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6例鼻咽癌侵犯副鼻窦的MR影像分析

    作者:陈露斯;卫光宇;胡学锋;曾晓红;卢秋霞

    目的 分析鼻咽癌侵犯副鼻窦的核磁共振(MR)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4年8月收治的首诊鼻咽癌并副鼻窦侵犯的56例患者MR表现.结果 MR表现为窦壁破坏100%,窦内黏膜增粗51.8%,腔内占位64.3%,侵犯病灶与鼻咽肿瘤相连98.2%,合并积液25%.在扫描技术上,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6.1%、76.8%和98.2%(P<0.000),而T1W1,T2W2在60%左右,增强扫描则高达100%(P<0.000).结论 窦壁连续性中断、不完整;窦腔黏膜不均匀性增厚;窦腔内肿物与鼻咽肿瘤主体相连,有相同程度的强化;在T1W1呈等或略低信号,在T2W1为略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是诊断副鼻窦受侵犯的要点.MR的矢状位及增强扫描有助于副鼻窦侵犯的诊断.

  • 39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廖敏清;肖社平

    目的探讨如何稳妥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4~2004-05间396例(716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6例(716侧)并发症发生率为16.8%.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1侧),眼眶内炎性肿块1例(1侧),眼内直肌损伤1例(1侧),术中需要输血的较大量出血32例(61侧),眶周瘀斑8例(9侧),术腔粘连33例(47侧).结论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训练,术前对病变性质、范围和手术方法作出充分的评估,以及术中精心操作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 外伤性气颅的CT诊断

    作者:周学红

    外伤性颅内积气又称外伤性气颅,因颅底骨折,颅骨开放性骨折或火器脑穿通损伤,骨折线波及副鼻窦、乳突气房或颅脑其它部位损伤致硬脑膜破裂而引起,是颅脑损伤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颅脑损伤的9.7%[1].笔者收集了50例外伤性气颅患者的CT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儿童副鼻窦的16层CT低剂量扫描

    作者:边当绒;于春英;顾志娟;李颖;杨西海;王雪莉;罗肖山;激扬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中的低剂量应用.方法:60例疑诊副鼻窦炎的6~12岁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00mAs (A组)、50mAs(B组)和20mAs(C组),获取5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并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与A组比较,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和80%.A、B组间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三组轴位图像间噪声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冠状位图像间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应用20mAs管电流进行儿童副鼻窦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副鼻窦结构,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作者:朱莹;钱可久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由Madame Louis-Bar于1941年首先报道.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完全外显疾病.其发病机制为DNA修复缺陷.患儿多在十岁前出现症状,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皮肤,表现为共济失调、反复副鼻窦和肺部感染以及球结膜、上眼睑、耳面部、上颈部的毛细血管扩张.磁共振表现为小脑萎缩.病程晚期好发肿瘤,患者多死于感染和肿瘤.以下就结合本院一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Louis-Bar综合征进行分析.

  • 颌面复合伤伴左眼视神经损伤1例

    作者:刘雨;张又清;孙叙清

    患者男,23岁.于2002年8月22日11时被他人用木棒击中左侧面部,眶下皮肤裂伤出血伴左侧鼻孔出血,左侧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左眼视物不清.神志尚清,无昏迷,不伴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来我院急诊.CT扫描检查示副鼻窦多发性骨折、眼眶血肿、视神经受压(见图⑨、⑩).查体见左眶缘下一长约3cm、深累及眶膈的伤口,可见眶底脂肪脱出,即清创缝合处理,以"左眼钝挫伤"于22日13时收入院.

  • 上颌窦神经鞘瘤1例

    作者:翟明伟

    患者男,37岁.因左鼻塞,流脓涕2年,左眼睑肿胀,头痛、发热、鼻塞及流脓涕加重5天于2000年1月24日入院.患者无涕中带血、面部麻木等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左眼流泪,左眼睑及面颊肿胀,鼻外形正常,左内眦部压痛,左侧鼻腔粘膜充血,有粘脓性分泌物,外侧壁内移,未见明显新生物,副鼻窦CT示:左侧上颌窦内均为软组织影,左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入院后抗炎治疗,术前诊断:左上颌窦肿瘤并左面部感染.

