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方式分析

    作者:黄永健;于淑娟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10/2005-02收治的3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度大小选择下斜肌后徙、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下斜肌前转位、或联合对侧眼上直肌、下直肌手术.结果:治愈28例(72%),好转10例(26%),无效1例(2%).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方式按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加强麻痹肌和间接拮抗肌的原则进行,根据患者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大小选择不同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虹膜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廖咏川;唐莉;罗清礼

    目的:探讨虹膜囊肿的致病原因,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式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我科收治的27例27眼虹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病史、术前术后眼部检查,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者年龄从3~60岁,男16例,女11例;20例继发于眼外伤后,1例继发于白内障手术,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其余5例为原发性;其中23例给予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术,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3例予以眼内激光光凝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22例继发性虹膜囊肿中有21例为上皮植入性囊肿,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为虹膜色素上皮囊肿,5例原发性虹膜囊肿中4例为非色素上皮囊肿,1例为色素上皮囊肿.术后随访2a,2例因囊肿复发再次手术,1例因眼压升高再次手术.结论:虹膜囊肿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虹膜囊肿,从组织病理学上分为上皮植入性囊肿,非色素上皮囊肿和色素上皮囊肿.组织病理学特点与病因相关.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预后与眼部组织受损情况和治疗方式有关.

    关键词: 虹膜囊肿 临床 病理
  •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作者:陈晓;金中秋;洪玲

    目的:评价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4例(24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常规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膜剥离、松解性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硅油或长效气体眼内填充等治疗,部分病例联合巩膜扣带术;随访3~24mo,观察疗效.结果:24眼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期间,19例视网膜保持平复,5例复发视网膜脱离,其中3例经再手术视网膜复位,另2例因眼球萎缩未再手术.结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多伴有浓密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嵌塞及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通过适时的玻璃体手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视网膜切开手术治疗涉及黄斑外伤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作者:王铀;朱晓华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手术在外伤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救治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影响视网膜切开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2000-01/2005-05收治的外伤性玻璃体积血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男27例,女3例.A组行视网膜切开手术21例21眼,B组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9例9眼.3~6mo行硅油取出手术.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在6mo以上.结果:视网膜切开组的21例患者中术后有17例获得了有效视力,占81%;视力为0.02或以上者有19例,占90%.好视力为0.4+.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脱离盲,占33%.0.02以上视力患者5例,占56%.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视网膜切开组治疗效果较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切开手术可改善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预后,减少视网膜下增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作者:姬亚洲;裴森;毋艳君;霍永军;王文玲;陈拥军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102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16mo,平均眼压由术前24.82mmHg(1mmHg=0.133kPa)降到术后16.52mmHg,房水流畅系数0.38,功能性滤泡占81.5%.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3者79.4%.结论: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的小梁切除术可显著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建立滤过功能和避免二次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及减低医疗成本等.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手术
  •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涛;邹留河;赵萌

    目的: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07/2005-09同仁医院门诊急诊就诊的临床确诊为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鱼腥草滴眼液和1g/L阿昔洛韦滴眼液点眼,观察6项眼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总的显效率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用药后第7d,在结膜充血的改善上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4d,在畏光、异物感、流泪以及结膜充血的改善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对于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1g/L阿昔洛韦滴眼液.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层间异物

    作者:胡学斌;方芳;江萍;莫纯坚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情况.方法:在LASIK手术的6 239例(12 312眼)中,对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病例的相关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眼(2.47%)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其中,50眼(0.41%)采用异物剔除和冲洗等及时合理的措施处理;254眼(2.06%)无须处理.所有病例预期的矫正视力均无明显影响,冲洗后3眼出现少许边缘性角膜上皮细胞植入.结论:LASIK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并发症的比例低,多数病例无须处理.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可有效减少,但不能杜绝.及时合理的处理方法能提高视觉质量,LASIK手术安全可靠.

  • 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伟;李君;郭秀荣;孙秀梅;魏自敏;王莉;黄显丰;胡爱平

    目的:观察532nm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根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选择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51例97眼,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用黄斑区改良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组光凝后同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二组患者3mo后行视力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视力提高与黄斑水肿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54%与69%;观察组视力提高与黄斑水肿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82%与90%.经统计学处理,应用卡方检验,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及黄斑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532nm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青少年儿童屈光不正4 771例分析

    作者:刘克兰;李海燕

    目的:探讨视力低常青少年儿童屈光状态的分布规律,力争在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发育敏感期早发现,早治疗.方法:除外屈光不正以外的其他眼疾的情况下,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 530眼中,近视眼4 439只,远视眼4 417只,其中近远视眼中均以复性近远视散光眼多,各占56.50%,83.61%.年龄与屈光不正度数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随年龄增长,近视屈光度增加,远视屈光度减少.在7 015只散光眼中,学龄前组散光发生率高占89.05%,且以低度散光为主.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在防治近视眼的工作中,必需在睫状肌麻痹下准确检影验光方可了解真实的屈光状态,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了解儿童散光眼的散光状态对于合理矫治儿童散光十分重要.

  • LASIK治疗散光为主眼临床结果

    作者:杜红俊;徐渊;郭长梅;王雨生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以散光为主眼的有效性.方法:分析LASIK技术(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和MORIAC-B微型角膜刀)治疗以散光为主眼(A组,28眼)和以近视为主眼(B组,30眼)的术后结果.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力,主、客观验光,角膜地形图等检查.采用6mm光学区分区切削模式.结果:A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均在0.1以下,术后均在0.6以上.术后6mo视力在0.8以上和1.0以上者:A组分别为96%和93%,B组分别为100%和93%;A组术前散光度平均为-2.48±1.27(-1.50~-4.50)D,术后减少至-0.52±0.56 (-0.00~-1.00)D.B组术前散光平均为-0.72±0.63(-0.25~-1.25)D,术后减少至-0.38±0.32(-0.00~-0.50)D.A组和B组术前散光值比较相差显著(P<0.01),术后散光值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术后散光值均较术前有明显减小(P<0.01).术后两组中散光在0.50D以内眼所占比例分别为86%和87%,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的分别占36%和10%,没有1眼的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结论:采用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治疗以散光为主眼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视觉矫治效果良好.

