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将110例行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牵引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胫腓骨骨折牵引固定术后可以缩短牵引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钳夹牵引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
我院自1992年3月~1998年3月,应用特制钳夹牵引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22例(25个跟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7~50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双侧3例;闭合性骨折20例(23足),开放骨折2例(2足),伤口小于2cm,均为新鲜距下关节内骨折。骨折程度:X线片示Bhler角0°~15°15个,0°~-15° 10个;跟骨宽度较健侧增宽0.6~2.8cm,平均1.5cm。按Paley分类法[1],剪力骨折8例(9个跟骨),舌型骨折7例(7个跟骨),中央塌陷型骨折5例(6个跟骨),粉碎型骨折2例(3个跟骨)。合并症:脾破裂1例,肾挫伤2例,胸外伤血气胸2例,多发骨折3例。2 治疗方法 单纯性跟骨压缩骨折,入院后一般准备即可行钳夹牵引。有合并症者,待病情稳定后牵引。一周内牵引17例,1~2周牵引5例。采用洛阳正骨研究所生产的经皮钳,钳夹尖端修成一阶梯。局麻下,手法纵轴牵引,侧方挤压跟骨。于跟骨体后上1/3处,夹持侧方爆裂骨片,使钳夹两尖端刺入跟骨,尖端后增粗阶梯部位挤压侧方移位骨片。摇动钳夹在跟骨体内无松动,拧紧钳夹固定螺丝,钳夹尾部悬吊重锤牵引,牵引重量5公斤左右。先沿跟骨体纵轴牵引,拉开嵌插骨折端,再沿肢体纵轴向远端牵引,纠正跟骨上移,恢复跟骨结节角。根据床头摄片或透视骨折复位情况,调整牵引方向和重量。牵引后即可作踝关节屈伸活动。对牵引后距下间隙增宽,跟距关节面严重塌陷者,同时行钢针撬拨复位。牵引时间4~6周,去牵引后作非负重性功能锻炼。3月后患足负重。3 治疗结果 22例(25个跟骨),随访1~7年,平均3年8个月。根据张铁良等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2],总分100分,86~100分为优,71~85分为良,51~70分为可,50分以下为差。本组优11例(13个跟骨),良7例(8个跟骨),可2例(2个跟骨),差2例(2个跟骨),优良率为84%。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共收住腰椎间盘突出症99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由于重视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70例,女29例;年龄19~73岁。病程1周~10年。因腰扭伤急性发作60例(其中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3例,经皮穿刺切吸术后复发1例),有慢性腰部劳损史反复发作24例,无明显原因11例。本组临床表现均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并经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组均经3周的中药辨证施治,骨盆牵引,腰背伸锻炼,硬膜外封闭等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治疗与护理,结果痊愈67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0例。并经6月~1年随访,未发现1例复发。2 护理要点2.1 骨盆牵引护理:目的是使腰椎间隙距离增大,产生负压,同时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椎间盘回纳。牵引时患者平卧硬板床上,腰部垫一薄枕,并屈膝屈髋,两足底与肩同宽平放于床上。此体位可使腰椎间盘内外压力达到小和全身肌肉放松,有利于牵引发挥大作用。牵引时间在饭后1小时,避免饥饿和饱食时牵引。牵引重量一般每侧10~20kg。在牵引开始时应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使患者感到腰部有一定牵拉感即可。叮嘱患者不要过重牵引,特别是首次牵引。
-
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治疗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既往采用普通牵引和推拿治疗,疗程较长,见效慢.1998年5月我院引进了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治疗床,对31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此疗法与普通牵引相比明显缩短了牵引时间,痛苦小,见交快,疗效高,安全可靠,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腰椎快速牵引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根据牵引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将牵引分为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慢速牵引的重量为患者体重的30%-120%,每次牵引时间20-40min,需多次牵引,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1].快速牵引重量大,为患者体重的1.5-2倍,作用时间短(0.5-2s),多在牵引的同时加中医的正骨手法,该型牵引源于中医的"人工拉压复位"法.近10年,临床上多用多方位牵引,即三维多功能牵引,由于其应用时间较短,目前尚无统一命名.该类牵引床在治疗时可同时完成3个基本动作:水平牵引、腰椎屈曲或伸展、腰椎旋转[2].
-
牵引术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不能自理,容易发生多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科收治骨牵引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电脑牵引床故障3例
1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牵引床自动预热2min.设定患者所需牵引力的大小、间隔时间、牵引时间,按运行键,运行电机发出启动声响,但随即停止.观察数码显示面板牵引力的大小,已超过设定的牵引力,用手晃动一下运动床面,电机运行并可正常回复.
-
颅骨牵引病人垫枕高度的制作与应用
颅骨牵引是临床上治疗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颈髓损伤的首选方法.但由于牵引时间长及受牵引限制、翻身困难、被动体位等,病人往往产生失眠、烦躁、全身不适、疼痛等不舒适感.针对这一现象,在病人病情允许情况下,从舒适护理角度出发,我科对颅骨牵引病人自制了两种垫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其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
下肢牵引多用腿套的制作与应用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 ,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是下肢牵引多见,持续牵引时间较长,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牵引肢体不在牵引位,肢体不能保暖,不能保证有效牵引.鉴于此,本院骨科使用下肢牵引多用腿套,效果满意.
