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有关问题
近年来,尽管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消化道重建方式和保肛手术飞速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直肠癌均需经腹或经腹会阴根治性切除,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某些低位直肠癌可能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局部切除.
-
胃癌根治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长期以来,在保证胃癌根治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国学者就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作了无数实验和临床尝试,惜迄今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积极探索一种生理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一直是临床外科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包括肿瘤根治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等重要的技术环节,每一个技术环节同开腹手术相比都有相同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的处理技巧,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处理的是否恰当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技术方面,而消化道重建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难点之一,目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针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如何更安全、合理地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探讨.
-
全腹腔镜食管-空肠侧侧吻合
自1991 Kitano 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手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得到广泛开展。目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认可[2-4]。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腔镜外科医生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经从远端胃切除扩展到全胃切除。胃体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包括D2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两个部分。其中,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由于腹腔镜特有的放大效应和清晰的视野及良好的显露,现已逐渐被外科医生应用及掌握。但是,全胃切除术后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仍为操作难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样,而Roux-en-Y吻合可有效地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并可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是目前胃体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术式[5-9]。而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吻合,是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的重点与难点,其包括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圆形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等不同方式,各有利弊,对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的胃体癌患者,如何选择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目前争论的焦点。
-
小切口辅助BiII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作为标准术式已经确立。伴随着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的问世,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14年第4版已将其作为标准的常规性治疗[1]。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有BillrothⅠ式和BillrothⅡ式及Roux-en-Y法,重建途经包括辅助切口、手辅助或完全腔镜下。迄今为止,日本和韩国的消化道重建以BillrothⅠ式、经辅助切口为主流。在腹腔镜下进行消化道重建的历史进程中,经辅助切口重建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自2002年Kanaya等[2]提出Delta-shaped anastomosis (三角吻合)的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后,完全腹腔内进行消化道吻合重建的腹腔镜胃切除术日趋增多,也由此派生出辅助切口还是完全腹腔镜下进行吻合重建的争论。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类型,早在1963年Holdsworth[1]在总结大量临床病例的基础上就提出了爆裂性骨折的概念,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脊柱损伤,并在其脊柱二柱理论的基础上,描述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1983年Denis[2]在其三柱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爆裂性骨折并描述其损伤机制.由于此类损伤发病率高,且易发生神经功能损害,因此一直是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但在损伤分类、手术指征、重建方式、是否融合及其损伤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目前有关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近端胃癌术后重建方式与术后反流发生的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近端胃癌术后五种重建方式与反流发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更加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46例,近端胃癌根治术20例,分别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间置空肠代胃,P型间置空肠代胃术,Roux-en-Y吻合术式.食管残胃后壁吻合,随访其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与严重程度.结果 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2.5%,0.0%,25.0%,68.2%,和86.7%;其中行食管残胃吻合术式的4例发生严重的反流,营养不良,生活质量极差.结论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和间置空肠代胃对于减少近端胃癌术后反流、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是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重建术式.
关键词: 近端胃癌 重建方式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 间置空肠代胃术 -
胰胃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分析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病死率达50%[1].为了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Whipple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几经改变,但均未达到满意的效果.我院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胰胃吻合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随着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成为当今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
-
冠心病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冠脉血运重建经历了从溶栓、CABG和PCI到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国内、外已有观察性和随机性的研究报告.
-
肝移植患者重建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不同肝动脉重建术后肝动脉频谱特征,比较端-端吻合术及主动脉-肝动脉旁路术后肝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肝移植术患者术后肝动脉的超声表现.其中30例行端-端吻合术,18例行旁路术.超声检查于术后3~6个月进行,所有患者术后肝功能正常,无肝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结果行端-端吻合术者,肝动脉阻力指数较低,而行旁路术者肝动脉阻力指数较高.前者PSV平均为(57±16)cm/s,EDV平均为(25±14)cm/s,RI 0.33~0.71,平均0.58±0.13;后者PSV平均为(62±16)cm/s,EDV平均为(12±4)cm/s,RI 0.7~0.78,平均0.77±0.06.结论多普勒频谱形态及RI值与重建肝动脉的长度及管径有关,端-端吻合者,重建的肝动脉路径短,管径细但均匀,故血流阻力低;而旁路术者,重建的肝动脉路径长,管径变化大,因此,血流阻力大.在肝移植术后的超声检查及并发症诊断中,检查者必须了解肝动脉的重建方式.
