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실용부과잡지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6946
- 国内刊号: 51-114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宫腔镜下热盐水循环灌注治疗月经过多疗效初步评价
目的:探讨宫腔内循环灌注去除子宫内膜术(HTA)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和技术的安全性.方法:32例月经过多患者接受HTA治疗,年龄44.1±3.2岁,术前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殖症14例,子宫内膜息肉11例,粘膜下肌瘤5例,腺肌病2例.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HTA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手术时间为27.9±8.6分钟,治疗时间为10分钟.随访3~18个月,30例月经过多症状改善,其中闭经34.4%,少量月经40.6%,正常量月经18.8%,治疗总有效率为93.8%.2例(6.3%)治疗失败者作子宫切除术.结论:H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内膜切除技术,适合良性子宫疾病引起月经过多患者的治疗.
-
生殖激素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子宫出血5例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合并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控制子宫出血后等待肾移植,1例用孕激素治疗有效,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死亡,1例发生撤退性出血未治而死亡.结论:肾功能衰竭合并子宫出血的治疗很困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成功实现闭经,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
宫腔镜诊治妊娠物残留28例报道
早孕流产及中孕自然流产后妊娠物残留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宫腔内妊娠物残留,轻者导致不规则或持续性阴道流血,重者引起盆、腹腔感染、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以往的处理只能行盲目清宫或在超声指引下清宫,但有时难以奏效.我们对28例临床及(或)超声怀疑妊娠物残留而刮宫不能完全取出的患者行宫腔镜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bFGF和Ets-1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E26转录因子(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1, Ets-1)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为评估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treptomycin 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SP)检测32例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1的表达,观察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bFGF和Ets-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FGF和Ets-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5和P<0.01);癌组织中bFGF和Ets-1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s0.396(P<0.05).结论:bFGF和Ets-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bFGF和Ets-1的表达可作为了解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
戊炔雌三醇补充治疗对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妇女脂蛋白、瘦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妇女经戊炔雌三醇补充治疗后血中脂蛋白、瘦素(leptin)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46例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的妇女,给予戊炔雌三醇2 mg,1次/2周,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2 mg,1次/隔日治疗.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定空腹血中胆固醇、瘦素及性激素的值,并在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继续监测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下降,总胆固醇(TC)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体重及体重指数略有降低,差异无显著性,Leptin水平治疗后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8~36个月HDL-C、LDL-C、TC均处于基本稳定的水平,而甘油三脂(TG)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基本无变化.结论:戊炔雌三醇补充治疗对于具有高胆固醇血症的绝经妇女血清脂蛋白水平具有有益的影响.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30天后,每日5mg再服30天,共6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结果:46例中有44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暂时性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FSH、LH、E2、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
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自由基、血脂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及其与自由基、血脂的关系,探讨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上升与性激素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调查对象为40岁以上的妇女,按月经情况分为3组,第1组为月经正常者,第2组为月经紊乱者,第3组为绝经者,分别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催乳激素(PRL)、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血清E2、FSH水平2、3组与1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和P<0.001),第3组受检者血脂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明显高于第1组(P<0.01),同时血清SOD、MDA含量两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性激素紊乱,至绝经后更为明显,同时伴有血脂紊乱和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是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
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将60例健康、单胎、足月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接受0.1%罗比卡因加 1 μg/ml芬太尼(RF组)或0.075%布比卡因加 1 μg/ml芬太尼(BF组)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两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流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均有较可靠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RF 组可下床活动者为96.67%,而BF 组为3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浓度罗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PCEA 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产程中罗比卡因极少引起运动阻滞,产妇有下床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
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经历分娩和妇科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严重心动过缓的女性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经历分娩及妇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80~2001年中15例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的孕产妇及妇科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后经历分娩及妇科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安置心脏起搏器后15例患者心率均控制在70~80次/min,临床气急症状有所改善.2例患者的心功能由原来的Ⅳ级分别提高到Ⅱ级,Ⅲ级.4例病人的心功能由原来的Ⅲ级提高到Ⅱ级.11例孕妇中有2例顺利地进行了人工流产术及剖宫取胎术,2例顺利地经阴道分娩,其余7例成功地进行了剖宫产术.4例妇科患者经腹部或经阴道作了全子宫加附件切除等手术.结论: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严重心动过缓的孕产妇获得了妊娠分娩的机会,妇科疾病患者,能顺利安全地进行各种妇科手术.
