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陈洁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6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 106例患者中105例术后住院7~12 d,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1例患者因痰堵塞窒息死亡.结论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目的:阐述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5例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手术中持续监测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结果:平均随访半年,手术后9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变.1例髂骨取骨处疼痛,3月后好转.8例患者术中SEP出现显著改变,经采取措施后,在15分钟内恢复正常.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结合术中SEP监测,获得满意的效果.

  • 经胸腔胸椎椎体次全切除脊柱重建及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附13例报告)

    作者:欧阳林蔚

    目的 探讨经胸腔胸椎椎体次全切除脊柱重建及内固定术的手术病例选择及适应症、手术策略及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采用经胸腔胸椎椎体次全切除脊柱重建及内固定术治疗(13例患者),其中:胸椎结核4例,神经纤维瘤胸段脊柱侧弯后2例,胸椎退行性带钙化椎管狭窄2例,胸椎暴裂骨折椎管内占位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椎体序列良好,椎间高度恢复,内固定位置良好,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4例神经症状及结核中毒症状明显好转,2例侧弯后患者矫正满意,1例胸椎骨折截瘫未恢复.结论 前路手术显露充分,能够进行充分的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操作方便,椎间融合率高,该术式不影响脊柱的中、后柱,且固定融合的节段相对较短,牢固,切除肋骨一般可用于植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手术时间.

  • 椎间减压并椎体次全切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占蓓蕾;叶舟

    目的:探讨椎间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37例累及3个节段的多节段颈椎病采用一期椎间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经3个月~7年2个月,平均1年6个月随访,按JOA评分标准评分,结果优25例,良9例,中2例,差1例.平均改善率59.6%,优良率91.6%.3~4个月植骨融合节段全部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一期椎间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结合内固定能充分、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与维持颈椎椎高度和生理曲度,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 颈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作者:李爱民;孔祥清;高峰

    目的:观察颈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51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节段者45例,3个节段者6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及后纵韧带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或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钛板内固定.根据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改善率,分别摄术前、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并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结果:随访60~92个月,平均72个月,植骨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并发症,手术有效率100%,优良率88.2%;JOA评分术前(9.5±1.6)分,术后(15.1±1.2)分(P<0.01);颈椎曲度术前15.1-±3.3,术后18.4±3.1(P<0.01);Cobb角术前(4.8±1.9).,术后(25.2±3.0)°(P<0.01).结论:颈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具有良好的恢复、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植骨融合率高的优点.

  • 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联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申庆丰;徐天同;夏英鹏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联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行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联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椎管内容积、榷体高度、后凸角及椎体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脱位椎体均完全复位,患者非严重节段骨折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与后缘比值平均为(40.7±5.1)%,术后为(72.7±4.7)%,后凸角术前为(29.2±6.3)°,术后为(9.2±3.1)°;严重骨折节段术前后凸角度后凸(15.6±1.4)°,术后为前凸(19.7±2.7)°,椎管内骨块占位面积术前(81.2±3.2)%,术后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联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恢复多节段骨折椎体高度、胸腰椎的生理曲度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玉娟;冯淑梅;钟立国;牟淑贤;燕秀红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症、多发病,患者常表现为颈肩部、上肢麻木及疼痛,疼痛呈烧灼样伴有局部皮肤过敏,触膜疼痛且剧烈,夜间难以入睡,给患者造成身心方面的痛苦,往往保守治疗效果欠佳.2000年8月~2001年8月笔者对1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髓核摘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枪击伤导致面部合并颈椎损伤一例

    作者:王靖;史立君;滕红林

    患者男,32岁。2007年10月8日诉被手枪近距离击伤,约3m左右,被送至我院急诊室就诊。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可,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查体可见左侧脸颊部有一圆形创口,直径约1 cm ,出血明显。左侧肱二头肌肌力3级,上臂外侧皮肤浅感觉减退。没有明显的呼吸窘迫、咽或食管肿胀及椎管内血肿的迹象。CT扫描提示:左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弹头位于颈6椎体的左后方,部分突入椎管,伴有左侧椎弓根的部分骨折。入院后急诊予以清创,左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感染及神经功能的进一步下降。术后行食管造影,未发现有明显的食管损伤,弹头距离食管后缘约14 m m。于2007年10月26日骨科行经颈前路颈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异物取出,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发现弹头位于椎体左后方,部分突入椎管,未见有硬膜囊的破裂。取出弹头及突入椎管的碎骨片后,取髂骨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抗感染,创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术后2年来院随访检查,左侧肱二头肌肌力恢复致4级。

  • 比较4种方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性评价

    作者:陈科;陈仲;靳安民;张辉;闵少雄;段扬;张西兵;叶文明

    背景: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尚存争议.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的4种治疗方式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取1980/2010-12有关比较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椎管扩大成形及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文章的回顾性分析,系统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佳治疗方式,并对随访超过10年的病例进行独立评价.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 718篇文章,筛选出591篇摘要,36篇有全文,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有4项研究比较了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和椎管扩大成形,1项研究比较了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和椎管扩大成形,2项研究比较了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椎管扩大成形.3项病例研究随访时间在10年以上.所有治疗方法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基本相同.与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相比,椎管扩大成形有较高的颈痛发生率.与椎管扩大成形相比,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增加了邻近节段继发性病变的概率.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有较高的与植骨、内固定、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与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相比,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融合和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后颈活动范围明显下降.

