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钙调神经磷酸酶在L-精氨酸抗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作者:蒋青松;黄燮南;周岐新

    目的 研究L-精氨酸抗右心室心肌肥厚作用及其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利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模型和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别以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dex,RVHI,即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心肌细胞直径、蛋白含量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mRNA表达为心肌肥厚指标.用RT-PCR法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钙[Ca2+]i的变化情况.结果 L-精氨酸200 mg·kg-1·d-1预防和治疗给药均明显抑制MCT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降低MCT所致心肌CaN mRNA和蛋白及其下游因子NFAT3及GATA4蛋白表达的增加.L-精氨酸1 mmol·L-1也明显抑制PGF2α 100 nmol·L-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和[Ca2+]i升高,阻遏其诱导的CaN mRNA及CaN-,NFAT3-,GATA4-蛋白表达升高.在体和离体实验中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均可完全阻断L-精氨酸的作用.结论 L-精氨酸可能通过降低[Ca2+]i,从而抑制CaN信号转导通路而产生抗右心室心肌肥厚作用.

  •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5-HT转载体表达增强

    作者:杨春光;章新华;裴汨;王怀良

    目的研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与5-HT转载体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MCT诱导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建立离体动脉环5-HT浓度-反应曲线;HE染色观察肺动脉构型重建,应用RT-PCR检测大鼠肺动脉5-HT转载体mRNA表达.结果 MCT大鼠肺血管对5-HT收缩反应增强,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5-HT转载体mRNA表达明显增多.5-HT转载体基因表达与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及5-HT引起收缩反应增强,伴有5-HT转载体mRNA表达增多;同时5-HT转载体mRNA表达与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有明显相关性,提示5-HT转载体可能在肺动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

  • 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作者:孙燕妮;刘忠令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方法以MCT 60 mg*kg-1项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4 wk后确定造模成功,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结果 MCT组ET、TXB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1),NO亦有轻度降低.结论野百合碱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这4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有关.

  • 雷公藤甲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细小动脉尾加压素-Ⅱ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伟;王毅;吴昊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且易于临床应用的肺血管扩张药物,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L)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二萜内酯,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增殖作用.而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于1998年首次从人体中克隆出来,具有强大缩血管和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1].本实验探讨雷公藤甲素是否部分通过抑制U-Ⅱ而达到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 L1在氟西汀抑制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作者:王寒明;王怀良;艾秀丽;白洋;王韵

    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 L1(UCH-L1)在氟西汀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用野百合碱(60 mg·kg -1)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低剂量(2 mg·kg -1·d -1)或高剂量(10 mg·kg -1·d -1)的氟西汀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肺组织与肺小动脉形态,以及 UCH-L1蛋白表达与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的变化。结果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重构、肺组织炎症反应、肺组织 UCH-L1表达减少以及 NF-κB 活性增加。氟西汀剂量依赖地抑制这些变化。但是各组之间大鼠肺动脉 UCH-L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上调的UCH-L1蛋白抑制 NF-κB 活性有关。

  • 蛇床子素可能通过上调 PPARα和 PPARγ的表达减轻野百合碱所致大鼠右心室重构

    作者:李叶丽;王颖婉;李意奇;王俊逸;杨丹莉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右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Ost 低剂量组(10 mg· kg -1)和 Ost 高剂量组(20 mg·kg -1)。后3组大鼠经颈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 MCT 50 mg·kg -1建立右心室重构模型, Ost 低、高剂量组于造模后 d 1开始给药(ig,qd)。给药28 d后称大鼠右心室自由壁重量(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LV +SEP),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 =RV /LV +SEP);通过 HE 染色观察右心室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右心室 PPARα和 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RVHI 明显升高(P <0.05);右心室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畸形,胞质明显肿胀;PPARα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 <0.05)。与模型组相比, Ost 低、高剂量组大鼠 RVHI 明显降低(P <0.05);右心室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PPARα和 PPARγ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5)。结论Ost 具有改善 MCT 所致大鼠右心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至少部分与其上调 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有关。

