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临床中发现的多是进展期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通常术后2~5年出现肿瘤复发[1].局部晚期食管癌单纯手术失败主要是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运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局控率,从而达到肿瘤临床降期,可以增加手术的可能性和彻底性,提高远期生存率.我们对我院收治的98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或单纯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根治率及1年生存率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
恶性肿瘤脑转移放恶疗预后分析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发生率可达30%[1],一旦出现脑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变差,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月[2],单纯全脑放疗(WBRT)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肿瘤适形加量放疗(3D-CRT)是脑转移治疗的标准手段,可将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大大提高局控率,本研究分析自2010.06至2013.06我科收集156例多种恶性肿瘤脑转移放疗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以此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案.行手术切除及2~6周期化疗.
-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防治护理进展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房彤[3]报告因放疗所致皮肤损伤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1.8%,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严重者影响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降低疗效和肿瘤的局控率.如何预防和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仍是当今临床亟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鼻咽癌常规设野剂量分布的评估
鼻咽癌为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鼻咽癌腔外侵犯特别是咽旁间隙和颅底侵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咽旁间隙后区侵犯时局控率和生存率均比咽旁间隙无侵犯和或前区侵犯差(P<0.05)[1].近期的一组资料显示(另文发表)茎突后区受侵患者生存率、局控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显著降低,同时,在确诊的腔外失败中以颅底骨质、海绵窦及茎突后区为主要失败区域.因此,本文根据治疗体位TPS剂量图重点对目前鼻咽癌常规60 Co设野及其权重在上述区域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和评估.
-
后加速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后加速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8月至1998年4月对73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6例)、后加速组(37例)。常规组照射:180CGY/次/日,5次/周,总剂量为66.6GY/7.4周。后加速组照射:前程为180CGY/ 次/日,5次/周,剂量达43.2GY/4.6周,后改为150CGY/次,2次/日,间隔6小时以上,10次/ 周,总剂量为67.2GY/6.4周。结果两组照射结束时,局控率无明显的差异,后加速组1年生存率和局控率分别为86.5%(32/37)和78.4%(29/37),常规组分别为52.8% (19/36)和50%(18/36),后加速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后加速组放疗副反应和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后加速组死于复发的比例比常规组低,分别为10.8%(4/37)和36.11%(13/3 6)(P<0.05),两组的主要死因是局部复发,其次是远处转移,常转至肝和肺。结论后加速组放疗技术对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照射方法,不增加放疗副反应和并发症,能否提高食管癌的长期生长率,有待长期大量的病例研究。
-
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案的探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内仍多采用(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胸壁放射治疗作为术后放疗的一部分,对局控率乃至远期生存率的改善已经多项研究证实[1,2].
-
晚期宫颈癌的单纯放疗和配合动脉栓塞化疗疗效分析
晚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但由于晚期宫颈癌盆腔内转移,宫旁侵犯严重,单纯放疗不甚理想,即使是根治量放疗方法,仍有近一半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盆内转移,故笔者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2月尝试采用放疗同步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两者结合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局控率,进而提高生存率,结果报道如下.
-
维生素B12及三乙醇胺治疗放疗后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痛苦,并有可能影响放疗的连续性,降低局控率和生存率.笔者回顾性分析本科用VitB12溶液或三乙醇胺皮肤护理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
调强放疗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5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头颈肩面膜固定、CT扫描定位,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并将治疗计划传输到直线加速器实施调强放疗.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 of the nasopharynx,GTVnx)、颈部转移淋巴结(gross tumor volume ofthe cervical lymph node,GTVnd)、临床靶体积1(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68~70 Gy、64~66 Gy、60~62 Gy、54~56 Gy,1次/d,5次/周,共30次.结果:随访6~25(中位时间12)个月,1、2a生存率为100%和98%,总体局控率为96%.调强放疗口干反应多为1、2级,皮肤反应多为1级,咽部和口腔黏膜反应多为2级.结论:调强放疗能使鼻咽癌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周围正常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动态生物代谢影像(PET/CT/MRI)与肿瘤生物适形调强放疗
1生物适形调强放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区域治癌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局部/区域根治获得治愈者占全部治愈病例的90%,而失败病例中1/3是由于局部失控.当前国际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靶区剂量,改进剂量分布,提高局控率.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要求放射线的高剂量区与肿瘤的体积形态相一致及物理意义上的适形放射治疗(CRT),通过CT,MRI图像的三维重建与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结合得到计划靶体积(PTV)的高剂量分布,保证PTV与正常组织之间形成陡峭的剂量梯度,这将有利于在消灭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正常组织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减少相关的副反应的发生.