-
MR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晚期卵巢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MR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卵巢癌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8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其中Ⅲ期77例,Ⅳ期1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常规化疗6~8疗程,均用顺铂加紫杉醇及其他药物化疗.8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62例,肿瘤无变化(NC)或进展(PD)27例.采用单核苷酸延伸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MRP2基因促进子(C-24T)、第10外显子(G1249A)及第28外显子(C3972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其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MRP2基因促进子及第2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反应无明显影响,而MRP2基因第10外显子突变型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P<0.05).结论:MRP2基因第1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
-
瘦素、神经肽Y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瘦素和神经肽Y(NPY)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53例PCOS患者和67例对照组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比值(WHR)、E2、P、T、PRL、LH、FS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胰岛素、C肽、瘦素和NPY,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瘦素或NPY与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与BMI、脂肪百分率、瘦素和NPY呈显著相关的各指标进一步进行Partial相关分析.结果:PCO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为17.9±1.8 ng/L,NPY血清水平为297.7±9.8 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10.6±2.1 ng/L)和NPY水平(153.5±13.4 μg/L)(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MI、WHR、脂肪百分率、OGTT、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值、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与瘦素或NPY在PCOS组和对照组都呈显著正相关,PCOS组的相关系数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龄、FSH、E2、LH、LH/FSH、T、PRL、OGTT血糖、C-肽曲线下面积均与瘦素或NPY无显著相关关系.BMI、脂肪百分率及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与PCOS组的血清瘦素和NPY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现象有关 .结论:高NPY和瘦素水平与PCOS患者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
CD44s、CD44v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44s、CD44v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和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正常内膜、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位内膜和对应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和1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CD44s、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的分泌期腺上皮细胞均表达CD44s、CD44v6,增生期两者均不表达;间质细胞不管增生期还是分泌期只表达CD44s.②EM分泌期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CD44s表达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腺上皮、子宫内膜腺癌细胞CD44v6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增生期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腺上皮也出现CD44s 、CD44v6的表达.结论:①CD44s、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呈周期性改变,提示可能与细胞分化有关.②EM组在位和异位内膜CD44s、CD44v6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EM的发病过程.
-
重度陈旧会阴裂伤修补手术27例分析
目的:阐述重度陈旧会阴裂伤的临床特点,评价修补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7例会阴陈旧性撕裂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体征、手术方式、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便失禁为主要症状,规范的会阴修补术可达到96%的治愈率.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肛门阴道瘘,发生率为7.4%.结论:重视修补术前后的处理及明确肛门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修补成功的关键.用吻合法进行修补,手术简便、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
-
三种方案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结合雌激素加甲羟孕酮(倍美盈)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绝经期抑郁症的妇女随机分3组.合用组59例:每日口服倍美盈和氟西汀各1粒;氟西汀组36例:每日口服氟西汀1粒;激素补充治疗(HRT)组61例:每日口服倍美盈1粒.疗程均8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严重程度,采用Kupperman评分指数(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治疗前后合用组、氟西汀组、HRT组HAMD总分分别为23.04±4.44、5.08±4.39,22.92±4.58、6.77±5.34,22.74±4.86、10.08±5.8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总分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01),合用组比HRT组下降更多,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治疗前后合用组、氟西汀组、HRT组KMI评分指数分别为32.20±7.32、7.47±4.84,32.33±7.55、15.69±6.02,32.21±7.19、9.90±6.9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总分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01),但合用组和HRT组与氟西汀组比较减分率更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结论:合用氟西汀和倍美盈治疗发生于绝经期的抑郁症,可以显著提高对抑郁症状的疗效.
-
妊娠合并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治疗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妊娠合并白血病7例资料.结果:①近20年间我院共有妊娠合并白血病7例,为我院患病率的1.7/10万.其中急性白血病6例,慢性白血病1例.②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其中5例完全缓解.③妊娠结局:中期引产3例,足月分娩4例(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而死亡).结论:①早孕期合并急性白血病,应立即进行流产和积极的抗白血病治疗.②中、晚孕期急性白血病即应给予大剂量化疗,争取在短期内完全缓解.③产时作好抢救的准备,防止出血和感染.
-
经阴道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0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阴道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注入无水乙醇之后随机分为3组:GnRHa组、内美通组、对照组.观察其缓解率、复发率、复发所需时间及妊娠率.结果:缓解率GnRHa组90.00%,内美通组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复发率GnRHa组12.5%,内美通组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妊娠率GnRHa组27.5%,内美通组23.6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结论:经阴道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缓解率、妊娠率较高,复发率低.
