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砂袋固定带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止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自制砂袋固定带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砂袋压迫伤口,观察组使用自制砂袋固定带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胶布过敏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砂袋固定带比传统胶布固定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自制颈部固定枕的应用
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手术后,为预防骨折移位、植骨块滑脱等并发症,需要颈部固定制动.以往临床上常采用砂袋固定的方法,存在不易消毒、不易塑形、砂粒硬,使病人感到不舒适,砂粒漏出污染床单元等缺点.我们用小米制作一种颈部固定枕,临床应用100余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应用软包装输液袋制作笔袋的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软包装输液袋为护理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可用来制作冰袋、热水袋,为病人物理降温或复温、保暖;也可制成简易尿袋或代替砂袋用于压迫止血等.同时,护士在平常工作中,需携带不同颜色的钢笔或自动笔、橡皮擦等,容易污染工作服,影响美观.将软包装输液袋制作成笔袋,不仅能让护士在工作中用笔方便,而且能合理利用临床用物,节省资源.
-
PVC软包装输液袋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
我科采用PVC(聚氯乙烯)软包装输液袋充气后用胸带加压包扎于胸部以代替砂袋,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有反常呼吸的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浅谈几种骨科护理
1 脊髓损伤的护理1.1 急性期 将颈髓损伤病人移至旋转治疗床上,立即吸氧和颅骨牵引,为防止颈部转动,在头部两侧放置砂袋.少数高位截瘫、呼吸障碍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安装人工呼吸机.
-
自制U型颈椎枕在颈部制动患者中的妙用
颈椎损伤及颈椎手术后患者为防止再次损伤,需始终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旋转及扭曲。以往我们采取佩戴颈托后,颈部两侧分别用砂袋或毛巾卷固定的方法,存在易移位、不美观及砂袋不吸汗等缺点。现我科自制 U 型枕用于颈部制动,解决了上述缺点,现介绍如下。
-
一次性尿不湿在腹腔穿刺放液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上,大量腹腔积液病人为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一次性放液量在2 000 mL以内,腹腔内仍存在大量液体,腹腔内压力大、张力高.传统方法是在放腹腔积液后采用砂袋压迫穿刺点24 h,外加腹带包扎,效果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腹腔积液易渗出流至砂袋及腹带,造成污染.我科采用一次性尿不湿应用于腹腔穿刺放腹腔积液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砂袋细菌污染监测及医院感染的预防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砂袋细菌污染情况,以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对6个科室使用的30个砂袋,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学检测.[结果]砂袋未消毒前细菌污染严重,计数低的是ICU室,高的为产科.病原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真菌、不动杆菌属等.用消毒液擦拭后,砂袋表面未检出细菌.[结论]应重视砂袋消毒工作,从而杜绝污染砂袋压迫伤口引起的医院感染.
-
盐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及疝修补术后局部加压砂袋以达到压迫止血和减轻切口张力的目的.传统的砂袋是用手工缝制的布袋内装细砂子而成.多次使用,清洗消毒不便,还有细砂漏出,这样既麻烦又容易污染切口,引起交叉感染.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市售的0.25 kg~0.50 kg的碘盐袋代替砂袋效果良好.
-
自制砂袋在重症监护室病人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监测危重症病人的场所,由于病人病情特殊和监测需要,每位病人每天至少有1次以上采血(静脉采血或动脉采血).在传统的工作中,采血时由1人采血,另1人垂直按压止血5 min~10 min,仅采血1项1例病人多花费护士5 min~10 min.我科于2008年1月起将自制砂袋运用于ICU采血病人,除1例按压时躁动出现穿刺部位淤斑外,其余病人穿刺部位未出现血肿和淤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介绍一种介入术后砂袋压迫股动脉止血的固定方法
介入手术病人行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采用砂袋压迫止血6h,特殊情况压迫时间延长.在这期间砂袋易移动,特别是遇上不配合的老年病人因压迫不适,自行将砂袋取掉,因此影响止血效果,甚至有造成大出血的危险.我们采用绷带在穿刺侧大腿与腰部行8字缠腰2周,在腹部打结,其松紧以砂袋不能移动为度.经临床观察,无副反应和不适,既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减少了医护人员和陪伴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砂袋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为了防止切口渗血、淤血、出血及囊袋积血,临床上常采用普通砂袋压迫的方法.常用的普通砂袋压迫存在各种不足,如易导致砂袋移位、松动、脱落从而使伤口渗血、出血、囊袋积血、血肿等.为此,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改良砂袋用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经50例病人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自制砂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颈椎前路手术需将病人头部及颈部固定,以保证椎体的正确定位及钛板、钛钉植入方向的准确性.为了使病人手术部位充分暴露,避免头部左右摇摆,我科特制砂袋以供手术时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临床效果,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2009年1~12月,选择200例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腹带同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同时若不需要砂袋加压时,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取下砂袋继续使用腹带加压切口1~3d.对照组:术后常规砂袋压迫腹部切口4~6 h.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切口感染及裂开.对照组有1例出现手术切缘渗血,3例出现切口渗液,1例切口裂开.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腹部压迫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 腹带固定置砂袋法压腹部切口的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有效,较常规压迫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压迫止血、减轻疼痛、防止切口崩裂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颈椎手术患者的护理
1.颈部制动.颈椎损伤患者一入院即限制颈部活动,嘱患者绝对卧床,根据损伤类型遵医嘱颈部垫枕或不垫枕;头颈部两侧分别置1个砂袋固定,或者行枕颌带牵引、颅骨牵引,颈椎病患者有的是术后才制动.颈部制动的目的是:术前防止病情加重,术后预防颈椎不稳定、植骨块脱落等.
-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行Angio-seal封堵术的护理31例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主要有经股动脉和桡动脉2种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主要缺陷是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需砂袋压迫和术侧下肢制动较长时间,带给患者诸多不适和不便[1,2].经桡动脉途径虽可减少上述问题,但需桡动脉条件较好者才能采用,不适宜情况较多[3].为此,2003年7月,我院开展了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时置入Angio-seal封堵器技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康复情况比较研究
2003年7月,我院开展了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中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装置的技术.本研究通过对穿刺部位应用封堵器止血与传统砂袋压迫穿刺部位止血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探讨血管封堵器在临床使用中的优缺点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2种压迫止血方法止血效果的比较
脑血管造影是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技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确诊率高的优点,是国际上公认用于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1].目前国内普遍采取的术后止血方法是砂袋压迫止血,而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病例未见报道.
-
自制持续负压吸引器用于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预防囊袋血肿的护理
囊袋血肿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囊袋感染,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传统预防囊袋血肿的方法有:砂袋置于囊袋局部皮肤上加压,此法对于术中囊袋大量出血的患者效果不佳,囊袋血肿发生率高,临床常配合芒硝外敷[1]消除水肿;还有将橡皮引流条置于囊袋底部的方法,虽然可以直接引流积血,但因其易导致逆行性感染,一些专家[2,3]不主张使用.
-
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压迫止血压力范围的临床研究
股动脉穿刺术是血管介入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段之一[1].我国自开展血管内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常规用绷带加压包扎或砂袋压迫[2].以多大的压力,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能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明确而有效的界定范围,现就研究目的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