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모단강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7550
  • 国内刊号: 23-127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2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冯克俭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260例分析

    作者:张恒春;曾海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Trivex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26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Trivex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结果:全组病人均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2a,均无复发.出现并发症29例,其中隐神经损伤23例,炎症反应4例,感染1例.结论: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存在,在临床中要加以注意预防.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作者:张昱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作频度及合并的基础疾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4hTIA发作控制率77.5%,明显优于对照组(52.5%)(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脑梗死2例(5%),对照组为6例(1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TIA行之有效,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作者:初金玉;陈丽丽;谷朝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过敏性紫癜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愈4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率93.7%,有效率97.9%,治愈45例随访1a复发1例,复发率2.2%.结论:该治疗方法明显降低复发率,缩短病程,减少西药使用.

  • 超声导向单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初步探讨

    作者:夏栋;史英琴;郝春玲;付朝军

    目的:探讨单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学证实的12例肝癌患者的16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单电极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直径3cm以下的病灶采用"一针穿刺、一点消融"的空间布针方案、直径3cm以上的病灶采用"多针穿刺、多点消融"的空间布针方案,大限度损毁病灶.结果:射频治疗后,所有病灶超声均显示为不均匀的回声增强,病灶可见高回声呈"椭圆形"样分布,追踪观察3个月,超声显示病灶体积缩小13个,无明显变化2个,1个无缩小.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确切、适应范围广、创伤小、痛苦少,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金春花;白晓丹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r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7~I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 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洪军;刘红彦

    目的:评价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平扫常规从肺尖至肺底,CTA检查从肺底到肺尖进行,通过实时对比剂追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2例拟诊断肺栓塞患者中,8例肺动脉成像未见肺栓塞征象,1例确诊为肺动静脉瘘,5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38例诊断为肺栓塞.结论:CTA肺动脉成像扫描不仅可获得肺动脉栓塞的直接、间接征像,同时还能对肺动脉其它疾病进行诊断.

  • 在职女工847例阴道分泌物普查结果分析

    作者:宋爱民;魏艳娣;于威

    目的:通过对女职工阴道分泌物检测,提早发现疾病,早治疗.方法:采集女职工阴道分泌物直接检测和染色法查找病原菌,一张涂片多用,经济实用.结果:检出一种致病菌的246例,其中念株菌占15.97%;加德纳菌占7.56%;阴道毛滴虫占3.31%;淋病奈瑟菌占2.24%.混合感染60例占7.08%.20~40岁病原菌检出率较高,比较年轻化.结论:定期健康体检是维护女性健康的重要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杜绝女性疾病的关键.

  • 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伦翠;卢林;许秀萍;丁良菊;高俊英;郭继芳;卢晋;祁艳;许文雷;侯树信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老年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ilent heart tailur,SHF)的心功能改善作用.方法:未经治疗的SHF老年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口服依那普利)及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治疗1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46例(100%)治疗后仍然维持心功能Ⅰ级,对照组45例(80%)维持心功能Ⅰ级(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后提高(P<0.05),而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早期干预SH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延缓老年患者心衰进展,降低住院率.

  • 巴曲酶奥扎格雷钠制剂联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王加良;尹昌浩;赵维纳;王真奎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奥扎格雷钠的联合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联合应用巴曲酶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更安全、有效,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有意义.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0例

    作者:曾啸雄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髁间骨折20例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切开内固定,通过随访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7~48个月,平均22个月,20例病人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评分优良率达85%.结论: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可以早期恢复骨折部位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力学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红素加氧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继芳;游陆;李作武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8)、缺再灌注组(I/R组)(n=16)、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6)和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锌原卟啉组(ZnPP组)(n=16).采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在结扎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在第24min时,用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5min,再灌注1min后,完全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2h后开胸,每组8只取心尖部缺血心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中HO-1蛋白表达.I/R组、IPo组和ZnPP组另取8只大鼠测定心梗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缺血心肌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I/R组HO-1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IPo组缺血心肌中MDA降低,SOD活性升高且心梗面积明显减小(P<0.01),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IPo组比较,ZnPP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HO-1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和增加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有关.

