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青少年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分析

    作者:范传峰;丛爱宁;范惠芝

    目的:了解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验光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106例12~18岁患屈光不正的青少年(共212眼),均先行小瞳电脑验光,然后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扩瞳后进行再次电脑验光,比较散瞳前后验光所得的球镜值、柱镜值及柱镜轴向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球镜值;12~15岁患儿采用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6~18岁患儿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柱镜值:12~18岁患儿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柱镜轴向:当柱镜值≥1.50 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值<1.50 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品酰胺是较大年龄(12~15岁)儿童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而对16~18岁年龄段青少年可以直接小瞳验光.对于合并1.50 D以下的散光患儿,散瞳验光可能更有助于确定柱镜的轴向.

  •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籍莉;肖慧芳;林春娴;莫玉芳;谭广棉;杨秀章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52例63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术后1 wk矫正视力≥0.5者39眼,占62%.术后1 mo矫正视力≥0.5者52眼,占82%.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结论: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的特点.

  • Tono-pen眼压计与Goldmann眼压计对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眼压测量的比较

    作者:韩英军;梁天蔚;勇志鹏;张满红;李文芳;胡利华;王立华;陈建丽;王婕;孙挥宇

    目的:寻找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眼压测量的简单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3d的患者120例120眼.分别用Goldmann眼压计和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比较两种眼压测量值的差异.结果:120眼中,Goldmann眼压计所测量眼压的平均数值14.69±4.60 mmHg.Tono-pen所测眼压的平均数值14.72±4.62 mmHg.经统计学检验,P>0.05,Tono-pen眼压计与Goldman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测量,Tonopen眼压计与Goldman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Tono-pen眼压计可以准确地估计眼压值.结论:对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的的患者眼压在7~32mmHg间时Tono-pen眼压计可以作为一种准确测量眼压的简单方法.

  • 高度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屈光度和眼轴的关系

    作者:龙登虹;欧波;李忠

    目的:探讨眼角膜中央厚度(CCT)与眼压(IOP)、屈光度和眼轴之间的关系.方法:高度近视126例252眼,行CCT、IOP、屈光度和眼轴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根据角膜中央厚度分4组:1组480 μm<CCT<500 μm,12眼;2组500 μm<CCT<550 μm,135眼;3组550 μm≤CCT<600 μm,83眼;4组CCT≥600 μm,22眼;计算相对应的眼压值,并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根据近视屈光度不同分为4组,即按等效球镜分为:1组-6.00 D≤屈光度<-7.00 D,72眼;2组-7.00 D≤屈光度<-8.00 D,80眼;3组-8.00 D≤屈光度<-9.00 D,48眼;4组≥-9.00 D,52眼.分别计算其相对应的IOP、CCT和眼轴平均值,对获得的数据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根据眼轴不同分为4组,即1组23 mm≤眼轴<24.2 mm,54眼,2组24.2mm≤眼轴<25.5 mm,92眼,3组25.5 mm≤眼轴<26.7 mm,67眼,4组26.7 mm≤眼轴<28 mm,39眼.分别计算其相对应的IOP、CCT和屈光度平均值,并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CCT与IOP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7527352+0.0373008X(CCT为X,IOP为Y),t=8.4044,P=0.00.根据CCT分4组的IOP分别为11.22±1.22,11.96±2.15,13.61±2.38和15.98±3.37 mmHg,方差分析F=24.73,P=0.00001,各组间比较除1组与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根据近视屈光度分4组的IOP分别为12.76±2.31,13.10±2.71,12.28±2.90和12.951±2.69 mmHg.方差分析F=1.02,P=0.3844>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CCT分别为547.4±30.4,547.6±35.6,539.6±29.3和544.6±33.2 μm,方差分析F=0.73,P=0.5360>0.05,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CCT与近视屈光度之间没有相关性.根据眼轴分组,各组间比较CCT、IOP与眼轴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与眼轴的变化没有关系.随眼轴的增长,屈光度逐渐增加.结论:高度近视眼IOP与CCT密切相关,当CCT>550 μm时,尤为明显,随CCT增加IOP增加;CCT与屈光度、眼轴之间没有关联;IOP与屈光度之间也没有相关性;当高度近视屈光度大于-7.00D时眼轴显著增长,所以高度近视度数增加眼轴长也增加.

  • 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的追踪观察

    作者:陈炳荣;刘忠鑫;颜少彪

    目的:追踪观察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与负责治疗麻风病患者的皮肤科医生一起,筛选出适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8例(28眼),在局麻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8mo追踪其临床效果,并与同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眼)的手术效果相比较.结果:麻风病组术后好的视力≥0.4者为21%,视力在0.1~0.3者为68%,<0.1者为11%,而老年性白内障组的术后视力≥0.4者为90%,视力在0.1~0.3者为8%,<0.1者为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麻风病组的22例≤0.3的患者中,15例由于术前存在慢性葡萄膜炎,是术后低视力原因的首位.结论: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比一般老年人的手术效果差,其原因主要是术前合并慢性葡萄膜炎.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挽核与角膜内皮水肿的相关临床分析

    作者:李俊宁;周红星

    目的:对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挽核与角膜内皮水肿的相关分析及探讨提高挽核技巧减少术后角膜内皮水肿等并发症.方法:对于368例(368眼)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资料中挽核次数与角膜内皮水肿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后d1 Ⅰ次挽核(212例):角膜水肿0级173例,1级30例,2级9例;Ⅱ次挽核(92例):角膜水肿0级51例,1级25例,2级16例;Ⅲ次挽核(64例):角膜水肿0级25例,1级21例,2级18例,挽核次数与角膜内皮水肿相关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53.93,P<0.005),术后d7 Ⅰ次挽核角膜水肿率(2.8%)与Ⅱ次挽核角膜水肿率(21.7%)统计学有差异(χ2=26.769,P<0.05),Ⅱ次挽核与Ⅲ次挽核角膜水肿率(35.9%)统计学无差异(χ2=3.13,P>0.05),术后d30所有患者角膜内皮水肿均消退,三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挽核次数的增加引起术后角膜内皮水肿程度明显增加,提高手术技巧及1次性挽核的成功率将明显减少术后角膜内皮水肿.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小璠;叶剑;陈春林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 043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高眼压共52例,发生率1.4%.术后高眼压的相关因素为术前有眼内手术史,高度近视史,糖尿病史,色素膜炎史,及短眼轴.结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不同原因可导致高眼压,应于术后注意观察眼压,尤其对高危人群.术者手术熟练度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对术后高眼压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能有效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 去炎松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37例

    作者:艾华;杨新光;田冰玉;王润生;薛晓辉;郭斌

    目的:评估去炎松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造成的黄斑水肿效果.方法: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并发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去炎松(40 g/L,0.1 mL,1~3次)治疗.非缺血性CRVO 33眼,缺血性CRVO 4眼,注射1次20眼,注射2次15眼,注射3次2眼,平均随访时间9(3~27)mo.患者从症状出现至一次注射药物平均时隔时间为2.7(0.3~9)mo.注射前后均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中央黄斑厚度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08(0.01~0.4).注射后1~3mo,佳矫正视力提高25眼,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9眼,在视力提高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12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3眼.此后,部分视力下降和视力未提高患者,进行2次或3次注射,终随诊时视力提高24眼,视力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10眼,在视力提高的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8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6眼,整个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增加2~3行.治疗后1~3 mo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6眼,水肿明显减轻19眼,水肿加重2眼.终随诊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9眼,减轻17眼,加重1眼.15眼在注射药物后1 wk~6 mo期间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达35.4(25.1~40.1)mmHg(1 mmHg=0.133 kPa),13眼进行降眼压治疗,其中4眼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在32只晶状体眼中,出现了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的并发性白内障9眼,进行白内障摘除4眼.OCT检查发现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后黄斑厚度减少,中央黄斑平均厚度减少至注射前厚度的46%.4眼没有视力的提高.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去炎松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对于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不会提高.

