散状态或构象的可逆变化,完成由溶液向凝胶的转化过程;本文从眼用原位凝胶的分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眼用原位凝胶的药学研究进展.

  • 三种眼压计与Pentacam眼压校正系统的应用比较

    作者:赵剑;孟觉天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NCT)、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GAT)、动态轮廓眼压计(DCT)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四种方法检查眼压的差异,并研究它们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和中央角膜曲率(CCV)的关系.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143例286眼患者用Pentacam系统测量CCT和CCV后,分别用NCT,GAT和DCT测量眼压,并用Pentacam系统的Ehlers,Shah,Dresden,Orssengo/Pye和Kohlhaas 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NCT眼压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CT值高,DCT与其他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GAT与DCT,Kohlhaas,Shah之间有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之间无差异; 各组眼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GAT与DCT的相关性强(r=0.702); NCT受CCT影响大,GAT受CCV影响大,DCT,Dresden,Orssengo/Pye,Shah与CCT和CCV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CCT和CCV正常的健康人群进行青光眼筛查时建议使用压平式眼压计,对可疑的患者,尤其是CCT和CCV偏离正常的患者,宜进一步行DCT检查或者用Pentacam系统进行眼压校正.

  • 两种准分子激光机角膜切削厚度对比研究

    作者:李虎;俞阿勇;余野;王勤美

    目的:比较鹰视酷眼和蔡司Mel 80两种准分子激光机在矫正低、中度近视中的角膜切削厚度.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将近视患者58例108眼分为两组,其中31例55眼接受鹰视酷眼激光机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为A组,组内等效球镜在-0.50~-3.00D范围内为A1组(25眼),-3.25~-6.00D范围内为A2组(30眼).27例53眼接受蔡司Mel 80激光机治疗为B组,同法分为B1组(23眼)和B2组(30眼).手术均采用小光斑随机飞点扫描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模式,术中使用Moria 2自动旋切式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对治疗区直径及光学区等参数统一设定.术前及术后1mo行角膜厚度检查,其差值为角膜切削厚度实际值.分别比较A1和B1组间、A2和B2组间角膜切削厚度.统计学方法采用多个独立样本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1,A2组角膜切削厚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1,0.444).B1,B2组角膜切削厚度的实际值低于理论值(P=0.000,0.000).角膜切削厚度理论值A1组低于B1组(P=0.001),A2组低于B2组(P=0.000).实际值A1与B1,A2与B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32,0.884).结论:酷眼和Mel 80准分子激光机的实际角膜切削厚度无差别.酷眼机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一致,可用于准确预测切削量,Mel 80机的理论值显著高于实际值.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对比度下视力的分析

    作者:邢茜;管怀进;吴坚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ray)在白内障屈光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 19例25眼和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14例20眼的患者术后30~52mo的不同对比度下中、近视力及相应戴镜率.结果:40cm距离100%对比度字母表:多焦组得分为54.64±10.80,单焦组得分为47.05±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40cm距离10%对比度字母表:多焦组得分为42.60±6.47,单焦组得分为34.55 ±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5),63,100cm距离不同对比度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用多焦组有更高的脱镜率.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为患者提供不同对比度下良好的视力.

  • ICAM-1在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晓辉;潘永明;徐国兴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中,建立糖尿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 TGF-β1和TGF-β1中和抗体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培养组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ICAM-1的表达则显著增强,与正常血清培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GF-β1抗体培养组中,ICAM-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TGF-β1培养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以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黏附、增殖而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检测

    作者:王继兵;黄旭东;邹会会;刘珊珊;葛坚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HTFs)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及其构成蛋白connexin 43(Cx43)的表达及分布.方法:锐刀划痕罗氏黄(lucifer yellow)荧光染料传输法观察GJIC功能;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x43的分布.结果:荧光染料自划痕线向邻近未损伤细胞传输达6级细胞以上,同时检测到Cx43 mRNA与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到Cx43分布于细胞膜.结论:培养的HTFs具有较强的GJIC功能,通过Cx43介导GJIC赋予细胞能够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能力,提示在创伤愈合过程中GJIC对成纤维细胞功能同步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ERG的影响

    作者:桓莹;孙时英;李晋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650m海拔高度(乌鲁木齐所在海拔高度)组、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分别将模拟3 000m和5 000m海拔高度组大鼠放入预先设定高度为3 000m和5 000m的低压舱内,饲养7d后测量大鼠F-ERG a波、b波及Ops潜伏期及波幅.结果: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Ops各子波OP1,OP2,OP3波峰值潜伏时与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和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Ops各子波OP1,OP2,OP3波峰值潜伏时与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5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波幅及Ops总波幅与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和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组F-ERG a,b波幅及Ops总波幅与650m海拔高度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压舱模拟的5 000m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的视网膜神经元造成损伤,而模拟3 000m海拔高度的缺氧环境对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不明显.