  • 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双平;徐航;赵金艳

    回顾性分析3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疗效.结果显示,咳嗽是临床唯一或主要的症状,以刺檄性干咳为主,咳嗽症状明显于夜间或清晨加重,不伴或伴有轻微胸闷或喘息,全身表现不显著.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认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应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与其他引起咳嗽的疾病相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同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 铁路女职工2491例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张士杰;孟丹;张爱华

    目的:通过对铁路女职工的妇科体检,尽可能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疾病或疾病隐患,以便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则防.方法:对2491名女职工进行了妇科体检.结果:在本次体检的2491位女性中,我们共检出乳腺增生1147人,占女职工体检人数的46.05%;子宫肌瘤453人,占女职工体检人数的18.19%;宫颈阴道疾病1126人,占女职工体检人数的45.2%;卵巢囊肿162人,占女职工体检人数的6.5%.结论:各种压力、不良生活习惯、不科学的膳食结构、不健康的心态是影响女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阻止疾病蔓延、预防保健和养生的目的.

  • 动态脑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对晕厥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静;武杨;邵君;郝崴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5例晕厥患者的24h AEEG和AECG监测结果.结果:115例患者中诊断为脑源性晕厥或症状性癫痫12例,心源性晕厥36例,疑为反射性或其他晕厥67例.结论:24h AEEG/AECG监测对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脑干梗塞52例的MRI临床与糖尿病的关系

    作者:高虹

    目的:应用MRI检查探讨脑干梗塞为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脑干梗塞患者均经MRI检查发现长T1长T2信号,病变部位多见于桥脑,其次为中脑和延髓.梗塞病灶大小多在0.3~1.5cm之间,发生数量1~数个不等.对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行血糖检测.结果: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者39例,占75%;糖尿病患者29例,占55.8%;其中13例有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仅有2例脑干梗塞患者既无高血压病史,亦无糖尿病史.所有患糖尿病患者中,脑干梗塞病变数量多在2个病灶以上,而非糖尿病患者的梗塞病灶只有2例为2个以上病灶,其余均为单发,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干梗塞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例伴有Wallenberg综合征,1例伴有Horner综合征.结论:MRI对脑干梗塞有极高的确诊率.高血压仍被认为是造成脑干梗塞的主要病因,但糖尿病对微小动脉内膜的损害在造成脑干腔隙性梗塞的作用也应引起高度注视.

    关键词: 脑干梗塞 MRI 糖尿病
  • 复方草决明茶药效学研究

    作者:吴喜国;肖光艳;韩志;孔德东

    目的:对复方草决明茶主要药效学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血模型和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考察茶剂降脂、降压的有效性.结果:与盐水组对比,该茶剂具有显著的降低实验动物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作用;与盐水组对比该茶剂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结论:复方草决明茶具有降脂、降压作用.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ST段的下降幅度和下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善荣;孙英坤;王凤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和下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7例AMI患者按溶栓后60min、120min、180min、1d、3d等各时段记录的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分为A组(ST段回降≥50%),B组(ST段回降<50%).比较两组1个月及6个月心脏性病死率和左室功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CPK、CD-MB峰值与ST段回降幅度的关系,比较两组溶栓后各时段心脏性病死率.结果:两组1个月CPK、CK-MB峰值、心脏性病死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心脏性病死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心电图检测AMI溶栓后ST段的变化,有助于对预后评估及指导中远期治疗.

  • 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岳文江;张敬华

    目的:探讨首次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对1998~2008年首次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64例患者进行鼻科检查,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和年龄,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结果:64例患者除1例术中血压突然升高、发生一过性晕厥而终止手术.余均获得满意矫正.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出现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临床症状.结论: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需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鼻中隔 再次 矫正术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刁敏锐;张瑞平;郭春燕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为单用布比卡因组(SB组)和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BF组),SB组注入0.2%布比卡因4~4.5mL,BF组注入0.15%布比卡因4~4.5mL(内含芬太尼40ug).结果:两组间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F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较小,病人麻醉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

  • 彩超测量脐带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S/D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毅玲;王玉成;赵化捷;王文光;单叔煤

    目的:利用彩超测量脐带不同位置的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预测脐带过度扭转,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脐带因素致死率.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产妇138例,孕30~41周,均为单胎,以脐带起始段、中间段、入胎盘段三段来测量脐带螺旋距离及脐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分析,对胎儿出生后的脐带进行解剖测量,脐血血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脐带过度扭转和产后解剖诊断脐带过度扭转结果吻合率为90%;脐带扭转螺距值越小(<2.0)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3.0),胎儿宫内乏氧发生的机会越大,新生儿阿氏评分越低.利用超声测量脐带三段螺距值可以早期诊断脐带扭转程度,发现过度扭转和扭转不良,指导分娩方式,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死胎发生.结论:彩超测量脐带不同部位的螺距值及脐动脉血流S/D比值对减少脐带因素导致围产儿的死亡具有重大意义.

