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参总皂甙诱导淋巴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笛;王莎莉;王亚平;王璐;姜蓉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人淋巴细胞表达GM-CSF的影响,及其与人粒细胞-巨噬细胞系血细胞发生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TSPG能显著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经TSPG诱导制备的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条件培养液富含GM-CSF样活性;TSPG能显著促进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GM-CSF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进而促进CFU-GM的增殖分化.

  • 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

    作者:蔡大川;李用国;任红;梁增伟;罗云萍

    目的于体外从人脐血中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方法从剖腹产胎盘中抽取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按程序加入细胞因子组合(SCF+GM-CSF+IL-4+TNF-α)进行培养及相应的鉴定.结果培养至6~7 d即出现较为典型的DC,15 d培养周期结束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的细胞中,CD1a的表达率为18.53%,并表达功能相关分子CD40、CD86、MHCⅡ-DR,能刺激同种T细增殖.结论利用细胞因子组合可以从脐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出DC,从而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 放射性碘标记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KH901在荷人肝癌裸鼠体内的抑瘤作用

    作者:米彦霞;李云春;龙亚红

    研究~(131)I标记的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KH901的生物活性及~(131)I-KH901对荷人肝细胞肝癌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法用~(131)I标记KH901,并采用ELISA法测定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生物活性;通过给药后荷人肝细胞肝癌裸鼠肿瘤的生长实验观察~(131)I-KH90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组织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131)I-KH90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大量的GM-CSF因子,24 h后,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产生的GM-CSF因子分别为183.27±6.90 pg/ml 和20.44±0.77 pg/ml ;肿瘤生长观察结果显示,~(131)I-KH901瘤内给药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为71.3%,显著大于~(131)I组(22.7%)及KH901瘤内给药组(52.7%)(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示,注射~(131)I-KH901后,肿瘤出现大片坏死区.因此,~(131)I-KH901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可望成为腺病毒溶瘤和放射性核素联合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

  • 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抗细胞因子治疗

    作者:李渤涛;杨平地

    近年研究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祖细胞同正常造血祖细胞相似,对造血生长因子发生反应,对自身分泌的、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刺激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也发生反应;针对这些细胞因子的抗细胞因子措施能抑制AML祖细胞的增殖.提示某些细胞因子"过剩"在AML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抗细胞因子治疗在AML的可能应用.

  • 体外纯化培养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素萍;刘忠;杨宏友;吕蓉;方勤;李敏;赵刚;王震

    目的 建立来源于外周血的树突状细胞(DCs)的纯化培养方法 并观察DCs的形态及功能.方法 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入外周血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后,用体外培养的手段,采用培养黏附法或经免疫磁珠筛选法,获得单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培养,培养12 d诱导出DCs;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的D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的细胞表型(CD80、CD83、CD86、CD1α、HLA-DR),MTT法检测DC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效应.结果 在体外诱导出外周血来源的成熟DCs,电镜和光镜分析表明具有DCs的典型形态,所培养的细胞表面高表达CD80、CD83、CD86、CD1α,、HLA-DR,并具有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应用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或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的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培养12 d可得到成熟正常的DCs.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吸入治疗复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报告

    作者:李颖;刘浪;张晓华;罗光明;严薇;杨龙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复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例确诊PAP并予以大容量全肺灌洗后复发的患者再予以雾化吸入GM-CS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高分辨CT、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的临床数据,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3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GM-CSF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病变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肺通气功能和肺弥散功能均明显上升,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GM-CSF治疗复发性PAP安全有效,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媛媛;李国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 CSF)可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成熟.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均存在着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均参与了COPD的慢性炎症过程.通过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气道炎症细胞的关系,以及气道炎症细胞在COPD中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COPD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 PcDNA3.1-rhGM-CSF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朱红;唐恩洁;杨晓红

    目的:构建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T-A克隆及基因定向克隆技术,将rhGM-CSF基因插入PcDNA3.1(+)空载体,构建了PcDNA3.1-rhGM-CSF真核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双酶切及DNA测序证实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 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KH901的体外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研究

