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모단강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7550
  • 国内刊号: 23-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2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冯克俭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深静脉血栓(DVT)高危人群外伤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

    作者:梁伟春;邹运璇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 DVT)高危人群外伤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4例DVT高危人群因外伤所致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DVT高危人群外伤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优良率,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水飞蓟宾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彩平;刘俏敏;钟燕玲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联合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90例NAFL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并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联合洛伐他汀可改善NFALD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钟帝钦;黄标新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 N组)和对照组( C组),术中N组根据Narcotrend监测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维持麻醉深度,C组以患者血压、心率等传统指标调整麻醉药物用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使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Ramsay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丙泊酚的使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时(TⅡ)至出手术室时(TⅣ)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cotrend 监测能在老年患者术中提供直观量化的监测指标,减少丙泊酚使用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和评价

    作者:蓝穗新;吴步云;杨林霞;汤天军

    目的:探讨分析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以制定科学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间,抢救的108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起搏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肺脑复苏操作,起搏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应用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抢救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质量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起搏组患者救治成功率(38.9%)高于常规组患者(20.4%),GCS与GQL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而NFI评分远远低于常规组患者,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脑复苏中应用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可以有效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应用与推广。

  •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任鸿;黄湛婷;李佳勇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术中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和观察组(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每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及上肢水肿发生率,以及术后两组随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没有明显变化,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及上肢水肿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随访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局部复发、转移、死亡等并发症。结论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及腋静脉分支能够明显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质量,可作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推广。

  • 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作者:刘铮;王豪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U+D组和D组,均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炎症因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d较术前炎症因子指标均有所上升,但U+D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D组患者,U+D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D组患者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使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显著,临床疗效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尿红细胞位相在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英咏

    目的:探析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在肾小球性血尿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107例门诊血尿患者进行研究,按原发病情况分为肾小球疾病组与非肾小球疾病组。两组均分别行A、B检测方法(A方法:行1次尿红细胞相位显微镜检查,B方法:A方法基础上再行2次尿红细胞相位显微镜检查,2次测定之间间隔24h),计算两种检验方法阴、阳性预测值。结果肾小球组A方法敏感性为71.9%,低于非肾小球组98.0%( P<0.05);B方法敏感性为91.2%,与非肾小球组96.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A方法阴性预测值为83.6%,B方法为96.0%,组间比较上,B方法明显高于A方法,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次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作为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方法,让检验敏感性与特异性获得明显提高,有效降低漏诊几率,避免不必要检查所造成创伤,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快捷等优点,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半月板损伤作为预测骨关节炎神经性疼痛指标的初步研究

    作者:田佳明;张健;赵文礼;王汉卿

    目的:探讨通过核磁共振(MRI)评估骨性关节炎(osteo arthrosis,OA)出现疼痛症状患者的关节损伤程度,并把关节结构的改变作为预估神经性疼痛的指标之一。方法本研究包含5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重度( VAS≥40)疼痛患者,其中神经性疼痛程度通过疼痛检测评分系统判断。50名患者中包括25名得分≤12患者(无痛组),9名患者得分在13~18分(疑似组),16名患者得分≥19分(疼痛组)。疼痛检测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通过MRI评估。结果统计学数据分析显示三组间(无痛组、疑似组、疼痛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半月板关节面(P=0.006)及侧板(P=0.023)损伤会使疼痛评分升高。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神经性疼痛患者中,半月板损伤可作为引发神经性疼痛的危险因素之一。

  • 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汤秋贤;龚燕华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人共36例。根据内固定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施行单侧内固定的观察组18人,采用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根螺钉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施行传统双侧固定为对照组18人,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这两种术式病人手术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相关费用、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融合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JOA及ODI评分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后一次随访时两种指标评分及融合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费用、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较优与对照组,P<0.01。结论骨水泥强化单侧椎弓螺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同的手术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适于在临床应用。

  •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作者:黄林洲;向恒达;屈有山

    目的:探讨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出血和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较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理想方法。

  • 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陈择岐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鼻饲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治疗组,对照组按创伤常规治疗处理后立即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完成常规处理后立即给予大黄川芎汤鼻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障碍/衰竭( GIDF)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h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ID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 h后观察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可较好的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道黏膜血氧灌注不足状况及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作者: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24%;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68%,治疗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具备较高安全性、可靠性与合理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 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异常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钟日英;李小宁;吴晓兰;卢志文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异常对儿童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选取680例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进行测定,采用超声骨密度分析仪分析BMD异常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儿童BMD异常发生情况,BMD异常与BMD正常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及异常情况。结果男童BMD异常率与女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5岁BMD异常率为24.9%,6~8岁为18.3%,10~12岁为17.2%,13~14岁为9.8%,3~5岁儿童的BMD异常率显著高于13~14岁儿童,P<0.05;BMD异常组中的血锌、血钙及血铁水平均显著低于BMD正常组,P<0.01;BMD异常组锌异常、钙异常及铁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MD正常组,P<0.05。结论本地区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铜、锌、钙、铁、铅、镉异常,而锌、钙、铁异常可能引发BMD异常。