  • 血脂康治疗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55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褚艳丽;陈梅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非ST抬高的ACS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A组使用血脂康口服,B组使用辛伐他汀口服.共8周.观察胸痛消失率、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及8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治疗冠心病患者缓解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均有益处.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振宇;王冬梅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对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组28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诺和锐30组24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短于诺和锐30组,而低血糖发生率相似.结论:CSII组较诺和锐30组更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 箍结构应用于治疗后的残根、残冠及修复

    作者:于江山;吴婷;秦喜

    目的:探讨箍结构产生的箍效应对增强修复后的牙体组织的机械强度的作用.方法: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据残根、残冠的龈上高度,设计不同的箍结构.结果:箍结构的应用有效抵消水平、侧方外力及锲力,从而加强了修复后的牙齿的强度.结论:牙折、牙劈裂是口腔科三大疾病之一.箍结构广泛应用于临床将有效地防止更多的治疗后的残根、残冠、劈裂、牙折.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量调整的改进方法

    作者:徐树柱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能量调整的新方法,克服传统能量调整方法所引起的相对性低血糖和低血糖.方法:试验组能量调整按新的方法(包括5期),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括3期).观察两组入院后1个月内相对性低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相对性低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和9%)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和22%)(p<0.01).结论:新的能量调整方法明显降低老年2型DM患者相支性低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能量 调整
  • 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文

    目的: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56例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率为1.55:1,50%的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100%的患儿有皮肤紫癜,57.1%的患儿有肾脏损害,53.6%有消化道症状,32.1%有关节症状.结论:HSP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孩发病多于女孩,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HSP受累器官主要为皮肤、肾脏、消化道和关节,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预后,对肾脏损害较重者需积极治疗.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

    作者:张秀萍;杨晓霞;白晓丹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急病,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和痛苦.而且这类病人的心理因素又对病情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好转及协调护患关系都非常重要.现就我多年来的体会汇报如下.

  • 小儿气管异物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文景爱;陈宏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是经口误吸外界物质而致病.多发生于1~4岁的小儿.原因是小儿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咽反射弱,也就是一旦异物呛入无法通过强的咳嗽反应咳出异物,导致异物吸入气管.较大的异物致窒息而危及生命,较小的则易进入支气管引起呛咳,继而转及剧烈阵咳,喘鸣,呼吸困难,尖锐异物刺伤喉部可引起咯血,甚至皮下气肿.常见异物的种类有:纽扣,玻璃球,豆类,果核,玩具的零件,硬币,花生米,瓜子,螺丝钉等,以及有些家庭给幼儿喂药时不注意方法,捏紧患儿的鼻子喂药,结果导致药进入幼儿的气管等.

  • 内镜下置入支架引流术对胆道梗阻的护理

    作者:刘艳;付高杰

    我院自2004~2007对56例胆管梗阻患者采取胆管内支架引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病人,男21例,女35例,年龄45~88岁,平均53.6岁.其中胆总管癌23例,壶腹周围癌24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胰腺癌3例.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巩膜黄染,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陶土便、茶色尿等;生化检查结果为胆红素、肝功能异常;全部病例系经B超、CT和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明确恶性肿瘤患者均为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者.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亚芳;孟翠晶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病程长,病情相对较轻,加之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够,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规则化疗或过早停药现象[1],导致治疗失败.07年我科对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眼球摘除义眼座植入患者术后护理的体会

    作者:郝琳娜;张春玲;张黎

    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科疾病中难以接受的治疗措施,是指眼球的功能已全部丧失或将全部丧失,为解除患眼剧痛的痛苦或威胁健眼及生命安全的危险,以及改善外眼等需要,所做出的治疗措施.而眼球摘除患者由于疼痛及容貌的残缺在术前、术后会产生不同的护理问题,将影响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术后义眼的安装与活动.因此对此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手术前后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科32例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的护理,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 60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武玉梅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的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科自从开展了心脏起搏与导管技术,,治疗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例,在任何时间紧急进行心脏起搏,从2002~2008年共为60例患者安置了心脏起搏器,成功了60例,其中3例为临时起搏器,57例为永久性起搏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植入是不是成功,临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冠状动脉PCI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策