    作者:沈富兵;常建华;杨春;李进;郭勇;易博;李宏霞;叶雪飞;王莉

    目的 研究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KH901在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中的选择性复制和杀伤作用.方法 以感染复数(MOI)=2 PPC的KH901和野生型腺病毒(Ad5)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72 h后采用病毒滴定法测定病毒滴度;以MOI=10 PPC和1 PPC的KH901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24 h后通过ELISA法和TF-1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以MOI分别为0、0.1、1、10、100、1000 PPC的KH901和野生型Ad5感染人肿瘤和正常细胞,采用MTT法测定各细胞活力,计算半数药物有效浓度(EC50).结果 野生型Ad5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均大量复制,均表现出明显的杀伤作用;KH901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2526.4±136.8)~(2796.6±104.6) TCID50/cell],表达大量的人GM-CSF[(1177.793±6.62)~(3924.497±17.79) IU/(106细胞·24 h)],并显示出明显的杀伤作用[EC50为(0.31±0.06)~(0.19±0.01) pfu/cell],在正常细胞中KH901复制较差[(56.8±9.2)~(90.1±14.4) TCID50/cell],只有少量的GM-CSF产生[(13.397±0.82) IU/(106细胞·24 h)],杀伤作用轻微[EC50为(92.33±9.12)~(121.20±19.94) pfu/cel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H901具有肿瘤选择性复制和杀伤作用,并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GM-CSF,显示出治疗实质性肿瘤的潜力.

  •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晓斌;唐利;郭力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采用相同的方法在背部制成深Ⅱ度烫伤,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rhGM-CSF凝胶治疗组,对照组为0.5‰碘溶液治疗组,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用13天.伤后4、7、10、13天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计算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含量、胶原含量和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伤后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7、10、13天,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伤后4、7、10天,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伤后13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4、7、10、13天,实验组胶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4、7、10、13天,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通过促进微血管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及创面胶原的形成来增加创面愈合速度及改善修复质量,与传统的外用碘伏纱布包扎换药治疗相比能明显缩短治疗过程.

  • PcDNA3.1-rhGM-CSF重组质粒的构建及生物活性鉴定

    作者:朱红;唐恩洁

    目的 构建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初步观察其对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T-A克隆及基因定向克隆技术,将rhGM-CSF基因插入PcDNA3.1(+)空载体,构建了PcD-NA3.1-rhGM-CSF真核表达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转染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72h后,采用RT-PCR方法、NBT试验、MTT试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和分析PcDNA3.1-rhGM-CSF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该细胞的影响.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rhGM-CS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cDNA3.1-rh-GM-CSF能在K562细胞中表达;部分K562细胞向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系分化.

  • GM-CSF与P-选择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

    作者:杜爱玲;王丕荣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P-选择素(P-sd)的水平,并探讨它们在CHF中的关系.方法CHF患者59例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9例,根据NYHA分级将CHF患者分成心功能Ⅱ、Ⅲ、Ⅳ级3组,测定血清GM-CSF及血浆P-sel水平.GM-CSF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sel用ELISA法检测.结果CHF组血清GM-CSF及血浆P-se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HF患者在心功能Ⅱ、Ⅲ、Ⅳ级各组GM-CSF、P-sel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Ⅲ、Ⅳ级组与Ⅱ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其中GM-CSF在心功能Ⅳ级组较Ⅲ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GM-CSF与血浆P-sel呈显著正相关(r=0.7035,P<0.01).结论(1)CHF患者外周血GM-CSF、、P--sel水平增高,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2)GM-CSF可能与CHF时血小板活化有关.

  • GM-CSF在小鼠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录清;张洪文;徐艳;陈蒲香;王丽琼

    目的 通过对阴道假丝酵母菌小鼠模型血液和阴道灌洗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感染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以及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模型的干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小鼠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1次感染和2次感染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小鼠模型,在感染后的第2、7和14天检测小鼠血液和阴道灌洗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并给予斯皮仁诺灌胃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腹腔注射,连用3天后行阴道灌洗液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结果 无论是1次感染还是2次感染的小鼠,阴道灌洗液及血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在感染后的第7天高,分别为207.50±29.64pg/mL和251.25±41.12pg/mL,经两组对比分析,感染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t值分别为3.024、2.255、2.345,均P<0.05.对感染后的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接受2次感染的小鼠,其阴道灌洗液及血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比接受1次感染小鼠的含量均增高,且阴道灌洗液中的含量高于血液中含量.接受斯皮仁诺灌胃的小鼠均被治愈,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腹腔注射的8只小鼠中有6只治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对照组阴道灌洗液中含量极微小,在血液中的含量均低于感染组.结论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对抗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中起保护作用,特别是对于2次感染,且局部作用大于系统作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该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考虑其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

  • 两种hIL-6/GM-CSF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比较

    作者:孙强明;孙茂盛;易山;曹增;别俊;戴长柏;徐维明

    目的:构建及表达具有hIL-6和hGM-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6/GM-CSF融合蛋白分子.方法:应用PCR技术对hIL-6和hGM-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 同时在两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G-G-S-G-S)3, 克隆PCR产物, 并构建成克隆有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pBV220表达质粒, 两种融合蛋白分别是:IL-6(1~184)-GM-CSF(9~127)(简称IG1)和IL-6(24~184)-GM-CSF(9~127)(简称IG2).将表达质粒分别导入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通过Q Sepharose HP离子交换柱和 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目的蛋白.使用hIL-6依赖细胞株B9和hGM-CSF依赖细胞株TF1, 通过MTT比色法测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对两种融合蛋白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 其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coli BL-21中均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均占总蛋白含量的25%以上,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通过Q Sepharose HP离子交换柱和 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 获得两种目的蛋白, 其纯度均达到95%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两种融合蛋白均具有较高的hIL-6和hGM-CSF的双重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IL-6/GM-CSF融合蛋白.

