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吗丁啉联合达吉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及血清PG、G-17水平的影响

    作者:白一景;李璇;陈小林

    目的 探讨吗丁啉(多潘立酮)联合达吉(复方消化酶)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动力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吗丁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瘦素(LEP)、胃动素(MT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PG Ⅰ、PGⅡ及G-17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为90.48% (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餐前LEP、餐后LEP和MT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RH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餐前LEP、餐后LEP和MT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R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G Ⅰ、PGⅡ和G-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则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PG I、PGⅡ和G-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G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吗丁啉联合达吉治疗老年FD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胃动力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还可显著提升患者血清PG和G-17的水平.

  • 胃电起搏与胃轻瘫

    作者:王静;侯晓华

    有关胃电刺激治疗胃轻瘫的研究已近十年.随着可置入式刺激装置和电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胃电刺激研究中所取得的可喜结果,胃电起搏(gastric electric stimulation,GES)日益受到研究者和临床医师的关注.在已有的许多以人和狗为对象的研究中[1-16]观察了胃电起博对胃动力、胃排空和胃肠道症状的影响,尽管其结果还存在争议,但胃电起博为胃轻瘫和上消化道症状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

  • 胃窦部异位胰腺2例报道

    作者:张子昭;赵进清

    病例1:男性,40岁,因上腹部胀痛10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常规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胃体、窦交界部大弯处见一3 cm×3 cm×1.5 cm的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粘膜正常,中央呈脐样凹陷,活检报告为慢性炎症.钡餐透视:胃窦大弯处有一圆形充盈缺损及中央导管征.诊断:胃窦部异位胰腺.予抑酸及加强胃动力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体表胃电图表现

    作者:米军;董培玲;金瑞

    背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胃黏膜病变.目的:了解PHG患者的胃电图表现.方法:对15例PHG患者行体表胃电图检查,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PHG组餐前、餐后主频降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减少,胃动过缓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增加,餐后/餐前主功率比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G患者的胃电图表现存在明显异常,可能与其上消化道症状和胃动力紊乱有关.

  • 危重患者经鼻空肠双腔管和经胃管营养的临床比较

    作者:全华斌;彭侠彪;陈海英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鼻空肠双腔营养管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可进行胃肠减压,更适合于普遍存在胃动力减弱的重症患者.本研究前瞻性地将经鼻空肠双腔营养管和传统的经胃管两种营养途径进行比较,以期了解何种途径更具有优越性.

  • 阿齐霉素对胃排空及胃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

    作者:李娟;朱玉云;王德才;赵晓民;史以菊;高允生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AM)是近年用于临床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国外有文献报道,口服500 mg AM可明显增加胃动力[1].本文以小鼠和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观察AM对胃排空和胃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M对胃动力的影响.

  • 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与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于凤海;李兆申;许国铭

    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及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系胃肠动力性疾病,胃肠神经和胃肠激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作为肠神经系统中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神经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消化系.主要以神经分泌方式在局部起作用,在消化系的神经肌肉调控及胃肠动力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与GERD及RE的发生密切相关.现从NO、VIP对食管及胃动力的影响,在GERD及RE发生的机制以及NO、VIP相互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52例胃中液体食物分布特点

    作者:吕林;王静;唐旭东;黄穗平;王凤云;康楠;陈婷;朱恩林;王晓鸽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液体食物胃中分布情况,了解其胃动力障碍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52例 PDS 患者和1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在空腹,大饱腹感,餐后30、60、90和120 min 分别计算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和容积,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比率和容积比率,近端胃和远端胃排空率。统计学处理采用 t 检验、卡方检验。结果空腹、餐后120 min时,PDS 组近端胃容积分别为(9.06±7.88)和(24.72±24.02)cm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96±2.13)和(19.48±12.3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7、-0.875,P 均<0.05)。在大饱腹感时,PDS 组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比率为1.63±0.42,健康对照组为2.3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4,P <0.05)。在空腹时,PDS 组近端胃与远端胃容积比率为0.60±0.38,健康对照组为0.46±0.19,而在大饱腹感时,PDS 组为0.91±0.27,健康对照组为1.30±0.48,差异有统计意义(t=-1.505、3.970,P 均<0.05)。在餐后30、90 min 时,PDS 组近端胃排空率分别为(28.10±25.03)%和(68.80±16.1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4.97±14.41)%和(75.86±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87、1.718,P <0.05);两组远端胃排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PDS 患者液体食物分布在大饱腹感时远端胃容积大于近端胃容积,这可能是导致其近端胃排空率下降的原因,近端胃对PDS 患者胃动力影响较大。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后近期及远期胃动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红;刘永锋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及远期胃动力.方法:选择41例研究对象,均无糖尿病,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10例,手术对照组6例,术前组10例,术后近期8例(术后2周~6个月),术后远期7例(术后7个月以上).各组病人行胃电图检查,胃排空时间测定及胃液pH 值测定,术后近期组胃排空延迟并有症状者给吗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min及10 mg睡前口服,1个月后重新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术后两组胃电节律紊乱率较正常均明显增大,术后两组胃电频率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液pH值较正常明显升高,术后远期组胃液pH值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半排空时间较正常明显延长者占80%,有症状者服胃动力药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术后近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缩短者占20%.断流术后远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无明显差异.结论:断流术后近期大多数病人胃排空延迟,胃动力药物可缓解症状.断流术后远期胃排空接近正常.断流术不必常规行幽门成形术.

