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红素对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中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

    作者:亓云鹏;张天;王仁萍;宋云龙;陆峰;段更利

    目的:通过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模型小鼠血清中胆汁酸代谢谱的影响,探究雷公藤红素干预IBD的可能机制.方法: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IBD小鼠模型,采用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IBD小鼠血清中22种胆汁酸的含量.结果:IBD小鼠血清中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等游离型初级胆汁酸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而牛磺胆酸(TCA)、牛磺去氧胆酸(TDCA)等结合型初级胆汁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石胆酸(LCA)等次级胆汁酸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给予雷公藤红素后,IBD小鼠血清中上述初级和次级胆汁酸的代谢趋势均有所恢复.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调节了IBD小鼠肝脏功能及其中相关代谢酶的表达,干预了结合型胆汁酸的合成过程,从而改善IBD小鼠的症状.

  • 雷公藤红素新型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王磊;孙红莉;于沛;王玉强;徐立朋

    目的 探讨几种雷公藤红素新型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细胞以及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加入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红素衍生物(Cel-1 ~ Cel-13)及阳性对照药顺铂,48 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各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以观察雷公藤红素各衍生物对PC12细胞以及C6两种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红素衍生物Cel-1、Cel-3、Cel-6和Cel-13对PC1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6±0.3)、(2.2±0.3)、(1.3±0.3)和(2.4±0.1) μmol· L-1,明显小于母核雷公藤红素(3.2±0.4) μmol·L-1 (P< 0.05,P<0.01); Cel-1对C6细胞的IC50值为(0.6±0.2)μmol.L-1,明显小于母核雷公藤红素(1.5±0.3) μmol·L-1 (P<0.05);而且Cel-1、Cel-3、Cel-6和Cel-13明显小于顺铂对PC12和C6的IC50[(11.6±0.8)、(59.0±4.0) μmol·L-1](P<0.01).结论 雷公藤红素新型衍生物中4个化合物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比母体雷公藤红素活性强.

  • 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分析

    作者:孙帅婷;金艺;袁波;姜璇;徐海燕

    大鼠灌胃给予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混合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负离子模式下,以一级、二级全扫描方式检测大鼠血清、尿与粪中的代谢产物.在大鼠血清中仅发现原形药物.在尿样中检测到了雷公藤甲素的3种代谢产物,推测分别为其单羟基化代谢产物、环氧化物水解开环代谢产物及谷胱甘肽结合物.在粪中则检测到1种代谢产物,推测为雷公藤甲素的另一单羟基化代谢产物.在尿样中检测到雷公藤红素的1种代谢产物,推测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粪中检测到硫酸结合物.

  • 大鼠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法测定

    作者:薛云云;玛尔江·巴哈·提别克;王彦;朱永亮;阎超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雷公藤红素.大鼠尾静脉给药,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以大黄素为内标,使用C18色谱柱,以甲醇-10%乙酸(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25 nm.雷公藤红素在0.05~1.6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红素(l mg/k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 (0.48±0.11)μg/ml,tmax(5.0±0.O) min,AUC0-t,(23.45士1.01) μg·ml-l·min.

  • 雷公藤红素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张雪;张登海;陈晓平;滕伟强;彭彬;张燚;王莹;曹帆帆;薛晓成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在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终浓度为1.8μmol/L的雷公藤红素处理人鼻咽癌HNE1、CNE2细胞,并设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HNE1、CNE2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细胞黏附与分离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分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蛋白(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DMSO对照组比较,采用1.8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24、48、72 h后,HNE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5),处理48、72 h后,CNE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5);处理48 h后,HNE1、CNE2细胞的迁移能力均下降(P均<0.05);处理2周后,HNE1、CNE2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均减少(P均<0.05);处理1 h后,HNE1、CNE2细胞的黏附率降低(P<0.05);处理24 h后,HNE1、CNE2细胞的分离率降低(P<0.05);处理6 h后,HNE1、CNE2细胞中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抑制鼻咽癌HNE1、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 雷公藤红素对Raji细胞表面超微结构与增殖活性的影响

    作者:吴红;胡小毛;高杨军;何冬梅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的表面超微结构及其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不同浓度(0.5、1.0、1.5、2.0μg/ml)的雷公藤红素作用于Raji细胞,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貌和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用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CCK8测定表明,经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从(80.67±2.08)%下降至(38.53±2.25)%,48 h后,细胞存活率从(74.17±3.20)%下降至(33.22±1.64)%,雷公藤红素对Raji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示:正常Raji细胞呈圆形,表面光滑,经浓度为2.0 μg/ml的雷公藤红素处理24 h和48 h后,Raji细胞开始坍塌,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膜表面粗糙、凹凸不平.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作用Raji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从(3.50±1.73)%增加到(38.27±6.05)%,雷公藤红素对Raji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的检测表明1.5 μg/ml雷公藤红素作用Raji细胞24 h,可使S期细胞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改变Raji细胞膜超微结构,可通过诱导Raji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