  • NOX2、SO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小平;李庭毅;王丽

    目的:通过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NOX2和SOD的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一共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8例,并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另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组45例,分别以ELESA法以及WST-1还原法分别测定各组的SOD和NOX2在外周血的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NOX2水平较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NOX2水平较对照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SOD低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SOD水平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SOD较正常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X2与SOD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调节二者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卢浩棠;卢爱仪;谢幼苗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院5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显著低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用药第2、3天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分别为(231.06±5.57)mmol· L-1、(199.68±8.63)mmol· 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53)d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能够促使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Pokemo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刘海峰;邵彬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Pokemon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检测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20±0.622和0.862±0.410,乳腺癌组织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 Pokemon mRNA的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C-erbB-2表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ER和PR无相关(P>0.05)。结论 Pokemo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提示其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20例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涂少龙;张耀强;徐火荣;刘润璟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使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12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双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0.0%,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医疗费用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优良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 L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作者:刘巨华;王国标;邱朝霞;向祚再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将CHD患者60例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MAU组和尿正常白蛋白(NMAU)组,将两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MAU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CHD两组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D两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MAU组高于NMAU组(P<0.05);比较两组尿蛋白排泄量(UAE)的含量:NMAU组明显低于MAU,对照组明显低于NMA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D40L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正相关。结论 CD40-CD40L系统参与CHD的发病过程;CHD患者早期肾损害与sCD40L密切相关。

  •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对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人血清IL-6的影响

    作者:张岩;余丽荣;邓文伟;韩莹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对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病人血清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强外力作用行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于术前30min时给予A组肌注阿托品0.01mg.kg-1,B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C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5mg.kg-1。均行表面麻醉、慢诱导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术全身麻醉。所有病例在给药前(TO)、给药后15min(Tl)、给药后30min(T2)、插管后2min(T3)及拔管后2min(T4)时采集动脉血液制备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值。结果三组病例在T1、T2、T3、T4时点血清IL-6较T0时均明显增多,P<0.05;T2、T3及T4时,B组、C组血清IL-6值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术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患者在抑制应激反应方面强于阿托品,但盐酸戊乙奎醚高低剂量对于血清IL—6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 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伟;张学军;王东挺;蔡文黎

    目的:探讨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经额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外引流术,对照组应用经颞部穿刺血肿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30 d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术后30 d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经颞部穿刺血肿引流术相比,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降低患者致残率、并发症,简单可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英明;郑莹;黄静敏

    目的:评估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选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40人,对照组接受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采取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ADL能力的变化情况,应用FMA量表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提升至(62.32±19.55)分,12周后上升至(69.91±25.7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12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8.32±22.35)分和(79.56±21.3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优化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应用分析

    作者:苏艳秀;艺燕;郑晓薇;邓丽芳;钟秀雪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18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人员实施前后知识、态度和行为(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各维度评分,同时选取我院普外科3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护理投诉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护理知识、护理态度及护理行为评分较培训前均显著提高,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护理投诉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知、信、行,能够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华轩;黄兰;余田桂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对130例老年KO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KOA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0.71±11.25)分,抑郁得分为(15.59±3.22)分,其中55例(42.31%)患者存在抑郁。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407,P<0.01)。结论老年KOA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来改善其抑郁状况。

  • 认知行为疗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林燕凤;李龙英;陈施施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认知情况和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1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时即行认知行为疗法。分别在入院时和术后二周,采用Beck抑郁问卷(DBI)、Beck焦虑问卷(BAI)、自动想法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 DAS)调查两组患者认知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DBI、BAI、ATQ与DA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 P<0.01)。观察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的早(P<0.01)。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升高(P<0.01),且比观察组更显著。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识,缓解术后患者心理焦虑,促使患者术后自觉进行早期活动锻炼,并积极主动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

  • 戴明循环在改善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杨林霞;张雪梅;王颖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对提升急诊内科护理效果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以2013年度200例急诊内科就诊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并找出其中护理相关问题。以2014年度200例同类患者为观察组,遵循戴明循环原则指导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次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住院时间、治疗期间死亡率、存活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良好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次日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活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戴明循环能够有效提升急诊内科护理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良好率,值得推广。

  • 特色应用型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宁然;姚松辰;马琳莹;张可心;单叔煤

    目的:对特色应用型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究该模式较传统教育模式的优越性。方法采取抽样法,选取我校2011级影像诊断专业118名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特色应用型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查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该模式的评价。结果理论考试中,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表明83.3%学生对特色应用型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此模式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结论特色应用型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值得继续实践研究。