    作者:杨晓霞;张秀萍;李俊英

    经皮冠状动脉PCI术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危险因素和术者操作的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心绞痛复发、动、静脉瘘;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低血压、拔管时迷走神经反射等.现将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 手术病人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白晓丹;金春花

    我院自2004年开展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通过对20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并发放问卷调查,在实施连续、完整的心理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肝硬化病人的饮食护理

    作者:孔祥红;宋彬彬;苏连明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病,该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且不易治愈.病人因不合理休息,饮食,服药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工作中,如不重视饮食护理经验中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在肝硬化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十分重要.现将我科半年内收住的肝硬化病人200例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大学生校外住宿的群体心理学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李长荣;高奉春;李晶波;任忠星;牛吉荣

    大学生校外住宿在社会群体心理学研究领域是一个"离群体"现象.一方面,他们脱离多数大学生集体住宿的群体生活,不受学校宿舍管理等各项住宿制度的约束,对于大学生校内住宿群体的秩序而言,是个"非正式群体";另一方面,校外住宿的学生往往三五结队租房构成看似"自由"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的生活原则,生活形式等构成新的群体秩序.本文尝试透过社会群体心理学的领域对大学生校外住宿问题做一粗浅的理论阐释.

  • 浅谈后勤管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作者:李晶波;赵颖

    从教育角度看,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后勤,一定要具备教育的功能,大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后勤服务体系中一定也能学习到在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因此探讨和研究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如何发挥好高校后勤经济服务育人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作用的转变

    作者:吕晓慧

    近些年我国教学改革强调既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学理念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合作学习作为一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国内教师们所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改变课堂内的社会气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重要和成功的教学改革".本文将聚焦合作学习含义,探讨教师如何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发挥作用,指导学生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的限制

    作者:孙雅欣

    1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主要相关条例内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与图书馆相关的第七条成为图书馆界合理使用馆藏作品的法理依据.

  •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分析

    作者:李晓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重大现实意义.作为一种辅助英语教学的手段,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等特点.因此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和方法并非教学全部内容,达到教学效果和目的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要从多媒体课件,教师及学生等方面入手.确立以学生学习主体的观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

  •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作者:王晓丽

    随着高校扩招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分散,多校区办学的问题,这在客观上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信息传递慢、准确性差、重复劳动多、工作强度大、办公效率不高等问题,给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理念

    作者:杨旭芳;王莞;李丽颖;陈培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实行规范性、阶段式教育,实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我们仍习惯于"授之以鱼"、"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临床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也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循证医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

  • 高校财务风险浅析

    作者:田园;王迟;吴长海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大学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所,从1999年开始,银行与高校的合作开展成为一种风潮,大多数高校贷款建立了新校区,异地办学.过度的负债经营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合理组织资金与防范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 加强医患沟通提升临床服务质量

    作者:张增雷;韩磊;姜爱英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工作模式的转换,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广大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本文就当前医疗纠纷常有发生的现状,立足于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如何在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的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 高校体育对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研究

    作者:王长虹;曹承;刘洪福

    新世纪的社会将是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社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已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未来人们只有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参与各类竞争,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认真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高校体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闫海润;刘宾娜;仝连信;金春明;姜蕾

    检验医学是一门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具有时间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特点.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医学实践教育起点,是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必要过程,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后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过渡的关键.临床实习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自己从事检验工作三十多年,并一直担任临床检验教学的工作及毕业实习的带教、实习的管理的过程.为此,我们对检验实习学生形成了一套模式,通过六届学生的临床实习取得了好效果.目前在新的教学体制改革中,如何培养实用型的检验人才,如何以全新的理念做好检验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

  • 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突破点

    作者:奚克敏;孙迎燕;杨昕宇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深化教学改革问题已到了关键时刻.改革开放30年,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大增,不仅国办本科高校的数量大为增加,而且民办本科高校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截止2008年上半年,已超过30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科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普通本科高校历史较短,教学实践经验尚不足,对本科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入,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这些高校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例如,近年来某省某新本科国办高校完不成招生计划.某些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升反降.

