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段食管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云;张金岭;殷忠美;王守峰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中段食管癌原发灶和各组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活性,探讨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灶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放疗分子靶区勾画和个体化精确放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 TRAP 银染色法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χ2检验端粒酶活性表达强度与食管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采用 CMH χ2检验分析转移淋巴结、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差异,采用 Spearman 相关系数法分析原发灶和各组转移淋巴结端粒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50例食管癌中,端粒酶 mRNA 的阳性表达率为60.0豫,各组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 mRNA 的阳性表达率处于1.3豫~64.4豫之间,按照108、107、7、2、3、109(淋巴结组)的顺序依次降低。结论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了解肿瘤的转移能力和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一个标志,可以为食管癌分子靶区的勾画提供新依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支气管针穿刺获取的转移淋巴结标本与原发病灶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比较

    作者:李晓;马利军;张晓菊;马芸;张茜茜;潘金兵

    目的 比较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支气管针穿刺(EBUS-TBNA)获取的转移淋巴结(LN)标本与原发病灶(PT)标本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评价EBUS-TBNA获取标本用于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初治、非鳞状NSCLC患者(Ⅲ期和Ⅳ期)的PT标本与EBUS-TBNA获取的转移LN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比较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并评估不同EGFR基因突变患者靶向治疗的疾病控制率.结果 72例标本中,34例(47.2%)显示至少1个EGFR基因突变,其中PT标本33例,转移LN标本30例;主要是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PT和转移LN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为88.9% (64/72).1例患者的PT和转移LN标本中均有外显子21 L858R突变,而仅在转移LN标本中检测到T790M突变.EGFR基因突变的病例中有28例患者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其疾病控制率为71.4% (20/28,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4例).PT和转移LN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一致患者和突变不一致患者的TKI治疗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结论 通过EBUS-TBNA取得的转移LN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结果与同一患者的PT标本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通过EBUS-TBNA获得的转移LN标本可以用于EG-FR突变的检测.

  • TS、TP和dUTPase在大肠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差异与5-Fu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任建林;田林;赵素琴;梁建芳;郑绘霞;肖虹

    目的 观察、探讨大肠癌、切缘正常组织及其相应转移淋巴结中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和dUTP焦磷酸酶(dUTPase)的表达情况;研究是否存在大肠癌原发灶与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TS、TP和dUTPase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与5-氟尿嘧啶(5-ru)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评估TS、TP和dUTPase作为5-Fu化疗敏感性判定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大肠癌、切缘正常组织及相应转移淋巴结中TS、TP和dUTPase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TS和dUTPase的表达在表达水平、染色范围和染色深度三个方面均高于原发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TP的表达均为高表达,无相关性;大肠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耐药性不尽一致.结论 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的TS和dUTPa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转移灶本身的TS和dUTPase的表达水平选择化疗方案.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扩大范围淋巴结切除的转移淋巴结局部解剖学:分子学和组织病理学图文的研究

    作者:周家杰(摘译);李金华(校)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确定需要了解淋巴结转移局部解剖学知识。小的淋巴结转移可能在标准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很难被发现。为此,作者对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联合进行了分子和组织病理学的局部解剖学绘图研究。本组包括未行新辅助疗法患者52例。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闭孔窝、髂外、髂内和髂总血管范围。对直径≥3 mm 的淋巴结进行定量 qRT-PCR,观察PSA表达及标准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共切除淋巴结1469个(中位数27个/例),≥3 mm的淋巴结1186个。淋巴结的分子分析显示阳性患者27例(52%),阳性淋巴结127个,包括组织病理学淋巴结阳性12例(23%)在内。在35个组织病理学阳性淋巴结中,分子检查阳性淋巴结32个(91%),结合分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阳性淋巴结位置沿髂内血管者占16%,沿髂总血管者13%。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髂内区域内隐藏淋巴结转移者占48%,髂总区域内为37%,值得注意的是,髂内和髂总区域单独阳性仅分别为7%和11%。本组研究结果支持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髂总血管区域,以使淋巴结分期优化及切除潜在隐藏的转移。

  • 胃癌转移淋巴结乏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关系

    作者:韩杰;檀碧波;王安峰;吕炳蓉;石卫东;何春年

    肿瘤乏氧时产生的乏氧诱导因子(HIF)-1不仅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而且也参与肿瘤的放化疗抵抗[1-3].消化道肿瘤转移灶多药耐药性(MDR)的异质性促使我们关注胃癌转移灶中HIF-1α表达及其与MDR的关系[4].

  • 人甲状腺组织中钠碘转运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陆清;沈美萍;武正炎

    钠碘转运体(The 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定位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基底外侧膜,将2个钠离子和1个碘离子同时转运人甲状腺细胞,从而形成甲状腺细胞内碘的浓聚.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CR)方法测定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NIS mRNA的表达,探讨hNIS mRN-A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淋巴结的关系.

  • p16和nm23-H1在胃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作者:武步强;陈广斌;李永国;肖鹏

    我们通过观察p16和nm23-H1在胃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评估两者在预测胃癌肿瘤转移和预后中作为生物学指标的价值.