  • 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鲍一笑;张璐定;李莉;韩连书;孔宪涛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诱导人肥大细胞系HMC-1细胞凋亡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雷公藤红素(0.5 μmol/L)与HMC-1细胞共育不同时间(4、8或12 h)后,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家族、c-myc、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ICE)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它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HMC-1细胞本已存在Bcl-2、Bax、C-myc蛋白表达;雷公藤红素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受到抑制,Bax、C-myc蛋白表达增加.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 bcl-2、bax、 bcl-XL和ICE的mRNA,在雷公藤红素作用下,bcl-2、bax、bcl-XL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以bcl-2下降为明显),而ICE mRNA 3次检测2次上升,1次下降.结论:雷公藤红素诱导HMC-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上调促凋亡基因和下调抑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

  • 雷公藤红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曹帆帆;徐莉敏;王莹;彭彬;张雪;张登海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导致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Aβ1-42刺激SH-SY5Y细胞,建立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加入雷公藤红素干预,Western 印迹法检测Aβ142导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变化,同时检测p-NF-κB表达情况;siRNA法下调TLR4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β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下调TLR4后,Aβ1-42刺激对p-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Aβ1-42刺激SH-SY5Y细胞,导致Tau蛋白Ser199/202、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加,而雷公藤红素能降低这两个位点磷酸化水平;Aβ1-42导致细胞p-NF-κB表达增加,雷公藤红素干预后p-NF-κB表达下调,且NF-κβ抑制剂BAY11-7082同样能降低Aβ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下调TLR4表达,Aβ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p-NF-1B表达下降.结论 雷公藤红素降低Aβ1-42导致的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可能与其抑制TLR4/NF-κB通路活性有关.

  • 雷公藤红素对ATR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作者:徐莉敏;张登海;杨春欣;彭彬;曹帆帆;Geroges UZAN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ATR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形态学、生化指标、分子标志等指标,观察雷公藤红素和/或ATRA不同处理组NB4分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TRA诱导后,NB4细胞呈现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形态;NBT还原能力明显增加;分化抗原CD13和CD33表达下降,而CD11b和CD15表达增加.雷公藤红素与ATRA联合应用,结果与ATRA处理组相似.结论 雷公藤红素不影响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成熟作用,提示雷公藤红素作为分化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 雷公藤红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杨雪莲;孙鑑;江梅;孙家兰;柴长凤;徐莉敏;陈维香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CSL)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11只;0.9%氯化钠溶液干预组(对照组),11只;CSL不同浓度干预组,干预浓度分别为2 mg/kg(CSL 2组,11只)、5 mg/kg(CSL 5组,8只)和10 mg/kg(CSL10组,8只),均选择直接口服的给药方式.除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而不造成缺血状态外,其余各组均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并即刻给药,再灌注后24 h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假手术组、对照组和CSL 2组中,仅CSL 2组大鼠有CSL蛋白表达.对照组、CSL 2组、CSL 5组和CSL 10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分)、白细胞介素(IL)-1β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梗死体积比值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CSL 2组、CSL 5组的NSS评分、IL-1β和NO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梗死体积比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5);CSL 5组的NSS评分显著低于CSL 2组(P<0.05),梗死体积比值显著小于CSL 2组(P<0.05).光学显微镜下,假手术组大鼠几乎未见CD11b阳性细胞;对照组大鼠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胞体增大,细胞多为激活状态;CSL 2组、CSL 5组和CSL 10组大鼠的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且细胞胞体较小,部分具有伸向各个方向的细胞突起.对照组、CSL 2组、CSL 5组和CSL 10组的小胶质细胞数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CSL 2组、CSL 5组和CSL 10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通过口服摄入一定剂量范围内的CS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其抗炎作用、抑制凋亡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磊;王兴鹏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其提取物的成分很复杂,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和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

  • 雷公藤红素对抗过氧化氢诱导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细胞模型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映慧;刘少波;张皓云;周风华;刘永新;卢强;杨苓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条件下,雷公藤红素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细胞模型SOD 1G39ANSC34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用不同剂量H2O2、雷公藤红素处理表达人突变SOD1G93A基因的NSC34细胞24 h后,CCK-8试剂检测细胞存活率;丙二醛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的表达水平;Westem blot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内MEK/ERK和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结果显示,50 nmol/L雷公藤红素预处理可提高H2O2 (10 tmol/L)损伤后SOD1G93ANSC34细胞的生存率,并使细胞内MDA生成减少,逆转H2O2诱导的SOD1G93ANSC34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相关酶GCLC和GST mRNA表达下调.雷公藤红素处理0.5 h、1h分别激活SOD1G93ANSC34细胞内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达峰值,且MEK抑制剂PD98059和Akt抑制剂MK2206可阻断雷公藤红素对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PD98059、MK2206预处理30 min均抑制雷公藤红素引起的SOD1G93ANSC34细胞内GCLC和GST上调.以上研究结果提示,雷公藤红素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细胞模型SOD1G93ANSC34细胞有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该神经保护作用与雷公藤红素调节SOD1G93ANSC34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相关酶类生成有关,细胞内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此调节过程.

