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引流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对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胆道引流术前及术后1、2wk时门静脉及肝动脉的直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计算每分钟血流量及门静脉充血指数.结果:胆道引流术2wk后,门静脉血流量有了显著增加,充血指数则明显下降,而肝动脉每分钟血流量则无显著变化.结论:胆道引流能使梗阻性黄疸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压力的下降是其原因之一.石力,田伏洲,蔡忠红,赵碧.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7):845-846
-
改良的圆韧带径路肝胆管空肠吻合术
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由于手术切除率低,大量病人需要采用各式的胆道引流术以缓解黄疸或胆管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包括:内镜下、经皮肝穿下或术中胆道支撑引流、肝胆管空肠吻合术.
-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体液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变化
重症胰腺炎感染期体液TNFα变化与感染的关系,以及感染期TNFα的变化规律目前仍不清楚。我们对此研究的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1999年11月~2000年5月,21例全身感染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男12例,年龄(55.6±11.3)岁;女9例,年龄(63.0±16.2)岁。均行手术清除感染坏死及假性囊肿引流术,11例患者行胆道引流术。 2.方法:(1)分组: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所对应的血清TNFα活性;同时比较两组胆汁和尿内的TNFα;再分别比较正常人血清与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清TNFα活性。(2)细菌培养和TNFα活性测定:当感染期患者诊断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即行胆汁、尿、创面和痰液细菌和真菌培养,同时行TNFα活性测定。TNFα活性(U/ml)采用L929细胞生化的分析法测定。(3)测定2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TNFα作为正常值。
-
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 PC)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经济的胆囊或(和)胆道引流术,具有确定的引流效果,是急、危、重症胆道疾患的有效急救措施.该术式首先由Radder报道[1],近30年来,被肝胆外科医师广为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显示了广泛的应用空间,获得了应有的临床地位,已成为肝胆外科医师不可或缺的常规治疗手段.
-
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
胆道梗阻性病变的退黄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介入疗法2种.介入疗法包括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道引流术.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MR诊断与介入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和支架置入为主的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且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已成为目前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的首选方法.术前的MR检查尤其是MRCP技术的运用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简易胆道引流袋的制作与应用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是在血管机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急重症胆道梗阻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通过穿刺通道置入不同类型胆道引流管,将因梗阻淤积在胆道内的胆汁引流至体外,从而达到解除梗阻降低胆管内压力,引流胆汁消退黄疸的目的[1].为此常常需要在体外留置一个或数个引流袋与胆道引流管相接.
-
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观察
胆道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均曾是临床较棘手的难题之一[1],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不仅可对原发疾病进行诊断,还可有效解除黄疸.我院自2002年3月始对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PTC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自1952年Carter和Saypol用腰穿针完成首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至今已50余年,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无论在操作技术、器械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尤其在恶性肿瘤所引起的黄疸病人中,胆道介人治疗更成为首选方案[1].
-
减黄术的历史及现状
周宁新教授我结合我们单位的作法来谈谈体会.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进行手术或非手术的胆道引流术(含胆十内外引流术)统称为“减黄术”.由于梗阻性黄疸为多种肝胆胰疾病的继发性病症,其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的改变复杂多样,且对全身各脏器的影响广泛;加之不同部位的胆道梗阻其引流途径、技术难度及并发症等差异很大.因此,关于“减黄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时间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争论是很自然的事.
-
DSA下行PTCD在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50例,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PTCD+手术治疗组(n=65)和急诊手术治疗组(n=85),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PTCD+手术治疗组和急诊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2.3%和36.5%(P<0.05),两组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1%和14.1% (P<0.05),PTCD+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结论 DSA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术前全身状态,使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经皮肝穿刺 胆道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及研究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对其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通过肝脏穿刺的次数、穿刺的时间、内引流及支架植入的例数、引流的有效时间等来观察通过改良PTCD与常规PTCD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所下降,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876,P<0.05).结论: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胆道引流术后胆道造影的几种方法
1895年著名物理学家Roentgen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X射线,并拍摄了其夫人手的第一张照片,为临床放射诊断学奠定了基础.Mirrizzi在1930年介绍的手术时的胆管造影术,此后在肝胆外科得以广泛开展.在我国,童尔昌、谭毓铨等于上世纪50年代率先在我国开展胆管造影术,距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1].
-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穿刺引流术的操作配合及护理
目的 总结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梗阻的操作配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间接受 EUS-BD术的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所有患者均因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失败而改行EUS-BD术.结果 在EUS引导下,共3例患者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及顺行胆管支架置入术,2例患者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1例行经空肠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10 d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均 P<0.05);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行内镜再次干预并经积极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 EUS-BD可有效缓解肝外胆管恶性梗阻,对操作的护理配合及对患者围术期的精细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
影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对策.方法: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33~91岁.胃癌肝门淋巴结转移8例、肝癌21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6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导管扩张,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或行PTCD引流.对术前后的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92.68%,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0.73%,术后胆红素下降(105.47±100.96)μmol/L.11例出现并发症,30d内死亡3例.疗效相关因素有:肿瘤类别、肝功能级别、肝硬化情况、白蛋白与球蛋白数值、梗阻部位与性质及并发症.结论:PTCD及PTIBS治疗梗阻性黄疸效果显著.注意术前全身状态的改善,提高操作技巧,及时发现和控制胆系感染,减少并发症,加强术后综合治疗,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有望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
胆道疾病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如何处理?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时可否同时切除胆囊?
