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管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的比较
目的 比较食管癌常规三野照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设野方法的计划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28例食管癌患者的CT虚拟图像上分别设计2种外照射计划(A:常规三野;B:三维适形三野),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2种计划肺、心脏等正常组织受量及肺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的区别.根据肺的NTCP来估计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结果 常规三野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的比较:PTV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心脏受照的体积百分比(V40、V50)及左右肺及双肺受照的体积百分比(V20、V30)等有明显的差异(P=0).结论 食管癌三野常规照射与适形放射治疗比较:三野的适形放射治疗有利于保护心脏及正常肺组织,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
-
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分段设计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阶段2次设计治疗计划的自身对照研究,分析靶区因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退缩而造成适形指数的下降以及危及器官等剂量曲线的变化,探讨采用分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对5例中晚期鼻咽癌首诊患者行诱导化疗加分阶段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诱导化疗采用紫杉醇+DDP化疗2周期.鼻咽和上颈部采用IMRT技术,下颈及锁骨上区常规切线照射技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按步骤行面罩固定体位、定位CT扫描、勾画靶区、给出处方剂量、设计第1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1),计算适形指数CI1.患者在治疗半程(15~16次)时,按原固定体位、参考坐标不变,重复上述步骤,设计第2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2),并算出CI2.再将靶计划1拷贝到第二次靶区中,得出靶计划1-2,并算出CI1-2.同时对各计划感兴趣及危及器官的剂量进行图像比较.结果 CI1、 CI2与CI1~2比较,CI1、CI2均比CI1~2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3);CI1与CI2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别(P=0.115).放疗半程时,靶计划1-2的脊髓、脑干、腮腺等器官的剂量与靶计划1比较均发生改变.结论中晚期鼻咽癌在治疗过程中鼻咽腔内肿物以及颈部淋巴结退缩明显者,其适形指数明显下降,建议积极采用多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照射技术;对条件限制只做一次性靶计划设计者,危及器官的限量应足够低,否则就可能有超量的危险.
-
PICC在普外科的推广与应用
近十年来,PICC进入中国市场,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和营养缺乏的患者,有效解决了传统输注的弊端[1].我科自2008年开始使用PICC,为肿瘤、胰腺炎、肠瘘患者提供了无痛的治疗途径,保证了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现报告如下.
-
1例多病种长时间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患者,某某,女性, 84岁系吉林市某乡镇人.入院时间为 2002年 6月 18日.该患者于 2002年 6月 17日 8∶ 00时许睡眠后自觉头晕、心前区不适,迅即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在家中测血压 160 mmHg/90 mmHg,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经降颅压、抗炎等治疗意识无恢复,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入院后观察患者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左侧瞳孔散大、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患者病情危重,故于 6月 18日 12∶ 30报病危,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Ⅱ型.治疗计划:降颅压、醒脑、溶栓、预防感染、对症治疗.20%甘露醇注射液 250 ml每日 4次静滴、 0.9%氯化钠液 250 ml加入醒脑静注射液 20 ml每日 1次静滴、 0.9%氯化钠液 250 ml加入注射用丹奥 60 mg每日 1次静滴、 0.9%氯化钠液 20 ml加入注射用菌必治 2.0 g每日 2次静滴.患者于 2002年 7月 24日抢救无效死亡.
-
对初治复发肺结核的治疗
本科1992~1997年共收治初治复发肺结核病例165例,均按长程化疗方法治疗,其中123例完成了治疗计划,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治疗对象:初治复发肺结核患者选择标准:(1)患肺结核正规治疗一年或不正规治疗用药超过6个月但不满一年的长期化疗无效,痰结核分枝杆菌(+)二年以上的肺结核病例;(2)年龄18~45岁男性或女性患者;(3)无严重心、肝、肾病变;(4)非孕妇.本组入选165例.实际完成疗程资料完整123例.
-
360例牙周病患者对牙周维护治疗的认知调查分析
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周病治疗计划包括重建和维护口腔健康的一整套过程.目前人们对牙周病重建治疗尚能接受,但对牙周病的维护治疗认识不足,使牙周病治疗的长期疗效不佳,且易复发[1].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牙周病维护治疗的认知情况,为今后的牙周病治疗及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
多固定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铅挡块与多叶准直器应用的研究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作为一种精度很高的治疗技术,是提高治疗比的重要物理措施,它对于以局部肿瘤未控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1].其设计和应用思路是:在杀灭肿瘤方面应像手术那样将足够的高剂量围歼到病灶上,使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而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方面应通过铅挡块与多叶准直器(MLC)等使线束躲避重要敏感器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患者病变的定位,治疗计划的设计、验证及治疗的实施,使放射治疗高剂量区分布与肿瘤的立体形态基本上保持一致[2-4].现对多固定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铅挡块与多叶准直器等相关知识的研究进行综述.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以其射线能量范围广及不断引进的高新技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放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从诊断、治疗决策、靶区确定、治疗计划设计、定位、治疗实施和验证及随访的多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缺陷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整体的治疗水平[1],而且由于各放疗单位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备质量、教育培训等参差不齐,也是影响放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为加强患者防护,提高放疗效果,特总结归纳以下放疗质量控制措施:
-
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3 DCRT+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优势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择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同一优化条件下,分别设计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计划(3DCRT+VMAT)和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计划(3DCRT+IMRT),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体积.结果 3DCRT+VMAT组中PTV的D95为50.29±0.25,优于3DCRT+IMRT组的50.69 +0.20(P<0.05),两组计划PGTV的D95、PTV和PGTV的CI、HI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RTVMAT组心脏的Dmean、V30较3DCRT+IMRT组有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DCRT +VMAT组健侧乳腺的Dmean为1.31 ±0.44低于3DCRT+IMRT组的1.88 ±0.28(P <0.05),两组计划患侧肺V5、V10、V20、Dmean、健侧肺的Dmean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RT+VMAT组较3DCRT+IMRT组机器跳数减少了31% (P <0.05),平均治疗时间节省了38% (P <0.05).结论 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方式与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方式相比,在保证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前提下,更好的保护了心脏和健侧乳腺,同时显著缩短了计划执行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
乳腺癌化疗期95例饮食护理
化疗期间,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提高对其治疗的耐受性,这样既保证了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故饮食护理也是抗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对9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患者的营养饮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社区老年顽固性高血压原因调查及健康教育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治疗计划包括生活方式措施和应用药物治疗后,不能使典型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降至18.6/12.0kPa,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不能降至18.6kPa以下.由于血压长期升高,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损伤.为减少这种危害,我们从2000年6月起对社区老年顽固性高血压68例进行了调查,找出了主要原因,并给予对应性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锁骨下静脉置管自护知识指导卡的应用
随着微量注射泵的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由于肿瘤患者需要化疗4~6个周期,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计划能否顺利完成.为此,我们为置管患者设置了自护知识指导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皮肾镜腔内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广泛用于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与ESWL和开放手术相比,PCNL具有以下特点:①可在肾镜直视下确认结石并进行治疗;②较短时间内达到碎石目的且不受结石大小限制;③碎石屑可立即取出;④在任何阶段均可中止手术,对难度较大病例可暂时中止处置,重新制定治疗计划.