-
直肠肿瘤术中盆腹膜重建技术的应用进展
直肠肿瘤术中大范围切除盆腔组织后,缺乏盆腹膜保护并分隔肠道和盆腔是盆腔手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盆底重建技术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1].近十几年来,盆腹膜重建技术广泛应用于直肠肿瘤和妇科手术等多个专业领域,且重建方式繁多[2].本文将对盆腹膜重建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
气管缺损与重建
气管缺损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一百多年了.气管缺损分为部分缺损与环行缺损、局部缺损与广泛缺损(≥6cm).目前局部缺损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广泛的环行缺损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重建方式以移植修复为主.为了解国外目前在此领域的进展情况,本文就气管缺损重建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历史概要:1881年Gluck和Zeller开始对狗的缺损气管行端端吻合重建术.1948年Danel开始将假体材料应用到气管重建领域,此后人们开始了有记载的广泛自体、同种异体和异种移植重建气管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1976年Neville指出血供问题是移植物存活和上皮化的关键.此后研究的重点就转移到了移植物的血管发生学方面.1991年Vacanti开始用异种软骨细胞体外人工合成的软骨组织重建气管的组织工程移植研究.1995年Park等成功地用自体软骨细胞体外合成了软骨组织[1].
-
MSCT不同层厚及重建方式对肾皮质厚度测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MSCT不同层厚及重建方式对肾皮质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上腹部MSCT增强患者,分别在5mm、1.25mm层厚及MPR重建图像上测量60只肾脏上盏平面、肾门平面及下盏平面皮质厚度,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mm层厚测得肾皮质上盏平面、肾门平面及下盏平面平均厚度分别为(5.54±0.954)mm、(5.59±1.195)mm、(5.45±1.048)mm;1.25mm层厚测得肾皮平均厚度分别为(5.49±1.095)mm、(5.38±1.065)mm、(5.45±1.055)mm;斜冠斜矢位上测得肾皮质平均厚度分别为(5.30±1.085)mm、(5.29±1.005)mm、(5.33±1.050)mm;三种测量方式测得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层厚及重建方式对肾皮质厚度测量值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科研中可以采用5mm层厚测量肾皮质厚度,以简化研究程序。
-
胃肠吻合器及切割缝合器在全胃切除空肠U型折叠代胃Roux-en-y吻合术中的应用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术式之一.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法颇多,目前尚无公认的佳方法.我科从2002年9~12月利用一次性胃肠吻合器及切割缝合器经腹行全胃切除术,采用Roux-en-y吻合空肠端U型折叠代胃消化道重建方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切除手术方式及胃肠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影响。方法案例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100例胃切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调查,统计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概率,同时按照胃切除方式以及为重建方式进行分组式分析。本组100例患者中行胃远端切除患者有80例,将其定义为A组。同时A组患者之中行Ⅰ式吻合术患者20例,将其定义为A1组;行Ⅱ式吻合术患者40例,将其定义为 A2组;行 Roux-en-Y吻合术患者20例,将其定义为A3组。另有20例患者行胃近端切除,定义为B组。在B组患者之中行空肠间置吻合术患者10例,将其定义为B1组;行食管残胃吻合术患者10例,将其定义为B2组。对比A组以及B组患者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概率。结果100例患者中并发胆囊结石患者18例,发生率为18%。行胃远端切除患者80例,术后并发胆囊结石例数16例,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生概率20%;行胃近端切除手术例数20例,术后并发胆囊结石例数2例,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生概率10%。行胃远端切除与行胃近端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概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重建方式术后并发胆囊结石发生概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行胃切除术之后会增加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概率,并且切除的方式以及重建的方式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概率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
-
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胃肠道疾病属于普外科患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相应的手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标准的胃癌根治性手术一般包括,胃部肿瘤的切除、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杀灭腹腔游离肿瘤细胞以及重建消化道四部分[1].其中,消化道的重建方式争论不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重建方式达70余种,但并无公认的佳方式.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需满足以下条件,如良好的食物贮存和消化吸收、较少的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重建简单易行等[2].本文将就胃全切除术,近端、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三方面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综述.