  • 雷公藤红素抑制食管癌细胞转移及其机制

    作者:徐佳;伍春莲

    雷公藤红素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醌甲基三萜,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探讨雷公藤红素对食管癌细胞粘附、迁移及侵袭的影响.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粘附的影响;用划痕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ECA-109细胞迁移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ECA-109细胞侵袭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对ECA-109中整联蛋白家族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ECA-109的粘附、迁移及侵袭,抑制整联蛋白βl、β4、av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抑制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LRP6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和整联蛋白的表达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转移.

  • 雷公藤红素对内皮细胞E-selectin和ICAM-1及CD31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成法;周幽心;褚容涛;黄炜

    目的 通过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应用RT-PCR检测一定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的内皮细胞株DCV 304 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内皮细胞株ECV 304表面CD31的表达.结果 RT-PCR的结果表明,经过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内皮细胞株ECV 304 ICAM-1的表达明显地降低,而E-selectin和CD31并未见表达.结论 雷公藤红素在体外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等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

  • 雷公藤红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内Cdk5、p25和p35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方方;万燕杰;徐静

    目的:动态观察雷公藤红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内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kinase5, Cdk5)和激动因子p25和p35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AD模型小鼠9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手术组(S组),麻醉后行肝叶部分切除术;雷公藤红素组(C组),手术前3d上午腹腔注射雷公藤红素60μg/kg;二甲亚枫(DMSO)组(O组),手术前3d上午腹腔注射同体积的0.04%DMSO。三组随机抽取8只小鼠采用水迷宫连续训练5d并检测术后1、3、7、14d的学习记忆能力,余下小鼠分别于术后1、3、7、14d取标本,每次6只,检测海马内细胞Cdk5及激动因子p25、p35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3、7和14dS和O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目的象限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 S和O组术后3、7、14d海马内Cdk5表达和术后1、3、7、14d海马内p25表达明显增高(P<0.01)。三组小鼠海马内p3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改善肝叶部分切除术后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Cdk5和p25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 雷公藤红素对狼疮鼠肾组织Ⅲ型胶原和层粘素的影响

    作者:许晨;吴兆龙;张志刚;郭慕依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Tr ipterine)对狼疮小鼠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方法: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 F1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2周测鼠 24h尿蛋白量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20周后检测鼠肾组织Ⅲ型胶原(coll agen type Ⅲ,Col Ⅲ)、层粘素(laminin,L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 ming growth factor,TGF)-β1 mRNA的表达. 结果:①雷公藤红素抑制小鼠蛋白尿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局部MMP-1而减少Col Ⅲ、LM、TIMP-1及TGF-β1 mRNA 的表达,改善鼠肾组织学病变.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3 mg/(kg*wk)和6 mg/(kg*w k)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ColⅢ及LM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局部 MMP-1而抑制TGF-β1及TIMP-1的表达而实现的.

  • 雷公藤红素抗白血病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京;张晓玲;马世平

    雷公藤红素是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药物,其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红素的文献,对雷公藤红素在抗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雷公藤红素抗炎及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点;陈渊;赵伟

    雷公藤红素来源于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j)的根皮,是一种醌甲基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大量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以通过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具有治疗作用.文章对雷公藤红素的抗炎及免疫抑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研究雷公藤红素的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小可;谈文峰;王芳;甘可;张缪佳;张前德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MH7A,不同浓度的Cel(0.1、0.5、1.0、2.0 μmol/L)干预细胞24 h后,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RANKL、OPG、IL-6、TNF-α及IL-8的表达.结果:IL-1β刺激MH7A细胞系24h后,RANKL、OPG、IL-6、TNF-α及IL-8mRNA及RANKL免疫荧光明显增强,Ce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H7A中IL-1β诱导的RANKL、OPG、IL-6、TNF-α及IL-8 mRNA水平(P<0.05)和MH7A中RANKL免疫荧光表达,显著上调OPG/RANKL轴比值.结论:Cel能调节滑膜成纤维细胞中OPG/RANKL轴和抑制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在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和“骨侵蚀”中发挥重要作用.

  • 雷公藤红素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免疫作用研究

    作者:卢嘉微;陈都;张淑芳;卞勇;刘丽;张剑;刘史佳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抗炎作用及其对T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DBA/1J小鼠,以牛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小鼠关节炎CIA模型.成模后,以雷公藤红素2 mg/kg给药治疗并设置对照组,记录小鼠关节评分;二次免疫70 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浆中IL-17、IL-6、TGF-β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关节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Th17和Treg比例.结果 雷公藤红素组小鼠关节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有效改善关节滑膜炎性浸润情况(P<0.05);ELISA检测小鼠血浆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使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可显著降低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亚群比例(P<0.01)并增加Treg细胞亚群比例(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以有效缓解CIA小鼠关节炎症症状,抑制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生成和软骨破坏.雷公藤红素治疗CIA小鼠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减少CIA小鼠体内IL-6等促炎症因子的分泌并伴随着抑炎因子参与的免疫平衡调节过程而实现.

197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