  • 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于淼;李海侠;王妍;张金凤;张永利

    目前,全球肥胖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肥胖已经超过吸烟,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肥胖儿童正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约有32%到75%的肥胖儿童,在成人后会更加肥胖.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 鼻腔手术眼睑内壁损伤的处理

    作者:林培索;林琳;梁春玲

    在鼻内窥镜下进行鼻科手术已成为一种较先进的手术方式,并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起来.有效治疗鼻科疾病的同时,也有眶壁损伤的并发症出现.我院于1997-10~2009-01共处理眶内壁损伤并发症21例,现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术前预防、术后处理总结如下.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杨可平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其实是体内的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1],其抗氧化活性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测4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与健康成人作比较,以探讨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 肩胛骨尤文肉瘤1例

    作者:马国良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左肩痛、酸涨无力6个月,伴有左肩部肿物两月.左肩持续隐痛,阵发加重,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左肩胛骨处明显肿胀,质硬,压痛不明显.

  • VEGF-C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

    作者:赵微

    相对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1ymphangiogenesis)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来的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这些发现使得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点.

  • 心肌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姝;王得利;栾海蓉

    心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心脏功能的正常维持有赖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表达与功能的彼此平衡.当某种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出现异常时,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引发心律失常.本文针对心肌细胞的几种常见的离子通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原因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管新生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展涛;颜彬;李志强

    内皮祖细胞是一种原始细胞,能够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生成、出生后的微血管新生.现就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作一综述.

  • 海林市1997-200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王震;刘莹

    目的:了解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林市1997~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8年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164.02/10万,年平均死亡率0.27/10万.发病率前五位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五种疾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88.36%.死亡率前三位传染病是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92.86%.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是海林市的主要传染病;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性传播疾病、布病、麻疹的防制工作.

  • 葛根素结构修饰的研究概况

    作者:袁华;陈建真

    目前葛根素结构修饰研究主要是利用前药原理及拼合原理,以期改善脂溶性和水溶性,引入活性基团以提高药效而且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葛根素的几种结构修饰的目的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宁振英;苏咏梅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任何感染、创伤都可以导致它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由于C-反应蛋白快速检测的出现,使其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预后评价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广泛的应用与临床.

  • COX-2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现状

    作者:叶春祥;陆睿

    环氧化酶-2(COX-2)是环氧化酶的诱导型,是合成前列腺素(PG)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OX-2在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为拟就COX-2与胃癌的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COX-2 胃癌
  • 脊柱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爱华;林海滨;李家德

    随着影像学和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微创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拓展,将传统手术方式所造成的医源性创伤减小到了低程度,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理念,现就脊柱微创技术目前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简单作一综述.

  • 甘草酸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敏

    甘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具有降血脂、抗癌、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人体抗衰老、抗炎、降压、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临床上的应用表明了确实的疗效.本文对甘草酸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 乌拉地尔大鼠小肠吸收实验确定其缓释制剂制备的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丛军兹;时薛丽;崔红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部的吸收情况,为开发其缓释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回收率试验表明:乌拉地尔回收率为99.27%,精密度为0.8%.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段的吸收速度常数Ka分别为0.269、0.272,T1/2分别为2.57、2.58和吸收率分别为27.55%、28.51%(P>0.05).结论:乌拉地尔在大鼠小肠上、下段的吸收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适合制备缓释制剂.

  •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亮方;王鹏;王广;姜国晶;张超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入选的66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组32例,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经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50万U后,再经静脉滴注NS100mL+尿激酶50万U;对照组为静脉溶栓组共34例,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NS100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14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治愈12例(37.5%),显著进步14例(43.8%),显效率为96.9%;而V组基本治愈8例(23.5%),显著进步9例(26.5%),显效率为85.3%.结论:颈动脉注射联合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1).

  • 罗汉降糖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许文举;林永春

    目的:探讨罗汉降糖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小鼠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四氧嘧啶(Alloxan) 诱发糖尿病小鼠模型,并以高糖高脂饮食.实验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汉降糖颗粒治疗组.治疗组用罗汉降糖颗粒灌胃,阳性药物组用消渴丸(XKW)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0天后,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的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变化.结果:罗汉降糖颗粒有降低视网膜中MDA含量,提高视网膜中SOD活性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罗汉降糖颗粒能增强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减轻视网膜的氧化损伤,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一定保护作用.

