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CT导向下套管针与自动活检针在介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术是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而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临床医生需要更多的病理学信息来设置可靠的治疗计划.
-
肿瘤性腹部包块的诊断思路
几乎所有的腹内、外脏器实质性肿瘤都可形成腹部包块,大多数腹部包块由于出现肿瘤所在脏器的症状和体征而行相应的检查时被发现,但有相当一部分腹部实质性肿瘤常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而就诊,其鉴别诊断往往不易.这样势必给治疗计划的确定带来困难.良性肿物延误诊断对预后的影响不大,但若是恶性肿瘤,常常因延误治疗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将重点讨论腹部肿瘤性包块的诊断思路.
-
T3a前列腺癌报告1例
2012年11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与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国际学术交流项目--"Rising Star中国行"在广州启动,由EAU奖学金委员会主席,法国C-C.Abbou教授带领3位欧洲青年学者S.Gudjónsson、F.Farag和M.A.Cerruto 于11月22日来我院观摩学习期间,就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进行了讨论,具体如下:
-
S-100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很多技术被用来监测缺血性脑损害的程度和预测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近远期预后,例如MRI、CT等成像技术帮助医生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并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但临床上连续作MRI、CT监测是不现实的.近二十年来人们把注意力渐转向了神经生化标志,越来越多的神经系统特异性标志蛋白质被现[1-20],
-
拔上前牙麻醉引起一过性失明1例报告
患者男,65岁.2000年4月因镶牙需要,来我院就诊要求拔牙.检查:右上第一前磨牙残冠,叩诊(-),探诊(-),牙龈无红肿,牙无松动.身体健康,无拔牙禁忌症.诊断:右上第一前磨牙残冠.治疗计划:局麻下拔除患牙.上午时给予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加2%普鲁卡因(皮试阴性),行局部麻醉,5min后患者述双眼失明,请五官科医生会诊,眼前及眼底均未见异常.嘱患者平静情绪,躺在牙科椅上休息.30min后,患者视力恢复.拔除右上第一前磨牙残冠,压迫止血,常规医嘱.拔牙手术中、手术后患者未诉其它不适.
-
Cone Beam CT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断层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为颅颌面结构和牙齿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三维影像.由于成本较高,早期CT影像技术只用于复杂的颌面外科手术病例,口腔种植的应用使该技术在颅颌面部的应用更加普遍化,继而推广于埋伏阻生牙位置、牙根形态和颞下颌关节的评价.
-
第7版肺癌TNM分期及影像学在其评估中的价值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7%.制定肺癌TNM分期系统的目的在于帮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计划、判断患者的预后、评估治疗结果以及有助于不同医学中心进行信息交流.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7版肺癌TNM分期系统,此分期系统主要由国际抗癌联盟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的推荐意见制定.2009年11月推出的第7版肺癌TNM分期在总结来自全球大量研究数据(来自19个国家46个医疗中心共100869个肺癌病例)的基础上对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进行了较大修改,也得到其它后续研究的证实.新的TNM分期系统被认为也适用于小细胞肺癌和类癌.为了使国内放射科医师更多地了解2009年肺癌TNM分期系统,本文对第7版和第6版肺癌分期中的主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新版肺癌TNM分期系统的临床意义和不足进行了探讨.
-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RI检查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引流丰富,全身约有800枚淋巴结,其中约300枚位于颈部[1,2].颈部淋巴结增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可为炎症、淋巴瘤和转移癌的表现之一.大多数颈部淋巴结增大临床可扪及,但是深在及咽后隐蔽的淋巴结则难由临床查见,病理性质也常难以确定.临床上,对肿瘤患者进行准确分期是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的基础,而准确地评价淋巴结是其关键所在.
-
CT与外部设备连接相关问题探讨
通过CT或MRI采集数据,经局域网(LAN)传输至其他外部设备进行图像再重建、制定定位治疗计划,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图像共享方式.本院自1996年起使用GE Hispeed RP型螺旋CT行定位扫描,放疗中心对CT图像行再处理用于头部X刀治疗.两者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采用IP/TIP协议经Hub、同轴电缆传输图像以达到图像共享的目的(图1).目前,神经外科、肿瘤科、放疗中心共约200人次治疗,效果良好,得到临床科室的好评.现就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
翼腭窝解剖及病变的影像学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简称PPF)是面深部的一个重要结构,与颅内外许多腔与窝相交通.许多病变可累及此窝,并可沿此窝的自然通道向与之联系的腔与窝蔓延.了解此窝的解剖结构、毗邻及有关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对PPF区病变的临床治疗或治疗计划的制订及对预后的估价具重要意义.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许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对此窝的解剖与涉及的病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旨在对此窝的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影像学进行综述.