  • 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作者:鞠宝玲;张红军;聂影;朱雁飞;宋宝辉;朱伟;张晓莉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知识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求,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并且紧紧围绕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以及以免疫学知识结构特点为主导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是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 医用离散数学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

    作者:李秋丽;夏蔚;冯国臣;杨云芳

    医用离散数学是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牡丹江医学院近几年一直进行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本校两届学生的医用离散数学教学改革中,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基本技法的训练对策

    作者:张宇;张玉昌

    乒乓球教学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乒乓球教学中基本技法的训练是开展高校乒乓球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健康价值,本文针对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基本技法训练的必要性、原则、训练策略等给予介绍,以更好的推动我国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发展。

  •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闫海润;陈宏娟;富宏然;金春明;鞠传余;金大伟;姜蕾;金红

    医学检验专业作为临床医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开展创新设计性实验、增加学生在检验科室实习的时间、开设开放实验室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以适应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 医药企业对从业人员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及培养建议

    作者:李凯军;李丹;郭丽双

    本文通过访谈及发放调研问卷,获得医药企业对经营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营销人员、一线综合人员所具备能力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提出高校应该制定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对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并且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等建议。

  • 高校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着力点

    作者:张建欣;王辉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汁原味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时做到与时俱进”三个方面予以实施,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 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浅析

    作者:李丹;刘冰;林英;王颖;刘占波;王莞;郭丽双;宋高臣;王俊林;张晓莉

    随着中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评教是教育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效度和信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分析影响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的因素出发,找寻其提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评教 信度 效度
  • 高温对实验小鼠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杰翔;李利

    目的:本研究以成年雄性昆明小鼠构建不同高温状态下的实验动物模型,测定精子DNA及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变化情况,探讨在不同高温状态下小鼠精液质量的变化情况,为研究高温状态影响人类生育能力的机理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125只健康雄性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只,其中对照组予以22°C恒温饲养,高温组下设31°C 、34°C 、37°C、40°C四个组,分别于实验开始的第1、3、5、7、9天随机抽取5只测定每组实验小鼠精子DNA及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各高温组实验小鼠的精液质量均明显异常,且温度越高,精液质量下降越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各高温组实验小鼠的精液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温可能通过影响雄性小鼠精子DNA损伤及附属性腺的功能,导致精子DNA及精子顶体完整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从而影响其生育能力。

  •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黄波涛;金新安;曾焕忠;杨兴桂;王斌;陈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灌注加权成像( PWI)在急性外伤性幕上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根据CT检查血肿体积小于40 mL的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发病6小时内行磁共振常规系列、DWI和PWI检查,观察血肿周围微循环变化,存在缺血半暗带者行手术治疗,其余行保守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半年后复查磁共振常规系列,观察脑组织情况。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22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行手术治疗,其余18例行保守治疗;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共发现局部后遗病灶6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发现局部后遗病灶21例。两组经过χ2检验,χ2=13.09,P<0.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PWI和DWI能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急性幕上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是否需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提供客观、精确的判断标准,较传统的手术指征更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 SICU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预后关系探讨

    作者:唐钟祥;黄顺伟;陈娟;蔡常洁;管向东

    目的:探讨SICU严重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与APCHEII评分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住院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4例,记录患者入SICU的第1、3、7天PCT、超敏C-反应蛋白( CRP)、生命体征、血常规等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II)评分,建立ROC曲线观察PCT及APA-CHEII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64例患者死亡33例(死亡组),存活31例(存活组);死亡组第1、3、7天血清PCT水平(78.49±193.77) ng/mL、(61.55±176.70) ng/mL、(61.68±197.89) ng/mL高于存活组(10.70±15.44) ng/mL、(10.60±21.80) ng/mL、(5.67±8.94)ng/mL, P<0.05;死亡组第1天APACHE II 评分(21.15±6.93)高于存活组第1天(18.06±5.40), P<0.05。 PCT与APACHEII存在相关性。入ICU第一天PCT水平和APACHEII评分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95%CI 0.49-0.76)和0.623(95%CI 0.49-0.78)。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入ICU第一天PCT水平判断预后与APACHEII评分相当。

  • 孕激素膜受体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叶蓓君;卢丹

    目的:探讨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在临产前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分为早产胎膜早破组( pPROM)、早产未临产组( pTNL)和足月未临产组( TNL),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胎膜组织中PGRMC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三组间PGRMC1表达有明显差别,pPROM组PGRMC 1表达低,而在pTNL组表达高( P<0.05)。 pPROM组PGRMC1在破口处胎膜组织较破口旁表达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GRMC1表达减少与pPROM 的发生有关, PGRMC1有望成为早产的特异性治疗靶点。

