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胆囊穿孔致肝门脓性包裹积液1例
患者,女,60岁.退休工人,多年来间断右上腹痛,2000年12月曾在西安交大二附院B超诊断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液";2001年1月12日因右上腹剧痛伴恶心,无发热及黄疸入院.
-
胆囊管囊肿一例
病人,女,42岁,聋哑人,反复上腹部胀闷不适3年,于2004年4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血压120/7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阴性,腹平坦、对称、腹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B超诊断: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积液、胆总管囊肿.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胆囊的技术对策
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步提高,器械不断更新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指征已渐放宽,下例情况常常不得不中转开腹:①急性胆囊炎(包括化脓性、坏疽性)三角区水肿;②胆囊因慢性炎症、壁增厚或充满型结石或颈部结石嵌顿;③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结石嵌顿或伴胆囊积液;④副肝管;⑤胆囊床肝中静脉分支出血;⑥胆囊床毛细胆管胆漏;⑦汇合部分离性损伤.我们共行2万例LC,本文总结其经验体会,就几种复杂的胆囊切除技术对策做简要介绍.
-
以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肝癌三例
例1 男性,47岁,1984年6月3日以间断性右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巩膜黄染半月余,加重1d入院.查体:T 38.9°C,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墨菲征(+),实验室检查示HBsAg(+),AFP<400μg/L,总胆红素145μmol/L,直接胆红素130μmol/L,各项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B型超声检查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积液,胆管蛔虫可能性大,未发现肝脏占位.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嵌顿和胆囊萎缩528例
胆囊结石嵌顿及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LC)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处置不当,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992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此类病人528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28例中,男156例,女372例;年龄19~84岁.病程4 d~1.5年,均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术中发现胆囊积液230例(急性65例,慢性165例),积脓87例(急性79例,慢性8例),胆泥瘀积133例(急性3例,慢性130例).并发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胆囊管合流部结石(Mirizzi征)1例.
-
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积液
大柴胡汤随症加减治疗胆囊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30例,均为2004-2007年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在28~61岁,平均为40.5岁.病程3个月~3年.
-
自拟金胆汤治疗胆系疾患70例临床观察
胆系疾患包括有:胆囊炎、胆囊积液、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等急慢性疾病.也是急腹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类似祖国医学之"胁痛"、"黄疸"病的范畴.因胆系疾患的发病病因、脉证、证治大致相同,故而综合起来讨论.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并积液36例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反复性的消化道疾病,临床颇为常见,其中部分病例由于胆囊管或颈部逐渐为浓厚粘液或结石阻塞,致使胆囊嘭胀肿大,囊壁变薄,囊腔内充满由原囊壁炎性变化分泌的稀薄状粘液,称为胆囊积液.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推广,此病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笔者用蕙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此疾病3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并胆囊积液二例报告
1病例资料[例1]男,4岁.因高热6天,腹胀、上腹疼痛1天入院.查体:体温39.2℃.全身皮肤分布红色斑丘疹,左颌下可触及直径1 cm大小淋巴结,右颈部触及直径约3 cm大小淋巴结,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咽充血.心率142/min,律齐,心音有力.腹软,全腹压痛,墨菲征(±),肝脾未触及,肛周潮红,无脱屑.医技检查:血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小板213×109/L,血红蛋白128 g/L;尿及粪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TBiL)16.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4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1μmol/L,白蛋白35 g/L,球蛋白22 g/L,丙氨酸转氨酶29 U/L;红细胞沉降率53 mm/h,C反应蛋白(CRP)阳性;两次血培养均阴性.腹部B超示:右肝斜径10.6 cm,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胆囊大小3.2 cm×8.2 cm,壁厚0.5 cm,囊内可见积液征,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超声心动图示:未发现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损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Ⅱ、Ⅲ、V3-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确诊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2天,阿司匹林口服,病程第10天体温下降.于病程第14天再次发热,体温达39.3℃,伴手足硬性水肿,经口服泼尼松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后体温下降.病程第16天出现指(趾)末端膜状脱屑,皮疹消退,复查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恢复正常.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胆囊积液 并发症 诊断 -
胆管癌胆囊结石伴胆囊穿孔一例
患者女,72岁,2012年2月27日患者因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胆总管上段扩张,内径21 mm,其内探及低回声区,大小约20 mm×30 mm,形态欠规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大小43 mm×104 mm,壁厚3 mm,其内探及强回声数枚,直径10 mm,其后方伴有声影,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占位;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上腹 CT 检查:①胆管癌可能性,伴左右肝管扩张,请结合临床。②胆囊结石、胆囊炎。1周后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胆总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症状好转,时有右上腹隐痛。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治疗老年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炙伴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8F猪尾巴导管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疗效.结果:在超声引导下,86 例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院,择期拔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微创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胆道取石术后切口伤寒沙门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39岁,因间歇右上腹疼痛2年,加重2 d,于2000年12月1日入院.腹部B超检查:胆囊炎,胆囊积液,胆囊多发性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右肝管多发性结石.