  • 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汉暄;陈集玲;李慧菁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 lens(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04-11始开展了Verisyselens(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例(6眼)高度近视(度数-13.5~22.0D之间),密切观察术后眼压、屈光改变、视力及角膜、虹膜情况,随访1a以上.结果:大部分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1~2行,术前裸眼视力0.02~0.2,佳矫正视力由0.25~0.5,恢复到术后裸眼视力0.5~0.6.并发症较轻、较少,恢复快,仅1例为晶状体偏中心并眩光发生,经再次手术调整晶状体正位后,眩光消失,1眼一过性眼压升高,1眼角膜轻度水肿,1眼虹膜少许脱色素,本组中另3眼出现晶状体表面尘样色素附着,(虹膜未见脱色),但均未影响视力,眼压不高.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视力效果好,屈光度稳定,可预测性强,短期随访,安全性高,但国人为有色人种,术后虹膜持续为晶状体夹持,导致少量而持续脱色素,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尚需注意长期随访.

  • 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王海瑛;盛晓捷;孙艳;朱洪丽

    目的:探讨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003/2005之间于我院行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后的2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23mo.平均眼压水平由35.3±5.2mmHg(1mmHg=0.133kPa)降低至18.6±4.4mmHg,成功率为90%.13例完全成功(65%),包括早期低眼压4例、浅前房6例、前房积血4例、引流管口阻塞3例、脉络膜脱离1例;5例条件成功者(25%)包括引流盘周纤维化4例、暴发性脉络膜出血1例,仍需辅以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2例因持续性高眼压导致失败.结论:通过前房植入Ahmed房水引流物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多发,但经过及时妥善的处理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 国产和进口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疗效及成本比较

    作者:马景学

    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进口和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成本-效果比.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18例18眼滴用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14例14眼滴用进口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适利达),均每日1次,共4wk.观察眼压、视力、血压、脉搏、眼部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并采用疗效观察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进口与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4wk,验证组平均日间眼压从(24.0±3.6)mmHg(1mmHg=0.133kPa)降至(16.1±3.0)mmHg,大下降幅度为32.9%;对照组从(24.8±3.0)mmHg降至(16.1±2.9) mmHg,大下降幅度为35.1%.两组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眼压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验证组和对照组结膜充血均有明显增加,但不妨碍继续用药.未发现其他眼部改变和全身副作用.两组成本分别为119元、70元(P<0.05);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35%,3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39,2.11;进口组相对于国产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2.2.结论:进口与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都能有效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且安全、耐受.两组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效果相近,但国产品是更经济的选择.

  • 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挥宇;张满红;韩英军;梁天尉;勇志鹏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12眼)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疗效.结果:玻璃体切除后12眼中10眼的炎症控制,另2眼二次手术玻璃体切除后炎症控制.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行二次手术.随访2~21(平均8.7)mo.视力提高者9眼(75%),≥0.1者5眼(42%).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敏感抗生素应用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手段.

  • 儿童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窝成形术

    作者:李星星;张卯年;马志中;宋琛;何庆华

    目的:总结18例18眼3~12岁儿童,因眼外伤等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眶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开结膜囊,暴露四直肌,预置6-0双针尼龙线,剪断四直肌和视神经,眼球摘除后去除角膜,彻底清除眼内容后利用自体巩膜包囊羟基磷灰石并植入眼窝,总计18眼.结果:随访3~36(平均24)mo,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眼窝塌陷和义眼转动的改善,没有眼眶感染和植入物逐出或义眼片脱落等现象.结论:羟基磷灰石也适用于儿童眼球摘除术后减轻眼窝塌陷,改善义眼转动,改善义眼外观的效果.

  • 美容性角膜覆盖术疗效观察

    作者:冯瑶;景连喜

    目的:评价美容性角膜覆盖术治疗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角膜(角巩膜)葡萄肿患者进行了美容性角膜覆盖术治疗.术后对所有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22例均治愈,残留部分视力的2例的视力术后有所改善(2例2眼从术前手动/眼前到术后指数/眼前).22例无1例发生排斥,角膜覆盖片的颜色除第1例因缺乏经验术眼的颜色明显深于对侧正常或正常人群眼的颜色外,其它无1例褪色.结论:应用角膜覆盖术治疗角膜(角巩膜)葡萄肿22例(22眼)临床证明疗效确实、安全可靠.

    关键词: 角膜葡萄肿 覆盖术
  • 儿童屈光不正中散光情况临床分析

    作者:王莺;闵云花;戴秋白;房沛赟

    目的:分析3~12岁视力不良儿童210只散光眼的散光度及散光轴向分布情况.方法:对3~12岁视力不良儿童用10g/L阿托品眼液散瞳3d,3次/d,采用带状光检影法加主觉试镜法验光,对检查中检出的散光度≥0.50D的210只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12岁视力不良儿童210只散光眼中复性远视散光146眼占67.6%,复性近视散光占15.7%,混合散光24眼占11.4%,单纯性散光占5.3%;循规性散光占85.2%,逆规性散光占6.2%,斜轴散光占8.6%.散光程度:0.50~1.00D占54.7%,1.25~2.00D占27.6%,2.25~3.00D占11.0%,3.25~4.00D占6.7%.对称散光128眼占61.0%,不对称散光占39.0%.复性远视散光导致弱视占弱视眼75.8%(75/99);其次为混合散光占14.1%(14/99).结论:3~12岁视力不良儿童210只散光眼中散光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多见,散光轴向分布以循规性散光为主.散光程度多在3.00D以下,散光度随着年龄增加而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 儿童 散光度 散光轴
  • 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钟珊;李莉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对89例110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结果:激光孔通畅100%,治愈98眼,好转8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96.4%.术前术后平均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wk眼压0.93~2.67(平均1.87)kPa.所有病例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泪小管吻合术中植入泪道义管的临床分析

    作者:毛俊峰;许雪亮;刘双珍;向前;江海波;文丹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的插管方法及种类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和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87例,随访2~18mo.结果:直接插管组51例,治愈37例(使用硬膜外导管33例,治愈24例;输尿管导管18例,治愈13例);逆行插管组36例,治愈26例.各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或逆行插管的方法,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的疗效相当,都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体会

    作者:张文强;周雄;周和政

    目的:总结成功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要点及心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2例87眼泪囊鼻腔吻合的临床资料,就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即刻手术成功86眼,经6~18mo随访82眼无溢泪、溢脓症状,2眼1a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2眼有溢泪,但泪道冲洗通畅.结论:认真操作,把握要点,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 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姜士军;曹晋宏

    目的:探讨眼部直流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88眼),其中治疗组25例(48眼)应用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和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40眼)只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眼部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 高渗糖加速尿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疗效分析

    作者:赵明;于彬科;李钢锋;陈宏涛;陈潇

    目的:探讨高渗糖加速尿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155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的29眼用高渗糖加速尿静脉注射,观察其前房恢复情况.结果:浅Ⅰ级浅前房18眼全部恢复正常,浅Ⅱ级浅前房9眼8眼恢复正常.结论;高渗糖加速尿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

  • 高原地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易贵荣;白宗禧;田骥;石晶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方法:78例(13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组67眼,小梁切除术组63眼,对两组术后6mo的眼压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术后6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03±3.56)mmHg和(17.67±4.11)mmHg,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7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Ⅰ和Ⅱ级浅前房为18眼,无Ⅲ级浅前房出现,而63眼传统小梁切除术Ⅰ、Ⅱ级浅前房为33眼,Ⅲ级浅前房8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具有传统小梁切除术相似的降眼压效果,但手术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在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昂;刘小阳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有效方法.方法:63例均为外伤引起的下泪小管断裂.利用手术显微镜在粘弹剂与美兰混合液帮助下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术后随访6mo~2a.结果:远期治愈47例,好转9例,不成功3例,未回访者4例,主要并发症为睑外翻,瘢痕增生导致失败.结论: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修复有效可行,远期疗效好.