-
MR图像与PET的图像联合
将MR图像与PET(正电子发射体层)图像联合(重叠),可使可疑的脑瘤得到更准确的定位、定性、活检和治疗计划.
-
常规计划设计中靶剂量给定点的选取
放射治疗通常是根据患者的肿瘤分布情况,结合肿瘤具体的临床表现,如类型、期别及所在部位,放疗医生在CT定位片图像勾画出靶区--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确定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范围,给出靶剂量与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危及器官的大允许剂量等,并同物理师一起借助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
-
在颌骨及鼻骨损伤诊断中螺旋CT的2D、3D及MPR图像的比较
以往,颌骨损伤的诊断多依赖于X线平片,但其影像前后重叠,难以清晰显示骨折.螺旋CT可经过多种后处理软件成像,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临床制订治疗计划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笔者搜集33例颌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资料,就其2D、3D、MPR等后处理成像技术进行讨论.
-
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学服务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面临的重大改革,医院药剂科的任务和功能也将面临重大改变. 这就需要药剂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临床药学、为患者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上来,即以病人为中心,为他们提供直接与药物有关的服务,促进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作为药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深入病房,参与病人的药物治疗.下面将我们下病房从病人主诉、客观检查、病情诊断、治疗计划四个步骤入手,参与临床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
对肛肠科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指导思想正在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护士应全面的了解病人的身心情况.在实施疾病治疗计划的同时帮助病人及家属获得有关疾病自我监控和健康促进的知识,有目的 的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
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营养不良相关疾病,即使在富裕的西方社会营养不良的严重性也与结核病密切相关[1],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正规化疗的同时,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1998年5月~2000年8月我们对78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了营养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改制短丝袜在PICC导管外固定中的妙用
PIC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保护了外周血管,减少了患者每日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成功地进行PICC置管术是静脉输液治疗的第一步,正确而有效的导管日常护理则是PICC导管能正常使用,完成治疗计划的重要保证.其中导管外固定则是PICC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致口腔溃疡的护理研究进展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同时,对增殖旺盛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上皮细胞等均有影响,其中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病率高达24.8%~67%[1];口腔溃疡不仅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和对治疗依从性,严重可导致治疗计划中断[2],更是导致致死性感染重要因素之一[3].因此,研究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发生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如下.
-
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中膀胱和直肠ICRU参考点剂量和体积剂量受量比较
目的:探讨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中危及器官的ICRU参考点剂量和体积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3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的19例患者的61个治疗CT图像,通过设计治疗计划,A点剂量归一,得出计算结果,并对膀胱和直肠的受照剂量进行评估.结果:膀胱的DICRU参考点的平均剂量为(3.48±0.67) Gy,D2cc体积的平均剂量为(3.53±0.58) Gy.直肠的DICRU参考点的平均剂量为(3.19±0.85) Gy,D2cc体积的平均剂量为(3.43±0.71)Gy.膀胱D2cc与DICRU剂量平均值的比值为1.116,直肠D2cc与DICRU剂量平均值的比值为1.081.膀胱Dmax平均剂量为(4.78±0.85) Gy,直肠Dmax平均剂量为(3.78±0.29)Gy.膀胱和直肠的DICRU点剂量和D2CC体积剂量具有相关性(膀胱:rs=0.77,P<0.001;直肠:rs=0.69,P<0.001).结论:在危及器官受量的评估中,由DVH图得出的体积剂量要高于ICRU参考点剂量,二维计划中ICRU参考点剂量并不能代表危及器官的实际大受照剂量.
-
胸部偏后背肿瘤RapidArc采用仰卧位设计治疗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胸部偏后背肿瘤RapidArc仰卧位设计治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例胸部偏后背肿瘤且采用俯卧住治疗的RapidArc计划,人为将图像旋转成仰卧位,利用瓦里安Eclipse 10.0计划系统重新设计RapidArc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靶区剂量适形度、机器跣数、治疗时间以及γ通过率;并用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两种计划的结果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种计划的DVH没有明显差异.靶区的剂量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除了心脏的V10有统计学差异(t=-2.680,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跳数以及γ通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时间有统计学差异(t=8.696,P<0.001).结论:胸部偏后背肿瘤RapidArc采用仰卧位设计治疗计划能够满足临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