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慢性炎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热、痛性疾病,还可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生.随着此类药物抗炎机制和不良反应的研究深入以及前列腺素(PGs)合成酶异构体的发现,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因其胃肠道、肾脏和血液的不良反应较少而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同时近年来,中药的抗炎免疫作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临床及实验证实很多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且多无严重的毒副作用.
-
对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问世的思考
阿司匹林问世以来的百余年间,以其为代表相继开发的一批非甾体类抗炎药(下称抗炎药),因其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软组织风湿病、癌性疼痛、运动性损伤、痛经、手术后痛及热性病降温等.近年来,以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栓病变,还发现阿司匹林对直、结肠癌有预防作用,并可减缓老年痴呆病的进展[1].因此,抗炎药已成为全球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如在美国,每天每5人中就有1人使用1种这类非处方药.
-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炎性关节病疼痛症状的效果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疗法在炎性关节病疼痛症状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诊治的炎性关节病疼痛患者11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变化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2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相似,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3.6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炎性关节病的疼痛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有着积极的护理价值,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
8例银屑病关节炎手部X线表现
银屑病关节为是一种与银屑病有关的炎性关节炎,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滑膜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而致残.我院现对8例银屑病关节炎手部改变X线表现报道如下.
-
ADAMTS-4在多种软骨中的表达
为了观察人骨关节炎(OA)病变过程中聚蛋白多糖酶与中晚期OA的关系,我们对OA软骨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与正常软骨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刺激模拟炎性关节炎软骨的结果进行对比,希望通过比较ADAMTS-4蛋白和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发现该酶在O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致病机制.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的比较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对炎性关节炎应进行髌骨置换[1-2],但对骨性关节炎髌骨是否置换仍有争议.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2例(8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了置换与未置换髌骨患者的疗效.
-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在风湿病学中,炎性关节炎(inflammatory arthritis)特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及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等.这组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活性增强或减弱,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网络性调控失衡是其共同病理特点,因此细胞因子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造成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
白介素-26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炎性关节炎,其特征在于持久性滑膜炎,全身性炎症,和自身抗体的出现[1],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多种促炎因子级联反应引起持久性滑膜炎,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损害[1]。IL-10为一种抑制性的细胞因子不仅可以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等的活化及介导免疫调节功能, IL-10也作用于B细胞,参与免疫球蛋白(Ig)的类别转换,调节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以及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等。IL-10在病原生物感染导致的急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白介素-26是白介素10细胞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有报道白介素-26在克罗恩病中过度表达,这表明它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生理。下面作者对白介素-26与慢性炎性关节炎RA做一综述。
-
关节镜在炎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综述
炎性关节炎是一组可以引起关节肿痛和功能障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镜是一项微创关节外科技术.随着关节镜技术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进展,其在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关节镜技术在炎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关节镜相关并发症进行综述.
-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具有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软组织风湿症,运动性损伤,头痛,痛经,拔牙后痛及癌性疼痛等.