  • 高度近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报告

    作者:王文海;张永康;李莉;吴胜望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32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7眼(67.5%),术后1mo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35眼(87.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但应注意术前准备及术中操作技巧.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菁华;海鸥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电钻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2003-11/2005-04诊断为慢性泪囊炎患者14例(15眼)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完成6mo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14例(15眼)中,治愈13眼,好转2眼,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电钻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作者:邵庆;朱承华;杭荟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2例27眼.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2例27眼,随访3~36mo,除1眼矫正不足外,余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确切.

  •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欣;龙琴;李莹;罗岩;陈秉均;艾凤荣

    目的:了解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物理屏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观察23例(40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进行观察,包括各种临床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及角膜瓣对位等,平均配戴1~15d,术后随诊1~3mo.结果: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角膜上皮愈合不适症状减轻,角膜瓣无1例发生移位,对位好.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及术后早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具有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稳定角膜瓣的作用.

  • 伞形泪道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126例

    作者:杨宇红;李秀云

    目的:探讨伞形泪道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2005-04/2006-03门诊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36眼)施行了伞形泪道支架植入术.结果:经过3mo~1a的随访,136眼中,118眼治愈,16眼好转,2眼无效(其中1眼支架脱落,经再次植入支架后治愈,1眼因患者未坚持泪道冲洗及滴抗生素眼液而无效,后经冲洗用药后好转).结论:伞形泪道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疗效可靠,组织损伤小,皮肤不留瘢痕,适应症广,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 中高度近视LASIK术前的预防性视网膜光凝疗效观察

    作者:曹燕;吕杰;郑爱贞;张超玲

    目的:观察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预防性氪激光光凝效果.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行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三面镜检查.对明确有发生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变性及裂孔者50例(53眼)行氪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行氪激光光凝1mo后,裂孔封闭良好,变性区无扩大.色素较多时行LASIK手术,术后回访6~12mo,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LASIK术前视网膜变性及干孔的近视患者行预防性氪激光光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中高度近视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段.

    关键词: 近视眼 激光 光凝术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

    作者:李武军;丁艳林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范围不超2个象限,晶状体混浊较轻,药物难以控制的继发性青光眼,选择无晶状体脱位和玻璃体嵌顿的象限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6~16mo,7例继发青光眼病例6例术后眼压<21mmHg(1mmHg=0.133kPa),1例局部用药眼压控制正常,3例视力提高.结论:选择无玻璃体嵌顿象限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

    作者:史铭宇;张帆;邱辉;吴丽宏

    目的:讨论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术(PPV)中的辅助作用.方法;2000/2005我院收治的43例45眼经大部分玻璃体切割患者,术中抽取2~3mL(1~2mg)TA注入玻璃体腔.结果:TA粘附在玻璃体皮质上,可以清楚地显示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和范围,并易于剥除.结论:PPV术中应用TA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且TA具抗炎、抗增殖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 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复位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

    作者:黄勇进;李山祥;闻祥根;吴晓云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复位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6/2005-09诊治的外伤性睫状体分离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26例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25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1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结论: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经治疗复位后需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药物和手术治疗能较好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关键词: 睫状体分离 青光眼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移植治疗

    作者:冯霞;刘哲丽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无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传统中医治疗,药物治疗,近几年兴起的基因治疗及视网膜移植治疗各有特点.其中视网膜移植治疗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并且被认为是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现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正常结膜囊细菌的研究

    作者:曾树森;吴晓梅

    结膜囊正常菌群因不同的环境、年龄、抗生素应用情况,尤其是不同的培养基和取样、培养方法,培养结果差异较大.结膜囊带菌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或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始终是多的几种细菌.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培养
  • Pegaptanib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夏;王雨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形成是湿性AMD患者丧失视力的主要原因.CNV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已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al growth factor,VEGF)是诱发CNV的关键因素之一.Pegaptanib作为眼科领域应用的第一种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CNV形成和血管渗漏,对湿性AMD已初步显示出较传统疗法更优越的治疗效果.随着对CNV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将有可能更加有效的防治湿性AMD等CNV相关疾病.

  • 穿透性小梁切除调节技术及疗效

    作者:曹秀贞;张伟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失败率较高,失败原因主要是手术区滤过口处成纤维细胞增殖,瘢痕形成而使伤口愈合所致.因此,建立现代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并结合调节技术减少手术失败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发展趋势,小梁切除联合调节技术是21世纪青光眼小梁切除新发展,本文对小梁切除联合药物调节技术、非药物调节技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神经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丹;段宣初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刺激红系造血祖组织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显示EPO和EPO受体在神经系统上有功能表达,在体外培养及动物试验中都显示了显著的神经保护功能.在眼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等神经元的凋亡,终导致视力的丧失.因此,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治疗这些疾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现总结了EPO的神经保护性质分子机制及信号传导途径,探讨EPO用于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的基础和可能性.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研究治疗新进展

    作者:陈敏;周翔天;盛文;瞿佳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眼眶病中常见的疾病,大部分与甲状腺疾病相关,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TAO有自愈倾向,尽管大多数TAO球后组织都有特征性的改变,但临床上只有30%~50%的患者出现明显眼部症状,3%~5%的患者视力累及.TAO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细胞因子,特别是TNF-α,是疾病主要的调节因子.而眼眶内成纤维细胞抗原的表达,是发病的关键因素.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根据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已经总结出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TAO的发病机制.为指导各种有效新药物的开发,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开辟道路.