  • 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悦

    目的 探讨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诊患者30例(共96个淋巴结),行颈部肿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从0.4~5.0cm,85%以上的长径与短径之比<2,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液化者可为液实混合回声或液性无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边界多模糊不整.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47.9%)和无血流型(33.3%),Rl值较高,平均为0.72.部分可见颈静脉受压或静脉内癌栓.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根据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 消化道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survivin、bcl-2表达与化疗药敏性的关系

    作者:韩杰;吕炳蓉;檀碧波;耿玮;王安峰;赵建辉;何春年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survivin、bcl-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化疗药敏性的关系.方法 时54例胃癌和大肠癌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分别进行细胞培养化疗药敏性实验及survivin、bcl-2免疫组化染色,对比研究两种病灶的实验结果.结果 (1)原发、转移灶survivin表达一致率较低,为24.1%(k=0.0634,P=0.4392);survivin、bcl-2在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间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Z=3.5、9.5,均P>0.05);bcl-2在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226,P<0.05),原发灶中survivin与bcl-2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2937,P=0.0311).(2)11种化疗药物对原发灶、转移灶肿瘤细胞的平均抑制率不同.HCPT、LOHP、CDDP、MTX、VCR对转移淋巴结细胞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原发灶(t=-2.08~-2.48,均P<0.05),VP-16、THP、燃对原发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转移灶(t=2.11~3.06,均P<0.05).③在原发灶及转移灶中,survivin表达程度分别与VCR和VP-16、P1X的抑制率呈负相关(r=-0.4135及r=-0.4061、-0.5127;均P<0.05);而bcl-2表达程度则分别与5-Fu、PTX和VP-16、HCPT、PTX、LOHP、eADM的抑制率呈负相关(r=-0.4715、-0.3965及r=0.4002~-0.5644;均P<0.05).结论 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灶在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程度及时化疗药敏性方面均呈现与原发灶不同的异质性,术后辅助化疗靶目标应针对淋巴结转移灶.

  • MR扩散加权成像及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转移淋巴结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杨智钧;尚乃舰;张红霞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术前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5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后的直肠癌术前患者的盆腔MR、MR-DWI及MR-DWIBS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直肠癌病灶旁的淋巴结形态、分布情况、大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5例磁共振检查均被诊断为直肠癌,和术后的病理结果相符.术后已明确部位的淋巴结一共有12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4枚,非转移淋巴结86枚.ADC值分别为(0.81 ±0.16)×10-3mm2/s及(0.99 ±0.24)×10-3 mm2/s,长径分别为(9.69±3.89) mm和(6.27±1.89)mm,短径分别为(7.83 ±3.12)mm和(4.83±1.27)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短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可信度高,其次为ADC值,Wals值分别为9.551及7.330.淋巴结ADC值及长径、短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21、0.850,佳分界值分别为1.28×10-3mm2/s 、5.70 mm及4.64 mm,三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6%和28.8%、88.2%和57.0%、91.2%和51.2%.结论 MR-DWI及MR-DWIBS在术前直肠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有利于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 直肠筋膜对直肠癌诊治及预后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黄雅萍;陈楠;许卫

    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系膜及系膜筋膜是否受累与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1-6]:当肿瘤外侧缘距离手术切缘≤1 mm或在距切缘≤1 mm直肠系膜内观察到癌灶或转移淋巴结(即直肠环周切缘癌浸润,circumferential mar-gin involvement,CMI),是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文献[7]指出,直肠癌CMI的远处转移率会达到37.6%,局部复发率会升至16%,因此术前准确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不仅可以为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对术前是否需要放化疗及判断放化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T和MRI是目前活体显示直肠系膜及其筋膜的主要影像学手段,是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形态学依据,因此笔者对直肠筋膜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超声内镜与螺旋CT检查在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岩;郑国良;郑志超

    目的:通过对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对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旨在对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的理想术前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及临床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未行放化疗的14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均于术前进行了EUS及MS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来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在T分期中,EUS对SiewertⅡ/Ⅲ型AEG各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MSCT,其中总的准确度为90.34% vs.63.4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χ2=29.52),进一步分析kappa值为0.43,提示两者具有中等的一致性(0.4≤Kappa<0.75)。EUS对T1、T2、T3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MSCT,三组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在T4分期中,EUS未体现统计学意义有时。在T1a和T1b的病例中,EUS的敏感度高于MSCT。2)EUS和MSCT对SiewertⅡ/Ⅲ型AEG淋巴结转移判断,总的准确度分别为75.86%和64.83%,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kappa值为0.37,提示两者之间具有一般的一致性(Kappa0.4)。N0期,EUS未体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EUS对N1、N2期的敏感性显著高于MSCT,为82.14% vs.53.57%、79.24% vs.60.38%,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N3期中,EUS的敏感度较MSCT低,为61.11% vs.80.56%,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EUS在早期以及T2、T3期SiewertⅡ/Ⅲ型AEG的优势显著大于MSCT;2)EUS较MSCT对N1、N2期转移淋巴结的判断意义更大。

