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疾患病因杂 随意调治危害大
有位患颈椎病的中年男士,这位病人曾在当地一家个体诊所就诊过,据病人主诉,他因在家睡觉后导致颈部活动不利,自以为"落枕",自从被那位医生"扳"过后,头就仿佛支撑不住,时时要用手托着,且不能转动.同时,他还觉得两腿发软.接诊医生检查了一下,便嘱他尽快去作颈椎磁共振检查.一个多小时后,病人将做好的颈椎磁共振片拿来给医生看,医生暗暗吃惊:病人颈4、5和颈5、6以及颈6、7三个椎间盘明显突出并压迫颈髓,难怪病人症状如此严重呢!这样的病人是严禁重手法推拿,更不用说"扳颈"了.
-
一期经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
颈椎外伤常发生于下颈椎骨折,伴有脱位和小关节的交锁时,颈髓可能受到前后两个方向的压迫,单纯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可能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减压效果和稳定性。近几年来,随着颈椎间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内固定材料的完善,颈椎损伤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我院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植骨内固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5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中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轻度、中度脊髓型颈椎病及对照组颈髓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值、各向异性分数值(Factional Anisotropy,FA),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在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临床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JOA评分)将其分为轻度(13~16分、37例),中度(9~12分、23例),选取对照组20例,均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及阳性体征,既往无神经系统或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对所有病例组及对照组行MRI常规平扫、扩散峰度成像扫描(b值为0、1000、2000;30个扩散方向).测量受压严重节段脊髓的MK、F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测量参数统计学差异.结果 所有受检者DKI成像显示满意.轻度、中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受压严重节段颈髓及对照组颈髓MK值分别为0.83±0.13、0.72±0.11、0.92±0.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分别为0.64±0.09、0.51±0.12、0.73±0.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与JOA评分相关,R2=0.638,P<0.001;,MK值与JOA评分相关,R2=0.193,P<0.001.结论 用扩散峰度成像评估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反映早期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白质和灰质微观病理改变.
-
MRI诊断延髓颈髓多发性硬化1例
1 病例 患者女,20岁。两年前自觉右侧上、下肢发麻伴舌不灵活,吞咽困难。查体:神志清楚,举腭差,双咽反射迟钝,右上肢腱反射弱。MRI检查:延髓至颈髓C4段显著增粗,髓内见单发与脊髓长轴平行的长条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T1WI上见颈髓局部增粗,但病灶大小界限不清楚。T2WI上病灶范围清楚,大小约8.0cm×0.8cm×1.2cm,呈均匀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应用激素治疗一月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复查MRI:延髓至颈髓C2段稍增粗,病灶较前明显缩小,边界欠清晰。坚持治疗两年后症状消失。MRI示颈髓C2~C3段见两条状稍长T2信号灶,边界清晰,范围较两年前显著缩小,颈髓未见增粗。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同时进行颅脑MRI扫描,未见异常。
-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措施和护理
中枢性高热常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等部位的手术及外伤者,其高热特点:①发生早,常在伤后或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高热;②体温上升快,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无寒战;③四肢末梢体温不高,头部及躯干部体温极高;④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现将护理过的10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脊髓空洞症1例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变多位于颈髓,亦可累及延髓,两者可单独发生或并发,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及营养障碍等.其原因多不明,近期遇到1例,报告如下.
-
走"鸭步"可能是颈髓病变——专家提醒长期用电脑要注意调节坐姿
-
颈前后路分期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我院自1991年8月以来对同时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明显间盘后突压迫颈髓的1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采用前、后路分期联合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
-
颈髓减压术后颈节段性神经根麻痹
目的:探讨颈髓减压术后颈节段性神经根(特别是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防治及预后情况.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行前路或后路颈髓减压患者162例,其中10例术后出现颈节段性神经根麻痹,男6例,女4例;年龄40~68岁,平均53岁.采用脱水、营养神经、高压氧等治疗,并随访观察,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2.4年.术前颈髓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节段性神经根麻痹症状在术后3周~8个月内逐步缓解至完全恢复,平均恢复时间4.4个月.结论:颈节段性神经根(特别是C5神经根)麻痹是各种颈髓受压疾患行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前路或后路颈髓减压手术中均可发生,是以神经根栓系效应为主的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后尚缺乏确实有效的防治方法,一般选择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
枕颈融合固定术的研究与进展
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上颈椎不稳定的病例出现神经症状轻重不一,尽管该区椎管矢状径较大,但解剖结构的不稳会引起椎管局限性狭窄,导致颈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积极施行复位固定,解除脊椎压迫,稳定失稳的上颈椎是治疗的关键与目的.对这些病例常需行枕颈融合术,枕颈部后路显露容易,便于安置内固定,目前开展广泛.