-
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妇女同型半胱氨酸影响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雌激素补充治疗(ERT)对绝经妇女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绝经1~5年正常妇女118例,分为3组,Ⅰ组38例用激素补充治疗(HRT)1~2年(戊炔雌三醇2 mg/月,每3个月用甲羟孕酮8 mg/d连用10天),Ⅱ组40例短期用ERT组(戊炔雌三醇2 mg/月用药3个月),Ⅲ组40例不用HRT为对照组.Ⅰ组测HCY、Ⅱ组用药前后测HCY,Ⅲ组与Ⅱ组同期测2次HCY.结果:Ⅱ组接受ERT治疗3个月,治疗前HCY(16.17±6.36)μmol/L,治疗后(11.99±3.24)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HCY(12.04±2.99) μmol/L,Ⅲ组(15.01±6.11) μ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HRT或短期ERT治疗,均可使HCY水平降低.
-
L-精氨酸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L-Arg)治疗FGR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FGR患者66例,其中L-Arg组30例,常规治疗组36例.正常初产妇30例为正常组.监测治疗前后胎儿生长发育参数、脐血流参数、孕妇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孕妇血清NO水平变化,脐静脉血清NO水平,并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治疗后,L-Arg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①L-Arg组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FL)及腹围(AC)的增长幅度较高(P均<0.01);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低(P<0.01,P<0.05),快速血流比值(FBVR)较高(P<0.01);③全血低切粘度(LBV)值较低(P<0.05);④孕妇血清及脐静脉血清NO水平较高(P均<0.01);⑤新生儿出生体重较高 (P<0.05).结论:NO合成和(或)释放减少可能在FG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Arg结合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绝经后性激素补充治疗与乳腺
几十年来,性激素补充疗法(HRT)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一方面它可以快速有效缓解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潮热、多汗等症状,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引起的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等;而另一方面它有刺激乳腺、子宫内膜、影响肝功能等可能的弊端,使人们在使用HRT前以及使用时多了重重顾虑.
-
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编者按 2003年8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31名专家在青岛召开了"HRT临床应用指南研讨会".会上研讨了有关激素补充治疗(HRT)临床应用的历史、现状及前景,一致通过"激素补充疗法临床应用指南"(简称HRT指南).之后,学组继续收集听取有关对HRT指南的意见,并在2003年11月北京召开的"中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研讨会"会上,再次广泛征求到会各位专家及全体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对HRT指南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低骨量及快速的骨质丢失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决定性因素.女性的峰值骨量明显低于男性,40岁后骨质还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出现缓慢的丢失.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骨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致使骨转换率明显增高,骨吸收增多,骨丢失加速,年丢失骨量约占全部骨量的2.5%,甚者可高达5%,此过程持续约5~10年,尤以绝经后的前3年骨丢失速度快.
-
绝经相关疾病激素治疗的研究进展与评估
迄今为止,激素治疗在处理绝经相关疾病中已应用近50年,对于其利弊的分析持续至今.特别是在WHI与MWS(百万妇女研究)结果发表后,部分媒体的负面影响致使公众与医务工作者对该种疗法产生了怀疑,限制了激素治疗的应用.那么对于激素治疗能不能用?怎么用?是目前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这篇文章对激素治疗绝经相关疾病研究进展及其评估的讨论的目的所在.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激素补充治疗
随着妇科肿瘤的诊治进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已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问题也逐步受到重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经历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卵巢被切除和(或)受到化学、物理损伤,机体处于雌激素低下状况,患者除了忍受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楚外,还要经历因雌激素降低所引起的更年期不适,因此,对这些患者实施激素补充治疗(HRT),可以缓解她们的生理和心理不适,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多数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因此,对这些疾病的患者进行HRT是否会增加肿瘤的复发和患者的病死率,一直是妇科肿瘤和妇科内分泌医生顾虑和担心的问题.
-
绝经期性激素治疗与子宫内膜、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1 绝经期性激素治疗与子宫内膜性激素补充治疗(HRT)用于绝经期综合征及其与绝经相关疾病的治疗时,如何得到大受益而承担小风险,且保护好子宫内膜是HRT的重要环节之一.
-
绝经期症状与激素补充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低下引起的症候群,主要有血管舒缩、泌尿生殖系统、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改变,其症候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出现症状时间可在卵巢生殖周期失调、围绝经及绝经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对妇女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均有影响.由于这些症状是因性激素低下所致,故用激素补充治疗这些症状可得到明显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2例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26岁,因停经38+2周,上腹胀痛1天,于2001年7月15日上午7:40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10月21日.既往体健,未询问出肝炎病史,患者亦从未做过"乙肝"的相关检查.
-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低分化腺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49岁,因间断性下腹疼痛3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1月2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下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时有发作,曾以盆腔炎多次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无效,2个月前腹痛加重,向腰骶部放射,伴下坠感而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发现双附件肿物,B超检查提示双附件区实质性包块,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正常,5/30天,量中,无痛经,白带不多,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无乏力、发热、尿急、尿频、尿痛、腹泻、便秘,既往史无异常.
