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蕈样肉芽肿伴大细胞转化1例报告

    作者:杨菊;李灵

    患者,女,63岁,因“全身起斑块30年,左肩痛性溃疡6月余,加重20天”于2015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形态不一的鳞屑性斑块,伴瘙痒。院外诊断为:银屑病。具体治疗不详,后皮损反复扩展至全身。1年前患者左腹部、左肩部斑块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疣状样增生的暗紫色结节,感剧烈瘙痒,具体诊治不详,后结节渐扩大至胡桃大小。6个月前左侧肩部结节出现渗液及结痂并逐渐增大继而化脓、破溃,疼痛剧烈。家族史阴性。查体: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及背部可见形态不一的鲜红至暗红色鳞屑性斑块,边界清楚(图1)。左侧上臂肩胛部可见大小约10 cm ×15 cm的脓性溃疡面,表面覆有血脓性分泌物,基底部可见灰白色坏死组织,边缘卷曲,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图2);左侧腹部可见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块,其上可见蚕豆至鸽子蛋大小的乳头样的暗紫红色结节,可见少量粘附性鳞屑,部分色素脱失(图3)。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术前凝血功能、输血全套、LDH均正常。伤口分泌物涂片:铜绿假单胞菌。影像学检查:彩超示左侧卵巢囊性团块;左侧腋窝查见稍肿大淋巴结(第二次复查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脂肪肝。胸腹部增强CT:右肺中叶少许纤维条索影。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层肥厚,部分区域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呈密集带状浸润,可见瘤细胞亲表皮现象,部分淋巴细胞较大,核有异型性(图4,图5)。免疫组织化学(石蜡切片, LDP法)示:左侧肩部皮损免疫酶标结果:CD3阳性, CD30部分阳性(所占比例小于30%), Ki-67阳性率40%, CD5、CD20、CD56、CD68、BCL-2、CyclinD1、CD1 a、S-100、Langerin、MPO、ALK-1均阴性;左侧腹部结节皮损免疫酶标结果:大淋巴样细胞CD3、CD8均阳性,CD4、CD20、Granzyme B、CD56、CK、EBER 均阴性, K i-67阳性率20%。 TCRγ、TCRα、TCRβ基因重排检测有克隆性重排条带。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诊断为:蕈样肉芽肿( mycosis fun-goides,MF),肿瘤期,大细胞转化。患者经过多次活检确诊后转回当地医院肿瘤科治疗,目前电话随访中。

  • 以弥漫性病变为表现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丁晶晶;曹敏;刘寅;苗立云;孟凡青;叶庆;蔡后荣

    目的 报告2例以弥漫性病变为影像学特点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病例,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特殊类型的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2例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5年,加重半年,病程长,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胸膜增厚,两肺多发实变影、磨玻璃影,可见散在小结节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胸腔镜肺活检病理示黏膜相关淋巴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检测到免疫球蛋白IGH-FR1克隆性基因重排.患者女性,50岁,反复发热、咳嗽,伴有活动后气促;胸部CT示两肺多发大片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外周血嗜酸细胞显著升高.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肺炎,予激素正规治疗,症状改善,但肺部病变无明显吸收,后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MALT淋巴瘤.结论 以弥漫性病变为表现的肺MALT淋巴瘤较为罕见,容易误诊.对于少见病及病灶散在者,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活检能获得理想标本,有助于诊断.

  • 非小细胞肺癌ALK、 ROS1及RET融合基因检测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光源;朱江;文彦;何金涛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ALK)、ROS1及RET融合基因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3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234例、女76例,年龄29~77岁,中位年龄60岁;有吸烟史164例;组织学类型:腺癌142例,鳞癌138例,腺鳞癌10例,其他类型20例)ALK、ROS1及RET基因重排情况.同时统计所有受检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310例患者中,ALK基因重排15例(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率4.84%,腺癌14例,鳞癌1例;ALK基因重排更容易发生在60岁以下、不吸烟、腺癌的患者中(P<0.05);ALK基因重排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OS1基因(CD74-ROS1融合基因)重排l例,阳性率0.32%,为腺癌;RET基因(KIF5B-RET融合基因)重排2例,阳性率0.64%,均为腺癌. 结论 四川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ROSl和RET基因重排发生率分别为4.84%、0.32%和0.64%,与目前国内外文献的报道相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阴性、腺癌、年轻,无吸烟史或少吸烟患者为其高发人群.对目标人群筛查及以ALK基因为靶点的治疗将是肺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OS1和RET基因重排发生率低,其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 前列腺癌ERG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潘秀懿;谭珺娅;聂玲;尹晓雪;龚静;陈雪芹;周桥;曾浩;陈铌