  • 有限元法分析多节段颈椎病4种颈前路修复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

    作者:李忠海;林斌;唐家广;任东风;李利;吴闻文;侯树勋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因脊髓多严重受压,故多需手术去除压迫,但是对于选择何种前路修复方法好,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基于健康成年男性C2-C7节段CT图像建立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分别建模,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计算C2/3、C6/7椎间盘以及钛板-螺钉界面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4种颈椎前路修复方式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工况下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均为C2/3节段大于C6/7节段,而且均是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组椎间盘应力小,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椎间盘应力大;②钛板-螺钉界面应力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组大,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组小;③结果说明,在修复多节段颈椎病的4种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方式中,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单纯Cage置入融合对于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小,理论上可以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病率,但该方法存在增加融合器沉降的风险。

  • 腰骶丛神经根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爱国;张烽;朱建炜;金国华

    背景:后入路行下腰椎体次全切除重建可损伤腰骶丛神经.目的:观测腰骶丛神经根间距离和对应腰椎体冠状截面的大小关系,为后入路行下腰椎体次全切除重建的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的双侧腰骶丛和对应腰椎椎体,观察腰骶丛神经的走行特点.测量双侧L2-L5相邻腰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处之间距离、双侧L2-L5腰神经根由硬膜囊发出处至邻近神经根链接处距离;测量L3-L5椎体高度和中横径长度;测量双侧L3-L5脊神经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结果与结论:①L3椎体单侧腰骶丛间面积平均值较对应椎体冠状面积半值平均值小30 mm2左右;②L4椎体单侧腰骶丛间面积平均值较对应椎体冠状面积半值平均值大100-150 mm2;③L5椎体单侧腰骶丛神经间面积平均值较对应椎体冠状面积半值平均值男性大15 mm2,女性大180 mm2;④后入路次全切除L3,L4,L5椎体并重建时腰骶丛神经根无解剖上的危险,而次全切除L4安全性高.

  • 颈椎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护理

    作者:贺萍萍;刘观燚;马维虎

    严重创伤引起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往往需要颈椎固定和融合.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三柱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包括前路行病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后路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

  • CSM相邻两节段颈脊髓减压的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作者:郁有来;龚维成;辛兵;袁峰;李强

    目的比较CSM相邻两节段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内固定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同一标准选择的40例相邻两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20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状态、植骨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高于A组;术后6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3月、6月B组改善率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植骨全部融合,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节约手术时间、创伤相对较小;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彻底,手术疗效更佳.

  •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苏再发;贾连顺;张美超;陈日齐;吴培增;王芳泰;孙永耀

    目的 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 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 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 9.0完成颈椎骨件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9.0,在颈椎骨性模型的基础上,补建终板、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然后模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将C5椎体、前纵韧带、上下椎间盘切除,将建立的钛网、钢板实体模型添加到减压区.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 颈椎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软件Ansys 9.0,成功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共有138 995个节点和94 039个单元,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 建立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固定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 药物性胃穿孔致巨大气腹症一例

    作者:曲乐丰;吕川

    患者男,43岁.因渐进性左中上腹隐痛伴腹胀2 d,于2004年1月21日急诊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车祸致颈椎及右下肢骨折,行颈5、6椎体次全切除加脊髓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及右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

  • 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蒋建农;郝思春;张盘军;王纪锋;王勇;刘磊

    目的 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每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检查评价内固定及其植骨融合情况和JOA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6个月(3~40个月).20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0.8±1.0)分,末次随访时为(14.0±1.0)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优7例,良9例,有效4例,优良率为80%.术后3个月植骨均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和后壁融合,融合率为100%.术中、术后无神经系统和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操作安全、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 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马大年;李健;时梦(虎)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或MRI扫描检查.结果 对患者行12 ~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月,植骨于18周完全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佳,椎间高度未发生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脊髓血管损伤,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由术前6~ 10分(平均8.5分)恢复至术后的12 ~15分(平均13.2分),优16例,良9例,好转3例,优良率89.3%.结论 该术式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及疗效好.

  • 脊髓型颈椎病伴后纵韧带增厚的术前诊断及手术对策

    作者:杜正通

    脊髓型颈椎病常常因退变不稳、髓核突出炎症刺激下造成不同程度的后纵韧带增厚(HPLL),往往术中才得以发现.其中,后纵韧带增厚明显的往往在X线、CT、MRI上有所表现,术前及早诊断对手术方法设计十分重要,如种后纵韧带明显增厚者不适宜单间隙手术,一般考虑椎体次全切除开槽.有关颈椎后纵韧带增厚的文献有所报道,但对其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发病几率及影像学特点尚未见报道.

  • 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陈靖阳;周建军;张建良;陈晓冬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 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久超;徐展望;郝延科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脊柱骨科采用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行完整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CT、MRI).本组病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dom's临床效果分级,优29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94.44%.[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多节段椎间高度均恢复理想,手术安全可靠.

83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