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세계과학기술-중의약현대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99/R
  • 国内刊号: 王瑀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st@casipm.ac.cn
  • 曾用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世界科学技术》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牡荆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曼曼;黄正;霍会霞;张静;郑姣;张倩;赵云芳;李军;屠鹏飞

    目的:研究牡荆叶Vitex negundoL. var. cannab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和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对牡荆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2)、猫眼草酚(3)、槲皮素(4)、1,4-二羟基(3R,5R)-二咖啡酰氧基环己甲酸甲酯(5)、灰毡毛忍冬素F (6)、椒二醇(7)、caryolandiol(8)、β-谷甾醇(9)、对羟基苯甲酸(10)和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牡荆叶中分离得到.

  • 关于完善《中国药典》2015年版槐花炭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李彦奇;李娆娆;曹俊岭;景佳麟;韩伟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槐花炭的质量,本研究建立了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相关方法,对槐花炭的水分、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芦丁、槲皮素为对照品,硅胶G为薄层板,芦丁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槲皮素以氯仿-甲醇-水(6.5:1:1)为展开剂,均在紫外(365 nm)下检视,建立薄层鉴别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500 nm为检测波长.采用HPLC法测定芦丁、槲皮素含量;芦丁的色谱条件为:以Kromasil C18为固定相,以甲醇-1%冰醋酸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5℃;槲皮素的色谱条件为:以Kromasil C18为固定相,以甲醇-0.4%冰醋酸水(44:5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40℃.结果:槐花炭(花)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分别不得超过6.0%、16%、8.0%;在薄层条件下,2个对照品与其他斑点分离度良好;浸出物、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40.0%、5.0%,2.5%,0.2%.槐花炭(花蕾)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分别不得超过6.0%、9.0%、1.5%;在薄层条件下,2个对照品与其他斑点分离度良好;浸出物、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45.0%、10.0%, 5.0%,0.9%.结论:本标准提高了饮片的质控水平,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提供实验数据.

  • 黄芪甘温药性物质基础组分拆分的化学成分交叉验证方法学研究

    作者:蒋海强;陈迩东;曹洪杰;杨勇;巩丽丽;容蓉

    目的:探索黄芪的拆分组分之间有无交叉,对组分拆分交叉验证的方法学进行研究,为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不同溶剂萃取,分别以HPLC-UV和HPLC-ELSD数据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的定性结果显示,黄酮组分与其余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1,皂苷组分与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4.结论:溶剂萃取法获得的拆分组分之间交叉较小,紫外和蒸发光散射两种数据获取方式相结合、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数据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学能够有效的评价黄芪组分的交叉度,从而有利于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

  • 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王彦志;张萌;刘阳;赵会丽;郑晓珂

    目的:建立一种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按5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穗花杉双黄酮,分别于给药后10 min、0.5、1、2、4、8、12 h后脱颈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等组织.各组织处理后测定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分布情况.结果:各组织在不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0.125 ng,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绝对回收率在75.07%-89.80%之间;相对回收率在92.00%-107.00%之间;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在-20℃冰箱内保存15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在各组织中浓度差异较大,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主要分布于胃、大肠、小肠、肝、肾中,其次为心、肺、脾中,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组织中.

  • 中药毒性研究的新方向:"无毒"药物潜在毒性的发现

    作者:张帅男;李煦照;卢芳;刘树民

    近年来,随着中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其临床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也越来越突出.对于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采用常规毒理学研究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这些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中未被定义为具有毒性的中药,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潜在毒性,并影响它们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此,本文对近年来"无毒"中药潜在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下综述,分析总结其中具有潜在毒性的化合物,并对代谢组学于"无毒"中药潜在毒性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介绍.

