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分析

    作者:陈作芬;万荣珍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条带法对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 ANA、SMA、AMA、pANCA、AMA-M2、SLA/LP、LKM-1和LC-1 等自身抗体.结果 AIH组以高滴度的ANA、SMA、pANCA为主,检出率为71%、65%、66%,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以ANA、 AMA 、AMA-M2为主,检出率为45%、96.7%、93.5%,显著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75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仁辉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异常易引起糖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患者分析如下.

  •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黄秀香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是目前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但临床应用中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现将使用过程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肝活检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作者:罗强;王志毅

    1923年,德国人Bingel施行了首例以诊断为目的的经皮肝活检术.1958年Menghini报道"一秒钟针刺肝活检"后,该操作得到了广泛应用.肝活检病理学诊断不但是评价某些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的金标准,而且对评价某些治疗方法(药物、肝移植等)的有效性或不良反应具有极高的价值,还可作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依据.肝活检的价值在疾病的分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策略

    作者:陈红;张庚莉;金翠红

    我国为肝病高发国家,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常见,其中慢性乙肝患者达1 200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就有1.3亿.近年丙型肝炎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人,其中半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肝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杀手.

  • 血清透明质酸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作者:张雅;刘关键;吴泰相

    目的 系统评价当前研究血清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文献的质量,分析偏倚和变异产生的来源,并了解血清透明质酸对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当前研究血清透明质酸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纤维化的诊断性试验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性试验比值比等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对无异质性的文献用DPS2005软件绘制SROC曲线.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4篇,其中中、英文文献各占一半.在合并分析中,放射免疫法诊断肝硬化文献,以及区分有无肝纤维化的文献合并+LR分别为7.029、3.608;合并-LR分别为0.198、0.319.酶联免疫法中,诊断肝硬化的文献、鉴别轻、重度肝纤维化的文献,区分有无肝纤维化的文献的合并+LR分别为6.093、9.806和4.308;合并-LR分别为0.354、0.347和0.563.结论 本系统评价所纳入24篇文献的偏倚主要来自参考标准判读时未实施盲法,存在变异的可能性较大,报告质量较差.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血清透明质酸对肝硬化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有无肝纤维化的判别价值也可认可,但该两种检测方法在鉴别轻、重度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 甘草类制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

    作者:刘建平;刘雪梅;邓倩;何林

    背景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主要的感染性肝脏疾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甘草治疗慢性肝病有悠久的历史.近代研究表明,甘草类制剂(甘草甜素,强力宁, 强力新,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具有潜在疗效.目的评价甘草类制剂治疗慢性肝炎(乙型和丙型)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检索策略以甘草,甘草甜(素),甘草酸单铵及其商品名甘草甜素、强力 宁、强力新和甘草酸二铵及其商品名甘利欣)为主题词,检索Cochrane肝胆病组临床试验资 料库、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 医学光盘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了2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 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并在英特网上检索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 资料纳入标准所有研究甘草类制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均被纳入.评价方法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数据的提取和数据的分析.

  • 凯时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观察

    作者:邹敏;杨勇琼;徐辉;赵英杰

    目的:探讨凯时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协同效应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60)和思美泰组(n=6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治疗,但不予血浆置换.在此基础上,联合用药组将思美泰2 000 mg加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联合应用凯时20 μg加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思美泰组采用思美泰2 000 mg加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2组患者均不加用其他退黄药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谷丙转氨酶(ALT)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TBil、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思美泰组(P<0.05),但2组患者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思美泰组(P<0.05).治疗期间2组病例均未观察到皮疹、发热、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红、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可有效清除淤积胆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凯时联合思美泰可加快黄疸减退,二者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 凯西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作者:肖华勇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片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服用凯西莱片,对照组服用肝达片,1个月为1个疗程,在用药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凯西莱片对于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

  • 慢性病毒性肝炎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卢卫红;章连生;朱丽萍;金通观;杜亚松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对氯氮平及去甲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92例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分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两型及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慢性肝炎组)以及40例无肝脏疾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照组),分别于服药2周末、6周末检测氯氮平血药浓度.结果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氯氮平浓度有显著差异,去甲氯氮平浓度无显著差异.中度、重度慢性肝炎组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氯氮平浓度均有显著差异,轻度慢性肝炎组及慢性迁延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氯氮平浓度均无显著差异,各型及各严重程度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去甲氯氮平浓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度、重度慢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对氯氮平浓度的影响明显,而轻度慢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对氯氮平浓度的影响不明显,慢性肝炎对氯氮平浓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去甲氯氮平浓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合并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使用氯氮平时剂量应相应减少,并有监测氯氮平浓度之必要.