-
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骨肿瘤外科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骨盆骨肿瘤特别是骨盆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采用半骨盆切除的手术,现在常常代之以切除重建手术,重建方式有马鞍形假体置换、灭活再植、关节融合、异体半骨盆置换等[1].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由于其发生部位的原因,初期多在盆腔内生长或被臀大肌掩盖,加之早期症状轻微、定位差,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就诊时肿瘤体积多比较大,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样,对于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也面临新的内容及前所未有的挑战[2].兹就骨盆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计划,报道如下.
-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胃瘫的影响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的术式与术后胃瘫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胃部手术后出现胃瘫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行 BillrothⅠ术式10例( A 组﹚;行Roux-en-y术式者6例( B组﹚;行BillrothⅡ术式者16例,其中行单纯BillrothⅡ吻合术11例( C组﹚,行Bill-rothⅡ加Braun吻合术5例( D 组﹚。结果三种术式中胃瘫发生率:BillrothⅠ为6.80﹪, BillrothⅡ为8.70﹪,Roux-en-y为5.17﹪,BillrothⅡ术后胃瘫的发生率高,Roux-en-y术后胃瘫发生率低( P<0.05﹚。单纯BillrothⅡ式吻合和BillrothⅡ式+Braun吻合术后胃瘫发生率分别为13.41﹪﹑4.90﹪( P<0.05﹚。32例术后胃瘫患者中,吻合口行浆肌层缝合者20例(62.5﹪﹚,吻合口非行浆肌层缝合者12例(3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加做Braun吻合可以明显降低胃瘫发生率,消化道重建时行吻合口浆肌层缝合更易出现术后胃瘫。
-
王革博士学术简介
1957年王革生于中国沈阳。1982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85年他在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获硕士学位;1991~1992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系任副教授。他已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70多篇论著,并有四项专利。在美国他多次获得荣誉奖励计有:1996年由计算机层析和磁共振学会颁发的Hounsfield奖(证书复印件见附图),1997年由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杂志为杰出科学研究颁发的Giovanni DiChiro奖,1999年由美国医学物理学会颁发的医学物理讲学奖。从2001年起, 王革任IEEE杂志医学CT分册和医学物理杂志的副编辑。王革博士的主要学术成果有:他系统地推广了常用的Feldkamp圆轨扫描锥束重建方法,在国际上首先引入螺旋锥束扫描概念,发表螺旋锥束成像领域的第一篇论文。该方法被同行专家称为实用螺旋成像方法的原型(Prototype)。王革与Vannier从理论上证明:对于给定的X-射线辐射剂量,采用重叠重建方式的螺旋CT可得到比步进CT好得多的纵向分辨率。为此,螺旋CT的先驱之一Kalender在一篇学术社论"螺旋CT的技术现状"中称这一理论和实验结果代表这个领域的高水平。王革研究了图像分辨率度量的公理化方法,他和李异提出一个公理化方法并证明点分布函数的标准偏差是在非负空间内公理化图像分辨率的度量。姜明和他证明:在加权平方准则下,联立代数重建技术(SART)是收敛的。他和同事得出一种盲目去模糊技术,在人体模型研究中可改善图像质量达30% ;改善解剖特征清晰度。王革博士所领导的实验室重视临床应用,有CT肠道内窥术,耳蜗植入成像,CT血管造影术,CT动态成像等并相应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近年来,中国多名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在他的实验室进修,他也多次回国讲学。从2001-05月起,王革博士担任本刊编委、CT理论和医学CT的"协作编辑"。以他在CT/显微CT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对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热心态度,任此职务非常合适。(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