  • HPLC法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六种生物碱的含量

    作者:阳勇;罗维早;孙建彬;王欣;花雷;李隆云;覃瑶

    目的: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制定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黄连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5 mol·L-1乙酸铵和8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氨水调节pH 9.3)(36:64)为洗脱剂,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006 96-0.233、0.004 75-0.152、0.003 30-0.528、0.006 31-1.010、0.004 71-0.753、0.017 8-2.884μg·mL-1;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65%、98.59%、98.49%、98.66%、98.64%、98.63%,RSD依次为0.03%、0.15%、0.21%、0.12%、0.28%、0.2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黄连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 菝葜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NF-α、NF-κB的影响

    作者:刁建新;范钦;王启瑞;蔡红兵;刘远亮;邵萌;孙学刚

    目的:观察菝葜水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寻找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菝葜组、强的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采用TNBS灌肠法建立UC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处死动物,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评分,检测大便隐血,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菝葜组能改善结肠组织形态,提高组织学评分;菝葜组HE染色显示单核细胞浸润、炎症细胞渗出明显少于模型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菝葜水提物能有效降低TNF-α的表达(P<0.01);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显示菝葜水提物可有效降低NF-κB的表达(P<0.01),与强的松组效果相当.结论:菝葜水提物对TNBS诱导的UC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TNF-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起到抗炎作用,菝葜可能成为治疗UC的良药.

  • 石榴叶鞣质与菠萝叶酚对哺乳期小鼠生长的比较

    作者:王欣佩;邢东明;姜敬非;余煊;严孝金;雷帆;杜力军

    目的:观察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通过母乳对哺乳期小鼠生长的影响.方法:给母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新生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尾长及脏器系数肝脏相关脂代谢调控因子的表达.结果: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均可以通过母乳明显影响新生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中石榴叶鞣质的作用强于菠萝叶酚,同时可以明显下调新生小鼠肝脏的脂代谢相关酶的表达.结论: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可以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作用与影响肝脏脂代谢酶表达有关.哺乳期服用该药需引起注意.其临床意义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桥;沈娟;赵祎武;王振中;萧伟

    目的: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中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酸、正十六烷醇、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黄芩素、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芍药苷、苦杏仁苷、甘露醇.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 雪菊不同提取部位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作者:贾明贤;张媛;董世芬;戴待;余婕;古文杰;李志远;王晶

    目的: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载体,考察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黄酮单体CB-1及CB-2对该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3个剂量组.MTT法检测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3T3-L1细胞增殖的作用,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形成与积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00μg·mL-1,正丁醇部位0.5、5、50μg·mL-1,黄酮单体CB-1、CB-2在50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的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相关系数r=-0.903).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10、100μg·mL-1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的形成(P<0.01);正丁醇部位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分化(r=-0.779);CB-1与CB-2在50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CB-1与CB-2均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积累.

  •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肖璇;彭勇;许利嘉;胡华刚;张鑫瑶;肖培根

    目的:探讨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3月至8月定期采集老鹰茶样本,分别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 nm和753 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不同月份的老鹰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计算不同月份老鹰茶样品的EC50值,并用SPSS软件计算老鹰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EC50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3-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17.96%-21.81%)高于6-8月份的含量(12.05%-13.64%),其中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高;3-5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8.03%-8.15%)高于 6-8月份的含量(5.96%-6.16%),其中 3 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高;3 月份老鹰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好(EC50 5.293μg·mL-1),随着月份的累积活性降低;老鹰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总多酚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总多酚是老鹰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建议老鹰茶的采集时间在每年的3-5月,其中以3月佳.

  • 合方研究

    作者:吴清荣;贾春华

    一个方剂虽能治疗数种病症,但若遇到病情较为复杂,而治疗功效范围不能涵盖全部时,只能扩充药味来解决.由于新方不易创立,便可考虑于此方剂上同时加入另一个或数个适合方剂,来扩展疗效,因为既有之方剂是经过多代医者临床实践后肯定其疗效而留下的,故采取方剂与方剂相加,成为便捷又易掌握疗效之方法.方证使用者常以单一方剂作为基本单位,爰引类比推理法,透过已有之方证对应来而产生合方,即依循辨证论治法则,对应复杂病症所采取一种动态调整.多个关键主证系决定合方主要依据,而方与方相合可产生累加、协同、相反相成,甚至新的功效.由于古方历经多年临床验证,医者若能活用既有方剂,将能拥有更多的论治思路与方法.