  • 亚洲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览

    作者:张士胜;张琼;王康孙

    近年来,在亚洲进行的多项群体调查为年龄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亚洲人群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比较明确,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重要致盲原因的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在亚洲开展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研究及结果进行综述.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眼部新生血管

    作者:穆华;张晓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人及动物眼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主要来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也可见于角膜、房水、玻璃体及视网膜中.它具有抗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双重作用.目前研究认为PEDF是为有效的眼内新生血管天然抑制剂,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角膜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震宇;李立

    多种病理因素可以导致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化的角膜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角膜移殖术失败.近年来,国内外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在药物治疗、光动力疗法、眼表重建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迅猛发展.本文综述了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治疗
  • Wegener肉芽肿研究进展及眼部表现

    作者:谢英;罗灵;黄一飞

    Wegener肉芽肿(Wa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复杂的累及多系统的致死性疾病,对于以眼病首诊和仅有眼部表现的病例常因误诊而贻误治疗,新的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验技术应用及药物治疗进展,大大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强调全身用药的同时要早期进行眼科干预.近年来WG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诊断标准,眼部的表现及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作者:王禹燕;郑燕林;黄珍珍;刘嘉立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在统计学眼压的正常范围之内,却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及与之相关的视盘改变.故发病隐匿,常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是机械因素、血管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降眼压是必要的措施,眼压降低30%以上对其病变有利.与此同时,改善视神经血流供应和保护视神经的药物正被关注.

  • 核转录因子NF-κB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琪;李平华

    核转录因子NF-κB是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子家族,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参与到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氧化反应、细胞凋亡等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本文从小梁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乳头损害3方面着手,对近年来核转录因子NF-κB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Ang/Tie-2信号传导系统与视网膜微血管形成

    作者:左中夫;刘学政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及其受体Tie-2构成的Ang/Tie-2信号传导系统对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过程中血管成熟与稳定、调控血管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该家族不同因子对于血管生成作用不同,而且同一因子对于血管生成的作用也随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对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视网膜微血管形成,Ang/Tie-2信号传导系统起到调节血管结构的持久稳定性,调节渗漏的作用,这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

  • 胚胎干细胞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毅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增殖能力的全能干细胞.自1998年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培养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将胚胎干细胞作为细胞供体进行角膜移植和视网膜移植,可能补充损伤细胞,重建眼表和恢复视网膜功能,给一些难治性眼表及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胚胎干细胞移植在眼科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杨洋;周善璧

    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必要介绍,结合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特点,以及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多方面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综述.

  • 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高晓唯;任兵

    角膜新生血管(CNV)多见于感染、炎症、外伤或角膜手术后.CNV是眼表疾病的显著特征之一,血管化的角膜不但严重影响视力,而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CNV的深入研究,在血管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就CNV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银杏叶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爽乐;罗清礼;李正时;官鹏;卢燕;江爱华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培养的SD大鼠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成3组:实验组用H2O2+EGb761处理,对照组用H2O2处理,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上皮细胞Bcl-2,Bax的表达,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实验组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24h时为(20.7±1.4)%,对照组则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4h时为(2.6±0.6)%,空白对照组为(6.8±1.1)%;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实验组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24h时为(10.7±0.9)%;对照组则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24h时为(33.4±4.6)%,空白对照组为(4.6±0.8)%.结论:EGb761通过使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减少,阻止氧化损伤所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能与白内障形成有关,EGb 761在早期白内障形成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 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人小梁细胞凋亡

    作者:胡义珍;纪彩霓;李贵刚

    目的:研究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人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小梁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不同浓度的rhTNF-α与细胞共同孵育24h,采用Annexin-v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合荧光显微镜来观查凋亡细胞.结果:浓度低于0.01M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对人小梁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浓度0.01MU/L及以上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可明显增加人小梁细胞凋亡率,凋亡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成正比.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小梁细胞发生凋亡,可能参与了青光眼发病中小梁细胞的损害过程.

  • SARS-CoV S240蛋白与眼部ACE2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孙琰;柳林;潘欣;景明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240蛋白与眼部功能性受体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用的机制.方法:构建SARS-CoV S蛋白融合基因pS240-EGFP,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鉴定ACE2在结膜、角膜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进行SARS-CoV S240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的体外结合研究.结果:构建了融合基因pS240-EGFP;证实ACE2在结膜、角膜有表达;结膜、角膜细胞与SARS-CoV S240蛋白能够结合.结论:结膜、角膜中存在SARS冠状病毒的功能性受体,SARS-CoV S240蛋白与结膜、角膜细胞能够结合.本研究对了解SARS的病理机制及进一步研究SARS的防护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低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HIF-1α及P53的表达及相关分析

    作者:张薇;李若溪;许建华;刘哲丽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HIF-1α及P53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将大鼠5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只,分别饲养于常氧和50mL/L低氧仓.于饲养后0,2,6,8,12,24,48h各处死4只,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SABC)测定HIF-1α及P53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F-1α在缺氧后2h开始表达,8h达到高峰,12~24h持续强表达,48h表达明显下降.P53在缺氧后2h开始表达,以后表达逐渐升高,24h后表达达到高峰,48h表达明显下降.HIF-1α及P53在大鼠视网膜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902495).电镜结果显示在视网膜缺氧6h视网膜超微结构开始变化,24h凋亡达到高峰.结论:低氧条件下HIF-1α及P53在大鼠视网膜均有表达,随着HIF-1α的表达达到高峰后P53的表达达到高峰,两者呈明显正相关.P53表达达到高峰时电镜结果显示凋亡达到高峰.

  • 含抗凋亡基因bcl-2重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李素芳;魏锐利;金玲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鼠bcl-2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方法:将抗凋亡基因bcl-2片段从载体pcDNA3.1中切下,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中,酶切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入包装细胞系PT67,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bcl-2的细胞株.结果: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入包装细胞PT67,经G418筛选,形成了抗性克隆,并测得病毒滴度为3×1011cfu/L,提示构建的含鼠bcl-2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稳定的包装细胞系成功.结论:含抗凋亡基因bcl-2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 磁珠包裹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磁场牵拉后ET-1的表达

    作者:王建洲;惠延年;侯旭;韩泉洪;王雨生;徐渊

    目的:探讨在体外RPE细胞受牵拉后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表达.方法:用磁珠与RPE细胞粘和后,受磁场受力牵拉细胞的原理,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牵拉对ET-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磁场中受力牵拉后,随着RPE受牵拉时间的延长,RPE形态发生改变,RPE细胞在各作用时间段后的24h ET-1表达明显,在细胞上清液中,ET-1含量也明显上升,作用10,30min和2h培养24h和48h的细胞调理液的ET-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PE细胞受牵拉后,ET-1表达和分泌增强,提示视网膜脱离发生过程中,会刺激表达ET-1增强.

