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CMV pp65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HCMV被膜磷蛋白pp65(phosphoprotein 65,ppUL83)作为GCN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及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HCMV的致病机理,探讨HCMV的免疫预防与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HCMV pp65的结构、功能及有关的免疫研究基础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
黄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和嵌合突变体
感染性克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深入阐明黄病毒致病机理、构建病毒载体等研究领域,其中利用感染性克隆构建嵌合突变体是黄病毒疫苗研究中很有希望的新途径.本文就该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朊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朊病毒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系列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很大.本文就朊病毒的致病机理以及朊病毒病治疗的前景做一综述,并简介朊病毒的感染和增殖.
-
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
国内外学者应用数学模型研究抗病毒药物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复制、释放、清除的动力学过程,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威胁全世界3.5亿人健康的严重问题.尽管HBV的复制仅造成宿主细胞的轻微病变,但H--BV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损害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原因[1].近,有学者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抗病毒药物干预下的病毒动力学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还可帮助临床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计划[2].本文就HBV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食管癌关系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可达50万,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其中死亡病例可达40.6万,占全球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第6位[1].食管癌发病率的地区性差异大,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的发病率可相差500倍之多.高发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和法国北部,在美国食管癌发病率很低.食管癌确切病因至今仍未明了,目前研究认为是环境性致癌因素和遗传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已有调查资料显示某些化学因素(如亚硝铵、霉菌毒素、吸烟、过度饮酒、滥用鸦片)、营养缺乏(如缺乏维生素A、B、C和微量元素)、物理因素(如热食等)是食管癌发生的高危因素[2].病毒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研究的病毒主要为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和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现就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疆出血热病理学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新疆出血热(Xin 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是由新疆出血热病毒引起的、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XHF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病毒血清组.本病流行于中国新疆南部,俄罗斯北部,中、东、南部欧亚大陆及非洲撒哈拉地区,病死率20%-70%.1965年在我国首先发现于新疆的巴楚地区,发病11人,死亡10例而引起震动.除新疆外,在青海、云南、四川、内蒙、海南等省份的人群和动物中亦有抗体阳性的报道.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且发病者以青壮年为多.本病发病急,病死率高,常伴有高热、头痛,重型病人有严重出血现象或休克,预后差.本文将对新疆出血热病理学与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冠心病某些新危险因素及其致病机理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长期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冠心病的相关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公认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肥胖、糖尿病等数种.但是,实践表明,不少冠心病患者往往并无上述危险因素存在.说明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致冠心病危险因素.下面就近年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的冠心病某些新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其致病机理简要综述如下.
-
抗磷脂综合征与妊娠丢失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影响妊娠,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抗磷脂综合征(APS)占了一定比例.本文就抗磷脂抗体(APA)的形成及APA导致妊娠丢失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为今后APS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启示.
-
淹溺的紧急救治
淹溺(溺水)常见于游泳、洪水等情况,尤其是儿童可能因玩水发生不测,在使用浴盆、水缸的家庭也可发生.根据致病机理不同,淹溺可分为以下两种.1.干性淹溺:水进入呼吸道,首先引起气道的机械性阻塞和反射性喉痉挛,声门紧闭造成缺氧,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称为干性淹溺,发生率为10%~20%.2.湿性淹溺:当淹溺或窒息时间较长,缺氧严重和意识丧失时,淹溺者被迫奋力呼吸,则可以随呼吸将水吸入呼吸道.
