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 하남과기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688X
  • 国内刊号: 41-136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287
  • 曾用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洛阳医专学报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苏娟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

    作者:兰海;张红星;员晋;赵平

    目的锁骨钩钢板(CHP)在锁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CHP内固定治疗.其中3例伴有伴肩锁关节脱位,直接修复断裂的韧带及关节囊.结果获得随访30例,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无钢板断裂及螺丝钉松动.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占80%(24/30),良占20%(6/30).优良率达100%(30/30).结论 CHP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 CDH型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宏伟

    目的探讨CDH型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应用.方法对5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病人应用CDH型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54例手术病人无器械故障及吻合口瘘发生,仅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 CDH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低、发生率低、机械故障少,优于国产吻合器.

  •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51例临床治疗

    作者:马珑;崔宏勋;夏凯;冯卫华

    目的探讨血管神经损伤的诊断、手术方法及肢体缺血时间等因素对挽救肢体的影响.方法在显微镜下行血管神经修复,术后行小腿筋膜室切开减压术.结果 51例中,49例肢体血运良好,动脉搏动可扪及,功能恢复好,2例截肢.12根神经损伤中,5例基本完全恢复正常,4例部分恢复,2例无恢复.结论早期诊断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时精确修复血管神经损伤,是提高肢体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药物中毒11例

    作者:茹彦海;谢跃萍

    目的探讨重症药物中毒经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对重症药物中毒患者通过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11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重症药物中毒患者通过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

  • 异丙酚、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谢小娟;李海潮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利多卡因三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联合应用.方法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期妊娠(45~60 d)患者3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异丙酚组,实验组为三药联合组,观察两组病人异丙酚注射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术后的苏醒情况.结果三药联合使用可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术毕痛苦苏醒的发生率,呼吸抑制的发生两组无差异性.结论三药联合使用可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异丙酚 无痛 流产
  • 主动脉夹层32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可;董平栓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误诊原因及治疗经过.结果 32例患者确诊后其中7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均取得成功,6例行外科主动脉置换术,6例病情稳定出院,13例猝死.住院存活19例,死亡13例.结论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脉动真空灭菌锅B-D试验阳性结果相关因子分析及相应对策

    作者:肖飞;段旭红;巴春燕

    目的总结B-D试验阳性结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的B-D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进行B-D试验3 285次,其中阳性结果65次,阳性率为0.2%;B-D试验失败的原因有技术和设备两方面,以技术原因为主,占69.23%.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器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可减少B-D试验失败次数.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WBC,Glu与TC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彩霞;宋玉华;刘伯让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Glu与TC动态变化.方法 120例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6 h、3 d、7 d,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与对照组进行WBC、Glu与TC浓度比较.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WBC总数,Glu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T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观察WBC、Glu与TC对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

  • 高血压丘脑出血微创治疗8例

    作者:王志扬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8例丘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辅以脑室外引流及腰穿治疗.结果治愈4例(50%),好转2例(25%),死亡1例(12.5%).结论高血压丘脑出血微创治疗具有损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少,手术适应症广,恢复快等优点,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应为丘脑出血的主要手术方法.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作者:袁正宽;刘尚才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病原菌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手术切口感染的创面分泌物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K-B法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60株病原菌.主要是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G-杆菌构成比为71.7%,G+球菌构成比为28.3%.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较敏感,敏感率均为70.6%.大肠埃希氏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2.3%、71.4%、64.3%.革兰氏阳性(G+)球菌对利福平较敏感,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临床手术切口感染以G-杆菌感染为主,应根据药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基因芯片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变异的临床研究

    作者:亓民;江河清

    目的应用新型基因芯片研究乙肝病毒多点基因变异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 DNA 芯片技术,检测HBV-DNA基因6个位点的变异.结果 1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HBV-DNA 位点的变异,其中前C区 1896 G-A 变异率为23.5%,e抗原阳性者占4.0%(4/74),e抗体阳性者占48.3%(28/58),后者变异株显著高于前者,此突变有助于HBV逃避免疫攻击而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前C区1814变异率为3.8%;C区启动子1762变异率为56.1%,1764变异率为53.8%,且两种变异常同时出现,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相关;P区528变异率为9.8%,552M-I变异率38.6%,552M-V变异率为10.6%,552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相关.结论 HBV-DNA位点变异对于判定疾病的稳定与进展有重要作用.