  •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相互关系探讨

    作者:梁锦雄;蒋丽蓉;郭秀东;赵萍

    为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胃动力学和空腹血胃泌素、胃动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胃动力药物疗效的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0例FD患儿分别测定空腹血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服用吗叮啉混悬液4周前后B型超声扫描,连续观察空腹、饮后即刻、15分钟、30分钟与60分钟胃排空状况.结果显示:吗叮啉治疗4周,对FD患儿上腹痛和/或上腹不适以及腹胀、厌食、早饱等有效率分别高达90%和87.5%;超声显示30分钟胃排空加快.FD患者胃肠激素测定结果无明显异常,但对胃动力药物治疗无效的FD患儿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有效的FD患儿明显降低.提示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异常是儿童FD重要发病原因;吗叮啉治疗儿童FD有一定疗效.大部分FD患儿无明显胃肠激素分泌障碍,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是引起FD的部分因素,但可能是难治性FD的重要病因.

  •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异常及应用西沙必利疗效观察

    作者:郝理华;李芬;张理菁

    本文拟从胃电活动方面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儿进行探讨,了解该病与胃电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予胃动力药治疗.

  • 血管活性肠肽和胆囊收缩素-8对创伤应激后大鼠胃动力的影响

    作者:刘婧;李兆申;许国铭

    目的:探讨创伤应激时大鼠胃动力的变化以及胃肠动力调节相关神经肽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胆囊收缩素-8 (CCK-8) 对它的影响.方法:于大鼠胃窦部缝置应力传感器,将大鼠双侧后肢骨膝关节以上钳断,制备应激模型.记录应激前后大鼠胃动力的变化及血浆内VIP和CCK-8含量的改变,观察应激前后静脉插管内给予VIP和CCK-8后胃动力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禁食状态,胃运动呈规则的相对静止期、收缩期交替的变化.VIP可抑制正常大鼠胃运动,CCK-8明显加强胃的收缩.应激使大鼠胃窦的规则收缩消失、运动加强;大鼠血浆内VIP含量在应激后1,2 h显著升高,CCK-8含量于应激后即刻升高,随后恢复正常.相同剂量的VIP对增强的胃运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创伤应激可致大鼠胃动力紊乱及体内胃肠动力调节相关神经肽VIP,CCK-8分泌改变,VIP对增强的胃动力有抑制作用.

  • 慢性应激与躯体化症状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蔚茹;徐三荣;时俊;蔡亦蕴;施慎逊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应激条件下,大鼠胃动力的变化来研究慢性应激在躯体化症状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慢性应激组(n=50)和对照组(n=25).慢性应激组以束缚浸水作为慢性应激方式,每日浸水1 h,持续3周,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指标:(1)大鼠应激前后的体重及进食量变化;(2)大鼠粪隐血试验;(3)实验后,大鼠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多巴胺(DA)和高香草酸(HV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4)用水迷宫试验来评价大鼠的认知能力;(5)用酚红排泄试验测定实验后大鼠的胃排空速度.结果 (1)应激前,两组大鼠的体重(g)(258.27±10.72 vs 260.97±10.29,P>0.05)和进食量(g)(26.63±0.82 vs25.99±0.43,P>0.05)均无显著差异,应激后,应激组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289.72±9.84.us 392.48±10.81,P<0.001),进食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9.72±1.99vs 29.22±1.45,P<0.01);(2)两组大鼠的粪隐血试验均为阴性;(3)与对照组比,应激组5-HT和5-HIAA明显降低(分别为14.80±2.50 vs 34.5±2.50,P<0.01和68.36±5.34 vs 114.15±6.13,P<0.01),而DA、NA、HVA等数值升高,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4)两组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秒)有明显差异(第1天;57.2±12.01 vs 47.68±10.13,P<0.001;第2天:58.44±14.13.us46.88±10.48,P<0.01),而两组水迷宫错误次数(次)则无明显差异(第1天:6.22±3.26 vs 5.88±3.38,P=0.403,第2天:6.4±3.31 vs 5.72±3.37,P=0.304);(5)应激组大鼠胃内酚红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52±10.00 vs 21766±6.22,P<0.005).结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胃动力的减退,但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致房性期前收缩