-
肺癌射频消融微创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
1技术要点CT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经皮治疗实体肿瘤的技术,利用消融电极发出的无线电波直接作用于癌组织,产生热量直接破坏癌细胞蛋白。该技术的特点是:治疗范围可控,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少,见效快,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并能够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全身性免疫反应的二次(或者远端)效应。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技术对外科医生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耐心、坚韧、塌实的作风,不断更新知识,认真总结经验。其技术要点在于:严格掌握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准确根据术前CT确定治疗靶区及治疗计划;熟练掌握胸腔内解剖结构;熟练适应CT下的二、三维方向感,掌握CT扫描定位及引导下穿刺技术。
-
癫痫儿童家长个体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小儿癫痫治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能否正确的对待治疗计划.为探讨对家长进行个体化教育在癫痫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35例癫痫患儿家长进行个性化教育.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儿童患癫痫用药有讲究
3岁的珂珂得了癫痫病,医生说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珂珂的爸爸妈妈想,孩子这么小就要服药,不知要服多长时间,有没有副作用……一时委决不下.他们的态度,医生十分关心,因为小儿癫痫治疗的成败不在于小患者,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治疗计划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协助.
-
血清果糖胺测定快速鉴别隐性2型糖尿病与应激性血糖增高(附82例报告)
在应激状态下,原来正常的人和2型糖尿病(DM2)病人,血糖均会升高,单纯依靠即时血糖测定值在临床上难以正确区分,给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造成困难.
-
12例儿童孤独症感觉统合疗效观察
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的行为方式等,现将我院2 a来对12例儿童孤独症的训练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与方法 1.资料来源:12例来自我院儿童心理卫生门诊,由医师确诊,年龄5~8.5 a,均为男性.2.量表的评定方法:儿童治疗前后的观察评定标准采用北京医大精研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由儿童父母填写.按5个等级评分.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是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标准为:40~30分为轻度,30~20分为中度,20分以下为重度.本组中重度感觉统合失调10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2人.疗效改善程度有显著改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有一项得分达到正常或提高≥10分;改善:评定量表分提高5~9分;无变化:评定量表分提高<5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由医师治疗前后评定.总分≥30分可诊断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独症.本组均可诊断孤独症,其中7人诊断重度孤独症.3治疗计划根据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制定和调整计划.本组治疗4~8个疗程,每个疗程20次,每次1.5~2 h.治疗器具有滑板类、平衡类、触觉用具等近40种.
-
肺癌RapidArc-SBRT与IMRT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通过对基于旋转拉弧调强的立体定向放疗(RapidArc-SBRT)与调强放疗(IMRT)的治疗计划的比较、分析,从物理剂量上评估了RapidArc-SBRT与IMRT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取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研究,要求患者靶区比较规则,大直径不超过5 cm,距脊髓的间隙至少大于1 cm.RapidArc-SBRT计划采用旋转拉弧适形技术,IMRT采用固定野动态调强技术,所有计划的处方剂量均为60 Gy,选取合适的方案作为终的比较计划.结果 RapidArc-SBRT计划肺的V5、V10明显高于IMRT计划,但V15、V20、V30、V40低于IMRT计划;脊髓、食管受量与距计划靶区(PTV)的距离大小有关,心脏的RapidArc-SBRT计划有降低的趋势;2种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相差较小,RapidArc-SBR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RapidArc-SBRT计划在治疗总跳数和治疗时间上有明显优势.结论 对于合适的NSCLC患者,RapidArc-SBRT计划具有一定的优势,靶区剂量更均匀,总治疗跳数少,治疗时间短.
关键词: 肺癌 基于旋转拉弧调强的立体定向放疗 调强放疗 治疗计划 剂量学比较 -
子野数目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野数目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术后患者20例,保持计划的优化目标参数不变,仅把多叶光栅子野数目改变为15、25、30、40、60,并为每例患者设计5个计划.比较各个计划间的靶区大剂量、小剂量、平均剂量、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关注剂量受照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30、V40、V50),机器跳数.结果 在所有的计划方案中,15子野的方案的临床靶区的CI、HI与其他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直肠的V50随子野数目增加而减小(P<0.05).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随子野数增加而增大(P均<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调强计划25子野能够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同时能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可作为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应用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