  • 超声及X线影像定位确定球内异物60眼临床分析

    作者:柳伟;洪斌

    目的探讨球内异物超声及X线影像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患者仰卧位,轻闭双目,用3.5 MHz探头涂耦合剂局部放大聚焦以不同方位扫查眼球,同时进行X线定位.结果 60眼中X线显影者49例.B超检查60眼中球内异物全部显影.结论 B超可以发现极微小不易被X线所发现的金属异物以及大部分非金属异物.

    关键词: 球内异物 B超 X线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干预临床观察

    作者:裴桃枝;肖红霞;焦玲

    目的评价早期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方法 79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斯匹林基础上,观察组病例在发病24 h之内应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连用6个月,入院24 h及治疗后8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TC、TG、HLD-C、LDL-C,同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前后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半年内心血管发生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对ACS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 分水岭脑梗塞病因分析

    作者:秦永福;王雪芝

    目的分析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原因.方法就我科2004年度收治的分水岭脑梗塞84例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总结.结果分水岭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多由体循环低血压所致,而治疗效果及愈后与脑灌注压的及时恢复和梗塞血管供血区域大小有关.结论本组分析对提高脑梗塞病因的认识及疾病防治有一定帮助.

  • 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陈月明;赵为民;欧阳利云;陈猛;周海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帝克HOP-100型半导体激光仪(激光波长830 nm,功率0.5~20 W),在C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腰椎棘突中线旁开8~10 cm与床面呈40~50°进针,穿刺针进入病变侧椎间隙中央,然后置入光纤,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汽化髓核,每间隙使用激光能量1 800~2 500 J.共治疗83例,92个间盘.结果随访1~18个月,优良率达96.4%,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减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特异性胆红素吸附疗法治疗重型肝炎患者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帆;王喜梅;朱文莲

    目的寻找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高胆红素血症新方法.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液灌流特异性胆红素吸附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结果通过对10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患者胆红素迅速下降同时肝肾功能也有明显改善,且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特异性胆红素吸附疗法是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为一安全可靠的方法.

  • 病灶切除加结膜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孙理彬;栗浩;李钦兹

    目的探讨病灶切除加结膜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两年采用病灶切除加结膜覆盖治疗的19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该法治疗的19例患者均治愈,视力0.05以上者13例,其中大于0.3者5例,随访1个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病灶切除加结膜覆盖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简单易行、经济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化学发光定量测定HPL在孕产妇监护中的意义

    作者:史巧英;王晓谦

    目的用连续测定HPL的方法判断产妇胎盘功能,诊断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通过HPL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包被,HPL多克隆抗体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制成酶标抗体,以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方式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人血清HPL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法.结果孕妇携有先兆流产、异常妊娠等症时,HPL值将连续下降.当HPL<4 mg/L时,流产不可避免.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HPL含量,对快速诊断胎盘功能及胎儿发育迟缓等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孙瑜霞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下,治疗组20例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18例经鼻导管给氧,5 d后对比血气pH、PaO2、PaCO2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H、PaO2、PaCO2指标改善均有极显著差异 (P<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pH值改善、PaO2上升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 PaCO2下降差值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缺氧,疗效确切.

  • 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张晓凡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格列吡嗪组,瑞格列奈组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格列吡嗪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监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及24周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空腹C肽以及总胆固醇、体重和甘油三脂的变化,并观察有否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瑞格列奈组和格列吡嗪组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有相似的下降效果(P<0.05),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12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4周时瑞格列奈组糖化血红蛋白优于格列吡嗪组,C-肽治疗后24周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两组参数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均有效,但瑞格列奈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能力,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方面优于格列吡嗪,且更安全.

  • 恶性肿瘤患者PLT检测分析

    作者:刘好;刘公章;郭继学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PLT进行检测,并与53例健康人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PL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有效治疗后,PLT恢复正常或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可以引起PLT增多,PLT可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 磺胺嘧啶锌软膏用于烧伤创面临床观察

    作者:任永强;李庆华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锌软膏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烧伤创面涂磺胺嘧啶锌软膏半暴露与同期涂碘伏半暴露做对比.结果浅Ⅱ度、深Ⅱ度与小面积Ⅲ度烧伤均提前愈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磺胺嘧啶锌软膏是一良好外用药,可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作者:郭丽屏

    脑出血起病突然.病情重,由于病人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并发症.在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疝、颅内再出血、压疮、便秘、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 脑出血 并发症 护理
  • 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例临床护理

    作者:张小红;李玉梅;邢桃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1].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向宝霞;向云霞;翟秋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宁姣兰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是骨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以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临床特征,易并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水肿等甚至危急生命.

