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福建省畲族人群聚居地区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福建省畲族人口总数约为37.51万人,位居全国畲族人口首位(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9%),主要聚居在宁德市的福安市、霞浦县和福鼎市等全国三大畲族聚居县(市).1999年《健康报情况参考》第368期刊出"畲族群众中结核病、妇科病等疫情严重,建议进行调查和防治"后,引起时任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2000年畲族人群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1],发现畲族群众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429.4/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高达237.3/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高达248.6/10万).为此各级政府加强了对畲族结核病控制经费的投入,并加大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管理力度,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诊断患者、规范化管理患者[2].
-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
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研究评价,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应用循证医学构建中医临床研究评价体系,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中医临床研究评价中心,通过中医药虚拟网络连接,协作开放、资源成果共享的完整体系.科学、系统地评价中医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多层面的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国内外中医临床和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其发展的思路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从中医药的临床优势和特点出发,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信息技术在内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充分反映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综合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标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中心和数据库(Database)的建设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及其相关中医证候为示范,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评价体系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
中药新药临床再评价--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Ⅳ期临床研究
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药研究的<临床研究技术要求>中规定,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新药的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期.并对各期试验目的、适应范围、实验设计及受试对象做了明确的规定.
-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促进中医肿瘤研究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中医肿瘤学总体上仍停留在经验医学的水平,而将其上升发展为循证医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它们包括:1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合理的疗效评价标准始终制约着中医肿瘤研究的发展.以往中医采用的疗效标准多为证候标准,虽然能够突出中医药的治疗特点但相对现代医学标准差异明显,不利于学术交流,而且主观因素强,缺乏统一尺度,不甚精确.现代医学的疗效标准以近期瘤体变化来判定,缺乏对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评价而往往使之片面.其对应的是生物医学模式下"无瘤生存"的治疗理念,不仅现有的技术条件使"无瘤生存"的目标在实践中相当多的肿瘤无法达到,且往往会造成过度治疗,给患者造成诸多医源性损害.循证医学强调疗效评价终点指标和替代指标的区别,在肿瘤治疗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疗效判定的终点指标,肿瘤大小则属于替代指标,因此肿瘤的疗效标准应从瘤体的反应性(或稳定性)特别是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循证医学与中医疗效评价
[编者按]为了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推出一个新的专栏<循证医学与中医>,旨在系统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盲法、随机化、样本量估算、资料统计方法、结局评价指标、试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际性标准与规范,以期规范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报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促进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证据质量的提高.
-
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疗效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方法 学制约着中医疗效评价.现有评价方法未能反映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复杂性干预,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未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的现代医学模式.针对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及其社会学属性,需要采用综合定量研究和社会学定性研究的评价方法,创建适用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学.
-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指南(快捷)
1概述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手术中患者需要补充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以及麻醉和手术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改变和液体缺失,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避免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麻醉和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虽然历经数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诸如"开放性输液或限制性输液策略"、"胶体液或晶体液"以及"血容量监测和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参阅大量医学文献,制定本中国麻醉行业指南.此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推荐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
-
什么是循证物理诊断学?
当前循证医学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主流.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决策应依赖客观证据而不是个人经验或专家意见,强调用科学实证的态度寻找临床问题的佳解决方案.循证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然而目前循证研究多集中于探讨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症状和体征诊断意义的研究相对较少.
-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处理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女,28岁,首次妊娠7个月,常规体检时发现血小板为34×109/L,多次复查血小板均在28×109/L~36×109/L,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偶有刷牙后牙龈少量出血,胎儿发育正常.既往体健,无血小板减少病史,无其他疾病.经仔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妇产科医师请血液科医师会诊,协助治疗,血液科医师的意见不统一,有倾向于用泼尼松治疗也有倾向于不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病情变化者.我们希望通过寻找循证医学的证据,尽快确诊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
循证医学--医学教学与实践的新方法
医学实践中一种新的模式--循证医学方法正在形成.循证医学对过去单凭直觉经验、不系统的临床实践、以病生理原理作为充分依据即作出临床决策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它强调临床决策应来源于医生对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充分分析.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具备新的技能,包括有效的文献检索及对现有临床文献中所提供的证据如何正确评估的方法.