  • 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

    作者:窦常胜;刘永芳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H)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 和MCT模型组(n=10).通过腹腔注射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放免测定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中ET及NO的含量.结果:在注射MCT 3周后,平均肺动脉压对照组为(18.13±4.33) mmHg,模型组为(31.65±8.52) mmHg(P<0.01),血浆ET明显升高(61.08±9.46 vs 95.92±15.78),NO下降(115.32±27.15 vs 52.24±8.71)(P<0.01).结论:野百合碱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内皮素、一氧化氮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有关.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肥大细胞的效果

    作者:李红岩;赵科研;尹宗涛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肥大细胞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PAH组和BM-MSCs移植组.PAH组和BM-MSCs移植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60mg/kg)诱导PAH.采用SD大鼠的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BM-MSCs.3周后,BM-MSCs移植组大鼠经右侧颈外静脉注射5×106个MSCs细胞悬液1 ml,PAH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予等量L-DMEM液.移植后14 d,观察比较三组大鼠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的结构及肥大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AH组和BM-MSCs组PASP[(23.75±0.83) mmHg比(46.73±1.28) mmHg比(35.54±1.20) mmHg]、RVHI[(0.2387±0.0048)比(0.4764±0.0155)比(0.3729±0.0087)]显著升高,肥大细胞计数[(0.63±0.26)个/10mm2比(12.50±1.41)个/10mm2比(7.13±0.64)个/10mm2]显著增多,P均<0.01;但与PAH组比较,BM-MSCs组上述三项指标有显著降低,P均<0.01.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PAH组肺血管重构明显,而BM-MSCs移植组肺血管重构明显减轻.结论:肥大细胞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揭示了肺动脉高压发生的相关机制.

  • 探讨野百合碱诱导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模型的方法

    作者:陈慧勤;梁青龙;王梅爱;陈惠芳

    目的 探讨以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野百合碱给药模型组(MCT组),MCT组以2% MCT按60mg·kg-1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后饲养3周建立MCT诱导的右心室肥厚大鼠模型.分别测定CON组和MCT组的以下指标:①通过右心室插管法测定平均右心室内压(mRVP)、右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右心室内压力大下降速率(-dp/dtmax);②测定右心肥厚指数(RVMI);③HE染色观察右心室心肌组织切片.结果 与CON组相比:①MCT组的mRVP及RVMI从显著升高(P<0.01,n=18);②右心室+dp/dtmax显著升高(P <0.01,n=18),右心室-dp/dtmax显著降低(P<0.01,n=18);③MCT组右心室心肌纤维粗大,细胞内肌原纤维数量增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深染,形状不整.结论 MCT诱导3周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心肌肥厚
  • 慢性低氧和野百合碱预处理上调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Ca2+内流

    作者:陈改英;刘青;刘晓如;王瑞幸;林默君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 )和野百合碱(MCT )预处理对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静息Ca2+内流的影响。方法持续低氧暴露或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构建肺高压大鼠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大鼠PASMCs ,然后进行α-肌动蛋白(α-Actin)细胞免疫化学鉴定;采用锰(Mn2+)淬灭实验测定 PASMCs静息Ca2+内流。结果肺高压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光镜下PASMCs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生长,免疫化学α-Actin鉴定显示,绝大部分PASMCs胞质呈棕褐色;CH和MCT组PASMCs基础Mn2+淬灭速率和幅度均显著增加。结论CH和MCT预处理均能上调大鼠PASMCs静息Ca2+内流。

  • 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肺血管重建中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作者:林群;曾邦雄;陈晓辉;翁国星;雷立华;孙雪华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肺血管重建中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5):(M+P)组左肺切除术后1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对照组假手术处理.于手术前0周,手术后14,21,28,35 d再次开胸经右心室置入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比值.肺小动脉阻塞评分法检测肺血管内膜增厚程度.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肺肌型小动脉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组mPAP、RV/(LV+S)、WT%和肺小动脉阻塞分数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eNOS mRNA表达在注射野百合碱左肺切除后14,21,28,35 d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P<0.01).左肺切除后5周,(M+P)组肺血管e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eNOS mRNA表达水平与肺高压程度、RV/(LV+S)、WT%改变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 eNOS表达下调可能在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 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诱导实验性肺动脉结构重建病理形态学改变

