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尖线虫过敏原研究进展

    作者:杜春霞;张丽姗;张莉;张路平

    异尖线虫(Anisakis spp.) 幼虫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呈世界性分布,为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引起异尖线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简单异尖线虫复合种A. simplex complex,包括3个姊妹种(简单异尖线虫A. simplex s. s.;派氏异尖线虫A. pegreffii和简单异尖线虫C型 A. complex C).已有的研究报道显示,日本的异尖线虫病主要是由简单异尖线虫引起的;而欧洲的异尖线虫病主要由派氏异尖线虫引起的.人食入寄生在海鱼体内的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可引起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典型的异尖线虫病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感染了异尖线虫会使免疫系统TH2亚群活化,从而产生大量的IgE抗体[1].另外一种临床上的情况为过敏反应,由于病人对线虫过敏原的再次接触就会大大增加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可由风疹转化为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2-6].以下主要对致病性异尖线虫过敏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白细胞介素-17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樊有龙;傅颖媛

    类风湿关节炎(rheumtoid anhritis,RA)是一种多因素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在RA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新的研究显示,CD4+T淋巴细胞可分为Th1、Th2、Treg和,Th17四大亚群 [1].

  • 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李桦;马玉燕;宋佳伦;马丽娟;傅庆诏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间的变化,及与Th1/Th2型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妊娠孕妇25例、子痫前期患者17例和正常未孕妇女1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及其髓样(MDC)和淋巴样(PDC)亚群,比较其数量和比值在妊娠前后及子痫前期患者的变化,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早期和晚期相比,妊娠中期MDC和PDC数量减少,MDC/PDC比值升高,妊娠早、晚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子痫前期患者PDC数量减少,MDC数量改变不明显,MDC/PDC比值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较,子痫前期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L-2含量增加,IFN-γ无显著差异,Th2型细胞因子IL-10减少,IL-2/IL-10、IFN-γ/IL-10比值升高.结论:DCs在正常妊娠的不同阶段其数量和亚群发生变化,子痫前期患者出现PDC减少和MDC/PDC比值升高现象,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一致.

  •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检测

    作者:林立航;钱起丰;张明霞;吴志华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AD患者外周血DC亚群(DC1/CD11c+和DC2/CD123+),并以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AD患者外周血CD123+DC百分率为1.18%±0.58%,比对照组0.79%±0.25%明显增高(P<0.01),CD11c+DC百分率为2.94%±1.48%,与对照组的2.36%±0.7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D患者CD11c+DC和CD123+DC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中DC2亚群占优势,导致向Th2样免疫反应偏移,可能与AD的发病有关.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CT移植前后T细胞亚群与造血负调控因子的研究

    作者:葛林阜;余喆;刘希民;黄宁;周芳;孔凡盛

    目的 检测行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CT)前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分析二者异常与疗效的相关性,评价NSCT在重型S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重型SAA患者(SAA组)及16例正常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IFN-γ及IL-2.结果 SAA组76.6% T细胞亚群异常,IFN-γ、IL-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T细胞亚群异常及IL-2、IFN-γ升高者比无T细胞亚群异常及IL-2、IFN-γ正常或低下者的临床有效率高;部分患者治疗1 a后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恢复正常.结论 异常升高及活化的免疫效应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能是导致SAA的重要机制;NSCT能影响SAA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内CD8+T细胞中NKG2D分子的表达和功能

    作者:程瑗;郑明华;陈永平

    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是c型促凝集素受体家族的一员.它表达十所有的NK细胞和CD8+T细胞的一个亚群.NKG2D与其配体结合后可直接激活NK细胞并可作为CD8十T细胞的辅助刺激因子.然而,近来的报道证明,NKG2D在慢性炎症反应中具有直接激活T细胞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NKG2D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循环中和肝内CD8+T细胞上的表达形式及其功能.我们收集了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HBV、HCV)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肝内淋巴细胞,研究分析了NKG2D的表型表达和它对肝内和循环淋巴细胞的激活能力.结果发现.与循环CD8+T细胞相比,肝内CD8+T细