  • 基于"病证-效应-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归经的研究

    作者:崔瑛;杨晶晶;郭敏娟;王君明;赵素霞;马开;汪晶;王珩杰

    目的:研究酸枣仁"安神"药性物质及指标性成分体内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方法:灌胃甲状腺片混悬液160 mg·kg-1连续13天制备大鼠阴虚模型,结合高架十字迷宫装置和明暗箱装置评价酸枣仁对阴虚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将阴虚焦虑大鼠于灌胃酸枣仁水煎液后10、20、30、40、60、90、120、240 min时摘眼球取血,并立即处死,采集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联合应用HPLC-PDA-ELSD检测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在大鼠各组织中的浓度,检测数据用DAS 2.0软件处理得到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与阴虚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显著降低阴虚大鼠24 h内异常增高的进食量(P<0.01)和饮水量(P<0.01),显著增加实验前后体质量差值(P<0.01),显著降低肾脏系数(P<0.01)和肾上腺系数(P<0.01),显著降低T3(P<0.01)、T4(P<0.05)测定值,显著升高TSH测定值(P<0.01),表明酸枣仁可以明显改善阴虚症状;显著增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0.0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P<0.01)和明暗箱穿箱次数(P<0.01),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指标成分体内分布结果显示,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经血液循环广泛地分布于心、肝、脾、肺、肾、胃、脑、大肠、小肠等组织中,酸枣仁皂苷B经血液循环分布于血、胃、大肠和小肠中,其中,斯皮诺素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小肠>胃>肝>脑>大肠>脾>肺>心>肾,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小肠>胃>肝>大肠>脾>脑>心>肾>肺;酸枣仁皂苷A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肺>大肠>心>脾>肝>肾>小肠>胃>脑,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肺>脾>肝>心>大肠>脑>胃>肾>小肠;酸枣仁皂苷B在组织中的平均分布浓度依次为大肠>小肠>胃,在组织中的AUC0-t依次为大肠>小肠>胃.结论:酸枣仁能有效改善阴虚症状,能很好地对抗阴虚大鼠的焦虑行为,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为"安神"功效物质,也是酸枣仁甘、酸味的物质基础.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成分在阴虚焦虑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与酸枣仁的归经情况比较接近.

  • 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谭友莉;马云桐;刘奇;王文韬;黄凤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 石榴叶鞣质和鞣花酸体外对大鼠原代脂肪细胞转化及脂代谢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余煊;卢希;姜敬非;王欣佩;邢东明;雷帆;杜力军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原代大鼠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脂代谢影响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前脂肪细胞方法,观察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脂肪细胞内脂生成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石榴叶鞣质和鞣花酸对脂肪细胞中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脂蛋白脂酶(LPL)和葡萄糖-3-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脂分解,降低胞内脂含量.并且上调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下调肥胖基因(ob).结论:石榴叶鞣质可以抑制脂肪细胞内脂的生成,并能促进脂代谢,鞣花酸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与石榴叶鞣质相同的作用.

  • 南方红豆杉总黄酮、总多糖与紫杉醇配伍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作者:蔡伟;夏苗芬;熊耀康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对4T1、A549、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利用等效线图探讨联合用药的行为.采用均匀设计分组,培养S180肉瘤ICR小鼠,观察配伍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体外总多糖、总黄酮能够增强紫杉醇对4T1、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总多糖能够增强紫杉醇体外对MCF-7细胞、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体内减轻紫杉醇抗肿瘤时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可以通过配伍南方红豆杉总黄酮、总多糖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 HPLC法同时测定苁蓉总苷胶囊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作者:杨素德;胡军华;李家春;徐忠坤;毕宇安;萧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苁蓉总苷胶囊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三种成分含量的HPLC法.方法:Water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分别在27.792-277.92μg·mL-1(r=0.999 6,n=6),2.418 4-24.184μg·mL-1(r=0.999 6,n=6),5.106-51.06μg·mL-1(r=0.999 8, n=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苁蓉总苷胶囊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三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 NIR结合LS-SVM用于六神曲发酵过程质量监测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戚岑聪;林兆洲;周蓉蓉;张文意;高鹏飞;史新元

    目的:考察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结合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用于六神曲发酵过程质量监测的适用性.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取67个发酵过程六神曲样品在400-2 500 nm范围内的光谱数据,并用Folin-酚法与DNS法分别测定了六神曲样品的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运用LS-SVM建立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的预测模型.结果:蛋白酶近红外模型的Rc与Rp值分别为0.975,0.938;RMSEC与RMSEP分别为5.297,9.795;淀粉酶近红外模型的Rc与Rp值分别为0.987,0.973;RMSEC与RMSEP分别为7.215,6.864.结论:此模型可用于六神曲发酵过程中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的定量分析,为六神曲发酵过程质量参数的在线检测奠定了基础.