    目的 检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ETS相关基因(ERG)重排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2014年前列腺穿刺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82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RG基因重排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RG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ERG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分析ERG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ERG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18.0%)患者检出ERG基因重排,其中45例(51.7%)为转位重排,42例(48.3%)为缺失重排.74例(15.4%)患者表达ERG蛋白.ERG蛋白表达与基因重排正相关(r=0.849,P=0.000).368例获得随访资料,ERG基因重排状态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初诊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但发生远处转移及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病例中ERG蛋白表达率下降(P<0.05).预后分析显示ERG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均不能提示预后.结论 ERG基因重排状态与蛋白表达情况均不能作为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 BIOMED-2系统应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的研究

    作者:黄娟;刘浩;曾凡才;陈明;刘萍;莫冬阳;李鑫

    目的:探讨BIOMED-2系统在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石蜡包埋组织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其他淋巴结增生性病变10例,提取组织DNA,应用BIOMED-2系统中的61条引物分成9个组别进行PCR扩增,检测DNA质量及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结果:94%(47/50)样本DNA长度在300 bp以上,BIOMED-2系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IgH-A、IgH-B、IgH-C、IgH-D、IgH-E、IgK-A、IgK-B、IgL组检出率分别为45%(18/40)、27.5%(11/40)、87.5%(35/40)、55%(22/40)、47.5%(19/40)、80%(32/40)、50%(20/40)、22.5%(9/40),IgH-C 联合 IgK-A 组合检出率为100%. 结论:BIOMED-2系统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B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纵隔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唐熹;陈易华;范严严;简燚

    目的 探讨纵隔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S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3年-2012年纵隔NSHL手术切除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纵隔NSHL病理标本采用形态学、免疫表型、T细胞受体(TCR)y和IgH基因重排及EB病毒编码小RNA (EBER)原位杂交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纵隔NSHL的病理形态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成束状并分割淋巴组织形成多个结节,肿瘤细胞边界清楚、细胞质空亮,单核或多个小核仁,结节背景有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均表达CD15、CD30及PAX-5,部分肿瘤细胞表达CD20,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CD45、细胞角蛋白、CD79α、S-100等标记,Ki-67(+,>40%);3例肿瘤细胞均无TCRy、IgH基因重排;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结论 纵隔可发生多种淋巴瘤,NSHL是其中一种,掌握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对该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 原位PCR方法在霍奇金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谢宇平;邓飞;魏中华

    目的:1.探索在石蜡切片上进行直接法原位PCR的可行性.2.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H/R-S细胞的性质.方法:建立一种5'-标记引物直接原位PCR方法,采用该方法对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HL的H/R-S细胞IgH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综合分析结果.结果:2例结节硬化型HL(NSHL)中,1例有VH2、VH3、FR3基因重排,1例有VH1、VH基因重排;1例混合细胞型HL(MCHL)的H/R-S细胞有VH2、VH3、FR2a基因重排.背景的部分小淋巴细胞核内也出现了阳性信号.结论:1.在石蜡切片上行直接法原位PCR是可行和有效的.2.VH1、VH2、VH3、FR2a、FR3基因重排的出现,提示NSHL和MCHL的H/R-S细胞来源于不同分化阶段的B细胞,NSHLa同时出现FR1、FR3基因重排;MCHL同时出现FR1、FR2基因重排;提示NSHL和MCHL的H/R-S细胞可能为多克隆性增生.背景的部分小淋巴细胞核内也可观察到阳性信号,提示周围部分背景小淋巴细胞有可能与H/R-S细胞来自同一B细胞克隆.

  •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和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在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杰;郑可;张文燕;孙林雍;唐源;严嘉琦;赵莎;刘卫平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轻链IgK及T细胞抗原受体(TCRγ)基因重排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13 ~ 2014年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样本共139例,采用BIOMED-2系统扩增,分别使用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和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两种方法进行IgK和TCRγ基因重排检测,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检出率.结果 81例行IgK基因重排检测,其中59例病理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检出阳性47例(79.66%),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检出阳性34例(57.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行TCRγ基因重排检测,其中26例病理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检出阳性21例(80.77%),凝胶电泳异源双链检出阳性17例(6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结论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比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