  • 光明液对视网膜光损害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萧;胡世兴;林少春;麦细焕;郭学军;邹移海

    目的:探讨光明液对实验性视网膜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光明液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 O00±50)照射SD大鼠右眼30 min,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分别采用光明液、VitE滴丸及等量蒸馏水进行灌胃治疗7d,观察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力、NO含量变化及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改变.结果:光明液可以明显降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率,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中的关键酶-Caspase-3蛋白酶的活力,还可一定程度减缓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的改变,对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作用的NO也有较强的降低作用.与抗氧化剂VitE相比,光明液的疗效要优于前者.结论:复方中药光明液是一种治疗视网膜光损害性疾病的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 凋亡相关基因在眼眶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张红梅;周晓冬

    目的:分析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cl-2在眼眶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眼眶腺样囊性癌临床标本和10例正常眼眶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和Bcl-2在眼眶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和65%,显著高于眼眶正常组织(53%,65%vs 10%,P<0.01).实性型腺样囊性癌中P53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腺样-管状型中的表达率(86% vs30%,P<0.01);P53和Bcl-2在复发组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初发组中的表达率(85% vs42%,P<0.01),(100% vs 53%,P<0.01);P53和Bcl-2二者在表达上具有相关性(χ2=1.461,P>0.05).结论:P53和Bcl-2蛋白的检测对于判断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 TGF-β2刺激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表达CTGF和合成Fn

    作者:王育红;胡义珍;曹阳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滤过泡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2刺激HTF,然后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CTGF和Fn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TGF-β22μg/L到5μg/L范围有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TF的细胞增殖,CTGF的表达和Fn的合成的趋势(P<0.01),但0.5μg/L,1μg/L与正常对照组对细胞的增殖作用差别无显著性,5μg/L与10μg/L增强细胞的增殖作用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β2能够明显地促进HTF细胞增殖,并增强其下游介质(CTGF)的表达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ironetin,Fn).

  • 眼睑基底细胞癌1例

    作者:石淑英;郭振华

    1 病例报告男,63岁,汉族,农民.2005-01-31因右眼下睑大部分缺损伴溃烂4a余入院.患者4a前发现右眼内眦处有一"芝麻"大小的水泡,1wk后此处皮肤自行破溃,表面有少量无色液体渗出,但局部无疼痛不适,未行诊治.4a来,破溃处沿下睑缘向外侧进行性扩大至下睑全部缺失,局部无疼痛不适;无视力下降,患病期间未行诊治.入院后查体:患者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活动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专科:右眼视力1.0,上睑形态正常,上泪小点冲洗通畅,下睑全部缺失,其缺失缘呈蚕蚀状并见边缘突起卷曲,表面有渗出,并有焦痂样物,无黑色素沉着,下方球结膜部分缺损并水肿增厚,表面呈结节状,充血明显.眼球活动自如,角膜透明,前房正常深度,房闪阴性,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眼压Tn;左眼视力1.2,内外眼未见异常,眼压Tn.入院后监测血压波动于110~120/90~85mmHg,查血、尿、便常规、血小板及肝肾功结果正常,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眼眶平片未见骨质破坏.

  • 先天性小角膜、虹膜脉络膜缺损合并内斜视1例

    作者:庞旭;彭秀军;李刚

    1 病例报告男,21岁,因自幼左眼内斜视入院.患者出生后发现左眼内斜,逐渐加重,左眼不能外展,视力差,要求手术矫正斜视而入院.患者为足月顺产,无产伤及手术史,父母及一兄一姐均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及同类病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智力障碍及全身畸形.眼科检查:视力:右0.5,左手动/眼前,散瞳验光-17.00DS,不能矫正.眼位检查:左眼不能固视,右眼注视,左昵内斜20°,无垂直斜视.左眼球水平震颤,外展不能过中线,其余方向眼球运动尚可,右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左眼角膜横径8mm,垂直径8mm;右眼角膜横径10mm,垂直径11mm.

  • 巩膜切开引流术治愈复发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作者:高磊;于华军;李元彬

    1 病例报告男,70岁,因劈木头致左眼崩伤1mo在当地医院以外伤性白内障于2005-01-20行左眼PHACO+IOL,术后第2d患者突感左眼视物模糊、眼胀疼,经眼B超检查以脉络膜上腔出血转入我院.全身体检无异常,左眼视力为指数/30cm,轻度混合性充血,颞上巩膜隧道切口自闭良好,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深度正常,人工晶状体位置正,玻璃体非血性中度混浊,眼底视盘模糊可见,其周围360°脉络膜脱离,以鼻侧和颞侧为甚,接近吻合,眼压为36.5mmHg,眼B超检查见图1.人院后给予皮质类固醇、止血、降眼压等对症处理于2005-02-02行左眼巩膜切开引流+BSS眼内充填术,术中根据间接眼底镜所见,于脉络膜脱离高处即颞下象限角膜缘后15mm作全层巩膜切开2mm,辅以周围加压按摩,见大量褐色血液溢出,由引流所产生的眼压降低通过4号注射针头多次经透明角膜缘内前房注入BSS来恢复,在眼底检查的基础上,经同一巩膜切口反复引流直至脉络膜脱离全部消失.术后眼底除少许脉络膜视网膜皱褶外,脱离全部复位,眼压正常.

  • 眼眶肺吸虫感染1例报告

    作者:杨戈

    1 病例报告女,4岁,以右眼球突出0.5a之主诉入院,住院号274969.查体:视力:右眼0.2,左眼1.0;眼球突出度:右25mm,左12.5mm,眶距:96mm.右眼球向外侧活动受限,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右外上方眶缘内可触及界限不清的一囊性包块,约25mm×15mm大小伸入眶内.压痛(-),表面光滑,不活动.屈光间质透明,眼底静脉轻度扩张,视盘苍白,余未见其他异常.左眼内外眼均未见异常.

  • 先天性黄斑异位合并交替外斜1例

    作者:杨明迪;曹利群;王洁;贾洪真

    1 病例报告女,9岁,发现右眼外斜,右眼视力不良9a.患儿生后2wk时父母发现右眼外斜,随年龄增长外斜渐加重.5岁时发现右眼视力不良.曾在外院诊断"共同性外斜","右眼弱视",经"遮盖治疗"右眼视力无明显提高.患儿足月顺产,无眼外伤史,无手术史,无高热、惊吓等诱因.家族中无斜弱视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近视力0.5,-1.50DS-1.00DC×170°=0.3,左眼1.5,近视力1.5.眼位:角膜映光法:左眼注视,右眼外斜;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三棱镜角膜映光法:左眼注视,33cm-50△,5m-55△;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度大致相同,戴镜时斜视度无变化.同视机检查无双眼视功能,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双眼前节裂隙灯检查正常,眼底检查:双眼视乳头形、边、色正常,视网膜色泽、血管正常,右眼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缘下方,距视乳头中心约1.5PD处,黄斑中心光弥散.电生理检查:右眼VEP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ERG振幅明显降低.诊断:①交替性外斜视;②右眼黄斑异位.治疗: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后退7.5mm,内直肌折叠4mm,术后双眼角膜映光正位,遮盖与去遮盖双眼均无运动.术后0.5a随访双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运动无受限,右眼视力无提高.