  • 治疗失眠中药小复方剂量优化研究

    作者:张宏;甘雨;乔敏;王光函;张会宗;王菲;陈贺;范英兰;赵磊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和综合评分法,对治疗失眠中药小复方进行剂量配比优化研究,借以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小复方,为后续中药新药研制提供候选药物.方法:①采用U7(76)均匀设计进行分组;②对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睡眠时间的实验;③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实验;④小鼠急性毒性实验(LD50的测试);⑤综合评分法评价干预效应,确定佳剂量配比.结果:苦参和五味子作为筛选后确定的佳药物组合;两药的佳剂量配比关系为1:3.结论:采用均匀设计对治疗失眠的中药小复方进行3因素6水平的实验设计,综合评分法评价各剂量配比组的综合效应,确认兼顾收益与风险的苦参与五味子为佳组合,两药佳剂量配比为1:3,可将此方作为候选药物用于后续研发.

  • 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冯铖铖;杨素德;原少伟;王振中;毕宇安;范思洋;杨义芳;萧伟

    目的:建立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控制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质量.方法:利用HPLC-UV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建立了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16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

  • 中药成药性本质分析及其与重大新药创制的关系

    作者:刘春;蒋煜;刘洋;王晶娟;唐明敏;白洁

    药物成药性在药物开发中至关重要,是药物研究的源头.中药是多成分药物,由于其存在复杂性,在成药性研究中必然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中药多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本质,提出了研究中药成药性分析的一些观点和思路方法.

  • 文献计量学视角的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研究现状探讨

    作者:韩雅丽;付先军;张丰聪;李学博;王振国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度变化、基金资助、载文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此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获基金支持力度大、层次高,主要的刊载期刊有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十年研究者主要围绕数据挖掘、中医证候、用药规律、文献研究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学术论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古籍文献研究基础薄弱、方法和技术尚不成熟;文献信息资源的评价和服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学科交叉领域的方法学探索及评价研究对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发展完善是极有意义的.

  • 基于多区域处方的中药数据规范化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霞继;张润顺;王映辉;刘保延;张静茹;杨辉;王建升;郭琦;宋观礼;徐丽丽;周雪忠

    目的:基于全国多家中医院住院病历及名老中医的中药数据,分析中药数据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中药数据预处理方案,为准确分析中药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中医临床及中药学专业人员协作,通过对多区域中药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中药数据的特点,结合数据分析挖掘需求,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案.结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10年版)及各地区中药炮制及调剂规范,制订中药整理规则、方法及流程,进行中药数据整理.形成了解决不同区域中药数据规范化整理方案.结论:该方案制定的中药数据整理规则及方法,解决了多区域医疗中药数据分析利用的规范性、准确性问题.

  • 中药走守药性的理论探析

    作者:韦乃球;邓家刚;冼寒梅;韦建信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特征及患者用药之后的反应而高度概括的一种理性认识.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准确辨证施药,对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繁衍生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药性理论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概念内涵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补泻、润燥、滑涩、刚柔、走守、峻缓等内容.可见,以走守概括中药的作用特征,亦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虽然历代医家对中药走守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该药性对于阐释药物作用机理以及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 中药细胞内作用靶点——线粒体

    作者:林飞;王阶;郭丽丽;李俊平;陈中;袁蓉

    多靶点、多途径整体治疗是中医药综合优势的特点所在,但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性、功效和针灸对线粒体作用,即中医药能够改善线粒体形态和结构,参与调节线粒体内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抵抗氧自由基等一系列代谢过程.结果显示中医药细胞内药物作用靶点与线粒体具有一定相关性.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郭倩;田成旺;任涛;张铁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点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复杂性,以及中药各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成为难题,制约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因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目前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内涵、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石榴药理研究新进展