  • 白内障伴血液系统疾病行超声乳化术临床分析

    作者:庞旭;彭秀军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技术在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14例1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所有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佳矫正视力≥0.3者15眼占79%,佳矫正视力≥0.5者10眼占53%.结论: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翼状胬肉术前泪膜稳定性与术后复发相关性临床观察

    作者:李颖;张林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了解术前泪膜稳定性与术后复发有无相关性.方法:对112例(原发94例、复发18例)翼状胬肉患者在显微镜下采取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查询是否患有眼红、干涩、磨、不适等自觉症状,同时行Sit实验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眼红、干涩、不适等自觉症状的患者36例(32.5%);角膜荧光染色(+)的患者13例;原发型翼状胬肉泪膜破裂时间平均7.45 s,泪液分泌量测定平均为9.30 mm;复发型翼状胬肉泪膜破裂时间平均6.37 s,泪液分泌量测定平均为7.13 mm;复发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平均3.1 mo.采取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治愈105例(93.8%),复发7例(6.2%).结论:翼状胬肉呈充血、水肿、自觉症状明显者,眼表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复发率高,建议给予治疗后择期手术.

  •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裴重刚;邵毅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就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 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作者:舒灿;朱小华

    目的:探讨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5-06收治的11例(共11眼)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术前及术后详细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术中9眼行硅油充填,2眼填充长效惰性气体.术后随访12~66 mo.结果:术后11眼均获视网膜良好复位及视力增进.随访期中有7眼于6~12 mo取出硅油,硅油取出后2眼因周边部PVR或葡萄膜炎复发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未取硅油的4眼(包括2只再手术眼)视网膜平伏.结论:中间型葡萄膜炎并发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尤其存在周边部纤维及血管膜的牵引时,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效果确切,周边部PVR和葡萄膜炎复发是术后限制视网膜复位的主要原因.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的应用

    作者:李卓;朱晓华;唐罗生

    目的:探讨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2000/2004因眼内异物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12例(123眼),在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异常物质附着共5例(5眼),男4例,女1例.年龄13~46岁.病程6 d~2 a,3眼在3 mo内,2眼在1a以上.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仔细寻找视网膜内界膜,直接用自做的钩针(常规10 mL针头弯曲针尖的前1/3呈85°)在距黄斑中心凹1~1.2 PD处的视网膜表面挑起其内界膜,用眼内镊环形撕除.术前视力LP~0.04.追踪观察6~38 mo.结果: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在黄斑前形成铁锈抑或炎性沉着物,不能用笛针清除,采用内界膜剥离很易彻底去除.病程短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视网膜内界膜不容易剥除.术后病程短的3眼均获得解剖和功能上的成功,病程较长的2眼在术后2 mo均发生PVR,硅油不能取出,但视功能明显改善.术后视力0.05~0.7,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可以解除内界膜对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的牵引,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毒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58例

    作者:刘剑萍;魏芬;王晓琴;王金华

    目的:探讨一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复杂性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158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治疗.其中,35例行C3F8充填,123例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2~12 mo.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128眼(81.0%),部分复位23眼(14.5%),未复位7眼(4.5%).其中,硅油填充123例,103例解剖复位,复位率为83.7%.C3F8填充35例,25例解剖复位,复位率71.4%.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解除视网膜牵引及合理选择充填物,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兴中;刘尚铨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复方樟柳碱、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以复方樟柳碱2 mL,维生素B12500 μg混合液注入颞浅动脉旁及睑板前和眶隔前眼轮匝肌处.如双侧眼睑痉挛,复方樟柳碱剂量加倍,如伴有面肌痉挛,在痉挛部位同时注入复方樟柳碱1~2 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如未痊愈,可继续使用,也可间歇几天后继续使用至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16例,注射后全部有效,其中完全缓解者4例,明显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6例,而对照组12例中,全部缓解2例,明显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4例,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樟柳碱混合液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之一.

  •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33眼

    作者:吴鸣宇;孙强

    目的:探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3例33眼,主要的手术技巧在于利用钝性分离制作额肌瓣,根据上睑缘的高度及弧度适当地延长额肌瓣侧切口的长度,调整额肌瓣长度及张力.结果:随访6~18 mo,上睑高度及弧度均理想,未见并发症.结论:本改良术式有效的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对组织肌肉的损伤.

  • 眼眶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斌;陶廷富;朱兴中;孙军;高玮;孙玉亮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眼眶区骨折的治疗方案,探讨不同类型眼眶骨折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6眼眶区骨折患者共80例;按复位-眼眶-分类法分为Ⅰ~Ⅵ型,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将保守治疗无效且拒绝手术患者和接受手术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开放性骨折2例行1期手术,术后无明显复视和眼球凹陷.78例早期均先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高渗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有41例复视消失或减轻,眼球内陷小于2 mm,保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2%.有37例复视、眼球内陷、眼面部畸形仍明显的患者被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其中有1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眼部畸形改善、复视显著改善或消失16例.20例未接受手术,眼部畸形改善、复视显著改善或消失3例.经Fisher精确率检验将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全身情况允许的开放性骨折患者1期手术内固定可以得到良好效果;保守治疗是Ⅰ型眶区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术内固定眶壁重建术是Ⅱ~Ⅵ型眶区骨折的较好方法.

  • 不同类型病毒性角膜炎42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作者:张潇;李莹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5-07/12我院门诊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7+15.4岁;右眼21例,左眼21例;单眼患病者34例,双眼患病者8例,选择较严重的一眼作为观察对象.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和腺病毒感染性角膜炎.均予抗病毒滴眼液4~6次/d,并视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适当给予口服抗病毒药、抗生素滴眼液、人工泪液、角膜保护剂及不同浓度的激素.在初诊,以及治疗后3,7,14 d随诊,分别观察记录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性别、眼别均无显著性差异,单眼患病者居多,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以青壮年患者为多,42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01.治疗3d即出现效果,7d效果已很明显.根据各项指标的平均变化率,症状的改善情况依次为:流泪(73.0%)>眼痛(66.7%)>畏光(65.4%)>视物模糊(64.9%)>异物感(61.5%),体征的改善情况依次为:角膜水肿(84.8%)>睫状充血(71.4%)>角膜浸润(61.7%).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角膜知觉恢复较慢.治疗后3,7,14 d观察各项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计算14 d每例患者总分的变化率[变化率=(初始的分数一复查时的分数)/初始的分数],其中痊愈1例,显效38例,有效3例.总分的平均变化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各型角膜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各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聚四氟乙烯在泪囊炎鼻腔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范金鲁;李雅;蔡劲锋;罗君

    目的:使用聚四氟乙烯膜提高泪囊炎鼻腔内窥镜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在常规鼻腔内窥镜泪囊炎手术的基础上使用聚四氟乙烯膜做造孔支撑物,不用银夹将泪囊和鼻黏膜夹持.结果:本组56例56眼,手术后1~3 mo拔膜,随访1~6 mo,泪溢、溢脓消失,泪小点无撕裂.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做为泪囊炎手术后造孔支撑物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其直径可控,留膜期间患者舒适,手术成功率高,易于普及.

  • 眼球内异物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

    作者:彭超;沈惠莲;莫敏

    目的: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7例(57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36例采用玻璃体切出术取出异物,其中3例填充硅油,19例行白内障摘除,13例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视力恢复的情况,玻璃体浑浊程度及并发症,并分析影响视力的因素.结果:21例巩膜外路磁吸术异物摘除率为91%,36例玻璃体切除术异物摘除率为100%,随访3~24 mo,巩膜外路组终视力≤0.2者3例,0.2~0.5者6例,0.5~1.0者9例,>1.0者3例,玻璃体切除组终视力手动~指数3例,≤0.05者10例,0.05~0.2者15例,0.2~0.5者4例,>0.5者4例,好视力为0.8.玻璃体浑浊:巩膜外路组0级4例,1级6例,2级9例,3级2例;玻璃体切除组0级6例,1级12例,2级9例,3级4例,4级5例,2例发生眼内炎.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分别为91%、100%,对于合并有晶状体、玻璃体浑浊的眼内异物、后极部异物须行玻璃体切除术,赤道前、定位准确的磁性异物,以巩膜外路磁吸术为宜,视力的恢复与术前视力、异物的部位、视网膜损伤、眼内感染等因素相关.