  • 慢性病毒性肝炎IFN-α治疗后SIL-2R TNF-α的活性变化意义探讨

    作者:曾跃;赵耀基;邬祥惠

    本文观察了13例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7例,丙肝5例,乙肝与丙肝病毒重叠感染1例)血清TNF-α及SIL-2R活性,发现在IFN-α治疗后TNF-α水平上升,而SIL-2R水平下降,以慢性丙肝的变化更为明显.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能力较慢性丙型肝炎弱,结合5例慢性丙肝的疗效优于7例慢性乙肝,推测这可能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 虎杖片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附:112例病例报告

    作者:陈晓莉;陈建宗;周光英

    目的观察虎杖片和胸腺腺肽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乙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正常服用护肝药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虎杖片,对照组肌肉注射胸腺肽,均3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虎杖片和胸腺肽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治疗组62例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26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ALT、AST和蛋白电泳γ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虎杖片的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肝纤维化指标,则无此改变(P>0.05).虎杖片和胸腺肽均能升高SOD水平(P<0.01),虎杖片还能降低MDA的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各项实验指标,(P<0.05或P<0.01),而对照组对此作用不明显.结论虎杖片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早期纤维化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能明显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少脂质过氧化在肝脏蓄积,抑制肝纤维化过程,对肝脏组织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龋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悠;张秋

    1 概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别名士当归酸,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药用草本植物等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能够从1620多种植物分离出来[1-3],主要存在于夏枯草、女贞、油橄榄、连翘、木瓜等植物中[4].其大部分以游离酸或糖苷的形式存在,分子式为C30H48O3,结构式见图1[5].作为一种天然药物,OA的毒性很低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病毒、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抑制免疫(免疫双向调解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糖、保肝、护肾、抗艾滋病毒等,是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 凯西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伴中重度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江堤;扬光;罗万蓉

    1资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治疗组:慢性病毒性肝炎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6岁,慢性乙肝60例,(其中合并甲肝3例,合并戊肝6例),丙型肝炎10例,其中2例合并乙肝;对照组病毒性肝炎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7.6岁,慢性乙肝60例,(其中合并甲肝4例,合并戊肝7例),丙型肝炎10例,其中3例合并乙肝;对照组及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均在200~500μmol/L之间,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肝穿活检病理改变的比较

    作者:吴彤;孙建;刘宾;张俭;丁宁;朱红新

    肝穿活检对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分型及进一步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院对慢性病毒型肝炎开展肝组织活检,现将临床与病理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酒精性肝硬化34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小平

    酒精性肝损害是欧美国家肝硬化(AC)的重要病因[1,2].我国的肝硬化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饮酒人数的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我院内科自1995~1998年间共收治AC34例,报告如下.

  • 麦滋林-S治疗慢性肝炎引起的胃病91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辉;陈晓英

    本院对91例慢性肝病患者在治疗肝病同时加服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S与一般性胃病患者比较,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 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武昆利;刘春云;马燕丽

    目的:探讨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法,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护理.结果:统计分析显示,隔姜灸法对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的症状有一定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是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保证.

  • 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00例

    作者:刘春云;李俊义;雷华

    隔姜灸法是运用艾绒隔姜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等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还能够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笔者运用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浅谈老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

    作者:尹正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染性强,流行甚广.慢性病毒肝炎的发病不仅与生物学因素、自身免疫机制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其免疫功能损害是导致慢性化的重要因素,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则会加重免疫功能的损害[1].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老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535 条记录 25/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