-
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去除脊髓型颈椎病病因的佳方法.方法:采用坐式颈椎牵引,对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发病症状、体征及发病部位不同进行严格掌握牵引角度,牵引力及牵引时间给予治疗.结果:治愈率3.1%,显效率21.9%,好转率72.7%,无效2.3%,总有效率97.7%.结论:改变了传统的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的看法,认为牵引对脊髓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颈椎牵引角度,牵引力和牵引时间要掌握适当.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临床报告
1 资料与方法本组采用针剌、按摩、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其中男68例,女54例;年龄22~76岁;病程15d~17年.以C5.6神经根受累多见.其中单侧颈、肩、臂疼痛、麻木114例,双侧疼痛、麻木8例;患肢肌力减弱41例,所有病例均有轻重不同颈肌紧张,颈椎棘突或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63例,臂丛牵拉试验(+)95例.颈椎x片或CT检查:椎间隙狭窄47例,椎间盘膨出或突出29例,其他均伴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或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取穴:患椎夹脊穴,直刺1~1.5寸,针刺得气,为求针感向肩背或患肢传导,每5~10min行针1次,留针20min.对疼痛较剧,得气后用G6805电针疏密波通电15~20min,输出量以患者耐受为度.(2)颌枕牵引法.患者坐位,放松颈肌,牵引角度取颈前屈10°~25°,牵引重量5~15kg,牵引时间15~20min/次.(3)按摩定位旋扳法.
-
脊柱牵引治疗技术(续一):各种牵引技术的临床选择应用
脊柱牵引的方法很多 , 可以根据不同因素予以分类 . 例如 : 根据牵引的部位可分为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引等 ; 根据牵引的体位可分为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等 ; 根据牵引力不同的来源可分为自体牵引、重力牵引、滑轮 -重量牵引和动力牵引等 ; 根据牵引力量大小可分为轻重量牵引、中重量牵引和大重量牵引等 ; 根据牵引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 ; 根据牵引力量的连续性可分为持续牵引、间歇牵引等 . 脊柱牵引分类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各种脊柱牵引的方法 , 以利于临床上更为合适地应用此项技术 . 现将具体内容详细介绍如下 .
-
瞬间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
0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颇多,三维、快速腰椎牵引适应人体脊柱的解剖特点、符合中医整复原理,且具有牵引时间短、患者痛苦少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确实.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
回顾我院2001年9月至201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3~14岁.左侧16例,右侧36例.无移位骨折8例,有移位骨折:屈曲型5例,伸直型46例.闭合骨折51例,开放骨折1例.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至3天.2 治疗方法2.1 无移位骨折 采用"8"字绷带或长臂石膏托屈肘位固定3周.2.2 有移位闭合骨折2.2.1 手法整复 无需麻醉,患者仰卧位,一助手握患者上臂上段,一助手握患者前臂中下段,前臂旋后位,对抗牵引,矫正嵌插移位,牵引时间约5分钟,术者以双手2~5指在肘前环抱,使手掌置于肱骨髁上内外侧,相互挤压,使远端尺侧移位复位,并适当桡偏,然后用双手2~5手指环抱住骨折近端前侧,双手拇指推顶尺骨鹰嘴部,同时嘱前臂牵引助手快速屈肘130°左右,复位即完毕.
-
骨科下肢牵引装置的改进与应用
下肢牵引术是治疗下肢骨科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应用较多,分皮肤牵引和骨骼牵引.骨骼牵引又分: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由于牵引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现用的牵引架不能满足临床所需,存在以下不足:(1)影响牵引治疗的效果;(2)人性化治疗欠缺,病人倍感不适;(3)适用范围局限.因此,依据牵引原理对现用的布朗式牵引装置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不同固定方法和牵引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导尿管佳的固定方法和牵引时间.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 n prostatie hyperplasia,BPH)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URP,术后留置F20三腔气囊导尿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4组,采用纱布结固定法、腹股沟区固定法分别牵引6、12h,评价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疼痛评分、尿道口溢血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评分及尿道口溢血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URP后留置导尿管采用腹股沟区固定法牵引6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
牵引治疗颈椎病间隙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目前95%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依靠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牵引为该疗法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影响牵引疗效的因素甚多,我们观察了间歇牵引治疗颈椎病156例,对牵引间歇时间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156例,甲组84例,男28例,女56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8.6岁.乙组72例.男26例,女46例,年龄29 ~ 65岁,平均年龄50.2岁.病程<1年甲组58例,乙组50例;1~10年甲组16例,乙组22例.根据杨克勤分型标准[1]:神经根型甲组54例,乙组46例;椎动脉型甲组14例,乙组13例;神经根和椎动脉混合型甲组14例,乙组12例;脊髓型甲组2例,乙组1例.所有病例摄X线片,其主要征象见表1.
-
可折断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32例
粗隆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发生不愈合极少,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对一些年龄大的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既往常用骨牵引治疗,因牵引重量、牵引时间掌握不好常并发髋内翻畸形,同时牵引时间长,一般8~12周,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及尿路感染.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粗隆骨折已大多开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多样.我院1998年4月~2000年7月共收治顺粗隆骨折32例,行开放复位、可折断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正畸牵引对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探讨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63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将其分为成人组(n=31)和少年组(n=32).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的正畸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所需牵引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少年组治疗所需牵引时间为(7.93±1.72)个月,明显短于成人组的(12.56±3.87)个月;并且,少年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6.88%(31/32),而成人组治疗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仅为74.19%(23/31),可见少年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成人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时期采用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效果要显著优于成人期,可见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早发现并给予早期治疗对其疾病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
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60例临床护理
2000年12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各种类型股骨干骨折患儿60例,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0 d~8岁.骨折为横断形、斜形或螺旋形,牵引时间为2~3周,住院时间为20~3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