-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左右,就诊时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仅有20%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仍高达50%以上.常规放射治疗难以提高病灶靶区照射剂量,局控率与5 a生存率极低[1].
-
食道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的比较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究其原因很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就诊率将大步上升,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已属中晚期.目前,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模式.此外,在研究表明食管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相比,可提高局控率和近期生存率[1-2].对70例中段食管癌进行精确(三维)放疗与普通(二维)放疗的比较,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1 前言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其治疗策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 的开发应用,使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日渐受到重视,成为更科学合理地对乳腺癌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新概念,是指对非转移性乳腺癌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内分泌治疗,其目的是使那些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乳腺癌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肿瘤缩小降期,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乳腺癌的局控率并为需要行乳腺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保留乳房的机会[1].
-
鸦胆子油乳结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试验组同步放化疗+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同步放化疗.结果:试验组1年、2年、3年局控率分别为87.0%、72.0%和55.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66.0%和45.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食管癌患者局控率及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癌5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肺瘤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3例肺瘤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先行大野照射40Gy,1.8~2.0 Gy/次,5次/周,20次完成,后缩野加量DT=10~27 Gy,2.5~3 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为DT=54~67 Gy.结果 53例中CR者7(占13.2%),PR者34例(占64.1%),PR+CR者41例(占77.3%).毒副反应以放射性食管炎为显著均为1~2级,均可耐受.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可取得较好的局控率.放射副反应轻.值得使用.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肝癌120例临床分析
肝癌主要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在我国是位居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局部较晚期的大肝癌,手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低于30%[1]。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的衍生物,化学名:酞胺哌啶酮,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的作用[2-5],1998年经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6]。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的局控率及远期生存率和毒副作用。
-
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96例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同期放化疗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扫清潜在的转移病灶,并杀死原发病灶中抗放射线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远处转移率,协助放疗杀灭局部病灶,改善局控率;
-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放疗对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成人组14例(27个病变部位),中位单次放疗剂量180 cGy,中位总放疗剂量1 600 cGy;局部控制率96.3%,完全缓解率为74.1%.成人组7例(9个病灶),中位单次放疗剂量200 cGy,中位总放疗剂量2 000 cGy;局部控制率100.0%,完全缓解率66.7%.放疗剂量≤2 000 cGy者与>2 000 cGy者局部控制率及完全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时间4年.随访期间无严重放疗并发症发生;无野内复发.结论 放疗是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局控率高,野内复发及严重放疗并发症少见.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放疗剂量 局控率 -
食管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采取手术的食管癌仍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手段.但单纯放疗长期生存率低,失败原因为局部未控或复发和远处转移.如何提高局控率及生存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3-diment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本文简称适形放疗),是由3D-CRT和IMRT两部分组成,前者利用精确的固定和定位技术,不改变剂量场强度,使高剂量区的分布和肿瘤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基本一致;后者指在适形的前提下利用逆向计划系统计算,根据需要调节靶区内不同区域的照射量,使其在形态和剂量学分布上双重适形,更均匀,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更好.这一肿瘤放疗史上的重大革新,经初步临床验证,能明显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和生存率,无疑是21世纪肿瘤放疗的发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