  • 高度近视LASIK术后圆锥角膜、青光眼1例

    作者:杨春霖;李旭松

    1 病例报告男,23岁,因双眼LASIK术后视力下降4a+,双眼视物重影,渐加重8mo+,于2004-08至我院就诊,病史无特殊.诉2000-08外院行LASIK近视矫正术,术前近视度数为双眼-8.00DS,余资料不详.术中顺利(角膜瓣厚160μm),术后UCVA:双眼0.5.术后减量使用帕利百(5d,3次/d)和氟米龙(4wk,每周减少1次即4次/d减至1次/d),期间无不适.术后0.5a,自觉眼胀痛伴视力下降,外院查UCVA:右眼:0.4,左眼0.1,均不能矫正;眼压(NCT):41mmHg、38mmHg(1mmHg=0.133kPa),眼底:C/D右0.2,左0.7,角膜厚度:右360μm,左眼362μm,角膜地形图正常,视野:双眼鼻侧阶梯,予药物降眼压治疗3mo(具体不详),期间眼压波动于28mmHg左右.

  • 北京语言大学330例眼病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徐萍

    0 引言视野检查在眼科疾病的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判断许多眼底病特别是青光眼和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诊断我们对330名眼病患者进行了视野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眼球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桂军;许贺

    1 临床资料2003-01/2005-01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患者61例(61眼),男45例,女16例,男∶女=2.7∶1;年龄5~78(平均38.3)岁,其中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52例占85%,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压、房角镜、B超等.根据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分类及治疗情况如下:(1)前房积血型:本组病例共26眼(43%),临床表现为前房有较多的积血.治疗上首选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止血药物,双眼包扎减少眼球活动,安静卧位,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糖皮质激素减轻小梁网水肿和眼内炎症反应.其中18眼经上述保守治疗后前房积血吸收,眼压恢复正常.

  • 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博

    0 引言头部外伤后致动眼神经和/或外展神经损伤并形成麻痹性斜视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自2003-01/2005-01采用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外伤性麻痹性斜视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高海拔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124例

    作者:杨红;刘晓;朱明娟;张青;李世英;张青霞

    0 引言白内障属我国高发病之一,由于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的原因,特别在高海拔地区属常见的多发致盲眼病,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比例增加,高龄白内障患者也随之增加[1,2].现代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手术复明方法,现将我院12a来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复明手术124例148眼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 弱视患者在医院集中治疗与家庭分散治疗的比较分析

    作者:许立华;白清芬;王振浩;徐洪坤

    0 引言弱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病,严重危害儿童视觉功能的发育,传统的家庭分散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讨一种高效的治疗弱视的方法十分重要[1,2].我们对2000-01/2005-12在本院眼科门诊诊治的弱视病例随机分为医院集中治疗组141例211眼和家庭分散治疗组86例157眼,结果医院集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家庭分散治疗组.现总结如下.

  • 眼球破裂伤手术修复疗效观察

    作者:张愉;段宇辉;贾丽;唐红;焦洁

    0 引言眼球破裂伤是眼外伤中的重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常见于角巩膜缘处,而后部巩膜破裂,常不易发现.对眼球破裂伤处理我们对于不同破裂位置,不同损伤程度仔细检查、正确手术,尽大努力挽救部分有用视力,保留眼球形态.目前就我科于2000-01/2005-12收治的30例眼球破裂伤应用现代眼科技术修复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裂隙灯下拔取角膜栗刺异物的体会

    作者:杨小慧

    0 引言角膜栗刺异物是秋季板栗收获季节的常见病.现将1997-09/2005-10门诊治疗的角膜栗刺异物89例113眼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

    作者:裴森;杨东海

    0 引言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外伤中较常见的症状,学龄期儿童尤为多见.一般轻中度的前房出血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而严重的前房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产生角膜血染及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2000年以来我们对84例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 影响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韦斌;具尔提;付玲玲;王星瑾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相关因素.方法:近视眼306例612眼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电脑验光仪、非接触眼压计、A超和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其数据.并分析其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址、近视家族史、配戴角膜接触镜史、眼别、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无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在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t=4.183,P=0.000).角膜中央厚度与裸眼视力、眼压呈正相关(r=0.114,P=0.005;r=0.483,P=0.000);与角膜曲率为负相关(产-0.114,P=0.005).角膜中央厚度与年龄无相关(r=-0.041,P=0.312),根据年龄分组,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5.490,p=0.000),角膜中央厚度似有随年龄增长变薄的趋势.角膜中央厚度与近视屈光度之间无相关性(r=0.027,P=0.499).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557.824-7.254X7+27.989X9-2.499X12+5.285X13(F=16.840,P=0.000).结论:影响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主要因素是配戴角膜接触镜史、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眼压.

  • 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

    作者:潘爱珠;王勇;杨新光;唐乐;郭斌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一阶kernel反应(FOK)和二阶kerne反应(SOK).方法:我们采用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RETIscan 3.15 version)和Humphrey 750视野计.检测了38只正常眼和早期开角型青光眼共42眼.记录了mERG的FOK和SOK的P1、N1波的振幅和峰时4个参数.将原始数据转入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青光眼组,鼻上(SN)、鼻下(IN),颞下(IT),颞上(ST)4个象限以及总和反应FOK的P1波、N1波振幅P1波、N1波峰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青光眼组FOK正常的鼻颞侧差异消失.早期青光眼组SOK4象限以及总和反应的P1波振幅密度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1波振幅密度轻度降低(P<0.05).SOK的N1、P1波潜峰时在早期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青光眼组的mERG检查结果与视野不一致.结论:mERG是一种检测青光眼的敏感方法,可以为早期青光眼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 糖尿病2型患者的眼表改变

    作者:秦莉;王睿;李晶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表改变.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0例100眼及非糖尿病对照者30例60眼,分别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知觉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①角膜染色程度增加:糖尿病组阳性率为60.0%,高于对照组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47,P<0.05);②角膜知觉下降:糖尿病组为36.0%,高于对照组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4,P<0.05);③BUT值缩短:糖尿病组BUT值<10s者为64.0%,高于对照组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9,P<0.05);Shirmer值降低:糖尿病组Shirmer值<5mm者为24.0%,而对照组均大于5mm(χ2=8.471,P<0.05);④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366,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以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角结膜上皮损害.