  • 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半离断损伤的影响

    作者:宋彬彬;郝鑫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半离断损伤的治疗效果,探究脊髓损伤后督脉(“大椎、命门”)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半离断损伤右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只SD大鼠进行T7~T9脊髓半离断损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督脉电针组(B组),每组10只,A组进行饲料单纯喂养,B组则同时予以电针刺激治疗。通过BBB运动功能评分法、组织形态检测等方法来观察电针刺激督脉对脊髓半离断损伤的作用,其分别于第1、3、7、14、21天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并对比两组大鼠右肢运动功能恢复水平;21天后,处死大鼠取其损伤段1 cm左右脊髓制片,采用组织形态检测来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B两组大鼠术后第1、3、7、14、21天BBB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B组BBB评分明显高于A组( P<0.05)。HE染色可见B组较A组脊髓组织结构清晰,有较多神经元存活,其无明显水肿、坏死,无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瘢痕组织形成,可见大量正常神经元。结论电针刺激督脉治疗能促进大鼠脊髓半离断损伤右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晓文;余伟鹏;冼美兰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按标准纳入5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通气、氧合、心率、呼吸频率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开始治疗2h后,呼吸困难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率、呼吸频率显示下降, PaCO2下降,PaO2升高,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72h后,预后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愈出院率较高,而插管率、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有效。

  • 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阮威杰;孙少平;王云

    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纳入将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中TSH水平分成3组,即TSH<0.55 mIU/L组、0.55~4.78 mIU/L组、>4.78mIU/L组。比较3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房颤发生率。结果56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44例诊断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发生率为7.8%。 TSH在0.55~4.78 mIU/L时房颤发生率低,为6.4%(30/503);TSH>4.78 mIU/L时发生率高,为19.5%(8/41),而TSH在<0.55 mIU/L时房颤发生率为17.4%(4/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存在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

  • 早期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毅;罗东;曾祥金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38例为观察组(早期插管组),另外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有机磷农药中毒入住我院患者37例对照组(常规插管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之初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时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死亡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与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前PaO2、SaO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PaCO2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PaO2、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插管后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O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NLRP7在早期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韩淑珍;熊晖;黄彬华;陈丽;王杜娟

    目的:探讨NLRP7、P57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早期葡萄胎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葡萄胎病理学诊断标准结合P57的表达,将确诊的葡萄胎分为部分性(PHM)和完全性葡萄胎(CHM),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妊娠早期的部分性葡萄胎(n=22)和完全性葡萄胎(n=24)石蜡组织切片中NLRP7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NLRP7蛋白在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12/22)和50%(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CHM组NLRP7蛋白的表达强度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强阳性表达组和部分性葡萄胎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Ki-67在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组表达率分别为59.09%(13/22)和79.17%(19/2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L-RP7蛋白单项检测不可直接用于鉴别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需进一步检测基因突变,但联合P57和Ki-67蛋白可为复发性葡萄胎的预防及监测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葡萄胎 NLRP7 p57 Ki-67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望;杨春壮;王佩文;王明月;张晓;张立娜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是由成人肾脏产生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临床上多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内外源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管性痴呆大鼠中有着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减轻脑水肿、抑制炎性反应、清除自由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脑组织血流量、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保护血脑屏障等。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新兴药物。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朴天华;帅天姣;杨岚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全球性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是糖尿病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发病率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随之而来而发生在眼部的并发症、甚至致盲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近些年来DR已成为众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就针对DR的发生发展机制、新研究进展及其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 NLRP3炎症复合体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乔耀环;严蔚明;刘冬晓;陈培;赵洪涛;滕艳杰

    NLRP3炎症复合体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炎症复合体之一,与机体的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可以识别多种病原体和损伤信号,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NLRP3炎症复合体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大学生对青春痘处理方法的调查研究

    作者:苏彩红;郑燕萍;吕小丰;赖明珠;罗晓玲;吴秋钦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长青春痘的严重程度以及对青春痘的重视程度,探讨正确处理青春痘的方法,纠正错误的生活卫生习惯,为“长痘痘”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促进大学生皮肤健康。方法采取分发自制问卷的形式,从莆田学院里随机选择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0.4%的大学生有长青春痘,44.8%对青春痘的重视程度一般,62.5%没有接受过青春痘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不会处理脸上的“痘痘”。结论大学生对青春痘的认知不足,处理方法不当,影响其日常生活,缺乏自信。故学校应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增加对自己皮肤情况的了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登革热空间分布研究

    作者:吴楠;梅树江;叶俊;郑慧敏;许艳子;黄燕飞;孙健

    目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2014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流行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采用ArcGIS软件分析探索登革热发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热点区域。结果2014年南山区本地登革热发病56人,发病率(5.00/1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43∶1),40~50岁年龄组病例较多(占28.57%),病例职业以建筑工人为主,占总病例的41.07%。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主要集中于南山区的南部。结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登革热流行分析,可有效探究研究区域内的热点区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