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盐水肝素液启用后无菌保存期探讨

    作者:武孟霞;刘瑞红;张平;耿静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每日需用盐水肝素液进行封管.一般情况下,若按<医院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超过2 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 h不得使用的要求执行,将会造成药液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为探讨盐水肝素液的无菌保存期,我们于2005-01~2005-02对此进行了细菌学检测试验.采集了365份标本,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素 盐水 高渗
  • 肝素封管后短时间内对全身凝血机制的影响

    作者:吕美;杨冰;李艳玲;任亚莉;张倩;王丹;许静;孙亚丽;范永霞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短时间内对全身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1例(男性5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9.6±14.2)岁,平均透析龄(3.6±1.1)年.收集每例患者封管前后的凝血指标,一次使用3125U/mL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另一次采用1000U/mL肝素盐水封管,每次注入的肝素溶液容量均按照导管的标称容量.封管前和封管后10分钟从外周静脉采血测量活化的部分凝血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比较封管对凝血监测指标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肝素的影响的差异.结果 高浓度肝素封管液导致APTT显著延长[(44.9±33.2)s vs.(112.3±33.8)s,t=-6.194,P=0.000],TT延长[(18.8±2.3)s vs.(24.6±11.8)s,t=-1.962,P=0.079],PTA显著下降[(93.1±29.7)%vs.(77.5±22.8)%,t=5.123,P=0.000]和INR显著升高[1.0(0.9,1.1)s vs.1.1 (0.9,1.2)s,Z=33.000,P=0.001);高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程度均高于低浓度肝素封管液导致的变化,其中APTT的变化差异为45.4(10.3,95.9)s有显著意义(Z=24.500,P=0.010)、TT的变化差异为2.4(0.5,4.0)s有显著意义(Z=30.0,P=0.005).结论 以导管标称容量注入肝素封管液后即刻对全身抗凝状态发生影响,使用肝素浓度越大,对全身凝血状态影响越大.

  • 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彦聪;张凌

    目的调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3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普通肝素(18例)(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和LMWH(16例)抗凝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结果 LMWH组的TG、Tch 、LDL、 Apo-B在第12个月(P<0.05)及第6个月(无显著差异)均低于UFH组; 而HDL与之相反;LMWH组的TG、Tch、LDL、 Apo-B在第12个月低于第0个月(P<0.05);而UFH组TG(无显著差异)、Tch(P<0.05)、LDL、 Apo-B高于第0 个月.结论长期使用LMWH不加重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紊乱,相反可部分矫正已有的脂代谢的紊乱.

  • 普通肝素的2种不同给药途径在血液透析中用量的观察

    作者:申志祥;陈培培;张悦

    目的 采用2种不同的首量肝素给药途径进行抗凝,比较两者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及所用肝素总量.方法 选择江苏省老年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采用常规普通肝素抗凝法(静脉组).其后改为首量肝素动脉端给药抗凝法(动脉组),根据透析器凝血等级调整肝素用量,直至凝血等级稳定在0级或1级.分别记录2种给药途径所用肝素首量和总量及凝血等级.结果 动脉组首量肝素及肝素总量较静脉组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动脉组凝血等级0级由16例增加36例(x2=15.14,P<0.01).64例患者无1例出现透析器凝血等级增加.结论 动脉组肝素给药途径能够显著减少肝素使用量,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 肝素、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生长及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黄振飞;姚建;刘军;于青

    目的探讨肝素、高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MC)生长和合成细胞外基质影响.方法 3 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生;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纤维连结蛋白(FN)、Ⅰ型胶原(COLⅠ)含量,细胞计数校正其浓度;RT-PCR检测FN基因表达.结果 1.36%葡萄糖介质中培养72h可见HMC 3 H-TdR掺入量明显降低(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高糖环境下肝素对HMC增殖率无明显影响;3.86%葡萄糖可明显促进FN和COLⅠ的分泌,肝素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FN和COLⅠ的分泌.结论高糖可能是长期腹透致腹膜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素对保护腹膜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雯;徐丽平;翟艳苓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过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及其调节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了43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其中20例为未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衰竭组),23例为慢性MHD患者在一次透析开始前(透析前组)和透析结束时(透析后组)的血浆TF、TFPI活性指标.同时观察透析过程中肝素对血浆TF、TFPI活性的影响.并对23名健康自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浆TF、TFPI活性的测定.结果 ①TF活性在肾衰竭组和透析前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1790±0.2937)nm vs(0.3055±0.1901)nm;(0.8848±0.5461)nm vs(0.3055±0.1901)nm,(P均<0.01)];肾衰竭组高于透析前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TFPI活性在透析前组和肾衰竭组均较对照组轻度升高,且肾衰竭组TFPI活性低于透析前组,但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③一次透析过程中,透析后组TFPI活性明显高于透析前组[(2.1105±1.3637)u/ml vs(1.3347±0.8419)u/ml,(P<0.05)].透析后YF活性较透析前降低[(0.6816±0.3798)nm vs (0.8848±0.5461)nm,(P=0.071)];④MHD患者透析前后TFPI活性差值与透析过程中使用的肝素量有直线相关性(R2=0.190,P<0.05).但透析前后TF活性差值与肝素量无相关;⑤肾脏病患者TF活性与TFPI活性有直线负相关性(r=-0.263,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有血浆TF活性的明显升高和TFPI活性的轻度升高.MHD患者的TF活性低于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而TFPI活性则有所升高,这种变化在透析结束时更为明显.透析前、后血浆TFPI活性的差值与透析过程中的肝素用量成正相关.提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及透析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肝素)对这种凝血异常的纠正有一定的作用.