  • 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作者:杨磊;钟元元;周和政

    目的:评价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mo佳矫正视力≥0.1共22眼,视力增进2行以上者22眼,占73%,术后2例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的治疗中,超声乳化手术虽然手术难度较大,但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使患者达到或接近玻璃体切割术后的佳视力.

  • 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作者:廖华萍;张士胜;朱彩红;周颖明;孙悦;石海云;王玲

    目的:评价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56例56眼,采用氩离子激光眼科治疗仪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光斑直径50~100μm,曝光时间0.1s,激光能量100~200mW,需全视网膜光凝者在黄斑格栅样光凝完成后再进行,随访3~18mo,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在56眼中,视力改善37眼(66.1%),视力不变14眼(25.0%),视力下降5眼(8.9%);黄斑水肿完全消退31眼(55.4%),黄斑水肿好转21眼(37.5%),黄斑水肿不变甚至加重4眼(7.1%).结论:早期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有助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消退,能有效保存甚至提高患眼视力.

  • 早发性近视和迟发性近视张力性调节的比较

    作者:李乐平;陈洁;陶育华

    目的:通过一种测量张力性调节的方法,了解迟发性近视、早发性近视和正视眼的张力性调节表现.探讨张力性调节与近视的相互关系.方法:志愿参加本实验者54例,正视组18例,屈光度(-0.25~+0.50)D之间,早发性近视组18例,平均为(-6.50±2.40)D,迟发性近视组18例,平均为(-3.00±1.75)D.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用偏振光游标式调节检测仪对受试者进行张力性调节的测量,比较迟发性近视、早发性近视和正视眼的张力性调节的差异.结果:在缺乏任何视觉刺激的状态下,调节处于一定的静息状态,所有受试者张力性调节的平均值为(0.90±0.76)D.其中正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80±0.64)D,早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为(1.32±0.80)D,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62±0.46)D.早发性近视的张力性调节高于正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正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性近视者有较强睫状肌的基础张力水平,易导致牵拉眼球而使近视进展.

  • 复杂性青光眼的减压阀植入术疗效观察

    作者:盛晓捷;徐丽;王海瑛;刘驰;朱洪丽;孙燕;范淑环

    目的:为探讨后房型及玻璃体腔型减压阀植入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临床复杂的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方法:选择住院的各种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共31例(31眼),后房组16例,玻璃体腔组联合玻璃体切除15例.结果:术后随访6~12(平均8.6)mo.术后眼压控制在8~20mmHg(1mmHg=0.133kPa)之间者28眼(90%),其中完全成功23眼(74%),贝他根眼药水点眼条件成功5眼(16%),手术失败3眼(10%).术前平均眼压47.33±12.45mmHg,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2.83±7.54mmHg,比术前眼压降低75%.术前术后眼压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术后视力改善者8眼,其中1眼矫正视力达0.4;视力不变者20眼.结论:后房型或玻璃体腔型减压阀植入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临床复杂的难治性青光眼,眼压控制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恶性青光眼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秦莉;王睿;李晶明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3/2006-06我院经治的15例17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采用综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术或联合前房重建术;晶状体摘除、部分晶状体后囊膜、玻璃体前界膜、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及再滤过术.结果:术后随访1~63(平均17.2±4.1)mo.术后眼压平均15.1±3.5mmHg(1mmHg=0.133kPa),全部前房深度恢复且稳定,视力保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单纯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术或联合前房重建术能有效缓解部分早期恶性青光眼,且能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部分晶状体后囊膜及玻璃体前界膜和前部玻璃体切除、再滤过术的多种联合手术,能有效治疗各种恶性青光眼.

  • 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青光眼患者视野的保护作用

    作者:项敏泓;钟一声;张兴儒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青光眼患者视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眼压控制在18mmHg以内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4例40眼.按随机、双盲法予药物口服,药物分别为灯盏细辛片和安慰剂.患者每日口服3次,每次2片.2mo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每2mo随访1次.试验结束由药物提供方拆盲并反馈信息.结果:①用药前后各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眼压、C/D、视力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②治疗组用药6mo后的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与用药前的MD、M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中晚期治疗组用药2,4,6mo后的MD、MS分别与用药前MD、MS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低眼压对部分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有保护作用.灯盏细辛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应用疗程越长,视野缺损改善越明显;而对于原发性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灯盏细辛改善视野更显著.灯盏细辛对血压、脉搏、眼压、视力、C/D比均没有影响.

  • 病理性近视眼继发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姚毅;姜荔;陈伟民

    目的:描述病理性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分析这一新认识的眼底病变发生的原因.方法:2002-12/2004-01间,7例10眼被确认存在视盘周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本文评价了其0CT、FA/ICGA和mfERG的临床特征.结果: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不是任何患者就诊检查的原因,视力减退或矫正视力低的原因是相对严重的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NV、黄斑前膜形成和弱视.5只患眼表现为1型后巩膜葡萄肿,其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均位于视盘的鼻侧半,而另5只患眼表现为3型或2型葡萄肿,其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均位于视盘的非鼻侧半,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1).所有患眼的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区域均为后巩膜葡萄肿累及.结论:病理性近视眼的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很可能是后巩膜葡萄肿的一个良性并发症.

  • 羊膜移植治疗春季角结膜炎的角膜缘病变

    作者:姜冬玲;张明昌;胡燕华

    目的:评估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病变为主的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20眼)以角膜缘病变为特征的春季角结膜炎患者,采用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环形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方法予以治疗.术后随访5~21 mo,观察其症状、体征的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痒感、分泌物多、异物感等症状基本消失;手术后1wK内,畏光、流泪明显,后逐渐减轻,手术1mo后基本消失.角膜缘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结节手术清除后在随访期间未复发;角膜上皮点状着色(11眼),角膜溃疡(3眼)于手术后1wk内愈合染色转阴且在随访期间未复发;术后球结膜充血逐渐减轻,19眼手术1mo后充血基本消失,且角膜缘羊膜移植区的球结膜较正常偏白,但有1眼术后球结膜充血间断反复约5mo并伴有轻度痒感,药物可减轻该眼的痒和充血,但多次出现反复.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角膜缘病变区球结膜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病变为主的春季角结膜炎是有效安全的,但应严格选择手术对象.