  • 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变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万楚成;夏云金;张霞;章正华;龙志国;刘瑜;舒卫东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136例NHL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NHL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I-II期与III-IV期患者IL-3、GM-CSF、TGF-β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有效的患者IL-3、GM-CSF、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无效及复发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GM-CS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与IL-3呈正相关.结论:IL-3、GM-CSF、TGF-β1可作为NHL患者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 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清STCP-1,GM-CSF的影响

    作者:吴瑾;任万明;高军

    目的 观察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吸附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各期患者服用阿维A胶囊治疗前后血清STCP-1和GM-CSF的水平并进行PASI评分.结果 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后治愈11例(31.43%),有效率为82.85%.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STCP-1和GM-CSF的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发现治疗前进行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静止期高(P<0.01);阿维A治疗后血清STCP-1和GM-CS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患者血清GM-CSF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21,P<0.05).STCP-1水平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r=0.244,P>0.05).结论 阿维A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血清STCP-1和GMCSF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 GM-CSF作为Ⅱ型登革病毒E蛋白免疫佐剂的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崔晓云;房树玉;范东瀛;吴艳花;安静

    目的 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作为II型登革病毒E蛋白免疫佐剂的保护效果,评估GM-CSF作为蛋白疫苗免疫佐剂的可行性.方法 提取GM-CSF质粒(pCAG-GM)、将表达II型登革病毒E蛋白的重组质粒(E/pGEX-6P-1)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纯化.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E蛋白组、佐剂组(E蛋白+GM-CSF)和对照组进行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终点效价;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II型登革病毒中和抗体水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小鼠免疫后细胞因子的水平;用攻毒试验观察各组小鼠保护率.结果 E蛋白组和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体终点效价、中和抗体水平均在免疫后有一定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佐剂组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较E蛋白组均有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攻毒试验显示,佐剂组小鼠全部死亡,生存率为0,而E蛋白组的小鼠保护率为33%.结论 GM-CSF免疫佐剂可抑制II型登革病毒E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其作为蛋白疫苗免疫佐剂仍需慎重.

  • GM-CSF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孜比尔尼萨·哈迪尔;张富春

    DNA疫苗免疫哺乳动物存在免疫原性差和免疫效果不理想的诸多问题,因而影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应用性.如果要获得效力更持久、反应强度更优化的免疫应答,需要进一步改善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根据目前的研究,采用佐剂辅助疫苗提高抗原的免疫刺激性,可以使机体更好地获得对外源病原体的防护性免疫应答.佐剂是与抗原同时或预先应用,均能增强机体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成为促进免疫作用的增强剂.

  •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

    作者:成芳;杨德懋;许素玲

    目的: 建立从人外周血分离、纯化、培养树突状细胞的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人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分离,取中间白膜层细胞,通过贴壁处理,获得单个核细胞,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 μ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410 ng/ml,体外培养7 d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进其分化成熟.第8天收获悬浮细胞,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经树突状细胞(DC)单克隆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测定.结果: 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rhIL-4和TNF-α联合作用1周左右获得大量高纯度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特征:悬浮生长;具有树突状或裙褶状突起;高表达HLA-DR、CD1a、CD80、CD83、CD86和低表达CD14.结论: 用rhGM-CSF、rhIL-4和TNF-α联合作用可以从人外周血诱导培养出大量的树突状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及表型鉴定得以证实.该培养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 血清胱抑素C、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燕忠;朱建秋;宋成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UAP患者为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为SAP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患者血清CysC、Lox-1及GM-CSF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UAP的诊断价值.结果 UAP组患者血清CysC、Lox-1及GM-CSF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UAP组中,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CysC、Lox-1及GM-CSF表达水平及阳性率也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OC分析显示,CysC、Lox-1、GM-CSF诊断UAP的佳临界值分别为CysC>0.90mg/L、Lox-1>221.52ng/L、GM-CSF>0.36μg/L,各因子诊断UAP的灵敏度分别为86.0%、64.0%、90.0%,特异度为60.0%、86.7%、76.7%.结论 UAP患者血清CysC、Lox-1、GM-CSF水平异常升高,其浓度随UAP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测定血清CysC、Lox-1、GM-CSF水平对UAP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88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