  • 镇痛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谢健玲;赵小媛

    目的:研究镇痛对体外循环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20例.镇痛组用芬太尼0.5~2μg/(kg.h)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入;对照组给予布洛芬5~8mg/kg/次.两组均用咪唑安定0.01~0.2mg/kg/h静脉持续微量泵注入或0.05~0.1mg/kg/次每2~4h间断静脉推注镇静.观察术后2h、8h、24h、48h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观察恶心、呕吐、心率及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的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2、8、24h Comfort评分差异显著(P<0.05),48h Comfort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术后2、8、24、48h血糖和24、48h胰岛素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镇痛组术后8、24、48h血糖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胰岛素水平各时点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存在血糖及胰岛素的剧烈变化的应激反应.术后镇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而且不良反应较小.

  • 平肝解毒散对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丽;曹恒瑜

    目的:观察平肝解毒散(其主要成分柴胡)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乙酰胺(TAA)小鼠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实验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分析.结果:CCL4模型组:平肝解毒散中、大剂量组(4g/kg、8g/kg)小白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呈剂量依赖关系,大剂量效果好;肝的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TAA模型组:平肝解毒散小剂量组小白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小剂量有效;肝的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结论:平肝解毒散对CCL4和TAA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胃粘膜癌前病变患者胃液中CEA、CA19-9、CA72-4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艳春;付文金;戴艳清;杜秀珍

    目的:通过对胃粘膜癌前病变患者胃液CEA、CA19-9、CA72-4的单检及联合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胃液中CEA、CA19-9、CA72-4进行检测,并对胃粘膜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共90例:分轻(B)、中(C)、重度(D)三组,分别各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E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30例(F组),与对照组(A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粘膜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各组与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粘膜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EA、CA19-9、CA72-4三种肿瘤标志物单检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CEA:56.32%,61.28%,CA19-9:63.28%,63.20%,CA72-4:69.27% 70.32%,CEA+CA19-9:69.90%,70.92%,CEA+CA72-4:72.56%,73.36%,CA19-9+CA72-4:72.98%,73.32%,CEA+CA19-9+CA72-4:75.26%,76.38%.结论:胃液中CEA、CA19-9、CA72-4单检或联合检测均能反映出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程度,提示对胃的癌前疾病进行追踪随诊,对早期发现胃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复方胰酶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作者:李唯

    目的:验证复方胰酶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复方胰酶散的检查.

  •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

    作者:袁辉;许晓义;王志龙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MTHFR 基因型在黑龙江省地区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结果:MTHFR基因677位点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基因型与乳腺癌的易感性发生有关.

  • 苦参素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许志鹏;金家栋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细胞凋亡作用.方法:用苦参素处理HO8910细胞,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苦参素作用下,HO8910细胞呈凋亡改变,细胞表面突起减少或脱失,部分细胞核染色凝聚,边移.细胞凋亡的同时,细胞周期发生特定的改变.结论:苦参素不能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而且能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

  • 芦笋多糖对衰老小鼠p16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申梅淑;宋明勋;杨旭东

    目的:研究芦笋多糖对衰老小鼠p16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芦笋多糖的抗衰老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以芦笋多糖水煎剂治疗,RT-PCR法观察小鼠脑海马p16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p16基因mRNA表达降低.结论:芦笋多糖能降低p16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 激活态雪旺细胞体外培养与纯化的新方法

    作者:赵富生;武庚;张际绯;金秀东

    目的:探求一种快速培养高纯度激活态雪旺细胞的新方法.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体内切断后7d,取预变性坐骨神经,综合运用混合酶消化、三次组织块移植法,原代提取雪旺细胞,低酶双差速纯化雪旺细胞,不做任何处理的坐骨神经作为对照组.结果:此法培养的雪旺细胞纯度为97.8%左右,细胞增殖能力是未做预变性组的5倍.结论:体内预变性、体外两步酶消化-三次组织块移植结合低酶双差速纯化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原代培养、纯化雪旺细胞的方法.

  • 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雪茜;苏连明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连续7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放免法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红霉素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 复方氯霉素泡腾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侯甲福;李雪梅;董毅

    目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通常可以用注射、口服、局部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笔者认为氯霉素与己烯雌酚应用治疗效果好,制成的制剂符合药物经济学对制剂的四大基本要求,即安全,有效,稳定,经济.笔者研制的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胶囊(以下均称本品)能在阴道吸水发泡,把主药迅速分散到阴道内部,包括子宫颈等感染部位比口服用同等剂量药物的药效更显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