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微导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大咯血
目的探讨用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27例大咯血患者均用微导管行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 5例栓塞后即时止血,20例栓塞后经内科保守治疗3~14d出血停止,有效率为92.6%,2例患者无效.追踪12月余,无1例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用微导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是内科治疗无效而又不宜作外科手术患者的较好选择.
-
介入微导管技术中的DSA质控
目的:探讨介入微导管技术中DSA的质量控制,就其不同部位造影剂的选择及注射、矩阵选择、采集方式的选择、曝光参数设定及其它操作因素的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常规Seldinger导管法,选择好DSA技术参数、高压注射器参数,常规呼吸训练及心理护理,利用"路径图"(Roadmap)技术,插管至三级分支以上血管,将微导管超选至靶血管,进行造影及栓塞治疗.并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检查151例病例(上腹部128例,胸部16例,头面部5例,盆腔2例),620个曝光采集序列(Sequences),洗印966幅图像,图像质量优秀的497个序列,占80.2%;图像质量良好的109个序列,占17.5%;图像质量差的9个序列,占1.45%;造影失败5个序列,占0.86%.结论:不同的病例、部位的图像采集应用不同的技术参数;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有利于提高检查图像质量;肺部DSA要利用密度补偿;手推造影要注意压力控制、手脚配合及采集蒙片时机;术中护理与呼吸训练必不可少.
-
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
多发件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是一种静脉梗塞性的脑血管病,其发病隐匿,临床多表现为"良性颅高压症"一般确诊有相当难度,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致残和死亡率高.目前尚无公认的佳治疗办法.多数认为除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外,应尽早开始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对于病情较重且抗凝治疗无效者进行局部溶栓治疗,开通已闭塞的静脉窦,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1,3].近年来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静脉闭塞性疾病被认为是直接有效的办法[4,5],通过外周血管置入微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入脑静脉窦内,可行效地提高脑内局部药物浓度,使局部血栓化解,我院2006年4月采用经股静脉插管将微导管留置于脑静脉窦内,局部注入溶栓和抗凝药物,治疗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1例,效果满意.
-
川芎嗪与酚妥拉明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作用的对比观察
1993年9月~1997年5月,我们采用川芎嗪、酚妥拉明缓慢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点滴法,对66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并用微导管监测用药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经皮腔内血管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技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验不多.这主要因为颅内血管PTA有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远端血管栓塞、穿支闭塞、血管痉挛和血管破裂等),由于微导管和微球囊技术的发展,PTA在颅内血管中的应用也多起来了.自从1990年Purdy PD等[1]报道首例PT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以来,已有数个小样本的研究,见诸文献[1~4].
-
报警式动脉加压输液袋的设计与应用
在神经介入治疗中为保证术中导引导管内、微导管与微导丝之间通畅,防止腔内血栓形成,正确使用动脉加压输液袋保持加压灌注线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如果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滴速过快,在加压袋压力仍较高,大于动脉血压的情况下,液体滴空后空气就会通过介入管道进入颅内血管,造成空气栓塞,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我们通过对原有动脉加压输液袋进行改装,加装压力表和报警显示器,设定压力报警值,当压力降至设定的报警下限值,加压袋内冲洗液水位降低到一定位置时,进行报警提示,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放射治疗是经皮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在电视监视下将微导管送至靶血管,通过微导管将栓塞材料及溶栓药物注入病灶部位,使病变血管闭塞或使血管再通,溶栓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技术不仅使病人痛苦少,见效快,而且安全有效,是脑血管疾病神经治疗的一种新方式.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护理
目的着重探讨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35例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35例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护理严密,大咯血得到控制.结论围手术期配合优质高效的护理,能有效保证大咯血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
1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
对1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加强基础护理是顺利完成治疗的基础;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导管脱出堵塞、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可防止颅内出血和下肢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使用输液微量泵、准确应用药物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
脑血栓的微导管溶栓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脑血栓用微导管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及后处理,以提高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16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5例,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8例,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3例.从发现症状到溶栓治疗时间:10 min 1例,4 h 1例,6 h 7例,8 h 5例,22 h 2例.全组均经CT证实无脑出血;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靶动脉内,采用接触+贯穿法溶栓.尿激酶用量大者60万U,小35万U.结果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13例,其中11例血栓完全溶解,肌力从0级升至Ⅳ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预后良好;2例血栓不全溶解,动脉造影复查显示:靶动脉通畅70%,三天后肌力从0级升至Ⅱ级.3例椎基底动脉溶栓后造影显示:2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血管复通40%;3例中,1例预后良好,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①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如果能在超梗死期开始溶栓其预后是良好的.②接触+贯穿法溶栓,可加速血栓溶解,缩短脑细胞的缺血时间,提高溶栓效果,同时可明显减少尿激酶的用量.