  • 长期血液透析导管使用10年1例护理体会

    作者:祝爱春;张海燕;刘政;王茜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8岁,因马兜铃酸肾病导致尿毒症,于2000年3月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1年后出现无尿,透析增加为每周3次,每次4h.至2003年4月曾先后3次做内瘘手术,终因血管条件差,无法继续造瘘,而就诊济南市中心医院做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带涤纶套的半永久导管后回我院续治,至今已安全使用10年,每次透析血流量控制在210~240ml/min,监测透析充分性良好.10年间患者曾3次发生单侧导管内血栓完全阻塞,在不能抽出任何管内封液(肝素盐水)下,重新关闭该侧导管待用,另选一静脉穿刺暂行透析.7~10d后再打开血栓闭塞侧导管抽吸,则导管自行复通,血流通畅,恢复正常使用.另有2次每行透析时或透析后即出现高热寒战,诊为:导管内感染,1次导管血培养阴性,1次导管血培养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阳性,均经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2g/d,左氧氟沙星0.2克g/d,同时给与高浓度生理盐水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肝素封管,静滴人免疫球蛋白2.5g,每周3次,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者5~8天热退,续用1周后停药静滴,但仍用上述方法封管10天,后转为正常肝素封管使用,病症均未再发,感染治愈.现患者导管仍正常使用,一般情况良好,生活自理.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迟发型鱼精蛋白过敏2例

    作者:张玲;熊维建

    1 临床资料 鱼精蛋白做为肝素拮抗剂,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因为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其不良反应常有报道,多是首次应用时出现,现有2例患者在应用鱼精蛋白2~4月后出现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 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中的作用

    作者:刘作海;王钢;车文体;伍靖武;眭维国;晏强;张清勇

    目的初步观察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细胞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中的作用,从而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中肝素的临床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建立RPMC的体外培养;并用四四氮唑蓝(MTT)细胞增殖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来分析肝素对高糖(3.86%葡萄糖)影响RPMC增殖及其分泌IL-1的作用.结果 3.86%葡萄糖能显著抑制RPMC的增殖,而1.25U/ml肝素能部分逆转高糖对RPMC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3.86%葡萄糖能显著增加RPMC表达 IL-1β ,而1.25U/ml肝素能部分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 IL-1β的作用(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肝素可能通过逆转高糖对RP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促炎细胞因子IL-1的作用,而延缓CA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终有益于CAPD进行.

  • 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涛;吴华

    抗凝技术是关系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否顺利、有效进行关键的一环,也是CRRT面临的主要的挑战之一.由于多数危重症患者可能存在新近发生的创伤、手术、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高危出血状况,传统的以肝素为基础的全身抗凝可以显著增加出血风险或诱导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因而不易被耐受.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凝方式,由于其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已经越来越被广为接受,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整体预后组织(KDIGO)指南推荐RCA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CRRT的首选抗凝法[1].

  •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作者:杨松涛;刘占肖;张庆娴;王小芹;肖跃飞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 方法 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50例,根据肝素封管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6250U/ml,B组3125U/ml.于CRRT前、CRRT后(封管前)及封管后30min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和TEG,封管30min后加作TEG肝素酶检测,记录24h内有无出血及血栓形成.结果 ①血小板及常规凝血功能变化2组CRRT前后,血小板(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无明显变化(P>0.05);封管后30min,2组PT、APTT及TT较封管前均延长(P<0.05),A组APTT及TT较B组明显延长(P<0.05).③TEG R值变化2组CRRT前后TEG R值无明显变化(P>0.05),封管后30min R值均明显延长(P<0.05),A组延长较B组更明显(P<0.05).A组有9例不凝血,B组有5例不凝血.经肝素酶中和后,2组R值均恢复正常.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组均无血栓形成,A组出血事件多于B组(P<0.05).其中7例出血明显者经监测TEG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出血停止,R值恢复正常. 结论 CRRT患者应用6250U/ml及3125U/ml肝素封管后处于高危出血状态.TEG检查可以用来指导判断CRRT患者出血原因,以及确定鱼精蛋白中和剂量.