-
宫内节育器异位于卵巢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33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4年,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1个月入院.患者于7年前足月妊娠在外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后恢复良好,哺乳至产后11个月月经复潮.
-
母儿ABO血型不合产前治疗18例
ABO血型不合多见于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因胎儿的A型或B型血抗原致敏而产生IgG抗A或抗B免疫抗体,抗原抗体结合而产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1].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我院采用中药五酯胶囊治疗产前母儿ABO血型不合,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
妊娠晚期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G2P0,因停经32+2周,无诱因突发下腹痛4小时,于2003年8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前4小时于午饭后无诱因突然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呈阵发性加重,以右下腹尤为明显,伴恶心,无呕吐及阴道流液,胎动如常.发病前无外伤及同房史.查体:T 37.3℃,P 118次/min,BP 100/70 mmHg,R 40次/min.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
-
20卷3期疑难病案
患者,39岁,因产后11个月,腹部增大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阴道少量流血10余天,于2003年4月17日收入我院.患者在院外曾按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理想.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4月4日.21岁结婚,G2P2,足月顺产2胎,初产年龄22岁,末产年龄38岁.
-
20卷1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 诊断①G2P1孕34+1周;②妊娠期糖尿病;③巨大胎儿;④羊水过多;⑤慢性胎儿窘迫.
-
妊娠期的腹腔镜手术
如果手术指征明确,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均可进行腹腔镜手术,其中安全的是妊娠中期.术中应避免使用有争议的麻醉药,如笑气.为减少子宫损伤,可采用开放法(Hosson法)行第1套管针穿刺.为避免胎儿酸中毒,应尽可能降低CO2气腹压,保证母体充足的肺通气量和换气功能,一般将CO2气腹压设置在15 mmHg以下,呼气末CO2分压维持在32~35mmHg.
-
胎盘中AT1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属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介质.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时胎盘RAS中AT1R的表达异常可能与PIH的发病有关.现将PIH与AT1R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如下.
-
一种简易的腹腔镜下自体输血方法
自体输血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肯定和广泛的应用,但在回收血液过程中,需要专用的回收设备或用6~8层纱布对血液过滤.随着腹腔镜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上述方法在腹腔镜手术时不够简便实用.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找到了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式的改进
我院对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术术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改进和研究,共行改进术式66例.现总结如下.
-
葡萄胎误诊45例临床分析
葡萄胎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由绒毛滋养细胞不规则增生、间质水肿所致.根据肉眼标本及显微镜下特点,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300余万妇女调查显示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1238次妊娠,恶变率为14.5%.虽然相对较为少见,但由于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且大约每5~7个葡萄胎患者中即有一个将发展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所以正确及时的诊断处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就本院4年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葡萄胎患者中误诊的45例做一分析,以期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断葡萄胎有所裨益.
-
陈旧性宫角妊娠误诊子宫肌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35岁,G1P1,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B超提示子宫肌瘤9天,于2002年11月24日入院.平素月经正常,用避孕套避孕,于2002年1月体检及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正常.末次月经2002年9月30日.2002年10月23日起出现阴道流血,时多时少,未见肉样组织排出,偶有右下腹隐痛.于11月11日测尿妊娠试验阴性,结合妇科检查拟诊"子宫肌瘤",11月13日B超检查提示:子宫外形大小正常,轮廓清楚,规整,左侧宫角处见约49 mm×38 mm×44 mm低回声团块,突向左侧宫底上方,规整,内回声不均,宫体实质光点分布均匀,宫腔波居中,双附件未见异常回声.提示①左侧宫角低回声团(子宫浆膜下肌瘤不除外),②双附件未见异常.于11月14日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见宫腔形态规整,内膜中等厚度,未见肌瘤及息肉样占位,两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全面诊刮后内膜送病检,回报示:增生期子宫内膜.
-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13天,腹胀3天
1 病历摘要患者28岁,因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13天,腹胀3天,于2003年3月31日 9时35分急诊入院.患者3月17日曾在我院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其方法为:于月经周期第2天予阿拉瑞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50 μg肌内注射共11天,月经周期第3天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共10天,总用量26支,当3月15日B超提示双侧卵巢共有20余个卵泡形成,尿LH(+)时即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 U肌内注射.
-
产科与脑瘫(上)
脑瘫(cerebral palsy)是一种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出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美国国家卫生院[1]对脑瘫的定义是:婴儿早期的一种非进行性的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肌肉痉挛或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伴有癫痫或精神发育迟缓.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