  • 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儿童副鼻窦扫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蔡杭美;卢辉群;许晓杰;戴晓鹏;丁银新;叶向阳;叶波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低剂量技术CT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患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 mA)及低剂量(管电压100 KV、管电流45 mA及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5 mA)扫描;记录并比较每位受检者CT剂量指数(CTDIw),并由2名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对各组扫面图像进行质量评判.结果 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卜降幅度分别为59.23%及72.42%;低剂量1组图像质量较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所有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低剂量2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有3例图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适当降低儿童副鼻窦扫描参数,既能得到良好质量的图像,又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作者:

    1 病案摘要患者男,38岁,因左侧鼻腔进行性鼻塞伴涕中偶带血丝1月余于2005年1月就诊我院.查体示左中鼻道见大量淡红色、半透明呈荔枝肉样变的新生物.头颅CT平扫示:左鼻腔内见软组织影,所见副鼻窦骨质未见破坏.

  • 原发于鼻腔和副鼻窦的神经内分泌癌两例报告

    作者:张雨洁;龚有若

    1临床资料病例1,男,54岁.患者因右侧鼻腔进行性阻塞3年,加重半个月于2003年1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右侧鼻腔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1月16日于该院在鼻腔镜下行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质脆,其蒂基底部位于鼻腔外侧壁上方,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吸收.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倪兆敏;史本功;陈红;卢立标;杜斌;张军良

    随着CT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辐射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降低辐射剂量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2]。尤其是儿童,CT检查必须严格遵守辐射防护原则,优化CT扫描参数。副鼻窦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由含气空腔和较薄骨板构成),是低剂量CT检查可行的前提。虽然国内外关于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副鼻窦检查的应用已有较多报道,但多为单纯通过降低管电流来降低辐射剂量[3]。本文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降低管电流、管电压的可行性,并寻找合适的扫描参数。

  • 副鼻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作者:张俊钦;徐亮;赵柳燕

    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副鼻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提高对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罕见发病部位的认识,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经验.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46例

    作者:韩瑞璋;王伟明;张建忠;龙连圣;于烽;赵保;盛文国;李夏良;赵朝辉

    外伤性脑脊液漏常发生于颅底骨折,特别是严重的粉碎性颅底骨折患者.骨折致硬脑膜及蛛网膜同时撕破,脑脊液自骨折累及的筛窦、额窦、蝶窦等副鼻窦及岩骨鼓室盖等处流出,伤后立即发生的为急性脑脊液漏,伤后数周发生的为延迟性脑脊液漏.

  •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CT诊断

    作者:王冠军;虞?;张伟德;杨斌

    蝶窦位于颅底,解剖位置深在、部位隐蔽,而且由于蝶窦病变引起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应用CT行全副鼻窦扫描,探讨其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副鼻窦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初步应用

    作者:陈仲平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在低剂量时对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副鼻窦冠状面CT扫描的226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副鼻窦炎分为:炎症组,有副鼻窦炎,112例;正常组,无副鼻窦炎,114例.每组再按照管电流值不同,分为200、100、50、25 mA 4个亚组,比较图像质量与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2组的200、100、50 mA亚组图像质量均无差异(P>0.05),在25 mA亚组的图像质量则明显较差(P<0.05).炎症组高分辨率重建不能提高细微解剖结构显示,正常组则可以提高解剖结构显示.眼晶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随CT管电流降低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副鼻窦,在降低管电流至50 mA时不损失图像诊断质量,同时晶状体所受放射剂量明显降低.

  • X线平片对副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00例分析)

    作者:黄友锦;卓启瑶;李心光;郑勇斌

    副鼻窦影像学检查的频率颇高,临床上对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对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 上颌窦脓肿继发斜肌不全麻痹1例