-
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物的肝损害
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物(DMARDs)是一类具有延缓疾病进展作用的抗风湿药物,是治疗炎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一些DAMRDs通过抑制DNA合成而具有抗代谢、抗肿瘤和免疫抑制作用.由于需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的肝脏不良反应是众所关心的问题.一项包括164万人的以人口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柳氮磺胺吡啶(SSZ)和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是2个重要的致急性肝损伤的药物,两者的发生率均为1/1000[1].针对MTX相关肝毒性的研究显示了药物与宿主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药物肝毒性的重要因素.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炎性关节炎患慢性并存病的风险上升: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背景炎性关节炎( IA)患一系列不同并存病的研究少见,然而,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优化IA患者的预防保健。目的评估基层医疗机构中新诊断为 IA 的患者发生新的慢性并存病的风险。方法这是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数据源于2001-2010年在全科诊所就医患者的电子病历。总共有3354例新诊断为IA的患者纳入研究。在同一家全科诊所,每位患者均选取两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患者。索引121种慢性并存病,采用Cox回归法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2.8年,56%的IA患者患IA后新发了至少一种慢性并存病,而对照组只有46%( P<0.05)。患IA后常见的并存病为心血管疾病(23%)和肌肉骨骼病(17%)。风险比高的几种疾病分别是:贫血〔HR=2.0,95%CI(1.4,2.7)〕、骨质疏松〔HR=1.9,95%CI(1.4,2.4)〕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HR=1.8,95%CI(1.4,2.3)〕。结论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本研究发现IA患者更易患慢性并存病。并存病对病程、生活质量及IA治疗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应将预防并存病的发生作为IA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出慢性炎症性关节炎的护理建议
近年来,慢性炎性关节炎(CIA)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得到专科医生及护士的重视,护士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重视程度有较大差别.为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护理对慢性炎性关节炎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近组织包括15位护士、1位风湿病学家、1位职业治疗师、1位理疗师、1位心理学家、1位流行病学家和2例患者在内的人员,以回顾文献和总结为基础,并将临床循证研究证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提出了10条对CIA患者的护理建议,其中7条侧重于护理及管理,3条侧重于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推荐级别根据其证据的类别从A到C不等,见表1.荷兰的Eijk-Hustings等将全文发表在Ann Rheum Dis (2012,7:13-19.),现将文章中的主要10条建议摘录,以飨读者,期望对风湿病临床专科护理有参考意义.
-
欧洲风湿病学会联合会推荐的痛风诊断方案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影响1%~2%的成年人,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炎性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增长,>65岁的男性发病率高达7%,>85岁的女性达3%[1].尽管发病机制明确,治疗有效,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被误诊或延误诊断,即使得到正确的诊断,也常常因治疗不当而使病情迁延.
-
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新生调节网络及其药物研究启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了解。其病理特点是:滑膜增生、血管新生以及血管翳形成。滑膜增生导致低氧,刺激血管新生,血管新生介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向滑膜迁移形成血管翳,血管翳阻断骨通过滑膜获取营养,激活破骨细胞分化,导致骨和软骨的侵蚀,关节破坏。血管生长是炎性关节炎早期极其重要的阶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从以前的非特异性抗炎药转向特异性抗炎药(如TNF-α阻断剂),现在,又开始研发作用于炎症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如Janus 激酶抑制剂)。但是存在严重副反应以及某些个体并不反应的缺陷。所以,了解血管新生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机制以及研发以此为靶点的药物,引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分析探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为慢性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大多采用血沉(ESR)、 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 )的检测作为基本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项目.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发展,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的测定在多种疾病中的变化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1].本文就血小板参数是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作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
炎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炎性关节炎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炎性疾病,能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炎性关节炎治疗困难,既往的多种治疗方法存在疗效差,周期长,诱导缓解困难且缓解期短,容易复发,副作用大的问题.近年来生物制剂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炎性关节炎的治疗.生物制剂对许多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病例有良好疗效,且起效迅速,停药后维持缓解期长.其应用标志炎性关节炎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目前影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可能诱发感染和肿瘤.本文综述了近年研究开发治疗炎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及其分类、特性和临床应用.
-
单次手术清创治疗成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风险因素
作者分析了128例(132膝)成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手术清创。49例(50膝)接受了多次手术清创。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5个独立单次手术清创的失败因素,包括:炎性关节炎史、感染大关节、滑液中性粒细胞计数>85.0×109/L、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糖尿病史。
-
关节镜诊断和治疗Reiter综合征(1例报道)
Reiter综合征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的急性炎性关节炎之一,一般采取内科治疗,本院近收治1例应用关节镜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
-
白芍总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具有潜在致残性的炎性关节炎,部分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甚至残毁性关节炎,常导致严重残疾,病死率相对较高.近年研究显示,TNF-α抑制剂不仅可控制PSA患者的皮肤损害,亦可阻止关节病变的进展,但费用昂贵,且不能解决目前的临床实际问题.传统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LEF)单用或两药联用治疗PSA已被广泛应用,临床初步观察其对PSA的关节病变有效.而这些药物对PSA银屑性皮损疗效的研究较为少见.且LEF长期应用,易出现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LEF、白芍总苷(TGP)两药联合治疗24周对PSA皮肤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