  • 低糖基化IgA1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作者:白雅雯

    IgA肾病是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IgA肾病是以多聚体IgA1(polymeride IgA1, pIgA1)为主,包括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并引起肾小球损伤为特点的肾小球肾炎.IgA1是IgA的一个亚群,其结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糖基化,表现在铰链区同时存在N-连接和O-连接糖链.目前,对于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近年来,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结构在IgA肾病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故本文就异常糖基化IgA1在IgA肾病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归巢基因研究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李永武;严丹;王平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归巢分子基础.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4个亚群.体外将4个亚群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的归巢能力.分别将各亚群细胞注入心肌梗死48 h模型.小鼠体内注射后48 h、96h、7d处死小鼠取其心脏,完成小动物活体成像并检测其荧光强度.可见SCA-1 +/CD45+/CD31+组归巢能力优于其他各组.而后采用基因芯片完成Agilent小鼠全基因4×44K芯片,从分子水平对SCA-1+/CD45+/CD31+亚群归巢能力进行探讨.结果:将SCA-1+/CD45+/CD31+亚群与其他亚群有关归巢基因的聚类分析及Network分析的结果比较可见,Dcx及MADCAM1基因为两结果交集,是有关归巢的关键基因.结论:mBMSCs为一多克隆的细胞群体.SCA-1’/CD45+/CD31+亚群归巢能力方面优于其他亚群;其分子机制在于Dcx及MADCAM1基因表达较其他亚组多见.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李永武;严丹;王平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4个亚群.各亚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n、cTnI的表达.并采用基因芯片完成Agilent小鼠全基因4* 44K芯片从分子水平对各亚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结果进行探讨.结果:SCA-1+/CD45+/CD31+亚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更易表达出心肌细胞标志性分子.通过Agilent小鼠全基因4*44K芯片将SCA-1+/CD45+/CD31+与其他组的心血管发育基因的聚类分析及Network结果共同比较可见两者无交集,以差异基因均为4倍表达为标准,因而以Network结果为主.可见:SETD2、NCL、EPOR、Rock2为感兴趣基因.结论:mBMSCs为多克隆的细胞群体.SCA-1+/CD45+/CD31+在向心肌定向分化及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其分子机制在于SETD2、NCL、EPOR、Rock2基因表达较其他亚组多见.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抗凋亡能力的研究

    作者:贺继刚;李洪荣;桂龙升;李永武;严丹;王平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各亚群在心肌修复中抗凋亡能力.方法:以小鼠心肌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个亚群.体外将4个亚群采用无血清低氧(5%)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凋亡率.分别将细胞注入小鼠心梗模型体内,注射后48h完成心功能测定.结果:SCA-1+/CD45+/CD31+组抗凋亡能力强,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恢复亦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组抗凋亡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组,治疗后心功能恢复亦优于其他各组.

  • 四色流式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作者:杨国红;卢芮伊;孙海英;张玲;姬文婕;周欣;石蕊;姜铁民;李玉明

    目的:建立基于四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各亚群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的方法,并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各亚群MPA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25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依据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标志性分子CD86、CD14、CD16和CD41对单核细胞亚群和MPA进行四色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利用抗CD86-PE-Cy5圈出总的单核细胞(总Mon)群,利用抗CD14 FITC和抗CD16-PE将总Mon分为:经典型(CD14-CD16,Mon1)、中间型(CD14-CD16+,Mon2)和非经典型(CD14-CD16-+,Mon3)3个亚群,后应用CD41-PE-Cy7分析总Mon和各个亚群的MPA,并应用Flow countTM荧光微球对各个亚群及MPA的绝对量进行计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及各亚群MPA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Mon2和Mon3所占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on1和总Mon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总MPA和Mon2相关MPA所占百分比和绝对计数亦显著增高(P<0.05),而Mon1相关MPA和Mon3相关MPA的百分比及绝对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D14、CD16、CD86和CD41的四色流式分析能够有效定量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及各亚群MPA.中间型单核细胞及其形成的MPA水平显著升高,为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诊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 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鼠枯否细胞亚群及程序死亡1蛋白表达的变化

    作者:刘莹;闫德祺;王刚;袁紫林;吕文亮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枯否细胞(KCs)亚群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40% CC14/花生油1.0 ml/kg,每周2次,共计8周.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皮下注射花生油.分别于1、2、4、8周每组各处死4只.(1)取出肝脏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马松(Masson)染色,分析肝脏的病理变化及纤维化进程.以M1亚群抗体CD86和M2亚群抗体CD163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别M1和M2细胞,检测不同时期M1和M2两个亚群与纤维化进程的关系.(2)分离培养纤维化不同时期的KCs,墨汁吞噬试验分析其吞噬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亚群分型检测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M0、M1和M2所占的比例变化趋势;免疫荧光检测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KCs PD-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L导致了明显的肝损伤和纤维化,KCs吞噬能力逐渐减弱;流式结果显示模型组M1型KCs的比例在肝纤维化早期(1~2周)快速增加(0.250±0.016),显著高于M2型KCs(0.136±0.009)(P <0.05),第4周达峰后下降;M2型KCs的比例早期增加较慢,到后期(8周)时(0.325±0.023)超过M1型(0.224±0.017) (P <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模型组KCs PD-1蛋白表达第2周短暂下降后上升,第4周以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纤维化早期,M1型KCs比例占优势,对细胞的活化和募集发挥主导作用;而M2型KCs在M1型KCs的活化作用下持续增加,在肝纤维化后期超过M1型KCs,更直接地促进纤维化.KCs早期表达PD-1下降引起M1早期快速上升,参与了KCs亚群的分化和肝的纤维化.