  • 基层医院眼科转诊眼球穿孔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申士鹏;吴荒

    目的: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在处理眼球穿孔伤时所存在的问题,使眼球穿通伤在基层医院得到合理和及时的治疗.方法:对眼球穿孔伤104例108眼(其中84例88眼是由基层医院转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由基层医院转来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应提高基层医院眼科处理眼球穿孔伤的处理水平.

  • 肝素钠皮内注射治疗黄色瘤

    作者:陈博宇;王超英;杨素碧

    目的:观察肝素钠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的疗效.方法:对10例19眼眼睑黄色瘤施行肝素钠皮内注射.结果:注射3~6 wk后,15眼黄色瘤基本消失,治愈率79%.结论:肝素可改善睑黄色瘤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组织内脂肪,使真皮内的黄瘤细胞脂肪消失,使之恢复到正常皮肤,本方法治疗方便、简单,是一种疗效较好的非手术疗法.

    关键词: 肝素钠 治疗 黄色瘤
  • 不同手术入路摘除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23例分析

    作者:魏芬;刘剑萍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术前定性诊断与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06-03荆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右眼9例,左眼14例;年龄18~63(平均41.2)岁;以渐进性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10例采用前路结膜切口开眶入路,6例采用前路皮肤切口开眶入路,7例采用外侧开眶入路.结果:96%(22/23)根据超声波和CT可作出术前准确诊断.70%(16/23)采用前路开眶,30%(7/23)采用外侧开眶顺利摘除肿物.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基本上可作出诊断,安全、有效地摘除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手术进路很重要,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大部分的病例不需外侧开眶即可顺利摘除肿物.

  • 粘弹剂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谭英;付卓虹;李朝伟;刘毅

    目的:探讨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成功率及减少瘢痕的有效方法.方法:手术中应用粘弹剂从泪小点注入泪囊,根据泪囊的大小、形态及部位,切开泪囊,可争取得到较大的泪囊粘膜上瓣,并与鼻粘膜吻合.结果:共42例手术应用此方法,成功率97%.结论:粘弹剂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及瘢痕长度.

  •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Haze的早期临床观察

    作者:付玲玲;李桂芳;张恒俊;陈鑫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术后上皮下浑浊(Haze)的发生.方法:患者42例(84眼)分为A、B两组,A组右眼进行常规LASEK手术,不用丝裂霉素C;B组左眼常规LASEK手术+0.2 g/L丝裂霉素C棉片于激光治疗区12~15 s,术后随访6 mo.结果:A组出现1级Haze18例,2级或以上Haze5例,Haze发生率55%;B组出现1级Haze7例,2级或以上Haze2例,Haze发生率21%,两组Haz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ASEK手术中联合应用0.2g/L丝裂霉素C可降低Haze的发生率同时减轻Haze的程度,但是其更远期的疗效及副反应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秋艳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ma,DME)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对DR287例574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矫正视力及病变分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574眼中,无黄斑水肿(无渗漏型)175眼占30.5%,存在DME 399眼占69.5%,其中局部水肿型184眼占46.1%,弥漫水肿型215眼占53.9%;②DME与视力关系密切,以视力大于0.5计,无黄斑水肿型占98.9%,局部水肿型占83.7%,弥漫水肿型占27.9%;③DME在DRⅠ期中占0.5%,Ⅱ期中占5%,Ⅲ期中占44.6%,Ⅳ期中占49.9%.Ⅴ期、Ⅵ期由于并发症不易检查不在观察范围内.结论: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DR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随着DR的加重,DME也在加重.

  • 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观察

    作者:马公明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78例93眼儿童行白内障摘除时作后囊截囊或撕囊前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4 mo.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普遍提高,除2例合并黄斑病变、1例单眼先天性白内障、1例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外,视力>0.05占94.3%,>0.2占75.0%,>0.5占44.3%.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1期行后囊撕囊联合前玻璃体切除,绝大多数儿童视力显著提高,并建立良好的视功能.

  •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的年龄探讨

    作者:张莉;米雪松;李雯霖;张越骊;钟晖;王莉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早期手术治疗年龄.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7 mo~7岁21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接受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 mo~7岁21例患儿垂直斜视及伴水平斜视和Ⅴ型斜视术后均获矫正,20例代偿头位完全改善,1例部分改善,术后1 wk内头位完全矫正率2岁以下为91%(10/11),2岁以上40%(4/10).21例Bielschowsky歪头试验全部阴性,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1岁内患儿有代偿头位,垂直斜视,且Bielschowsky歪头试验阳性,全身状况良好者,可即行手术矫正.

  • 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养军;王为农;严宏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68例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遮盖24 h后大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10~14 mm包括放松缝线2~4 mm.所有患者行详细相关检查.术后随访24 mo到3 a,分析近期和远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 wk:41例正位,斜视角为+8△~-8△;有14例轻度过矫.13例明显过矫,其中1例需要再手术.术后3 mo,56例正位,斜视角为+8△~-8△;有6例轻度过矫,6例轻度欠矫;术后2~3 a,56例正位,斜视度为+8△~-8△,有8例轻度欠矫.4例明显欠矫.眼球运动正常.结论: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间歇性外斜视长期手术效果稳定,安全性高.

  • 中高度近视视网膜周边部退行性改变激光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傅钢

    目的:对中、高度近视视网膜周边部退行性改变激光治疗的效果及时机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04-07/2006-02于我科就诊的患者,从中筛选出已出现视网膜周边部退行性改变的中、高度近视42例84眼,其中行预防性激光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而将未行激光治疗动态观察的12例设为对照组,平均随访观察3~18 mo,对照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已出现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区和或散在干性裂孔者(格变组)行预防性激光治疗的12例24眼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高度近视视网膜周边部发生格子样变性是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退行性变的一种主要而且非常有临床意义的表现.针对部分病例行预防性激光治疗,可有效的预防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治疗安全,效果稳定.

  •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与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闻华明;李海祥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已成为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术式,然而手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与后发性白内障仍然是制约手术复明效果的主要并发症,对它们的防治也是近段时期的研究热点,二者间的关联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BIGH3基因与人角膜营养不良

    作者:葛红岩;刘平

    BIGH3基因突变有关的角膜营养不良现今已是角膜营养不良常见的遗传学致病因素.在临床上,BIGH3基因突变主要导致两大类角膜营养不良,一类是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另一类是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阅读了大量关于BIGH3基因导致的角膜营养不良文献,现从BIGH3的发现、表达产物、基因突变位点、导致临床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型及可能致病原因做一详细综述.

  • 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刘娅利;陈晓明

    从19世纪的水蛭吸血到今天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青光眼治疗在方法学上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迁.随着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不断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新抗青光眼手术被设计和应用.然而,回顾一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对青光眼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带来启发和思考.

  •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边俊杰;刘大川;郭丽

    Tolosa-Hunt综合征(THS)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是由于海绵窦区(有时病变范围波及眶上裂甚至眶尖)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THS临床特征为眶周或眼眶后疼痛同时伴有单根或多根眼外肌麻痹以及同侧三叉神经感觉区障碍.临床上表现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疾病有很多(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脑膜炎、糖尿病致颅神经损伤及鼻咽癌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等),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对于THS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做了综合性的论述,同时着重介绍了MRI对于诊断THS的重要性.