  • ZnSO4对紫外线诱导的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季阳;刘丹

    目的:探讨ZnSO4对紫外线诱导的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晶状体,随机分为三组:(1)阴性对照组(正常组);(2)阳性对照组(紫外线照射);(3)实验组(紫外线照射+ZnSO4).观察晶状体的混浊程度,晶状体组织中GSH-Px和SOD的含量,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晶状体混浊程度较同时段阳性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线照射后,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P70的表达明显增加,实验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P70的表达较同时段的阳性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中GSH-Px和SOD含量显著低于同时段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GSH-Px和SOD含量明显高于同时段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晶状体中,ZnSO4可诱导HSP70的表达进而对晶状体的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腺相关病毒转内皮抑素基因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作者:汤明芳;于健;白浪;刘琼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转移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 60只,角膜缝线法制作CNV模型,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缝线后立即于上方近角膜缘处结膜下注射50μL rAAV-ES转染液;B组:缝线后刮除角膜上皮,用rAAV-ES转染液浸泡角膜10min;C组:缝线后用rAAV-ES转染液浸泡去上皮角膜10min后,同样部位结膜下注射50μL rAAV-ES转染液;D组:对照组,同样部位结膜下注射50μL生理盐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CN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其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ES基因表达情况;病理切片检测CNV密度;观察ES基因转移对CNV的抑制作用.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缝线后CNV逐渐生长,14d达高峰,其后逐渐减少;21d后变性.定量数据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因素与治疗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10,P<0.01).缝线诱导后不同转染组间CNV面积亦有显著性差异(F=2243.816,P<0.01);其中以D组CNV面积大;C组CNV面积小.不同时间段CNV生长面积之间差异显著(F=1060.854,P<0.01);对CNV增生的抑制率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组在缝线后28d,对CNV增殖的抑制率高达到58.2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A组于上方角膜缘结膜和角膜上皮中可见ES染色阳性;B组在浅基质CNV的内皮细胞中发现少量ES染色阳性;C组角膜上皮及浅基质CNV的内皮细胞中可见较为明显的ES染色阳性; D组角膜细胞均为ES染色阴性.角膜切片结果显示:CNV密度在各转染组均比对照组稀疏.结论:rAAV-ES转基因可明显抑制缝线诱导的大鼠CNV的增生.采用单独结膜下注射rAAV-ES转染液或转染液局部浸泡去上皮角膜的转染途径均能抑制缝线诱导的CNV增生,联合转染途径对缝线诱导CNV增生的抑制效果更好.

  • 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对家兔视网膜的影响

    作者:李炜;宋建明;田洁;陈伽俐;孔庆慧;李林;窦晓燕;司马晶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对家兔视网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家兔10只,体质量2.0~2.5kg,双眼无病变.分为4组,实验组3组每组3只6眼,对照组1只2眼,对照组每天双眼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3组分别每天双眼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5 000U,10 000U和20 000U,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天穿刺抽取房水及玻璃体,用全自动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仪测量其浓度;第3d取视网膜制作光镜标本,观察视网膜细胞组织形态改变;使用TUNEL组织凋亡检测试剂盒进行凋亡检测.结果: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的3组家兔中,前房及玻璃体内庆大霉素药物浓度随注射天数增加;前房及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与结膜下注射之庆大霉素剂量正相关,玻璃体内药物浓度远低于前房内药物浓度(P<0.05);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家兔视网膜出现视锥、视杆细胞层变薄,溶解,节细胞层空泡形成甚至溶解,内外颗粒层细胞数变少等现象,且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病理改变越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内颗粒层凋亡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给药浓度越高,凋亡细胞计数越多.结论:研究显示,结膜下注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引起视网膜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增加,且其视网膜毒性与给药剂量正相关.

  •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增殖能力研究

    作者:景娇娜;张美莎;刘和忠

    目的:离体培养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并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方法:取斜视患者手术切除Tenon囊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CCK-8法描述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计算增殖指数.结果:通过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HTF.不同代次原代培养的HTF之间增殖能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TF在体外易于培养,经过数次传代,增殖能力稳定,是进行Tenon囊抗纤维化研究的良好靶细胞.

  • 免疫功能正常的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1例

    作者:

    目的: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的异常恶化及治疗后视力的改善.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比沙亚族女孩,21岁,其它方面健康,有与猫接触史,表现为右眼无痛、渐进性视力模糊2wk.视力右眼6/15,左眼6/6.眼底检查呈右眼后极部局灶性视网膜炎,伴视盘肿胀充血,双眼周边陈旧性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经弓形虫血清检查证实其右眼患复发性眼弓形虫病.起初,患者对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反应良好.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右眼弓形体病两次恶化,右眼视力下降到6/60,随后进行持续6wk的口服阿奇霉素和逐渐减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右眼弓形虫性视网膜炎治愈,随访1a未见复发.患者终视力,右眼6/30,左眼6/ 6.结论:患复发性后天性眼弓形体病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并不常见.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永久性失明.及时、充分的治疗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对防止并发症毁坏视觉极其重要.