  • 多药耐药肝癌细胞通过激活Smad3活性富集CD133+亚群细胞

    作者:严威;刘鹏;林芬;文霆;赵磬;吴国洋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化疗失败的根源.在乳腺癌、肺癌及结直肠癌中,研究表明化疗可以富集肿瘤干细胞[1].然而化疗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机制并不明确.CD133分子作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常用标记,已在大量实体瘤中被证明.CD133+肝癌细胞已被证实具有肝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5].化疗能否富集肝癌干细胞,目前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化疗能否有效地富集肝癌干细胞(CD133+肝癌细胞)并分析其调节肝癌干细胞的分子机制.

  • 肾移植稳定病人淋巴细胞CD62L、CD11a表达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作者:蒋立城;潘光辉;白寒;丁红;裘宇容

    目的 研究肾移植稳定病人淋巴细胞CD62L、CD11a的表达与 T 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荧光免疫技术,动态观测10例肾移植稳定病人血淋巴细胞 CD62L、CD11a 及 CD4、CD8 表达.结果 术后 CD62L 逐渐升高,但与术前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11a 3~9d时由(27.9±9.2)%逐渐降至(22.9±8.9)%, 15d时回升,均低于术前组(P<0.05).CD4和CD8术后第3天低(P<0.05),之后回升,CD4/CD8则由3d时的2.04±0.48降至第9天时的1.36±0.31,并趋稳定.结论 淋巴细胞 CD11a、CD4、CD8 表达及 CD4/CD8与肾移植病人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抑制剂能明显抑制 CD11a 表达和降低 CD4/CD8 可能是其预防排斥反应的重要机制.

  •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口腔颌面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孝丽;陈士龙;罗志晓;冷卫东

    骨髓干细胞有两个亚群,即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骨髓基质干细胞有很大的可塑性[1],具有易获取、扩增潜力大、遗传稳定性高、能迁移到组织损伤部位和免疫抑制强等特性,已广泛用于自体或异体移植[2].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口腔颌面组织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健康儿童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范围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祝兴元;李梨平

    在人体发生、发育、成熟及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当免疫功能紊乱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亚群之间比例会失去平衡,致使部分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或亢进,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广泛应用,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临床上细胞免疫监测的常规指标.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芬芬;彭漪;孙梅琴;余国龙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继发性炎症反应、心肌缺血损伤范围和心室重构关系.方法 对36例STEMI患者心肌梗死病程第5天采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病程前3天心电图ST段弓背上抬导联大数目(NSTE)及病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取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EMI患者单核细胞数增多(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1),CD14++CD16+,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升高(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与外周血WBC、hs-CRP水平、NSTE、CK-MB峰值水平、LV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与外周血WBC、hsCRP水平、NSTE、CK-MB峰值水平、LV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均P<0.05);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接受急诊冠脉再灌注(PCI)治疗STEMI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亚群例降低,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均P<0.01).结论 STEMI患者第5天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与STEMI患者炎症反应、缺血损伤范围及心室重构相关.

  • 高温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及其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定文;郭明秋;李楚芳;陈立茵;沈先荣

    目的研究高温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及其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热锻炼诱导小鼠胸腺热耐受形成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每天41℃高温处理1 h,连续9 d,于第1、3、5、7、9天高温后4 h取胸腺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亚群及HSP70表达阳性率.结果高温使小鼠胸腺重量明显减轻,第1、3天胸腺细胞CD4+CD8+亚群明显减少,第5天后CD4+CD8+亚群比例开始恢复.除第9天外,高温组胸腺细胞HSP70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CD4+CD8+胸腺细胞亚群减少可能是高温致小鼠胸腺萎缩的主要原因,而HSP70表达升高是热耐受形成的分子基础之一,可作为高温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 BALB/c小鼠胸腺巨噬细胞不同亚群特性研究

    作者:孟祥慧;郭尚福;刘兰涛;李化敏;初彦辉

    目的 研究小鼠胸腺巨噬细胞组成、分布、形态、功能.方法 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和酸性磷酸酶(ACP)双重染色方法,发现小鼠胸腺巨噬细胞的不同表型.结果 发现小鼠胸腺巨噬细胞存在四种表型:树状突起型细胞:可被Mac-2,F4/80单克隆抗体标记,数量多,分布于整个胸腺实质且有吞噬作用;扁平型细胞:可被F4/80单克隆抗体标记,分布于皮质被膜下方;小卵圆型细胞:可被Mac-2单克隆抗体标记,分布于胸腺髓质和皮髓交界(CMR),此类细胞未见吞噬现象.ED1+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以上不同的巨噬细胞亚群均可显示酸性磷酸酶活性.结论 小鼠胸腺巨噬细胞存在不同亚群,表现在其组成、形态、分布、特点及功能差异等方面.

  • 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价值——INT0139研究

    作者:钟文昭;杨学宁

    局部进展的Ⅲ期病变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25%~30%,包含了异质性广泛的组合,是治疗模式具有挑战性的一个亚群,对于ⅢA期N2 NSCIC接受诱导化放疗(41 Gy)后无进展的患者,到底应该选择手术还是完成全量放疗?内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一直争论不休.

120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