因肝硬化病人术前都有肝功能损害,手术及麻醉更易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在胆道结石并发急性感染时,原则上不同时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和胆道疾病的手术,尽可能非手术治疗,如无效才考虑简单有效的胆道引流术,如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胆囊取石造瘘术、胆管引流术,不要轻易切除胆囊.
-
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金属内支架的产生初用于治疗血管系统疾病,随后放射学家和胃肠病学家利用金属内支架能使狭窄的管腔扩大,改善腔内液体流动状态这一原理,将该项技术用于介入胃肠病学,治疗胆道及近、远端消化道梗阻[1]。近年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取得了嘱目的成就,本文就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现状综述如下。 一、胆道内支架应用的概论 自1974年,首先有人报道经皮穿肝胆道减压术治疗梗阻性黄疸获得成功后,成为缓解梗阻性黄疸的一项重要的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2]。PTCD引流胆汁,缓解症状效果较好,但易发生引流管堵塞感染、脱落等并发症,患者需长期携带引流袋,生活质量下降。1984又有报道以球囊扩张狭窄胆道、局部放置一塑料内涵管支撑狭窄部位进行引流,但内涵管的放置较困难,且易移位、堵塞和感染[3]。1985年Granturco和Palmaz分别研制出不锈钢“Z”型自张式和球囊扩张式的内支架。随着新介入器材的开发和金属内支架的改进,使得金属内支架具有对胆道狭窄部位膨胀支撑力大、组织相容性好、不易被胆汁堵塞、可较长期保持通畅、不易脱落、置放途径灵活等优点。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优点为:(1) 患者痛苦小、易接受;(2) 创伤小、安全性大,适应范围广,特别对高龄、病情复杂、一般状况差、不能或不宜外科手术的病例可采用此法;(3) 对高位胆管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淋巴结或肝内转移引起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有较大的优势;(4) 对已经手术探查不能减轻黄疸的病例仍可采用内支架治疗[4]。因此,该项技术被国内外医生广泛用于临床。1995年后,国内相继发表了自行研制金属内支架的实验与应用研究文章,病例随访取得了较满意效果[5-9]。
-
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起病隐匿,常以阻塞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由于肿瘤对肝门结构的侵犯以及转移等原因,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临床上可采用不同方式的胆道引流术以减轻黄疸,进行姑息性治疗.2001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对8例肝门部胆管癌施行了胆道双支架植入内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恶性胆道梗阻ERCP引流术后并发胆管炎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并发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3月~2010年10月间43例恶忭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分析引流术后胆管炎发生时间特点、不同病变梗阻部位、以及引流方式选择、肝功能恢复等对胆管炎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观察6个月共计有24例(55.8%)先后出现胆管炎症状,根据ERCP术后不同时间段可能发生胆管炎特点,早期4例(9.3%),中期10例(23.3%),后期10例(25.6%).肝门部恶性梗阻发生胆管炎的比例较高,8/9(88.9%)例;而胆管中段9/19(47.4%)例,胆管下段7/15例(46.7%)出现胆管炎;肝门部梗阻引流术后发生胆管炎明显高于胆管巾下段梗阻患者(P<0.01),且主要出现在支架引流术后早、中期(7/9例77.8%);放置金属支架有14/26 (53.8%)例发生胆管炎,放置塑料支架有10/17 (58.9%)例发生胆管炎,2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早、中期塑料支架引流的患者发生胆管炎8/17例(47.1%)的比例明显高于放置金属支架的患者6/26例(23.1%),差异显著(P<0.05);在引流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的病例中发生胆管炎的比例13/29例(44.8%)明显低于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11/14例(78.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肝功能异常患者胴管炎多发生在早、中期(10/14例71.4%).结论 恶性胆道梗阻ERCP引流术后,梗阻部位、引流方式、肝功能恢复状态是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的引流通畅是防治胆管炎的重要环节.
-
自发性胆内瘘54例临床治疗体会
自发性胆内瘘是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在发病过程中的并发症,术前诊断及手术处理有时较为困难.现将我院1988~1997年收治的54例治疗体会作一回顾.1临床资料本组54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的1.11%(54/4827).男14例,女40例.年龄22~84岁.病程1~50年.发作间隙入院24例,急性发作30例.畏寒发热33例,腹胀腹痛45例,恶心呕吐42例,黄疸23例.术前B超均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其中5例肝内胆管见气体回声,考虑胆内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