  • 无晶状体眼角膜接触镜的配戴

    作者:郭锐

    我们对无晶状体眼患者所存在的问题,特点,及所需要的矫正治疗进行了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角膜接触镜对于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矫正有很大的帮助,较之其他的矫正方法存在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着重从无晶状体眼患者角膜接触镜矫正治疗的方式选择,角膜接触镜的设计以及所产生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眼科局部用药的毒性反应分析

    作者:张婧;卢艳

    临床工作中可遇到长期使用或滥用眼药水后导致的眼部毒性反应,如引起眼部不适,泪膜不稳定,结膜炎[1],结膜上皮细胞的调亡,角膜表面损伤等.其中较常见的是使用抗生素和抗青光眼药后,本文就这一常见的临床现象从其药物毒性的表现,以及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眼药水 毒性 综述
  • 分子诊断学在眼科的应用

    作者:张莉薇;席兴华;王文军

    分子诊断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将疾病的相关基因、蛋白与临床诊断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目前已初步应用于眼科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为眼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 分子诊断 眼科
  • 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巩膜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佳琦;任百超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是近年来整形领域研究的重点项目,但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报道鲜见,本文就多年来诸学者对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异体巩膜移植,作为眼科手术修复新材料的研究报道加以综述,以期深入评价ADM的作用及作为巩膜替代物的可行性,为寻找眼科整形手术的理想材料开辟新思路.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莉薇;席兴华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与紫外线的照射有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发病机制的研究是有效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发生和复发的关键,目前就国内外在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医用胶在眼科手术的应用

    作者:吴艳;黄振平;黎介寿

    60年代以来,医用胶逐渐在眼科手术,尤其是眼表手术中得到使用.到90年代后,随着医用胶本身材料、制作工艺和使用技术的日渐成熟,国内外眼科界对它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介绍了目前眼科手术中常用的几种医用胶及其在手术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白内障

    作者:许娜;李平华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金属依赖的水解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降解的主要介质,其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外基质,在细胞迁移、组织重建和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MMPs的蛋白水解活性主要靠与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MPs,TIMPs)之间平衡来调节.近年来研究表明,MMPs/TIMPs功能异常同眼部许多疾病有关,如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翼状胬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有关.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勇;任兵;高晓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治疗,对降低ROP的发生率和致盲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生血管研究的深入,新生血管抑制剂用于预防及治疗ROP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ROP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汤洋;唐罗生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老年黄斑变性的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治疗
  • 姜黄素对IL-1β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IL-8和sICAM-1的影响

    作者:龚凌;姜德咏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IL-1β诱导RPE细胞分泌IL-8和SICAM-1的影响.方法:RPE细胞经含4 mL/L FBS的DMEM/F12同步后分为四组:①rhIL-1β干预组;②rhIL-1β+姜黄素组,姜黄素分5 mg/L和10 mg/L两个浓度;③姜黄素组,只分别加入5 mg/L和10 mg/L姜黄素;④空白对照组(4 mL/L FBS+DMEM/F-12).所有样本干预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和该孔细胞蛋白裂解液.ELISA法检测rhIL-1β(5 μg/L)和姜黄素诱导hfRPE细胞分泌IL-8和sICAM-1的量.结果:rhIL-1β(5 μg/L)组RPE细胞分泌的IL-8和sICAM-1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升高了20倍和8倍,加入姜黄素能显著抑制其分泌.5 mg/L姜黄素使IL-8和sICAM-1含量分别降低了36.88%和14.90%,10 mg/L则分别达到55.73%和41.78%.姜黄素本身不刺激hfRPE细胞分泌IL-8和sICAM-1.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IL-1β刺激的RPE细胞分泌炎前因子IL-8和sICAM-1,有可能防上PVR的发生.

  • 谷胱甘肽乙酯滴眼液防治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

    作者:柴飞燕;严宏;张曙;郭勇;王永强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乙酯滴眼液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复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前药物治疗组每日给予2次谷胱甘肽乙酯滴眼液治疗,而对照组给予磷酸钠缓冲液.采用英国牛津大学晶状体分级方法记录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并于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乙酯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结果:糖尿病诱导的晶状体混浊进展呈双向趋势:前6 wk缓慢增长,后7 wk快速进展.治疗组大鼠的混浊进展相对于未治疗组较慢,并且在第4 wk时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vs 未治疗组,P<0.05).同时药物治疗组大鼠与未治疗组相比较,精神、毛色等一般状况较好.结论:谷胱甘肽乙酯滴眼液抑制了早期晶状体混浊的进展,它作为合成谷胱甘肽的前体,进而发挥其抗白内障的作用.

  • IGFBP-5和Lamp-2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蛋白表达

    作者:华夏;孙慧敏;苑晓勇;郑建秋;黄秀菊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5,IGFBP-5)和溶酶体膜糖蛋白2(lysosome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表达,为了解白内障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术中获取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前囊,免疫组化检测LECsIGFBP-5和Lamp-2蛋白的表达.结果: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表达IGFBP-5蛋白阳性率分别低于透明晶状体对照组(40.0%,42.1% vs 79.0%,P<0.05),Lamp-2的蛋白表达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其中核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与透明晶状体对照组比较P值接近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的IGFBP-5和Lamp-2表达异常与该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 细胞因子对体外牛眼小梁细胞生成SPARC的调节

    作者:申笛;张德秀

    目的:了解房水中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合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in cysteine,SPARC)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并传3代,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验证SPARC存在于小梁细胞内,并将传3代的小梁细胞无血清培养24h后分别加入房水中的细胞因子bFGF,TGF-β,EGF及IGF-1,72h后提取细胞上清液,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PARC的浓度.结果:细胞因子bFGF,TGF-β不影响小梁细胞对SPARC的合成,EGF和IGF-1分别减少和增加小梁细胞对SPARC的合成.结论:细胞因子可通过影响SPARC的生成而调节眼内压.

  • Nogo蛋白在正常大鼠视神经视网膜的表达

    作者:马建洲;贺翔鸽;谢琳;岳红云;孙亚丽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go蛋白在正常视网膜视神经的表达分布.方法:正常大鼠5只,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带视神经约0.5 cm之眼球,冰冻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ogoA/B,NogoC的分布.结果:Nogo蛋白在正常视神经和视网膜水平切面均有表达,而且其分布不均匀,表达强度因组织层次不同而异.NogoA/B在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外网层、外核层均出现,其中以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明显.NogoC在视神经,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表达较为强烈,外网层、外核层有少量表达.结论:Nogo蛋白在视网膜,视神经均有表达,其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与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 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刘斌;李永平;张文忻;彭展

    目的:研究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复苏OCM-1细胞,使用标准DMEM/F12培养基培养后,改用无血清化学限定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并分离纯化肿瘤干细胞(choroidal melanoma stem cells,CMSCs).分别对OCM-1和纯化的CMSCs反复-70℃冻融后,MTT比较杀伤比率的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标准DMEM/F12培养基中贴壁生长的OCM-1细胞,使用SFM培养基培养后,贴壁细胞明显减少,第6代的CMSCs细胞,均为悬浮团状集落生长,呈现典型的干细胞生长方式,CD133阳性比率达到79.8%,Musashi-1强阳性表达.MTT比色法显示,反复-70℃冻融对OCM-1和CMSCs的杀伤比率存在显著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冻融后OCM-1细胞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而CMSCs则以坏死为主,凋亡细胞少见.结论:反复-70℃冻融对分化良好的OCM-1细胞主要是诱导其凋亡.而OCM-1中存在的肿瘤干细胞CMSCs对冷冻更加敏感,冻融后大量死亡,这是肿瘤在冷冻治疗后发生退变消失的根本原因.

  • 紫杉醇对体外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温臣婷;张明昌

    目的:观察紫杉醇(PA)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生,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1 000 nmol/LPA作用于体外培养HPF的24~96 h后观察不同浓度的PA对HPF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周期时相.结果:在1~1 000 nmol/L PA对HPF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1,10,1 000,10 000 nmol/L的PA作用HPF 24 h后,流式检测发现低浓度药物组(1~10 nmol/L)主要阻止细胞在G0~G1,高浓度组(100~1 000 nmol/L)主要阻止细胞在G2~M期,并可见细胞凋亡.结论:PA可显著抑制HPF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2~M期和细胞的凋亡.