  • 碱烧伤小鼠行羊膜移植后MMP及TIMP表达的变化

    作者:朱晶;程旭康

    目的:通过检测羊膜移植对小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2,8,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2)的表达,探讨羊膜移植在碱烧伤病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小鼠角膜;实验组小鼠右眼行羊膜移植加睑裂缝合术,对照组仅行睑裂缝合术.分别在羊膜移植后的第0,2,7,14d处死小鼠,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MMP-2,8,9及TIMP-1,2的表达,增强化学发光法(enhanced chemiluminescent,EC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角膜中MMP-2,8,9在第2d出现表达,第14d达到峰值,且表达主要位于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碱烧伤后第2d TIMP-1仅微弱表达,第7d可见表达增加,第14d到达峰值.TIMP-2第2d即可见表达增加,后持续增强.实验组各时间点MMP-2,8,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TIMP-1,2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羊膜移植可通过抑制MMP的表达,促进TIMP表达,从而抑制和延迟碱烧伤后角膜炎性浸润及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对碱烧伤后角膜的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 MMP-2和MMP-14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龙华;周波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1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Rb组织中MMP-2和MMP-14的表达;用HMIAS-2000型全自动医学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平均光密度值.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临床和病理阶段Rb表达MMP-2和MMP-14的差异.结果:患者50例Rb组织切片中MMP-2阳性表达38例,占76%;MMP-14的阳性表达41例,占82%;有视神经浸润的肿瘤MMP-2和MMP-1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神经浸润的肿瘤(P<0.01),处于眼外期的肿瘤MMP-2和MMP-1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眼内期和青光眼期的肿瘤(P<0.01);Rb中MMP-2和MMP-14的阳性表达水平呈密切相关(P<0.01).结论:MMP-2和MMP-14的表达水平与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存在密切的关系,提示其表达水平与该肿瘤的浸润与发展有关.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豚鼠眼底结构形态

    作者:李翊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检测豚鼠眼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结构形态,探讨OCT检测豚鼠眼视网膜、脉络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5只英国属花色豚鼠(出生后3wk)采用OCT扫描眼底并进行分析,然后处死豚鼠(10眼)行组织学检查.结果:OCT检测豚鼠视网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具备良好相关性(r= 0.77,P<0.01),OCT检测视网膜厚度比组织学检查结果厚15~20 μm.但豚鼠脉络膜厚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19,P=0.203>0.05).结论:豚鼠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可通过OCT进行检测.

  • 眼球内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苏志彩;陈明;刘鹤南;刘璐;柴广睿

    0引言眼内淋巴瘤有两种类型,一种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称之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另一种起源中枢神经系统之外,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眼部,而初发于眼内的也叫原发性眼内淋巴瘤[1].过去曾认为,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属网织细胞系统,既往也称为网织细胞肉瘤[1,2].本例患者属于原发性眼内淋巴瘤,报告如下.

  • 多次复发性眼眶葡萄簇型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魏谨;高福平

    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左眼眶肿瘤复发"在我院眼科门诊行肿瘤切除术.患者8a前曾因眼眶肿瘤行切除,肿瘤大小1cm×1cm×0.8cm,术后病理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患者赴上海行放化疗,于术后第1,6a复发两次,本次为肿瘤第3次复发.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

  • 迟发性人工晶状体移位光学区嵌顿1例

    作者:管丽丽;管学刚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司机.于2011-02-28因"右眼视物模糊4d"来院就诊.患者于3a前在我院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爱尔康ReSTOR IOL,手术顺利,术中、术后人工晶状体居于瞳孔中央,术后裸眼远视力1.0,近视力1.0,门诊随诊视力稳定,患者满意.

  • 板层鱼鳞病患者的眼部改变1例

    作者:谢娇

    0引言板层状鱼鳞病(lamellar ichthyosis, LI)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广泛的鳞屑和角化过度为特征.典型皮损为大的板层状、棕褐色、中央附着、边缘高起的鳞屑,可伴有眼睑外翻、瘢痕性脱发及掌跖角化.组织病理可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伴有轻至中度的棘层肥厚[1].我科于2008年治疗LI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 Parinaud结膜炎1例

    作者:喻箭;崔瑜

    1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1mo前右眼红、磨、痛,下睑出现米粒大小肿物,同侧耳前淋巴结、腮腺和颌下腺肿大疼痛,伴有不规则发热,体温高时39.2℃.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渐降至正常,其余症状继续加重,2wk前经腮腺部位B超检查后在耳鼻喉科以"右腮腺混合瘤"行手术治疗,切除腮腺,术后病检回报"涎腺炎",未见肿瘤组织.