    作者:刘宇;蔡霞;曾勇;王平;孟宪丽;张艺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石榴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石榴药用历史悠久,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其化学成分以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和有机酸化合物为主,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石榴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调血脂及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研究进展迅速.通过整理归纳并科学的分析石榴的功效及其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以期能对石榴的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红外光谱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申云霞;赵艳丽;张霁;沈涛;王元忠;张金渝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无污染、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别、中药活性成分定量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中在线检测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随着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红外光谱将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龙胆草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作者:张林;梁茂新

    目的:发掘与利用龙胆草的潜在功用.方法:比较龙胆草在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中所述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龙胆草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药典》记录相符合,但从古代本草文献总结出来的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杀虫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龙胆草复方所治痈肿疮毒、疳疾、神志不安、癫痫、出血等病症,并未被《药典》收录.结论:初步认为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是龙胆草的潜在功用.

  • 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材药理研究及有关思路与方法探讨

    作者:高玉桥;梅全喜;曾聪彦;彭伟文;钟希文;戴卫波;范文昌;胡莹;李红念

    目的:通过整理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的有关药理作用研究,探讨有关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搜集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和制剂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整理、归纳及分析.结果: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大多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作用,还有一些有明显的抗蛇毒、镇痛等作用.在研究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材药理作用的方法思路上,尽快澄清品种的混乱情况,坚持以整体动物实验为主,配合离体实验、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相互补充.结论: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材的药理作用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思路是阐释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材药理作用的主要途径.

  • 大枣现代研究开发进展与展望

    作者:陈熹;李玉洁;杨庆;陈颖;王娅杰;翁小刚;李琦;朱晓新;王新才

    大枣在《神农本草经》属上品,味甘平.可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和百药.近年来,对大枣的研究范围广泛,成果卓著.本文就近10年大枣的品种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收集总结了近年来以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药品、保健品、食品的研究开发情况等,为相关研究提供近一步参考.

  • 穿琥宁自乳化给药系统处方筛选及评价

    作者:王浩;崔名全;尹蓉莉;慈志敏;余泉毅

    目的:优选穿琥宁自微乳制剂处方,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初步筛选处方辅料种类;以乳化结果和效率、乳滴粒径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伪三元相图法确定优处方组成及配伍比例;考察该处方形成乳液的外观、粒径、Zeta电位及其稳定性.结果:穿琥宁自乳化制剂优处方为MCT-Tween-20-甘油(1:4:5),该处方能自发形成具淡蓝色乳光的透明乳液,其乳化时间为31.27s,平均粒径为37.1±0.06 nm,Zata电位为-17.4 mV,乳液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得穿琥宁自微乳处方乳化性能良好,乳液较稳定.

  • 植物源烟水的生理学效应及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作者:邹琳;周洁;边丽华;张永清;王晓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烟水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烟水在中药材中的应用,以期为烟水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土壤因子对艾纳香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梅;杨全;庞玉新;于福来;陈策;刘立伟;陈振夏;王丹;官玲亮

    目的:研究艾纳香有效成分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含量的主导因子.方法:GC测定艾纳香中l-龙脑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理化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土壤因子与有效成分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艾纳香中l-龙脑含量与有效硫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pH、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l-龙脑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有效硫,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导因子为pH;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pH为影响艾纳香有效成分的重要因子,其次为碱解氮和有效硫.结论:无论是选择适宜产地还是施肥,都应重视和考虑氮、硫及土壤pH对艾纳香质量的影响.

  • 基于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的研究

    作者:杨庆珍;郑司浩;黄林芳;田义新

    目的: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进行准确、快速鉴别分析.方法:建立电子鼻对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的响应特点分类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对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芪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间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组内电子鼻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均可分为一类.相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相似,不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揭示黄芪生长年限的鉴别对于黄芪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鼻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快速、灵敏、无损地鉴别,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国内外青蒿素生产过程差异性比较

    作者:贾成友;于金英;张传辉;王云红;禹奇男;杨荣平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临床中已经使亿万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青蒿素生产过程的差异,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为青蒿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的构建探析