  • 培养的同基因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表烧伤

    作者:刘春民;邓宏伟;周凤;贾惠丽;韩冰;周薇薇

    目的:探讨培养的同基因兔角膜缘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消化培养法,兔角膜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载体为冰冻保存人羊膜,培养的细胞形成单层后移植到已去除病变组织的碱烧伤兔眼球表面,6例兔三度碱烧伤眼进行了培养的同基因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眼表结构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上皮化进程加快(2~3 wk,P<0.05),2 mo内均形成较稳定的眼表上皮结构,角膜轻度血管化和结膜化.结论:培养的同基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作为治疗眼表烧伤、重建眼表的有效方法.

  •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47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爱萍;曾水清;吕明良;程扬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elium,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两组:缺氧组使用化学缺氧诱导剂CoCl2模拟RPE细胞缺氧环境来培养人RPE细胞,对照组置入正常环境中培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人RPE细胞中HSP4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人RPE细胞中蛋白水平.结果:缺氧组AHSP47/Aβ-actin比值为1.46±0.15与对照组比值0.94±0.1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缺氧组HSP47蛋白含量平均A值为728.03±38.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A值571.47±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47在缺氧状态下异常高表达.

  • 剪切力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syndecan-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蛋白表达和肌动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静波;惠延年

    目的:研究剪切力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syndecan-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E-选择素(selectin)表达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应用2 dyns/cm2大小的剪切力干预0,0.25,0.5,0.75,1,1.5,3 h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RPE细胞syndecan-1,VCAM-1和E-selectin表达和肌动蛋白的变化.结果:静态下的RPE细胞呈多角形和不规则形.2dyns/cm2剪切力作用0.75 h后,细胞间隙加大,部分细胞形状变圆、变小;作用后1.5 h,细胞极性改至与剪切力作用方向致.静态条件下,肌动蛋白呈黄绿色丝状分布于中央细胞内,排列松散不规则且微丝较细;剪切力作用3 h后,肌动蛋白增多增粗,且沿切力方向排列于中央和远周边细胞.剪切力作用后,RPE细胞syndecan-1的表达在0.5 h时弱,1 h时强;VCAM-1的表达在0.5 h时弱,1.5 h时强;E-selectin的表达在0.75 h时低,3 h时高.结论:剪切力可引起RPE细胞syndecan-1,VCAM-1和E-selectin及细胞骨架蛋白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对RPE细胞的形态、黏附和力学信号转导起重要作用.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鸡近视眼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毛俊峰;刘双珍;吴小影;文丹;魏欣;谭星平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细胞凋亡及眼球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缝合1日龄雄性海兰鸡的单眼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10 wk后开始玻璃体注射bFGF5 ng(10μL),3 d1次.鸡12 wk龄时,检影验光测眼球屈光度、游标卡尺测眼轴长度,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苷酸末端标记(TdT-mediated biotin-dUTP nick-end labelling,TUNEL)技术检测视网膜的凋亡细胞,以AcDEVD-pNA为底物的比色法测定视网膜caspase-3活性.结果:鸡眼睑缝合12 wk后,缝合眼眼轴延长,形成高度近视眼,缝合眼视网膜caspase-3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眼(P<0.05),TUNEL技术在缝合眼视网膜内、外核层检测到凋亡细胞.5ng bFGF玻璃体注射后,缝合眼近视程度减轻,视网膜内、外核层的凋亡细胞减少和caspase-3活性下调(P<0.05).结论:玻璃体注射bFGF能下调视网膜caspase-3活性而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还能抑制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形成.

  • 组织工程角膜治疗兔无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张超;胡丹;金岩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角膜基质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无菌性角膜溃疡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用去垢剂联合胰酶、DNA-RNA酶去除猪角膜基质细胞后制备成组织工程角膜基质;将16只兔的角膜基质内植入壳聚糖膜使之形成角膜溃疡,随机从16只兔中选8只行组织工程角膜基质板层移植;另外8只作为对照组,行新鲜的同种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对角膜进行裂隙灯、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移植后无免疫排斥发生,术后8~10 wk角膜溃疡完全修复,角膜恢复透明性,与对照组疗效相同.结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治疗作用.

  • 刺五加对大鼠急性高眼压缺血再灌注视网膜谷氨酸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高殿文;邵莉;杨飏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大鼠视网膜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9只,随机选5只为空白对照组,32只为实验组,32只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前房恒压(100 mmHg)灌注生理盐水60 min,之后恢复视网膜血流灌注,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造模前6h实验组行刺五加注射液100 mg/kg ip,并于处理后每日上午给药1次直至处死.对照组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至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分批于缺血再灌注后6,24,48,72 h处死,行视网膜Glu和NO含量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48hGlu和NO含量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P<0.01);实验组各时点Glu含量低于对照组,其中24,48,72 h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视网膜NO含量在不同时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减少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视网膜Glu产生,对抗谷氨酸产生NO,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 猪眼LASIK术后角膜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本构方程

    作者:方学军;徐艳春

    目的:研究LASIK术后角膜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其本构方程,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猪眼LASIK手术后,角膜试样单轴拉伸实验.结果:猪眼LASIK手术中,随基质切削深度的增加,角膜的弹性模量减少,各切削深度组均小于正常未做手术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30%基质切削深度与单纯做瓣组比较,角膜的弹性模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材料发生屈服的临界点对应的应变在30%左右.角膜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基质消融50%以上时,角膜的垂直轴向屈服强度明显小于水平轴向的屈服强度(P<0.01).结论:LASIK手术中,当30%整体角膜厚度的基质激光消融时,角膜仍维持其粘弹性材料特征.

  • 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

    作者:郭勇;严宏;丁正华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复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采用裂隙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的程度,使用二硫硝基苯法测定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70%(P<0.05),它们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与它的晶状体混浊程度呈负相关(rs=-0.783).结论:随着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和进展,晶状体中的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减少.

  • 单步萃取RP-HPLC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醋酸地塞米松的浓度

    作者:徐建锋;王雨生;程绍燕;吕薇

    目的:探讨单步萃取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醋酸地塞米松(DA)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取空白SD大鼠眼玻璃体50 μ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A标准液50 μL和1.0 mg/L醋酸泼尼松内标液5.0 μL后混匀,经甲基叔丁醚单步提取后,甲醇溶解回收,以甲醇:水(V:V=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35℃柱温下进行色谱分析,紫外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大鼠眼玻璃体腔DA浓度在0.1~10.0 mg/L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767 X+0.078(r=0.9997).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n=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0%(n=5),低检测限为10.0 μg/L.结论:该方法能简单、灵敏、准确地测定大鼠眼玻璃体腔DA的浓度.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作者:杨艳;张明昌;张波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应用1 mol/L NaOH制作大鼠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1,4,7及14 d处死大鼠取出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角膜中的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角膜中VEGF及Flk-1受体弱表达或不表达.二者均在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内皮层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各时间点VEGF mRNA和Flk-1 mRNA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VEGF及其受体Flk-1结合诱导内皮细胞分化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 层黏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对传代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和Cx43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欣玲;张国刚;于韬;阎启昌;张劲松

    目的:观察层黏连蛋白(Ln)和纤维连接蛋白(Fn)对传代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形态学和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层黏连蛋白(Ln)和纤维连接蛋白(Fn)处理培养皿表面,以倒置显微镜观察第3代培养的hLECs生长的形态,MTT法记录其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Cx43表达,比较两组表达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在层黏连蛋白处理组,传代细胞以典型的六角形上皮细胞形态为主,而纤维连接蛋白处理组则表现为以梭形的成纤维细胞为主.MTT实验显示,传代后4~7 d纤维连接蛋白处理组细胞数多于层黏连蛋白处理组(P<0.05).免疫荧光反应中,两组Cx43表达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别(23/28 vs 16/28,P<0.05).结论:层黏连蛋白可以提供适宜hLECs保持上皮细胞状态的体外培养微环境,而纤维连接蛋白可以促进hLECs的增殖和分化.

