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灌流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 血液净化行业概况1.1 全球血液净化技术发展状况血液净化作为二十世纪后期在人工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疗技术,其治疗的适应症早已超越肾脏疾病范围被誉为与呼吸机、心脏起搏技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治疗措施,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尿毒症)、危重症以及中毒患者的主要救治方法.
-
行业好书推荐
本书为中国心律学大会会议用书,内容精炼,针对一年来心律学领域的进展与难点,以权威专家述评的形式加以交流.全书分为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心电学进展、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预防、ICD应用、心脏起搏技术、CRT、心脏电生理进展、房颤的现代观点、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多个专题,颇具学术针对性.
-
建立猪心大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
心大静脉作为冠状静脉窦(简称冠状窦)系统的主要属支,在心脏血液循环中起重要的回流作用,也是现代心脏起搏技术常用的导管放置部位[1],新近研究发现,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电极所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为进一步了解静脉管腔阻塞后心脏结构、功能及电生理参数的变化,指导临床工作,我们采用经皮穿刺技术,放置金属弹簧圈于猪心大静脉近中段,建立心大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并通过X线造影在不同时段进行评估.
-
心脏起搏治疗回顾与进展
1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机能障碍.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可用于临床心脏电生理研究及射频消融治疗.
-
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儿的护理
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起搏器的使用范围也较当初广泛.
-
右心室起搏伴心功能不全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后疗效观察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惟一有效的方法,但长期的应用中,也出现了与起搏相关的并发症,如起搏综合征、心功能恶化、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等[1-2],对这些并发症的处理,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目前双心室起搏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将右心室起搏升级为双心室起搏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国外也有相关报道[3-4].我中心自2008年开始对部分传统起搏模式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了升级为双心室起搏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对该部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儿童心脏起搏器或ICD、CRT-P或CRT-D的选择
目的:近年来随着儿科心内电生理和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儿科与成人在电极植入的位置和起搏器治疗方面是一致的,我科自2008年起至2013-03共植入104例心脏起搏器,并对其进行3月~5年的随访,对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室性高频事件和死亡的病例进行讨论,旨在今后和现有的患儿中选择更理想的器械和药物进行治疗,以大限度的减小死亡率。
-
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6)心房颤动与心脏起搏
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表现在对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包括采用单部位心房起搏,双心房(左、右)起搏,双部位(右心房的不同部位)起搏及不同工作程序等方法.
-
无导线心脏起搏
自1958年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后,其各种功能都发生了瞩目的发展,然而掣肘起搏器应用的并发症却仍然较多,其中经静脉植入式电极导线带来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资料表明:起搏器植入10年内约21%的电极导线发生了故障,这给一定比例的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危及了生命.即使在追求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时代,经静脉置入式电极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如:受冠状静脉窦先天发育的影响,左心室起搏电极不能进入冠状窦或不易到达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无电极导线起搏技术.
-
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室性心动过速22例临床分析
虽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并不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其常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可演变为心室颤动(室颤)导致病人死亡.目前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快速、有效地终止部分室速的发作;常需采用直流电复律技术,但该技术创伤大,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心理恐惧和身体的痛苦;而心腔内程控刺激对血流动力学尚稳定,意识清醒患者的室速亦有良好的疗效,但采用经食管心房起搏技术能否终止室速的发作,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本院经食管心房起搏成功终止22例室速的经验与体会.
-
双心房同步起搏的临床应用体会
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用于治疗伴有心房间阻滞的药物难治性房性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等,已取得一定疗效.本文结合我院1组病例总结并讨论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一些问题.
-
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随着近年来起搏技术的发展,心脏起搏器不仅仅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还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心房起搏部位也不只局限在右心耳,还可在Bachmann束、冠状静脉窦中段、Koch三角等部位.
-
对患者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下生活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心脏起搏技术是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一.许多研究曾对不同起搏模式在心排出量、肺通气量、运动耐量、氧摄入动力曲线和生存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但在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化.因此,我们对三度房室阻滞(AVB)且窦房结功能正常和心房、心室感知均≤10%(AS≤10%,VS≤10%)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在不同程控模式下生活质量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
心房颤动的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
采用无创性食管起搏技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做心脏电生理检查.资料阵发性房颤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7~65(平均48.5)岁,近1年内有反复发作房颤史,且记录到至少1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有阵发性房颤,超声心动图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和心房增大,经食管起搏心电生理检查时为窦性心律.对照组21例,男性1 3例,女性8例,年龄22~66(平均42.0)岁,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无房颤病史.
-
重视经静脉导线拔除术
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在导线上,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导线问世,扩大了起搏器的应用范围,导线顶端的电极与心肌组织接触更紧密,固定更牢,大大降低导线移位的发生率.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五例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永久心脏起搏,由于小儿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血管细小,身体发育不良,心腔位置畸形等,常规的成人起搏技术是否能成功应用,尚无大宗临床经验.本文报道近十余年内,对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经验.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9~8.8岁,体重9~19 kg.其中4例室间隔缺损,1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伴巨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狭窄.手术并发三度房室阻滞经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后如不能恢复,心率缓慢,反复晕厥,则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
-
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术现状
心脏起搏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表现在起搏器方面,而且也反映在导线上.不同造型和功能的电极导线的问世,扩大了起搏器的应用范围,电极头与心肌组织接触更紧密,固定更牢固.大大降低了起搏导线移位发生率.然而,随着起搏器应用的普及,由起搏器系统引起的并发症也不断出现比较常见而麻烦的并发症是感染,如不将起搏器和导线全部拿走,局部伤口流液、流脓将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由于电极导线在植入后2个月便被胶原纤维组织包绕,并与血管和心腔内壁粘连,致使电极导线难以拔除.以往临床上曾应用过多种拔除方法,但成功率低,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1987年美国Byrd等1首次报道采用血管内反牵引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电极导线的拔除成功率,同时也使与拔除过程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
频率适应性起搏
生理性起搏旨在重建心脏的节律和激动顺序.较多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存在窦房结功能不良,对运动和情绪不能作出正常的心率反应,即变时功能不良;而有些患者[例如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房信号不适于房室跟踪起搏.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去寻找心房以外的信号来改善起搏频率,促进了人工传感器(sensor)的发展并应用于起搏技术中.频率适应性起搏(rate adaptive pacing)是指起搏器通过传感器感知体内生理、生化及物理参数的变化随时自动调整起搏频率.传感器模拟正常窦房结的反应,满足运动和非运动的需要.
-
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血液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观察
随着起搏技术迅速发展和起搏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起搏治疗后,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患者血液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的观察,为合理选择起搏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目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日趋成熟,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虽然人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但其安置方法是一种创伤手术,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性.我科2005~2007年植入永久性起搏器36例,通过系统化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