    作者:林群;曾邦雄;翁国星;陈晓辉;雷立华;孙雪华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MCT)复合单肺切除诱导的实验性肺动脉重建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8).(M+P)组:大鼠行左肺切除,7 d后皮下注射MCT 60 mg/kg;对照组:大鼠仅行假手术处理.每组大鼠于术后5周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的比值,同时观察右肺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RV/(LV+S)比值明显增高(P<0.01);病理观察显示(M+P)组大鼠MCT注射后4周肌型肺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肺腺泡内小动脉明显肌化、内膜增厚.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未见血管结构重建.与对照组相比,(M+P)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坏死及内弹力膜断裂明显增加.结论肺小动脉内皮损伤、肌型肺小动脉中膜增厚和肺腺泡内小动脉肌化、内膜增厚是MCT复合单肺切除诱发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基础.

  • Gemigliptin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治疗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栾;陈欧;栾云;朱晓波;陈元;王一彪

    目的 观察gemigliptin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CT组)及gemigliptin干预组(gemigliptin 组).一次性皮下注射MCT(60 mg/kg)分别建立MCT组和gemigliptin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同时,gemigliptin 组给予gemigliptin灌胃[150 mg/(kg·d)],28 d.4周后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动脉收缩压(RVS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血管重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T组mPAP、RVSP明显升高,RVHI显著增加,肺动脉重构显著(P <0.001);gem-igliptin组mPAP、RVSP较MCT组显著改善;RVHI明显降低;肺动脉重构情况明显改善(P<0.001).MCT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39),gemigliptin组低于MCT组(P=0.005);MCT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gemigliptin组低于MCT组(P <0.001).结论 gemigliptin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炎症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 缬沙坦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血浆CRP、ET-1和NO水平的影响

    作者:文宏;李醒三;曾晓聪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野百合碱(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CRP、ET-1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项背部注射MCT(60 mg/kg),4周后成模,治疗组用缬沙坦20 mg/(kg·d)灌胃,持续4周达实验终点;然后经微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算右室肥大指数;分别测定血浆CRP、ET-1和NO水平.结果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MCT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mPAP、血浆CRP、ET-1水平和升高NO水平(P<0.05).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改善血浆CRP、ET-1和NO水平,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 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脂肪酸代谢紊乱的机制

    作者:韩婷;权磊;胡婷婷;刘青;张宝;谭文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 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情况,探讨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脂肪酸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观察组14只.观察组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野百合碱来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4周时通过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的平均右心室压(mRVP)以及右心室收缩压(RVSP);称量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右心室CD36、PPAR α、PPAR γ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4周时,观察组mRVP和RVSP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成功. 对照组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分别为0.20±0.02、 (290.32±28.16) μm2,观察组分别为0.40±0.07、(187.92±21.15)μ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右心室CD36、PPAR α、PPAR γ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1.00±0.00、1.00±0.00,观察组分别为1.26±0.08、0.71±0.06、0.48±0.09,观察组右心室CD36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PAR α、PPAR γ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CD36的表达增加和PPAR α、PPAR γ表达减少,导致右心室脂肪酸利用水平降低,形成脂毒性,引起右心室功能紊乱.

  • 槲皮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结构重建的影响

    作者:李果明;庞玲品;刘文;黄石安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只.前三组采用野百合碱(MCT)诱导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模型组及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 mL/d灌胃,预防组制模同时、治疗组制模20 d予槲皮素100 mg/( kg·d)灌胃,均为20 d.干预后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肺小动脉管壁厚度(WT)占动脉外径(ED)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WA)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模型组mPAP、WT%、WA%和Bcl-2%显著升高(P<0.05),Bcl-2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 槲皮素对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肺血管中小动脉平滑肌细胞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改善肺血管重构.

  • T型钙通道阻滞剂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黄子旭;王远洋;肖婷婷;谢利剑;黄敏;沈捷

    目的 探讨T型钙通道阻滞剂ProTx-1、micromolar Ni2+及米贝地尔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MCT组、ProTx-1干预组、micromolar Ni2+干预组及米贝地尔干预组,每组8只.实验第28天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肥厚指数(RVHI)和肺血管壁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MA%).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激活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在肺动脉平滑肌中表达情况.结果 1.MCT组大鼠RVSP、RVHI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55,P<0.01;F=15.63,P<0.01);各干预组RVSP、RVHI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较MCT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CT组大鼠MA%[(80.24±4.3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43±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oTx-1干预组[(60.35±3.83)%]、micromolar Ni2+干预组[(62.“±3.81)%]和米贝地尔干预组[(58.66±4.23)%]的MA%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MCT组(F=216.2,P<0.01);各干预组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相较于正常对照组,MCT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内PCN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各干预组PC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MCT组.MCT组大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3个干预组与M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型钙通道阻滞剂ProTx-1、micromolar Ni2及米贝地尔能有效干预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并抑制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内源性硫化氢生成的变化