  • 五代9例同患小睑裂综合征

    作者:邸悦;阎启昌

    1病例报道男,7岁,出生后睁眼困难来诊.否认眼部红痛、外伤史,既往足月顺产,无智力低下.眼部情况:双眼视力0.2,矫正不应.双眼位正常,无眼球震颤.外上转受限,睑裂开大约4 mm,提上睑肌力0 mm.双下睑睫毛倒及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下睑内侧皮肤向上延伸至内眦部形成垂直性皮肤皱褶.圆脸,鼻梁低平.诊为"小睑裂综合征".收入院行额肌悬吊、内翻矫正、内眦成形三联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家系调查:父母无近亲结婚,家族中共9例5代患该病.均由母亲传代(图1).

  • 先天性眼睑缺损伴睑球粘连1例

    作者:邵毅;裴重刚

    0引言先天性眼睑缺损是一少见的先天性的眼睑畸形,它为眼睑的全层结构缺损,包括皮肤、眼轮匝肌、睑板、结膜及其附属腺体.多见于上睑,有的还合并有眉毛缺失、睑球粘连、角膜皮样肿及角膜浑浊等.先天性眼睑缺损不仅严重影响外观,而且可以造成角膜损害.手术整复既可达到美容.兼可达到对眼球的保护[1].

  • 玻璃体切割术后10 a晶状体全脱位1例

    作者:刘丽军;王芳

    1病例报告男,39岁,以右眼前黑影飘动十余天为主诉入院,10 a前患者曾在外院诊为右眼视网膜脱离,并行右眼环扎+玻璃体切割+气体注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视网膜平复.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红;刘晓;朱明娟;张青;李世英

    0引言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常用手术治疗[1,2],但术后复发率高达10%~50%,而且易造成睑球粘连,肉芽瘢痕增生,眼球活动受限等术后并发症.近年来翼状胬肉手术在不断改良,如术中、术后应用丝裂霉素,β射线治疗等,但仍有复发.根据干细胞理论和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我院于2002年以来采用显微自体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中,明显降低了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分离性水平性偏斜的治疗

    作者:任兵;高晓唯;罗英;高云仙

    0引言分离性水平性偏斜(Dissociated Horizontal Deviation简称DHD)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水平方向的分离性眼球运动,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中心收治10例报告如下.

  •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用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问题

    作者:林广杰;高岩;冯雅丽;王秀

    0引言从世界第一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至今已经走了近半个世纪,无论从手术方法和人工晶状体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今天我们不能单用"复明"来评价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即使有些人术后远视力达到1.0以上,但他对视觉效果并不满意,怎样使白内障患者术后看得清,看得舒服,看得持久,这是今后每一个眼科医师都要面临的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不能再简单得把白内障手术看成是复明手术,更应该看成是视光矫治手术,在完成复明的过程中,怎样同时矫治眼的屈光不正,怎样解决调节问题,使术后眼更加接近生理性的屈光状态,美国Allergan公司研制的AMO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这方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哈萨克族牧民青光眼门诊病例分析

    作者:李宏科;张洪勋;刘毅;黄红艳;石淑英;韩闯举;曹志平

    1临床资料我院2005-03/2006-02共接诊哈萨克族牧民青光眼患者共67例,男16例,女51例;年龄43~78岁;患者单眼视力下降伴有眼胀头痛史者至失明达0.5 a以上25例;眼痛眼胀双眼先后失明2 mo~2 a者9例;间歇性眼胀头痛视物障碍或急性青光眼症状1~3 wk以内到医院检查者33例(其中2例为双眼).

  • 高度近视患者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评估

    作者:罗俊;刘双珍;吴小影;夏朝华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在视网膜的分布特征,以了解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检测66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将高度近视分3组:高度近视组:-6.00D~-10.00D,超高度近视组:-10.00~-15.00D,极高度近视组:>-15.00D.结果:N1波振幅密度下降1环在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至5环P1波和N2波振幅密度下降在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1环仅在高度近视组与超高度近视组、极高度近视组间振幅密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超高度近视组与极高度近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ERG的N1、P1和N2波潜伏期延长在高度近视组与超高度近视组、极高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功能变化表现为视锥细胞和/或双极细胞功能下降.

  • 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彭昌福;唐罗生

    目的:分析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0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伤后2d内是否接受激素治疗,伤后有无光感,有无意识障碍,是否有额颞部受伤,有无眶内积血和或眼眶骨折,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其它眼外伤及是否有蝶、筛窦积血等8个变量纳入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正规疗程的大剂量激素治疗以后,23/40例视力无改善.在所研究的8个指标中,伤后无光感(P=0.002RR=2.333,95%CI 1.348~4.039)、伤后出现意识障碍(P=0.030 RR=1.795,95%CI 1.120~2.889)和有蝶、筛窦积血(P=0.001 RR=2.537,95%CI 1.412~4.558)3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且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伤后无光感、意识障碍和蝶、筛窦积血是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

    作者:邸悦;王庆强;吴海龙;阎启昌

    目的:应用内皮显微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2005/2006年我院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64例184眼.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70眼;非高血压对照组108例114眼.所有对象均排除青光眼、糖尿病、高度近视、眼外伤及眼部手术史,并按年龄分为50~59岁,60~69岁及≥70岁3层.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平均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型细胞比例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在50~59岁组高血压患者角膜内皮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细胞变异系数增大(t=3.26,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3.86,P<0.05):在60~69岁组中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平均细胞面积增大(t=2.14,P<0.05),细胞变异系数增大(t=4.08,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5.19,P<0.05):在≥70岁年龄组中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3.2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角膜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比,正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大.

  •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

    作者:郭晓萍;夏群;卢颖毅;龙力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0).采用Amsler卡检查发现49%(47/96)的患眼有视物变形;4眼有阳性暗点.71例患者均保留双眼同时视知觉和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测发现15例(21%)患者的各项立体视功能均正常,其中远立体视锐度正常25例(35%),近立体视锐度正常22例(31%),立体视范围正常15例(21%).56例(79%)患者的远近各项立体视功能中有1项或2项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其立体视功能正常与否与视力良莠和两眼视力差等因素有关.结论:随着病情进展IMEM患眼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加重,并且立体视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 正常眼角膜Q值检测分析

    作者:沈政伟;周和政;吴金桃;尹禾;李丽

    目的:研究正常眼角膜Q值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Allegretto wave topolayzer角膜地形图仪检测20例39眼正常眼角膜地形图,计算角膜Q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眼39眼角膜平均Q值为-0.28+0.09;水平方向Q值为-0.29±0.09,垂直方向为-0.28+0.12,水平和垂直方向Q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82,P=0.631);右眼Q值为-0.28+0.08,左眼为-0.27+0.02,双眼Q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12,P=0.612).结论:正常眼角膜多呈中央屈力高而周边屈力低的长椭圆体,其正常眼角膜Q值基本呈正态分布.

    关键词: 角膜 Q值
  • 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周小平;何湘珍;肖启国;费志刚;夏世刚

    目的:分别观察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及后房型IOL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及后房型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n=14)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n=21)2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3 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等进行观察.结果:超声组与小切口术后3 mo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及后房型IOL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前后中心视野的变化

    作者:洪卫;陈惠英;徐柒华;顾影宇;黄勤珍

    目的: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前后中心视野的变化,确定中心视野检查对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临床确认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眼,采用巩膜扣带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前,术后1,3,6 mo分别采用瑞士Interzeag公司生产的Octopus101型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结果:手术前脱离区和非脱离区的平均光敏感度分别为20.647±6.335 dB和3.363±3.141 dB.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7.12,P<0.01)而术后1 mo脱离区与术前比较(t=5.69,P<0.05)有显著意义,与非脱离区比较(t=3.59,P<0.05)有显著意义.术后3 mo,脱离区与术后1 mo比较,(t=2.67,P<0.05)有显著意义.脱离区与非脱离区比较,(t=2.00,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mo,脱离区与术后3 mo比较,及与非离脱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3 mo视功能基本恢复稳定;自动视野检查能定量地反映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恢复.