-
103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IgG血清抗体变化规律
目前SARS的流行特点和规律还不明确,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也不十分清楚.为了更好地诊治和预防SARS,我们对某医院爆发的病例进行了个案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取北京某部医院临床确诊的103例SA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颁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自患者入院后每隔 1~2周采集一次标本,直至出院.个案调查采用统一设计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发病时间、诊断时间等)、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头痛、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肝功、肾功等)、X线检查结果和有无外出史、接触史、住宅类型和环境卫生等.试验方法采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研制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由Excel 2000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marker)
能够反映致病因素或毒物从暴露到效应过程各个环节性质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酶、脂质、糖类等。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和检测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种确定和检测可被用来进行病因探讨、危险因素的评价、致病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人群易感性评估、疾病流行规律的掌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等。 生物标志物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分为表型生物标志物和基因型生物标志物,前者包括蛋白质、多肽、脂质、糖类和其他在血清和体液中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分子,后者主要包括基因类型及突变型、DNA加合物、DNA多态性等;另一类是根据致病因子作用机体的过程,可划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作用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日趋先进、完善。现可用先进的核酸研究技术、蛋白质研究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免疫学研究技术等检测和研究生物标志物。
-
查明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致病机理
德国科学家近日报告说,他们查明了一种家族性帕金森氏症的致病机理,并发现了此病一种可能的治疗靶点。他们利用细胞内折叠酶生物传感器查明DJ-1蛋白存在于健康细胞的细胞质溶质中,并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所谓同型二聚体,即两个相同分子的形式与细胞膜和细胞器相关联。这种蛋白的另一个功能是作为所谓“伴娘蛋白”与新合成的蛋白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
-
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机理研究与治疗研究评析
笔者通过对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概念进行阐述,归纳现阶段理论及临床研究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对情志内伤病症致病机理的研究结果,并逐一阐述评析情志病症现阶段的中医治疗方法,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体系概念.通过对现阶段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情志病症可由中医辨证施治为治疗基础,辅以心理疏导和物理疗法,可在临床根据适宜的情况少量使用西药,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不良反应极少,概念清晰,操作相对简便的治疗体系.为情志病症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并在临床中反复验证和不断完善,期待未来情志症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
火热病邪有外感与内生之别,其为病既可迳犯于脑,扰乱神明,闭塞清窍,化火生风;又可灼液伤津、生痰致瘀、壅滞气机,引起继发性病理变化。二者皆是热性致脑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因此,清热泻火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
浅谈尖锐湿疣的治疗
当下市面上治疗尖锐湿疣的药品多为西药药膏药剂等,但是西药治标不治本,患者一旦停用药物,病症极易复发甚至更为严重.因此笔者从尖锐湿疣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入手,对目前市面上治疗药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病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并浅析其可行性.
-
尖锐湿疣性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尖锐湿疣的主要治疗方式首选物理如激光、冷冻等,去除尖锐湿疣的病变疣体,后通过进一步的治疗彻底根除尖锐湿疣,其中疣体去除来说相对比较简单,而如何防止该病反复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做好病发前的预防措施显得更为重要。笔者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就尖锐湿疣病症的致病机理与传播感染途径进行具体论述,并针对该病如何做好发病前预防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
辛德毕斯病毒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本文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该病毒无论在病毒形态、病毒结构与病毒复制等方面均集中体现了动物病毒的许多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特性.因此对该病毒的研究,尤其是病毒功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不仅能够回答该病毒本身的分子致病机理,而且从中得出的信息对于其它动物病毒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1].近年来,通过对辛德毕斯病毒各功能蛋白质的晶体结构的研究,对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积累了大量材料,取得重要进展,本文概述如下.
-
TLR9介导DNA病毒的免疫识别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参与微生物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识别,从而诱导天然免疫应答.迄今在人类已经确定了10个TLRs家族成员[1].不同的TLRs识别不同的PAMPs,如TLR9是免疫细胞识别病毒和细菌中非甲基化DNA的必需成分[2];TLR3是识别双链RNA(dsRNA)病毒的特异性受体[3].尽管TLRs在天然识别细菌和真菌中已经显示出了重要作用,但在体内抗病毒免疫的作用还不清楚[4].通过对TLR9与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为探讨HIV及HPV等DNA病毒致病机理和制备其基因疫苗开辟新的思路.
-
马传染性贫血发病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及其表位研究进展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是马属动物感染的一种主要经由虫媒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临床表征为反复发热、贫血、出血、水肿以及消瘦等,病理生理变化以血小板减少为主[1].EIA的致病原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该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等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2].EIA与HIV引起的人艾滋病和SIV引起的猴艾滋病在疾病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感染EIAV的多数马往往在经过一年左右的反复发热和与之相关联的病毒血症之后,终能够控制住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而非清除),转归为无明显临床症状的EIAV隐性携带马[3],这与人在感染HIV 8~10年后几乎100%转归死亡是有明显差别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差别,研究马与EIAV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可作为研究HIV等慢病毒致病机理和防治策略的良好动物模型.因此,人们对EIA发病及控制机理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在病毒感染控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这一观点,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
-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基因组及致病的分子基础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以引起母猪的生殖障碍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PRRSV 属于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属.PRRSV的基因组为一单股正链RNA分子,由大约15 000个核苷酸组成,含有8个开放性阅读框架(ORFs),其线性排列顺序为5′-NCR-ORF1a/1b-ORF2-GP3-GP4-GP5-M-N-NCR-3′.大量研究表明PRRSV基因组的结构特征、表达模式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PRRSV致病的分子基础,系统了解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开展PRRSV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