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与作者商榷
-
青春期儿童膝关节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疗效评估
新辅助化疗和保肢手术的开展使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达到了60%-80%[1].由于生存率的提高,近年来,骨肉瘤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2006年9月-2009年6月,对收治我院的28例进行保肢手术治疗和化疗的青春期儿童膝关节骨肉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死亡3例.通过术后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在家庭中独立生活和社区中的生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循证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其发病率约为周围血管疾病的40%,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对髋部病变治疗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能有效地解决髋部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其手术比较大而且多数患者系年高体弱,术后早期易并发DVT.预防早期DVT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5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了循证护理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老年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我科从2006年3月~2008年11月开展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膝关节置换术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57~69岁,均为单侧膝关节.术后7天下床活动4例,术后9天下床活动6例,术后10~12天下床活动5例.因术后康复训练是较为艰苦的运动,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
氟比洛芬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吗啡用量
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用的镇痛效果良好的镇痛方式,有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优势.由于膝关节置换术多为老年女性,因此与吗啡相关的不良反应仍有一定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是新型的具有靶向作用的静脉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有较强的减轻骨和软组织的创伤炎性反应和疼痛的作用.
-
布托啡喏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术后镇痛是设法减轻或消除因手术创伤引起的患者的急性疼痛,是提高围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1]).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良好的术后镇痛对于减少术后老年病人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浆置换术后继发多尿症1例
患者男性,39岁,农民,因乏力,身目尿黄半月于2008年2月25日入院,既往2004年4月体检发现HBsAg为阳性,肝功能正常.入院症见:乏力,恶心,纳差,身目发黄,小便深黄,尿量正常,大便调.查体:皮肤巩膜深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区叩痛阳性,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
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方法,对疾病或肿瘤造成的关节破坏进行修复,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资大、发展变化突出的领域之一.
-
自制外展枕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外固定物对关节进行妥善固定,是巩固手术效果、防止假体脱位、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我院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专用外展枕,临床使用 115例,无一例发生脱位,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1例母儿血型不合予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产 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从父亲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减少,此抗原可通过胎盘进 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 发生凝集与破坏而出现溶血。本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症。[1]临床 上以ABO溶血较多见,且ABO溶血99%发生在孕妇为“O”型血者。[2]我科在1998年1 2月收治了1例母儿血型不合,ABO溶血的孕妇,住院111天,行血浆置换术10次,胎儿宫内输 血 2次,目的为换出致敏的红细胞,血清内抗体及胆红素,换入正常红细胞,[3]获得 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孕妇33岁,孕5产1,前3次妊娠均因胎儿水肿综合征于中、晚期引产,1996年人工流产1次, 本次怀孕曾到中心血站检查,排除了因地中海贫血及Rh、Mn等血型不合引起的贫血。查孕妇 血型“O”型,其丈夫血型“A”型,于孕18周来我院抽羊水检查,结果羊水测胎儿血型“A ”,胆红素值为0.6mg/100ml血清(正常值少于0.06mg/100ml血清)。以母儿血型不合、ABO溶 血收住院治疗。住院后给予孕妇进行血浆置换手术及胎儿宫内输血。于怀孕18+4周开 始为孕妇行第1次血浆置换术,在血液细胞分离机中进行,置换出血浆2000ml,根据羊水IgG 抗A抗体效价作参考。正常比值为1:256,术前查IgG抗A抗体为1:2048,术后查IgG抗A抗体 为1:128。在为其孕妇进行了10次血浆置换术后,分别于孕26周、30周在B超监测下为孕妇 进行了2次胎儿宫内输血,输血后查IgG抗A抗体为阴性。治疗后胎儿健康发育。于妊娠35 +1周剖宫娩出一女婴,婴儿出生后无溶血反应,母婴平安出院。
-
使用外展枕时应注意正确处理躯干和下肢的关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了防止股骨头脱出,要求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15~30°.临床上常用皮牵引和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内旋或外旋,但保持肢体外展位缺乏舒适有效的方法.雷小容等[1]研制了梯形外展枕,患者平卧或翻身时对肢体有阻挡和支持作用,能帮助患肢维持外展体位.
-
肩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研究进展
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第三大常见骨折,仅次于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1970年Neer描述了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满意疗效,随后的研究表明,肩关节置换很大程度地改善73%~97%患者疼痛症状.然而功能效果却差异很大,其中一大导致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受影响的并发症就是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cation,HO).HO是指在正常的骨骼系统之外形成了新生骨,可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等各类组织中.HO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已被广泛了解和重视[1],但是肩关节置换术后其发病率和对关节功能影响研究甚少.HO在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发病率仅次于创伤性神经病变,10%左右的该类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关节活动受限,常累及的是髋关节,其次是膝、肘关节、肩[2].鉴于肩关节异位骨化的相关报道较少且易被忽视,笔者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肩关节异位骨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防、治疗方法等作一综述.
-
炎性基因多态性与体内金属离子浓度在金-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中的风险评估
全髋关节置换术(toral hip arthroplasty)已越来越被世界广泛应用,是目前世界上成功的矫形外科手术之一,其成功率也较高,这一技术的应用旨在减少疼痛、恢复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对于退变性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外伤(如股骨颈骨折、创伤性髋关节炎)等病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技术成熟、效果确实.
-
后方稳定型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后髁偏距与膝关节屈曲度数的相关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所面临的问题有:如何延长关节假体的寿命,如何使患者在术后有正常关节的感觉,如何使假体有接近于正常关节的运动学表现和关节活动度.其中改进关节屈曲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Insall在1979年就提出膝关节至少要屈曲到90°,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可是Tew在1989年却报道,还有46%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不到90°[1].
-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50例临床分析
膝关节置换术后动脉并发症后果非常严重,包括感染、截肢甚至死亡。在正常人群中这种并发症非常罕见(发病率仅为0.03%~0.5%)[1-2],极易被外科医师忽略,但是动脉硬化患者相关的手术动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普通患者明显增高[3],需格外警惕。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对162例患者(共172侧膝关节)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50例合并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硬化,现总结经验如下。
-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其发生率非常低(全膝关节术后感染的概率为0.6%~1.6%,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在0.7%~2.4%[1]),但它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需要接受再次手术和长期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行关节融合术甚至截肢[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患者女,72岁,主因"双膝关节反复疼痛两年,加重6个月"以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双侧)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异常,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膝内翻畸形,关节间隙压痛,关节活动度可.入院后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5.38×109/L,红细胞计数3.82×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148×109/L.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无冠窦穿孔并瓣周脓肿一例
患者男,3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反复晕厥4个月,加重7 d入院.门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伴重度反流.查体:血压13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副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
高频超声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探查中的应用价值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而无特殊治疗则病情将持续发展,终发生股骨头塌陷,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半脱位,造成髋关节的病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唯一能缓解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1].但髋关节置换术后可出现关节腔积液,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检查,探讨高频超声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寄生瓶霉
病历摘要
患者女,67岁。因“右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年,右膝关节感染旷置术后9个月”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患者2年前因右膝疼痛、活动受限住院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半年出现右膝关节肿胀不适,逐渐加重,局部皮温高,于2011年12月22日住院诊断“右膝人工关节术后感染”,行“右膝关节感染清创术”,术后伤口愈合。半年后再次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于2012年7月5日住院予“右膝关节感染清创旷置术”,术后伤口逐渐愈合,右膝关节活动受限。近期门诊关节液培养阳性,以“右膝关节旷置术后”收治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