  • 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暗适应下瞳孔的直径

    作者:徐凤;赵少贞

    目的:通过测量暗适应下瞳孔直径,探讨中青年近视患者暗适应下瞳孔直径的平均值及其与年龄及屈光度的联系.方法:选取2005-08/2006-05我院行LASIK矫正近视的患者276例552眼,利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患者暗适应下瞳孔直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暗适应下男患者右眼瞳孔直径(7.22±0.96)mm大于左眼瞳孔直径(7.06±1.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患者左右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患者右眼瞳孔直径(7.22±0.96)mm大于女患者右眼瞳孔直径(6.92±0.99)mm,而左眼瞳孔直径及左右眼瞳孔直径差值在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6.9%)左右瞳孔直径差值>1 mm,257例(93.1%)左右瞳孔直径差值≤1 mm.不同屈光度组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直径与年龄及屈光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瞳孔直径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与屈光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WaveScan波前像差仪测量暗适应下瞳孔直径可为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瞳孔直径与年龄成负相关,与屈光度无相关性.

  • 边界位眼内异物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黄新文;吕红彬;兰永树;龙然

    目的:评估眼部X线、B超、CT及MRI对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的X线、B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51例行X线平片检查35例,检出率74%,定位准确率69%;行B超检查40例,检出率92%,定位准确率89%;行CT检查31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行MRI检查4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结论:在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X线、B超、CT与MRI四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 眼异物 诊断 影像学
  • 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

    作者:曾昌洪;邓应平;曾树森;孙晓萍;宋健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利用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检查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患者41例81眼取镜当天及2 wk后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心的屈光度,散光,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曲率半径的变化.用统计学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度,散光两组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曲率半径两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影响角膜形态,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度,散光在脱镜2 wk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这种改变可能主要与角膜的供氧得到改善,角膜基质水肿减轻有关.

  • 急性视网膜坏死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处理

    作者:田田;朱小华;唐罗生;郭小健;曾军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6眼)因ARN所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5眼为巨大裂孔,9眼为周边多发网状裂孔,2眼视网膜表面见渗出和坏死灶.诊断明确后即予更昔洛韦200~400 μg玻璃体腔内注射.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病程<2 mo者8眼,首次术中5眼充填硅油,3眼充填长效气体.病程>2 mo者8眼,首次术中7眼充填硅油,1眼充填长效气体.结果:术后追踪观察16~39 mo.病程<2 mo者手术成功率100%,10眼(94%)视力增进,6眼视力在0.05以上.病程>2 mo者手术成功率88%,5眼(94%)视力增进,3眼视力在0.05以上.结论:ARN可致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充填术效果肯定,并存的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血管病变及黄斑疤痕是限制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因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改善视力的关键.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

    作者:吴章友;陶黎明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43例(79眼)高度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屈光度为-6.0~-15.5D,散光为-2.0~-5.0D.结果:术后随访6 mo,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占91%,屈光度在±0.75D以内者占86%,残留散光平均为-0.45D.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中高度散光,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作者:罗航乐;汤明芳;张柳;钟彦彦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病情况,总结采用唯地息凝胶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所有患者2 139眼,按术前有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分为Ⅰa组493眼(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与Ⅰb组1 646眼(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按术式分为Ⅱa组1 916眼(LASIK术后)与Ⅱb组223眼(LASEK术后),比较其发病率,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生情况,发病者迅速、足量使用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其疗效,分析该病变的临床特征,相关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Ⅰa组与Ⅰb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3.45%和1.7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Ⅱa组与Ⅱb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93%和4.0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平均疗程1.22±0.63d,随访6 mo未见复发.结论: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继发干眼及眼表炎症、术中角膜损伤、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术后用药等.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程短、效果显著.

  • 局部麻醉剂引起的眼压改变

    作者:

    目的:确定局麻药,年龄和角膜中央厚度对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记录47例93眼滴局麻药前后角膜中央厚度和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结果:在47例中女31例,男16例;平均年龄66.4岁(标准差16,范围34~88岁);平均基础眼压16.0 mmHg(标准差4.0,范围8.5~26.1 mmHg).滴局麻药后1 min平均眼压16.0 mmHg(标准差3.8,范围7.7~26.7 mmHg),5 min平均眼压14.9 mmHg(标准差3.9,范围7.6~26.3).0~1 min(P=0.0007)和0~5 min(P=0.0003)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 min(P=0.27)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资料t检验).滴局麻药前的平均角膜中央厚度为565.4 μm.直线回归分析认为年龄和眼压之间以及角膜中央厚度和眼压之间无直线关系.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滴局麻药后前5 min内引起的眼压降低是进行性的,降低值与角膜中央厚度和年龄无关.

  • 硅凝胶襻板式人工晶状体在YAG激光晶状体囊膜切开术后迟发性后脱位

    作者: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植入硅凝胶襻板式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分析其偏心和后脱位的相关原因.方法-结果:我们报道了3例顺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硅凝胶襻板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后脱位.1例出现在因高度前囊收缩行扇形晶状体前囊切开术后4 a,另2例分别出现在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后早期和术后3 mo.3者均在顺利行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后发生脱离.患者均无外伤病史或其他促发事件.结论:硅凝胶襻板式人工晶状体似乎由于较差的囊粘附性易于脱位,因为它们仅是通过襻的纤维变性融合而固定.如果前囊或后囊破裂,囊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以导致放射状撕裂的扩展,进而引起植入晶状体的后脱位.尽管其他类型人工晶状体在这方面优于硅凝胶襻板式人工晶状体,但是已植入此种人工晶状体,在进行YAG激光晶状体囊切开术时,告知他们潜在人工晶状体后脱位风险是术后早期或晚期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 严重眼外伤Ⅰ期术后低眼压解决方案及预后分析

    作者:侯宝杰;穆雅林;吴海洋;徐青;陶海;赵杰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Ⅰ期术中或术后应用全氟丙烷(C3F8)气体对眼内压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眼外伤26例(26眼),Ⅰ期术中或术后注入纯全氟丙烷气体,观察眼压并于Ⅱ期术中观察气体作用效果及预后评价.结果:注气术后眼压得到改善23眼,18眼角膜水肿混浊经气体充填后恢复透明15眼,Ⅱ期术中在气体作用下视网膜在复位状态共21眼.术后随诊3~12 mo,视力提高22眼,视力不变3眼,视力下降1眼.结论:严重眼外伤Ⅰ期术中或术后应用全氟丙烷气体能有效提升眼内压同时取得良好的预后.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前节OCT检查分析

    作者:王丽强;黄一飞;王玮;杨炳健;钱海燕;王宁

    目的:使用前节OCT分析高度近视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眼内的结构变化.方法:植入前房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6眼(11.5 D至22.0 D),使用前节OCT采集前节图像测量术前前房深度,术后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间距离(内皮-晶状体距离),人工晶状体与正常晶状体间距离.结果:术前前房深度为3.27~3.91 mm,术后内皮-晶状体距离为2.07~2.24 mm.人工晶状体后表面与正常晶状体间的距离为0.82~1.32 mm.图像显示虹膜色素层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前房深度较术前减少36.1%~44.6%.前节OCT对于检测虹膜夹型前房晶状体的位置有帮助.