    作者:仲瑞雪;吴纯洁;胡晓梅;陈菊;罗悦;温川飙

    目的:针对医院中药汤剂目前存在的饮片来源混杂、用药禁忌缺乏提醒、煎药操作不规范、监管困难等问题,探索并构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方法:建立出入库编码系统、用药禁忌数据库、数字化煎药数据库、二维码配送、手机客户端、信息监管平台等技术,共同构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结果:初步实现了医院中药饮片质量责任追溯、汤剂用药禁忌提醒;强化了汤剂煎制规范;开发了汤剂配送及手机查询确认功能,缩短了患者"等药"时间,同时为中药汤剂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结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有效解决了中药汤剂配方、煎制、配送、监管等环节的技术问题,便捷的服务系统有助于扩大了中药汤剂的使用份额,推动中药汤剂的发展.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川芎和天麻药材中5种重金属元素

    作者:谢达温;廉源沛;梁文琳;孙永成;李艳静;丁岗;萧伟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 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那仁满都拉;康双龙;董秋梅

    目的: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对该方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思路.结果:地格达-4味汤是常用蒙药制剂,历史悠久,其组方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复方研究仍相对滞后,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 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的检测手段与质量控制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论:蒙药地格达-4味汤为常用蒙成药,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规范化临床研究,为开发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的新蒙药地格达-4奠定坚实的基础.

  • HPLC法测定蒙药嘎日迪-13味丸中甘草苷、甘草酸铵、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

    作者:韩志强;巴图德力根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嘎日迪-13中甘草苷、甘草酸铵、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方法:甘草苷核甘草酸铵色谱条件:迪马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B)梯度洗脱,0-10 min(16%-18% A),10-30 min(18%A),30-40 min(18%-27% A),40-85 min (27%-45% A),85-86 min(45%-16% A);柱温:30℃;检测波长:237 nm;流速:1 mL·min-1.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色谱条件:迪马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甘草苷、甘草酸铵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2μg(r=0.999 9)、0.341-4.092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7%和100.13%,RSD分别为1.00%和1.84%(n=5).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分别为0.12-1.2μg(r=1.000 0),0.106-1.06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4%和98.90%,RSD分别为2.21%和3.3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蒙药嘎日迪-13中甘草苷、甘草酸铵、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测定.

  •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与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佟海英;范盎然;白亮凤;于雪;乌吉斯古冷;李婧;张月;呼日乐巴根

    目的:对比研究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与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对大鼠单次给药后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低、高剂量组(0.033,0.33 g·kg-1·d-1)、孟根乌苏-18味丸低、高剂量组(0.29,2.9 g·kg-1·d-1)、孟根乌苏-18味丸简化方组(0.26 g·kg-1·d-1)、硫化汞组(17.39 mg·kg-1·d-1)、氯化汞组(4.06 mg·kg-1·d-1)、氯化亚汞组(35.3 mg·kg-1·d-1)共9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适应1周后,灌胃给药1次,24 h后取材,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测肾汞蓄积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肾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肾脏MT-1、MT-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亚汞组大鼠血清CREA和URE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P<0.01).肝脏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低剂量组肝细胞肿胀变性程度较轻,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高剂量组以及硫化汞组大鼠肝脏、肾脏均出现了一定的病理变化,而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肝肾病理变化更显著.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相比,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组大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1);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细胞凋亡率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组织中MT-1和MT-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鼠单次给药后,临床常用量的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毒性要远远小于氯化汞、氯化亚汞.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抑郁中药研究与评价重点研究室暨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教授课题组研究概况

    作者:

    一、负责人及团队吴春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抑郁中药研究与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辽宁省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总负责人,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和药效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辽宁省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药学会理事长,辽宁省科协常委,沈阳市科协副主席等.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被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2005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曾在国际上率先建立脑内微透析技术测定清醒动物脑内乙酰胆碱释放的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杂志Proc Natl Acad Sci USA和Neurobiol Aging 上发表.吴春福教授领导的"葡萄多酚中功效因子的发现、活性评价及开发应用"研究获得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获得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 党参相关发明专利信息分析

    作者:陈雅林;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党参是临床常用的补气中药,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本文对2014年9月之前的党参发明专利申请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得到分析用专利数据集,共包括11 129件专利申请,分属于10 857个专利族.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党参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在近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党参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中、美、韩、日等国家和地区,比较受关注的疗效应用为保健、提高免疫力、补气、改善失眠状况等,多与补虚药特别是补气药配伍使用.