  •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脱落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宋书彬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冲洗脱落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手术治疗并进行腹腔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的163名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腹腔冲洗生理盐水量为1000 mL,胃癌术中清扫D2+淋巴结同时对切除的病灶及清扫的淋巴结分组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影响腹腔冲洗脱落细胞阳性率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63例手术并实施腹腔脱落细胞冲洗的患者,15例阳性,阳性率9.2%。胃癌患者腹腔冲洗脱落细胞阳性率与病期有关,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站别、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淋巴结总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淋巴结数/总淋巴结数×100%)及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无关。结论:对于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数多和转移率较高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腹腔冲洗阳性率较高,增大了术后腹腔复发转移的风险。

  • 5-FU对结肠癌转移灶抑制率与耐药相关因子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建辉;檀碧波;吴胜春;韩杰

    目的 探讨结肠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对5-氟尿嘧啶(5-FU)的体外化疗药敏性及其与多种耐药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48例结肠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敏性实验,并行P-gp,GST-π,p53,survivin和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FU对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原发灶(P<0.05).P-gp和Bax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程度高于原发灶(均P<0.05),Bcl-2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肠癌原发灶中5-FU药物抑制率与P-gp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转移淋巴结中药物抑制率与Bax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5-FU药敏性的主要耐药相关因子与原发灶不同,术后辅助化疗及逆转结肠癌的多药耐药性应针对淋巴结转移灶进行.

  • E-Flow成像对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评估

    作者:刘海峰;肖际东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丰富程度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共计94枚,放疗后40枚淋巴结消失, 52枚缩小,2枚大小不变.所有残留淋巴结血流减少或消失,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频谱由高速高阻变为低速低阻.临床疗效与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大小及血流丰富程度相关(P<0.05).结论:E-Flow成像技术可观测放疗前后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血供变化,对放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 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E-FLOW成像与分化的关系

    作者:刘海峰;肖际东

    目的 探讨鼻咽癌转移淋巴结血流显像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E-FLOW超声显像观察32例鼻咽癌患者共计56枚颈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将淋巴结血流丰富程度与鼻咽癌组织分化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中,高分化鼻咽癌8枚,其中0级血流4枚,1级3枚,2级1枚;中分化鼻咽癌16枚,其中0级血流2枚,1级3枚,2级5枚,3级6枚;低分化鼻咽癌32枚,1级7枚,2级12枚,3级13枚.鼻咽癌分化程度与血流丰富程度有关(x 2=-20.313,P<0.01,r=0.51).结论 E-FLOW超声显像检查可以敏感地显示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低速血流信号,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血流灌注有助于无创性的了解肿瘤分化程度.

  • CT能谱成像在胃癌周围侵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欧阳华忠;尹红军;贾文霄;杜江华;王皓;王云玲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胃癌周围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病理确诊为胃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腹部常规平扫和能谱增强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并分别测量并比较其双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差异.结果 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动脉期的NIC值分别是(0.545±0.087)、(0.143±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的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NIC值分别是(0.478±0.014)、(0.306±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223时的诊断转移淋巴结灵敏度为69.8%,特异度为91.2%;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392的诊断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85.6%.受侵脂肪组织与未受侵脂肪组织动脉期的NIC值分别是(0.651±0.351)、(0.001±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NIC值分别是(1.081±0.429)、(0.170±0.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 0.150时,诊断受侵断脂肪组织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86.7%;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 0.620的诊断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98.8%.结论 能量成像NIC值测定对胃癌周围侵犯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估的量化指标.

  • 胃癌转移淋巴结评估手段的研究现状及远景

    作者:涂敏;朱振舒;时林森;蒋锡群;汪灏;管文贤

    准确判断胃癌转移淋巴结是精确手术治疗胃癌的前提.现有的影像学手段尚不能获得满意效果.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及快速活检是目前常用的术中判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方法,仅限用于早期胃癌.纳米材料应用于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显影及术中示踪是一个新兴领域,但迄今用于研究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纳米材料必须依赖淋巴系统的有效回流,而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管常被癌细胞阻塞,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至今缺乏满意的胃癌转移淋巴结影像学显影及术中示踪手段.本文综述了高分子纳米靶向微球的作用特点,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新型靶向多功能纳米微球用于精确评估胃癌转移淋巴结的设想.

  • 消化道肿瘤转移淋巴结显影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钟克力;潘凯

    在胃癌根治性切除的病例中,有淋巴结转移者占774%[1],结直肠癌手术病例中,其淋巴结转移率为566%[2].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5年生存率随着转移淋巴结阳性个数的增多呈下降趋势[3].不言而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

    作者:姜勇;黄子林;吴沛宏;张福君;赵明;黄金华;范卫君;李传行;顾仰葵;张亮;高飞;李旺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7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7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57枚,直径1.0~5.5 cm;其中直径<2 cm 20枚(35.1%),≥2 cm、<3 cm 21枚(36.8%).≥3 cm、<4 cm 10枚(17.5%),≥4 cm 6枚(10.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或PET-CT.结果:治疗前17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13例于术后5~14 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76.5%.4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38例(80.9%),部分缓解4例(8.5%),无变化3例(6.4%),进展2例(4.3%),总有效率89.4%.主要的并发症为少量出血7例(14.9%).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148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