-
循证医学方法学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传统循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标准性方法,为解决若干重要临床争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新近发表的研究表明:以Meta分析为代表的循证医学方法,其理论支柱之一的“异质性检验”存在方法学缺陷,而且受到样本数影响、抽样误差导致假异质性的挑战,导致同类患者群采用同样干预却出现自相矛盾的结果,使得临床医师无所适从。我们从经典循证医学的缺陷着手,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数据相结合,提出新型的计算技术模型,将机制性解释和临床宏观表型吻合,使个体化精细医疗成为可能。
-
口腔医疗风险现状及预警机制的循证评价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共识,其中口腔医疗风险又有其特殊性。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侵入性检查和治疗越来越多,加上患者高度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口腔医疗风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关于医疗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经逐步开展,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但其中口腔医疗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总结我国目前口腔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现状并进行初步评价。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文献研究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难治性 NS 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1]。虽有自行缓解的可能,但大多数患者特别是大量蛋白尿患者,常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 IMN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没有“特发性膜性肾病”这一病名,因而中医对 IMN 的研究即是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研究显示,以辨识证素为基础,建立基于证素和病证结合的统一、客观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简化辨证的复杂性[2]。目前 IMN 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缺乏中医证候要素相关研究。故本课题旨在参照循证医学方法对近25年国内文献进行评价,用描述性方法对 IMN 中医文献进行定性的综合,以探讨 IMN 证候学特点。
-
循证医学方法与肿瘤同时放化治疗的进展
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而放化综合治疗是肿瘤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综合治疗形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肿瘤化疗出现以后,基于非常朴素的观念--放疗和化疗的空间协同作用,放射治疗是针对局部和区域病变,包括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变和区域淋巴结:化疗作为全身治疗能够杀灭远处的转移病变.
-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即将实施,这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劳动人民健康,必将起到积极作用.运用循证医学(EBM)的方法,来研究职业病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可提高职业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的质量,保证职业病防治法的执行,为此建议在本专业中逐步开展.EBM的核心是强调医学的证据,证据来源是各种临床研究的结论,其中有价值的是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但由于这一方法规模大,时间长,受到限制;另一途径是将若干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以Meta-分析作二次评价,以上结果的质量可作为1级或2级;其他临床研究结果的质量以次列入其后.EBM的另一要点是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强调和肯定临床实践经验;并主张以病人为中心,充分考虑每一病人的特殊性,重视成本-效应关系.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作为解决临床的某些疑难问题研究方法之一.在职业中毒范畴中,一些问题多年来未有明确的结论,如果运用EBM方法研究,可提供科学性强的证据,以提高诊、治质量.在众多问题中,初步想到的有以下几个.
-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为白内障患者制定康复方案
1 临床问题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 , 在我国是主要的影响视力和致盲眼病 . 自 1994年开始 , 国内相继 有采用不同中西医方法治疗白内障的报道 , 主要有中药内服、外用疗法、针拔疗法、手术治 疗等 , 手术治疗又涉及不同的截囊法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 许多前来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咨询各 种疗法的优缺点、是否可靠及疗效如何 , 而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临床医务人员想要知道的 , 以 往由于能利用的资料有限 , 很难对各种疗法作出肯定的评价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和对循证医学方法的了解 , 我发现可以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为白内障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 同时又可较准确地解答患者的咨询 , 更好照顾患者的知情权 . 因此我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 以图通过检索获取证据 , 了解几种常见方法的效果 , 制定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案 . 考虑到实 际情况 , 我只准备对中药内服、外用疗法和手术疗法中不同撕囊术的效果进行评价 , 不评价 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的针拔疗法和本地区尚无条件开展的超声乳化术 .
-
循证医学与心理治疗
文章对心理治疗中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循证医学中提倡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积极创造更多的新证据,特别应注意试验方法的规范;系统综述或荟萃分析也应更加详尽而深入.
-
循证医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早是从临床角度提出来的,当前已成为国际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循证医学虽然被认为是医学一个新分支或新学科,但广义而言,循证医学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循证医学实践、循证医学方法、循证护理、循证卫生管理等都应运而生.
-
酸相关疾病治疗的抑酸水平及药物选择
酸相关疾病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PU),应激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卓艾综合征及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其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危害病人健康和耗费医疗资源."无酸则无溃疡”的学说在1910年提出,至今仍是真理,经几代人努力,特别是H2受体拮抗剂(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PI)问世,以及携带式24 h食管、胃内pH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后,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年国外专家用循证医学方法,特别是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确定几种常见病治疗的佳抑酸水平,并在药物选择和剂量方面提出推荐方案,有些已达成共识.国内已开展有关研究,按国人特点作调整建议.重视这方面的进展,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及规范用药方案.
-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是导致婴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其所致的死亡数超过其他病原[1].在中~低收入国家,RV每天导致约1600~2400名儿童死亡(每年600000~870000例死亡),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占6%.据估计世界范围内腹泻病死亡中RV占20%~25%[2].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并不能减少RV感染[3],因此,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均较高.世界上任何地区儿童90%以上都感染过RV,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健康,因此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将对降低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4].迄今为止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腹泻已近20年,其效果及安全性究竟如何,有必要以循证医学方法作一科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