  • 红景天相关发明专利信息分析

    作者:项佳媚;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红景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本文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数据库》对该中药的发明专利进行系统检索,采用Python、R语言等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了解红景天相关专利开发的发展与现状.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发明人的数量变化来看,红景天近年逐渐成为开发热点.中国作为红景天传统应用国家,在专利数量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在俄、日、美、韩等国,红景天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认可.红景天疗效作用广泛,从专利信息来看,关注度较高的是红景天作为全身保护或抗毒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药剂开发,但红景天相关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 南葶苈子化学拆分工艺研究

    作者:张明辉;张艳丽;赵威;王小兰;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建立南葶苈子的化学组分拆分方法,并对拆分组分进行稳定性和互不交叉性考察.方法:采用煎煮、蒸馏、萃取、醇沉、大孔吸附树脂等技术获得南葶苈子拆分组分,采用HPLC及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稳定性和互不交叉性评价.结果:将南葶苈子拆分为6个组分,HPLC色谱数据及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拆分工艺稳定,各拆分组分互不交叉,符合可拆分可组合的研究模式.结论:建立了南葶苈子化学组分拆分方法,各拆分组分互不交叉,工艺稳定性、重现性良好.

  • 北葶苈子GGPS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作者:马利刚;赵乐;李英超;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获得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中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的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蛋白.方法:根据北葶苈子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GGP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北葶苈子GGPS的cDNA序列,进行T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北葶苈子GGPS蛋白.结果:得到北葶苈子GGPS cDNA全长1 146 bp,编码38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北葶苈子GGP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类异戊二烯合成酶结构域,氨基酸序列进化关系表明北葶苈子GGPS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白芥(Sinapis alba)亲缘关系近;成功构建了pET-32a-LaGGPS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成功诱导表达.结论:首次克隆得到北葶苈子GGPS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北葶苈子GGPS蛋白,为纯化该蛋白并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桑白皮性能功效的本草考证

    作者:冯志毅;王小兰;匡海学;郑晓珂

    桑白皮具有清肺热、利尿之功,"泻肺之有余,非桑白皮不可",主要应用于两方面:肺热引起的咳吐黄痰(痰中带血);小便不利,味甘性寒.适用于肺中水气互结或肺热,忌用于肺虚或小便过多、风寒感冒咳嗽.本文通过对其功效主治本草考证,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桑白皮 性能 功效 考证
  • 葶苈子化学拆分组分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作者:杨云;赫金丽;孙亚萍;张国顺;张娜;袁培培;李玲玲;杨梦;王小兰;匡海学;冯卫生;郑晓珂

    目的:探讨葶苈子的化学拆分组分的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泌法、组胺与乙酰胆碱致喘法、离体气管法观察葶苈子各化学拆分组分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结果:葶苈子水煎液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同时能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并且提高解痉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剂量效果好.与空白组相比,葶苈子20%乙醇组分、脂肪油组分、水部位组分均能显著减少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增加酚红排泌量、延长豚鼠发生哮喘的潜伏期(P<0.01,P<0.05),此外,20%乙醇组分、水部位组分能使气管收缩幅度明显降低(P<0.01, P<0.05),具有一定的解痉挛作用.结论:葶苈子水煎液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有效部位为20%乙醇组分、脂肪油及水部位组分,其止咳祛痰和平喘作用为显著,与水煎液中剂量作用相当.

  • GC-MS分析北葶苈子的挥发油成分

    作者:弓建红;郑晓珂;赫金丽;张艳丽;李春阁;曹彦刚;匡海学;冯卫生

    目的: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葶苈子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北葶苈子挥发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82个组分,利用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其中72个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4-(氯甲基)苯甲腈,占88.9%,其次为2-氰基-吡啶(2.73%)、6,9-十八碳酸甲酯(1.59%)、4',7',7'-三甲基-3'-苄氧基-螺[1,3-二氧戊环-2,2'-双环[2.2.1]庚烷](0.49%)、甲基6-顺,9-顺,11-反-十八碳三烯酸(0.36%),5-甲基-2-苯基-2-戊烯醛(0.35%)、4-vinylsyringol(0.18%)、丁香油酚甲醚(0.11%)等.结论:采用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北葶苈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