  • 两种翼状胬肉术式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作者:许美玲

    0引言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特别是在海洋石油地处沿海一带,由于海上室外作业多,风沙大,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美观与视力.其发病率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在45岁以上,有很多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等,对较长的手术时间操作不能耐受.

  • 玩具枪子弹对儿童眼睛的伤害性分析

    作者:徐为海

    0引言在近几年的眼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诊到眼部被玩具枪子弹击伤的患者,其中大部分为儿童及青少年,只有极少数为中老年人.患者就诊时,常常出现有明显的合并症,视力明显下降,经积极治疗后,有部分患者视力出现不可逆性损害.本科室2009-10/2010-10共接诊各类眼外伤患者148例,其中29例为眼部被玩具枪塑料子弹击伤的儿童患者,约占19.6%,现加以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 癌钙蛋白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赵亮;许家军

    作为一种特殊的钙调蛋白,癌钙蛋白(oncomodulin,OncoM,OCM)一直被认为只在肿瘤的发生、生长中起调节作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OCM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修复功能,为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本文就目前OCM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不同屈光状态在校大学生调节幅度和立体视的测定

    作者:康龙丹;谢姝;邢骥;王闯;周爽;刘岩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调节幅度、立体视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50名在校大学生行客观验光、综合验光及相关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包括立体视、调节幅度等的测量.按是否有近视分为:(1)正视组(11名),+0.75D≤SE(等效球镜度数)<-0.50D;(2)近视组(139名),SE≥-0.5D.近视组中按近视的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51名),中度近视组(69名),高度近视组(19名).按是否有屈光参差分为:非屈光参差组(123名),屈光参差组(27名).分析研究不同屈光状态学生的调节幅度、立体视的状况以及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近视组的调节幅度较正视组的调节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5),近视组间调节幅度值有差异(F=1.474,P<0.05),其中高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度数越大,测得的调节幅度值越大(r=0.2698,P<0.05);正视组与近视组之间立体视无显著差异(χ2=0.325,P>0.05),低、中、高度近视组之间立体视无显著差异(χ2=0.16,P>0.05);屈光参差组的立体视功能比非屈光参差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P<0.05).结论:近视组较正视组的调节幅度大,近视组中,调节幅度与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性.屈光参差组较非屈光参差组的立体视功能差.

  • 随州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李随;周鲜琳;王斌;陈平

    目的:通过对随州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弱视的防治探索出良好的方法.方法:首先由经医师培训的各幼儿园老师对学龄前儿童作检查前视力表训练,再由园医配合我院眼科医生进行视力检查,经反复检查裸眼视力<0.8和有斜视者列为进一步散瞳验光检查对象,再由专职的小儿眼科医生扩瞳后进行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再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查矫正视力,然后观察弱视与低视力、性别、年龄的关系,各种类型弱视及不同注视性质的分布比例.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及弱视患病率男女无显著性差异,3~6岁各年龄组视力低下率有显著性差异;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轻度弱视占比例大,中度弱视次之,仅1例重度弱视;在屈光参差和斜视性弱视中,中度弱视比例大,在形觉剥夺和其他类型弱视中,重度弱视占有比例大;远视性屈光不正程度愈高,中度弱视所占比例愈大;斜视性弱视多伴有远视性屈光不正;共同性斜视与屈光不正关系密切,一般认为共同性斜视与远视有关系,外斜视与近视关系不大.结论:通过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弱视儿童中,以屈光不正性、轻中度及中心注视性质为主,及时治疗对患儿的痊愈是很有帮助的.弱视治疗普遍采用综合疗法.应加大弱视常识及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家长、社会对弱视的认识和重视.

  • 辨证施护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远期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芳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03/2010-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护,并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远期效果优40例,良7例,差1例;对照组患者中,远期效果优30例,良15例,差3例.观察组患者的远期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护理

    作者:崔霞;单鑫;李晓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0例准备行Lucentis治疗的患者做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注射后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监测.结果:AMD患者30例30眼中,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1眼.注射后1h眼压升高4眼,眼压为20.1~24.6mmHg,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d眼压均正常.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加强AMD患者注射前、中、后护理,对确保该技术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 视网膜母细胞瘤植入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的处理及护理

    作者:顾琪

    0引言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源于视网膜胚胎核层,是婴幼儿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 14 000~1∶ 20 000,无种族、地域及性别的差异.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12(双侧)~24mo(单侧).治疗的目的是挽救患儿生命,保留眼球,保存有用视力.在发达国家,RB患儿的存活率已经明显提高,达到95%[1].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