-
川崎病伴发巨大胆囊积液及重度肝损害1例报告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以发热、皮肤粘膜损害及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多脏器受累.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川崎病伴发巨大胆囊积液及重度肝损害报告如下.
-
介入性超声应用于胆囊积液治疗21例分析
1999年6月~2001年5月笔者对21例胆囊积液患者行介入超声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经皮经肝介入性超声治疗胆囊积液18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介入性超声治疗胆囊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胰头癌以及胆总管梗阻引起的胆囊积液患者186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进行胆囊穿刺置管治疗,治疗后用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186例胆囊积液患者均成功进行胆囊穿刺、部分置管,患者症状改善,部分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经肝介入性超声治疗是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胆囊积液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例报告
患者女,61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一周入院,无腹痛、寒热、呕吐、腹泻,偶感上腹胀闷不适及乏力.外院CT示"胆道低位梗阻,壶腹部肿瘤可能",我院以"阻塞性黄疸"收住.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体形较消瘦,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脾未及,上腹深压痛,全腹未触及包块,直肠指检未见异常.入院后胃镜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2cm×2cm);B超:胆总管显著扩张(2.4cm),肝内胆管扩张,胰管扩张(1.5cm),门静脉扩张(1.5cm),胆囊积液,胆泥淤积,胰腺回声欠均;肝功:ALT 85.2u/l,AST 80.4u/l,AKP 390u/l,GGT 116.4u/l,TBIL 212.9μmol/l,DBIL 89.3μmol/l,ALB 36G/L;血常规;Hb 106g/l;凝血功能:PT 12.2s.
-
利胆逐水汤治疗胆囊积液3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利胆逐水汤治疗胆囊积液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1999年11月~2005年11月就诊于本院肝胃病科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2~49岁;病程6~24月.
-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03例治疗体会
我们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病因是结石堵塞胆囊管继发感染所致,胆囊积液以致胆囊内压力增高,导致胆囊壁缺血、坏死化脓.所以确诊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即为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只有在病人极度衰竭或伴有严重心、肺、肾等疾患而不能耐受手术时,才被迫用非手术治疗.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积液的物理治疗
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科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21~69岁,平均49.3岁;B超示胆囊窝及膈下少量积液,液暗平均44 mm×17 mm.56例患者分为物理组30例及常规组2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Meckel憩室肿瘤扭转坏死致肠梗阻1例
患者男,72岁,因"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11年9月17日入院.缘于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疼痛位置不明确,呈阵发性胀痛,不向他处放射,无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腹泻、便秘,排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门诊以"肠梗阻"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6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05/72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腹部明显膨隆,下腹部膨隆较重,腹壁无静脉曲张,左右两侧对称,腹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腹肌柔软,中下腹腹肌紧张,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中下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两季肋部及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亢进,胃区无振水声,肝脾区来闻摩擦音,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指诊未见异常.B超提示:(1)下腹部混合性包块,性质来源待定,(2)胆囊积液,(3)右肾囊肿,(4)肝、脾、胰、左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彩色血流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