-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导管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超选择和非超选择插管组各40例,前者以微导管"嵌入"肿瘤血管,后者以"低压流控法"进行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并作应用价值分析.结果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组与非超选择插管组相比,疗效更佳,副作用更轻,且应用价值更加合理.结论微导管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肝癌疗效好,副反应轻,应用合理.
-
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中微导管的作用.方法 将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分为普通栓塞组和微导管栓塞组,普通组179例;微导管组47例.普通栓塞组常规采用RH导管或Cobra导管行超选择栓塞治疗,微导管栓塞组采用SP3F同轴微导管作超选择肝段或者亚肝段的肿瘤供血血管栓塞治疗,其中28例行肝段栓塞,19例行肝亚段栓塞治疗.结果 微导管组术后无1例误栓异位动脉而致并发症,肝功能损害轻微,疗效较普通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微导管的使用可提高栓塞的准确率增强疗效,避免并发症,肝功能损害轻微.
-
置入超选择肝动脉造影导管的技巧和原理
超选择的肝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因其疗效更高、副作用更低[1]而早已倍受推崇。但RH导管的顺利和成功置入率却并未完全令人满意。微导管和灌注导丝技术虽然弥补了这种缺憾,但由于成本过高增加、操作更趋复杂和不十分有利于栓塞治疗,以及仅需超选至肝固有动脉的病例(如巨大肝癌、弥漫型肝癌和肝多发转移癌等)相对更多等诸多因素对其普及化并不有利,因此,如何提高具有诸多优点的RH导管的成功置入率,仍是超选择肝动脉介入治疗中需要解决的较为实际的问题。作者就此进行探讨,体会如下。
-
CO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术中配合
目前CO2-DSA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其优点包括无过敏反应,药物毒副作用小,通过微导管注射,对显示狭窄血管,动-静脉短路及逆行显示门脉方面优于常规DSA,价格低廉.因其对比度差,具有可压缩性,难以线性注入,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仍有造成气体栓塞的危险和不适于心、脑等重要器官的造影.只能作为碘剂造影的一种补充.我院自1995年以来,将其用于临床.现将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
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
对经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21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体会到:术前健康教育、准确收集评估患者资料和对患者应对能力的个体化培训是顺利完成治疗的基础;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导管脱出堵塞、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可防止颅内出血和下肢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使用输液微量泵、准确应用药物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2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
冠状动脉内微导管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内微导管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库,搜集冠状动脉内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17年4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微导管或自制导管注射药物至靶血管给药为试验组,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为对照组.结果 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TIMI血流分级(RR 0.38,95%CI 0.27~0.52,P<0.00001)、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RR 0.35,95%CI 0.23~0.54,P<0.00001)、校正TIMI血流帧数(MD-9.99,95%CI-13.22~-6.76,P<0.00001)及低血压发生率(RR 0.57, 95%CI 0.35~0.90,P=0.02)均优于对照组;而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经微导管给药在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时可明显提高血流灌注水平,安全性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大规模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
Extension冠状动脉导丝和微导管联合治疗复杂病变的应用
对于复杂病变,尤其是CTO病变、迂曲弥漫病变,微导管可以提供主动支持力、方便交换导丝,逐渐被大家认可和应用.与既往的"nanto"法相比,连接Extension冠状动脉导丝,相对延长导丝长度,可以安全、便捷撤除微导管,避免撤除时出现导丝移位、穿孔、撕裂血管等并发症.原位交换不同硬度的导丝或尖端重新塑形,可增加导丝通过病变的概率.回顾性分析首钢医院Extension冠状动脉导丝和微导管联合治疗的36例复杂病变,观察应用效果.