  • 血液灌流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临床护理

    作者:谢跃萍;张国胜;茹彦海

    血液灌流是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1].

  • 人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新;贾兰平;高冬玲;胡军;陈奎生;张云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R-3的表达及定位特征,并应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VEGFR-3表达的淋巴管数量,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R-3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癌组织和癌周组织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和积分光密度也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VEGFR-3与淋巴结转移、新生淋巴管的形成有相关性,为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条件.

  • 铜绿假单胞菌OXA-1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任丽娟;闫志勇;秦东春;王建军;胡军

    目的研究一株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株细菌的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ET-28s载体中,表达于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对PCR产物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株细菌产生的ESBLs为OXA-1亚型,其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OXA-1编码基因的同源性>99%.结论被研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ESBLs亚型为OXA-1.

  • 血浆游离钙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维;赵崇高;刘好

    目的选择对游离钙(iCa)检测结果影响小的肝素浓度、了解标本抽出后因温度及放置时间而对游离钙结果的影响.方法用15 U/ml、30 U/ml、60 U/ml、120 U/ml肝素抗凝剂的血浆与对照血清游离钙结果进行比较,将肝素血浆标本放置在4℃、25℃环境中,在1 h、5 h、12 h检测游离钙.结果使用肝素浓度在30 U/ml以下时P>0.05,结果与对照血清游离钙测定没有明显差异,当肝素在30 U/mL以上时P<0.05,结果与对照血清标本差异显著,标本抽出后在4℃冰箱5 h以内,放在25℃时1 h以内测定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小.结论应使用小剂量肝素作抗凝剂,抽出后应在1 h内及时检测,必要时可先置冰箱冷藏.

    关键词: 血浆 肝素 游离钙
  • 鲎试验对灯盏花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作者:王明乐

    目的评价鲎试验法对灯盏花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大有效稀释倍数、鲎试剂标示灵敏度的复核及干扰试验用鲎试验法对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在1∶10稀释度下,采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对鲎试剂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在1∶20稀释度下,采用灵敏度为0.25 EU·ml-1的鲎试剂可消除干扰,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1∶20稀释度下,采用灵敏度为0.25 EU*ml-1的鲎试剂可消除干扰,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

  • 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孟丽娟;王学廷;史欣良;田敏;郭进武;罗新萍

    目的观察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镁制剂治疗组.测定脑匀浆SOD、MDA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结果镁制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匀浆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硫酸镁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清除氧自由基、阻断Ca2+内流等作用维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淑英;邱相君;代宗顺

    目的研究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和参比制剂琥乙红霉素颗粒剂,剂量为800 mg,剂间间隔为2周.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红霉素的浓度.结果单剂口服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红霉素的Cmax分别为1.56±0.33 mg/L和1.49±0.30 mg/L;Tmax分别为0.80±0.17 h和0.85±0.20 h;t1/2分别为2.37±0.63 h和2.37±0.54 h;AUC(0-10)分别为4.87±1.59 mg*h/L和4.58±1.19 mg*h/L;AUC(0-inf)分别为5.20±1.65 mg·h/L和4.91±1.22 m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2±25.2)%.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A型流感病毒株A/Henan/703/2001(H3N2)核蛋白部分序列的原核表达

    作者:贾兰平;马一君;曹明瑞;胡军

    目的构建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因部分序列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NP基因部分序列,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将阳性菌落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扩增到NP基因部分序列,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SNP,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结论成功构建A型流感病毒NP部分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目的基因融合蛋白.

  • 水中微量甲胺磷农药的检验

    作者:李朴;周海梅;马锦琦;张晓明;王治国

    目的选择检出水中微量甲胺磷农药的佳方案.方法分别使用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活性炭富集法提取甲胺磷含量极低的液体检材,提取液经MS/GC检验.结果液-液萃取法为阴性结果,固相萃取法、活性炭富集法为阳性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对于常规液-液萃取方法效果欠佳的甲胺磷含量极低的液体检材,采取固相萃取法或活性炭富集法进行萃取,可提高检出率.