-
复健片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颈髓ROCK2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复方复健片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颈髓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的作用.方法:采用右侧近端大脑中动脉电凝术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其中3组又各分为术后4周组和术后5周组,每组各8只.药物组按9g生药/kg给予复健片水溶液,其余两组分别给予同等量0.9%氯化钠溶液,1次/d.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左侧颈髓ROC 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末,模型组与药物组的ROCK2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性降低(P<0.05,P<0.01),而药物组较模型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至术后5周末;模型组与假手术组ROCK2mRNA和蛋白表达已无显著差异,但药物组仍然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P<0.05).结论:复健片可抑制MCAO大鼠失神经支配侧颈髓ROCK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有助于促进局灶性脑梗死皮质脊髓束重塑.
关键词: 局灶性脑梗死 颈髓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复健片 -
颈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颈髓损伤常可伤及呼吸肌,病人死亡率极高,预后多数不佳,我科自2006年至2009年共收治颈髓损伤的病人69例,通过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
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齿状突畸形(附2例报告)
齿状突畸形压迫颈髓,过去多采用后路减压术,因为不能去除病灶并有后移加重症状的可能,故疗效较差.2002年1月~3月,我科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后移位畸形2例,疗效确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高位颈髓:体表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整合器
高位颈髓(C1~C3)固有神经元接受不同内脏的传入活动,对两个相隔一定神经节段内脏器官的感觉传入发挥强有力的相互抑制作用.内脏传入的调制在C1横断脊髓后仍然存在,但在C6切断脊髓后消失.化学激活C1~C2神经元能抑制内脏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反应.这些工作表明高位颈髓神经元是调控两个相隔内脏传入反应的重要神经结构.
-
孪生兄弟同患Von Hippel-Lindau病
例1,兄,40岁,因左腰部不适半年,无痛性全程血尿2 d,于2004年7月入院.该患者于1996年曾因脑占位性病变而手术,术后诊断颈髓血管母细胞瘤,同时发现双侧肾囊肿,2003年11月因附睾头部肿物增大伴胀痛在我院行双侧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切除术(在此20年前兵役体检时发现双侧附睾头部稍肿大,当时未引起重视).此次入院体检发现左肾区膨隆,可触及肿物,压痛和叩击痛.CT及B超显示肾内占位性病变,大小8.5 cm ×9.8 cm ×13.2 cm.
-
颈髓损伤抗利尿剂激素分泌异常致低钠血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性低钠血症治疗和护理.方法通过58例颈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血钠症护理,严格控制液体摄入水量,口服精盐胶囊、静脉补给高渗盐水等治疗.结果58例中46例,经上述治疗症状缓解,血钠、尿钠恢复正常.7例并发肺感染及中枢高热,因病情严重而死亡.5例不能有效控制摄入量,20 d尚恢复.结论及时测定血钠、尿钠,有效地纠正低钠和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控制入水量,是治疗颈髓损伤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较有效的方法.
-
康复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60~426 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 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髓 康复 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
颈髓损伤患者计算机操作训练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患者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方法16例颈损患者通过手功能辅助具进行40课时的计算机操作和打字培训.根据模块式技能培训法(Modules of Employabl Skill,MES),将Word软件操作及打字速度训练分成若干个模块和单元学习,按照每个模块和单元学习的测量标准进行训练.结果16例颈损患者对Word软件的学习进步明显;打字速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通过职业训练,颈髓损伤患者可以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
-
麻醉状态下猫延髓网状背侧亚核对伤害信息的加工:wind-up机制
延髓网状背侧亚核(SRD)是位于尾端延髓的腹侧到背侧的柱核,从延髓后区延伸到颈髓交界区.在大鼠和猴子,SRD的研究非常广泛.一般认为SRD可能参与脊髓-网状-脊髓网络对上行伤害感觉信息的调节.
-
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
量测量颈髓的各项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