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骨髓/外周血瘤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类以异形T淋巴细胞增生伴显著血管增生,以及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为一类来源于成熟T细胞的淋巴瘤[1].过去AITL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缺乏特异性的鉴别特征,而近来AITL瘤细胞CD10[2]和CXCL13表达意义的发现为AITL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更深入了解AITL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发病机制,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IT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有核细胞表面CD分子标志,期望获得更多信息.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诊断部分的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此版指南参照国际上有关指南或共识做了不少更新。在诊断部分,根据《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型》的诊断标准,删除了2008版中关于主要标准、次要标准的描述,强调在发现血清和(或)尿液M成分的基础上,倘能证实克隆性浆细胞的存在,即可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如果同时伴有相关的器官或组织的损害,则诊断为有症状MM,需立即治疗。MM的诊断已经从单纯细胞形态学诊断演变为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综合诊断模式,笔者认为在MM的诊断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
-
儿童1929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初步诊断的关系.将2003~2006年我院送检的1929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1]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实验室骨髓细胞学诊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儿童血液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300例诊断研究
本文收集我院1978-2007年30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参照FAB分型标准,进行细胞形态学诊断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
3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急性白血病(AL)分型及亚型的确定与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密切关系.目前采用FAB(骨髓细胞形态学)和WHO两种分型方法.收集302例在我院就诊急性白血病初诊病人,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比,旨在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临床诊断的关联性.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恶性增生性疾病.各种年龄均可以发病,在我国占白血病中的20%,仅次于急粒和急淋而位居第三.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一般病程可分为三期,慢性期(稳定期),加速期(增殖期)和急变期,慢粒的确诊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诊断,一般可分为血象和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细胞化学染色,急变期的免疫分型检测及细胞遗传学Ph染色体的检测等.现就慢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在慢粒的诊断,治疗评价,病程判断及预后的应用作一综述.
-
53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分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了解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及分化情况,可弥补传统细胞形态学诊断上的不足,对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对53例ALL患儿进行免疫表型检查,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在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细胞形态学是诊断白血病的关键和主要依据,然而白血病的诊断自然不能脱离临床表现.单纯细胞形态学诊断有其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而有时某些阳性体征或特征性实验室资料的发现,常使我们从复杂的病情中得到启示,悟出要领.因此,充分掌握各型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密切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准确率.
-
尿红细胞形态学诊断及影响因素
根据尿红细胞形态的不同,通常把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两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疗原则不同,进一步要做的检查方法也不相同.肾小球血尿的进一步检查是肾功能检查和肾活检,而非肾小球血尿的进一步检查是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等.利用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将血尿区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既可减少病人的费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特别是具有损伤性的检查.
-
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ee,MM)细胞形态学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瘤细胞比例按照Greipp标准[1],重新进行评估.结果 130例多发性骨髓瘤中,97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平均为92g/L);120例血沉增加,平均为106.5mm/h;蛋白尿56例,平均为(++);本组中有81例肾功能有病理性改变,尿素氮平均为19.3 mmol/L;有101例做尿本周氏,阳性为46例,占45.6%;101例血清球蛋白增高,平均为77.69%;骨髓穿刺瘤细胞比例4.5%~76.5%(平均4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骨髓电子图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血液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血液细胞形态学诊断是血液病基础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骨髓细胞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涉及疾病的种类多,而对各种疾病形态学特点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正常组织以及各种疾病变化特点识别的前提之下.对骨髓细胞学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建成了骨髓细胞学电子图库系统.
-
44例全血细胞减少病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三系WBC<4.0×109L,RBC男<4.0×1012L、女<3.5×1012L、Hb男<120 g/L、女<105 g/L,PLT<100×109L[1],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有很多,我们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探讨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将1996~200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因全血减少送检的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瑞氏染色与细胞化学染色,作出实验室骨髓细胞学诊断.这些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因此,不能单纯靠细胞形态学诊断,需要借助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即MICM诊断).AML的MICM诊断可以使预后判断更为准确,也有助于发现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措施.AML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位年龄在65~70岁左右,30岁以下人群AML发病率不到1/10万,60岁时发病率为5/10万,至80岁时可超20/10万.多数学者主张以60岁为界划分老年AML,因此,老年AML是AML重要组成部分,占全部AML的5O%以上.
-
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化疗期合并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8岁,以确诊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伴t(8;21)]3月余,发现双侧附件肿物1周,于2009年3月27日入我院.3个月前(妊娠19周)出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无明显头晕、大汗,视物黑矇,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3.97×109/L,Hb51g/L,PLT 26.4×109/L,于2008年12月转来我院,结合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伴t(8;21)]合并妊娠.盆腔B超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大小回声正常.
-
关于血液病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血液病实验诊断尤其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又是实验诊断学中一个主要分支,也是临床检验医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涉及几乎全部血液病内容,又直接与临床课程相联系.因此,搞好实验诊断课的教学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改革旧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围绕临床进行教学,使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一例
患者38岁,女性,主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3年余,再发加重半月”入院,3年前常于吸入冷空气、受凉后或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伴喘息、胸闷、气促,发作时伴出汗,说话断续,语不成句,自可闻及喘鸣音,时有打喷嚏、流清水涕。曾在外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诊断“支气管哮喘”。给予左氧氟沙星、甲强龙、舒利迭50ug/250ug 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不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250ug治疗,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必须住院治疗。2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发作频率及程度明显加重,开始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500ug,2次/日,间断性发作时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治疗。1年前患者自觉喘息症状加重,开始间断自服“强的松30mg/日”,3-5天为一疗程,口服激素后自觉症状可短期改善,停药后再发。5月前开始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500ug,2次/日联合塞托溴铵粉吸入剂18ug,1吸/日,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日;发作时加服阿斯美2片 Tid、强的松10mg Bid,3-5天症状可有减轻。半月前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再次加重,伴吸气时胸部隐痛,无发热、咯血及双下肢水肿入我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4.4*109/L、酸性粒细胞总数8.99*109/L、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2.4%,中性粒细胞百分数18.1%、淋巴细胞百分数13.8%,高敏C反应蛋白8.33mg/L,术前检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C3、C4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ANA谱、ds-DNA谱、ANCA谱未见异常,大便分析未见寄生虫卵。肺功能示FEV1占预计值43.6%,FEV1/FVC%49.12%。诱导痰细胞分类示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85.8%)。痰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胸部CT示双肺多发淡片影,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示气管、各支气管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各气管、支气管粘膜正常,轻度充血。于左肺上叶舌段亚支行肺泡灌洗,舌段支气管粘膜取活检送病理,结果回示,灌洗液淋巴细胞50.8%,中性粒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22%,病理诊断呼吸性粘膜轻度慢性炎,间质小血管腔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间质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另见小块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厚,散在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肉芽肿样变。胃镜示反流性食道炎、浅表性胃炎。胃窦病理检查示粘膜轻度-中度慢性炎,粘膜肌増生,固有层内散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外周血细胞学分类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66%。骨髓穿刺并送检,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嗜酸细胞增多症,免疫分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基因检测报告:未检测到特征性基因异常。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给予激素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外周血嗜酸细胞正常,症状无复发,现泼尼松10mg/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