  • 肉毒毒素E型重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赵国杰;郝凤进;关一夫

    目的:分析肉毒毒素E型重链(BoNT/E HC)的抗原表位及空间结构.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以及其它分析软件分析重链蛋白的抗原表位和空间结构.结果:预测并显示了肉毒毒素E型重链的空间结构图,以及9个可能的重链的B细胞抗原表位,静电势图揭示了重链分子结构域的两性特点.结论:抗原表位的预测对于E型肉毒毒素相关诊疗试剂的开发有指导意义,而结构域的极性分析提示其等电点的不同可能在pH介导的穿膜中起了作用.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华;刘小丽;刘华庆

    目的 按照WHO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我省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探讨三结合方案在DLBCL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同时采用PCR扩增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β基因(TCR-β)克隆性重排的研究.结果 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有四种变型.分别为中心母细胞型17例(60.7%),免疫母细胞型5例(17.8%).间变性大细胞型4例(14.3%),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2例(7.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8例DLBCL肿瘤细胞CD20均阳性表达(100%);4例问变性大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30阳性表达(14.3%);1例中心母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5阳性表达(3.5%);1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Lysozyme阳性表达(3.5%).PCR扩增检测结果 :DLBCL中IgH重排9例(32.1%).TCR重排10例(35.7%),双阳性2例(7.1%),总的阳性率为75.0%.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长期以来一直是病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按照WHO新分类.以标准形态学观察,规范成套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以及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三者相结合而形成诊断方案,能极大地提高DLBCL的确诊率.

  • 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分析

    作者:杨华;邓飞;刘华庆

    目的 分析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情况.方法 收集已确诊为NK/T细胞淋巴瘤的1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多种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PCR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β和γ基因的克隆性重排.结果 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5例CD56阳性,2例检测到了TCRβ和γ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 大多数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一小部分为T细胞来源;在淋巴结中,NK细胞淋巴瘤很少;在进行NK细胞标志物检测的同时可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以确定其细胞起源.

  • PCR检测TCRγ基因重排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明宗;王德华;成克伦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题,误诊率很高.Ig抗体的克隆性表达只能确定部分B淋巴瘤的诊断.T淋巴瘤尚无克隆性表达抗体.

  • 恶性淋巴瘤诊断中Ig/TCR基因重排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

    作者:武鑫瑞;亓岽东;沈小英;屈悦;张立英;张玉萍;许春伟;吴继华

    目的 探讨B细胞性淋巴瘤中Ig基因重排和T细胞性淋巴瘤中TCR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恶性淋巴瘤和24例淋巴反应性增生组织样本,利用3730毛细血管电泳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B细胞性淋巴瘤中Ig基因重排和T细胞性淋巴瘤中TCR基因重排.结果 B细胞性淋巴瘤中IgHA的总阳性率为43.21%,IgHB的总阳性率为29.63%,IgHC的总阳性率为30.25%,IgHD的总阳性率为16.67%,IgHE的总阳性率为3.09%,IgLκA的总阳性率为42.59%,IgLκB的总阳性率为23.46%,IgLλA的总阳性率为25.93%,IgH (A+ B+ C+ D+ E)+ IgLκ(A+ B)+ IgLλA的总阳性率为88.27%;T细胞性淋巴瘤中TCRB-A的总阳性率为31.37%,TCRB-B的总阳性率为58.82%,TCRB-C的总阳性率为23.53%,TCRG-A的总阳性率为60.78%,TCRG-B的总阳性率为21.57%,TCRD的总阳性率为29.41%,TCRβ+ TCRγ+ TCRδ的总阳性率为78.43%.结论 Ig基因重排和TCR基因重排分别对B细胞性和T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基于TCR基因位点的FT-aCGH分析鉴定T-ALL中异常TCR Vβ-IgH重排

    作者:郑海涛;陈少华;杨力建;李萡;吴秀丽;李扬秋

    目的:鉴定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ALL)异常基因重排.方法:利用基于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精细定位的寡核苷酸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FT-aCGH)技术分析1例T-ALL样本与对照组基因组DNA的差异,了解7号和14号染色体TCRβ、TCRγ和TCRαδ位点上可能的断裂点位置,根据所提供的初步结果,根据断裂点涉及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连接介导PCR (LM-PCR)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与之发生重排的基因序列.结果:FT-aCGH结果显示所检测T-ALL样本中,各TCR基因位点都存在断裂点,经过LM-PCR和序列分析,以及利用PCR和特异引物检测基因组DNA结果确定了T-ALL克隆为Vα8 -Jα22基因重排,并发现了7号染色体在TCRβ基因位点,Vβ20-1基因片段与14号染色体位于免疫球蛋白重链区基因位点的IgHVⅡ-26-2基因片段发生异常重排,形成t(7;14)( q34;q32)染色体易位.结论:利用FT-aCGH和LM-PCR技术在1例T-ALL中发现了一种新的Vβ20-1 -IgHVⅡ-26-2异常重排,这种异常重排有可能可以作为该肿瘤克隆的生物标记物.