  • 232例家庭暴力损伤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张鹏坤

    目的研究家庭暴力损伤的法医学特点.方法对232例家庭暴力案件资料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凶器、损伤部位、时间列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家庭暴力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的特点,多发生在家中及夜间;被鉴定人的心理较复杂、年龄多集中在26~35岁之间、小学到中专之间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鉴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职业者多于无职业者,城镇明显多于农村.结论被鉴定人的心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法医学鉴定的关系密切,对遏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大鼠脑挫伤DNA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作者:李凡;廖志钢;王星明;马书玲;秦豪杰;翟仙敦;莫耀南;李庭玉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DNA含量的时序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自由落体打击大鼠脑挫伤动物模型,采用Feulgen's DNA染色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结果损伤侧大脑皮质浅层和海马区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变化呈:24 h内迅速下降,24~96 h有缓慢上升趋势;伤后24 h内上述两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均与损伤时间呈线性关系,R2分别为0.668和0.615,可导出直线回归方程.结论采用Feulgen's DNA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伤后DNA含量变化,可以应用于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探索推断脑损伤时间的新方法.

  • 颈椎滑脱法医学鉴定1例

    作者:王占洪;刘亚哲;陈高潮

    1 案例报告伤者,男,62岁.于2006年1月21日在自己家中被一年青人猛推胸部,造成身体突然后退撞在桌子上,后感到颈部疼痛,不能活动,以"颈部伤后疼痛"收住入院.X线示:颈椎生理弯曲度变直,颈椎椎体后缘弧线不连续,第5颈椎向前移位.

  • 轻微外伤后死亡24例法医学分析

    作者:张宪;刘炜

    目的探讨轻微损伤为诱因导致死亡的案件法医学检验鉴定要点.方法通过对24例轻微损伤后死亡案例的一般材料、致伤后经过时间、致伤因素、疾病诊断和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案件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系统心肌疾病引起猝死常见,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结论正确的评价损伤、疾病和死因的关系,对于划分刑事责任、处理民事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酶法检测59例尸体脏器硅藻的结果分析

    作者:马书玲;李凡;秦豪杰;莫耀南

    目的探讨酶法硅藻检验制片新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提高检验质量.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对59例硅藻检验案例进行检验并分析其结果.结果硅藻检验阳性结果准确率为93.7%,阴性检验结果准确率为82%,总体准确率为91.5%.结论酶消化硅藻检验技术简便、检出率高、结果稳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硅藻检验的质量.

  • GC/MS法检测果虫磷

    作者:马锦琦;周海梅;李朴

    目的介绍一种GC/MS检测果虫磷的方法.方法用液-液萃取法(LLE)提取纯化检材,GC/MS检测.结果该方法在检材中检出果虫磷.结论 GC/MS法可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果虫磷.

    关键词: GC/MS 检测 果虫磷
  • 肿瘤病人化疗中的护士职业防护

    作者:王煜娟;李变红;乔娜娜

    目的减少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根据临床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从化疗防护设施的建立、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程的制定、化疗药物污染物的处理几方面进行.结果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经验.结论从预防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操作,增强防护意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了社会劳动效益.

    关键词: 护士 化疗药物 防护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扩大手术及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江涛;周清华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检索并分析国内外近十年相关文献,就有关资料做一综述.结果扩大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前新辅助化疗或/和放疗能提高肺癌的切除率.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手术及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 痰热清注射液药理与临床

    作者:韩宏锋;路西明

    目的阐述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作以概述.结果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抗菌、镇咳、化痰、平喘、解惊作用,临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作用显著,疗效可靠.

  • 神经心理学测验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滕丹阳;郑健;滕中杰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学测验在血管性认知损害中的应用.方法从国内外文献中查找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中神经心理学测验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结果 VCI患者的认知损害是多方面的,目前国际上就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特点还没有较统一的看法,因此诊断VCI目前仍主张采用相对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测验.结论神经心理学测验是早期发现VCI的重要工具.

  • 线粒体DNA异质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翟仙敦;莫耀南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异质性检测方法在法医学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本文就线粒体DNA异质性检测方法及研究等进行综合评述.结果 mtDNA呈母系遗传,加之其拷贝数多、突变率高、抗腐败能力强,故mtDNA具有极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文献报道在非编码区检出异质性,并且以一定的频率存在于正常人群中,因此必须正确评估mtDNA在法医常规检案工作中的重要性.结论异质性的检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所以选择检出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