-
经微导管导丝交接技术在逆向开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及体会
近年来,逆向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显著提高了血管的开通率[1],通常,当逆向导丝成功通过闭塞病变到达前向指引导管内后,交换300 cm或者330 cm的RG3导丝通过至前向指引导管外完成体外化,然后前向送入球囊扩张并置入支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导丝的支撑力比较强,但缺点是比较费时,有时会造成侧支的损伤,而且如果导管室没有长导丝,就会影响到逆向技术开通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近,"经微导管导丝交接技术"(kissing microcatheter)的出现并在CTO病变的应用显示其可以减少上述不利情况,同时具有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2-3].为了更好地推广此技术,现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例行经微导管导丝交接技术的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应用反转导丝技术处理极度成角的分叉病变一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4岁,主因“发作性胸部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2月前在外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在右冠脉置入Resolute及FirebirdⅡ支架各1枚。此次为行回旋支介入治疗来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入院查体:血压160/8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功能正常。冠脉造影示右冠脉原支架通畅;前降支弥漫性中度狭窄;回旋支中端在第二钝缘支发出部位主支与分支均有95%狭窄。回旋支分叉部位的血管走行以及局部斑块的负荷,使靶病变极度成角,正向导丝通过病变的可能微乎其微(图1)。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将6F BL3.5指引导管送至左冠脉开口;先将一根Fielder FC导丝送至第二钝缘支远端;再用另一根Fielder FC导丝引导Finecross微导管也送至第二钝缘支,保证微导管位于分叉病变远端;保留微导管将导丝交换为预塑形的RunthroughHypercoat导丝(图2);导丝送出微导管后利用远端小分支血管的存在恢复预塑的发卡弯形态;将成功反折的Hypercoat导丝连同微导管一起缓慢回撤,同时仔细调整反转的导丝头端使其进入主支血管的开口;继续缓慢回撤导丝使其头端深入主支血管;待导丝的反转部分全部进入主支血管后,停止回撤动作,适当旋转并缓慢前送导丝,使其头端顺利送至主支血管远端(图2)。鉴于病变累及的主支及分支血管直径相近,供血范围均较广泛,决定应用Culotte技术置入双支架。在两支血管分别预扩后,自回旋支主支至钝缘支置入Resolute 2.5 mm×14 mm支架(16 atm);主支血管置入Resolute 2.75 mm×30 mm支架(10 atm),之后以两个Quantum球囊在主支及分支血管充分后扩,并成功对吻扩张3次。术后冠脉造影提示支架释放满意,未出现血管夹层、穿孔等并发症。 -
同侧逆向开通胫后动脉长段CTO的病例报告
目的:胫后动脉开口无残端闭塞的患者尝试通过胫前动脉同侧逆向开通。
方法:左足静息痛一周入院的67岁男性患者,造影示左股浅动脉中远段轻度狭窄,胫前动脉轻度狭窄,腓动脉及胫后动脉开口起始无残端闭塞。正向开通腓动脉成功。反复尝试,无法找到胫后动脉开口,无法正向开通。送导丝经胫前动脉、足底动脉弓至胫后动脉,导丝在微导管支撑下逆向通过胫后动脉的长段闭塞,导丝进入股浅动脉后经抓捕系统引导入动脉鞘,再沿该导丝正向送入球囊扩张胫后动脉病变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