  • rhLEDGF p5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

    作者:赵海生;王一

    目的:构建rhLEDGF p5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获得rhLEDGF p52蛋白.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rhLEDGF p52基因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构建完全正确后,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免疫蛋白印迹试验对rhLEDGF p52进行鉴定并用Ni-NTA His.Bind.Resin方法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rhLEDGF p5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可溶性形式表达,rhLEDGF p52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4.6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LEDGF2蛋白能够特异性与LEDGF-ab结合.Ni-NTA His.Bind.Resin方法进行纯化后的rhLEDGF p52,终浓度达520mg/L,分析其纯度达87.93%.结论:获得rhLEDGF p52蛋白,这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P21在人角膜上皮的表达研究

    作者:张明昌;张红旭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P27,P21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21,P27等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角膜上皮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角膜缘上皮区PCNA呈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基底细胞层,中央区角膜上皮内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27,P21在中央区角膜上皮内呈阳性表达,角膜缘上皮内未见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P21和PCNA在角膜上皮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提示在角膜缘上皮基底层内存在着一群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处于G1期的细胞群,即干细胞.

  • 标准同轴晶状体乳化与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一项角膜内皮的研究

    作者:

    目的:评估新的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ICS)是否较标准同轴晶状体乳化引起较少的内皮损害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随机分配接受标准同轴晶状体乳化(SCP)或MICS晶状体乳化.术前及术后1a测量角膜中央及12点内皮细胞计数、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以及角膜中央厚度.结果:患者173例完成了试验.在1a的随访检查中,MICS组内皮细胞损失为6.5204%,而SCP组为8.726%(P<0.00005).两组在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术后角膜厚度以及在切口部位和角膜中央测得的内皮细胞密度变异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硬性白内障患者中,与手术步骤无关,内皮细胞密度损失的增加量较高.结论:比较SCP与MICS,本研究表明后者引起的内皮细胞密度损失明显地较低.

  • 人眼调节机制的仿真研究

    作者:刘卓;王博亮;吴世辉;徐秀英;戴培山;鞠颖;谢杰镇;黄晓阳

    目的:建立人眼晶状体的功能仿真模型,研究人眼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临床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上建立晶状体调节的数字仿真模型,根据调节理论进行晶状体形变和调节仿真,并分析眼压对晶状体形变的影响.结果:仿真计算表明,随着调节的增加,前、后表面向远离晶状体中心的方向移动,晶状体厚度增大,前房深度减小;晶状体的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增加,使得屈光力增大.晶状体形态对压力变化敏感:在晶状体表面施加压力后,前、后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向赤道部移动,晶状体厚度减小;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增大,赤道半径增大;屈光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结论:仿真研究支持了Helmholtz的调节理论,与公认的调节事实相符合,表明了仿真研究是有效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晶状体 调节 仿真
  • C-Met抑制剂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安小玲;王维明;韩清;陶津华;张劲松

    目的:探讨C-Met抑制剂K252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加入HGF、HGF+K252a,以DMEM为对照,应用四唑盐法(MTT法)观察K252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252a对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GF(50nmol/L)+K252a(30nmol/L)组与对照组光密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都不明显.结论:c-Met抑制剂K252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环氧合酶-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宁宁;孙晓楠;柳力敏;陈蕾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以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取对照组和给氧组幼鼠眼球作荧光素血管灌注,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及HIF-1α、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给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3.38±1.07)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HIF-1α蛋白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COX-2蛋白表达在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63,P<0.01).结论: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存在HIF-1α、COX-2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密切相关.

  • 鼻咽癌放疗性角膜损伤的跟踪研究

    作者:张庆平;叶长华;黄光武;谢成熹;周卫为;阮林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眼部并发症.方法:对213例NPC初程放疗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作视功能(包括远视力、裂隙灯活体显微镜、眼底、自动电脑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发生角膜损伤19例,占8.9%(19/213).Ⅰ~Ⅱ期6例,Ⅲ期8例,Ⅳ期5例.全部发病患者均无角膜刺激症状,放疗后10mo内,角膜病变消退,但知觉仍较对侧眼明显减退;20mo后尚未恢复正常.未发现晶状体混浊的患者.结论:NPC放疗性角膜损伤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照射剂量无密切关系(P>0.05),可能主要与角膜感觉神经损伤导致眼表疾病密切相关;不排除患者不同个体对辐射的敏感差异性.

  •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手术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魏菁;张卯年

    目的:观察猫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adial optic neurotomy,RON)后视盘结构的改变,探讨RON的临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猫共18只,为术后1d组、术后15d组、术后30d组和术后90d组.术后1d组为6只.单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分别于术后1,15,30,90d取材,组织切片特染检查.结果:RON术后1d巩膜切口呈"一"型裂开,手术间隙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伴少量出血及炎细胞浸润;15~30d切口呈"枣核"型,神经胶质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沿切口缘环形增生,增生胶原以Ⅲ型为主,筛孔呈长裂隙状;90d瘢痕组织将筛板和巩膜切口完全填充,Ⅰ型和Ⅲ型胶原排列不规则,边缘的筛孔形态恢复.结论:手术可将视盘周围的巩膜环及视神经眼内段软脑膜锐性切开,切口在巩膜环处呈逐渐扩宽趋势并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这可能是RON减轻临床症状机制之一.

    关键词: 视神经 视盘
  • 陕西省汉中地区眼外伤临床分析

    作者:张安民;周爱意;左冰

    目的:统计报告汉中地区眼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3a来资料完整的眼外伤住院患者1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汉中地区眼外伤以钝挫伤和穿通伤为主,分别占48.3%和37.2%.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31~40岁发病率高(20.9%),50岁以前均呈现比较高的发病率.职业以农民高,其次为学生和工人.治疗效果以单纯前房积血好,爆炸伤和暴力伤治疗效果差.脱盲率45.4%,终致盲率34.3%.结论:眼外伤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青中年的劳动安全防护和教育,加强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及鞭炮等爆炸物的管理对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治疗,早期手术是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 太原市盲校学生视残病因及视力分析

    作者:石岩;周静圣

    目的:探讨太原市盲校学生视残原因并对其视力作出相应分析,为防治儿童盲提出依据,对该盲校盲童及低视力分班教学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应用眼科常规检查方法对太原市盲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全部视力检查结果均为矫正视力,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视残主要致病因素为先天性/遗传因素,占总例数的69.9%.前3位病因分别为先天性小角膜小眼球、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盲校中有可利用残余视力者占总例数的50.4%.结论:先天性眼球异常和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儿童视残的主要原因,考虑是由遗传、先天或围产期的原因所致.对目前尚无法治疗的先天性眼球异常应着重预防,对可治性先天性白内障及先天性青光眼,应不断提高两种常见儿童致盲眼病的手术成功率.盲校中可利用残余视力者超过总例数的1/2,说明盲校的低视力分班教学十分必要.

    关键词: 视残 病因 视力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