  • 南葶苈子各化学拆分组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冯卫生;李春阁;陈文静;张艳丽;曹彦刚;弓建红;李方;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研究南葶苈子各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诠释南葶苈子各拆分组分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Silica gel等柱色谱技术结合高压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南葶苈子的20%和80%乙醇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28个化合物的结构.从2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3),异鼠李素-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7),芥子酸甲酯(8),丁香醛(9),(S)-对羟基苯基乳酸(10),(S)-2-羟基苯丙酸(11),东莨菪内酯(12),芥子酸(13);从8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槲皮素(17),山柰酚(18),异鼠李素(19),丁香酸(20),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21),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22),6-O-[E]-Sinapoyl-(α-and β)-D-glucopyranoside(23),dimethyl(E,E)-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lign-7,7′-dien-9,9′-dioate(24),索马榆脂酸二甲酯(25),2-羟基-3-吲哚丙酸(26),2-羟基-3-吲哚丙酸甲酯(27),4'-甲氧基二氢槲皮素(28).结论:化合物7-11,21-28均是首次从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

  • 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冯卫生;袁培培;牛艳;克迎迎;王小兰;冯志毅;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研究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期阐释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70 mg·kg-1),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葡萄糖激酶(GCK)、糖原磷酸化酶(PYGL)、丙酮酸脱氢酶(PDH)、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磷酸甘油酸激酶(PGK)、乙酰辅酶A(acetyl-CoA)、腺苷酸激酶(ADK)、延胡索酸酶(FUM)、细胞色素C还原酶(CCR)、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等指标,采用酶法检测ATP合酶(ATPs)、NAD与NADH含量及比值、心肌细胞Na+-K+ATP酶及ATP和ADP含量等.结果:模型组小鼠PYGL表达升高,GCK和PDH表达降低,提示葡萄糖来源增加而去路减少,体内血糖水平升高;COX表达降低,呼吸链受阻,反馈调节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等过程,使CCR、ATPs、NAD+、PGK、α-KGDHC、ADK表达上调,而FUM表达下调,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出现代谢紊乱;桑白皮水煎液及拆分组分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小鼠物质代谢中GCK及PDH水平,降低糖尿病小鼠PYGL、α-KGDHC、PGK和acetyl-CoA的水平(P<0.05或P<0.01);同时升高糖尿病小鼠能量代谢中ATP、FUM、心肌细胞Na+-K+ATP酶、COX的水平(P<0.05),降低糖尿病小鼠NAD+、CCR、ATPs的水平(P<0.05或P<0.01).结论:桑白皮水煎液及拆分组分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其改善作用可能与桑白皮寒凉药性密切相关.

  • 葶苈子醇沉组分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郑晓珂;杨梦;白义萍;郭月婷;张明辉;匡海学;冯卫生

    目的:研究葶苈子醇沉组分的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考查葶苈子醇沉组分对正常小鼠脾脏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碳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考察葶苈子醇沉组分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考察葶苈子醇沉组分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葶苈子醇沉组分能够促进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碳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半数溶血值HC50和耳廓肿胀度(P<0.05或P<0.01);缓解免疫低下小鼠体质量的降低及胸腺和脾脏的萎缩(P<0.05或P<0.01),提高血清中IL-2、IFN-γ和IL-4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葶苈子醇沉组分能够促进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保护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 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冯卫生;曹彦刚;李方;张艳丽;李春阁;王小兰;陈文静;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研究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液相技术,对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桑白皮各拆分组分中共分离并鉴定了23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3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1),3,4-二甲氧基苯酚(2),苯甲酸(3),丁香酸(4),kelampayoside A(5),对羟基苯丙酸(6),咖啡酸(7),氢化阿魏酸(8),6, 7-二羟基香豆素(9),5,7-二羟基香豆素(10),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11),liriodendrin(12),2,3-反式二氢桑色素(13),2,3-顺式二氢桑色素(14),2,3-反式二氢槲皮素(15),2,3-顺式二氢槲皮素(16);从5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7),桑色素(18),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19),伞形花内酯(20);从8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桑根酮R(21),cis-mulberroside A(22),白藜芦醇(23).结论:化合物2,4-6,11,16,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7 08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