  • 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樊晓瑞;孙河

    视神经作为中枢神经的代表,它的再生和保护机制近年来得到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主要是停止或防止其发生凋亡,主要途径有:谷氨酸抑制剂、一氧化氮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针灸、中药等.但是迄今还没有一种药物或手术方法对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有明确的疗效.视神经保护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

  • 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抗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邵毅;裴重刚;周琼;周辉;刘永琰;高贵平

    白内障联合手术中阻止滤过口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24眼)科研用新西兰大白兔,先制作高眼压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右眼(12眼)为实验组,左眼(12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将自体前囊膜放置于巩膜瓣下,对照组单纯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时间为1 d~6 mo.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前房形成、房水炎症反应,眼部并发症情况及显微镜下观察巩膜滤过道内细胞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后手术成功率、功能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及并发症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1,2,4 wk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wk眼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1 wk手术区大量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随后炎细胞数量和成纤维细胞减少.术后3 mo晶状体前囊膜部分溶解,滤过道内仅存少量异物巨细胞,并于术后6 mo接近消失,滤过道保持开放.对照组术后1 wk手术区有大量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于术后1 mo左右出现部分滤过通道关闭.在整个实验观察过程中,实验组手术区成纤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晶状体前囊膜在术后6 mo大部分溶解吸收.在实验动物中将将其应用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中可有效地降低眼压,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长期有效保留功能性滤泡,保持滤过道开放,且并发症较少.

  • 一种新型的可检测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功能视力的模型眼

    作者:徐仁凤;黄振平;王华春;赵德高;丁亮;薛春燕;吴勇

    目的:通过这种新型的模型眼比较各种人工晶状体(以Tecnis为代表的非球面晶状体、以Array为代表的多焦晶状体及以EPOCH为代表的传统单焦球面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功能视力.方法:我们这种新型的模型眼是根据理论模型眼的光学特性设计而来的.该模型眼是由一个焦距为35mm的球面设计的摄影镜头、一个置于房水的人工晶状体、一个电荷耦合照相机(CCD camera)构成,图像分析采用目前国际上标准的商业化遥感处理软件系统.结果:模型眼和人眼具有相似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requency,MTF).模型眼所成的像和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睛所成的像相似,光阑的孔径和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可以改变,也可将镜片置于摄影镜头之前.结论:该模型眼能够即时的给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成的像,让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模型眼构成的图像而不是数据,并能显示出各种人工晶状体的差异.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膜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56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单片式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假性囊膜剥脱综合症,核硬度,瞳孔大小,超声时间,实际超声时间,系统性疾病,术中并发症(囊膜撕裂,悬韧带断裂,后囊破裂伴玻璃体丢失),IOL植入位置和术后并发症(眼内压变化,粘连形成)作为膜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到111例患者(8.1%)术后出现伴有膜形成的纤维素性前葡萄膜炎.膜形成平均时间是术后第2d(术后第1~7d),膜存在持续时间平均为5.2d(1~48d).在膜形成病例中,+4级核病例占45%,而在无膜形成病例中仅为1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膜形成组,平均超声时间为2.4 min,平均实际超声时间为32.8 s,而无膜形成组分别为1.8 min和22.1 s.这两项参数在膜形成组均明显较长(P<0.05).在膜形成组中,出现后囊破裂伴玻璃体丢失和IOL睫状沟植入者占33%,而无膜形成组为11%(P<0.05).其他危险因素在膜形成组和无膜形成组中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 d和第7 d,平均佳矫正视力(Snellen视力表)在膜形成组分别为0.2和0.4,无膜形成组为0.4和0.6(P<0.05).但术后3 mo,平均佳矫正视力在膜形成组和无膜形成组中结果相似(分别为0.8和0.9).结论:晶状体核硬度较高,较长超声时间和实际超声时间,术中后囊破裂是术后前房纤维膜形成的明显相关性危险因素.

  • 翼状胬肉:羊膜移植和自体结膜瓣移植

    作者:

    目的:比较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术和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效果,测定指标为术后复发率.方法:对从2004-04/2006-02连续翼状胬肉病例作前瞻性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羊膜移植组(26例)和自体结膜瓣移植组(24例).所有病例均用羊膜移植术或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并广泛切除纤维血管组织.随访24 mo观察复发和并发症.手术操作由同一位手术医师施行.对人口统计变数、手术技术、复发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4:1,右眼与左眼的比例为3:2.其中70%翼状胬肉是原发性,30%为复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眼部充血和视力下降,常见的并发症是复发和角膜瘢痕.随访1 mo,羊膜移植组和自体结膜瓣移植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8%,8.3%,随访24mo后比例上升为46.2%,25%.结论: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2 a随访的成功率更好.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术复发率高,不被广泛接受.

  • 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治疗前圆锥晶状体伴有Alport综合征的视觉效果

    作者: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治疗7眼前圆锥晶状体伴有Alport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Alport综合征患者4例,7眼因前圆锥晶状体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前圆锥晶状体伴有Alport综合征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的疗法.

  • 陕西省洋县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权彦龙;杨建刚;任百超

    目的:研究白内障在自然人群和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的差异及其与不同的诊断标准的关系.方法:遵循按比例、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陕西省洋县1 536人进行白内障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所有受检人员均采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年龄≥50岁的人,先在小瞳孔下按照国内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如无禁忌再充分散瞳后,按LOCSⅢ标准进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 536个受检者中,按LOCSⅢ标准,则白内障的总患病率为29.4%,其中皮质性、后囊下、核性、混合性各型患病率分别为23.3%,1.5%,0%,4.6%;按国内标准,白内障总患病率为24.8%,上述各型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16.5%,0.3%,0%,8.0%,两种诊断标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按LOCSⅢ标准,不同年龄层次中50~、60~、7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3%,35.9%,73.1%;按国内标准,上述不同年龄组人群白内障的患病率分别为9.2%,35.2%,67.2%,两种诊断标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陕西省洋县农村老年人群中白内障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国内分期诊断标准与LOCSⅢ诊断标准对白内障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差异,而对各年龄阶段白内障患病率的诊断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LOCSⅢ
  • 北京市大兴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弱视调查

    作者:张庆慧

    目的: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及弱视发病情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群防群治措施.方法:对我区6所公立园所4~6岁学龄前儿童给予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和斜视者(≤0.8)进行验光检测.结果: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0.8)为9.12%,弱视患病率为4.20%,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定期加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弱视的普查工作,以便早期发现弱视,力争在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得到及时治疗.

  • 西安市2004年度7~9岁初小学生动态眼屈光状况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石一宁;冯丹;杜晓琨;何婷;孙欢

    目的:对在校小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设计,对初小学生(小学1~3年级)1 093人2 186眼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为54.7%,其中45.7%的低度近视,8.2%的中度近视,0.8%的高度近视;正视眼占40.5%,尚有4.8%的远视眼;3个年级各屈光构成比相比,正视和低度近视组为主要构成.平均屈光度(-1.02±1.48)D,其中,3个年级平均屈光度分别为:小1(-0.82±1.42)D,小2(-1.06±1.55)D,小3(-1.18±1.45)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组平均屈光度(-1.15+1.57)D,大于男生组(-0.91±1.39)D;低近、高近组女生平均屈光度大于相应男生组.提示初小阶段右眼组平均屈光度(-1.05±1.53)D大于左眼组(-0.98±1.43)D.女生右眼组平均屈光度大于女生左眼组.低近右眼平均近视屈光度大于左眼.结论:初小各年级学生的眼屈光状态,特别是小学1年级已呈现近视化,主要构成是低度近视.女生的近视进展趋势仍早于男生,右眼近视化进展期早于左眼.

  •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作者:韦企平;周剑;孙艳红;吴鲁华;王慧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PION)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对9例(12眼)PION患者常规行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并排除压迫性、炎性、青光眼性或其它视神经疾病.行中医综合治疗.观察视力、视野、眼前节及眼底体征.结果:9例12眼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眼底视盘及视网膜正常6眼,视盘变淡或苍白6眼.经治疗的8例10眼,有效率70%.结论:PION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眼病,诊断强调排除其它视神经疾病或眼病,中医综合治疗有助于视力改善.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