    作者:陈范元;陈辉;章建妹

    Mansfield等[1]曾在狗中证实迷走神经介质的食管气管反射,其他研究者在猫的模型中显示同样的反射弧[2].Wright等[3]证实了在人类的食管和气管、食管和心脏之间存在迷走神经介质的反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发生房性期前收缩用抗酸剂及胃动力药物治疗有效,共搜集5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冀能以此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心律失常的探讨有所裨益.

  • 糖尿病患者病程及体质指数、并发症与胃动力相关性观察

    作者:丁菊香;何军儒;郭艳荣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病程、体质指数(BMI)、并发症与胃动力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胃轻瘫(DGP)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0例,观察糖尿病患者年龄、BMI、病程、并发症等和胃窦收缩频数的相关性.以B超检测胃窦收缩频数及胃排空时间.结果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时间延长、胃动力减弱21例(35%),糖尿病病程<1、1~5年、>5年者胃动力减弱分别为l、5、15例.病程、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与胃动力减弱有相关性(r =0.608,-0.269,-0.279,P均<0.05).大血管病变、BMI与胃动力无相关性(r=-0.053,-0.016,JP均>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与DGP有相关性,与BMI无关.

  •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

    作者:张静祎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依靠抑酸剂和胃动力药物控制症状,但部分病例反复发作、无法停药,甚至少数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法缓解.对于严重或顽固的GERD以往需外科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但存在创伤大,术后难以修复及部分病例效果不满意等诸多难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始在内镜下治疗GERD,初步显示出操作方便、创伤较小、安全性及疗效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几年的GERD内镜治疗作一综述.

  • 胃窦部癌根治术后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荣朝;李忠;张岩松

    远端胃切除后常有程度不等的胃动力障碍,胃轻瘫是远端胃切除后的一个严重病症,其表现是残胃无张力,胃内容排空障碍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即胃轻瘫综合征.临床上持续时间长,治疗很困难,治疗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本文就远端胃切除后胃轻瘫的临床诊治予以报道及讨论.

  •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床旁超声指导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

    作者:戴雪榕;吴敏;沈雁波

    目的:比较超声监测胃容量和动力与回抽法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时超声监测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将48例行机械通气并实施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回抽法,每6h回抽胃液评估胃残余量,并根据结果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观察组24例每6h使用超声测定胃容量和胃动力指数,据此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观察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前白蛋白水平、误吸和腹泻发生率,记录护士平均每天调整肠内营养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75.0±1.9h)明显缩短,前白蛋白(27.2±0.6mg/L)明显升高,误吸发生率(4.34%)降低,护士调整肠内营养的时间(29.3±4.2min)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指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亚型与导纳胃动图的相关性

    作者:申爱华;陈文柳;戴禄寿;涂金芳

    为探讨功能消化不良临床亚型与导纳胃动图间的相关性[1],自2002年4月至12月,我们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164例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 阻抗式胃动力检查在胃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伟生;唐梅文;黄勇华;李桂贤;陈国忠;何振华;梁雪;姚春

    目的:应用阻抗式胃动力检测进行胃癌普查.方法:观察各期胃癌150例、胃溃疡80例、胃炎247例及健康成人100例的阻抗式胃动力特点,以发现胃癌患者的阻抗式胃动力特点及其特征性阻抗图轨迹.结果:试验性诊断胃癌28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检证实胃癌13例,准确率46.4%.结论:阻抗式胃动力检测可以发现胃癌胃动力和特异性表现,辅助诊断胃癌有一定的价值.

301 条记录 8/16 页 « 12...567891011...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