  • 非小细胞肺癌新靶点 ROS1融合基因

    作者:张东芳;魏万里

    非小细胞肺癌(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造成人类死亡多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20%以下。自肺癌领域首个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上市以来,靶向药物因其低毒、高效、便于给药的临床特点,己逐渐成为治疗 NSCLC 的重要选择之一。因此,筛选和证实肿瘤驱动基因已经成为未来靶向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焦点转移到 ROS1融合基因上,并且已经有相关数据及研究表明 ROS1融合基因被证实为 NSCLC 新的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因此我们现就 ROS1融合基因在NSCLC 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王翠翠;杨淑云;钟定荣;孙希炎;郑金锋

    目的:观察原发性中枢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检测及microRNA表达特征。方法:收集确诊的PCNS -DLBCL 25例,观察并分析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并进行重链和轻链基因重排检测。对其中10例典型PCNS-DLBCL、10例颅外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DLBCL)和10例颅外非生发中心来源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GC-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块微切割提取microRNA,进行芯片杂交,对三者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PCNS-DLBCL多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10/25例),其中额叶受累为常见(6/25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中心母细胞样的大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靶环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25/25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3、CD5、CD23、CyclinD1,Ki-67阳性率在50%-90%(平均80%),仅有3例表达CD10(占12%),19例表达Bcl-6(占76%),22例表达Mum-1(88%)。基因重排检测显示24/25例呈B细胞单克隆性(96%)。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与N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788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401个microRNA或片段;与GC-DLBCL比较,升高2倍及以上者611个microR-NA或片段,下降0.5倍以下者229个microRNA或片段。结论:PCNS-DLBCL以老年男性好发,常累及多个部位,免疫组化显示大部分为活化B细胞来源,基因重排检测B细胞单克隆性高,microRNA芯片杂交显示, PCNS-DLBCL microRNA表达明显不同于颅外NGC-DLBCL和GC-DLBCL,可能存在microRNA诊断性标志物。从microRNA表达差异的数量看,PCNS-DLBCL与颅外GC-DLBCL差异较小,此与二者的预后接近相关。

  • 胸腔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学及基因重排分析

    作者:石丛艳;杨守京;方正清;巨安丽;杨莉;付欣;王映梅;姜敏玲

    目的:探讨胸腔原发渗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免疫组化表型、基因重排,旨在加深临床和病理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发渗出淋巴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1例原发渗出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水以及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胸水细胞学和胸膜穿刺组织学特征均显肿瘤细胞从大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到明显间变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CD45、CD38、CD138、EMA、WT-1、Vimentin均为阳;CR、TTF-1、CD3、CD20、EBV均为阴.基因重排结果显:IGH、IGK、IGL在BIOMED-2 PCR受体基因重排引物设计系统中相应位置发生克隆重排.结论:原发渗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它不同寻常的生长方式为临床和病理诊断带来了困难.该肿瘤需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变异型)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等鉴别.即使联合化疗其预后仍然十分差,选择合理和特异的治疗靶向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 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徐敏;陈玲;张书龙;杨守京

    目的:报道1例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和基因重排,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小不一,胞质较丰富,核染色质呈粉尘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LCA、CD20、CD79a弥漫阳性,CD3灶性阳性,VIM肿瘤细胞阴性,间质阳性,Ki-67增值指数为37%.结论: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

  • 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徐敏;张书龙;李西北;杨守京

    目的:报道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均弥漫分布,2例瘤细胞中等大,圆形、卵圆形,胞质中等量,核大,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2例瘤细胞呈空泡状,核仁明显;2例瘤细胞内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5例核分裂均多见.免疫表型:4例肿瘤细胞均CD20、CD79a和LCA弥漫阳性,CD3和CD45RO灶性阳性.1例仅LCA阳性,而CD20、CD79a、CD3和CD45RO均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 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作者:徐晨;王琳

    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通过表面受体基因重排,从而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该过程中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皮肤淋巴瘤是由于单个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所导致,病变组织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呈单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诊断、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作用.

365 条记录 17/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