  • 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在儿童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作者:徐敏;吴婷婷;贾丽丽;张青;文静;李晓晴;陈蓉;赵雪君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儿童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1],在临床使用中,有关血液净化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技术、封管液的应用等的研究较多.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使用时间[2]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3].随着《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颁布,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大量操作流程,但是如何封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方 法[1].为了寻找儿童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CVC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更有效的封管方法,减少并发症,我科采用了肝素尿激酶混合液组封管,能明显减少血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应用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预防血液透析导管堵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文奎;高爱华;梁艳影;陈建英

    目的 探讨应用合理浓度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达到有效的防止导管堵塞,减少肝素的用量及其副作用. 方法 选择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应用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对深静脉血液透析导管进行封管,A组(25mg/ml的肝素盐水),B组(12.5mg/ml的肝素盐水),观察两组导管堵塞情况、插管部位出血和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情况. 结果 A组30例,导管留置时间(27.00±4.50)d,导管动脉端堵塞4例.B组35例,导管留置时间(26.00±3.50)d,导管动脉端堵塞5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插管部位出血:A组8例,B组2例,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用12.5mg/ml的肝素盐水对深静脉血液透析导管封管,能有效防止导管腔阻塞,减少插管部位出血.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肝素
  • 生理盐水用于颈内静脉留置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淑如;沈海花;苏风珍;王小兵;汤文兵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的必要条件,急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绝大部分均需要静脉插管留置维持血管通路,以过渡到进行血管造瘘手术成功后再拨除,或者急性肾衰竭好转后拨除,血管条件差者甚至长期留置.长期以来,多种资料和书籍介绍的均为用肝素盐水封管,本院在六年多时间中用生理盐水封管已达1 200余人次,两次封管间隔天数长15天,其中>5天者达200次以上,留置管长时间14个月,成功率100%,为进一步推广使用,2001年~2003年中我们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生理盐水对20例患者共100次封管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 抗生素加肝素混合液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价值

    作者:李海波;候洁;高伟;马立民;陈宝龙;李兰;徐捷

    目的 探讨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在血液透析用双腔导管封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市隆福医院血液透析室135例次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患者随机被分为A组(抗生素肝素组)和B组(肝素组),观察了抗生素(头孢拉定/去甲万古霉素)加肝素混合液封管对置管感染的影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①抗生素肝素组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仅1.60%,较肝素组11.1%明显降低,其中导管内感染0%,显著低于肝素组的8.33%.说明肝素加抗生素封管能明显降低导管内感染的发生率.②肝素头孢拉定/去甲万古霉素混合液封管,导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局部渗血或血肿和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率与肝素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肝素加头孢拉定/去甲万古霉素霉素封管不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头孢拉定/(去甲万古霉素+肝素混合液)封管足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 深静脉留置导管纯肝素封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丁瑾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选择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接受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3.4(16~81)岁;插管部位颈内静脉5 4例、股静脉2 6例,插管均使用美国ARROW公司的双腔导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插管部位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降低血液透析器内残血量的返血操作方法

    作者:丁丽君;孙晖;尹丽雅

    1临床资料2004年6月~2004年9月,我院对每周2~3次常规透析患者10人,共进行透析80例次.其中男4人,女6人,年龄35~70岁,病程4~84个月,每次透析时间5h,透析器膜材为血仿膜,每次肝素用量22~48mg,返血用生理盐水量150ml,泵速为80ml/min,由同1名护士每周两次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方法为同1名患者进行返血操作,计算每名患者各10次两种不同方法返血后,残血量的平均值,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并评价效果.

  • H.E.L.P.系统压力监测护理

    作者:顾小英;徐雅萍

    肝素诱导体外低密度脂蛋白沉淀(H.E.L.P.)疗法是难治性高脂血症及由此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变的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肝素加林可霉素混合液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价值的探讨

    作者:曾文淼;朱宁;张凝;范敏华

    中心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血液净化,从紧急性、简易性、有效性及患者接受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置管感染.本研究对512例次在我院采用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观察了肝素加林可霉素混合液封管对该问题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 血仿膜肝素吸附法在高危出血液透析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石春珍;徐青

    血液透析是一个体外循环过程,血液与管路、透析膜的接触,可触发机体的凝血系统,治疗中必须使用抗凝剂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3416 条记录 10/171 页 « 12...78910111213...1701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