    作者:黄国忠;洪锦川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3岁。因复视、头晕、头痛、呕吐半个月于2000年6月8日就诊我院内科。入院后经查血常规、血糖、头颅CT、颈椎CT,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胸部平片报告右下肺叶炎症性改变,经抗菌、抗病毒等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缓解,左眼球及眼眶胀痛加剧,复视,视物不清,遂转诊我科。体检:BP17/11kPa,视力右1.5,左0.5,33cm光照影L/R15°,左眼球下转、内转明显受限,左眼注视困难;眼压左Tn+1,角膜清,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神经乳头充血,静脉搏动较强,余(一)。初步诊断急性左上斜肌不全麻痹(原因待查)。行双眼球、眼眶及副鼻窦CT扫描报告:左上颌窦腔密度增高,考虑左上颌窦囊肿或脓肿;双眼球及眼眶未发现占位性病变。于当日行左上颌窦穿刺,穿刺后抽吸及冲洗出约15ml草绿色脓液,并往左上颌窦腔注入庆大霉素,全身应用抗菌素治疗。次日复视、眼痛、头晕等症状基本解除,左眼视力0.9。3天后再行左上颌窦穿刺冲洗1次,症状全部解除,左眼视力恢复至1.2。观察1个月病情无复发。脓液细菌培养报告为绿脓杆菌。后诊断为左上颌窦脓肿继发左眼上斜肌不全麻痹。2 讨论 鼻源性眶内感染是化脓性鼻窦炎常见并发症。但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此类并发症已少见。前组鼻窦与眼眶顶壁、内壁及底壁相接,后组鼻窦与眶内壁后部、眶上裂及视神经孔相邻,眼眶壁的2/3以上从上、内、下三个方向仅有的极菲薄骨板与鼻窦相隔,故所有的鼻窦均可因骨壁坏死造成眶内并发症,眼眶内侧壁有筛前神经、筛后神经及其伴行的动静脉经筛前孔和筛后孔通过,鼻眶之间也有淋巴管交通,这些均为眶内感染的途径。在急性鼻窦炎,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可以经上述途径进入眶内,鼻甲肥厚、鼻息肉、鼻中隔高位弯曲等常为眶内感染的诱因。本例患者抵抗力较差,局部及全身的感染症状、体征不典型,突出症状为复视、头晕,病情隐蔽,较易漏诊。后经专科检查后确定左眼上斜肌不全麻痹,动眼神经及视神经受累,在捧除中枢神经疾患后,进一步检查眼球邻近结构特别是副鼻窦情况可作出正确诊断,针对病因而得到根治。

  • 巨大鼻石 1例

    作者:肖少军;汪进益

    鼻石在临床上少见,多为数克或 10~ 20 g,重达 42 g之巨大鼻石在临床上罕见,我科曾遇 1例,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 12岁,中学生,因反复右鼻出血 6年余,加重 3天。于 1998年 8月 25日入我院门诊求治。专科检查:右鼻前庭及鼻腔布满血液,清理鼻腔并止血后见鼻粘膜充血,右鼻腔中见形状不规则之棒状物,充满鼻腔,呈黑褐色,质坚如石,在其邻近粘膜面上可见肉芽和溃疡,鼻腔后部窥不见。副鼻窦华柯氏摄片示:右鼻腔内见一个边界清楚充满鼻腔之致密块状影,上颌窦及筛窦等副鼻窦未见侵犯。临床诊断为巨大鼻石 (右 )。在局麻下行经鼻腔结石取出术,术中将鼻石钳碎后依次取出,见鼻石表面呈桑椹状,黑褐色,质坚,湿重 42 g。手术顺利将鼻腔内结石全部取净和肉芽清除使鼻腔通畅,术后每日门诊行部鼻腔处理和全身抗炎治疗 5天后痊愈。

  • 鼻中隔黏膜囊肿1例

    作者:袁祖均;彭洁宇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右侧鼻腔通气不畅,嗅觉减退,头痛,偶伴涕中带血1年余,于2008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12月因鼻塞、头痛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鼻息肉,经药物治疗半个月无效,而转入我院.我院门诊拟鼻腔肿物(性质待查)收入住院.入院后行前鼻镜及鼻咽喉镜检查,发现肿物位于鼻中隔与中鼻甲中后段,后鼻孔及鼻咽部未见异常.肿物呈淡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触之无压痛、无出血.副鼻窦冠状位CT检查见:在右侧鼻腔有能见一椭圆形,边界清晰的囊性影,鼻腔骨质未见破坏,各鼻窦未见异常,拟诊鼻腔内囊肿(右).

  • 不同管电流技术在副鼻窦CT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包江萍;晏飞虎;付启义;杨井岗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副鼻窦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付鼻窦CT检查患者,其中用固定管电流(FM)技术和ATCM技术各30例。 FM组管电流为200mA,ATCM组设定噪声指数(NI)值为4,管电流范围10-250mA,其余参数相同。对2种毫安技术的mA值、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CM组的剂量长度值(DLP)平均为(340.7±43.4)mGy·cm,较FM组的平均DLP(447.1±0.0)mGy·cm下降23.8%,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评价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副鼻窦CT扫描应用ATCM技术,在获得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约23.8%,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198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