    作者:冯莎莎;于文;杜淑旭;杜军保;金红芳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内源性硫化氢(H2S)生成的变化.方法 1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MCT组,每组7只.MCT组大鼠腹腔注射MCT(60 mg/kg)1次,对照组腹腔注射同剂量的9 g/L盐水1次,常规饲养21 d.采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称量并计算右心/(左心+室间隔)比值[RV/(LV+ SP)].大鼠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测量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和相对中膜面积(RMA).采用自由基测定仪测定大鼠血浆及肺组织H2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H2S生成关键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CSE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mPAP明显升高[(49.31 ±3.67) mmHg比(14.31±2.07) mmHg(1 mmHg=0.133kPa),P<0.01],RV/(LV+ SP)比值升高(0.43±0.03比0.21±0.03,P<0.01),肺动脉RMT及RMA均升高[(43.46±1.94) μm比(13.16±1.48) μm,P<0.01;(3 321.10±318.20)μm2比(963.40±127.26)μm2,P<0.01].肺血管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肺动脉管壁薄,无炎性细胞浸润,而MCT组大鼠肺动脉的管壁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H2S水平均显著降低[(9.28±0.94) μmol/L比(14.20±1.21) μmol/L,P<0.01;(0.43±0.08) μmol/g蛋白比(0.87±0.17)μmol/g蛋白,P<0.01],肺组织CSE蛋白表达降低(0.14±0.02比0.28±0.09,P<0.01),CSE mRNA水平降低(0.84±0.06比1.12±0.04,P<0.01).结论 MCT诱导PAH大鼠内源性H2S生成显著下调.

  • 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Ⅰ型胶原的变化

    作者:梁晨;金红芳;杜淑旭;杜军保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动脉I型胶原的变化,探讨肺血管结构重建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MCT组(n=6)和对照组(n=6).MCT组腹腔注射MCT(60 mg·kg-1,第1天),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9 g·L-1盐水.实验3周后,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窒间隔)比值[RV/(LV+S)]、大鼠体质量;光镜下观察其肺组织HE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肺动脉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大鼠mPAP及RV/(LV+S)显著升高[mPAP:(10.60 4±2.06)mmHg(1 mmHg=0.133 kPa)vs(32.40 4±3.24)mmHg,P<0.01;RV/(LV+S):0.28±0.04 vs 0.47 4±0.10,P<0.01],体质量显著减低[(291.4 4±11.6)g vs (252.7 4±6.8)g,P<0.01];光镜下可见MCT组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肿胀、坏死、脱落;肺动咏平滑肌明显增生,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肺血管结构发生重建;MCT组肺中小动脉I型胶原表达均显著升高(中动脉:0.23±0.01/3vs 0.27±0.02,P<0.01;小动脉:0.24 4±0.01 vs 0.30±0.02,P<0.01).结论 肺动脉中I型胶原堆积是MCT诱导PH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卡托普利、西地那非对右心衰竭幼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静;冯嵩;葛薇;刘娜;安金斗

    目的:了解野百合碱(MCT)致右心衰竭幼鼠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以及卡托普利、西地那非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MCT诱发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周后对照组分为N1组和N2组,模型组随机分为F1组、F2组、卡托普利( C)组、西地那非( S)组和C+S组。 N1组、F1组于4周末处死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C组、S组、C+S组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N2组和F2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均至6周,测每组存活大鼠相关生理指标。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右心室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结果:F2组血清TGF-β1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均较N2组高(t=10.088,7.259,P均<0.001)。 C组、S组右室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均低于F2组(P<0.05);C和S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630,7.183,14.905,P均<0.05)。 F2组血清TGF-β1水平与心肌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卡托普利或西地那非对右心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联用优于单用。

259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